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是官商以物易物,出现原始商业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私商并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著名都会。(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变革)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是官1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2、发展和高峰时期隋唐宋元发展情况原因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表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大运河开通,交流密切出现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纸币流通更广;新特点:商业市镇兴起;白银广泛使用,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大量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势力雄厚,形成大商帮。农业、手工业发达;租佃关系普及,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手工业发展;水陆交通发达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政府限制放宽;3、新的发展阶段:明清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2、发展和高峰时期隋唐宋元发2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唐·元稹《估客乐》诗歌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引发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特点:出现大都会,中原与少数民族、外商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商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峰期。原因:从政治、交通、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思考。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3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先秦时期是我国商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2、发展、高峰:隋唐、宋元的商业形成发展的高峰。3、发展的新阶段:明清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2、发展、高峰:3、发展的新阶4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前提:基础:政策:有利条件: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的发达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内外交通便利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的发达5有人说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它拥有前代后世无法比及的科技。宋代的gdp是占全球的50%。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而这一切都跟宋代发达的商业密不可分。你信吗?宋代商业宋代商业62010年广东文综:38.(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分)(1)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2分)影响: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4分)2010年广东文综:7阅读材料: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因而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突飞猛进。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宋神宗则认为“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商贸高速发展,钱庄业迅猛发展,促使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和银行。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北宋时期就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分析其影响?阅读材料:8原因:①重农抑商政策松动②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加剧,自耕农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③纸币的出现④农业、手工业(工矿)的高度发展⑤国家的局部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⑥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增加政府收入,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南方的开发,加速了民族融合产生市民阶层,推动文化的高度繁荣原因:9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有哪些?1、商业起源很早;2、基础: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3、阶段: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4、组成: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5、管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6、趋势: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有哪些?1、商业起源很早;10二、城市的繁荣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繁荣与否代表了商业发展的水平。阅读教材并思考:从西周到唐城镇的发展有什么特点?二、城市的繁荣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繁荣与否代表了商11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格局和功能1、周秦至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有官设的市政治中心、军事重镇①市的特点(时间和空间)城市职能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时间)处于城中特定位置,并与民居隔开典型: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格局和功能1、周秦至唐代凡县治122、宋代坊市界限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草市)没有时间限制,不受官府直接监视(夜市)①市的特点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3、明清:以经济功能为主工商业市镇2、宋代坊市界限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13北宋汴京城唐朝长安城北宋汴京城唐朝长安城14△比较唐朝和北宋都城布局图,指出宋朝与宋朝以前的城市有什么不同?限时开闭打破限制县治设市,坊、市分开打破市坊限制受到官府直接监管不受官府直接监管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经济职能加强※原因: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比较唐朝和北宋都城布局图,指出宋朝与宋朝以前的城市有什么15二、城市的繁荣3、经济城市的兴起⑴唐宋的沿海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2)明清的工商业市镇(江南):原因:①商业、手工业的发达;②处于交通要冲松江、景德镇、佛山、汉口二、城市的繁荣3、经济城市的兴起⑴唐宋的沿海港口城市:广州、16城镇发展分两个阶段:(1)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2)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①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城镇发展特点:②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制。如实行坊市分开等。城镇发展特点:①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②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城镇发展分两个阶段:(1)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2)放17结合课本归纳:中国古代城市的变化发展趋势是什么?功能/商业/布局2、城市的变化发展趋势◎功能:由政治军事中心逐步向经济中心发展,经济功能不断增强◎由坊市分开到坊市界限打破,时间限制打破◎政策:由直接政府控制商业交易到逐渐放宽◎分布:城市布局随经济重心转移发生变化◎规模: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观念: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结合课本归纳:中国古代城市的变化发展趋势是什么?功能/商业/18联系现实说说城镇化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促进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②促进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③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返回联系现实说说城镇化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19四、重农抑商——古代统治者的基本经济政策1、含义
重农:就是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抑商:就是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目的: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政权四、重农抑商——古代统治者的基本经济政策203、重农抑商的演变过程(1)产生:战国时期原因: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直接原因)②出于保护封建地主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根本原因)实践——商鞅变法: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②限制经营范围;③重征商税。3、重农抑商的演变过程21(2)加强(西汉)原因: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囤积居奇,造成社会不稳定。措施:贬低商人地位;重税、禁购土地影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3)松动(中唐以来)做法: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允许商人应试及第。影响:商人地位得以提高(2)加强(西汉)22(4)强化(明清)措施: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原因: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②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③工商兴盛,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严格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地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4)强化(明清)23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有何影响?(具体分析积极/消极)
4、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到积极作用,稳定了小农经济,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消极: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强化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造成中国明清以后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有何影响?(具体分析24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阶段1.原始商业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2.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①初步发展时期:商周时期②曲折和发展高峰:两汉至宋元③新的发展阶段:明清时期商业发展中的城市经济化重农抑商政策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阶段1.原始商业的产生:原始社会251.(2010·安徽文综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BCD1.C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1.(2010·安徽文综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62.(2010·江苏单科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C.耕种 D.冶铁3.D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经分析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2.(2010·江苏单科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273.(2010·上海文综28)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4.D棉布出现在明朝,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汉朝,所以选D。3.(2010·上海文综28)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281.(2010·汕头高三二模)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1.C“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说明等级观念很强,工商业者地位低。明清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地位提高,才会出现“士商相混”现象。1.(2010·汕头高三二模)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292.