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杰主编《教育学》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白秀杰主编《教育学》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白秀杰主编《教育学》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白秀杰主编《教育学》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白秀杰主编《教育学》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3第一章(绪论或教育学概述)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⒈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⒊1632年,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⒋1806年,德国教育家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⒌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拉伊和。⒍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其代表作是《》,他被视为“”的代表。⒎1939年,前苏联教育家主编的《教育学》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性著作。⒏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和法国的布厄迪尔。⒐的产生,标志着教育进入了专门化阶段,教师开始成为社会的一种职业。⒑最早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被世人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⒒英国教育家洛克有关教育的代表作是《》,他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的理论体系;法国思想家卢梭有关教育的代表作是《》,他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⒓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并把教育分成管理、教学、训练(德育)三部分,强调严格的纪律和教师的绝对权威。他还将教学过程分为、、和四个阶段。⒔《教育诗》是前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教学与发展》与《和教师的谈话》是前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填空题答案:⒈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⒉学记;⒊大教学论;⒋赫然巴特;⒌梅伊曼;⒍杜威、《学校与社会》或《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⒎凯洛夫;⒏鲍尔斯;⒐学校;⒑赫尔巴特;⒒教育漫话爱弥儿;⒓明了、联想、系统、方法;⒔马卡连科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二、单选题⒈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⒉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A.《雄辩术原理》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⒊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十八世纪()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A.卢梭B.康德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⒋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作()。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式教育派D.实质教育派⒌“产婆术”是由()创立的教学方法。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卢梭⒍下列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阐述,正确的是()。A.其代表作是《政治学》,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年龄分期的教育家B.其代表作是《理想国》C.主张胎教D.强调早期教育⒎《理想国》是()的主要代表作。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卢梭⒏卢梭的教育著作是()。A.《大教学论》B.《爱弥儿》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⒐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儿》⒑《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A.克鲁普斯卡娅B.斯宾塞C.布鲁纳D.杜威⒒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⒓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形成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欧洲文艺复兴后⒔1963年,()出版社了《教学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教学论”。A.布卢姆B.布鲁纳C.赞科夫D.苏霍姆林斯基⒕下列教育理论著作中不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作品的是()。A.《学记》B.《论语》C.柏拉图的《理想国》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⒖“性相近,习相远”是下列哪位教育家首先提出来的()。A.孔子B.老子C.孟子D.朱熹⒗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师说》 ⒘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雄辩术原理》的作者()。A.昆体良 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⒙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人(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的人)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C.培根D.洛克⒚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 A.《理想国》 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儿》⒛独立教育学体系的创始人是()。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培根 D.康德2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A.《林哈德与葛笃德》B.《普通教育学》C.《设计教学法》 D.《民本主义与教育》2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之一是德国教育家()。A.康德B.赫尔巴特 C.梅伊曼D.狄尔泰2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的思想的文献是()。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24.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D.《论演说家的教育》25.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26.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27.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培根D.洛克28.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A.梅伊曼B.赫尔巴特C.洛克D.康德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30.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B.心灵的建筑师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D.辛勤的园丁3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32.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洛克D.康德33.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斯宾塞C.杜威D.博比特34.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35.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A.儿童、教材、活动 B.教师、活动、经验C.儿童、活动、经验 D.教师、经验、教材36.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37.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A.克鲁普斯卡娅B.加里宁C.马卡连柯D.凯洛夫38.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卢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39.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40.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A.《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D.《教育概念》单选题答案:⒈C⒉A⒊B⒋B⒌C⒍A⒎B⒏B⒐B⒑D⒒B⒓D⒔B⒕D⒖A⒗B⒘A⒙C⒚C⒛B二、辨析题⒈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该说法错误。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⒉教育学实质上是教育经验的汇编。该说法错误。教育学是以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教育学不等同于教育经验的汇编。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如果把教育学变成教育经验汇编,仅仅满足于教育经验的介绍,那教育学就失去了其科学属性。三、简答题⒈简要分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答案要点]对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教育界有不同的看法:⑴“教育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这一观点太过笼统,未能明确指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具体是教育的什么;⑵“教育事实和现象说”。教育现象是教育学潜在的研究对象,但不一定是教育学现实的研究对象;⑶“教育的特殊矛盾和规律说”。