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e073c70e9b7a4e1f8828d273c95957/0ae073c70e9b7a4e1f8828d273c959571.gif)
![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e073c70e9b7a4e1f8828d273c95957/0ae073c70e9b7a4e1f8828d273c959572.gif)
![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e073c70e9b7a4e1f8828d273c95957/0ae073c70e9b7a4e1f8828d273c959573.gif)
![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e073c70e9b7a4e1f8828d273c95957/0ae073c70e9b7a4e1f8828d273c959574.gif)
![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e073c70e9b7a4e1f8828d273c95957/0ae073c70e9b7a4e1f8828d273c9595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鉴赏
课外古诗词鉴赏1诗歌鉴赏考纲考题分析鉴赏要求:初步鉴赏,程度较浅。鉴赏内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试形式:客观题——1、简答题主观题——2、填空、简答题考试范围:1、古诗2、前人好评、定评之作诗歌鉴赏考纲考题分析鉴赏要求:初步鉴赏,程度较浅。2典型例题:东营市二00四年中考题下面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道理?简要谈谈你的理解。小松杜苟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刺头:指小松长满松针的梢头。始道高:才说它长得高。
参考答案:有些新生事物出现时,往往不被人注意,等到他们表现出不同寻常之处,才被人称道。挖掘事物内在的神韵、品格、精神——“契合点”典型例题:东营市二00四年中考题参考答案:有些新生事物出现时3语文中考对“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方面的“考查目标”之一:
点评——对古诗文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说出自己的体验。要点、考点聚焦语文中考对“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方面的“考查目标”之一:要点、4正确赏析诗歌,应做好以下几点:1.要了解并牢固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2.要学会在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把握意蕴。3.要学会想象意境,体验感情。做题时审题要清,读题要细,复查要活。常用的方法有筛选法、排除法、比较法、再现法等。方法小结:正确赏析诗歌,应做好以下几点:方法小结:5共同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一、写什么?二、怎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共同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6一、写什么?——整体感知古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中的形象1、注意诗歌题目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理解词语的隐含信息3、调动知识积累一、写什么?7鉴赏形象鉴赏形象8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9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10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11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鉴赏形象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讲练结合人物形象鉴赏形象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1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例讲练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例讲练结合13周瑜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诗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人物形象雄姿英发人生如梦讲练结合周瑜小乔初嫁诗多情应笑我人物形象雄姿英发人生如梦14
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
对比当中,感叹自我讲练结合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对比当中,感叹自15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鉴赏形象讲练结合自然景象或意象鉴赏形象讲练结合16诗歌的意象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讲练结合诗歌的意象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讲练结合17比喻性意象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讲练结合比喻性意象七步诗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用豆萁比喻曹18烘托性意象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讲练结合烘托性意象凉州词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将士将畅饮时,战事19象征性意象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讲练结合象征性意象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20意象的情感月亮思乡、幽静、美好杨柳离别梅花高洁梧桐凄凉悲伤莲花高洁,爱情意象的情感月亮思乡、幽静、美好杨柳离别梅花高洁梧桐凄凉悲伤21意象的情感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
意象的情感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22意象之情感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讲练结合意象之情感春夜洛城闻笛前人在评论这首诗23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讲练结合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24诗歌的意境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种奇绝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诗人的主旨,意在巧妙曲折地反映自己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其意不留痕迹地蕴含于所描绘的景象之中。
讲练结合诗歌的意境江雪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种奇绝意境,给人以25诗歌的意境漫天大雪覆盖大地,那么多的山,那么多的路,竟没有一鸟一人之踪影。“千山”“万径”,广阔无限,而一“绝”一“灭”又无限阴沉、凄凉、孤寂。寒气笼罩又正下着大雪的江中,竟有一只孤舟,一位披蓑顶笠的老翁,任凭周围环境严酷,坚持着自己能做的工作。静中见动,又“孤”且“独”更增添沉寂清冷气氛。诗人用暗示象征手段将自己愈挫愈坚的正气意志完全融含于雪压孤舟的白描之中,其奇绝意境天然而成。讲练结合诗歌的意境漫天大雪覆盖大地,那么多的山,那么多的路,竟没有一26诗歌的意境菩萨蛮
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
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讲练结合诗歌的意境菩萨蛮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27诗歌的意境菩萨蛮
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讲练结合诗歌的意境菩萨蛮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28诗歌的意境②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用的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孩年轻秀美的特征。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诗歌的意境②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令人联想起湘水29二、怎样写?
