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说课课件_第1页
酸碱中和滴定说课课件_第2页
酸碱中和滴定说课课件_第3页
酸碱中和滴定说课课件_第4页
酸碱中和滴定说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说课酸碱中和滴定(第2课时)高中化学说课酸碱中和滴定(第2课时)说课内容一.教学背景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三.教学过程说课内容一.教学背景1.教材层面酸碱中和滴定是继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以后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本节内容综合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及溶液的pH、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应用、滴定实验的操作、数据处理等知识,是高考要求的9个基本实验之一,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中和滴定,使化学研究从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滴定操作本身简便,快速,并且有足够的准确性,是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因此,该方法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的应用。一.教学背景1.教材层面酸碱中和滴定是继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以后的一2.学生层面学生欠缺对数据处理及PH突变曲线的图像分析的能力,这将是本课时学习中的难点。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溶液的配置,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pH的计算等,同时具备酸碱指示剂使用的知识,对中和滴定的仪器使用及操作也有初步的了解。能力基础学生通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描述、探讨能力,在前面溶液配置的实验中接触过了定量实验,也具有了定量分析及实验探究的基本技能。潜在困难一.教学背景2.学生层面学生欠缺对数据处理及PH突变曲线的图像分析的能(1)熟练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有关操作和仪器的使用。(2)知道中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3)了解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突变,并能绘制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应用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实验,分组讨论,归纳小结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滴定的操作,提升数据处理定量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滴定实验,培养学生对数据的记录和处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误差分析意识,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初步认识定量分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二.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熟练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有关操作和仪器的使用。知识与技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教学难点:误差分析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设疑、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小结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帮助引导作用的教学活动。3.教法学法二.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本节课4.教学思路通过情景设定引入酸碱中和滴定,再通过回顾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引入滴定操作;通过学生实验操作,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小结得出误差分析的关键点;最后通过教师设疑,引出滴定终点与PH值的关系,学生分析画出PH突变曲线,掌握指示剂选择的标准。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复习回顾推进新课体验活动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问题探究深化理解学以致用课堂巩固课堂小结拓展应用二.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4.教学思路通过情景设定引入酸碱中和滴定,再通过回顾复习第一二.教学过程第1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如何来测定产品的总酸含量?设计意图:将化学定量实验应用的日常生活中,贴近生活,揭示化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二.教学过程第1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如何来测定产品的总酸第2环节:复习回顾,推进新课问题1:什么是酸碱中和滴定?使用到的仪器有哪些?问题2: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问题4:若现有食盐、NaOH、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只用酚酞试液如何来鉴别呢?设计意图:问题1问题2的设置,通过对第一课时知识的回顾,巩固仪器的使用,为接下来的滴定操作作准备;问题4实验的设计引出酸碱中和滴定可以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控制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先初步解决滴定终点判断的问题,为以下环节的实施作准备。第2环节:复习回顾,推进新课问题1:什么是酸碱中和滴定?使用第3环节:体验活动,实验探究

按照下列实验方案测定盐酸的浓度(1)向酸式滴定管中注入的未知浓度的盐酸,调节页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2)取一只洁净的锥形瓶,从酸式滴定管中放出约20mL的盐酸于锥形瓶中。(3) 向碱式滴定管中注入0.1mol/L的NaOH溶液,调节页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V1,放置于滴定管夹中待用。(4) 向盛放盐酸的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移至碱式滴定管下,轻轻挤压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球,向锥形瓶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锥形瓶,至溶液恰好出现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记录滴定管读书V2.(5)重复以上实验2-3次,并将数据填入表中。【活动与探究】第3环节:体验活动,实验探究按照下列实验方案测定盐酸第3环节:体验活动,实验探究学生实验:将学生分3组,每组选取2位同学到前面进行滴定实验,一人操作,一人协助记录,实验结束后分别将自己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其余同学在下面仔细观察相应组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归纳总结以下问题:问题1:滴定过程包括哪些步骤?要注意哪些问题?问题2:3组同学得出的3组数据若有一组差别较大时,怎么处理?问题3:

3组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分别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对实验的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第3环节:体验活动,实验探究学生实验:将学生分3组,每组选取两个准备:1. 滴定管:查漏→洗涤→待装液润洗→加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初始读数2. 锥形瓶:洗涤→加待装液一个滴定: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控制锥形瓶,边滴边震荡锥形瓶,眼睛始终注释锥形瓶内液体颜色变化。指示剂颜色变化半分钟内不褪色,达到终点,记录液面刻度。重复操作2——3次,取平均值计算:C未知=(C已知×V已知)/V未知通过学生的观察,小结出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第3环节:体验活动,实验探究计算时,实验中测得的几组数据中,误差较大的一组应舍去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学习过滴定中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所以第二课时中,教师不需要再详细讲解滴定的操作过程,而是改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组讨论小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滴定的操作步骤,主动发现滴定操作中的注意点、关键点;从观察同学实验的过程中去寻找学生常见的操作误区,从而引出误差分析,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辅助作用的理念。两个准备:通过学生的观察,小结出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展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不当之处,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操作对滴定结果的影响,进行误差分析。第4环节: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例如:标准液滴定待测液用滴定管滴定时①用蒸馏水洗滴定管后,没有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②若用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末排出,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锥形瓶: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洗()在滴定过程中有标准液粘在锥形瓶内壁,又未用蒸馏水冲下()用强酸滴定强碱时,碱液移入锥形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再滴定()读数①滴定时,开始时仰视,结束时俯视()②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读数,结束时俯视,开始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指示剂判断终点:①滴定终止一分钟后,溶液又呈现出滴定前的颜色()②当指示剂变色后若反加一滴待测液,而溶液未恢复滴定前的颜色()展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不当之处,通过学生的分组第4环节: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待测数据已知数据已知定值其中C(标)、V(待)是已知的数据,因此C(待测)的大小是与V(标)成正比的。一切误差的分析都要归结到对V(标)的大小的影响上分析,即导致V(标)偏大的操作,则测量结果偏大,反之,则测量结果偏低。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的操作问题,针对常见的不当操作,展开讨论,得出操作不当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的区别,养成实验严谨细致的作风。第4环节: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待测数据已知数据已知定值其中C(设问1.酸碱指示剂有很多种,我们能否选择不同的指示剂作为终点判断的依据?指示剂不同,对滴定实验的结果是否有影响呢?第5环节:问题探究,深化理解【问题探究】讨论:已知用0.100mol/LNaOH溶液滴定20mL0.100mol/L的盐酸,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如下表V(NaOH)/mL0.0018.0019.6819.9820.0020.0220.2022.0023.00pH1.02.33.34.37.09.710.711.712.5问题1.滴定终点消耗碱溶液多少?PH等于多少?问题2.滴定终点时多半滴和少半滴,溶液性质发生怎样改变?PH怎么变?(半滴=0.002mL)问题3.如果以NaOH溶液为横坐标,以PH值的变化为纵坐标,绘制中和滴定曲线图。【思考】设问1.酸碱指示剂有很多种,我们能否选择不同的指示剂作为终点【展示曲线图】第5环节:问题探究,深化理解分析PH值的突变范围及滴定终点。设问1:如果酸碱指示剂在PH值的突变范围内变色,误差会很大吗?设问2:根据PH的突变规律,应该如何来选择恰当的指示剂,减小误差呢?请学生阅读课本P77的拓展视野: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同时根据几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结合滴定过程中的PH突变特点,分析小结指示剂选择的原则!【展示曲线图】第5环节:问题探究,深化理解分析PH值的突变范指示剂选择原则: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变色越明显越好。2.变色范围应全部或一部分在突跃范围内。3.指示剂变色点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越接近,误差越小。因此:强酸与强碱的互滴,终点呈中性,可选酚酞或