教育规律是教育的科学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的、必然的本质联系。教育研究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教育、把握教育,因而是指向探讨教育规律,揭示教育规律;⑷“教育问题说”。教育问题是从教育现象中概括出来的作为科学研究的问题。教育问题隐含着教育事实和教育价值两个方面,教育学不仅仅要研究教育问题中的教育事实方面,还必须研究教育问题中的教育价值。综合以上,我们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潜在研究对象的教育现象和现实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⒉简要分析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答案要点]⑴解释教育现象;⑵解决教育问题;⑶揭示教育规律;⑷指导教育实践。⒊简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答案要点]教育学的萌芽;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发展多样化的教育学;教育学的理论深化。⒋简述20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征。[答案要点]20世纪以来教育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新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⑵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⑶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⑷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⑸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⑹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答案出自柳海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的《教育学原理》中P15-18⒌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特点。[答案要点]首先,表现在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不断扩大与理论体系的多元化。其次,表现在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元教育学理论产生。第三,表现在传统派教育理论与现代派教育理论从对立走向融合。当然,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如国际化与民族化的问题,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等。——答案出自联系实际,谈谈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答案要点]⑴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⑵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素养;⑶学习教育学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⑷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并适当展开。⒎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你打算怎样学习教育学[答案要点]⑴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①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学科体系,②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在广阔的学科视野下不拘形式地进行学习。⑵怎样学习教育学,应致力做到如下几点:①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学习;②结合相关学科进行学习;③要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四、分析论述题你怎样看待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及教育学的分化[答案要点]从19世纪中叶起,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更为多样,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一些如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也都成为研究教育的视角和方法。有关教育学的各种流派纷呈,形成了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如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教育学进入更加多元化的时代,不仅从教育学中分化出一些学科,而且由于借鉴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而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分支学科。各门教育学科的分化和发展,成为当代教育学发展的主流。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首先,研究问题领域急剧扩大,分化出学前教育、老年教育、终身教育、继续教育、非正规教育等专门研究领域;其次,形成初步的教育学体系,如教育哲学、教育政策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技术学等等;再次,加强对自身的反思。也正因为各教育学科发展的繁盛,对教育学本身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五、案例分析题有同学说:“我们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将来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古今中外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一样做好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大有人在。因此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呢[参考答案]这种说法不对。学习教育学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古今中外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一样做好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大有人在是事实。但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的教师也可能通过教育实践的锻炼和教育经验的积累逐步掌握教育规律,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学可以缩短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进程,从而帮助我们迅速提高从事学校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⒈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合成一个词来运用的人是()。A.孔子 B.许慎 C.孟子 D.韩愈⒉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文献是()。A.《论语》 B.《中庸》C.《大学》 D.《学记》⒊( )对“教”和“育”的词义作了如下界定:“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A.孟子B.韩非子C.孔子D.许慎⒋提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的教育家是( )。A.杜威B.陶行知C.陈鹤琴 D.夸美纽斯⒌提出“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一观点的人是()。A.杜威 B.蒙台梭利 C.爱因斯坦 D.夸美纽斯⒍教育家()在其教育著作《教育原理》一书中指出,教育从起源上来说是一个生物学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存在教育,甚至动物中也有教育。A.勒图尔诺 B.沛西•能 C.孟禄 D.华生⒎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理论的是()。A.杜威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夸美纽斯⒏提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观点的人是()。A.杜威 B.蒙台梭利 C.爱因斯坦 D.雅斯贝尔斯⒐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0.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A.责任性B.脱离社会生产C.具有全面性D.结合社会生产⒒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⒓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⒔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须,并与人类社会始终,它表明教育具有()。A.永恒性B.历史性C.阶段性D.生产性⒕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A.演说家B.智者C.军人和武士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⒖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A.交往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⒗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起源论⒘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单选题答案:⒈C⒉B⒊D⒋B⒌C⒍B⒎A⒏D⒐B⒑B⒒C⒓A⒔A⒕C⒖C⒗A⒘C二、辨析题⒈教育从产生就具阶级性和等级性。答:题干说法是错误的。在原始社会中因为教育没有独立形态,因此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而且也没有农民阶级和奴隶阶级,地主阶级,所以没有阶级性,更没有等级性。只有到了奴隶社会,有了奴隶主阶级,有了阶级性,到了封建社会,有了三六九等,才有了等级性,不同的等级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贵族接受专业教育,农民无权接受教育。⒉教育者是学校教育的主体。答:题干说法是错误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两个主体性因素,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是施教传道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受教修养的主体。⒊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答:题干说法是正确的。