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导论》备课教案_第1页
《宗教学导论》备课教案_第2页
《宗教学导论》备课教案_第3页
《宗教学导论》备课教案_第4页
《宗教学导论》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宗教学导论》备课教案课程名称:《宗教学导论》授课班级:宗教学专业本科班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课程类型:必修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兼课堂讨论、撰写论文为辅。教学目标、内容要点及教学进程:绪论:宗教学的历史、性质和内容构成6)课程目标:可以对宗教有怎样的认识;宗教是不是可以研究的,怎样研究;学这个专业能够做什么。课程安排:3节*3次知识要点:一、宗教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⑴宗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⑵宗教学与宗教观⑶宗教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宗教学对于各种具体宗教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宗教学可以为宗教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宗教学研究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宗教的认识 .讨论:①为什么说宗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②宗教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二、宗教学发展的历史梗概⑴宗教学产生的条件⑵麦克斯・缪勒与宗教学的独立⑶宗教学的发展与分期作业:①简述宗教学的发展脉络。②宗教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三、宗教学的性质与内容宗教学与宗教观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宗教学具有跨学科基础科学的性质。宗教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的内在结构:宗教学要具体研究宗教构成的基本要素;宗教学要具体研究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学要研究宗教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宗教学包括人类对宗教的认识史。四、学习、研究宗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没有信仰并不是划分科学态度的标准。尊重宗教信仰者的信仰,并不等于理智上对宗教信仰的赞同。客观主义立场对宗教研究者在研究中克服文化偏见,保持非宗教信仰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方法论指导:①宗教不具备独立自在的本质,它的根本原因不在自身之中。只有在社会经济基础中才能找到宗教的根据和本质。②用人一人关系解释宗教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宗教的作用和功能的性质,主要应视其为之服务的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而定。③从社会的发展去说明宗教的发展,宗教的发展决定于社会的发展、只有从上层建筑如何适应于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过程着手分析,才能找到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4、借鉴比较历史上的研究成果参考书:《西方宗教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讨论:第一次课程:讨论专业理解;《车之轮鸟之翼》——人文学科的重要意义。①宗教学研究中如何坚持“非信仰”和“客观”的立场?②宗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和研究内容是什么?③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教师笔记:面对大多数都是调剂来的学生,第一章的主要工作是使他们喜欢和了解这个专业,对本课程有兴趣。因此,课程进入方式为关于宗教现象的照片,我们的调查工作等情况的介绍。第一编第一章 宗教的本质、要素(计划课时:3)基本内容:对宗教的本质多元化认识的启示—宗教的表象特征—宗教的基本构成要素第一节对宗教本质多元化认识的启示在近代宗教学中,对于宗教的研究有三种方法和倾向最有影响,一是宗教人类学和宗教历史学,二是宗教心理学,三是宗教社会学。在把握和规定宗教的本质问题上,第一种是以宗教信仰的对象(神)为中心,第二种是以宗教信仰的主体(个人)为中心,第三种则是以宗教信仰的环境(社会)为中心。对宗教理解的这种多元化趋势,既为我们对宗教作出本质的定义增加了难度,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宗教的本质提供了多种途径。第二节宗教的表象特征、宗教与神圣事物有关宗教把世界分为了两个部分:世俗的与神圣的。一方面,是有世俗的日常事件和事物的经验世界;另一方面是有一个不能用日常经验方式去把握和控制的超验的世界。人们必须以神圣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这些神圣事物。于是就有了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宗教生活。、宗教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宗教生活中,人们以特定的态度和行为与神圣事物打交道,在神圣物面前,人们要有特殊的态度,进行某些特殊的行动,或讲出某些特别的词句。各种宗教都为信徒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模式。、宗教有一套信仰体系宗教与神圣事物的关系,使其关于神圣事物的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思考、解释和回答,形成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基本原理和教义、教条,并系统化为信仰体系。不同的文化传统下形成的宗教信仰彼此之间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成为各个宗教互相区别的基本标志。4、宗教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现象任何宗教都有宗教徒在其中过宗教生活,进行宗教活动的组织机构,以及指导宗教活动的规章、教法、体制、惯例和传统等宗教制度。第三节宗教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结构的角度看宗教,其基本因素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宗教的内在因素,一是宗教的外在因素。就宗教的内在因素而言,可以再分为两部分:宗教的观念或思想;宗教的感情或体验。宗教的外在因素也有两部分:宗教的行为或活动;宗教的组织和制度。一个比较完整的成型的宗教,便是上述内外四种因素的整合。内外四种要素在宗教体系中的关系结构,从逻辑上分有四个层次。处于基础层或核心层的是宗教观念(主要是神道观念)。宗教的感受或体验属于伴生于宗教神道观念的第二个层次。宗教崇拜的行为(巫术、祭杞、祈祷、禁忌等)属于宗教体系的第三个层次。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则是宗教观念信条化、宗教信徒组织化、宗教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结果,它处于宗教体系的最外层,对宗教信仰者及其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和宗教行为起着凝聚固结的作用,保证宗教这种社会现象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发挥其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功能。四要素之间必然性的逻辑关系把宗教与非宗教作了明确的区分; 四个基本要素为研究宗教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功能”提供了方向;宗教的定义:宗教是把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问、超自然的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的社会文化体系。作业:解释宗教四个基本要素的逻辑关系。课程进入途径:历史上的各种宗教形式演示第三章宗教的观念与思想(计划课时:12-15)基本内容:宗教观念的分析——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各种宗教都有一套作为信仰支柱的观念,它们是宗教行为的内在根据。在宗教观念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宗教观念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宗教的灵魂观;宗教的神灵观;宗教的神性观。这三种观念是其他一切宗教观念的基础,是一切宗教现象的逻辑内核。第一节灵魂观灵魂观念,也就是相信有超自然或超物质的存在。一般认为,灵魂观念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发端和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超自然的灵魂观念,就不可能有超人间的神灵观念,从而也就不会有宗教信仰本身。人们通常认为,宗教将灵魂视为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但却与身体相对立的精神实体。然而在宗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灵魂观念却是从某种物质的东西逐渐演化成精神的东西。一、灵魂观念的产生灵魂观念产生在“远古时代”。原始人是从两种生理现象的观察中构成了一种与身体完全不同的灵魂观念的:第一种是睡眠、出神、疾病和死亡等现象。第二种则是做梦和幻想的现象。原始人把梦幻中出现的影象认作灵魂的独立活动。这两种情况的结合,便使原始人假定了某种“幽灵”或“鬼灵”的存在,它们在睡眠或出神时暂时离开身体,在死亡之后则永远离开身体。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灵魂可以到处游荡。