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试验研究及应用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
二00七年十一月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1.问题的提出◆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及其防护层是面板的基础,应该是密实的、平整的、均匀的。如果不密实,面板在水压力作用下将产生较大变形以致破坏;如果不平整,面板将受到较大的基础约束力,容易产生裂缝;如果不均匀,将导致面板产生不均匀变形和应力集中。1.问题的提出◆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及其防护层是面板的基
尤其是对于高坝、特高坝,坝体变形较大,则要求防护层基本是柔性的,能够与坝体一起协调变形;与垫层料之间不能脱空;不应该有突变。◆垫层料上游坡面及其防护层的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坝工程的施工进度,其施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大坝工程的成本。◆所以,垫层料上游坡面及其防护层施工作为面板堆石坝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一直倍受重视,国内外工程界也一直在研究、探索其更好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尤其是对于高坝、特高坝,坝体变形较大,则要求防护层基本◆采用现代碾压技术修建的面板堆石坝在国外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该坝型二十多年前引进我国。几十年来,垫层料上游坡面及其防护一直采用斜坡碾压固坡法。按此工法,垫层料填筑时必须向上游面超填30cm左右,在面板施工前,进行修坡、摊铺砂浆和斜坡碾压。◆采用现代碾压技术修建的面板堆石坝在国外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斜坡碾压固坡法施工情况
斜坡碾压固坡法施工情况
斜坡碾压固坡法的缺点:修坡工程量大,费料、费工、费时。斜坡面密实度难以保证。防护层砂浆厚度很不均匀,刚度较大,不能随垫层料一起沉降而造成脱空。坡面很难达到规范要求的“+5cm,-8cm”的标准,致使面板混凝土大量超填。坡面如果长时间不做防护,容易受雨水冲刷而局部坍塌。坡面在未做防护的情况下不应挡水渡汛。
斜坡碾压固坡法的缺点:修坡工程量大,费料、费工、费时
近几年来,国、内外有些工程采用了挤压式边墙施工技术,在每层垫层料填筑前,用特制的挤压机沿上游边线挤压出连续的混凝土墙,然后进行垫层料填筑。
近几年来,国、挤压墙的优点是:
1.施工速度较快;
2.施工干扰较小;
3.大坝随时具备挡水度讯条件。
挤压墙的优点是:
1.施工速度较快;
2.施工干扰较小;
但是,由于挤压墙施工时没有精确的控制措施,其各层接合处极易形成错台,坡面平整度较差,后期坡面修整工作量大。挤压墙尺寸较大,混凝土工程量较大,造价较高。挤压墙成型后须等强2~3小时才能填筑垫层料,施工进度受到限制。挤压墙底面与顶面厚度相差悬殊,为面板提供了一个很不均匀的基础,与设计理念不符,对面板受力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由于挤压墙施工时没有精确的控制措施,其各马来西亚某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效果(2006.2摄)
马来西亚某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效果
由于挤压墙的刚度相当大,不能与坝体协调一致地变形。尤其是对于坝体变形较大的高坝、特高坝,容易产生局部挤压墙突出上游坡面的情况。由于挤压墙的刚度相当大,不能与坝体协调一致地变
马来西亚某特高坝一期面板以上挤压墙突出40多cm、一期面板钢筋被抬起的情况马来西亚某特高坝一期面板以上挤压墙突出40多cm、一马来西亚某特高坝坝体变形、挤压墙突出引起一期面板以上止水片严重变形的情况马来西亚某特高坝坝体变形、挤压墙突出
如果在面板施工后发生挤压墙突出,面板被从下面顶推,可能使面板在挡水前就断裂。如果在面板施工后发生挤压墙突出,面板被从
因挤压墙不能与坝体协调变形,与垫层料之间脱空的现象就难以避免(国内外几座特高坝已经发生)。如果脱空未被发现和妥善处理,面板挡水后可能在水压力作用下发生结构性破坏。所以说,挤压墙不能与坝体协调变形是高坝、特高坝采用挤压墙的最大问题。