学校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就我国而言,夏代属于奴隶社会初期,据古书记载,夏代有“序”、“校”,是当时的学校,说明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⒋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紧密结合的。答:题干说法是正确的。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既没有从生产中分化出来,也没有从政治、宗教、艺术等活动中分离出来。因此,年长一代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主要是在生产劳动以及政治、宗教、艺术等活动中进行的。三、简答题⒈简述教育活动的构成[答案要点]通常人们直观地把教育的构成要素划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即“三要素说”;但也有学者将教育的构成要素划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即“四要素说”。⒉简述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答案要点]家庭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家庭德育;⑵家庭智育;⑶家庭美育;⑷家庭体育;⑸家庭劳动教育。⒊简述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答案要点]社会教育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途径和形式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⑴社区文化教育机构;⑵各种校外教育机构;⑶网络。⒋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⑴没有阶级性;⑵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⑶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⑷手段原始。 ⒌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综观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⑴学校教育逐步得以普及;⑵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⑶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⑷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四、材料分析题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王女士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她信奉快乐教育、民主教育,认为独立、智慧、有个性比成绩好更重要。她的儿子虽然成绩出类拔萃,但因“特立独行”而经常挨批,王女士也三天两头被学校请去。她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反感老师对儿子的评价。可多年担任班主任的李老师却认为,王女士这样的家长过于相信自己的孩子,总觉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不公正、不全面,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淡化教师的评价。“很多家长认为民主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溺爱。”李老师说。这让本来应该成为“合力”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变成了“分力”,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很多学校和家长在互相抱怨,都认为是对方在弱化自己的教育效果。学校说是“5+2=0”——学校教育5天的效果还抵不上家庭教育两天的影响,而家长则认为是“2+5=0”——每周两天的家庭教育根本无法和5天的学校教育抗衡。结果就是互不信任,站在各自立场上“抢”孩子。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议。[参考答案]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由于学校和家长存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形成合力,影响了各自的教育效果。而事实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其中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重要的补充,二者应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形式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其他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无法与学校教育相比。而且,学校教育中有专门的教育者即教师来培养学生,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明确教育目的,掌握教育内容,懂得教育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

②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从时间上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从空间上看,家庭教育对子女影响的范围和深度往往也是其他教育所达不到的。血缘关系和经济联系,使家庭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孩子身体的发育、智慧的萌芽、能力的强弱、行为的好坏等往往要视家庭教育状况而定。学校教育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家庭教育的配合。⑵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营造功能互补的良好教育环境,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具体要求做到:①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念。在家校合作中必须摒弃学校是领导的观念,真正树立起平等的家校合作观,必须真正认识到家长与学校具有完全平等的关系。②形成共同的目标。家校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更好地社会化,创造一个尽可能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此共同目标是开展家校合作的基础。③构建畅通的家校信息交流渠道。除传统的家长会之外,要增加家庭和学校沟通方式的多样性和沟通时间的灵活性,如通过电话和网络等途径,从而保证家校及时沟通。④建立多元主体的家校合作机构。目前,常见的家校合作组织是由学校负责组建的家长委员会,而多元主体家校合作组织不是由学校负责组建的,是由社区或教育主管部门组建的与学校平行并列的组织。总体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该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⒈不属于历史分析法的特点的是()。.丰富性.直观性.具体性.本质性⒉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方式可分为()。.自然情境中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⒊下列对行为核对表的描述错误的是()。A.主要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B.观察项目需预先列出表格C.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D.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⒋随时记录感兴趣的问题,不受任何时间条件限制,事先也不需要做特别编码分类的描述记录是()。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取样记录法⒌主要用于对调查对象进行的深入的访谈的调查是()。普遍调查抽样调查C.个案调查.问卷调查⒍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研究法B.实验研究法C.历史研究法D.行动研究法⒈简述观察法的实施步骤。[答案要点]观察法的一般步骤是:准备工作;实施观察;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⑴准备工作。观察前的准备主要包括三项工作:制定观察计划和提纲;准备观察所需辅助工具,如记录表格、仪器设备等;确定观察途径。⑵实施观察。观察者通过适当的观察渠道进入观察地点,熟悉观察环境,并接触观察对象。观察者一旦进入观察领域,就应当确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观察对象的活动。在观察初期,观察者应该以较大的精力去与观察对象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为进行深入的观察奠定基础。⑶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在结束观察后,要对观察资料进行整理分析。⒉以中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设计一个封闭式问卷。⒊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方法有哪些[答案要点](P356)⑴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⑵设计控制组;⑶采取“双盲法”;⑷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⑸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⑹控制资料的统计过程。⒋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有哪些[答案要点]⑴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G01XO2⑵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G1O1XO2G2O3O4⑶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RG1XO1(实验组)RG2O2(控制组)⑷随机分配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RG1O1XO2(实验组)RG2O3O4(控制组)⑸所罗门四组设设计的格式这一设计模式是上述等组前后测设计和等组后测设计的综合。由所罗门(Solomon,1949)首创,故称之。基本格式:RG1O1XO2(实验组)RG2O3O4(控制组)RG3XO5(实验组)RG4O6(实验组)⒌简述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答案要点]⑴明确研究的问题,提出研究假设;⑵分析和确定实验变量;⑶设计各种变量的处理方法;⑷选择实验模式;⑸形成实验计划。⒍行动研究法的特点有哪些[答案要点]⑴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⑵从研究的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⑶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⑷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⑸从研究范围看,是研究者行动所涉及的范围;⑹从研究进程和方法看,是边行动边调整;⑺从研究结果看,是行动的改进、发展。