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1e55217b92b54ddd41e50d26443f3a/021e55217b92b54ddd41e50d26443f3a1.gif)
![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1e55217b92b54ddd41e50d26443f3a/021e55217b92b54ddd41e50d26443f3a2.gif)
![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1e55217b92b54ddd41e50d26443f3a/021e55217b92b54ddd41e50d26443f3a3.gif)
![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1e55217b92b54ddd41e50d26443f3a/021e55217b92b54ddd41e50d26443f3a4.gif)
![第五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1e55217b92b54ddd41e50d26443f3a/021e55217b92b54ddd41e50d26443f3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重点)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难点)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梳理教材落实基础预m导学丄思维启动4梳理教材落实基础[学生用书P89])教材导读严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阅读教材P109〜P110)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1)实例河流/物理沉降、^ 生物种类和轻微污染二化学分解一消除污染一数量不会受\甦1的分解/ 到明显影响森林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难以恢复。点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呈正相关。二、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阅读教材P110^P111)抵抗力稳定性含义: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规律: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自我调节能力就遭到破坏。2•恢复力稳定性含义: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特点: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和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三、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阅读教材P111)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
我调节能力。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预习反馈1.连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丰富度高 物种丰富度低、抵抗力稳定性高营养结构复杂丿营养结构简单 恢复力稳定性高2.判断(2016・河南信阳高二检测)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V)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越小。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生态系统向崩溃的边缘发展,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负作用。(X)分析: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在生物体间起到了相互限制的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X)分析:某些环境恶劣的生态系统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自我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现的。(V)师生互动突破重难主题探究▼讲练互动4师生互动突破重难主题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生用书P90]要点探究.探究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材料1:亚马逊森林已经存在至少上千万年了,中间尽管经常遭受洪涝、火烧、虫害也遭受人类的砍伐与放牧等活动的干扰,但现在依然保持着森林景观。材料2:森林火灾(左)和火烧后的恢复(右)。从材料1、2看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探究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请结合下面亚马逊森林中食虫鸟种群和害虫种群之间调节关系的概念模型进行思考 >鸟数量增加 鸟数量下降]
鸟食物鸟由饥鸟吃少鸟吃大
增加饿死亡量害虫量害虫
t t害虫减少J-——1 害虫增加」(1)从食虫鸟种群和害虫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过程分析,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该生态系统具有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负反馈调节,它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探光3生态系统调节的限度已知污染的湖泊中污染状况加剧,如图:「角类等生物死亡~j湖泊污染 污染程加 度加强更-更多生物死亡—I从材料看出,该生态系统具有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正反馈调节,该实例说明牛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探究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材料:话说乾隆下江南时,到了苏州一水乡,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别具风情。水乡人家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这番景象让乾隆大为惊奇。可是,他也发现苏州虎丘外围的河流被众多染坊流出的废水污染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于是他立即下令严禁商贾平民在虎丘一带开设染坊。迫于官府的法令,虎丘一带原有的数十家染坊不得不搬迁至远离虎丘的苏州远郊,从此以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像苏州水乡的河水那样,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染坊停止排污后,被破坏的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到原状,这种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小组讨论<• 1(1)当草原生态系统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到同等程度的干扰时,使某食物链中的某种生物突然锐减,此时对两个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有什么不同?提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更为简单。当某种生物锐减后,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断,较高的营养级无法获取食物,可能会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而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影响不大,高营养级的生物可以以与锐减生物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作为食物来源。(2)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在这个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分别是哪个阶段?为什么?
