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招考聘用10人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_第1页
2022年04月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招考聘用10人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_第2页
2022年04月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招考聘用10人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_第3页
2022年04月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招考聘用10人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_第4页
2022年04月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招考聘用10人考前冲刺卷Ⅰ【3套】附带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4月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招考聘用10人考前冲刺卷【3套】附带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1卷一.数量关系(共80题)1.【单选题】有37名红军战士渡河,现仅有一只小船,每次只能载5人,需要几次才能渡完?_____

A:7次

B:8次

C:9次

D:10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计数模型问题解析考查点:公式应用2.【单选题】用正方形纸板铺满24×36cm的长方形,最少需要多少块正方形纸板?_____

A:6

B:12

C:24

D:5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本题可转化为求:24、36的最大公约数;24、36的最大公约数为12,故用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纸板来铺,需要的纸板最少;需要正方形纸板为:(24×36)÷(12×12)=6块。所以,选A。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公约数与公倍数问题>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3.【单选题】三位专家为10幅作品投票,每位专家分别都投出了5票,并且每幅作品都有专家投票。如果三位专家都投票的作品列为A等,两位专家投票的列为B等,仅有一位专家投票的作品列为C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A等和B等共6幅

B:B等和C等共7幅

C:A等最多有5幅

D:A等比C等少5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解析】设A等作品为件,B等为件,C等为件,则则(3x+2y+z)-(x+y+z)=2x+y=5。此时,解得因此,只有D项正确。4.【单选题】某单位《普法知识问答》的总平均分为87分,男同志的平均分为85分,女同志的平均分为90分,问此单位的男、女比例是多少?_____

A:2/3

B:3/4

C:3/2

D:4/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设女同志为1,男同志为x,则(85x+90)÷(1+x)=87,解得x=3/2,即为男、女的比例,选C。5.【单选题】

a=8.8+8.98+8.998+8.9998+8.99998,则a的整数部分是_____。

A:45

B:44

C:43

D:4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B【解析】因为a>8.8×5=44,a<9×5=45,所以a的整数部分是44。6.【单选题】某次投资活动中在三个箱子中均放有红、黄、绿、蓝、紫、橙、白、黑8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奖励规则如下:从三个箱子分别摸出一个球,摸出的3个球均为红球得一等奖,摸出的3个球至少有一个绿球得二等奖,摸出的3个球均为彩色球(黑、白除外)得三等奖,那么不中奖的概率是_____。

A:0—25%之间

B:25—50%之间

C:50—75%之间

D:75—100%之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概率问题解析7.【单选题】有一件工作,丙单独做需10小时完成;乙、丙合作需4小时完成。甲2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乙需要3小时才能完成。现在这件工作由丙独做,他从清晨5时开工,必须在中午12时完工。甲、乙二人应帮助丙工作多少时间才能使丙准时完成工作?_____

A:4/5小时

B:1小时

C:4/3小时

D:2小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8.【单选题】某商店的两件商品成本价相同,一件按成本价多25%出售,一件按成本价少13%出售,则两件商品各售出一件时盈利为多少?_____

A:6%

B:8%

C:10%

D:1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经济利润问题解析设每件成本为100,则售价为125+87=212,利润为212÷200-1=6%。故正确答案为A。9.【单选题】李老师带领一班学生去种树,学生恰好被平分为4个小组,总共种树667棵,如果师生每人种树的棵数一样多,那么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_____

A:28

B:36

C:22

D:2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这个班师生每人种树的棵数只能是667的约数:1、23、29、667。当每人种23棵树时,全班人数应是,而28恰好是4的倍数,符合题目要求。以此方法计算,每人种1或29或667棵树时,所得人数不能被4整除,故不符合题目要求。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数字问题>数字的拆分10.【单选题】小王的手机通讯录上有一手机号码,只记下前面8个数字为15903428。但他肯定,后面3个数字全是偶数,最后一个数字是6,且后3个数字中相邻数字不相同,请问该手机号码有多少种可能?_____

A:15

B:16

C:20

D:1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一位偶数有0、2、4、6、8,共5个。考虑倒数第二位,因为相邻数字不相同且为偶数,则有4种选择。倒数第三位与倒数第二位不相同,也有4种选择,共有4×4=16种情况。11.【单选题】(2006江苏,第7题)已知,则:的值是多少?_____

A:3968

B:3188

C:3528

D:2848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观察题干,发现:,,,,,;那么,。所以,选C。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定义新运算问题12.【单选题】有面值为8分、1角和2角的三种纪念邮票若干张,总价值为1元2角2分,则邮票至少有_____。

A:7张

B:8张

C:9张

D:10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要使邮票最少,则要尽量多的使用大面额邮票:2角的要多用;并且要达到总价值1元2角2分:2角的邮票要使用4张;1角的邮票要使用1张;8分的邮票要4张;即:1元2角2分;所以至少要用张。所以,选C。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数字问题>数字的拆分13.【单选题】某医院有一氧气罐匀速漏气,该氧气罐充满后同时供40人吸氧,60分钟后氧气耗尽,再次充满该氧气罐同时供60个人吸氧,则45分钟后氧气耗尽。问如果该氧气罐充满后无人吸氧,氧气耗尽需要多长时间?_____

A:1.5小时

B:2小时

C:2.5小时

D:3小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这是一个变形的牛吃草问题。设原有氧气为M,漏气速度为V,则可得(40+V)×60=(60+V)×45=M,解得V=20,M=3600,如果没人吸氧,则可得耗尽的时间为3600÷20=180分钟,即3小时。故正确答案为D。14.【单选题】甲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步行从A地前往B地,在甲出发90分钟时,乙发现甲落下了重要物品,立即骑自行车以每小进12千米的速度追甲,终于在上午11点追上了甲。问甲出发时间是上午几点?_____

A:7

B:8

C:9

D:1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B。追及路程为6×1.5=9千米,甲乙速差为12-6=6千米/小时,则乙追上甲需要9÷6=1.5小时。因此甲出发时间是早上8点。故选B项。15.【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人为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丁捐款169元。问四人一共捐了多少钱?_____

A:780元

B:890元

C:1183元

D:2083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设捐款总数为60x元,则由“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得到甲捐款20x元;由“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得到乙捐款15x元;由“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得到甲捐款12x元。由题意得方程:20x+15x+12x+169=60x解得x=13因此60x=780,故正确答案为A。秒杀技由“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可知捐款总数必须能被3整除,故只有A选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16.【单选题】建造一个容积为8立方米,深为2米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分别为120元/平米和80元/平米,那么水池的最低总造价是_____元。