举例:聊斋祝翁的故事二、灵魂观念的最初涵义最初的灵魂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在一些宗教中虽然没有把灵魂直接与某种物质联系起来,但也认为灵魂与人体的某种物质属性有关。三、灵魂观念之涵义的演变灵魂可以附着于人或其他物体上——万物有灵论——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活着。当灵魂观念演变为独立于人体或物体的的一种不灭的实体时,实际上就已完成了变为一种精神实体的过程。但真正给予理论概括和解释的,是哲学时代的哲学家们。第二节神灵观念一、神灵观念的性质和涵义神是什么?人是遵循自然法则的存在,神是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超自然的存在。神的形象都是人形。宗教学认为,神是“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其重要的内容是与人同“性”。一切宗教的神圣对象,本质上都是人性的,只不过这种人性在神圣对象身上被神圣化而已。人格化的神,实际上是人性的神格化。二、宗教的神是社会和人的投影人是如何和为什么要把人自己的人性神格化为神呢?应该在人那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各个宗教体系中,人性是通过两种方式被神格化的:一是把人的本性附加到一个本来不具人性的对象之上,使之变成人格化的神。一是把人的本性抽象出来,变成为独立的实体。这种神灵具有全知、全能的绝对唯一性。第一种方式在自然宗教和古代宗教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第二种方式以基督教最为典型。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人性的对象化或“异化”。人性对象化或异化为神和神性存在物的实现一一神和神性物是人类的想象力幻想的结果。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着人性的性质,社会关系的变化决定着人性的变化。宗教神灵所具有的道德、智慧与权能三种神性,本质上是人类自身特性的宗教异化。但人类自身的特性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各种宗教所赋予其神灵的神性都被打上了社会人际关系的烙印。有什么样的社会体制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神性的神灵。三、神灵的种类自然神:自然物或某种控制自然的力是人类早期的宗教崇拜对象。氏族神: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图腾崇拜、祖先神崇拜,祖先崇拜又分为血缘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⑴图腾崇拜:祖先神或氏族神的原始形式一一是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结合。就是把某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作为一个氏族的共同祖先的信仰体系,相信图腾物与人有着血缘关系。⑵祖先神:指人们对自己的祖先执以宗教的信仰和膜拜。其核心观念是深信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并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其后代的生活产生影响。除了崇拜血统上的祖先以外,还包括“有功烈于民者”。职能神:它们是自然物所具有的某种特别的属性或功能;是某种社会职业的原始创建者或某种行业成败的操纵者。他们往住脱离具体特殊的形象而具有更抽象的性格。高位神或至上神:这是一种建立在多神信仰的基础上的、在神灵中位置较高或最高的神灵。与前几类神灵观念相比较,对高位神或至上神的信仰表明,人们心目中的神灵世界已经有了秩序,神与神之间已经出现了等级制关系。5.绝对唯一神:一个绝对的存在,被认为是独一真神。一般认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属于此一类型,但其表现方式也是各有特色。四、神灵世界的结构多神型一一这种结构类型的神,都是各自独立的存在体。这些神灵在性能和形态方面,各具特性、多种多样。单拜主神型一一在这一类型中,至上神以超越众神之上的最高神的形式出现于万神殿中,成为神灵世界的主宰和君主,众神则成为它们的下属和官僚。轮换主神型一一有些宗教体系也崇拜一位主神,但这个主神不能永保至上神的主位,信仰者常在不同的时间,改变他们所信奉的主神,由几位大神轮流坐庄,交替为主。这种形式以古典印度教最为典型。泛神型一一这是一种把其他诸神作为单一的至上神的化身或表现的神灵观念。在这种至上神观念中,神灵世界中的其他诸神并末丧失其特殊性和独立性,但同时却被认为是同一主神的本质的多种表现形式。二元神型一一这种神灵观念以一种二元论的宗教世界观分析神性,划分神灵,把神灵世界说成是两个相互对立、但又都是至高无上的神或一对对具有神性的实体。在这种二元神灵观念的影响下,多神教中的杂多诸神被归属于两大营垒之中第三节神性观念一、神性的涵义在宗教的幻想世界中,神灵是一种支配和操纵自然世界和人世生活的异己力量,这力量就是神灵的权能,也是神灵的根本神性。神灵的存在不受自然法则的限制,它具有主宰自然和人类的特殊意志、智慧和权能,其神圣性是通过能够支配和操纵自然界与人间生活的“天命”,以及神灵创造的“神迹”表现出来的。人总是按照人自身的属性和特征去构造神灵的神性,一般也是按照人自己支配和操纵自然世界和人间生活的可能和需要,去设想神灵所拥有的权能。而人类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他们的行动是在一定的思想和意志支配之下,具有预定的目的性。人们把这种情况移植到宗教幻想世界,自然而然地就把人的意志和命令异化为所谓“神意或天命”,认为自然世界和人间生活是按照这种神意和天命,服从于神灵的支配和操纵的。神性的三个内容①信仰者相信神灵经常关心并干预世界(包括自然进程和社会人事)。②相信神灵具有必要的智慧,懂得究竟通过什么样的一种安排,才能体现他对人的意愿。③相信神灵具有实现其安排和意图的超自然力量和权能,能实现和完成通过自然途径所不能实现的意图。二、天命观念天命观念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各种宗教对他们所崇拜的神灵的神性的理解, 即他们对天命所包含的道德、智慧和权能的具体理解,是神学想象中的人神关系的表达。如果按神灵神性的力量和权能的大小分,可分为有限天命观和无限天命观两种形式。各种宗教体系都在自己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之下,驰骋其宗教想象力,构造和臆想出天命表达的方式和途径。①通过各种天象和天道启示天命。②通过神!£、先知、救世主之类中介者来传达天命。三、神迹观念对于神可创造神迹事件的信仰,是一切宗教的特性。宗教赋予神的意志、智慧和能力是超人的、超自然的。神灵必须显现出超常的能力来证明自己可以随心所欲、意到事成。这种内在的可能性,表现于事实之中就是宗教所谓的神迹,即神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创造的某些特殊反常事件。只有那些不能用自然常规作出解释的特殊而又反常的事件,才是宗教意义下的神迹。神迹是一种证明, 它使善男信女不仅相信神的全能和仁爱,而且相信神的存在。因此对神迹的信仰,乃是宗教赖以立足的一块基石。神迹的种类:①神和神圣力量;②宗教创建人;③圣人 (萨满、高僧、高道、圣徒);④圣物;⑤圣地;参考书:《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讨论:1.灵魂观念如何导致神灵观念?2,宗教观念是如何以对神性的理解解释世界构成的?第四章宗教的感情与经验(计划课时:6)基本内容:宗教经验的含义——获得宗教经验的方式——宗教经验的原因与分析第一节宗教经验的含义及表现宗教经验就是宗教信仰者对于神圣物(神、神圣力量、神性物)与自己的关系产生的某种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在宗教经验中,有一些最核心、最隐秘的体验,即人与神的直接相遇、一致、甚至合一,有限个体灵魂与某种超个体的、具有神圣意义的无限者的融合,这样的神秘体验,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性质,所以,宗教学者一般又称其为“神秘主义”。第二节“宗教经验”的种种表现:1.在神圣物面前的敬畏感;2.对神圣物的依赖感;3.对神圣力量之神奇和无限的惊异感;4.相信神对自己行为的审判而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信仰神的仁爱与宽恕而产生的安宁感;5.自觉与神遭遇或与神合一的神秘感。第三节 获得宗教经验的方式1.理论上的论证;2.是道德的净化;3.是药物的使用;4.宗教的修习。第四节 宗教经验的实质科学的宗教学不承认任何神和神性物的存在,因而也不承认它是宗教经验的原因和对象。对于宗教经验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对象问题,我们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一、宗教经验与世俗经验的比较许多世俗事物和自然对象都可在人们心中引起类似宗教感情之类的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把宗教感情与自然感情完全等同起来,否认宗教感情的任何特殊性。对人的敬畏感与对神的敬畏感当然是有差别的,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与敬畏感相联系的对象不同。二、宗教经验没有客观的对象宗教经验所经验的“特殊对象”不仅不是什么神或任何神性之物,而且它根本就没有客观对象。即,宗教经验所经验的“对象”并非客观的实在,人们所宣称的关于神或神性物的感受或体验,并没有任何存在于感官之外的客观对象作为它的源泉。种种宗教经验的差别,只能归因于传统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它有力地证明,是宗教信仰等文化社会因素引起和铸型宗教经验,而不是宗教经验决定宗教信仰。进入路径:观看萨满教活动图片参考书:《宗教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参考题:基本概念:宗教经验、宗教经验的情感表现。思考题:宗教徒从哪些途径获得宗教经验?宗教的情感与体验是真实的吗,为什么?宗教现象示例:萨满教的跳神活动(录象),既作为宗教经验的事例,也为下一章的巫术、祈祷等宗教行为作准备。第五章宗教的行为与活动(计划课时:15)基本内容:巫术——宗教禁忌——献祭与祈祷——宗教礼仪宗教信仰者内在的宗教体验和宗教观念通过外在的身体动作和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宗教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种形式在各种宗教中都经历了自发到自觉,从分散化到规范化、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宗教意识支配下的宗教行为,既是相信超自然力量的思想的外在显现,又是强化宗教徒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宗教徒接受宗教思想、强化宗教感情的重要手段。