因挤压墙不能与坝体协调变形,与垫层巴西COMPOSNORDS面板坝(高202m)面板破坏情况巴西COMPOSNORDS面板坝(高202m)面板破坏鉴于上述情况,为了更好地解决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保证大坝安全,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我们在借鉴冷却塔翻模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加浆振捣技术、变态混凝土技术、加筋土技术和地锚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结构力学和土力学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结构计算,提出了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的构想。2005年经中国水电集团公司批准立项研究。鉴于上述情况,为了更好地解决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的施工质2.翻模固坡技术原理在大坝上游坡面支立带楔板的模板;在模板内填筑垫层料;振动碾初碾后拔出楔板,在模板与垫层料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间隙;向此间隙内灌注砂浆;再进行终碾,由于模板的约束作用,使垫层料及其上游坡面防护层砂浆达到密实并且表面平整。模板随垫层料的填筑而翻升。
2.翻模固坡技术原理在大坝上游坡面支立带楔板的模板;在模板内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3.翻模固坡技术试验研究2005年,我局在东北勘测设计院的配合下,对翻模固坡技术的构想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在双沟水电站工地先后进行了四场试验,获得成功。3.翻模固坡技术试验研究2005年,我局在东北勘测设计院试验的技术成果(1)翻模固坡技术采用三层模板。优化后的模板尺寸合理,支立方便,具有足够的刚度,保证碾压后的垫层料防护层砂浆表面起伏差不超过20mm。试验的技术成果(1)翻模固坡技术采用三层模板。优化后的模板尺
斜
试
坑
取
样(2)采用级配良好的垫层料,每层填筑厚度40cm。采用YZ18振动碾,碾压8遍,碾磙边缘距垫层料斜坡面边沿不超过15cm。对垫层料采取垂直向、斜向取样,干密度达到(2.26~2.32)g/cm3,大于设计值2.23g/cm3;孔隙率≤18%,相对密度为0.83~0.94;M5固坡砂浆抗压强度为6.94MPa,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斜试坑取样
斜
试
坑
取
(3)垫层料原位渗透试验结果,其渗透系数K=(6.41×10-4~2.35×10-3)cm/s,满足垫层料渗透与反滤要求。(3)垫层料原位渗透试验结果,其渗透系数K=(6.41×10(4)预埋压力盒的观测值显示,垫层料及固坡砂浆碾压后,压力计平均稳定值≥10.25kPa,大于相同深度垫层区的重力荷载值,表明模板对上游斜坡面垫层料具有挤压作用。(4)预埋压力盒的观测值显示,垫层料及固坡砂浆碾压后,压力计(5)采用钢筋计观测结果,模板拉筋的最大拉力值为2.40kN,与计算值2.91kN十分接近。(5)采用钢筋计观测结果,模板拉筋的最大拉力值为2.40kN
2005年11月,我们邀请了六位专家对此项新技术试验研究成果进行了技术咨询2005年11月,我们邀请了六位专家对此项新通过专家咨询,并报建设单位批准,最终确定:翻模固坡技术成果完全满足挤压墙的效果,在结构、工程难度、成本等方便均优于挤压墙,可以应用于面板堆石坝工程。
通过专家咨询,并报建设单位批准,最终确定:翻模固坡技术成果完
4.1工程概况双沟水电站位于吉林省抚松县境内第二松花江支流松江河上。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10m,坝顶长294m,上游坡面总面积37000多m2,填筑总量250万m3。大坝于2005年1月开工,2007年10月底已填筑至防浪墙底部。4、新技术成果在双沟大坝施工中的应用4.1工程概况4、新技术成果在双沟大坝施工中的应用4.2施工程序
(1)模板支立4.2施工程序
(1)模板支立
模
板
支
立
(2)垫层料填筑
(2)垫层料填筑
(3)垫层料初碾
(3)垫层料初碾
垫层料初碾
垫层料初碾
(4)拔出楔板
(4)拔出楔板
(5)灌注砂浆
(5)灌注砂浆
(6)垫层料终碾
(6)垫层料终碾
(7)下层模板翻升至最上层
(7)下层模板翻升至最上层
4.3应用效果
截止至2007年10月底,大坝填筑至586.00m高程,填筑高度106m。完成翻模固坡施工265层,完成砂浆固坡面积37600m2。施工质量检查结果:(1)垫层料填筑单元合格率100%,优良率81%。(2)翻模固坡单元合格率100%,优良率90%。(3)固坡砂浆强度试验平均值为4.95MPa,渗透系数实测平均值K=1.12×10-4cm/s,均满足设计要求。
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4)垫层料平均干密度2.32g/cm3,满足设计要求的2.23g/cm3。
(5)用2m直尺现场检测砂浆固坡坡面不平整度,其最大值不超过20mm。
(6)大坝上游坡面与设计坡面的最大法向偏差值为-6.9cm~+4.6cm,满足施工规范“-8cm~+5cm”的要求。
(7)大坝上游坡面整洁,无堆积物,随时具备挡水渡汛条件。(4)垫层料平均干密度2.32g/cm3,满足设计要求的2.
