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感染及家庭因素与小儿抽动障碍的关系_第1页
链球菌感染及家庭因素与小儿抽动障碍的关系_第2页
链球菌感染及家庭因素与小儿抽动障碍的关系_第3页
链球菌感染及家庭因素与小儿抽动障碍的关系_第4页
链球菌感染及家庭因素与小儿抽动障碍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翠琴【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抽动障碍与链球菌感染、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小儿抽动障碍患儿共60例为观察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链球菌感染情况、血清抗DNA酶B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同时对两组进行相关家庭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小儿抽动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链球菌感染率为41.67%,高于对照组的18.00%(P<0.05).观察组抗DNA酶B滴度、TNF-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存在打骂体罚、孕期营养不良、任性发脾气、注意力分散、压力大、近期有感染症状者的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打骂体罚、孕期营养不良、高抗DNA酶B滴度、压力大和任性发脾气是小儿抽动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抽动障碍与链球菌感染相关而父母打骂、母亲孕期营养不良以及家庭环境和个性也是小儿抽动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该高度重视.%ObjectiveToexploretherelationshipofstreptococcalinfectionandfamilyfactorswithticdisorderamongchildren.MethodsSixtychildrenwithticdisorderwereenrolledasobservationgroupand100healthychildrenascontrolgroup.Theincidenceofstreptococcalinfection,andthelevelsofserumanti-deoxyribonucleaseB(ADNaseB)andtumornecrosisfactors-a(TNF-a)weredeterminedand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Aquestionnairesurveyonrelevantfamilyfactorswasconductedinbothgroups.Multivariatelogisticregressionmodelwasusedtoanalyzetheriskfactorsfortheincidenceofticdisorderinchildren.ResultsThestreptococcalinfection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41.67%,and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18.00%;P<0.05).ThetiterofADNaseBandTNF-alevel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5).Theproportionsofchildrenwithscoldandcorporalpunishment,malnutritionduringpregnancy,caprice,distraction,high-stressandrecentinfectionsignsinthecontrol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theobservationgroup(P<0.05).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scoldandcorporalpunishment,malnutritionduringpregnancy,higherADNaseBtiter,high-stressandcapriceweretheindependentriskfactorsforchildrenwithticdisorder(P<0.05).ConclusionTicdisordersisrelatedtostreptococcalinfection.Scoldbyparents,malnourishedmothersduringpregnancy,familyenvironmentandpersonalityarealsotheriskfactorsforchildrenwithticdisorder,towhichattentionshouldbehighlypaid.【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3页(P615-617)【关键词】抽动障碍;链球菌感染;抗DNA酶B;家庭;危险因素;小儿【作者】高翠琴【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惠州市5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12;R749.17抽动障碍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1-2]。该病不会危及生命,也不会导致明显的脏器损害,临床症状主要为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的1个或者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这类症状虽然可能会自然缓解,但一部分患者的症状会不断加重且抽动频率会不断地增加,并会伴随1种或多种以上的心理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链球菌感染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且可能与小儿抽动障碍的发病相关[4]。本研究对60例抽动障碍患儿发病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为小儿抽动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抽动障碍患儿共6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小儿抽动障碍符合美国第四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学手册标准中关于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4];(2)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试验全过程并积极配合试验完成。排除标准:(1)患有狂躁症、抑郁症、儿童孤独症等疾病(强迫症、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等疾病不在排除标准内);(2)近期使用过激素或者免疫调节类药物;(3)近期患有感染类疾病;(4)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5)在入组前接受过治疗。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年龄5~13(8.77±0.73)岁,男性占47.4%,女性占52.6%;对照组儿童年龄5~14(8.84±1.24)岁,男性占47.3%,女性占52.7%。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1.2方法(1)两组受试对象空腹12h以上,于晨起抽取肘静脉血2~3ml,加入试管中(未加抗凝剂),室温下静置30min后置于离心机中3000r/min离心15min,收集血清至于-80OC冰箱中备用。使用链球菌脱氧核糖核酸酶B(DNA酶B)试剂盒(购自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风湿热实验室,批号:20150528A)和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TNF-a)酶联免疫试剂盒(购自深圳达科为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51217A)测定受试对象血清中抗DNA酶B滴度和TNF-a浓度。其中抗DNA酶B滴度>0.19U/L时诊断链球菌感染。(2)由专业人员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受试对象的家庭情况、母亲孕期情况、儿童个性特点、压力情况等。对于有能力完成问卷调查的受试对象,问卷由受试对象本人填写;对于不能独立完成的受试对象,由调查人员根据受试对象及其监护人的回答情况进行填写。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小儿抽动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两组抗DNA酶B滴度、血清TNF-a水平及链球菌感染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抗DNA酶B滴度、TNF-a水平及链球菌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链球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观察组存在打骂体罚、孕期营养不良、任性发脾气、注意力分散、压力大、近期有感染症状者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小儿抽动障碍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将表2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和抗DNA酶B滴度、TNF-a浓度作为自变量,是否患有小儿抽动障碍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结果显示,打骂体罚、孕期营养不良、高抗DNA酶B滴度、压力大和任性发脾气是小儿抽动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综合征,目前被认为是由遗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弓I起的[5]。近年来,儿童抽动障碍与微生物感染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诸多研究人员的重视。链球菌感染患者体内的链球菌可分泌DNA酶B,这是一种很强的抗原物质,会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的抗DNA酶B抗体;而抗DNA酶抗体会通过分子交叉反应与宿主基底神经节上的抗原表位发生反应,引起一系列神经元的异常传导,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类似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的1个或者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6-7]。但是目前鲜有关于链球菌感染与小儿抽动症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报告。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抗DNA酶B滴度及链球菌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小儿抽动障碍的发生可能与链球菌感染存在一定的关联。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观察组TNF-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临床研究表明,TNF-a可通过增加神经胶质细胞表面a-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表达,而增加突触的兴奋性[8]。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打骂体罚、孕期营养不良、任性发脾气、注意力分散、压力大、近期有感染症状可能影响小儿抽动障碍的发生(P<0.05)。这提示家长的教育方式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对于抽动障碍的发病有着严重的影响。孕期不良营养可能导致患儿在胎儿时期脑部发育不完全,从而导致患儿发生抽动障碍。而患儿的个性对于抽动障碍的发病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注意力分散、任性爱发脾气可能会导致患儿发生抽动障碍[9]。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打骂体罚、孕期营养不良、抗DNA酶B滴度、压力大和任性发脾气是小儿抽动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提示抽动障碍与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高滴度抗DNA酶B显著相关。因此对于抽动障碍患儿,需要及时检查患儿血清中抗DNA酶B的水平,及时使用抗生素对抗链球菌有可能减轻患儿的损伤而提高疗效;同时对父母就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进行及时宣教并引入强制心理辅导,可能可以降低小儿抽动障碍的发生率[10]。综上所述,抽动障碍与链球菌感染相关,而父母打骂、母亲孕期营养不良以及家庭环境和个性均是导致小儿抽动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该高度重视。本研究由于样本量限制而具有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文献】刘智胜.儿童抽动障碍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7):481-485.徐鑫,林忠东湖颖,等.儿童抽动障碍82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56-57.徐通,周翊.儿童抽动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⑺:502-505.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forMentalDisorders[M].4thed.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Press,1994:103.陈会,钟佑泉,吴惧,等.链球菌感染的儿童抽动障碍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0,18(4):99-100.李敬衡.链球菌感染与小儿抽动症的关系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13):28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