A:1560

B:1660

C:1760

D:186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几何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几何等量最值性质。容积为8,深为2,则底面积为4,当底面为正方形时,周长最小,此时造价最低,故正方形边长为2,则底面周长为2×4=8,而侧面面积=深度×底面周长=2×8=16,则总造价=120×4+80×16=1760。故正确答案为C。考查点:几何等量最值性质17.【单选题】某停车场按以下方法收费:每4小时收5元,不足4小时按5元收取,每晚超过零时加收5元,并且每天早上8点开始重新计时,某天下午15时小王将车停入停车场,取车时缴纳停车费65元,小王停车时间t的范围是_____。

A:如果A、B、P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汽车所在位置有3个,可位于A、B两地之间或A、B两地外侧

B:如果A、B、P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汽车的位置有无穷多个

C:如果A、B、P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汽车拉于A、B两地之间或两地外侧

D:如果A、B、P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汽车位于A、B两地外侧,且汽车到A的距离为20千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几何问题解析AB距离为40,AP和BP距离之和为60千米,若A、B、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P点位于AB外侧10千米处;若A、B、P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转化为A、B点固定,AP+BP=60即可,有无数种选择。故答案为B。18.【单选题】瓶中装有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1000克,现在又分别倒入200克和400克的A、B两种酒精溶液,瓶里的溶液浓度变为15%,已知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B种酒精溶液浓度的2倍。那么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_____

A:5%

B:6%

C:8%

D:1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浓度问题解析19.【单选题】(2006国考B类)某工作组有12名外国人,其中6人会说英语,5人会说法语,5人会说西班牙语;有3人既会说英语又会说法语,有2人既会说法语又会说西班牙语,有2人既会说西班牙语又会说英语;有1人这三种语言都会说。则只会说一种语言的人比一种语言都不会说的人多:_____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根据题意,设:=会说英语的人=6,=会说法语的人=5,=会说西班牙语的人=5,=会说英语和法语的人=3,=会说法语和西班牙语的人=2,=会说西班牙语和英语的人=2,=三种语言都会说的人=1。根据题意,观察下边文氏图,可知,所求为:。根据公式:。因此,所求为:。所以,选C。按照题意依次填入图中数据,则可知:只会说一种外语的有(人),一种外语也不会的有2人,则只会说一种外语的比一种外语都不会说的多3人,所以,选C。考查点:>数学运算>容斥原理问题>三个集合容斥关系20.【单选题】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所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_____。

A:22人

B:28人

C:30人

D:36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解析】A。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题中的数字是怎样统计出来的。一个人喜欢三种中的一种,则只被统计一次;一个人如喜欢两种,则被统计两次,即被重复统计一次;一个人如喜欢三种,则被统计三次,即喜欢看球赛、电影和戏剧的人数中都包括他,所以他被重复统计了两次。总人数为100,而喜欢看球赛、电影和戏剧的总人次数为:58+38+52=148,所以共有48人次被重复统计。这包括4种情况:(1)12个人三种都喜欢,则共占了36人次,其中24人次是被重复统计的;(2)仅喜欢看球赛和戏剧的,题中交待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共有18人,这个数字包括三种都喜欢的12人在内,所以仅喜欢看球赛和戏剧的有6人,则此6人被统计了两次,即此处有6人次被重复统计;(3)仅喜欢看电影和戏剧的,题中交待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这个数字也应包括三种都喜欢的12人在内,所以仅喜欢看电影和戏剧只有4人,即此处有4人被重复统计。(4)仅喜欢看球赛和电影的,此类人数题中没有交待,但我们可通过分析计算出来。一共有48人次被重复统计,其中三种都喜欢的被重复统计了24人次,仅喜欢看球赛和戏剧的被重复统计了6人次,仅喜欢看电影和戏剧的被重复统计了4人次,则仅喜欢看球赛和电影的被重复统计的人次数为:48-24-6-4=14,这也就是仅喜欢球赛和电影的人数。一共有52人喜欢看电影,其中12人三种都喜欢,4人仅喜欢看电影和戏剧两种,14人仅喜欢看球赛和电影两种,则只喜欢看电影的人数为:52-12-4-14=22。21.【单选题】3种动物赛跑,已知狐狸的速度是兔子的,兔子的速度是松鼠的2倍,一分钟松鼠比狐狸少跑14米,那么半分钟兔子比狐狸多跑_____米。

A:28

B:19

C:14

D:7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C【解析】由题意可得:兔子速度∶松鼠速度∶狐狸速度=6∶3∶4,又因为“一分钟松鼠比狐狸少跑14米”即半分钟松鼠比狐狸少跑7米,所以令半分钟兔子、松鼠、狐狸分别跑6a、3a、4a,4a-3a=7,故a=7,所以半分钟兔子比狐狸多跑6×7-4×7=14(米)。22.【单选题】在棱长为12厘米的正方体的面的中心挖洞,并通到对面。洞口是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它现在的表面积是多?_____

A:846平方厘米

B:986平方厘米

C:1134平方厘米

D:1324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解析】C。表面积=6×12×12-6×3×3+6×3×4×[(12-3)÷2]=1134平方厘米。23.【单选题】77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7546,则其中第45个自然数是_____。

A:91

B:100

C:104

D:10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77个自然数的和是7546,故平均数7546÷77=98为中位数,也即第39个数,因此第45个数为104。故选C。24.【单选题】一个快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3分钟,一个慢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2分钟。如果将两个钟同时调到标准时间,结果在24小时内,快钟显示11点整时,慢钟显示9点半。则此时的标准时间是_____。

A:10点35分

B:10点10分

C:10点15分

D:10点06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钟表问题解析应用比例,两个钟转动速度之差的比,即等于两钟钟面运行时长的差额之比。快钟与标准时间的之差、慢钟与标准时间的之差两者比为3:2,最终时间快钟、慢钟相差1.5小时,因此快钟与标准时间之差为1.5×3/5=0.9小时,则标准时间为11(时)-60×0.9(分)=10(时)06(分)。故正确答案为D。考查点:比例转化25.【单选题】小鲸鱼说:“妈妈,我到您现在这么大时,您就31岁啦!”大鲸鱼说:“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请问小鲸鱼现在几岁?_____

A:13

B:12

C:11

D:1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C【解析】由题意可得:设小鲸鱼有x岁,大鲸鱼为y岁,则可得出y+(y-x)=31,x-(y-x)=1,解得x=11。故选C。26.【单选题】商场销售某种电脑,第一个月按的利润定价销售,第二个月按的利润定价销售,第三个月按第二个月定价的进行销售,第三个月销售的电脑比第一个月便宜1820元。那么,这种电脑商场的进价是_____。