翻模固坡形成的大坝上游坡面
翻模固坡形成的大坝上游坡面翻模固坡技施工过程影像.mpg翻模固坡技施工过程影像.mpg5、工效分析翻模施工作业循环时间表工序测量放样支(翻)模垫层料摊铺垫层料初碾拔楔板灌注砂浆垫层料终碾合计作业时间(h)0.54320.53114注:已考虑各工序的交叉。100长坝段单循环翻模作业投入劳动力25人
双沟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平均每天完成1层、最快一天可完成1.5层垫层料填筑(每层垂直高度40cm),其工效完全能够满足大坝施工进度要求。5、工效分析翻模施工作业循环时间表测量支(翻)垫层料垫层料拔
6.机械设备配置表
6.机械设备配置表
7、施工安全
翻模施工中,在上游坡面设置双层安全网,并随作业面升高向上移设,以确保施工安全
。7、施工安全翻模施工中,在上游坡面设置双层安全网8.质量保证措施(1)垫层料碾压时,振动碾滚筒边缘充分靠近模板内的垫层料上游边沿,其距离不大于15cm。(2)砂浆灌注结束后,确保在砂浆初凝前完成终碾作业。(3)垫层料填筑时,对模板反坡下部的垫层料采用人工回填,防止架空。8.质量保证措施(1)垫层料碾压时,振动碾滚筒边缘充分靠近模(4)翻模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并且调整灵活,拆装方便。每层模板按测量放线进行安装。(5)固坡砂浆的设计强度按3~5MPa控制,渗透系数按K=i×10-4cm/s控制,砂浆稠度按1~2cm控制。(6)固定模板拉筋的锚筋布置在距垫层料上游边沿65~70cm处。拉筋直径不宜小于14mm。砂浆固坡外露拉筋在面板滑模施工过程中割断,以减少对面板的约束。(4)翻模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并且调整灵活,拆装方便。每层(7)选用大于15t的自行式振动碾。振动碾无法到达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机具压实或人工夯实垫层料。(8)做好坝基反渗处理。(9)为了尽量减少砂浆固坡面与设计坡面的偏差,在进行翻模测量放样时,根据竣工期坝体变形位移值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预留。(7)选用大于15t的自行式振动碾。振动碾无法到达的部位,采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9.效益分析9.1与混凝土挤压边墙技术相比较:(1)每平米上游坡面可降低造价28元。(2)施工进度加快。(3)对面板的约束小,有利于面板防裂。(4)适应坝体变形能力强,有利于面板的结构安全。9.2与斜坡碾压固坡法相比较:(1)简化工序,可缩短大坝施工直线工期2~3个月。(2)降低施工成本。9.效益分析(3)大坝上游坡面随时具备挡水渡汛条件,工程渡汛安全性大大提高。9.3能做到坝体全断面平起均衡上升,有利于保证坝体填筑质量,加快大坝填筑施工速度。9.4坝体填筑施工对下部趾板作业面无干扰,有利于施工安全和加快施工进度。9.5面板施工时,可利用砂浆固坡外露的模板拉筋头作钢筋架立筋的锚筋,节省另做锚筋的时间和费用。(3)大坝上游坡面随时具备挡水渡汛条件,工程渡汛安全性大大提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
10、成果鉴定
2007年1月29日翻模固坡技术成果鉴定会在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召开。
10、成果鉴定
2007年1月29日翻模固坡技术鉴定意见要点如下:
①双沟水电站110m高混凝土面板坝工程,首次采用翻模固坡新技术,提高了工程质量、简化了工序、缩短了工期。应用效果良好。
