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格里尔逊与纪录片的诞生汇总课件_第1页
04格里尔逊与纪录片的诞生汇总课件_第2页
04格里尔逊与纪录片的诞生汇总课件_第3页
04格里尔逊与纪录片的诞生汇总课件_第4页
04格里尔逊与纪录片的诞生汇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格里尔逊与纪录片的诞生第四章

格里尔逊与纪录片的诞生Diagram“纪实”美学1《漂网渔船》的及时性及其接收2《漂网渔船》的艺术倾向3《漂网渔船》的倾向性4《漂网渔船》的实用主义1Diagram“纪实”美学1《漂网渔船》的及时性及其接收2《约翰·格里尔逊(1898—1972)出生于苏格兰以《漂网渔船》(1929)一片技惊四座,就此开创“纪录电影”这一电影的新样式,被称为英国的“纪录电影之父”。“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约翰·格里尔逊(1898—1972)第一节“纪实”的美学一、纪实美学的提出

在电影的领域之内,可以说是格里尔逊第一个提出了“纪实”这样一种美学思想。第一节“纪实”的美学一、纪实美学的提出首要原则:(1)我们相信,可以利用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挖掘电影之把握环境、观察现实和选择生活的能力。摄影棚影片大大地忽略了银幕敞向真实世界的可能性,只拍摄在人工背景前表演的故事,纪录片拍摄的则是活生生的场景和活生生的故事;(2)我们相信,原初(或天生)的场景能更好地引导银幕表现当代世界,给电影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赋予电影塑造更丰富的形象的能力,赋予电影表现真实世界中更复杂和更惊人的事件的能力,这些事件比摄影棚的智者拼凑出来的故事复杂得多,比摄影棚的技师重新塑造的世界生动得多;首要原则:(3)我们相信,取自原始状态的素材和故事比表演出来的东西更优美(在哲学意义上更真实)。在银幕上,自发的举止具有特殊的价值。他的“首要原则”的三个要点,反复强调的只是一个理念:纪录片之美,在于真实。格里尔逊由此树立起了一面纪录电影的大旗(3)我们相信,取自原始状态的素材和故事比表演出来的东西更优二、纪实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于文学来说,新世纪的到来意味着现代主义的来临。过去由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发展延续而来的一支在西方文学中消失不见了,——准确地说,应该是被分离了出去,成为了新闻报道、纪实文学的一个部分,大量的新闻记者变成了纪实作品的作家。二、纪实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于文学来说,新世纪的到来意味着现对于摄影术来说,20世纪的开始可以说是一个进入以纪实摄影为主的时代人们甚至使用“文献摄影”(DocumentaryPhotography)这样的词句来描述摄影技术的进步。这一时代的摄影似乎“顿悟”了自身同美术的关系,不再纠缠于画意的有无,也不在乎自身是否还属于艺术,而是直奔纪实而去。对于摄影术来说,20世纪的开始可以说是一个进入以纪实摄影为主从更为宏观的哲学的角度来看,同样也是观念缔造了时代德格尔指出:“现代技术之本质是与现代形而上学之本质同一的。……在现代之前,没有一个时代创造了一种可比较的客观主义。……仅就存在者被具有表象和制造作用的人摆置而言,存在者才是存在着的。”从更为宏观的哲学的角度来看,同样也是观念缔造了时代第二节

《漂网渔船》的纪实性及其接受“无声纪录电影《漂网渔船》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尽管观众同时也看美国枪手片并为阿尔·乔尔森的声音所吸引。是什么东西使观众喜爱格里尔逊的影片?这是因为所有的行为都是生动的真实,在电影里可以看到人们在工作中同湿漉漉的大自然进行扣人心弦的搏斗。”——捷茨·图普里兹:《英国纪录电影学派》,聂欣如译,载林少雄主编:《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电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55页第二节