——局部品析古诗词的语言、表达特点。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3、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烘托)、象征、对比、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二、怎样写?
——局部品析古诗词的语言、表达特点。1、表达30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鉴赏语言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31推敲字词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早梅》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讲练结合推敲字词前村深雪里,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32重点关注动词修饰语特殊词讲练结合重点关注动词修饰语特殊词讲练结合33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关注动词讲练结合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34关注动词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孔尚任剩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讲练结合关注动词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35关注动词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湿“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疏关注动词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湿“湿”言“光”,“疏”言“36关注修饰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孤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关注修饰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孤一个“孤”字,写37关注修饰词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忽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关注修饰词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38关注特殊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
强调作用。关注特殊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拟声词、颜39关注特殊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洵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叠词、拟声词、颜色词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关注特殊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叠词、拟声词、颜色词拟声词:40关注特殊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叠词、拟声词、颜色词颜色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关注特殊词流光容易把人抛,叠词、拟声词、颜色词颜色词:颜色一41语言风格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语言风格平淡清新42练一练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个“暗”字既透露了朦胧的夜色,又渲染出一片黑乎乎的森林;“惊”字不只是风吹草动,而且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寻”字说明昨晚夜射是误会;“没”字把将军射艺高超,臂力惊人的形象描绘出来了。“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练一练塞下曲(卢纶)这个“暗”字既透露了朦胧的夜色,又渲染出43练一练练一练44练一练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练一练望庐山瀑布(李白)“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45练一练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荫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荫爱恋,富有情趣。“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哪里?练一练小池(杨万里)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46练一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全诗清丽自然,意境开阔,含蕴无穷。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练一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47练一练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显得清淡朴素,更加耐人寻味。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练一练寻隐者不遇(贾岛)这首小诗,无华丽的48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映等;此外还有修辞方法的运用。鉴赏表达技巧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49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50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51借景或借物抒情间接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借景或借物抒情间接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52间接抒情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间接抒情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借“原上草”的顽53练一练练一练54练一练练一练55练一练练一练56练一练6、对韩愈的《春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A首句直陈其事:新年到了,还没悠芬芳的鲜花。“都”字透露出人们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B、二句具体描写:二月还没有花开——只能见到鲜嫩的草芽。“初”字富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C、“惊”字描摹了人们初乎意料的惊讶之情。D、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见雪花二不见鲜花:春迟难耐、白雪飞“花”穿树,装点了一派春色。“却嫌”“故穿”刻画了雪通人心的美好灵性。C练一练6、对韩愈的《春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新年都未有芳华,二57练一练练一练58练一练练一练59练一练练一练60练一练练一练61练一练练一练62练一练练一练63练一练练一练64练一练练一练65练一练练一练66练一练练一练67三、为什么这样写?——总体把握古诗词的主旨。把握古诗词的主旨要结合它的写作背景,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风格等方面。三、为什么这样写?——总体把握古诗词的主旨。把握古诗词的主68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三四句表达了什么感情?答案:
这首诗寓情于事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抓细节描写,体会心理活动讲练结合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69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70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71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一、写什么?——整体感知古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中的意象。1、注意诗歌题目。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理解词语的隐含信息3、调动知识积累二、怎样写?——局部品析古诗词的语言、表达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三、为什么这样写?——总体把握古诗词的主旨。(结合写作背景、作者思想感情、作品风格)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一、写什么?——整体感知古诗词的内容72练习3: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心理。练习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73答案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答案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74
情意象景物形象抓景物的特点
事物形象抓其内在的神韵
人物形象抓神态动作心理。