鉴定意见要点如下:①双沟水电站110m高混凝土面板坝工程②该项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为:
提出了利用混凝土施工模板进行面板堆石坝垫层料和固坡施工的新理念;研制了在垫层料中锚固、带楔形板的新型翻升模板系统;研制了一套有效的施工工艺,实现了垫层料填筑与固坡砂浆一次成形。②该项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为:提出了利用混凝土施工模板③该项技术能较好地适应面板堆石坝的变形,有利于混凝土面板的防裂。施工工艺简单,改善了作业条件,填筑过程中坝体即具备挡水度汛条件,有利于工程安全。
④该项技术与常规的斜坡碾压固坡法相比较,取消了超填、削坡、斜坡碾压等项工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与原合同要求的混凝土挤压边墙相比较,每平米坡面降低造价约28元,双沟大坝因此降低造价10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③该项技术能较好地适应面板堆石坝的变形,有利于混凝土面
⑤该项技术属自主创新,在面板堆石坝垫层料和固坡施工领域内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在面板堆石坝工程中推广。⑤该项技术属自主创新,在面板堆石坝垫层料和固坡施工领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
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已被受理,已经在2007年10月24日发布的发明专利公告中公布。
面板堆石坝翻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研究》
获中国水电集团公司200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研究》
获中国水电集团公司2007年
2007年8月13日~15日,中国水电集团公司在双沟水电站工地召开了《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科技成果推广交流会。
2007年8月13日~15日,中国水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11.结束语
(1)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属国内外首创,应用于双沟大坝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已被确定为中国水电集团公司工法。该项技术成果具有非常广阔的推广前景,可以应用于所有的面板堆石坝工程,尤其是高坝、特高坝工程的最佳选择。(2)通过翻模固坡技术在双沟大坝工程的应用,体会到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和规范:①综合考虑砂浆固坡的功能(防护垫层料、度讯挡水)和要求其刚度较小、能够与坝体协调变形等因素,砂浆固坡的厚度宜为5cm~6cm。
11.结束语(1)面板堆石坝翻模固
②为了使砂浆防护层整体成为柔性结构,与坝体更好地协调变形,应根据计算结果,适当设置砂浆防护层的水平和垂直压性缝,在缝中加垫可压缩性好的材料,使砂浆防护层能够被压缩,而不出现突变。
③在砂浆防护层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大、没有突变的情况下,不宜再进行修整,可以在保证面板混凝土厚度的前提下,随砂浆防护层的实际坡面,施工面板混凝土。
②为了使砂浆防护层整体成为柔性
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多加指导!谢谢各位!