《漂网渔船》的纪实性及其接受“无声纪录电影《漂网渔“这部影片能够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既因其主题也因其技巧。当时的英国电影被束缚在摄影棚内,如果能到伦敦西区的剧院拍摄一出奥德维奇滑稽戏或者一出悲观主义的演出就算是最大胆的远征了,在这种情形下,一部在现实生活中实地拍摄的影片简直称得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作品。”——弗西斯·哈迪:《格里尔逊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单万里译,载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36页“这部影片能够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既因其主题也因其技巧。当时“这些电影给观众带来了触电般的影响。此前,他们从未看过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玩耍在银幕上出现,所以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喝彩。”——凯文·威廉姆斯:《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英国大众传播史》,刘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167页“这些电影给观众带来了触电般的影响。此前,他们从未看过自己的《漂网渔船》是一部渗透了格里尔逊纪实美学思想的影片实时拍摄记录的魅力第一次以相对完整的形态出现在银幕上,这种完整性只有在纪实美学的观念之下才有可能呈现。纪实性赋予了这部影片异乎寻常的魅力,并成为一个极其耀眼的特点而繁衍升华最终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电影类型。《漂网渔船》是一部渗透了格里尔逊纪实美学思想的影片纪录电影所具有的全部的社会学意义,都必须附着在纪实的功能之上,也就是必须置观众于“信以为真”的状况之下,才能显现。没有创新的形式,也就不可能负载新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而一个新的片种的建立则必须有新的美学思想,而新的美学思想必须借助于新的表现形式,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是第一位的,不容忽视的。纪录电影所具有的全部的社会学意义,都必须附着在纪实的功能之上纪录电影的诞生不是在“纪实”美学的创造中,而是在远离“搬演”的实践中。纪录电影最终走向现代还有待于两个条件的成熟:首先是技术的进步。其次,是社会的进步。纪录电影的诞生不是在“纪实”美学的创造中,而是在远离“搬演”第三节《漂网渔船》的艺术性《漂网渔船》一方面表现了纪实的风格,另一方面它也表现了相当程度的艺术性。一、结构这部影片在剧作上,也就是在结构上设置了虚构的成分。影片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出海。第二部分:下网。第三部分:收网。第四部分:出售。第三节《漂网渔船》的艺术性《漂网渔船》一方面表现了纪实的风《漂网渔船》中三个连续的镜头,表现了一种戏剧性《漂网渔船》中三个连续的镜头,表现了一种戏剧性二、节奏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这部影片在蒙太奇的风格上是尽量向音乐化和艺术化靠拢的。这部影片大量使用短暂的、局部的镜头,因此看上去画面饱满,节奏明快,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节奏蒙太奇是一种非常艺术化的方法,它表现出了强烈的作者主观情绪色彩。二、节奏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三、搬演对于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可奈何的选择“纪录影片都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尽管风格各异——那是因为它都是在现场拍摄的,它就有了它必须具备的真实性——但过多的着重演戏是很危险的,正常的纪录影片中百分之六十和演戏无关。”——伊文思三、搬演四节《漂网渔船》的倾向性巴桑和索维吉写道:“总体来说,格里尔逊及其合作者对他们观察的事物所持的观点是改良主义的,他们是公众服务的代理人,想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使公众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密切起来。然而,格里尔逊也给纪录电影作了这样的规定:通过创造合适的社会造型艺术语言组织现实。”四节《漂网渔船》的倾向性巴桑和索维吉写道:“总体来说,格里Barsam写道:“因为帝国商品行销局及大英邮政总局的影片都在资金上受到当权者的支持,因此葛里逊对题材的选择及处理均十分谨慎,而此时期的影片也倾向于为当权者作宣传。因此,它趋于为正处经济大恐慌时代的国家现状作广告,此点相当明显……”巴尔诺写道:“纪录电影政治化,并非格里尔逊的创新,而是具有世界性的现象,是时代的产物。”Barsam写道:“因为帝国商品行销局及大英邮政总局的影片都一、《漂网渔船》的政治倾向倾向性的表现:首先,影片表现的仅是事物的某一个侧面。其次,对工业化的颂扬。一、《漂网渔船》的政治倾向倾向性的表现:二、格里尔逊对纪录片社会功能的看法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电影并不是一种娱乐大众的手段,电影应该负担起教育和宣传民众的责任。“我把电影看作讲坛,用作宣传,而且对此不感到惭愧,因为在尚未成形的电影哲学中,明显的区别是必要的。艺术是一回事,我认为,聪明的做法最好是到那些能够自由进行创造的地方寻找艺术;娱乐是另一回事;教育是一回事,眼下的教育依然是教室里的事情;宣传又是一回事;电影被构想成一种媒介,就像写作那样,可以有许多种形式和功能。职业宣传家可能对电影特别感兴趣,因为它对公众的影响非常大。电影能够进行直观的描述、简单的分析和得出导向性的结论,通过使用节奏和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具有雄辩的说服力。电影具有雄辩的修辞学特征,任何其他表述形式都无法像摄影机那样完美地将高贵的品质赋予简单的观察,或按照时间的冲击力进行场面切换。”二、格里尔逊对纪录片社会功能的看法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电影并不是他对于这一美学观念的社会功能却没有能够给出同样正确的定义,——或者说,他过于强调了对纪录片所具有的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操纵。这有可能使纪录片堕落成为某种宣传的工具。他对于这一美学观念的社会功能却没有能够给出同样正确的定义,—三、教化观念的背景在20世纪的30年代,人们不但对教育民众这样的事情不反感,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反而以之为己任。西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危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开始逐步显现出来。三、教化观念的背景在20世纪的30年代,人们不但对教育民众这第五节《漂网渔船》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可以是纪录片的一个大前提,从广义上说,所有的纪录片都可以是实用主义的。对于纪录片来说,也就是必须具有某种实用的价值。这部影片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目的,这个目的必须是实在的,不能是形而上的。第五节《漂网渔船》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可以是纪录片的一个大前格里尔逊不讳言自己是个宣传者,他说:“我将电影视为一个讲台,也自命是一个宣传主义者来利用它。”从格里尔逊利用电影的角度来看,他很像是一个纪录片的实用主义者,将电影用于了某一实际的目的。RichardM.Barsam:《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王亚维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5月版,第153页格里尔逊不讳言自己是个宣传者,他说:“我将电影视为一个讲台,第四章