第一节巫术巫术(magic)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宗教现象。它的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超人的神秘力量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巫术本质上是相信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人们可以凭借它实现自己的非人力所能实现的意图。所以,巫术在性质上是一种宗教现象。巫术的特点是宗教本身特性的特殊表现。巫术的种类有:“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生产巫术、保护巫术和破坏巫术三种形式;根据巫术社会功能的道德价值,可把巫术分为“白巫术”(也称“吉巫术”)和“黑巫术”(也称“凶巫术”)。巫术的功能在鼓起原始人的“信心”的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迷信。对巫术的信赖程度越大,探求真实的因果知识的需要越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化只能在摆脱巫术与迷信的挣扎中缓步前进。教学进入路径:毕摩的宗教活动表演。课堂讨论:我所见过的巫术活动。参考书:《中国古代神秘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巫术奇观》,上海文艺出版社。作业:巫术及巫术的特征。巫术的主要类型。第二节宗教禁忌宗教禁忌:在人与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的关系中,人对自己行为上的限制和禁戒规定。在原始时代的自发宗教中,宗教禁忌包含在经由传统的积淀而形成的习俗之中,在后来的人为宗教中,则往往通过教义规定,成为规范化的宗教戒律的一部分。一、宗教禁忌的基本特征:①禁忌是一种否定性的行为规范,它是人类自我约束的产物,是社会控制的有力手段之一;②宗教禁忌含有神秘的危险,任何违犯禁忌者,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受到强制性的惩罚;③违犯禁忌者的言行及其后果具有传染性;④宗教禁忌的基础是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⑤宗教禁忌是对神秘力量和神圣物的一种特殊态度,它是以控制和限制自己的行为,以免于违犯神秘力量和神圣物,使之不为己害的一种态度行为。宗教禁忌作为宗教处理和对待人一神(神秘力量和神圣物)关系的方法和一种手段,是介于巫术与祈祷之间的一种类型。二、宗教禁忌的起源最初的禁忌之所以都具有“宗教性”,主要是因为那时主导人们世界观的基本观念,是神灵交感等神秘主义观念,人们把一切不可解释的、异己的、权威的、而自己又必须顺从的东西,全都归人神秘主义的领域。新石器时代是宗教禁忌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古代社会的分化与重组,决定了一部分宗教禁忌走上世俗化或个人化的道路。创生性宗教禁忌与原生性宗教禁忌相比较, 除了体系化的特点之外,还有一定的思辨推理关系,因而在各戒规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总的演变趋势:宗教禁忌-宗教禁忌与个体化的禁忌-宗教禁忌与个体化、 世俗化的禁忌。宗教禁忌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是越来越淡化,其历史地位也由社会控制的主要杠杆,降为次要的、相对的、甚或是反面的地位。三、宗教禁忌的种类按被视为神圣事物的种类来划分;按照禁忌规定本身的表现形式和物质手段区分;各种宗教的食物禁忌还有一种情况,它不涉及对食物禁食或可食的种类,而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有相应的禁忌规定。至于何时何地,则视各种宗教对神圣时间、神圣地点的教规而异。四、宗教禁忌的功能在传统社会里,宗教禁忌既是文化模式与社会秩序的内容,又是其手段。①宗教禁忌具有强化神圣观念的神秘性,把神圣对象置于神秘莫测、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的功能。②宗教性禁忌是加强群体的内部团结,培养成员的认同感的一种手段和方法。③宗教禁忌具有文化分类的功能,它在强化和维系各种文化范畴的界限性。④把“模棱两可”的事物划入另册。⑤宗教禁忌在社会群体内,能够保护重要的人物,使之免受伤害。然而禁忌是一把双刃剑,禁忌以人们的保守意识和惰性心理为基础,对一切新生事物抱着怀疑与恐惧的态度,不利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进步。参考书:《宗教禁忌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实用禁忌大观》 上海文化出版社讨论:①巫术与禁忌是人们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采取的行为?②它们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有什么区别?第三节献祭与祈祷一、献祭与祈祷的性质献祭和祈祷是用物质性的供品来换取神灵的帮助和恩赐,是信仰者与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打交道,求得神的帮助来达到和满足自己的目的和需要的宗教行为。就祈祷这一概念的内涵而言,它主要是通过语言形式和身体动作来表现信仰者内在的对神的依赖感和敬畏感,不一定要供献祭品。在现实的宗教生活中,献祭与祈祷经常是联系在一起进行的。献祭与祈祷是在人的宗教观念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才出现的。 当神被信仰者赋予了更大的权能和更高的道德属性,人的对它依赖感和敬畏感也相应发展了,人们把它当作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进行交流。在献祭与祈祷的宗教行为,是人的宗教心理两重性的表现:人的生活和体验中存在着需求自然与享受自然、敬拜自然与占有自然的对立;需求与敬拜是畏神的,谦卑的,虔敬的,而享受与占有是傲慢的,忘神的,不敬的。宗教中的献祭和祈祷行为就是这些矛盾的心理过程的统一。、献祭与祈祷的种类①献祭的对象随各种宗教而有不同。② 在阶级社会中人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和等级,因此,人的献祭活动也受制于他所属的社会等级,从而有所不同。③祭祀的祭品总是视神圣对象的等级和祈求者个人的社会身份而定,祭品有献牲的,也有不献牲的。祈祷的几种类型:⑴请愿式祈祷、感恩式祈祷和代祷。⑵忏悔。⑶崇拜祈祷。⑷与神合一的祈祷祈祷行为本身是宗教神秘感的体现,但它又可反过来加深宗教感受和宗教体验的神秘性。三、献祭与祈祷的功能献祭和祈祷确实更充分地体现了人对神的敬畏之感和虔诚信仰之情。 它强化了人对神的依赖和驯服,固定了人一神的关系,从而也固定了人一神关系所表现的人一人关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祈祷与献祭有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功能; 他们保持了在神灵面前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神圣性;祈祷和献祭以神圣存在的真实性保证了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献祭和祈祷的这种道德功能和社会功能是否就是真正的“善”或“美德”,是否真正有益于社会和历史的进步,主要决定于不同历史阶段上人一神关系所体现人人一人关系的性质。参考书:《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上海文艺出版社第六章宗教的组织与制度(计划课时:9)基本内容:宗教组织与宗教制度的性质——宗教组织、宗教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宗教组织、宗教制度的种类与作用——宗教组织与宗教制度的性质宗教的组织是宗教徒在其中过宗教生活并通过它进行宗教活动的机构、团体、会社、社区或其他形式的群体。宗教的制度是维系这种群体,规范宗教生活,指导宗教活动的规章、教法、体制、惯例和传统等的总称。所谓组织,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必须依靠一定的制度维系;所谓制度,必然属于一定的群体,是一定的组织建立和维系的依据。进入路径:回族伊斯兰教的教坊;天主教会的科层制体系第一节宗教信徒的组织化与科层制度一、宗教的组织和制度是宗教必不可少的外部形式宗教之所以为宗教,就在于它不是孤立的个人信仰和个人行为。许多个体信奉同一种宗教,就必然要求建立共同遵守的教义体系,行为规范和宗教生活制度,结成为一个有共同信仰的团体和组织。这是宗教之社会性的逻辑展现和必然产物。宗教的组织和制度,是通过其组织结构和制度惯例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等有形的方式,来表现宗教本质的。二、宗教的组织与制度的宗教性质宗教组织的宗教性质表现为,宗教组织在本质上是宗教观念和宗教感情的外在表现形式,它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便为后者的内容所规定。各种不同的宗教和教派各有自己的宗教观念,形成不同的教义和信条,这就决定其外在的组织形式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三、宗教的组织与制度的社会性质宗教组织之所以得以形成,宗教制度之所以得以建立,其根本性的基础和条件在于宗教信仰的群体性或社会性。社会的人如何组织成为信仰宗教的团体,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和形式来建构它,都不能不受当时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参照了该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时代越是古老,其再现的情况便越是直接。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具有宗教性质和社会性质,这两种性质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地统一在这些组织和制度之中的。因此,它们的形成、发展和作用,不能不受到各种宗教内容和各项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国回族教坊生活)第二节宗教组织、宗教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当宗教信仰的内容与其他意识形态混沌未分之时,宗教的组织与制度也就与社会的其他组织制度浑然一体。