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⒈人的属性主要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A.超越属性B.文化属性C.道德属性 D.精神属性⒉中国先秦的孟子的人性论是()。A.性善论B.性恶论C.性中性说D.性三品说⒊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的总和。A.人际关系B.社会关系C.法律关系D.生产关系⒋教育中的人的发展专指()的发展。A.群体的人B.社会的人C.个体的人 D.历史的人⒌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学校教育要()。A.因材施教B.个别教学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⒍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的谬误之一是否定了人的( )。A.社会性B.现实性C.目的性D.主观能动性⒎教育要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体现了人发展规律性的()。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均衡性 D.整体性⒏( )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A.社会环境 B.教育C.遗传因素 D.物质财富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两个部分。A.人工环境B.社会环境C.工作环境D.生活环境⒑学校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个体个性化与个体()这两个方面。A.社会化 B.道德化C.群体化 D.趋同化⒒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A.能动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⒓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稳定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⒔在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那一阶段()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⒕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连续性C.差异性D.顺序性⒖()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A.教育B.遗传因素C.环境因素D.后天因素⒗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素质B.家庭背景C.社会环境D.个体能动性⒘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是()。A.决定作用B.提供了多种可能C.主导作用D.促进作用⒙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说明()。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B.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质决定了人发展的最终结果单选题答案:⒈D⒉A⒊C⒋C⒌A⒍D⒎D⒏C⒐B⒑A⒒C⒓B⒔D⒕A⒖B⒗D⒘A⒙A二、简答题 ⒈人的社会性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人的社会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中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自觉性。⒉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及教育启示。[答案要点]⑴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这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⑵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这要求教育要分阶段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上不搞一刀切。⑶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⑷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这要求教育要扬长避短。⑸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这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⒊简述内发论与外铄论的主要观点。[答案要点]内发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由其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发展的。外铄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⒋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答案要点]⑴遗传: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⑶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⑷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三、辨析题⒈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精神的发展。 错误。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身体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社会发展是指社会经验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现实的社会个体。人的这三方面的发展,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⒉人的身心发展在一生中基本是均衡和匀速的。错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在生理发展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在高峰期,身高、体重发展较其他年龄阶段更为迅速。在心理方面,儿童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最佳期,发展亦有不平衡的方面。⒊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错误。这是遗传决定论,仅强调遗传对人的发展作用,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忽视了环境的作用。后天的教育业能改变一个人的发展,如方仲永,天赋异禀,却后天教育不当,所以成为一个平凡人。因此,应该将遗传与环境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人的发展。⒋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错误。⑴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⑵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⑶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⒌卢梭是典型的性恶论者。错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心善论者。他认为: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四、材料分析题 1987年8月27日《光明日报》登载了辽宁省台安县农村发现了一名“请用本章所学的知识对这一材料进行分析。[参考答案]该事例说明遗传因素仅仅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并不最终决定人的发展。而要将遗传素质为人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则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其中,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人身心发展外部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机遇和条件,决定着人身心发展的方向、性质、进程和水平,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即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总之,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具备正常人遗传素质的“猪孩”王显凤之所以没能形成正常人的心理和生活习性,就是由于她从小脱离人的生长环境,与猪为伍,恰恰应验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老话,说明了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之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第五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⒈教育经费的投入最终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文化传统B.生产力水平C.受教育者的需求D.教育的规模⒉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⒊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B.教育投资C.领导者的意志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⒋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⒌在人类社会中,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文化B.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⒍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⒎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⒏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⒐人力资本理论反映了教育在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A.科勒尔B.舒尔茨C.布鲁纳D.布鲁姆⒑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⒒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职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A.选择功能B.发展功能C.传递功能D.保护功能⒓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单选题答案:⒈B⒉A⒊D⒋C⒌C⒍B⒎D⒏B⒐B⒑D⒒A⒓C二、简答题⒈怎样理解教育是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忽视教育的人力资本意义或仅仅把教育看作人力资本的观念在教育界、社会上有何表现都是对的吗[答案要点]⑴对教育是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的理解①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最早应用,进而由舒尔茨首先给予理论阐述而获得特定含义的。