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精品课件_第1页
《赤壁》精品课件_第2页
《赤壁》精品课件_第3页
《赤壁》精品课件_第4页
《赤壁》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消灭袁绍,统一北方后,又挥军南下,打算统一全国。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万的大军,自江陵沿江东下,直逼刘备军驻地夏口。曹操的军队和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曹操鉴于北方军队不惯水战,下令用铁索把战舰连锁在一起,以便兵士在船上行走如履平地,但这却给孙、刘联军采用火攻创造了机会。曹操本想利用优势兵力,一鼓而下,打败敌人,现在却处在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相反的,孙、刘联军却士气旺盛,积极求战,准备火攻。一天夜里,东南风大起,周瑜的部将黄盖假称投降曹操,带了十艘战船,船里面满载着灌了油的柴草,顺着风势直向曹操营寨驶去。看看离曹营不远,各船同时燃起火来,迅速地向曹操的水军战船冲去。火烈风猛,霎时间,曹军战船燃起大火,用铁索连起来的船也无法拆开,一时烈焰冲天,曹操的水寨化成了火海。一会儿工夫,曹军岸上的营寨也烈火熊熊,曹军人马烧死、溺死的不计其数。“赤壁之战”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导入新课赤壁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3、背诵并默写诗歌。学习目标走近作者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歌诵读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xiāocháobiànjǐjiānɡ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古代兵器。折断的戟沉在沙底还没有被销蚀,拿来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销蚀。拿,取。辨认出是前朝遗物。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孙策、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他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倘若东风不给予周瑜方便,二乔就要被关进铜雀台中了。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诗歌赏析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折戟沉沙铁未销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关于“戟”资料链接3.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而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诗的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思考探究细读《赤壁》,想一想: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本诗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赤壁兴感之由感慨议论折戟未销前朝之物东风之力二乔命运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结构梳理这首咏史抒怀诗,借赤壁之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成败的深刻感悟,含蓄地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主旨归纳杜牧诗歌名句1.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译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2.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其二)【译文】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会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直流到天明。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