这在原始社会的社会条件下尤为明显。随着宗教组织的扩大和组织活动的复杂化,出现了协调内部关系的以及分工掌管各项职能的需要,于是,在宗教中产生了分科学管、分层负责的结构一一科层制度。这种分科学管、分层负责的结构体制一一科层制。本来是宗教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群体随着组织的扩大而不可避免的产物。但在存在着阶级结构的社会中,这种科层制度常常是社会阶级结构的投射,它本身也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结构的色彩。同研究宗教思想和宗教情感相比、研究宗教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更需要注意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因为宗教的有形要素(行为、组织和制度)比无形要素(思想、体验和情感)受到世俗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多,人为的成分更重于自发的成分,与经济基础和其他上层建筑的关系更密切。(要求学生能够复述宗教组织的宗教性质与社会性质的关系)三、宗教组织的核心一一僧侣相对固定的成员是任何一个宗教组织保持神圣目标的,规范信仰行为的重要条件。依照这些成员与神灵的关系或宗教素养的区别,在宗教组织中拥有不同的地位,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行使不同的职能。其中,作为宗教组织实体性标志的僧侣,是在各个宗教组织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各种制度推行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特殊人物。这些僧侣在宗教组织中是精通宗教仪式的知识与技术,从事沟通人神关系的特殊人物,还是立誓献身于神圣信仰的出家僧众和修士,抑或是为广大信众服务的专职宗教从业者,是由各个宗教组织的性质决定的。成为僧侣通过世袭传承、教育训练等产生,往往还规定有其他必须遵守的条件,诸如,独身,苦行,拥有宗教经验等等。这些条件规定,在不同的宗教体系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不会完全相同。从实质上看,没有僧侣的核心作用,教会组织不仅建立不起来,也将无从发挥作用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四、宗教组织的类型分类的基本原理:作为宗教性的组织,宗教组织是宗教的内在因素(宗教的观念或教义)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社会性的组织,它的表现形式及其变化又受到社会的形态、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分类标准:一是宗教组织的终极关怀目标——“入世型组织”和“出世型组织”两大类。二是按照宗教组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参与的程度却是各不相同的。以此为标准对各种宗教组织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把它们区分为“政教合一型”组织和“政教分离型”组织。五、宗教组织的社会作用宗教组织的宗教功能具有两重性:既是宗教观念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条件,又是宗教观念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的桎梏。这种两重性也直接影响到宗教的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作用。宗教组织的类型不同,它们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也因此而有不同。救世型、出世型、政教合一型、政权分离的独立型 。参考书:《世界宗教概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中国僧官制度》第二节宗教观念的信条化与信仰体制宗教是一种信仰体系。任何宗教都有一套体制把它的信仰巩固下来, 以便得到全体信众的一致信仰和遵从信仰体制的核心就是宗教的信条和教义。基本内容:“信条”、“信经”和“信纲”、“教义”;宗教信仰体制的结构;宗教信仰体制的功能;教义阐释的内在矛盾——教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宗教教义体系产生于宗教斗争的需要,它的功能和作用也与宗教信条一样,一方面对内认同,统一信仰;另一方面,对外立异,排斥异端。。原始氏族制社会宗教的信念和信条,是经由漫长的传统约定俗成的。宗教教义作为强化信众对宗教信仰的教育模式,其传统作用无疑是保守的。但教义作为一种对基本信仰、基本信条的理论解释,也往往给原有的信仰和信条注入新的探索性的内容,产生新的理解从而改变传统的教诲,有时甚至改变了它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教义的发展也常有革新的意义。第三节 宗教理想境界的追求与修行体制世界上的许多宗教体系一般总是要求修行者必须按照其宗教的教义信仰体系(教理、教法 )来坚定其思想信仰、养练其宗教情操 (意业)、规范其语言(语业)和行为(身业 );只有通过这种种修习,才能最终实现其所追求的善果,达到该宗教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宗教的修行则是达到和实现其理想境界的桥梁和手段。宗教修行的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层次有低有高,但说到底,都与其所信宗教之教义体系所确定的神圣信仰对象和神圣境界有关。宗教修行者为达到其理想境界而进行的修行有种种不同的方式与法门。追求的境界愈高,修行法门的难度愈大,其对修行者的身体与精神上的限制与控制愈益严酷。第四节宗教行为的规范化与宗教礼仪(教学进入方式:学生参与:分宿舍以个案形式阐释本节内容)巫术、禁忌、献祭、祈祷等等宗教行为在一定的社会体系和宗教社团中常常是社会地、集体地进行的。在社会体系和宗教社团的集体制约之下,各种宗教活动和个人的宗教行为都会逐渐趋向划一,固定为一定的程式和规范。宗教礼仪就是程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宗教行为。宗教仪式既象征性地表现了人对神的祈求与依赖、控制与利用,也象征性表现了神对人的祈求或利用的回应,从而使宗教信仰的神圣对象在宗教仪式过程中取得了可感的象征性形式,强化了信仰者的宗教的信仰;它就会给人以目的实现的感觉和意向,从而消除焦虑,增强信心;通过维持和强化宗教信仰,进而增强个人的认同感,起到维系和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特别提示:就宗教作为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和虚幻的反映而言, 宗教的社会作用总是表现为通过神的意志和权能来强化或削弱某种社会关系。这种作用究竟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取决于它所作用的人际社会关系的性质。这是我们评价宗教之社会功能的一条总的原则。也是评价宗教礼仪的功能的准则。。思考题:、为什么说体制是宗教必不可少的外部形式?、宗教体制发展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什么?、宗教观念与体制的互动关系宗教学导论(二)(共36课时)第八章宗教的起源(计划课时:4)基本内容:研究宗教起源问题的重要意义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研究宗教起源的方法论问题;人类产生之初不可能有任何宗教观念—人类最早的宗教遗迹宗教遗迹与氏族形成遗迹同期出现氏族制社会是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课程教授方式:五人一组撰写对于宗教起源理论的不同主张的分析论文,发言、回应提问(2-3课时)第一节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和宗教崇拜活动,显然在非常古老的原始社会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这一事实已得到宗教学者的一致承认。研究宗教起源的方法: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方法;民族学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本身又只提供某种进行类推的原理而不是逻辑的证明,所以,我们在这个领域中所得的一切结论,不可避免地会具有一定的或然性。、宗教不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的,在人类出现于世之后的漫长历史年代里,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活动。因为宗教观念是一种相当复杂和高级的思维活动。原始人必须经历长期的发展,才有可能积淀出产生宗教观念所需的智力机能和相应的社会条件。至今在处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直立人的遗迹中未发现任何宗教性遗迹。、人类最早的宗教遗迹在大约在20-30万年前智人的智力水平已能进行抽象的思维,有稳定的想象和联想。在他们的幻想世界里,形成某种灵魂之类宗教观念已成为可能。埋葬死者无疑是一种以灵魂观念为内在根据的宗教性行为。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山顶洞人是最早留下有此类宗教遗迹者,——在原始人的洞穴中发现的墓葬和岩画,是人类考古学迄今所发现的、能够证明原始人已形成宗教观念的信物。第二节宗教是氏族制的伴生物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氏族制社会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和宗教崇拜活动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宗教发端于原始时代的氏族制社会,是随着氏族制的形成而产生的;人类最早的宗教是原始氏族的伴生物,是作为氏族制的上层建筑而出现的。宗教遗迹是反映灵魂观念和亡灵崇拜活动的原始墓葬。墓葬开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普遍化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遗址,已有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以及对妇女有较多装饰品的随葬。氏族和氏族制的遗迹与宗教的遗迹一样都出现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或晚期, 而且宗教的遗迹往往也就是氏族的遗迹。