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检测卷(十三)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检测卷(十三)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检测卷(十三)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检测卷(十三)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检测卷(十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检测卷(十三)1.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A.参战的士兵主要来自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B.导致非洲和亚洲的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C.唤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识D.导致法国在战后的分赃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答案C解析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等思想传播给参战的士兵,进而影响到北非和亚洲,故C项正确。2.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据此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A.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树立民族自决的原则B.现代工业的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C.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D.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有利于民族独立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新发展更多的表现出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市场的需要已经超越了殖民主义的旧形式,这是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之一,B正确;民族自决原则在一战后就已经明确提出,排除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和两大阵营的对峙尽管也是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3.“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从根本上讲朱熹是在强调()A.教育旨在“明人伦”“正纲常”B.学校教育不能以词章为主C.学校教育要体现社会责任意识D.学习与修养要循序渐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可知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加强道德修养,故A项“明人伦”“正纲常”正确。B、D两项属于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而朱熹强调的是教育的目的,故均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学校教育要体现社会责任感,故排除C项。4.宋代以后,长江流域的学校教育兴旺发达,尤其是东南地区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这说明()A.政治中心已迁移至南方B.封建国家政府忽视北方教育C.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答案D5.1913年6月15日,《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有一种女子,举止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当时()A.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B.新旧文化在交融中激烈碰撞C.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D.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广东女学生的着装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公报》和广东教育司则批判广东女学生的着装,体现了新旧文化在交融中激烈碰撞,B正确。6.18世纪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了规模庞大的近代国家博物馆。拥有丰富藏品的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结合下图分析这些近代博物馆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A.对外殖民扩张的结果B.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大量藏品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国家注重文明传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些博物馆中既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也有古罗马时期贴画,更有中国的古代画作,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文明传承使得这些博物馆出现了上述作品,但从根源上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这些国家有能力关注文明传承,C正确。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于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会上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有关“端午”的解释正确的是()A.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农历以地支纪月,称五月为午月,又称“重午”节B.“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屈原字端午,故称“端午节”C.公历5月5日俗称“端午节”,是我国各民族及海外华人、华侨,甚至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普遍认同和世代遵循的纪念性节日D.“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端午节,端为初的意思,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故A项正确。8.“罗马的建筑师想让罗马市民欣赏他们创造的宏伟,同时还想让市民感觉到他们分享到了这种宏伟……当人同整个建筑相比时,人是多么的小,但当他只要同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相比时,他就显得大多了。通过这种办法,罗马公民能感到他自身是高大建筑物和建筑物所代表的巨大帝国的一个有意义的部分。”据此可知,罗马斗兽场这一设计的主要意图是()A.表彰罗马图拉真皇帝的丰功伟绩B.提高罗马公民的归宿感和积极性C.将建筑的力度与美感融合为一体D.揭露角斗表演的残忍与缺乏人性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提及罗马图拉真皇帝,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罗马公民能感到他自身是高大建筑物和建筑物所代表的巨大帝国的一个有意义的部分”可知,罗马斗兽场提高了罗马公民的归宿感和积极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罗马斗兽场的力度与美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角斗表演的特点,故D项错误。9.1872年起,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幼童赴美留学。由于留美幼童逐渐接受西方文化熏陶,清政府于1881年将留美幼童召回。《纽约时报》对此发表社论称:“中国不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模式……否则,它将什么也得不到。”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固守封建制度 B.排斥美式教育C.缺乏领导核心 D.忽视国防建设答案A解析派遣留美幼童作为洋务运动内容之一,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召回留美幼童的原因是“留美幼童逐渐接受西方文化熏陶”,再结合《纽约时报》的评论,分析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守封建制度,选项A正确。10.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答案D11.20世纪90年代德国重新统一后,有相当多的博物馆开始对移民文化进行保存和展示。柏林的世界文化博物馆还曾经组织过德国主流文化和各移民文化之间的“多元对话”。这些措施()A.消除了德国不同民族间的隔阂B.提升了移民的参政意识C.有助于移民融入德国主流社会D.提高了移民的文化水平答案C解析材料“对移民文化进行保存和展示”“多元对话”等措施都是对移民有利的,有利于缓和德国人与移民之间的矛盾,从而有助于移民融入德国主流社会,C项正确。12.有专家指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祖宗的文化遗产,“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他引导了一批年轻学者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顾颉刚等史学巨擘就是在他直接影响下破土而出的”。