语言情意象景物形象抓事物形象抓人物形象抓神语言75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1.这是一首什么诗(体裁)?它的韵脚依次是什么?2、以下对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角弓”指用角作装饰的硬弓。“鸣”指发出的马嘶叫声。B、“鹰眼疾”指猎鹰眼力更加锐利C、“雪尽马蹄轻”,由于雪尽,骏马在奔跑时便少了沾滞,因此更觉轻快。D、“射雕”,古时常以射雕来较量本领。3、诗中能明显表现正是打猎的好时机的句子是()4、“忽过”“还归”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尽写了打猎时四周驰骋的()5、全诗写观猎,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五言律诗。韵脚依次是:鸣、城、轻、营、平。A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速度快情绪激昂,内心痛快欢畅观猎(王76古代诗歌赏析举例: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是一首什么诗(体裁)?它的韵脚依次是什么?2、“十五夜望月”中“望月”的时间是初秋、中秋,还是深秋?请说明判断的理由。3.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写的都是远客思乡之情,它们写景抒情的方法一样吗?请作具体分析。
1、七言绝句。韵脚依次为:鸦、花、家。2.中秋。从“冷露”“桂花”“人尽望”“秋思”等物候或人的活动可以判断是中秋。3.不一样。《静夜思》是直接写景“床前明月光”,直抒胸臆“低头思故乡”;《十五夜望月》是侧面写景“中庭地白树栖鸦”,明明自己在怀人,偏问“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委婉动人。古代诗歌赏析举例: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1、七言绝句。77小结:思想内容2利用试题所给信息,寻找有效切入点:题目、点题、作者、背景、注释、重要句。3抓住语言,借助意象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1学会审题——怎么问,答什么、多角度。4了解诗歌题材分类,便于把握主旨。小结:思想内容2利用试题所给信息,寻找有效切入点:题目、78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丰富你的人生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79课外古诗词鉴赏
课外古诗词鉴赏80诗歌鉴赏考纲考题分析鉴赏要求:初步鉴赏,程度较浅。鉴赏内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试形式:客观题——1、简答题主观题——2、填空、简答题考试范围:1、古诗2、前人好评、定评之作诗歌鉴赏考纲考题分析鉴赏要求:初步鉴赏,程度较浅。81典型例题:东营市二00四年中考题下面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道理?简要谈谈你的理解。小松杜苟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刺头:指小松长满松针的梢头。始道高:才说它长得高。
参考答案:有些新生事物出现时,往往不被人注意,等到他们表现出不同寻常之处,才被人称道。挖掘事物内在的神韵、品格、精神——“契合点”典型例题:东营市二00四年中考题参考答案:有些新生事物出现时82语文中考对“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方面的“考查目标”之一:
点评——对古诗文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说出自己的体验。要点、考点聚焦语文中考对“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方面的“考查目标”之一:要点、83正确赏析诗歌,应做好以下几点:1.要了解并牢固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2.要学会在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把握意蕴。3.要学会想象意境,体验感情。做题时审题要清,读题要细,复查要活。常用的方法有筛选法、排除法、比较法、再现法等。方法小结:正确赏析诗歌,应做好以下几点:方法小结:84共同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一、写什么?二、怎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共同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85一、写什么?——整体感知古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中的形象1、注意诗歌题目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理解词语的隐含信息3、调动知识积累一、写什么?86鉴赏形象鉴赏形象87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88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89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90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鉴赏形象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讲练结合人物形象鉴赏形象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9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例讲练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例讲练结合92周瑜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诗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人物形象雄姿英发人生如梦讲练结合周瑜小乔初嫁诗多情应笑我人物形象雄姿英发人生如梦93
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
对比当中,感叹自我讲练结合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对比当中,感叹自94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鉴赏形象讲练结合自然景象或意象鉴赏形象讲练结合95诗歌的意象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讲练结合诗歌的意象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讲练结合96比喻性意象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讲练结合比喻性意象七步诗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用豆萁比喻曹97烘托性意象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讲练结合烘托性意象凉州词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将士将畅饮时,战事98象征性意象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讲练结合象征性意象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99意象的情感月亮思乡、幽静、美好杨柳离别梅花高洁梧桐凄凉悲伤莲花高洁,爱情意象的情感月亮思乡、幽静、美好杨柳离别梅花高洁梧桐凄凉悲伤100意象的情感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
意象的情感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101意象之情感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讲练结合意象之情感春夜洛城闻笛前人在评论这首诗102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讲练结合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103诗歌的意境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种奇绝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诗人的主旨,意在巧妙曲折地反映自己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其意不留痕迹地蕴含于所描绘的景象之中。
讲练结合诗歌的意境江雪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种奇绝意境,给人以104诗歌的意境漫天大雪覆盖大地,那么多的山,那么多的路,竟没有一鸟一人之踪影。“千山”“万径”,广阔无限,而一“绝”一“灭”又无限阴沉、凄凉、孤寂。寒气笼罩又正下着大雪的江中,竟有一只孤舟,一位披蓑顶笠的老翁,任凭周围环境严酷,坚持着自己能做的工作。静中见动,又“孤”且“独”更增添沉寂清冷气氛。诗人用暗示象征手段将自己愈挫愈坚的正气意志完全融含于雪压孤舟的白描之中,其奇绝意境天然而成。讲练结合诗歌的意境漫天大雪覆盖大地,那么多的山,那么多的路,竟没有一105诗歌的意境菩萨蛮
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
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讲练结合诗歌的意境菩萨蛮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106诗歌的意境菩萨蛮
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讲练结合诗歌的意境菩萨蛮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107诗歌的意境②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用的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孩年轻秀美的特征。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诗歌的意境②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令人联想起湘水108二、怎样写?
