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之论述文复习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论述文复习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论述文复习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论述文复习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之论述文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一、二课时一、考点解读多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所选文章不外乎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两种。从试卷命题看,主要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对信息的筛选,对文意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内容的推断上,难度一般都不大,但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与训练中,应加强对概念、判断、推理等知识的认知和关注。因为自然科学类文章和社会科学类文章表述的东西往往具有惟一性,而命题者却喜欢故意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上设计出一些或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东西,因此,我们在阅读这两类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吃透“考纲”,熟悉“考题”。论述类文本阅读测试要求虽然是放在“现代文阅读”中同文学作品一同说明的,但只要对近年来高考试题作一番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其基本规律:1、从能力层级看,一般属于B(理解)、C(分析综合)两个层级。2、从考查点来看,一般包括:(1)理解重要词语(主要是概念)的含义,(2)理解并解释重要的句子,(3)筛选并提取信息,(4)归纳内容要点,(5)根据文章内容、观点作合理的推断。。。其次,要了解文体特点,把握解题基本方向。从近年来高考试题看,所选文章一般有如下特点: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高考中选用的论述类文本往往反映的是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我们阅读它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技信息的过程。社科文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考古学、美学等。社科文的分值及题量同科技文一样。只不过每年只考一种样式,要么社科文,要么科技文。据高考命题人谈,两者交替命题,但这个“交替”并不是绝对的你一年我一年,有时社科文会连考两年,科技文也会连续考。所以,每年的复习,社科文与科技文都要有所兼顾。这样做实际是进一步明确了考试阅读的方向: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将通过有关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考查来实现,考查抽象思维能力,重点在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这种新的变化是随着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需要而确定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今后几年高考发展的方向。1.选文时代感强⑴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⑵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天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2.文章内容单一,结构相似。论述类文本,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因此要弄清:①文章的概念②分析概念(导因、困难、用途、功能)⒊文章思路明晰(说明“概念)科技文: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程、目的、所遇困难、其它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推理、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⑴分清文章出现的概念(主概念与次概念及其关系)。⑵注意文中的关联词,注意表程度表范围的副词。第三,掌握方法,循序解题。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答题,是高考答好这两类文章阅读测试题的必备基本功。较有效的方法和程序是:解题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第二步:审题,明确筛选范围第三步:查对原文,筛选整合。具体做法:第一步:勾画——读原文,读题干,读题肢。第二步:比照——审读题干,比照题肢,联系上下文划分阅读的有效区间。第三步:分析——为比照做补充。如四个题肢在原文中都找到了依据,选哪一个就要认真分析。基本方法:查对原文,仔细分析解题技巧:换位思考,揣摩命题人的意图看清十大雷区二、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出题常设的陷阱: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项部分的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置的陷阱有以下十种主要类型:㈠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㈩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总之,明白命题人常用什么样的方式设置陷阱,为我们解析此类题提出了一个方向,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对我们快捷地排除干扰、准确地筛选答案一定会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最后要特别强调:一定要认真仔细。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往往在极细微处做文章。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要不得的:(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还要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指导“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组织文章、表达思想的路径和脉络,也就是意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厘清行文的思路。分析结构一般包括:段内的结构层次;全篇的结构层次;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思路:先厘清结构,再厘清意脉。具体解法过程:①从标题入手,通过标题获取关键信息。分析标题是本文的论点还是论题,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要旨。②通读全文,逐段概括。圈点该段的核心词句,有中心句找出中心句,没有的找核心词语,内容较复杂的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留心标志性词语)③浏览所做标记(中心句、核心词语、自己概括出来的内容),把握文章的大意,明确行文思路。同时要将标记与全文的观点相关联,看它们与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关系。④审清题干,区别“不正确”、“不属于”、“不符合”等。⑤了解常见设误八大类型: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范围、因果混乱、混淆是非、主客倒置四、【示例】1(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让传统知识世代传承尚海涛①近年来,关于传统知识保护的讨论日渐增多。所谓传统知识,是指土著民族、部落和地方社区民众在适应自然环境过程中所形成并经世代相传、不断演化发展的集体智慧结晶,它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形成的、反映其对社会及自然环境认知和改造的知识总和。②传统知识是地方社区持久使用的相关知识、创新和做法,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对它的保护突出表现为尊重、保存和维持土著和地方传统生活方式。传统知识与特定民族和地域有关,建立在千百年传统经验积累基础上,是世界上不同民族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具有代代流传的特性。③传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群体智慧的结晶。群体知识的所有权主体是群体内的全体成员,由他们共同占有、使用和受益。