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芣苢教案教学内容:《芣苢》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基础知识,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思路,熟读成诵,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3.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积累《诗经》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内容和思路的理解,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动词的含义。2.教学难点:理清思路,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教学方法:教师点拨法、学生合作探究法、反复诵读法、情感体验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用语言为我们描绘的美妙意境,从小便萦绕在我们心头,培育着我们的民族心,文化根。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朴素而浪漫的时代,一起感悟这首《芣苢》诗歌。《诗经》知识小补充(一)《诗经》简介1.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公元前1100—公元前600年左右)诗歌305首。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2.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二)诗经六义1.“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土风、民谣。从周南、召南、邶(bèi)、鄘(bì)等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雅:宫廷乐歌。西周王畿(jī)(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小雅,“二雅”。颂:祭祀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颂”。2.“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举例:《邶(bèi)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打比方。举例:《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起兴、发端。举例:《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课堂小练请指出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赋、比、兴的哪种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明确: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明确:比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明确: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确:比三、诗歌鉴赏(一)诗歌鉴赏方法和步骤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读懂题目结合注释,《芣苢》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题目写的是采摘车前草的事。读懂诗句1.疏通词意: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⑴采采:茂盛的样子。⑵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⑶有:取得,获得。⑷掇:拾取,摘取。⑸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⑹袺:提起衣襟兜东西。⑺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2.翻译全诗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骆玉明)3.理解情感(1)诵读体味: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体味情感。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2)赏析意境:前人读《芣苢》这首诗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补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4.朗诵体会全诗写作方法朗诵一:起立正序朗读请第3小组的同学轮流朗读,第一位站起来读一句后坐下,第二位紧跟其上;朗诵二:起立倒序朗读请第4小组的同学轮流朗读,第一位站起来读一句后坐下,第二位紧跟其上;朗诵三:坐下朗读(注意节奏)请第5小组的同学轮流朗读全诗;(1)提问:通过三次朗读,你发现《芣苢》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明确:重章叠句——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吟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洁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艺术手法)答题思路:《芣苢》运用重章叠唱,回环往复,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朗诵四:换字朗读请第6组的同学将每一句变换的动词都换成“采”并轮流进行朗读。(2)提问:本诗全换用动词“采”后,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通过对比朗读,你发现《芣苢》这首诗采用了何种写法,变换的每个动词有何作用?明确:朗诵时请其他学生注意观察朗诵学生起起坐坐的场景,发现起立和坐下就像采芣苢一样,弯腰再直起腰来。学生通过对比朗读,连读六句“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就像是一个孤独的人在旷野上寂寞地采芣苢,由此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连用6个不同的动词所体现出来的欢快的劳动场面。此诗主要使用的手法是赋。通过动词“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其余文字均无改变,描写出她们采摘芣苢时的连续动作以及由少积多的劳作过程。细节分析:(出发)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出发前兴致盎然的样子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到芣苢的喜悦(动作)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掇”说明采的是小芣苢、“捋”说明采的是茂盛的芣苢<芣苢长势不同,采摘技巧娴熟,采摘场景忙碌>(收获)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采摘的动作敏捷、采摘的芣苢越来越多>归纳主题:《芣苢》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明确: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补充:元·吴师道: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宋·郑樵《诗辨妄》:《芣苢》之作,兴采之也,如后人之采菱则为采菱之诗,采藕则为采藕之诗,以述一时所采之兴尔,何它义哉!四、当堂巩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采采芣苢,薄言采之。2.《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3.《芣苢》一诗中,“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五、课外拓展《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提问:同学们,划线句子显得重复啰嗦么?你读出了诗中采莲姑娘们的欢乐么?明确: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歌辞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与保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租赁权管理合同
- 2025版新材料研发企业新增股东协议书样本3篇
- 2025年度住宅小区智能车位代理销售及监控系统合同4篇
- 2025年度物流企业司机劳务外包管理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产品售后服务合同规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房设备销售与品牌推广合作合同3篇
- 珠海科技学院《东方人文经典》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卖方汽车零部件购销合同范本详细2篇
- 二零二五版茶叶种植基地土壤改良与肥料施用合同3篇
- 平安产险陕西省地方财政生猪价格保险条款
- 铜矿成矿作用与地质环境分析
- 30题纪检监察位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询价函模板(非常详尽)
- 《AI营销画布:数字化营销的落地与实战》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 一个28岁的漂亮小媳妇在某公司打工-被老板看上之后
- 乘务培训4有限时间水上迫降
- 2023年低年级写话教学评语方法(五篇)
- DB22T 1655-2012结直肠外科术前肠道准备技术要求
- GB/T 16474-201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