A:5900元

B:5000元

C:6900元

D:7100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解法一:根据题意,应用代入法。只有进价为5000的时候,第一个月的定价为:5000×﹙1+50%)=7500,第二个月的定价为:5000×﹙1+42%)=7100,第三个月的定价为:7100×80%=5680,第三个月销售的电脑比第一次月销售的电脑才会便宜:7500-5680=1820。所以,选B。解法二:设进价为x,则:第一个月的定价为:1.5x;第二个月的定价为:1.42x;第三个月的定价为:;根据题意:;解得,。所以,选B。考查点:>数学运算>利润利率问题>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等量关系问题27.【单选题】从12时到13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可成直角的机会有多少次?_____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B【解析】时针和分针在12点时从同一位置出发,按照规律,分针转过360度,时针转过30度,即分针转过6度(一分钟),时针转过0.5度,若一个小时内时针和分针之间相隔90度,则有方程:6x=0.5x+90和6x=0.5x+270成立,分别解得x的值就可以得出当前的时间,应该是12点180/11分(约为16分左右)和12点540/11分(约为50分左右),可得为两次。28.【单选题】某商场促销,晚上八点以后全场商品在原来折扣基础上再打9.5折,付款时满400元再减100元,已知某鞋柜全场8.5折,某人晚上九点多去该鞋柜买了一双鞋,花了384.5元,问这双鞋的原价为多少钱?_____

A:550

B:600

C:650

D:70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经济利润问题解析有题意,鞋的原价为(384.5+100)/(0.85×0.95)=484.5/(0.85×0.95),计算量比较大,而只要注意到分子484.5中含有因数3,而因数3没有被分母约掉,所以必然保留到最后结果中,而四个选项中只有B可以被3整除,故正确答案为B。秒杀技假设这双鞋的原价是N,则根据题意:N×0.85×0.95=384.5+100,观察此等式也可得到答案。注意到上述等式的右边小数点后仅一位数字,而等式左侧除N外小数点后有四位小数,要使得等式成立,则首先小数点后的数字位数必然一样,因此N要能够将小数点后四位数字变成只有1为数字,显然只有B符合要求。故正确答案为B。考查点:数字特性29.【单选题】某学校1999名学生去游故宫、景山和北海三地,规定每人至少去一处,至多去两地游览,那么至少有多少人游览的地方相同?_____

A:35

B:186

C:247

D:33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学生游玩一处的情况有3种,游玩2处的情况也有3种。学生游玩共有:3+3=6种情况,即共有6个抽屉。因为1999÷6=333…1,故至少有333+1=334人游览的地方相同考查点:>数学运算>抽屉原理问题>抽屉原理230.【单选题】将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然后每隔一定长度剪一刀,共剪6刀。问这样操作后,原来的绳子被剪成几段?_____

A:18段

B:49段

C:42段

D:52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对折三次,则绳子变成8折,在上面剪6刀,第一刀为8*1+1=9段;第二刀为8*2+1=17段,依次类推第六刀为8*6+1=49段,因此绳子被剪成49段。因此正确答案为B。31.【单选题】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做50个,要比计划晚8天完成;如果每天做60个,就可提前5天完成,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_____

A:3500个

B:3800个

C:3900个

D:4000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C。【解析】每天做50个,到规定时间还剩50×8=400个。每天做60个,到规定时间还差60×5=300个。规定时间是:(50×8+60×5)/(60-50)=70天零件总数是:50×(70+8)=3900个。32.【单选题】赵先生34岁,钱女士30岁,一天,他们碰上了赵先生的三个邻居,钱女士问起了他们的年龄,赵先生说:他们三人的年龄各不相同,三人的年龄之积是2450,三人的年龄之和是我俩年龄之和。问三个邻居中年龄最大的是多少岁?_____

A:42

B:45

C:49

D:5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年龄问题解析三个人的年龄之积为2450,对2450做因式分解得2450=2×5×5×7×7,三个人的年龄之和为64。所以试着把5个因数组合成3个不同的整数,使他们的和为64。可知5、10、49符合要求,5+10+49=64,故三个邻居中年龄最大是49岁。故正确答案为C。考查点:构造调整33.【单选题】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_____。

A:1千米

B:2千米

C:3千米

D:6千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行程问题解析本题要理解问题是“顺水漂流半小时”,指的是半小时水流出多远,而不是船半小时的顺水航程。设顺水漂流速度为A千米/小时,则船静水航速为(30-A)千米/小时,逆水航速为(30-2A)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得3×30=(30-2A)×5,解得A=6。因此船在该河上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3千米,故正确答案为C。34.【单选题】有甲、乙、丙三辆公交车于上午8:00同时从公交总站出发,三辆车再次回到公交总站所用的时间分别为4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假设这三辆公交车中途不休息,请问它们下次同时到达公交总站将会是几点?_____

A:11点整

B:11点20分

C:11点40分

D:12点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周期问题解析三辆公交车下次同时到达公交总站相隔的时间应是三辆车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为200分钟,计3小时20分钟,因此三辆车下次同时到达公交总站的时间为11点20分钟。因此正确答案为B。考查点:最小公倍数35.【单选题】某公司采取百分制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在12月的考核中,男员工的平均分数为80分,女员工的平均分数为84.25分,而全公司的平均分数为82.5分,如果该公司员工人数多于80人而小于90人,那么该公司男员工和女员工的人数分别为多少?_____

A:35、50

B:50、35

C:40、45

D:45、4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A。36.【单选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P(3a-9,1-a)在第三象限内,且横坐标、纵坐标都是整数,则点P的坐标是_____。

A:(一1.一3)

B:(一3,一1)

C:(一3,2)

D:(一2,一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B【解析】第三象限内的值都是负值,因此可得。且P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因此2,所以P点坐标是(一3,一1)。37.【单选题】甲、乙两个厂生产同一种玩具,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个月保持不变,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个月增加一倍,已知一月份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98件,二月份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106件。那么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第一次超过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是在几月份?_____

A:3月

B:4月

C:5月

D:7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不等式分析问题解析38.【单选题】_____

A:15

B:16

C:17

D:18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容斥原理问题解析套用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60+170+150-22-60-35+X=280,根据尾数法知答案为C。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A∪B∪C|=|A|+|B|+|C|-|A∩B|-|B∩C|﹣|C∩A|+|A∩B∩C|。39.【单选题】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张先骑摩托车从甲出发,1小时后李驾驶汽车从甲出发,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摩托车开始速度是50千米/小时,中途减速为40千米/小时。汽车速度是80千米/小时。汽车曾在途中停驶10分钟,那么张驾驶的摩托车减速时是在他出发后的多少小时?_____