②教育投资的目的乃是为了追求经济方面的收益,无论国家投资教育还是个人投资教育,一切都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转移的。③教育的投资,从主要方面讲,它能够增长一个人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文化水平、管理能力等。这种教育的结果,能够使经济增长,能够对社会提供更多的贡献。因此,教育是使隐藏在人体内的能力增长的一种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⑵忽视教育的人力资本意义的表现及对错分析①表现。古代社会教育紧紧依附于宗教和政治,因而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便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至于生产经验的传承,则仍然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以父传子、师传徒的方式进行,教育的经济功能一直不受重视。②对错分析。教育能够通过选择、传承与发展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发展。忽视教育的人力资本意义势必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而是不可取的。⑶仅仅把教育看做人力资本的表现及对错分析①表现。教育在当代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是提高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通过传授生产经验、科学知识,使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不断推动具有更高效能、更为先进的现代生产技术的采用与推广;教育还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分流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包括经济管理人才,均有助于发挥人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②对错分析。人们看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时只留意它的经济功能,津津乐道“人力资本”理论,这就把教育的社会功能窄化了。事实上,教育的功能对社会的发展而言无处不在,除了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不难看出,教育使人的价值提升,对我国社会结构的良性演变,对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公平的拓展,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协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都会起到独特的积极作用。人们应当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忽视教育的人力资本意义或仅仅把教育看做人力资本都是片面的,走极端的,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全面看待教育的社会功能,使教育各方面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答案出自:)⒉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怎样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第一种答案]⑴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①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指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既是包袱,更是宝贵的资源。所以为了开发我国的人口资源,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不能不是一个必然的战略性举措。②所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同时又面对知识社会时代的来临。知识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而要求转变为先教育,后经济。③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教育的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无处不在,除了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我们应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⑵回答怎样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坚持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国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措施是:①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③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二种答案]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教育越来越居于龙头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必须进一步凝聚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谋略和全瞻性部署,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制定实施国家教育战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重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另外,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所以强国必先强教。我国到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走创新驱动的发展新路。创新的关键是科技,核心是人才,基础是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建设人才强国为支柱,而建设人才强国又必须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阶梯。(答案出自:)⒊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答案要点]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⑴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⑶教育可以促进民主。⒋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答案要点]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⑴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⑵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⑶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生产力。⒍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答案要点]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⑵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⑶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⑷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三、材料分析题1.请根据下面图表的数据,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妇女受教育程度生育率总和(%)1981年1986年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答案要点]上面图表中的数据表明,随着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生育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说明教育能够控制人口数量。教育不仅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有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活动,其直接的效果就是改善人口质量。⒉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说:“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质资本的。”苏联学者认为,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工人,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一个熟练工人进修一年,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倍。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下上述观点。[答案要点]上述观点说明了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⒊2005年3月,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教育不公平的表现之一是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不公平,其体现在高考制度上。以湖北为例,近20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每校每年招生不低于500人,两校湖北录取总数仅为北京考生的五分之一;而湖北总人口是7500万,北京为1500万,是北京的5倍。这意味着,湖北考生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机会仅为北京考生的二十五分之一。其结果导致湖北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高160分,最高时达220分。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说:“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而是全中国的政法大学。”该校2003年的本科分省招生计划改为按人口比例确定。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则说,北大是按照历史沿革确定分配给各省的指标,目前一些高校给所在地更多名额,可以理解,毕竟是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了学校。对此,教育主管部门不表态,社会反响也平淡。