格里尔逊与纪录片的诞生第四章

格里尔逊与纪录片的诞生Diagram“纪实”美学1《漂网渔船》的及时性及其接收2《漂网渔船》的艺术倾向3《漂网渔船》的倾向性4《漂网渔船》的实用主义1Diagram“纪实”美学1《漂网渔船》的及时性及其接收2《约翰·格里尔逊(1898—1972)出生于苏格兰以《漂网渔船》(1929)一片技惊四座,就此开创“纪录电影”这一电影的新样式,被称为英国的“纪录电影之父”。“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约翰·格里尔逊(1898—1972)第一节“纪实”的美学一、纪实美学的提出

在电影的领域之内,可以说是格里尔逊第一个提出了“纪实”这样一种美学思想。第一节“纪实”的美学一、纪实美学的提出首要原则:(1)我们相信,可以利用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挖掘电影之把握环境、观察现实和选择生活的能力。摄影棚影片大大地忽略了银幕敞向真实世界的可能性,只拍摄在人工背景前表演的故事,纪录片拍摄的则是活生生的场景和活生生的故事;(2)我们相信,原初(或天生)的场景能更好地引导银幕表现当代世界,给电影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赋予电影塑造更丰富的形象的能力,赋予电影表现真实世界中更复杂和更惊人的事件的能力,这些事件比摄影棚的智者拼凑出来的故事复杂得多,比摄影棚的技师重新塑造的世界生动得多;首要原则:(3)我们相信,取自原始状态的素材和故事比表演出来的东西更优美(在哲学意义上更真实)。在银幕上,自发的举止具有特殊的价值。他的“首要原则”的三个要点,反复强调的只是一个理念:纪录片之美,在于真实。格里尔逊由此树立起了一面纪录电影的大旗(3)我们相信,取自原始状态的素材和故事比表演出来的东西更优二、纪实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于文学来说,新世纪的到来意味着现代主义的来临。过去由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发展延续而来的一支在西方文学中消失不见了,——准确地说,应该是被分离了出去,成为了新闻报道、纪实文学的一个部分,大量的新闻记者变成了纪实作品的作家。二、纪实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于文学来说,新世纪的到来意味着现对于摄影术来说,20世纪的开始可以说是一个进入以纪实摄影为主的时代人们甚至使用“文献摄影”(DocumentaryPhotography)这样的词句来描述摄影技术的进步。这一时代的摄影似乎“顿悟”了自身同美术的关系,不再纠缠于画意的有无,也不在乎自身是否还属于艺术,而是直奔纪实而去。对于摄影术来说,20世纪的开始可以说是一个进入以纪实摄影为主从更为宏观的哲学的角度来看,同样也是观念缔造了时代德格尔指出:“现代技术之本质是与现代形而上学之本质同一的。……在现代之前,没有一个时代创造了一种可比较的客观主义。……仅就存在者被具有表象和制造作用的人摆置而言,存在者才是存在着的。”从更为宏观的哲学的角度来看,同样也是观念缔造了时代第二节

《漂网渔船》的纪实性及其接受“无声纪录电影《漂网渔船》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尽管观众同时也看美国枪手片并为阿尔·乔尔森的声音所吸引。是什么东西使观众喜爱格里尔逊的影片?这是因为所有的行为都是生动的真实,在电影里可以看到人们在工作中同湿漉漉的大自然进行扣人心弦的搏斗。”——捷茨·图普里兹:《英国纪录电影学派》,聂欣如译,载林少雄主编:《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电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55页第二节