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叠合。在原始人进行墓葬之前的漫长历史年代里可能早已有了灵魂观念的萌芽了。 但从个人的灵魂观念发展为对亡者尸体的墓葬则只有在氏族社会中才有可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有利于维护氏族制度和氏族传统的社会性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以后又逐渐发展出把氏族制社会本身和行为规范神圣化的宗教观念和宗教崇拜活动。图腾崇拜本质上是氏族制度在宗教上的表现,它既是宗教体制,又是社会制度。参考书:《原始文化》《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新兴宗教地区性宗教民族宗教新兴宗教地区性宗教民族宗教第七章 原始社会的氏族一部落宗教(计划课时:4)基本内容:原生性宗教与氏族社会的分期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合一形态----图腾崇拜一女始祖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部落联盟时期氏族宗教的演变氏族宗教的特点氏族集团是氏族一一部落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宗教活动的基本单位。氏族一部落宗教的宗教观念、崇拜对象、崇拜行为和仪式活动,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是以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为转移的。一族原始的氏族一部落社会关系发生变化,氏族一部落宗教的内容和形式,也必将或迟或早反映这种变化并改变自己的形态。(图示)世界宗教第一节氏族一部落宗教的基本信仰形态原始时代氏族一部落宗教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把支配人们生活的社会力量超人间化和自然力量超自然化而形成宗教崇拜对象,其他各种宗教崇拜对象,实质上是这两种基本对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形。这些基本的宗教观念和崇拜对象贯穿于原始时代氏族一部落宗教的始终。图腾崇拜与图腾崇拜体制:是在氏族和氏族宗教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时的主要宗教形式。祖先观念和祖先崇拜体制:在原始时代的宗教崇拜中,对氏族(部落、家族)祖先的崇拜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和形式之一,普遍出现于各民族的原始信仰之中。女性祖先崇拜、男性祖先的崇拜;随着氏族群体分化为家族,组合为部落和国家,宗教上对氏族血缘祖先的崇拜,一方面发展为家族近祖的崇拜,一方面则发展为对氏族部落和国家首领以及对“有功烈于世”的英雄崇拜和首领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性的氏族部落社会发展为地缘性的国家, 氏族部落的祖先和首领逐渐成为国家的君王,作为广大意义上的祖先崇拜,其血缘意义越来越为政治意义所取代,他们的权势和权威日益膨胀,自封的或社会赋予的宗教化的“神性”也日趋高大,祖先之灵从个人、家族、氏族的保护神上升为地缘国家的保护神,走向更高的“天神崇拜”。自然神观念和自然崇拜体制:不同地区,不同氏族,不同部落的人所选择的自然崇拜对象却常常是各有不同的,至少是各有侧重的;渔猎经济时代、畜牧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人们生存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自然对象有所不同,其宗教崇拜的对象也有相当的差异。第二节氏族一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作为一个独特的宗教形态,氏族一部落宗教不仅有其基本的特点,而且在宗教发展史乃至人类文化史上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一、氏族一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征氏族一部落宗教是自发的和朴素的;氏族一部落宗教具有整体性和排他性;氏族一部落宗教具有制度化的约束性;氏族一部落宗教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氏族一部落社会,包括自然地理在内的生态环境对原始宗教的结构影响很大;氏族一部落宗教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在、氏族一部落宗教的历史地位氏族一部落宗教在宗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氏族一部落宗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宗教观念、宗教信仰、宗教行为和宗教组织的,包括个人却又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社会化的、可延续的和形态完整的宗教。培育了最初的人类组织和社会制度;宗教与社会一体化的典型形态;萌生了各种社会文化形态;氏族一部落宗教到今天毕竟已是残余现象,虽然在一些民族内还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有它存在的一定社会条件。第三节部落联盟时期氏族宗教的演变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是十分低下的,具发展是非常缓慢的,但是,无论如何,生产力总是社会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随着时间的前进而不断走向新的高度。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将带来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演变,并推动以此为基础的包括宗教在内的上层建筑的演变。一、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的经济结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在逐渐地发生某些演变。私有财产制度的出现,更加速了原始社会的演变过程,它促使社会结构朝着两个方向变化:第一,财产的个人私有造成父系氏族公社的分裂,以父亲为家长的个体家庭逐渐成了氏族社会的基本单元。第二,生活在某个共同地域的不同氏族群体走向联合, 结成部落以至部落间的联盟。部落和部落联盟,地缘关系也逐渐成了部落联盟中的纽带之一。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时期)氏族一部落宗教的演变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神灵的等级化;②地域保护神的出现;③宗教专职者和特权等级的形成。二、部落联盟时期宗教的演变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社会内部的等级分化,宗教崇拜对象中的一部分神灵的神性和权能日益高大,逐渐超出众多神灵之上而成为高位神和至上神。神与神的关系也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出现了高低上下的差异。近祖崇拜较之昔日的始祖崇拜和远祖崇拜得到更大的发展。图腾和祖灵所具有的全氏族特性逐渐消褪,越来越多地被涂抹上氏族贵族,部落首领和宗教特权阶层的阶级色彩,逐渐变质为服务于这些特权阶层之私利的工具。原始时代的氏族一部落宗教演变为阶级国家的国家宗教已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趋势。参考书:《中国宗教纵览》《世界十大宗教》东方出版社讨论:试解释原生性宗教的自发性。原生性宗教有哪些形式和哪些特点?第八章各大文明古国的国家—民族宗教(计划课时:4)本章依据教科书内容,作适当梳理和归纳。使学生对宗教与国家和政治的关系能够有较深的印象。第一节宗教国家化的一般历程阶级国家的出现,原始时代的氏族部落宗教发展为民族国家宗教,而成为奴隶制国家的上层建筑。它们包括:古代埃及宗教,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古代波斯宗教、中国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婆罗门教、希腊和罗马宗教、犹太教等。国家—民族宗教继承了氏族—部落宗教的全民性,但其全民性则具有强制性和不平等性。与原始的氏族—部落宗教相比较,国家—民族宗教展现出一系列的新特点。而这些新特点的产生和固化,是经过长时间的和多方面的转变过程完成的。、高位神和至上神的神灵观念开始得到有意识的强化,神灵中心分层化和神灵更趋于抽象化。、形成了专门侍奉神灵的祭司和巫祝阶层,他们是享有特权的宗教贵族。、宗教日趋伦理道德化。提示:当血缘群体被打散,地缘的和阶层的群体被不断地重新组合之后,国家化的原生性宗教更具伦理色彩,人与神在道德行为上的关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更多地从道德方面来说明宗教信仰,在宗教行为上发展出个人向神认罪和祈祷之类仪式。埃及宗教中关于冥世审判的想象、中国传统宗教关于“以德配天”,“五行德运”的观念以及古代波斯宗教关于善恶二元神教的信仰,都是这种变化的产物。第二节国家—民族宗教的典型形态国家—民族宗教的历史命运不是齐一的,有些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社会(如中国的宗法性宗教和犹太教);有些在外族入侵中随着旧的国家政权灭亡而失去了国家宗教的地位,只在民间信仰中可以找到其蛛丝马迹(古埃及宗教,古代波斯宗教);还有些国家宗教在外国入侵者的统治下虽然失去了国家宗教的地位,但却依旧长时期地为全体民众所信仰,成为所谓的“民族宗教”(犹太教)。分析国家一民族宗教的类型可有三个角度:从宗教和国家的关系看;从宗教信仰的特点看(一元的、二元的还是多元的);从宗教延续的时间线索看。在这三个方面,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是最重要的维度。在氏族一部落宗教国家化的过程中,国家一民族宗教的主要形态可以概括为四种:埃及宗教一一强大的国家政权与强大的祭司阶层结合的国家宗教;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一一强大的政权与没有独立教团的“国家宗教”;婆罗门教一一分散的民族国家受强大的祭司阶层指导的国家宗教;犹太教一一失去国家后依旧延续的民族宗教。国、埃及宗教一一强大的国家政权与强大的祭司阶层结合的国家宗教古代埃及宗教是典型的奴隶制国家宗教。是宗教与国家政权高度统一的宗教形态。从神性来看,整个宗教崇拜的中心在于神化国王(法老)的统治。神是国家和王权的象征,神的基本任务实际上是维护国家和王权是神圣不可侵犯性。国王的神圣化和宗教的国家化是当时宗教最突出的特点。埃及国家的首领也是主持宗教祭仪的最高祭司。