你认为它是个问题吗为什么[参考答案]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包含以下三个层次:⑴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⑵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⑶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种种教育不公平现象,以上面案例为例,招生的不公平,使更多的资源倾向于少部分地区,这样会直接导致教育过程的不公和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在达到一定范围内会直接促使社会问题出现。除此之外,还有城乡公平缺失、地区公平缺失、阶层公平缺失、配置公平缺失,在一定范围内导致中国财富的两极化和阶层的扩大。长此以往有违我国国情,必定引发更严重的其他问题。所以对教育不公的问题需要多级指导,建立一个合理的决策机制,使制度上和资源的配置上都有所均衡,使更多的人群接受公平有效的受教育权和发展的机会。第六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⒈把所有的教育目的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A.保守教育和开放教育 B.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C.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D.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⒉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 )。A.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B.德、智、体全面发展C.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D.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⒊“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教育准备生活说 B.教育适应生活说C.教育超越生活说 D.教育改造生活说⒋()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⒌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结果的一种预期,表现为对所要培养的人才()、标准的要求。A.条件B.规定C.规格D.规矩⒍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⒎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个别差异性⒏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⒑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⒒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单选题答案:⒈D⒉A⒊B⒋C⒌C⒍A⒎B⒏A⒐A⒑B⒒C二、简答题⒈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答案要点]教育目的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和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要求。⑴教育目的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⑵教育目的被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⑶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案要点]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即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是劳动者的智力、体力及才能、志趣同时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⑵人的片面发展是社会分工的产物。⑶大工业生产是人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具备两方面的社会条件:一是髙度发展的生产力,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它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⑸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⒊“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争对于人的培养与成长有何重大意义[参考答案]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之争是教育哲学法一个永恒话题。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是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两种极端情况。两者的对立是不同教育学者在思考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关系问题时,对于价值选择结果的一种抽象概括,是一种人为的、观念上的区分。事实上,人类教育史上并不存在任何一种极端教育目的的实践。(答案出自yanjiusheng/zuoye/)⒋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答案要点]⑴素质教育内涵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这一本质揭示了素质教育的诸多基本特征。⑵素质教育的特征首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再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最后,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三、辨析题⒈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答:此说法是片面不全面的。教育目的既要反映个体发展的需要,也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辩证统一关系的反映。⒉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该说法错误。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教育目的分为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其中,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因此,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⒊教育是为了人性解放和让人获得自由发展,这是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该说法错误。教育是为了人性解放和让人获得自由发展,这是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社会本位论者与个人本位论者相反。他们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⒋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该说法错误。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揞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它的内容比艺术教育要宽阔得多。美育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指的是人对自然、社会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⑵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包括鉴别和欣赏美。⑶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综上所述,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⒌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此说法错误。教育目的是预期的教育结果,是国家、教育机构、家长、教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还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教学目标是在某一阶段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果,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确保教学有效的基本条件,但是仅有具体教学目标,没有总的教学目的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⒍“减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既然要“减负”,就不应当给学生留课外作业。此说法错误。这是因为:⑴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⑵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四、材料分析题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存在着以下的倾向:①升学教育、应考教育,驱使广大学生为争夺高学历而奋斗,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追求。②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培养。③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置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忽视甚至取消体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而单纯抓智育。④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除了苦读还是苦读,为分数而拼命。请分析以上的这些倾向是否能够达成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制定的教育目的[答案要点]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存在着的上述倾向与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制定的教育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规划纲要》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真正实现“应使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要实现这一转变,首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认识,逐步树立四个观念。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教育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人发展,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服务的目标观。二是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明确社会对让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转变只有升学的人能成才,考上大中专学校的人才是人才的人才观。