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试验研究及应用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
二00七年十一月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1.问题的提出◆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及其防护层是面板的基础,应该是密实的、平整的、均匀的。如果不密实,面板在水压力作用下将产生较大变形以致破坏;如果不平整,面板将受到较大的基础约束力,容易产生裂缝;如果不均匀,将导致面板产生不均匀变形和应力集中。1.问题的提出◆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及其防护层是面板的基
尤其是对于高坝、特高坝,坝体变形较大,则要求防护层基本是柔性的,能够与坝体一起协调变形;与垫层料之间不能脱空;不应该有突变。◆垫层料上游坡面及其防护层的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坝工程的施工进度,其施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大坝工程的成本。◆所以,垫层料上游坡面及其防护层施工作为面板堆石坝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一直倍受重视,国内外工程界也一直在研究、探索其更好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尤其是对于高坝、特高坝,坝体变形较大,则要求防护层基本◆采用现代碾压技术修建的面板堆石坝在国外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该坝型二十多年前引进我国。几十年来,垫层料上游坡面及其防护一直采用斜坡碾压固坡法。按此工法,垫层料填筑时必须向上游面超填30cm左右,在面板施工前,进行修坡、摊铺砂浆和斜坡碾压。◆采用现代碾压技术修建的面板堆石坝在国外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斜坡碾压固坡法施工情况
斜坡碾压固坡法施工情况
斜坡碾压固坡法的缺点:修坡工程量大,费料、费工、费时。斜坡面密实度难以保证。防护层砂浆厚度很不均匀,刚度较大,不能随垫层料一起沉降而造成脱空。坡面很难达到规范要求的“+5cm,-8cm”的标准,致使面板混凝土大量超填。坡面如果长时间不做防护,容易受雨水冲刷而局部坍塌。坡面在未做防护的情况下不应挡水渡汛。
斜坡碾压固坡法的缺点:修坡工程量大,费料、费工、费时
近几年来,国、内外有些工程采用了挤压式边墙施工技术,在每层垫层料填筑前,用特制的挤压机沿上游边线挤压出连续的混凝土墙,然后进行垫层料填筑。
近几年来,国、挤压墙的优点是:
1.施工速度较快;
2.施工干扰较小;
3.大坝随时具备挡水度讯条件。
挤压墙的优点是:
1.施工速度较快;
2.施工干扰较小;
但是,由于挤压墙施工时没有精确的控制措施,其各层接合处极易形成错台,坡面平整度较差,后期坡面修整工作量大。挤压墙尺寸较大,混凝土工程量较大,造价较高。挤压墙成型后须等强2~3小时才能填筑垫层料,施工进度受到限制。挤压墙底面与顶面厚度相差悬殊,为面板提供了一个很不均匀的基础,与设计理念不符,对面板受力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由于挤压墙施工时没有精确的控制措施,其各马来西亚某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效果(2006.2摄)
马来西亚某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效果
由于挤压墙的刚度相当大,不能与坝体协调一致地变形。尤其是对于坝体变形较大的高坝、特高坝,容易产生局部挤压墙突出上游坡面的情况。由于挤压墙的刚度相当大,不能与坝体协调一致地变
马来西亚某特高坝一期面板以上挤压墙突出40多cm、一期面板钢筋被抬起的情况马来西亚某特高坝一期面板以上挤压墙突出40多cm、一马来西亚某特高坝坝体变形、挤压墙突出引起一期面板以上止水片严重变形的情况马来西亚某特高坝坝体变形、挤压墙突出
如果在面板施工后发生挤压墙突出,面板被从下面顶推,可能使面板在挡水前就断裂。如果在面板施工后发生挤压墙突出,面板被从
因挤压墙不能与坝体协调变形,与垫层料之间脱空的现象就难以避免(国内外几座特高坝已经发生)。如果脱空未被发现和妥善处理,面板挡水后可能在水压力作用下发生结构性破坏。所以说,挤压墙不能与坝体协调变形是高坝、特高坝采用挤压墙的最大问题。