A:1

B:3/2

C:1/3

D: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C解析:汽车行驶100千米需100÷80=5/4(小时),所以摩托车行驶了5/4+1+1/6=29/12(小时)。如果摩托车一直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29/12小时可行驶96(2/3)千米,与100千米相差10/3千米。所以一开始用5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10/3÷(50-40)=1/3(小时)。故本题选C.40.【单选题】计算:(2+4+6+8+…+2010)-(1+3+5+7+…+2009)=_____。

A:995

B:1011

C:1111

D:1005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解析】原式=(2-1)+(4-3)+(6-5)+(8-7)+…+(2010-2009)=1+1+1+1+…+1从2到2010共有1005个偶数,所以原式等于1005个1相加,等于1005,故本题答案为D。41.【单选题】一个商家要将自己的广告牌装在一条马路的一边,计划每隔4米装一块广告牌。在该马路上,每隔7米都栽种一棵树。已知这段马路长1092米,且一端是树,请问在不砍掉树的情况下,这段马路上可以装_____块广告牌。

A:234

B:233

C:157

D:156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方法一:如果没有树的话,马路应该可以装1092÷4+1=274(块)广告牌。但因为马路上原来栽有树木,则每隔4×7=28(米)处是树和广告牌重合的地方,不能立广告牌,只需求得广告牌与树木重合之处共有多少,减去即可。至此,本题转化成求在1092米的道路上,间隔28米,可栽种多少树木的问题。套入公式,该条道路上间隔28米处可以种树的棵数1092÷28+1=40。因此,这段马路上能装的广告牌的数量为:274—40=234(块)。方法二:题目可以看做是周期问题。每隔28米可装广告牌数量为28÷4+1=8(块),其中两端都种有树,则28米内可以装广告牌8—2=6(块)。1092米内间隔为28米的路段共有1092÷28=39(个),所以共可装广告牌的数量为6×39=234(块)。42.【单选题】在2011年世界产权组织公布的公司全球专利申请排名中,中国中兴公司提交了2826项专利申请,日本松下公司申请了2463项,中国华为公司申请了1831项,分别排名前3位,从这三个公司申请的专利中至少拿出多少项专利,才能保证拿出的专利一定有2110项是同一公司申请的专利?_____

A:6049

B:6050

C:6327

D:632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最值问题。最不利的情况数+1=2109+2109+1831+1=6050;选项尾数不同,可以考虑尾数法。43.【单选题】某班有50位同学参加期末考试,结果英文不及格的有15人,数学不及格的有19人,英文和数学都及格的有21人。那么英文和数学都不及格的有_____人。

A:4

B:5

C:13

D:17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本题正确答案为B。解析:设英文和数学都不及格的有x人,由容斥原理可得15+19-x=50-21,得x=5,故选B。44.【单选题】三位数的自然数N满足:除以6余3,除以5余3,除以4也余3,则符合条件的自然数N有几个?_____

A:8

B:9

C:15

D:1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余数与同余问题解析由题意可知满足同余情形,例如此题”三位自然数N除以6余3,除以5余3,除以4也余3”,可见余数恒为3,则取3,因此N的表达式为60n+3,其中60为6、5、4的最小公倍数,根据题目中的N为三位数,可得不等式100≤60n+3≤999,解得2≤n≤16,因此符合条件的自然数有15个,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注:同余问题需要如下口诀: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最小公倍数做周期。口诀解释:余同取余,例如本题,余数恒为3,则取3;合同加和,例如”一个数除以7余1,除以6余2,除以5余3”,可见除数与余数的和相同,取此和8,被除数的表达式为210n+8;差同减差,例如”一个数除以7余3,除以6余2,除以5余1”。可见除数和余数的差相同,取此差4,被除数的表达式为210-4,其中210为5、6、7的最小公倍数。秒杀技根据题目,符合要求的数出现的周期为6、5、4的最小公倍数60,也即每60个连续自然数中必然有一个符合要求,三位数共有900个,因此符合要求的三位数共有900÷60=15(个),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考查点:最小公倍数同余问题45.【单选题】(2009黑龙江)甲、乙两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他们在相遇后继续前行。当甲走完全程的70%时,乙正好走完全程的,此时两人相距220米,问两地相距多少米?_____

A:3360米

B:6圈

C:3320米

D:6圈340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甲、乙第一次相遇时共跑0.5圈,乙跑了100米;第二次相遇时,甲、乙共跑1.5圈,则乙跑了100×3=300米,此时甲差60米跑一圈,则可得0.5圈是300-60=240米,一圈是2×240=480米。第一次相遇时甲跑了240-100=140米,以后每次相遇甲又跑了140×2=280米,所以第十二次相遇时甲共跑了140+280×11=3220=6圈340米。考查点:>数学运算>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环线相遇问题>环线多次相遇问题46.【单选题】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_____

A:25,32

B:27,30

C:30,27

D:32,2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解析: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可知小王比小李大3岁,从选项可判断,只有B选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年龄问题47.【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计算问题解析考查点:平方差公式48.【单选题】甲、乙、丙三人买书共花费96元钱,已知丙比甲多花16元,乙比甲多花8元,则甲、乙、丙三人花的钱的比是_____。

A:3:5:4

B:4:5:6

C:2:3:4

D:3:4:5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解析】设甲花的钱为x,则x+(x+16)+(x+8)=96,则x=24。故三人花的钱的比为24:32:40=3:4:5。49.【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个人比赛打羽毛球,每两个都要赛一场,已知甲胜了丁,并且甲、乙、丙三人胜的场数相同,那么丁胜了几场?_____

A:6

B:0

C:12

D: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解析】B。每人至多赛3场,排除A、C。甲胜丁,则丁至少输1场,排除D。50.【单选题】在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会下象棋的有59人,会下围棋的有48人,两种棋都不会下的有12人,两种棋都会下的有30人,问这个俱乐部一共有多少人?_____

A:89人

B:107人

C:129人

D:137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容斥原理问题解析根据两集合容斥原理,设该俱乐部总人数为a,则59+48-30=a-12,解得a=89(人),故正确答案为A。注:两集合容斥原理推论公式:满足条件1的个数+满足条件2的个数-都满足的个数=总数-都不满足的个数。51.【单选题】A、B两码头间河流长为220千米,甲、乙两船分别从A、B码头同时起航。如果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55小时甲船追上乙船。则乙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_____