树立通过各种途径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三是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明确分数不等于质量,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要看是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充分发展。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综合评价的质量观。四是树立现代教学观。转变重尖子学生轻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讲授轻自学,重接受轻创造,重课内轻课外的以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使广大家长、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下一代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才能使整个国民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⒈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A.国家教育 B.国民教育C.强制教育D.基础教育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D.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⒊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A.教育管理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C.义务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⒋小明的爷爷当年就读于半工半读学校,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他接受的教育属于()。A.正规教育B.非正规教育C.半正规教育D.业余教育⒌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称为()。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管理体制D.学校教育结构⒍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⒎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A.“六三”制B.“五四”制C.九年一贯制D.多种形式并存⒏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⒐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执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中间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⒑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为()。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⒒在我国近现代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D.壬戌学制⒓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制的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甲午学制⒔确定了“两基”、“两全”和“两重”为教育发展总目标的是()。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年《面向21振兴行动计划》⒕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A.低于B.不低于C.高于D.不高于⒖我国学制改革提出“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是在哪一年()单选题答案:⒈B⒉B⒊D⒋A⒌B⒍B⒎D⒏D⒐A⒑B⒒C⒓C⒔C⒕C⒖B二、简答题⒈什么叫学制学制建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要点]⑴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⑵学制建立的依据①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必须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③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确定。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特点,同时要注意吸取和借鉴别国的有益经验。⒉现代学制的变革有哪些趋势根据我国实际,参照现代学制变革的趋势,你认为我国的现行学制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第一问答案要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⑴重视学前教育,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的衔接;⑵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⑶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⑷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⑸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第二问答案要点]我国现行学制需进行的改革(或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内容):⑴适度发展学前教育;⑵全面普及义务教育;⑶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⑷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适度发展,不能超前发展。⒊什么叫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哪些特点⑴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⑵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又称义务性)、普及性(又称统一性)、免费性(又称公益性)等特点。三、辨析题⒈如果学校不能满足家长期许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自己的学龄孩子上学。答:此说法是错误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⒉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四、材料分析题⒈材料:2014年5月初,《小康》杂志社联合清研咨询,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14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调查题目为: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几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中,中国公众在本年度最关注哪个结果显示:学前教育的关注度首次超过高等教育,位列第二。问题:请结合当今教育发展趋势,谈谈你对此的看法。[答题思路]着眼于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来诠释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呈上升趋势的现状。⒉材料:小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曾留级,原在城北小学读书。暑假,小李家因城市规划拆迁至实验小学附近,全家户口随即由公安局统一迁到实验小学学区范围内。放假时,城北小学教导处将转学证开给小李。开学时,小李在父母陪同下满心欢喜来到实验小学教导处办理插班手续。实验小学在城内声誉极高,学额爆满,教导主任以无法接纳为由将小李拒之门外。小李回到城北小学,城北也不予以接收,理由是户口不在城北小学学区,转学证已开出,学籍已不再保留。开学已三天,两所学校推来推去。小李父母到当地教育局反映,教育局找实验小学领导,该校领导两手一摊说,上级规定每班不得超过45人,现已经60人,再收无法安排课桌,也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教育局找城北小学,城北小学振振有词:《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入学”,实验小学没理由不收。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李还没有学上,这是谁的过错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采取什么措施——参考答案]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多年后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一种令人遗憾的事情。⑵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实验小学应接受小李入学,该校以名额爆满为由拒绝接收是不对的,既然每班已超过60人,已经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难道多收一个孩子就达到极限了因为孩子是差生就将其拒之门外,合情但悖理。⑶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教育局、学校和学生家长坐下来,冷静商量解决的对策。作为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知晓,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孩子成绩不好,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因此将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拒之门外。二是如果商谈解决不了,可用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自上而下地予以解决。当然这不是一个好办法。第八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一、填空题⒈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的承担者,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体现者。⒉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⒊教师专业知识包括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⒋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⒌教师的专业情意具体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⒍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道德形象、文化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