甲基橙、甲基红。

强酸与弱碱的互滴,终点呈酸性,应选甲基橙或甲基红等酸性变色的指示剂。

弱酸与强碱的互滴,终点呈碱性,应选酚酞等碱性变色的指示剂。第5环节:问题探究,深化理解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通过问题探究,学生思考的形式,随着问题由浅入深一个个的提出,让学生由难到易,由简单到复杂,一层层的思考,深化了对滴定过程中PH突变的理解,明确滴定中指示剂选择的原则。这种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容易接受。指示剂选择原则:第5环节:问题探究,深化理解设计意图:本环节例1.第6环节:学以致用,课堂巩固设计意图:例1的设计在于加深学生对PH突变及滴定终点的理解,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实际的掌握酸碱指示剂选择的标准,训练学生读图解题的能力。例1.第6环节:学以致用,课堂巩固设计意图:例1的设计在于加例2.判断下列操作引起的误差①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读数,开始时仰视,终点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②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末干燥()③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④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后未摇匀,出现局部变色或刚变色未等待半分钟观察变色是否稳定就停止滴定,造成滴定未达终点,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⑤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滴定结束后,立即读数()⑥滴定时滴定管中标准液读书,开始时俯视,结束时仰视()第6环节:学以致用,课堂巩固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及时巩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强对误差分析的能力,可以很好的突破本课时的难点。例2.判断下列操作引起的误差第6环节:学以致用,课堂巩固设计【板书设计】第7环节:课堂小结,应用拓展酸碱中和滴定步骤终点判断(PH突变)两个准备:滴定管锥形瓶滴定指示剂选择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待测数据已知数据已知定值【板书设计】第7环节:课堂小结,应用拓展酸碱中和滴定步骤1.课后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滴定的分类及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第7环节:课堂小结,应用拓展2.思考:今有长期盛放的Na2SO3(其中可能含有其氧化产物Na2SO4),如何利用下列物质设计实验方案来测定Na2SO3的纯度?那种方案最合适!0.1mol/L盐酸、BaCl2溶液、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作业布置】1.课后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滴定的分类及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高中化学说课请批评指正!谢谢!高中化学说课请批评指正!谢谢!高中化学说课酸碱中和滴定(第2课时)高中化学说课酸碱中和滴定(第2课时)说课内容一.教学背景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三.教学过程说课内容一.教学背景1.教材层面酸碱中和滴定是继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以后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本节内容综合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及溶液的pH、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应用、滴定实验的操作、数据处理等知识,是高考要求的9个基本实验之一,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中和滴定,使化学研究从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滴定操作本身简便,快速,并且有足够的准确性,是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因此,该方法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的应用。一.教学背景1.教材层面酸碱中和滴定是继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溶液以后的一2.学生层面学生欠缺对数据处理及PH突变曲线的图像分析的能力,这将是本课时学习中的难点。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溶液的配置,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pH的计算等,同时具备酸碱指示剂使用的知识,对中和滴定的仪器使用及操作也有初步的了解。能力基础学生通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描述、探讨能力,在前面溶液配置的实验中接触过了定量实验,也具有了定量分析及实验探究的基本技能。潜在困难一.教学背景2.学生层面学生欠缺对数据处理及PH突变曲线的图像分析的能(1)熟练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有关操作和仪器的使用。(2)知道中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选择原则,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3)了解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突变,并能绘制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应用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实验,分组讨论,归纳小结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滴定的操作,提升数据处理定量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滴定实验,培养学生对数据的记录和处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误差分析意识,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初步认识定量分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二.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熟练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有关操作和仪器的使用。知识与技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教学难点:误差分析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设疑、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小结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帮助引导作用的教学活动。3.教法学法二.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本节课4.教学思路通过情景设定引入酸碱中和滴定,再通过回顾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引入滴定操作;通过学生实验操作,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小结得出误差分析的关键点;最后通过教师设疑,引出滴定终点与PH值的关系,学生分析画出PH突变曲线,掌握指示剂选择的标准。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复习回顾推进新课体验活动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问题探究深化理解学以致用课堂巩固课堂小结拓展应用二.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4.教学思路通过情景设定引入酸碱中和滴定,再通过回顾复习第一二.教学过程第1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如何来测定产品的总酸含量?设计意图:将化学定量实验应用的日常生活中,贴近生活,揭示化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二.教学过程第1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如何来测定产品的总酸第2环节:复习回顾,推进新课问题1:什么是酸碱中和滴定?使用到的仪器有哪些?问题2: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问题4:若现有食盐、NaOH、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只用酚酞试液如何来鉴别呢?设计意图:问题1问题2的设置,通过对第一课时知识的回顾,巩固仪器的使用,为接下来的滴定操作作准备;问题4实验的设计引出酸碱中和滴定可以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控制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先初步解决滴定终点判断的问题,为以下环节的实施作准备。第2环节:复习回顾,推进新课问题1:什么是酸碱中和滴定?使用第3环节:体验活动,实验探究