法老集王权和祭祀权为一身,法老则既是一国之君,又是祭司之长,是神权与君权的统一,其权力超越二者之上。祭司神学所构造的神灵体系就是埃及国家制度的直接表述。具有较突出的来世观念。教、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一一强大的政权与没有独立教团的“国家宗教”宗法性传统宗教是华夏民族由远古继承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兼容性的宗教形态,它不仅对由华夏民族演变成的汉族文化及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形态都有所影响或互渗。这是一个依附于强大的国家政权、处于准组织状态的宗教形态。“宗法”教一就是将血缘关系制度化,它是将氏族社会以来形成的亲属关系进一步扩展,使远近亲疏的血缘纽带具有了确定人的社会地位、权利和义务,规范人的行为准则,维系社会结构和秩序的功能。宗法性传统宗教植根于原始社会。宗法实际上是巩固父系家族实体的一套制度,它以男性血统的继承关系为轴心,形成划分等级和亲疏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以此决定了财产与权力的分配和再分配。在宗法观念的支配下,敬天祭祖作为宗教活动,是国家与家族共有的组织功能。天神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社稷崇拜等,都由宗法性传统宗教承续下来,并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而加以调整,逐渐整合并系统化。其主要特点:“绝地大通”;以私有制为中心的祖先崇拜;祭祀的标准以政治为中心;神界的多样性;功用的教化性;组织的宗法性。这种教统与政统的共生共存的二位一体性质,使宗法性传统宗教成为虽然没有独立教团、但却凌驾于其他宗教之上的“国家宗教”。无论其他宗教在信仰上和仪规上有何特色,均不得在宗法观念及其行为规范方面与宗法性传统宗教相冲突。这一点构成中国政教关系和诸教关系的一大特色。三、婆罗门教一一分散的民族国家受强大的祭司阶层指导的国家宗教由于印度文化的悠久和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使得古代印度的宗教无需以新代旧,而能够以自身的媲变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从原始的自然宗教演变为奴隶制社会的上层建筑,以后又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并始终居于印度社会上层建筑的顶端。婆罗门教在印度奴隶制社会中是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国家宗教: 一方面把婆罗门、刹帝利的奴隶主统治,特别是婆罗门祭司贵族的特权神圣化,另一方面又规定种种及其繁琐的祭祀仪式,把各阶级的精神生活和生活行为置于宗教规范的严格控制之下。婆罗门教在宗教制度与阶级社会制度的合一性、对宗教信仰的阶级性和强制性(信或不可信)、规范生活在印度次大陆民众社会生活行为等方面,成为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意识形态,具有国家宗教的特征,而且事实上也是各个王朝所积极利用的重要宗教形态。在由印度的原始氏族一部落宗教过渡到国家宗教的各个宗教中,婆罗门教是在分散的民族国家中,提示:无论国家宗教的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它们都具有国家宗教的基本特点。而且正是从国家宗教的模式中产生了创生性宗教。三、犹太教一一失去国家后依旧延续的民族宗教民族宗教,简言之,即一个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民族宗教与国家宗教的显著区别,在于国家宗教是全民信仰的并有可能是多民族共同信仰的,但却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具有某种强制性;而民族宗教,往往指一个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它不一定与国家政权紧密相联,它的约束性主要地不是政治方面,而是表现在传统和习俗方面。民族宗教的历史格局十分复杂,这既有民族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是社会发展不平衡所决定的。犹太教是源于古代、又不仅仅属于古代的古代宗教。在大浪淘沙的历史时期,犹太教发生着重要的姬变,这种姬变或说调整使犹太教摆脱了同时期古代宗教衰败的命运,最终成为世界性的民族宗教。犹太教的这种姬变不是自觉发动的,而是在一系列外界压力和外部事件的影响下发生的:某些与民族传统信仰抵触较大的派别分离出去,而那些既保留犹太教基本制度、又能适应新的社会格局、且富有生命力的部分积淀下来。对于救世主弥赛亚的信念,使居留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和分散在地中海沿岸各大城市的犹太侨民,保持了宗教方面的相当一致性,从而保持了民族的整一:犹太教会堂使犹太教在圣殿被毁之后,其宗教要素在其他形式中得到保存和发扬,在信仰的旗帜下仍然不失其凝聚力,始终坚持了民族的特性。他们的语言可能已不相通,生活方式也大都入境随俗,惟共同的宗教信仰、宗教生活、维系着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犹太教是民族历史的保存者,这是犹太教与同期其他古代宗教相比所具有的一大特色。第三节 国家一民族宗教的复杂结构随着原有的氏族一部落上升为国家的统治阶级,原有的氏族一部落宗教有可能上升为国家宗教。由氏族一部落宗教演变为国家宗教的路线,可以称之为“向上的”演变;与此相对照的是“向下的”演变,即原有的氏族一部落宗教演变为民间信仰。演变为国家宗教的原生性宗教只是少数,大多数都演变为民间信仰。这就使文明时代的宗教结构,不再像氏族一部落宗教那样具有信仰和仪式的同质性,而是有了主流宗教和非主流宗教之分,有了文化传统上的层次之分,有了趋同和异化之分。一、民间信仰民间信仰在组织形态上具有原生性宗教的基本特点,它不是创生的而是自发的,而且和氏族一部落宗教或民族一国家宗教的运作机制相似,即不是像创生性宗教那样有独立于社会组织之外的教会或教团,而是与既有的社会组织二位一体。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时(如春耕、秋收),节庆(如春节、五月初五等)和人生礼仪(生、死、焙、成年),以及重大的灾难危机(如瘟疫、旱灾)等重要关节般是借助现有的家族组织或村社组织举行相关的民间信仰活动要关节民间信仰是一种民众的信仰,与国家宗教相比较,它没有那种“政教合一”的强迫力量和财政支持;与民族宗教相比较,它没有血缘的全民性(虽然有家族祭祖,但不是一回事)。即使在一个地域形成某种全民性,但若考虑到社会分层,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民众性。这种组织结构上的松散性,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区别开来。民间宗教虽然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但民间信仰始终位于社会的底层;民间宗教的社会地位可能会因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而有上升的变迁,但有些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也可能因为种种因缘际合而下降或分解为民间信仰。从共时性的结构角度说,民间信仰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不是主导文化,甚至也不是主流宗教。作为“小传统”的民间信仰虽然在社会上不占有强势地位,但却是滋生新宗教的深厚土壤。民间信仰的演变路径形成横竖二条线的交叉,纵向的角度说有下行的“散”的走向,亦有上行的“聚”的路径:民间信仰由原生性宗教演变而来,再变为民俗,在宗教的观念、情感、行为和组织四个要素方面,宗教性越来越少,越来越“俗”化。民间信仰的“聚”明显的不同于“散”的机制一一人为的作用。民间信仰的“聚”有着鲜明的有意识的或说自觉的创教特征。道教的历史变化不仅说明了民问宗教与民间信仰的联系和差异,而且说明民间宗教有可能由民间“上升”为主流宗教。二、国家一民族宗教与民间信仰的互动无论是民间信仰的“散”,还是民间信仰的“聚”,都不是孤立发生的。任何社会中的“大传统”和“小传统”,都处于动态的相互作用之中。在“大传统”对民间信仰的干预中,有着强烈的伦理引导,有着去粗取精并贯彻其文化的甚至是政治的教化意图。这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时起时伏,缓慢的然而又是不断的整合过程。无论是主流文化对民间信仰的影响和引导,还是民间信仰聚结成民间宗教,都是由具体的人来担当和实现的。在此两端之间,究竟由谁,或说由什么样的人来完成民间信仰的改造与新宗教的创新,这对于民间宗教的性质和走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民间信仰是自发产生的,但却不是“自然地”存在的,它会受到来自“大传统”的影响,它会为某些宗教家在特定情境中开创新宗教时提供信仰的资源。天时地利人和乃是各种不同因素的特定组合,不同因素的互动造成民间信仰在聚合成新的民间宗教时有着不同的取向。而取向不同,也就有了作为“小传统”的民间信仰以及民间宗教与“大传统”的不同关联,也就有了民间信仰以及民间宗教的不同的发展路数和命运。概而言之,研究的视角至少有三个:一是民间信仰及民间宗教的“宗教取向”;二是民间信仰及民间宗教的“政治取向”;三是民间信仰及民间宗教的“整合取向”。三、国家一民族宗教地位的相对性国家一民族宗教,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其内涵和边界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就历史上的具体宗教来说,却有可能在此时此地成为国家宗教,在另一环境中成为民间信仰,在某一国度成为民族宗教,而在另一时代成为世界宗教。具体的宗教的社会地位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究竟是不是国家宗教,其政治取向如何,则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会因时因地而有相对性。例如,进入近现代社会后,印度教随着移民传播到世界各地,不仅在异国他乡生根开花,而且有了越来越多的其他民族的信徒,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世界宗教。参考书:《宗教学通论》《世界十大宗教》作业:1,原生性宗教国家化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原生性国家宗教对原始宗教有哪些扬弃?第九章世界宗教(计划课时:4)基本内容:创生性宗教的特点——宗教世界化的原因——创生性宗教的主要形态世界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世界性宗教概述补充内容:文明社会的基本冲突—创生性宗教的基本特点第一节世界宗教的特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世界性宗教出现在世界宗教史舞台上,展现出它们是一种新的宗教形态,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氏族—部落宗教形态和国家—民族宗教形态的一些特点。