提示:在恢复初级阶段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此时恢复力稳定性最强;当到达森林阶段后,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生物种类相对稳定,此时抵抗力稳定性最强。归纳提炼 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比较—(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卜-—(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卜-比较项目正反馈负反馈调节方式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1)区别{保持原状〕(恢复原状{保持原状〕(恢复原状}(2)联系一般二者呈负相关,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a)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b)—般越弱。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命题突破突破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机制1.(2016・甘肃天水一中高二期末)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下列哪项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草原鼠的数量上升引起蛇的数量上升,使得鼠的增加受到抑制草原被蝗虫采食后,草原植物增强再生能力,减缓植物种群数量的下降森林局部着火破坏了部分植被,但空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幸存植物能迅速萌发生长池塘被倾倒入大量污水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进一步引起水质变差解析:选D。草原鼠的数量上升,蛇的食物增加引起蛇的数量上升,使得鼠的增加受到抑制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草原被蝗虫采食后,草原植物增强再生能力,可以减缓植物种群数量的下降,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负反馈调节,B正确;森林局部着火破坏了部分植被,但形成的空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幸存植物能更迅速的萌发生长,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池塘被倾倒入大量污水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进一步引起水质变差,属于正反馈调节,D错误。突破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2.(2016•重庆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①③ B.②④⑤C.②③ D.①④⑤解析:选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①正确;“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②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为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能超过其承受能力,③正确;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所以遭到破坏后,其恢复力稳定性较弱,④错误;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增加,但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反而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⑤错误。was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点提示(1)不能说“热带雨林的稳定性大于草原生态系统”,只能说“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大于草原生态系统”。(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并不一定都是相反的,如苔原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都较小。主题二生态缸的设计要求及其分析[学生用书P91]治要点探究r1.实验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其结构与功能发展协调的重要标志。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取决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协调关系。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2.实验流程制作生态缸框架|—|标准:100cmX70cmX50cm注入水一注意:从缸内低处注入放入动、植物1一水中放浮萍、水草、小乌龟沙土植上仙人掌(球)花土植上蕨类植物和杂草花土上放置蚯蚓、蜗牛!密封生态缸1一1用粘胶将生态缸密封!移置生态缸―将生态缸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散射光下观察记录每星期观察一次并记录缸内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归纳提炼 »实验设计要求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生态缸的米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选择的动物不宜过多,个体不宜太大减少对氧气的消耗,防止生产量小于消耗量命题突破突破1生态瓶的设计制作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生态瓶,要想较长时间保持稳态,一定要做到的是( )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满足动物对氧气和养料的需要
动物产生的CO2能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瓶底应放一些鹅卵石①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选B生态系统在能量来源上不能自给自足,必须依赖太阳能,因此设计的生态瓶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态瓶内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但为维持其稳定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要遵循能量流动规律;瓶底放一些鹅卵石并不是设计生态缸所必需的。突破2制作生态瓶的注意事项(2016・海□高二检测)设计制作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 )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应该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缸中生物的呼吸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生态缸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解析:选D。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既可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光能,又可防止生态缸中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A项错误;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目的是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B项错误;投放的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比例要合适,C项错误;生态缸相当于微型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D项正确。知1知1翩釦磐丽冠* , [学生用书P92])即时训练体验成功龜核心知识小结[要点回眸]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反馈/-°/ 概念1 抵抗力稳定性/产生原因——-1L亠j ,规律蠶熬概念的稳牟性 欣复力稳定性厂飞厂 k一二__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1握高牛杰索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t统的稳aS/对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A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答题必备]1•生态系统稳定性是一个发育成熟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其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随堂检测]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大,相应地,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小。题中A、C、D选项中的生态系统,都是向着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而B选项中生态系统是趋向单一化方向(只让牧草生长)发展,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2016・聊城高二检测)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解析:选B。食藻浮游动物和藻类构成捕食关系,藻类减少,导致浮游动物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当排入污水后,浮游动物死亡,加重了污染,又导致更多的浮游动物死亡,直到所有动物全部死亡,这属于正反馈调节。(2016・安徽宣城励志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哪种方法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捕食和寄生生物的数量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增加生物的种类减少生物的种类解析:选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使得生态系统组分减少,自我调节能力减弱,A错误;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相对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但不能增强自我调节能力,B错误;增加生物的种类,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变强,C正确;减少生物的种类,营养结构变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变弱,D错误。(2016・黑龙江双鸭山一中、建三江一中高二期末)《狼图腾》这部电影中,不仅讲述了发生在额仑草原上的人与狼的故事,而且通过草原的生态变迁,直面了生态问题,比如其中的台词:“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就蕴含了食物链关系及生态平衡的规则。下面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出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正反馈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以食物链、食物网为途径进行的捕食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具有积极意义调查草原上的黄羊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解析:选A。自然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出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负反馈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A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正确;捕食者即消费者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积极意义,C正确;黄羊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其种群密度需要使用标志重捕法,D正确。下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A。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2016・海口高二检测)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解析:选C。