因挤压墙不能与坝体协调变形,与垫层巴西COMPOSNORDS面板坝(高202m)面板破坏情况巴西COMPOSNORDS面板坝(高202m)面板破坏鉴于上述情况,为了更好地解决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保证大坝安全,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我们在借鉴冷却塔翻模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加浆振捣技术、变态混凝土技术、加筋土技术和地锚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结构力学和土力学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结构计算,提出了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的构想。2005年经中国水电集团公司批准立项研究。鉴于上述情况,为了更好地解决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的施工质2.翻模固坡技术原理在大坝上游坡面支立带楔板的模板;在模板内填筑垫层料;振动碾初碾后拔出楔板,在模板与垫层料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间隙;向此间隙内灌注砂浆;再进行终碾,由于模板的约束作用,使垫层料及其上游坡面防护层砂浆达到密实并且表面平整。模板随垫层料的填筑而翻升。
2.翻模固坡技术原理在大坝上游坡面支立带楔板的模板;在模板内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3.翻模固坡技术试验研究2005年,我局在东北勘测设计院的配合下,对翻模固坡技术的构想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在双沟水电站工地先后进行了四场试验,获得成功。3.翻模固坡技术试验研究2005年,我局在东北勘测设计院试验的技术成果(1)翻模固坡技术采用三层模板。优化后的模板尺寸合理,支立方便,具有足够的刚度,保证碾压后的垫层料防护层砂浆表面起伏差不超过20mm。试验的技术成果(1)翻模固坡技术采用三层模板。优化后的模板尺
斜
试
坑
取
样(2)采用级配良好的垫层料,每层填筑厚度40cm。采用YZ18振动碾,碾压8遍,碾磙边缘距垫层料斜坡面边沿不超过15cm。对垫层料采取垂直向、斜向取样,干密度达到(2.26~2.32)g/cm3,大于设计值2.23g/cm3;孔隙率≤18%,相对密度为0.83~0.94;M5固坡砂浆抗压强度为6.94MPa,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斜试坑取样
斜
试
坑
取
(3)垫层料原位渗透试验结果,其渗透系数K=(6.41×10-4~2.35×10-3)cm/s,满足垫层料渗透与反滤要求。(3)垫层料原位渗透试验结果,其渗透系数K=(6.41×10(4)预埋压力盒的观测值显示,垫层料及固坡砂浆碾压后,压力计平均稳定值≥10.25kPa,大于相同深度垫层区的重力荷载值,表明模板对上游斜坡面垫层料具有挤压作用。(4)预埋压力盒的观测值显示,垫层料及固坡砂浆碾压后,压力计(5)采用钢筋计观测结果,模板拉筋的最大拉力值为2.40kN,与计算值2.91kN十分接近。(5)采用钢筋计观测结果,模板拉筋的最大拉力值为2.40kN
2005年11月,我们邀请了六位专家对此项新技术试验研究成果进行了技术咨询2005年11月,我们邀请了六位专家对此项新通过专家咨询,并报建设单位批准,最终确定:翻模固坡技术成果完全满足挤压墙的效果,在结构、工程难度、成本等方便均优于挤压墙,可以应用于面板堆石坝工程。
通过专家咨询,并报建设单位批准,最终确定:翻模固坡技术成果完
4.1工程概况双沟水电站位于吉林省抚松县境内第二松花江支流松江河上。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10m,坝顶长294m,上游坡面总面积37000多m2,填筑总量250万m3。大坝于2005年1月开工,2007年10月底已填筑至防浪墙底部。4、新技术成果在双沟大坝施工中的应用4.1工程概况4、新技术成果在双沟大坝施工中的应用4.2施工程序
(1)模板支立4.2施工程序
(1)模板支立
模
板
支
立
(2)垫层料填筑
(2)垫层料填筑
(3)垫层料初碾
(3)垫层料初碾
垫层料初碾
垫层料初碾
(4)拔出楔板
(4)拔出楔板
(5)灌注砂浆
(5)灌注砂浆
(6)垫层料终碾
(6)垫层料终碾
(7)下层模板翻升至最上层
(7)下层模板翻升至最上层
4.3应用效果
截止至2007年10月底,大坝填筑至586.00m高程,填筑高度106m。完成翻模固坡施工265层,完成砂浆固坡面积37600m2。施工质量检查结果:(1)垫层料填筑单元合格率100%,优良率81%。(2)翻模固坡单元合格率100%,优良率90%。(3)固坡砂浆强度试验平均值为4.95MPa,渗透系数实测平均值K=1.12×10-4cm/s,均满足设计要求。
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4)垫层料平均干密度2.32g/cm3,满足设计要求的2.23g/cm3。
(5)用2m直尺现场检测砂浆固坡坡面不平整度,其最大值不超过20mm。
(6)大坝上游坡面与设计坡面的最大法向偏差值为-6.9cm~+4.6cm,满足施工规范“-8cm~+5cm”的要求。
(7)大坝上游坡面整洁,无堆积物,随时具备挡水渡汛条件。(4)垫层料平均干密度2.32g/cm3,满足设计要求的2.