A:19

B:20

C:28

D:3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甲乙相向而行时,不管哪个是上游,总是一个顺水、一个逆水。52.【单选题】某单位发当月的工资,已知甲的工资为4500元,若甲取出工资的75%,乙取出工资的1/3,则甲的工资余额是乙的工资余额一半,那么乙当月的工资是多少元?_____

A:1125

B:3375

C:4500

D:600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甲工资为4500元,取出75%还剩25%,为:4500×25%=1125元,由此乙的工资余额为:1125×2=2250元,占当月的2/3,因此乙当月工资为:2250÷2/3=3375元,故正确答案为B。53.【单选题】从平面A外一点P引与A相交的直线,使得P点与交点的距离等于1,则满足条件的直线条数一定不可能是:_____

A:0条

B:1条

C:2条

D:无数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几何问题解析当P点与平面A的垂直距离小于1时,这样的直线有无数条;当P点与平面A的垂直距离等于1时,这样的直线有1条,当P点与平面A的垂直距离大于1时,这样的直线有0条,所以不会出现有2条的情况,正确答案为C。54.【单选题】如图,AD=DB=DC=10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_____

A:109

B:110

C:107

D:110.2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几何问题解析55.【单选题】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盒子长、宽、高分别为20厘米、8厘米和2厘米,现在要用一张纸将其六个面完全包裹起来,要求从纸上剪下的部分不得用作贴补,请问这张纸的大小可能是下列哪一个?_____

A:长25厘米,宽17厘米

B:长26厘米,宽14厘米

C:长24厘米,宽21厘米

D:长24厘米,宽14厘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几何问题解析由题意知,盒子的表面为:2×(20×8+20×2+2×8)=432(平方厘米),纸的面积必须比盒子的表面积大才能完全包裹盒子。计算四个选项中长和宽相乘产生的面积值,A项为25×17=425(平方厘米),B项为26×14=364(平方厘米),C项为24×21>480>432(平方厘米),D项为24×14<26×14=364(平方厘米),仅C项的面积值大于432。故正确答案为C。56.【单选题】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_____。

A:22人

B:28人

C:30人

D:36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解析】本题可以使用阴影覆盖法,即100-(40+18+20)=22(人),故远A项。57.【单选题】(2003山东,第10题)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为3024,它们的和为_____。

A:26

B:52

C:30

D:28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解法一:将3024进行因数分解:。通过构造法我们可以得到:这几个数是6、7、8、9,它们的和是30,所以,选C。解法二:由于这四个数的乘积3024不是5的倍数:因此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5的倍数;而尾数是0和5的数都是5的倍数,故这四个数中任何一个数的尾数都不是0和5:所以只可能是1、2、3、4或6、7、8、9,所以它们和的尾数必然为0;所以,选C。解法三:设四个连续的自然数a、b、c、

D:它们的中位数(即平均数)应该是b、c的平均数,即比b大0.5,也比C小0.5的那个数。我们将A、B、C、D一一代入,发现如果和是26、52、30、28,平均数分别应该是6.5、13、7.5、7,明显只有A、C满足。如果平均数(即中位数)是6.5:那这四个数应该就是5、6、7、8;如果平均数(即中位数)是7.5:那这四个数应该就是6、7、8、9。简单判断前者乘积尾数为0,不满足条件,所以,择C。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速算与技巧>因式分解法58.【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人共做零件325个。如果甲多做10个,乙少做5个,丙做的个数乘以2,丁做的个数除以3,那么,四个人做的零件数恰好相等。问:丁做了多少个?_____

A:180

B:158

C:175

D:16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假设相等的个数为x,则甲做的个数为x-10,乙为x+5,丙为x/2,丁为3x,根据题意可得(x-10)+(x+5)+x/2+3x=325,解得x=60。则丁做的个数为60×3=180(个),因此答案为A。秒杀技由题意,丁的个数可以被3整除,排除B、C、D,故正确答案为A。59.【单选题】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行程问题解析故答案为B。60.【单选题】甲、乙、丙三辆车的时速分别为60公里、50公里和40公里,甲从A地,乙和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遇到乙后15分钟又遇到丙,问A、B两地相距多少公里?_____

A:150公里

B:250公里

C:275公里

D:325公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行程问题解析解析1:甲乙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60÷(50+60)=6/11;甲丙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60÷(40+60)=6/10;在甲乙相遇之后到甲丙相遇,甲走了全程的6/10-6/11=3/55,这段路程为60×15/60=15(公里),所以AB相距15÷(3/55)=275(公里)。解析2:设AB相距s公里,则s/(60+50)=s/(60+40)-1/4,解得s=275(公里)。故正确答案为C。61.【单选题】的个位数是几?_____

A:3

B:5

C:7

D:9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多位数问题解析考查点:尾数法62.【单选题】小张从家到单位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张上班走这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_____倍。

A:3/5

B:2/5

C:1/4

D:3/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因为距离和时间都相同,则可以设路程是1,时间也是1,那么平路的速度为1÷1=1,又因为上坡和下坡路各一半也相同,那么上坡和下坡的路程都是O.5。下坡的速度为1.5,则下坡时问为0.5/1.5=1/3,因此上坡时间为1—1/3=2/3,上坡速度为1/2÷2/3=3/4。63.【单选题】用方形地砖铺一块了正方形地面,四周用不同颜色的地砖加以装饰,用47块不同颜色的砖装饰了这块地面相邻的两边。这块地面一共要用_____块砖。

A:324

B:576

C:891

D:102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B【解析】最外层每边铺地砖(47+1)÷2=24块,故一共要用24×24=576块砖。64.【单选题】小王和小李6小时共打印了900页文件,小王比小李快50%。请问小王每小时打印多少页文件?_____

A:60

B:70

C:80

D:9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解析】D。设小王每小时打印X页,因为小王比小李快50%,则小李每小时打印为X(1-50%)页,则根据题意可列:6X(1-50%)+6X=900,则X=90。65.【单选题】一个班有50名学生,他们的名字都是由2个或3个字组成的。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之后,两组的学生名字字数之差为10。此时两组学生中名字字数为2的学生数量之差为_____。

A:5

B:8

C:10

D:1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解析】C。不定方程问题。由题意两组学生名字字数相差10,两边人数相同,即其中一组比另一组三名字人数多10人,则2名字人数少10人。66.【单选题】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当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计划每天自学多少分钟?_____