《漂网渔船》的纪实性及其接受“无声纪录电影《漂网渔“这部影片能够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既因其主题也因其技巧。当时的英国电影被束缚在摄影棚内,如果能到伦敦西区的剧院拍摄一出奥德维奇滑稽戏或者一出悲观主义的演出就算是最大胆的远征了,在这种情形下,一部在现实生活中实地拍摄的影片简直称得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作品。”——弗西斯·哈迪:《格里尔逊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单万里译,载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36页“这部影片能够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既因其主题也因其技巧。当时“这些电影给观众带来了触电般的影响。此前,他们从未看过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玩耍在银幕上出现,所以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喝彩。”——凯文·威廉姆斯:《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英国大众传播史》,刘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167页“这些电影给观众带来了触电般的影响。此前,他们从未看过自己的《漂网渔船》是一部渗透了格里尔逊纪实美学思想的影片实时拍摄记录的魅力第一次以相对完整的形态出现在银幕上,这种完整性只有在纪实美学的观念之下才有可能呈现。纪实性赋予了这部影片异乎寻常的魅力,并成为一个极其耀眼的特点而繁衍升华最终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电影类型。《漂网渔船》是一部渗透了格里尔逊纪实美学思想的影片纪录电影所具有的全部的社会学意义,都必须附着在纪实的功能之上,也就是必须置观众于“信以为真”的状况之下,才能显现。没有创新的形式,也就不可能负载新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而一个新的片种的建立则必须有新的美学思想,而新的美学思想必须借助于新的表现形式,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是第一位的,不容忽视的。纪录电影所具有的全部的社会学意义,都必须附着在纪实的功能之上纪录电影的诞生不是在“纪实”美学的创造中,而是在远离“搬演”的实践中。纪录电影最终走向现代还有待于两个条件的成熟:首先是技术的进步。其次,是社会的进步。纪录电影的诞生不是在“纪实”美学的创造中,而是在远离“搬演”第三节《漂网渔船》的艺术性《漂网渔船》一方面表现了纪实的风格,另一方面它也表现了相当程度的艺术性。一、结构这部影片在剧作上,也就是在结构上设置了虚构的成分。影片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出海。第二部分:下网。第三部分:收网。第四部分:出售。第三节《漂网渔船》的艺术性《漂网渔船》一方面表现了纪实的风《漂网渔船》中三个连续的镜头,表现了一种戏剧性《漂网渔船》中三个连续的镜头,表现了一种戏剧性二、节奏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这部影片在蒙太奇的风格上是尽量向音乐化和艺术化靠拢的。这部影片大量使用短暂的、局部的镜头,因此看上去画面饱满,节奏明快,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节奏蒙太奇是一种非常艺术化的方法,它表现出了强烈的作者主观情绪色彩。二、节奏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三、搬演对于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可奈何的选择“纪录影片都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尽管风格各异——那是因为它都是在现场拍摄的,它就有了它必须具备的真实性——但过多的着重演戏是很危险的,正常的纪录影片中百分之六十和演戏无关。”——伊文思三、搬演四节《漂网渔船》的倾向性巴桑和索维吉写道:“总体来说,格里尔逊及其合作者对他们观察的事物所持的观点是改良主义的,他们是公众服务的代理人,想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使公众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密切起来。然而,格里尔逊也给纪录电影作了这样的规定:通过创造合适的社会造型艺术语言组织现实。”四节《漂网渔船》的倾向性巴桑和索维吉写道:“总体来说,格里Barsam写道:“因为帝国商品行销局及大英邮政总局的影片都在资金上受到当权者的支持,因此葛里逊对题材的选择及处理均十分谨慎,而此时期的影片也倾向于为当权者作宣传。因此,它趋于为正处经济大恐慌时代的国家现状作广告,此点相当明显……”巴尔诺写道:“纪录电影政治化,并非格里尔逊的创新,而是具有世界性的现象,是时代的产物。”Barsam写道:“因为帝国商品行销局及大英邮政总局的影片都一、《漂网渔船》的政治倾向倾向性的表现:首先,影片表现的仅是事物的某一个侧面。其次,对工业化的颂扬。一、《漂网渔船》的政治倾向倾向性的表现:二、格里尔逊对纪录片社会功能的看法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电影并不是一种娱乐大众的手段,电影应该负担起教育和宣传民众的责任。“我把电影看作讲坛,用作宣传,而且对此不感到惭愧,因为在尚未成形的电影哲学中,明显的区别是必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