《经济学角度下对脱贫攻坚战的思考【论文】3000字》_第1页
《经济学角度下对脱贫攻坚战的思考【论文】3000字》_第2页
《经济学角度下对脱贫攻坚战的思考【论文】30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角度下对脱贫攻坚战的思考目录TOC\o"1-2"\h\u2797一、以广州市吉山村为例看脱贫攻坚战中的经济发展 19389(一)吉山村概况 132180(二)从致贫原因看经济发展 2129331.因病致贫 2131532.因学致贫 2168503.生活条件差和资源短缺 2221824.养老问题突出 315908(三)、从脱贫思路看经济发展 388081.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3162102.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3321623.强化乡村人才支撑 427903二、总述 4【摘要】消除贫困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要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既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扶贫工作是长期且艰巨的。从1986年我国开展大规模扶贫工作开始,到2020年底,全国全部贫困县摘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这既是我国政府执政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对中国人民的一个交代。本文从经济学视角来思考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意义。【关键词】脱贫攻坚;经济学;吉山村一、以广州市吉山村为例看脱贫攻坚战中的经济发展(一)吉山村概况吉山村是广州市一个行政村,相邻前进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天蓝水清,其中建档贫困户有97户,大约400人,占总人口的30%。该村的产业结构链非常的单一,大部分人都是靠传统的种植业以及养殖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其中部分村民有蚕桑以及大棚蔬菜等农业收入和一些年轻人员的外出务工收入,所以如果有生病的情况,去市里的医院,对大多数村民来说,不是问题,在村部的旁边有诊所一间。有卫生服务室一间,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村庄的进口处有一条水泥路通入村委,全长大约4公里。然后南北有一条水泥路,大约两公里贯穿全村。村里有代销点一个,为村民提供日常的生活用品以及日常所需要的食品副食。在村干部队伍方面有村党支部三人,其中,书记一人,党委两人,村委会三人,其中,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委员一人。2013年吉山村建档立卡97户374人,2014年脱贫64户250人。现有贫困户33户124人。第三步,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二)从致贫原因看经济发展1.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工作条件差,缺乏防尘设备,得了严重的肺部疾病,如内风湿,尘肺等,从而身体变差,丧失基本的劳动能力,需要治病就医,生活成本提高。如今,贫困人口97户374人中,因为从事此类职业而患肺部疾病以及慢性病的占比40%。肺部疾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需要治愈是个长期的过程,其花费自然不低。然而吉山村本身就贫困,额外增加的医疗费用更加加重了他们的贫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这是十分不现实的事。2.因学致贫子女读书也是一项大的花费,当地教育局调整政策,初高中学生在天河市区读书,家长在学校附近陪读很常见,孩子教育花费大幅提高。经过调研,因为子女读书导致贫困的家庭占比20%。读书的意义毋庸置疑,只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因为当地教育政策的调整,家长陪读,额外增加了家庭负担,教育费用的增加也家中了当地家庭的贫困,且家中家长陪读,无法在家乡建设当中出力,因此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脱贫的实现。3.生活条件差和资源短缺吉山村缺乏水资源,灌溉条件不成熟,主要种植小麦,但收入不高。贫困户中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选择背矿石,钻隧洞这些苦力活,他们思想陈旧,缺乏探索创新脱贫意识,工作技能差。贫困让吉山村的人大多选择体力劳动,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工作技能傍身,无法实现自身脱贫,同样无法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想要促进吉山村经济发展,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干预也就十分必要。4.养老问题突出村里留守老人基本就是种田为生,社保养老,有些老人基本不能生活自理。老龄化问题严重,养老问题也亟待解决。因为外出打工者的收入低,又要赡养老人和供养孩子读书,他们因为打工忙,很少回家看望父母,留守老人不仅生活困难,内心也要承受着思念女子的痛苦。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在任何地方都几乎一样,吉山村本来贫困,青壮劳力还要额外负担老人的赡养问题,负担加重,生活琐碎就已经耗去了他们大部分精力,因此更加没有多余的力气去发展家庭或者当地的经济,经济无法发展,贫困问题得不到改善,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因此从吉山村的致贫原因来看,想要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疾病、子女入学、资源问题、养老问题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三)、从脱贫思路看经济发展1.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农村主题经济发展还是农业发展为主,但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实现全面经济均衡发展。农村主体利益的均衡发展机制,以当地经济建设为主体,因地适宜发展原有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发展其他经济,多方面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单一化,多元化发展,实现以某一单位为主体,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农业种植的同时,可以进行养殖业,旅游业等多方面的发展。一次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达到了脱贫的目的。2.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吉山村资源少,但其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继续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完成推进城市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开展新一轮城市农村建设改造升级,充分体现农村特色,注重乡村风味,保持乡村风格,坚持民族、产品、民族、产品,体现特色风格美、传统文明美、生态美,让偏远村落"活"起来,建设一个美丽而宜居的山河之地,一个怀旧之地。全面改善农村环境,严格控制和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加快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来源和资源利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的处理,营造一个和谐景观氛围,与自然和谐共存。用旅游、乡村特色景观、农家乐等方式发展乡村经济,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困问题自然而言得到解决。3.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在强化乡村人才支撑方面,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从根本上激发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保障。创新培养机制,让部分具有农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进农村,走近田间地头,传授农民的提高农产品种植的技能,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和企业临时,兼职,离岗创业的创新创业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乡村条件为纽带,吸引技能人才投资产业,包村项目,行医办学,为乡村振兴事业服务提供法律服务。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发展人才,才能真正促进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乡村人气旺了,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乡村经济自然得到发展。二、总述扶贫是一项针对人民生活实际的工作,是联系人民生活最直接、最基础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脱贫攻坚,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就是把贫困人口和困难地区融入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来。”党扶贫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国家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而不是通过每个月领取“救济”来达成一时的贫困,这样做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许表面看来,国家将诸多资源都投入到扶贫当中去,从经济学角度看,这就是一种投资,还是一种很难得能见到回报的投资。但实际上,经济学虽然讲究的是效率,研究的是回报和理性,但是它同样也脱不了人性和公平原则。扶贫的确要花费很多,资金、资源、人力等等,但当一个家庭脱贫之后,家庭中有了多余的资金,这部分多余的资金要么被家庭存入银行,而银行会利用这笔资金进行交易,假设进行贷款,有其他需要的人贷款了这笔钱之后,用来消费和生产,或者进行其他经济活动,但最后目的都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假设这个人并不愿意存钱,更喜欢花钱,那么花掉的这部分钱同样是直接形成了消费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