A:42

B:48

C:56

D:6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解法一:原来二者时间相同,现在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甲比乙多自学一个小时,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甲是乙的6倍,差倍问题。乙每天减少半小时后的自学时间为:小时=12分钟,乙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为:30+12=42分钟,甲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为:12×6-30=42分钟。解法二:原来时间相同,现甲多半小时,乙少半小时,现在的两数差是(30+30)=60分钟,现在的差数差是(6-1)=5倍,这样可求出现乙每天自学的时间,加上30分钟,可得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即:(30+30)÷(6-1)+30=12+30=42(分钟)。所以,选A。考查点:>数学运算>和差倍比问题>和差倍问题67.【单选题】甲、乙各有钱若干元,甲拿出1/3给乙后,乙再拿出总数的1/5给甲,这时他们各有160元,问甲、乙原来各有多少钱?_____

A:120元200元

B:150元170元

C:180元140元

D:210元110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解析1:乙拿出1/5给甲后甲乙各有160元,说明之前乙有160÷4/5=200元,甲有120元,这是甲给乙1/3后剩余的钱数,则甲原有120÷2/3=180元,乙有200-60=140元。解析2:设甲乙原有钱分别为x、y,根据题意有,2/3x+1/5(1/3x+y)=160,4/5(1/3x+y)=160,解得x=180,y=140。考查点:直接代入逆向考虑68.【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人今年分别是16、12、11、9岁。问多少年前,甲、乙的年龄和是丙、丁年龄和的2倍?_____

A:4

B:6

C:8

D:1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解法一:代入法:将各选项代入即可得到B答案。解法二:现在甲、乙的年龄和为28,丙、丁的年龄和为20,相差8岁。而这两个年龄和之间的差是不变的,所以当甲、乙两人的年龄和为16,丙、丁两人的年龄和为8时,符合题意。而甲、乙两人的年龄差始终为4,所以两人年龄和为16时,甲10岁,乙6岁。正好是6年前的事情。所以,选B。解法三:设年前,甲乙的年龄和丙丁年龄的2倍,由题意可得,解得,。所以,选B。考查点:>数学运算>特殊情境问题>年龄问题69.【单选题】甲乙两个乡村阅览室,甲阅览室科技类书籍数量的1/5相当于乙阅览室该类书籍的1/4,甲阅览室文化类书籍数量的2/3相当于乙阅览室该类书籍的1/6,甲阅览室科技类和文化类书籍的总量比乙阅览室两类书籍的总量多1000本,甲阅览室科技类书籍和文化类书籍的比例为20:1,问甲阅览室有多少本科技类书籍?_____

A:15000

B:16000

C:18000

D:2000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假设甲阅览室科技类书籍有20x本,文化类书籍有x本,则乙阅读室科技类书籍有16x本,文化类书籍有4x本,由题意有:(20x+x)-(16x+4x)=1000,解出x=1000,则甲阅览室有科技类书籍20000本。70.【单选题】小蔡去超市购物,她买了1.6千克苹果,4磅食油和3.8市斤芦柑。请问小蔡买的这三种食品最重的是哪一种?_____

A:苹果

B:食油

C:芦柑

D:三者一样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其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单位之间的数量比较,做此类题目,应首先换算为同一单位。1磅=0.454千克,1市斤=0.5千克,故:4磅=1.816千克,3.8市斤=1.9千克,所以1.6<1.816<1.9,故正确答案为C。71.【单选题】某按以下规定收取燃气费:如果用气量不超过6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如果用气量超过60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某用户8月份交的燃气费平均每立方米0.88元,则该用户8月份的燃气费是_____。

A:66元

B:56元

C:48元

D:61.6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分段计算问题解析72.【单选题】某旅游部门规划一条从甲景点到乙景点的旅游线路,经测试,旅游船从甲到乙顺水匀速行驶需3小时;从乙返回甲逆水匀速行驶需4小时,假设水流速度恒定,甲乙之间的距离为y公里,旅游船在静水中匀速行驶y公里需x小时,则x满足的方程为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行程问题解析因此正确答案为D。秒杀技在顺流或逆流的行程过程中,建立关系式时不会对时间相加减,而只能对速度相加减,因此选项A、B不符合;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必然介于逆流速度和顺流速度之间,因此选项C不符合,而选项D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73.【单选题】已知,则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由可知:=0,=0,即,;则原式=所以,选B。考查点:>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算式等式问题74.【单选题】有一根长240米的绳子,从某一端开始每隔4米作一个记号,每隔6米也作一个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则绳子共剪成_____段。

A:40

B:60

C:80

D:8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容斥原理,每隔4米作一个记号,则作记号数为240÷4-1=59;每隔6米作一个记号,则作记号数为240÷6-1=39;其中每隔12米的记号重复被作两次,类似的记号数为240÷12-1=19。因此做记号总数为59+39-19=79,即绳子被剪成80段。故正确答案为C。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A∪B|=|A|+|B|-|A∩B|75.【单选题】某班共有50名学生参加数学和外语两科考试,已知数学成绩及格的有40人,外语成绩及格的有25人,据此可知数学成绩及格而外语成绩不及格者_____。

A:至少有10人

B:至少有15人

C:有20人

D:至多有30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这是一个集合问题,首先可排除答案D,因为与已知条件“外语及格25人”即“外语不及格25人”不符;其次排除C,因为仅以外语及格率为50%推算数学及格者(40人)中外语不及格人数为40×50%=20(人),缺乏依据,实际上,数学及格者中外语不及格的人数至少为25-(50-40)=15人,答案为B。76.【单选题】一瓶挥发性药物,每天挥发5毫升,15天后挥发了全部的75%,假如每天挥发的速度不变,余下的几天能挥发完?_____

A:4

B:5

C:6

D:7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B【解析】5×15÷75%=100ml这瓶药物共100ml,100-5×15=25ml,剩下25ml,25÷5=5天。77.【单选题】同时打开游泳池的A,B两个进水管,加满水需1小时30分钟,且A管比B管多进水180立方米,若单独打开A管,加满水需2小时40分钟,则B管每分钟进水多少立方米?_____

A:6

B:7

C:8

D:9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工程问题解析解析1:设B管每分钟进水x立方米,则A管每分钟进水为x+2立方米,根据题意可得(2x+2)×90=(x+2)×160,解得x=7。故正确答案为B。解析2:由A、B两管合作加水90分钟,加满水池且A管比B管多进水180立方米,首先可知A管比B管每分钟多进水2立方米,其次可知若A管自己单独灌水90×2=180(分钟),则也可灌满水池,且多灌180立方米(此处原理即用A代替B工作,看差异情况),而题中又告知A管单独工作只需160分钟即可灌满水,因此可知多灌的180立方米用时为180-160=20(分钟),因此A管的效率为每分钟9立方米,于是可知B管每分钟进水7立方米。故正确答案为B。考查点:差异分析78.【单选题】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相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的3倍,每个隔1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行人。每个隔2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骑车人,如果公交车从始发站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间隔几分钟发一辆公交车?_____