概括言之,主要有三点:神性和信众的普世性;产生的创建性;组织的独立性。一、神性和信众的普世性神人关系在古代的氏族-部落宗教和国家-民族宗教之中,是血缘上的同族同类关系;扩大到国家范围之内,则是同一国家民众与本国保护神的同类关系。神非同族同类同国,不受其祭;民也不祀异族异国之神。这是氏族—部落宗教和国家—民族宗教的一般特点。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它们越过了血缘的谱系和国家的关卡,在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不同国度里找到了自己的信众。它们的神性、功用和权能都具有超种族、超国家的普世性。二、产生的创建性氏族-部落宗教的国家化、民族化的过程、是伴随部落联盟国家化的进程同步发生的,往往也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并没有什么开天辟地、过此即彼的界限。而世界性的产生不是传统宗教的复制,而是对它的改革,在基本教义和宗教仪式上具有反对传统信仰及其礼仪的特征。它们是某个(或某些)特殊的个人按照自己的宗教信念和宗教体验创建的新型宗教。就此而论,我们可以把氏族-部落宗教和国家-民族宗教叫做“祖传宗教”或“原生宗教”,而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叫做“创建宗教”或“创生宗教”。前者基于集体和国家坚守的传统,后者则出自个人在传统信仰之外另作的选择。三、组织的独立性在氏族一部落宗教和国家一民族宗教所处的社会中,社会的体制直接就是宗教的体制,社会的组织直接就是宗教的组织,氏族的长老、部落的酋长和国家的君王往往就是主持宗教仪式活动的祭司长。而新宗教的信仰者有必要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会组织,以便共同表达自己的信仰,举行自己的宗教仪式,同时结成一种社会力量。在有各种不同的宗教共同存在、互相竞争的社会里,宗教组织成了对内控制、对外竞争的工具。在现阶段,三大世界性宗教都有自己的国际性的宗教组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世界性宗教区别于传统宗教的三大特点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且具有历史的阶段性,主要存在于它们创建的初期。第二节宗教世界化的原因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所以能超出产生它们的特定的民族和固有的国界,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是两个方面,一是宗教方面,二是社会方面。三大世界宗教在宗教观念上与氏族一部落宗教,国家一民族宗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佛教的佛(特别是大乘佛教之佛的佛性)、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安拉都摆脱了种族和地域的狭隘性,具有超世界的神性和形象。基督教、伊斯兰教神性观念的抽象化和人类化,佛教佛性观念的泛在化和普世化,并不完全是宗教创建人灵机一动的发明,更不是上帝的天启或佛的真传秘授,而是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世界帝国虽不能创造世界宗教,但一种宗教之所以能走向世界,却总是借助于世界帝国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权威。对于那些意在具体详尽地了解三大世界宗教的历史的读者来说,他们可以直接阅读现今大量流行于世的宗教史读物。教学说明:因为学生后期会修习世界三大宗教,所以,关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形成与演化略去。第十章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宗教的演变基本内容;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向及与此相适应的宗教演变。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对宗教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已经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冲击波:一方面为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文化和宗教提供了加强交流和对话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各民族、各国家在此过程中所处的实力地位和所获利益的不平等,也必然会因此而引发各种文化和宗教之间的排斥和对立。政治多极化与文化多元化:被迫进入全球化世界市场的竞争时,民族生存的危机感,更激起了民族意识的上升和高扬。在第三世界,宗教也日益成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反对霸权主义的象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民族意识的复苏、文化交流的扩大、各国疆域的打破,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将必然进一步加剧,致使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内部,在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方面也都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现代高新科技大发展:在当代世界,哪个国家手中掌握了最高最新的科学技术,它也就控制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以至文化发展趋向的主导权。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于宗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既进一步推动着对传统宗教神学的科学理性及其支配下的宗教科学和宗教哲学的发展,也促使传统宗教及其神学理论或者改变其传统教义,或者创建新的神学理论,对其神圣经典所载的传统教义作出新的诠释,从而使传统宗教发生适应性的演变。提示:由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以及高新科技大发展集中体现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动向,不能不促使传统宗教改变自己的面貌,发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各种演变。实际上,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的各种宗教先后都已被卷进社会现代化的变革进程之中。宗教的这种变化是多方面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传统宗教的演变;新兴宗教和神秘主义教团的兴起;各种宗教和教派之间的对立与对话。第二节传统宗教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两种趋向:一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政治生活的发展,传统宗教进一步世俗化,使宗教诸要素(教义信仰、组织形态、仪式生活等)更多地带上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色彩;二是作为对世俗化进程的回应,主张回归神圣传统的基要主义或原教旨主义乘势而起。它们构成传统宗教在现当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张力。第三节新兴宗教的活跃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宗教团体。它们大多自生自灭,昙花一现,也有一些存在下来。新兴宗教往往在信仰上和组织上标新立异,其价值取向并不一致。大多数在发展中并不反对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有的甚至逐渐演变为主流宗教,但也有个别的打着“宗教”旗号的宗派走上了反社会、反人类的邪教之路。近现代社会,新兴宗教之所以此伏彼起,蓬勃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现代社会的迅速转型;现代化进程使人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和风险;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演变的加剧,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上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使悲观主义的情绪有所抬头;传统宗教随着现代化的浪潮而面临着世俗化冲击,一部分信徒便从中游离出来,或者寻求更现代的宗教形式,或者加入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宗教团体。许多新兴宗教是吸纳某些传统宗教或多种宗教与信仰的素材,经过加工有所创新,但很少有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创造。新兴宗教在组织形态、活动方式和社会作用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就其开放程度而言,有开放型的,结构比较松散;也有封闭型的,内部等级森严,实行家长制统治。从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来看,有积极参与社会现实活动的入世型的;也有专注个人修炼的遁世型的。就发展的规模说,有的已经走出原生地演变为国际型的;也有的依然活动于原生地成为本土型的。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新兴宗教在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其发展已逐渐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传统宗教在未来世界宗教中占有的地位仍不至动摇与改变。今后新兴宗教的发展与走向,同它们能否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至关重要。