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A.造成了文化断层 B.推动思想的启蒙C.促进了史学产生 D.承续了传统文化答案D解析材料“对于祖宗的文化遗产,‘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起了承续作用,所以A项错误,D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史学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早已产生,排除C项。13.198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以佛罗伦萨历史地区的名义,把佛罗伦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佛罗伦萨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有()①佛罗伦萨大教堂②乌菲齐博物馆③科隆大教堂④皮提宫⑤帕拉蒂纳美术馆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本题结合教材《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的内容可知,佛罗伦萨大教堂、乌菲齐博物馆、皮提宫、帕拉蒂纳美术馆都是佛罗伦萨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只有科隆大教堂是德国城市科隆的标志性建筑,所以C选项正确;A、B、D选项包括③科隆大教堂,所以错误。14.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是长城。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这主要缘于()A.盟旗制度的建立 B.明成祖迁都北京C.岭北行省的设立 D.金瓶掣签制完善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长城失去了边界的意义在于长城以北地区也被纳入了中国版图,盟旗制度是清朝控制蒙古上层贵族的政治制度,A符合题意;B与材料无关;C是元代的行省制;D是对西藏的制度。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殖民势力不断深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设学校以输入他们的宗教和文化,1839年美国人布朗在中国澳门开办的玛利逊学堂,“校中教课,为初等之算术、地文及英文”。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以后,洋务派在国体基础上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洋务教育。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此后洋务派相继在各地兴办了大量新式学校。洋务学堂将西方自然科学作为主要课程,包括数学、格物、化学、具体的技术等课程,另外开设了“四书”“五经”课程,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曾先后派出多批学生赴欧美、日本学习自然科学、先进技术。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到1875年共派出四批120人,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为了经济、政治的发展,政府开始重视教育。1843年,贺拉斯·曼主张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1852年,美国政府颁布普及义务教育法。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些大学开始设立教育学课程。19世纪90年代,师范学院设立,之后师范院校越来越多;为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广办工农商学院,耗费巨资修建实验室和扩建图书馆,奖励学术成就突出的杰出人才。19世纪末,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门类有100多种;1916年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系统、集中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提倡启发式教学。——摘编自《美国教育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其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答案(1)特点:教会学校产生并发展;向西方学习,巩固清王朝统治;课程设置注意中西结合;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背景:西方列强侵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日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和科技不断传入。(2)阶段性特征:独立战争后,教育的觉醒:重视公立教育;教育制度法制化。南北战争后,教育的完善:加快师范教育发展;加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和实用性。十九世纪末到二战前,实用主义教育时期:重视职业教育;推广实用主义教育。启示: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提升高校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创建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高等教育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6.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摘编自《世界遗产公约》材料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就提出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因此,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而且保护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遗产面临哪些威胁?并概括指出应如何保护世界遗产?(2)据史料二指出,文化遗产具有怎样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应坚持怎样的原则?(3)综合上述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概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答案(1)威胁: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建设。保护:有关国家采取行动,国际社会集体性援助。(2)价值: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原则:真实性和完整性。(3)认识: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17.全球化使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工业化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工业社会的代理人在世界范围内为他们的工厂寻找原料……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地区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了欧洲、北美洲和日本。其他地区从工业化的进程中受益甚少,但是这一过程却把世界所有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金融风险高发,地缘政治更加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全球面临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普遍困惑……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之光,照亮了人类发展前程,在全球范围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摘编自胡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大国的思想贡献》(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一格局的主要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如何应对当前世界“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的问题?答案(1)特点: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粮食和原料生产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集中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国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影响:推动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以及物种的广泛交流;促进世界贸易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世界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2)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子学或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学子多自官宦之家。由于政治腐败,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归入学部。——《中国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