A:10

B:8

C:6

D: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B。【解析】设车速V车,人速V人,自行车速3V人,则(V车-V人)×10=20×(V车-3V人),V车=5V人,即车走人4倍位移追上人故T=4×V人×10/5V人=8。79.【单选题】将25台笔记本电脑奖励给不同的单位,每个单位奖励的电脑数量均不等,最多可以奖励几个单位?_____

A:5

B:6

C:7

D: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数列问题解析解析1:从1台开始算起,1+2+3+4+5+6=21,还多4台,不能再单独奖励给一个单位,只能分到后4个单位,因此最多可以奖励6个单位,故正确答案为B。80.【单选题】(2008国家,第54题)某零件加工厂按照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数支付工资,工人每做出一个合格零件能得到工资10元,每做出一个不合格零件将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一共做了12个零件,得到工资90元,那么他在这一天作了多少个不合格零件?_____

A:2

B:3

C:4

D:6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如果12个零件全部合格,则可以得到120元工资;如果12个零件全都不合格,则可以得到-60元工资,则二者比例为:全部合格收入:12090-(-60)=150实际收入:90全不合格收入:-60120-90-30合格零件与不合格零件个数之比为5:1,因此不合格零件个数为全部零件个数的丢,即2个。考查点:>数学运算>盈亏问题二.推理判断(共80题)1.【单选题】某校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公安局抓获了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审讯他们时,甲说:不是我干的。乙说:是丁干的。丙说:是乙干的。丁说:不是我干的。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抢劫案是谁干的?_____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真假破案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乙和丁的话之间是矛盾关系,因此必为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因此甲和丙必为假话。因此可知是甲干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考查点:矛盾关系2.【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解析】本题的关键点是将第1个图中的线段看成是4个等长的小线段重叠在一起。已知图形的规律是:横向看,后面一个图形可以由前一个图形通过线段的旋转得到(旋转到对面的点时相应拉长)。第3行中,只有D项能由前一个图形旋转线段得到。故正确答案为D。3.【单选题】鼠标:键盘_____

A:电脑:音响

B:门:窗户

C:棉花:丝绸

D:红花:绿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并列关系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并列关系,且是属于同一事物不同部分间的并列关系,即"鼠标"和"键盘"都是电脑的组成部分。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B,即"门"和"窗"都是房屋的组成部分。A中"电脑"和"音响"不是属于同一事物不同部分间的并列关系;C不是并列关系,"棉花"和"蚕丝"才是并列关系;D是相互映衬的并列关系,不是属于同一事物不同部分间的并列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4.【单选题】羌特勒是一种野生蘑菇,生长在能为它提供所需糖分的寄主树木——例如道格拉斯冷杉下面。反过来,羌特勒在地下的根茎细丝可以分解这些糖分,并为其寄主提供养分和水分。正是因为这种互惠的关系,采割道格拉斯冷杉下面生长的羌特勒会给这种树木造成严重的伤害。下面哪一个判断如果正确,对上面的结论提出了最强有力的质疑?_____

A:道格拉斯冷杉算不上什么名贵稀有树木

B:羌特勒不仅生长在道格拉斯冷杉树下,也生长在其他寄主树木下面

C:其他野生蘑菇也有长在道格拉斯冷杉树下的,与羌特勒的特点相似

D:对野生蘑菇的采割反而刺激了它的生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解析:题干的推理是建立在“采割道格拉斯冷杉下面生长的羌特勒会使这种蘑菇数量减少进而破坏共生关系”这一假设基础上的,只要说明采割行为不会造成羌特勒减少即可推翻原结论,故答案为D。5.【单选题】有调查发现,某地区法院今年上半年受理的各种诉讼案件比去年同期有明显上升。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_____。

A:该地区的人愈来愈喜欢诉讼

B:该地区的人法律意识越来越高

C:该地区今年的社会治安不及去年

D:该地区的人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容易被激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题干指出“某地区法院今年上半年受理的各种诉讼案件比去年同期有明显上升”。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题干说”受理的案件上升“,这和A中“愈来愈喜欢诉讼”,C中“社会治安不及去年”,D中“越来越容易被激怒”,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A、C、D都过于主观、片面。“受理案件上升”最客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法律意识加强,从而在发生的案件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会导致案件的诉讼量增加,B正确。故在正确答案为B。6.【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叠加规律为:同为黑点变空白,否则为黑点。7.【单选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口头和动作传承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_____。

A:福建的高甲戏、歌仔戏、福州评话

B:梁祝传说、白蛇传传说、孟姜女传说

C:《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D:火宫殿火神庙会、药王山庙会、自贡灯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C【解析】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的一项。定义中指出,传承的方法是“口头和动作”,不包括书面,所以C项为正确答案。8.【单选题】某市实施“4050”工程,旨在为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下岗后再就业困难的本市人员度身定制就业岗位,以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机制,促进其就业。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可以申请4050工程就业机会的是:_____

A:张某是在本市打工的河南人,由于超过50岁,找不到工作,于是他去4050工程申请就业

B:刘某在该市一直没有工作,当她听到这一就业政策后,42岁的她去4050工程申请就业

C:1990年,30岁的刘阿姨从上海某工厂下岗后,摆了个修鞋摊,由于生意不好,去年就不做了,现在在家闲着,今年她去4050工程申请就业

D:张先生从某中学退休后,由于身体保养得好,看上去才四十岁左右,他感到在家里没事干,就去4050申请再就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能申请的人员必须满足:①女性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②下岗再就业困难;③本市人员。A项张某不符合③,B项的刘某和D项的张先生不符合②,所以他们都不能申请4050工程就业机会。而C项的刘阿姨1990年下岗,至今已超过40岁,符合条件。9.【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解析】A。两个小的黑方块的一定是相对的,和两个小黑方块所在面相对的面一定是阴影的。10.【单选题】下列哪两个议案可以在第一天讨论_____

A:六号议案和七号议案

B:二号议案和三号议案

C:二号议案和五号议案

D:五号议案和七号议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A。根据题意可知,四号议案在第二天讨论,而三、一、五号议案都在四号议案之后讨论,因此它们不可能在第一天,那么在第一天讨论的只能是二、六、七号议案,选A项。11.【单选题】光圈:照相机_____