抵抗力稳定性强调“抵抗外界干扰,保持原状”,受到相同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的数量变化越不明显,则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结合图中曲线变化趋势可知,C项正确。7.(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生态瓶编号光照含微生物的泥沙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A+++++B一++++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种群密度 ___,原因是9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 ,原因是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解析:(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称为生物群落,因此A瓶中的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都是生产者,会争夺阳光、生态瓶中的水、空气和无机盐等,因此两者为竞争关系。(2)B瓶缺乏光照,浮游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降低。浮游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数量减少,同时也会导致瓶内氧气含量减少,而浮游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浮游动物会因食物和氧气不足而使种群密度降低。(3)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重新供生产者利用。答案:(1)生物群落竞争(2)降低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降低氧气与食物不足(3)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课时作业][学生用书单独成册]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和数量保持不变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时间保持不变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解析:选D。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当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个事例说明( )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态系统具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解析:选B。题中信息“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显示,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为治理土地荒漠化,河北省林业厅通过飞播造林20万亩,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飞播造林的生态学原理是( )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选D。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物种的多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即物种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故D项正确。4.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呼伦贝尔大草原 B.青海湖C.人工蔬菜大棚 D.西双版纳雨林解析:选D。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大,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5.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该生态系统( )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⑤能量的收支随气候周期性变化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⑦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解析:选B。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已经处于森林阶段,通常不会有大量物种的更
替,故①错误;生产者所含的能量最多,并不意味着其个体数量就最多,故⑦错误。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该草原生态系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解析:选A。草原被火烧后一定时间内又恢复原状,体现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四种捕食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A.a—b—►c-►dC.a—b、込解析:选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它可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一旦生产者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受到严重影响。B项中a、c、d均为生产者,缺少其中之一,该生态系统仍能存在,故其稳定性最高。(2016・广州高二检测)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但池水依然清澈如故—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解析:选D。A项说明了生态系统破坏的程度;B项说明了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C项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项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属于恢复力稳定性。(2016・山西大学附中高二模块诊断)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解析:选C。人工林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A正确;人工林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B正确;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食物网复杂程度低,生态系统的稳态不容易维持,C错误;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D正确。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不变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所处的环境无关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解析:选Co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环境条件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随着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是不断变化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强,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弱。11.(2016・南京高二检测)就建立一个封闭的水族箱生态系统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应尽量增加里面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把水族箱放在每天都有较强直射光照之处,使能量源源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中水族箱生物群落起初比较简单,演替必定使其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存在的时间可能很短暂解析:选D。封闭的水族箱生态系统中生物不宜太多,否则难以维持,其中发生的演替也很简单,不可能越来越复杂。水族箱应放臵在较强的散射光下,避免直射光下水温升高,其中生物死亡。12.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合理的解释是( )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我调节能力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定很弱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一定很少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选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时,生态系统就可能遭到破坏。13.当害虫种群密度已经达到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即经济阈值时,就必须采取生物防治、农药防治等措施。如图表示在A点和E点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据图分析回答:时间(年)种群密度时间(年)种群密度(相对值)在A点开始进行的是 防治,E点开始进行的是 防治。在A点开始的防治中,害虫数量在波动中上升,其原因是什么?如果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害虫数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也会下降,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稳定性。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害虫数量的多少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试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解释。解析:分析曲线可知,A点开始采取防治措施后,害虫数量在波动中上升,而E点开始采取防治措施后,害虫数量降到一定范围,由此可判断A点开始进行农药防治,E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A〜E之间,害虫数量在波动中上升的原因是害虫在进化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越来越多及有毒物质的富集使害虫的天敌数量减少等;如果彻底消灭害虫,则生物多样性受影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1)农药生物一方面由于农药的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比例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农药直接毒害或通过食物链间接毒害害虫的天敌,使天敌数量越来越少(3)抵抗力(4)在害虫不危害农作物的前提下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4.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如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父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淄博市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
- 2025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普通合伙合同协议书
- 隔音降噪合同范本
- 幼儿园中班建康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信号工劳务合同
- 标准钢材购销合同样本
- 智能设备研发与生产合作合同
- 代理的合同范本
- 2024年数字化教育平台推广合同
- 测井监督管理手册
- 冷库库房招商方案
- 芯片可靠性分析
-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版)真题含答案
- 口腔种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报告范本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优秀课件)
- 新华字典第12版电子版
- 【考试版】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血液透析个案护理两篇
- 第八章 客户关系管理
- 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一、选修二词汇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