传统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由某个部落、村庄、社区和民族等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完成的,通常是群体中无数成员个人贡献的集成。这些贡献成员多籍籍无名,也许会有某个个人、家庭或家族对这项传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此种贡献在投入时就没有刻意区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经过历史发展,这一传统知识的个人特征逐渐消失,变为一项集体财富而受到保护。④传统知识是自然、社会、文化和技术相互作用下进行智力活动产生的知识成果。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不同、人文环境各异,因此与环境互动产生的传统知识也就各不相同,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如我国贵州高仟地区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就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征的知识,当地居民在稻田中放养鱼、鸭,让它们吃掉害虫的卵和幼虫;或用烟叶、鱼藤、樟树叶等泡水制成传统的生态农药进行杀虫。这些方法体现了生态环保的地域特色。⑤当代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往往是有一定期限的,而传统知识的保护没有期限。这是由于传统知识是原住民族、部落或地方社区的生存方法、生活习惯、民族文化等长期历史积累而成的,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遗产资源,需要从法律上永久地确认对其进行保护。传统知识一旦消逝即不可再生。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知识的价值会不断上升,在时间上其升值预期不易确定,因此长期对其进行保护就更加重要。⑥传统知识是复合的和多元的,它通常是由信仰和知识组成的整体,代表着特定群体的文化,并有可能具有宗教方面的象征意义。现代知识体系下,知识多是单一的,或者隶属于某一知识分类体系之下。传统知识的整体性就体现为它的精神性与实用性相互融合、不可分割。同时,传统知识也可能是一个地方各类文化要素的组合,而且各要素间又是一致的和连贯的。⑦传统知识与一地的风俗习惯有很大关联。因此,对传统知识的保护会受习惯法影响。这些习惯法以乡规民约为代表,体现出一地民众对自身文化的爱护与责任感,内容上往往表现为不允许不当使用或贬低使用传统知识,或对其进行有害侵犯。为了促进传统知识的保护与发展,实践中也应强调以一地社区文化为基础进行传统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其使用方法与传承方式应遵循当地长期流传下来的习惯法则。《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0日07版)下列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首先说明社会各界对传统知识保护的认知是一致的,并解释了传统知识的含义。B.第二到第六段,依次介绍传统知识的继承性、群体性、地域性、时限性和整体性特点。C.最后一段强调在使用和传承传统知识的时候应该遵循当地长期流传下来的习惯法则。D.整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中间部分运用横向论述方法,思路清晰,首尾呼应。【技法点拨】(1)立足文本,整体解读。在题枝中,尽管某些选项在原文中无法找到原句,但只要立足文本,细致分析各段的内容,是能够做出判断的。(2)将选项回归原文,对应比较甄别。结构思路一般都有明确的范围指向,针对每一个选项,要对该选项指向的文本仔细阅读、认真理解,遗貌取神,抓住本质。(3)梳理信息,严加甄别。有些选项文本中是没有的,有的是作者的观点,有的是别人的观点,有的是文本的客观陈述,这些都须甄别清楚。还要识别陷阱,辨清关系,如部分与整体、或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等,全面整合,准确判断。【参考答案解析】C参照批注五、课堂练兵:淮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淮河古称淮水,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古代被誉为“四渎”之尊。它发源于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在三江汇入长江,全长1000多公里。明朝人谢肇淛的《五杂俎•地部》曰:“淮者,汇也。四渎之尊,淮居其一焉。淮之视江、河、汉,大小悬绝,而与之并列者,以其界南北而别江、河也。”《晏子春秋》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淮河居于黄河、长江之中,其自然和文化地理的分界线作用早已被我们的祖先所认知。古代文明依河流而兴,并沿河流而扩散。淮河流域特殊的大地构造、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优越地位,促使其在中国南北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淮河,自然也就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成为中国南北文化转换的轴心。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且有着自己独成体例的区域性的文化特征。《尚书•禹贡》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古代的淮河在江苏盱眙以下,与来自北部的沂、泗水会合,经淮阴、涟水到云梯关外入海,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而当时淮河最大的支流泗水向北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山东中部,孔子、孟子的故乡,即曲阜、邹城一带,在那时也属于淮河支流的泗水流域。淮河流域有着悠久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遗存,相传“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早在旧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肥沃之乡。南召猿人、沂源猿人、和县猿人就生活在这一流域。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的儿子启,而大禹治水活动的主要区域就在淮河。这里留下了很多与大禹有关的故事,诸如“大禹锁蛟”、“娶涂山氏女”、“涂山之会”等。灭亡夏朝的商族也兴起于淮河流域,商汤灭夏前,其都城在南亳,即今天商丘县南的谷熟集。周朝建立,虽然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到了秦岭以北的关中,但是淮河流域的部族集团仍然是周王朝不可忽略的政治力量。春秋时期楚文化不断渗透,吴越文化也不断西拓,从而使得淮河流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又由于北方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在这一区域内交汇、纠结、融合,所以这一时期的淮河流域文化也相当发达,管子、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中国古代大思想家都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自秦汉以降,淮河流域的发展更是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刘邦、曹操父子、朱元璋等不仅建立了王朝,而且还构建出以他们为中心的政治集团、文化集团、社会集团,这些集团自然会影响当朝,传播后世。由于他们的家都在淮河岸边,所以淮河两岸就遗留下非常丰富的关于他们的故事和传说。基于此,我们可以说淮河是一条历史之河,淮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1.对“淮河是一条历史文化之河”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淮河流域大地构造和地理环境地位优越,促使其在中国南北文化碰撞交融中作用独特。B.淮河流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肥沃之地,曾经是和县猿人生活的区域。C.淮河流域文化春秋时期相当发达,与楚文化不断渗透、吴越文化不断西拓有一定关系。D.淮河流域从秦汉以后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以刘邦等为代表的故事和传说很多。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淮河流域既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又有着自己独成体例的区域性的文B.化特征。C.第二段进一步引经据典,阐明淮河的流域之广,其支流泗水向北延伸到山东曲阜一带,与儒家文化交融。D.第三段主要阐明淮河流域有悠久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遗址,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夏和商都兴于此。E.第四段进一步简要阐述秦汉以后淮河流域崭新的发展,淮河两岸遗下很多各个王朝建立者的故事和传说。