A:词典:工具书

B:画具:画廊

C:鼓膜:耳朵

D:红果:山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C【解析】题干光圈是照相机的一部分,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A项属于种属关系,D项红果就是山楂。故正确答案为C。12.【单选题】邮件营销是指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目标用户传递有价值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邮件营销有三个基本要素:基于用户许可、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信息对用户是有价值的。三个要素缺少一个,都不能称之为有效的邮件营销。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有效的邮件的一项是_____。

A:小王2002年成为某品牌产品的会员,该产品定期给他用电子邮件发送电子刊物,人会期满一年后,小王决定退会,但他在网上进行退会操作没有成功,该产品还继续发来信息

B:小李在某门户网站注册了免费邮箱,注册时注明愿意接收有关医疗保健和体育比赛方面的信息。使用邮箱后,该网站经常向他的邮箱发送包括医疗保健以及商品折扣方面的信息

C:小赵曾经给某厂商留下地址,希望对方免费邮寄相关资料,后来他收到一份电子邮件,没有发件人姓名、地址、身份,标题是“产品目录”。他恐怕该邮件有病毒,没有打开就将其删除了

D:小高收到一封邮件,标题为“免费赠卡,直接消费”。打开后,发现收件人一栏只有一个地址,但却不是自己的邮箱地址,他感到大惑不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基于用户许可”、“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信息对用户是有价值的”。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小王决定退会,只是退会操作没有成功.那么继续发来的信息对小王而言是没有价值的;C中小赵没有打开邮件就删除了,也是说明该信息对用户没有价值;D中小高收到的邮件没有得到用户许可;因此,三者都不能算是Email营销。只有B项符合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B。13.【单选题】本题正确答案是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平面-元素解析第一组中,把第一幅图向左翻转,把第二幅图向右翻转,再把上述翻转后的图拼加在一起可得到第三幅图。根据此规律,第二组中,把第一幅图向左翻转,把第二幅图向右翻转,再把上述翻转后的图拼加在一起可得到选项A中的图。故正确答案为A。14.【单选题】招标是招标人在买卖大宗商品、承包建设项目或合作经营某项业务前,不经过一般交易磋商程序,而是公开征求应征人递盘竞争,最后由招标人选定交易对象订约的交易方式。下列交易方式属于招标的是_____。

A:县政府为修建二级公路,发布通告,征求具二级资质以上单位前来竞标

B:美国悬赏500万美元活捉拉登

C:华通公司上市股票以十元价格抛出

D:李叔的别墅想出售,便标价九十万,并声明可以议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招标是一种“交易方式”,交易范围为“买卖大宗商品”、“承包建设项目”或“合作经营某项业务”,交易程序是“不经过一般交易磋商程序,公开征求应征人递盘竞争”。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修建二级公路”属于建设项目,在招标的交易范围之内,“发布通告征求具二级资质以上单位前来竞标”符合交易程序,与定义相符;B项“活捉拉登”不在招标的交易范围之内,且是“悬赏”行为而非“征求应征人”,不符合定义;C项是抛售股票,没有“公开征求应征人”,不符合定义;D项李叔开价九十万元出售别墅,声明可议价,不符合定义中“不经过一般交易磋商程序”的规定。故正确答案为A。15.【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平面-数数解析观察发现,题干图形中笔画数分别为1、2、3、4,依此规律,未知图形的笔画数应为5。C项符合笔画数。故正确答案为C。16.【单选题】王强不适合担任如意酒店大堂经理的职务。因为近半年来,只要他向总经理请假,就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要假设的?_____Ⅰ胜任大堂经理的职务,必须要身体健康。Ⅱ王强向总经理请假的理由是真实的。Ⅲ近半年来,王强经常向总经理请假。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Ⅱ和Ⅲ

D:Ⅰ、Ⅱ、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为王强不适合担任如意酒店大堂经理职务,论据为王强向经理请假,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论点和论据间缺少部分论证链条,故需要加强论证。第三步:逐一判断各个假设的作用Ⅰ在“职务”和“身体健康”间建立联系,可补充题干缺失链条;Ⅱ说明“王强”请假理由真实,即其确实是由于身体问题请假,故也为题干前提;Ⅲ说明“请假”是“经常”的,在“身体不舒服”和“身体不健康”间建立联系,亦为题干缺失前提之一。故正确答案选D。考查点:加强论证17.【单选题】临终关怀是指为临终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多方位的关怀照顾,使每位患者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临终关怀的是_____。

A:老赵肝癌晚期,医生尽最大努力进行治疗,不惜一切代价延长其生命

B:老王肾衰竭晚期希望回到故乡,他在接受疼痛处理后被同意出院

C:老李白血病晚期,医生对他进行保守治疗,配合适当的绘画与音乐治疗

D:老刘胃癌晚期,某大学组织志愿者陪他聊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为临终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多方位的关怀照顾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B项医院给老王进行疼痛处理后同意其出院,是尊重老王的个人选择,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关怀照顾”,不满足定义关键词,是本题答案。A项“医生尽最大努力进行治疗,不惜一切代价延长其生命”体现了医生为患者提供医疗方面的关怀照顾,C项“医生……配合适当的绘画与音乐治疗”同样也体现出医生在医疗方面对患者的关怀照顾,D项志愿者陪老刘聊天,体现的是志愿者为林中患者提供的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关怀照顾。A、C、D选项中都提到给予某种具体的关怀照顾的人,只有B项没有涉及。故正确答案为B。18.【单选题】教育均衡,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实施教育均衡的行为是_____。

A:某市教育局规定,市郊与市中心城区的中小学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实行常态化的轮流调岗

B:某校要求,所有老师每年必须发表一篇论文,否则,下一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学校将不予以聘任

C:某市决定,不再实行经费拨付的“扶优扶强”政策,而是对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倾斜,力争三年内使本市所有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基本平衡

D:某市发文通知,从本学期起,取消重点中小学差别,所有学生就近入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教育均衡的定义要点是:①通过法律法规;②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B项学校要求老师发表论文是对老师的规定,不符合要点①和②,因此不属于教育均衡。A、C、D三项都属于教育均衡。故答案选B。考查点:判断推理>定义判断>社会生活类19.【单选题】新闻:内幕_____

A:日记:感受

B:医院:生命

C:教育:学校

D:奋斗:成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属性关系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属性关系,且是必然属性关系,后一个词是前一个词的属性特征。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两组词是文字资料及其作用,新闻可以揭露事件的内幕,日记可以记录内心感受。B项医院是地点、C项前后项的顺序颠倒了、D项表述的是因果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A。20.【单选题】_____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解析】A。该题依然是数量关系规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一行3个图的构成部分之和分别是:3+2+3=8;l+3+4=8;3+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