按照下列实验方案测定盐酸的浓度(1)向酸式滴定管中注入的未知浓度的盐酸,调节页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2)取一只洁净的锥形瓶,从酸式滴定管中放出约20mL的盐酸于锥形瓶中。(3) 向碱式滴定管中注入0.1mol/L的NaOH溶液,调节页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V1,放置于滴定管夹中待用。(4) 向盛放盐酸的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移至碱式滴定管下,轻轻挤压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球,向锥形瓶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锥形瓶,至溶液恰好出现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记录滴定管读书V2.(5)重复以上实验2-3次,并将数据填入表中。【活动与探究】第3环节:体验活动,实验探究按照下列实验方案测定盐酸第3环节:体验活动,实验探究学生实验:将学生分3组,每组选取2位同学到前面进行滴定实验,一人操作,一人协助记录,实验结束后分别将自己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其余同学在下面仔细观察相应组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归纳总结以下问题:问题1:滴定过程包括哪些步骤?要注意哪些问题?问题2:3组同学得出的3组数据若有一组差别较大时,怎么处理?问题3:

3组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分别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对实验的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第3环节:体验活动,实验探究学生实验:将学生分3组,每组选取两个准备:1. 滴定管:查漏→洗涤→待装液润洗→加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初始读数2. 锥形瓶:洗涤→加待装液一个滴定: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控制锥形瓶,边滴边震荡锥形瓶,眼睛始终注释锥形瓶内液体颜色变化。指示剂颜色变化半分钟内不褪色,达到终点,记录液面刻度。重复操作2——3次,取平均值计算:C未知=(C已知×V已知)/V未知通过学生的观察,小结出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第3环节:体验活动,实验探究计算时,实验中测得的几组数据中,误差较大的一组应舍去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学习过滴定中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所以第二课时中,教师不需要再详细讲解滴定的操作过程,而是改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组讨论小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滴定的操作步骤,主动发现滴定操作中的注意点、关键点;从观察同学实验的过程中去寻找学生常见的操作误区,从而引出误差分析,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辅助作用的理念。两个准备:通过学生的观察,小结出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展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不当之处,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操作对滴定结果的影响,进行误差分析。第4环节: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例如:标准液滴定待测液用滴定管滴定时①用蒸馏水洗滴定管后,没有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②若用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末排出,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锥形瓶: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洗()在滴定过程中有标准液粘在锥形瓶内壁,又未用蒸馏水冲下()用强酸滴定强碱时,碱液移入锥形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再滴定()读数①滴定时,开始时仰视,结束时俯视()②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读数,结束时俯视,开始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指示剂判断终点:①滴定终止一分钟后,溶液又呈现出滴定前的颜色()②当指示剂变色后若反加一滴待测液,而溶液未恢复滴定前的颜色()展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不当之处,通过学生的分组第4环节: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待测数据已知数据已知定值其中C(标)、V(待)是已知的数据,因此C(待测)的大小是与V(标)成正比的。一切误差的分析都要归结到对V(标)的大小的影响上分析,即导致V(标)偏大的操作,则测量结果偏大,反之,则测量结果偏低。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的操作问题,针对常见的不当操作,展开讨论,得出操作不当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的区别,养成实验严谨细致的作风。第4环节: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待测数据已知数据已知定值其中C(设问1.酸碱指示剂有很多种,我们能否选择不同的指示剂作为终点判断的依据?指示剂不同,对滴定实验的结果是否有影响呢?第5环节:问题探究,深化理解【问题探究】讨论:已知用0.100mol/LNaOH溶液滴定20mL0.100mol/L的盐酸,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如下表V(NaOH)/mL0.0018.0019.6819.9820.0020.0220.2022.0023.00pH1.02.33.34.37.09.710.711.712.5问题1.滴定终点消耗碱溶液多少?PH等于多少?问题2.滴定终点时多半滴和少半滴,溶液性质发生怎样改变?PH怎么变?(半滴=0.002mL)问题3.如果以NaOH溶液为横坐标,以PH值的变化为纵坐标,绘制中和滴定曲线图。【思考】设问1.酸碱指示剂有很多种,我们能否选择不同的指示剂作为终点【展示曲线图】第5环节:问题探究,深化理解分析PH值的突变范围及滴定终点。设问1:如果酸碱指示剂在PH值的突变范围内变色,误差会很大吗?设问2:根据PH的突变规律,应该如何来选择恰当的指示剂,减小误差呢?请学生阅读课本P77的拓展视野: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同时根据几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结合滴定过程中的PH突变特点,分析小结指示剂选择的原则!【展示曲线图】第5环节:问题探究,深化理解分析PH值的突变范指示剂选择原则: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变色越明显越好。2.变色范围应全部或一部分在突跃范围内。3.指示剂变色点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越接近,误差越小。因此:强酸与强碱的互滴,终点呈中性,可选酚酞或

甲基橙、甲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