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淮河流域由于其地理位置上的优越地位,自然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成为中国南北文化转换的轴心。B.淮河流域面积很广,其最大支流泗水向北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山东中部,曲阜、邹城一带也属该流域。C.淮河流域发展到了周朝伴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北移有所影响,但其中部族集团政治力量仍不可忽视。D.淮河作为历史之河,涵盖了从“盘古开天”到今天的历史;淮河作为文化之河,孕育了儒道等文化。第三课时一、能力提升:常见设误八大类型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者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选项句与原文中的句子往往相差很少,或增加、减少一两个词语,甚至是增减了“的”“了”等虚字;或者换了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子而改变了意思。无中生有 即原文无此信息。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1)选句的意思往往和原文的意思有关联,但在文本中找不到具体依据。(2)选项句中的几个词的主语或宾语都有,但在原文的不同位置,选句通过另外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说法。张冠李戴 把甲的观点、发现、发明、特点说成事乙的。 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某某的观点(发现、发明、特点等)是~~,这样的句子时,注意是否由此情况。混淆范围 这一现象涉及部分与整体、偶尔与常常、程度的深浅、范围的大小等。 注意选项句中的一些表现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全、必须、一定、严重、非常等。混淆时态 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者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是既成事实。这一现象涉及已然与未然、可然与必然等。 选项句中要注意一些表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已经、将要、完成、成功等。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倒置;二是强加因果。 选项句与原文相似,需注意:(1)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2)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只要等。混淆是非 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选项句中往往会出现含有肯定或者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等。主客倒置 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导致,造成不和逻辑。 注意比较选项句中陈述对象或被陈述对象的位置。二、高考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现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像20年前那样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与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多集中于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最先想到的是游戏。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从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的变化,却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目前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社会的竞争将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受制于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4.下列关于大数据教育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性不足,这样的弊端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B.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C.以数据支撑为标志的大数据教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社会效益,但不少人没有对它给予应有的关注。D.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5.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

)A.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等由数据支撑。B.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息得以处理为数据,可以丰富教育资源。C.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们在校即时同步学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D.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体化辅导,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每个人的进步与成功。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教育”中的“数据”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对数字及其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所形成的“数据”。B.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C.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的少犯错和标准化的人才,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D.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而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三、素质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而陵墓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欧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C.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D.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C.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則。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4.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B.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5.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则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C.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

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7.

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风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宜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专题参考答案【高考示例】1.B【试题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试题解析】原文第三段“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和第四段“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可以看出,而B项是现实中的历史上的真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