一是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问题;二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三是与传统宗教的关系。第四节“异端”与邪教现象“邪教”与“正教”是个相对应的概念,具有相对性。不同的时代、社会和不同制度的国家都有各自的“邪教观”,判断邪教的标准也随之不同。在现代西方国家,对那些脱离常轨而又有违法行为的宗教组织,通常称之为极端的膜拜团体或破坏性的膜拜团体。在我国历史上,统治者和老百姓早就使用“邪教”一词来泛指一切不正当的,对社会有害的民间神道迷信会社。邪教一般都是某些新兴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改变了性质,走向危害社会、违反法律与人性,扰乱社会秩序,甚至自绝于社会与人类的组织。虽然邪教在形式上表现各异,但有其共有的特点:极端的、绝对的教主崇拜;偏狭狂热的末世劫难说教;强烈的反社会、反人类、反理性、反道德倾向;不择手段地聚敛财产。邪教与正常宗教,与正常社会行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从事违法犯罪活动。1997年3月我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0条,首次明确提出了“邪教”问题。199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与检察院进一步对“邪教组织”做出了司法解释,指出邪教组织的涵义是“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这个界定把邪教与传统的正信宗教作了严格的区别,有利于贯彻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当的宗教活动,以动员、吸引广大信教群众与政府同心同德,共同对付邪教。结语: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后期关于宗教存在的根源以及消除宗教的条件的研究,认为,宗教消亡的条件,既有物质的和社会制度建设的层面,也有精神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层面。它要求建设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只要尚未建成如此完美的社会,宗教就将有自己存在的根基。宗教的未来,在理论上绝不是永恒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将是长期的。在这漫长的未来历史过程中,对于黑暗势力利用传统宗教进行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社会当然应保持必要的警惕;但与此同时,社会应以更大的努力,发挥传统宗教所含的那些正面有益的文化因素,使之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建设。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既往的历史也许尚未提供完善的经验,有待社会在未来的历史中去创造;但如果不这样做,历史却已积累了许多教训,值得人类在未来永远记取。第三编宗教的社会文化功能第十一章概说宗教的社会文化功能(计划课时:2)基本内容:宗教为什么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宗教四要素为什么能够、又如何发挥其社会功能?在人类历史上,宗教常常是社会的至高无上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统治性的文化形式,对其它各种社会文化发挥支配性的影响。正是在各种文化与宗教的关系中,集中表现了宗教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第一节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文化是专属于人类所有的事物,只有人类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的产物,而不是与生俱来,自然而有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化的创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本质特征。人类之所以进行文化创造活动,其根本目的是满足自身的需要。如果文化的创造过程是“自然的人化”,那么,“文化”作为创造的产物则是“人化的自然”。宗教与人性的异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没有人性的异化,就不可能有神和神圣物,从而就不可能有宗教的产生;取消了异化,也就取消了宗教。一但人们把异化于神的人性夺回来,使之复归于人的自身,人就会成为自身命运的主人,宗教与神便不复存在了。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宗教文化和非宗教文化的区别和联系。第二节宗教如何发挥其社会文化作用一、三种不同的宗教文化作用观各种宗教崇奉的神灵被宗教家、神学家们视之为君临世界、职掌万事万物的主宰,它们被后者视之为人类社会各种文化形式的神圣源泉,一切文化形式几乎都被他们说成是上帝或者诸神的创造,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也被他们说成是各司其职的神灵主宰其间。中外思想史上的启蒙思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各种不同的理论形式否定超自然神灵及其对人事生活的无所不在的干预,把人异化为神性的人性从神灵那里回归于人的自身,使人逐渐成为人类和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以泰勒、弗雷泽等人为代表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一开始就把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宗教学中的社会功能学派(宗教社会学)更特别着重于研究宗教的社会文化功能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宗教是一种维护社会的统一、协调、系统化、整体化的文化工具。提示:肯定宗教具有使社会一体化的文化功能时,乃是指一种单一的宗教在一个单一的群体社会的作用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多种族、跨地区、跨文化的复杂社会体形成了。这时,多种宗教和多种仪式规范同时并存,它们之间往往互相排斥,各自以神圣的名义去压制以至消灭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在整个社会中所起的文化功能,往往不是在单一社会群体中的“一体化”作用,而是由宗教排他性而引起的分裂作用了。二、从“四要素”说看宗教的社会文化作用宗教四要素作为宗教文化体系的组成要素,它们本身都具有文化的意义,发生文化的功能。宗教的观念主要是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给原始人的想像添上了超自然的羽翼,使之解脱了人类生理本能的自然束缚,翱翔于超自然的无垠空间;也使原始人超出动物式的感性直观。正是这种具有超人性,超自然性的宗教灵魂观念,宗教神灵观念,宗教神性观念孕育了人类关于超人与人,超自然与自然的思想,成了文明时代各种神学思辩,哲学思考和科学探索的起点。宗教感情是随着神灵观念的产生而自然地伴生出来的。人类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冲动之最深刻的源泉,无疑是他们的社会实践。但同样无疑的事实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及以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各种艺术在社会中的存在和发育,不可能脱离宗教观念、宗教的神圣感情以及宗教崇拜活动的刺激和哺育。道德、法律和社会习尚的形成与发展,也与人类的宗教生活和宗教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在人类社会的很长历史时期,特别是早期原始社会,如果社会上没有与宗教信仰、宗教崇拜相联系的信仰体制,礼仪制度和与宗教禁忌相联系的禁戒规定,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犯禁违礼者的严酷可怕的神圣制裁,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伦理准则和“法纪性”规约是难以建立和维系的,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就难以想像了。在原始时代的氏族制社会和早期民族国家中,宗教的体制与社会的体制基本上是浑然一体的,或者常常是重叠交叉的。如追根溯源,我们几乎总是可以在其中发现宗教因素的作用与影响,而在原始时代和人类早期的宗教中则可以找到它们诞生之初的原初表现形态。根据以上的分析,宗教的四大要素在社会文化诸形式中的作用和功能是非常明显而深刻的。宗教四要素说应该有可能为我们研究宗教的文化功能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第十二章宗教与社会经济生活(计划课时:2)宗教史的事实证明,正是人类的经济生活构成了宗教的深层基础,并制约着它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宗教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宗教对社会的经济生活也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构成了宗教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一节社会经济生活是宗教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宗教史的事实证明,正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物质生产过程构成宗教的深层基础,并制约着它的存在和发展。原始人之所以发生宗教崇拜,其直接目的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随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宗教崇拜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相应的演变。农业经济活动的特点,决定着那个社会宗教信仰的内容和形式——与农事活动有关的自然神灵特别众多,举行农业祭祀仪式也特别频繁。。在马克斯・韦伯笔下,基督新教的上帝及其神性,实质上是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