翻模固坡形成的大坝上游坡面
翻模固坡形成的大坝上游坡面翻模固坡技施工过程影像.mpg翻模固坡技施工过程影像.mpg5、工效分析翻模施工作业循环时间表工序测量放样支(翻)模垫层料摊铺垫层料初碾拔楔板灌注砂浆垫层料终碾合计作业时间(h)0.54320.53114注:已考虑各工序的交叉。100长坝段单循环翻模作业投入劳动力25人
双沟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平均每天完成1层、最快一天可完成1.5层垫层料填筑(每层垂直高度40cm),其工效完全能够满足大坝施工进度要求。5、工效分析翻模施工作业循环时间表测量支(翻)垫层料垫层料拔
6.机械设备配置表
6.机械设备配置表
7、施工安全
翻模施工中,在上游坡面设置双层安全网,并随作业面升高向上移设,以确保施工安全
。7、施工安全翻模施工中,在上游坡面设置双层安全网8.质量保证措施(1)垫层料碾压时,振动碾滚筒边缘充分靠近模板内的垫层料上游边沿,其距离不大于15cm。(2)砂浆灌注结束后,确保在砂浆初凝前完成终碾作业。(3)垫层料填筑时,对模板反坡下部的垫层料采用人工回填,防止架空。8.质量保证措施(1)垫层料碾压时,振动碾滚筒边缘充分靠近模(4)翻模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并且调整灵活,拆装方便。每层模板按测量放线进行安装。(5)固坡砂浆的设计强度按3~5MPa控制,渗透系数按K=i×10-4cm/s控制,砂浆稠度按1~2cm控制。(6)固定模板拉筋的锚筋布置在距垫层料上游边沿65~70cm处。拉筋直径不宜小于14mm。砂浆固坡外露拉筋在面板滑模施工过程中割断,以减少对面板的约束。(4)翻模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并且调整灵活,拆装方便。每层(7)选用大于15t的自行式振动碾。振动碾无法到达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机具压实或人工夯实垫层料。(8)做好坝基反渗处理。(9)为了尽量减少砂浆固坡面与设计坡面的偏差,在进行翻模测量放样时,根据竣工期坝体变形位移值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预留。(7)选用大于15t的自行式振动碾。振动碾无法到达的部位,采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9.效益分析9.1与混凝土挤压边墙技术相比较:(1)每平米上游坡面可降低造价28元。(2)施工进度加快。(3)对面板的约束小,有利于面板防裂。(4)适应坝体变形能力强,有利于面板的结构安全。9.2与斜坡碾压固坡法相比较:(1)简化工序,可缩短大坝施工直线工期2~3个月。(2)降低施工成本。9.效益分析(3)大坝上游坡面随时具备挡水渡汛条件,工程渡汛安全性大大提高。9.3能做到坝体全断面平起均衡上升,有利于保证坝体填筑质量,加快大坝填筑施工速度。9.4坝体填筑施工对下部趾板作业面无干扰,有利于施工安全和加快施工进度。9.5面板施工时,可利用砂浆固坡外露的模板拉筋头作钢筋架立筋的锚筋,节省另做锚筋的时间和费用。(3)大坝上游坡面随时具备挡水渡汛条件,工程渡汛安全性大大提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课件
10、成果鉴定
2007年1月29日翻模固坡技术成果鉴定会在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召开。
10、成果鉴定
2007年1月29日翻模固坡技术鉴定意见要点如下:
①双沟水电站110m高混凝土面板坝工程,首次采用翻模固坡新技术,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示牌安装合同协议书
- 陈列活动方案协议书
- 拔出指甲治疗
- 邮政挂号寄递协议书
- 高空吊装免责协议书
- 儿童俱乐部安全协议书
- 交行信用卡减免协议书
- csc留学资助协议书
- 农村搬迁房转让协议书
- 饭店着火赔偿协议书
-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
- 麦收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科普技巧常识》课件
- 2025年中国全电脑横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大型活动场馆停车管理方案与技术措施
- 医院基建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夺冠)带答案详解
- 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11-Chinese-festivals课件
- DBJ50-T-078-2016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GA 1283-2015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