(2010·潍坊适应性训练)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2.B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地位逐渐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看不起商人,到明清时期争做商人妇。2.(2010·潍坊适应性训练)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30精品课件!精品课件!31精品课件!精品课件!323.(2010·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二)《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3.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含义是商业活动能够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B、C、D三项明显与材料意思不符。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3.(2010·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二)《管子·侈糜》中说“市也33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是官商以物易物,出现原始商业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私商并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著名都会。(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变革)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是官34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2、发展和高峰时期隋唐宋元发展情况原因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表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大运河开通,交流密切出现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纸币流通更广;新特点:商业市镇兴起;白银广泛使用,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大量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势力雄厚,形成大商帮。农业、手工业发达;租佃关系普及,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手工业发展;水陆交通发达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政府限制放宽;3、新的发展阶段:明清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2、发展和高峰时期隋唐宋元发35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唐·元稹《估客乐》诗歌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引发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特点:出现大都会,中原与少数民族、外商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商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峰期。原因:从政治、交通、对外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思考。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36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先秦时期是我国商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2、发展、高峰:隋唐、宋元的商业形成发展的高峰。3、发展的新阶段:明清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商业的发展1、产生和初步发展:2、发展、高峰:3、发展的新阶37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前提:基础:政策:有利条件: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的发达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内外交通便利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的发达38有人说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它拥有前代后世无法比及的科技。宋代的gdp是占全球的50%。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而这一切都跟宋代发达的商业密不可分。你信吗?宋代商业宋代商业392010年广东文综:38.(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分)(1)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2分)影响: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4分)2010年广东文综:40阅读材料: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因而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突飞猛进。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宋神宗则认为“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商贸高速发展,钱庄业迅猛发展,促使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和银行。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北宋时期就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分析其影响?阅读材料:41原因:①重农抑商政策松动②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加剧,自耕农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③纸币的出现④农业、手工业(工矿)的高度发展⑤国家的局部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⑥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增加政府收入,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南方的开发,加速了民族融合产生市民阶层,推动文化的高度繁荣原因:42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有哪些?1、商业起源很早;2、基础: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3、阶段: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4、组成: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5、管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6、趋势: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有哪些?1、商业起源很早;43二、城市的繁荣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繁荣与否代表了商业发展的水平。阅读教材并思考:从西周到唐城镇的发展有什么特点?二、城市的繁荣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繁荣与否代表了商44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格局和功能1、周秦至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有官设的市政治中心、军事重镇①市的特点(时间和空间)城市职能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时间)处于城中特定位置,并与民居隔开典型: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格局和功能1、周秦至唐代凡县治452、宋代坊市界限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草市)没有时间限制,不受官府直接监视(夜市)①市的特点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3、明清:以经济功能为主工商业市镇2、宋代坊市界限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46北宋汴京城唐朝长安城北宋汴京城唐朝长安城47△比较唐朝和北宋都城布局图,指出宋朝与宋朝以前的城市有什么不同?限时开闭打破限制县治设市,坊、市分开打破市坊限制受到官府直接监管不受官府直接监管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经济职能加强※原因: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比较唐朝和北宋都城布局图,指出宋朝与宋朝以前的城市有什么48二、城市的繁荣3、经济城市的兴起⑴唐宋的沿海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2)明清的工商业市镇(江南):原因:①商业、手工业的发达;②处于交通要冲松江、景德镇、佛山、汉口二、城市的繁荣3、经济城市的兴起⑴唐宋的沿海港口城市:广州、49城镇发展分两个阶段:(1)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2)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①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城镇发展特点:②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制。如实行坊市分开等。城镇发展特点:①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②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城镇发展分两个阶段:(1)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2)放50结合课本归纳:中国古代城市的变化发展趋势是什么?功能/商业/布局2、城市的变化发展趋势◎功能:由政治军事中心逐步向经济中心发展,经济功能不断增强◎由坊市分开到坊市界限打破,时间限制打破◎政策:由直接政府控制商业交易到逐渐放宽◎分布:城市布局随经济重心转移发生变化◎规模: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观念: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结合课本归纳:中国古代城市的变化发展趋势是什么?功能/商业/51联系现实说说城镇化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促进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②促进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③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返回联系现实说说城镇化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52四、重农抑商——古代统治者的基本经济政策1、含义
重农:就是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抑商:就是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目的: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政权四、重农抑商——古代统治者的基本经济政策533、重农抑商的演变过程(1)产生:战国时期原因: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直接原因)②出于保护封建地主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根本原因)实践——商鞅变法: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②限制经营范围;③重征商税。3、重农抑商的演变过程54(2)加强(西汉)原因: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囤积居奇,造成社会不稳定。措施:贬低商人地位;重税、禁购土地影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3)松动(中唐以来)做法: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允许商人应试及第。影响:商人地位得以提高(2)加强(西汉)55(4)强化(明清)措施: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原因: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②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③工商兴盛,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严格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地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4)强化(明清)56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有何影响?(具体分析积极/消极)
4、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到积极作用,稳定了小农经济,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消极: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强化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造成中国明清以后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有何影响?(具体分析57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阶段1.原始商业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2.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①初步发展时期:商周时期②曲折和发展高峰:两汉至宋元③新的发展阶段:明清时期商业发展中的城市经济化重农抑商政策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阶段1.原始商业的产生:原始社会581.(2010·安徽文综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BCD1.C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1.(2010·安徽文综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592.(2010·江苏单科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C.耕种 D.冶铁3.D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经分析水排是我国古代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