——局部品析古诗词的语言、表达特点。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3、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烘托)、象征、对比、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二、怎样写?
——局部品析古诗词的语言、表达特点。1、表达109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鉴赏语言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110推敲字词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早梅》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讲练结合推敲字词前村深雪里,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111重点关注动词修饰语特殊词讲练结合重点关注动词修饰语特殊词讲练结合112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关注动词讲练结合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113关注动词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孔尚任剩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讲练结合关注动词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114关注动词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湿“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疏关注动词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湿“湿”言“光”,“疏”言“115关注修饰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孤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关注修饰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孤一个“孤”字,写116关注修饰词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忽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关注修饰词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117关注特殊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
强调作用。关注特殊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拟声词、颜118关注特殊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洵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叠词、拟声词、颜色词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关注特殊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叠词、拟声词、颜色词拟声词:119关注特殊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叠词、拟声词、颜色词颜色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关注特殊词流光容易把人抛,叠词、拟声词、颜色词颜色词:颜色一120语言风格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语言风格平淡清新121练一练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个“暗”字既透露了朦胧的夜色,又渲染出一片黑乎乎的森林;“惊”字不只是风吹草动,而且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寻”字说明昨晚夜射是误会;“没”字把将军射艺高超,臂力惊人的形象描绘出来了。“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练一练塞下曲(卢纶)这个“暗”字既透露了朦胧的夜色,又渲染出122练一练练一练123练一练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练一练望庐山瀑布(李白)“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124练一练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荫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荫爱恋,富有情趣。“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哪里?练一练小池(杨万里)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125练一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全诗清丽自然,意境开阔,含蕴无穷。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练一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126练一练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显得清淡朴素,更加耐人寻味。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练一练寻隐者不遇(贾岛)这首小诗,无华丽的127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映等;此外还有修辞方法的运用。鉴赏表达技巧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128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129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130借景或借物抒情间接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借景或借物抒情间接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131间接抒情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间接抒情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借“原上草”的顽132练一练练一练133练一练练一练134练一练练一练135练一练6、对韩愈的《春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A首句直陈其事:新年到了,还没悠芬芳的鲜花。“都”字透露出人们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B、二句具体描写:二月还没有花开——只能见到鲜嫩的草芽。“初”字富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C、“惊”字描摹了人们初乎意料的惊讶之情。D、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见雪花二不见鲜花:春迟难耐、白雪飞“花”穿树,装点了一派春色。“却嫌”“故穿”刻画了雪通人心的美好灵性。C练一练6、对韩愈的《春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新年都未有芳华,二136练一练练一练137练一练练一练138练一练练一练139练一练练一练140练一练练一练141练一练练一练142练一练练一练143练一练练一练144练一练练一练145练一练练一练146三、为什么这样写?——总体把握古诗词的主旨。把握古诗词的主旨要结合它的写作背景,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风格等方面。三、为什么这样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投资合同
- 工艺美术品市场调研方法与技巧考核试卷
- 基因工程药物的个性化治疗考核试卷
- 乐器制作与音乐鉴赏关系考核试卷
- 2024年智能农业技术应用研发投资合同
- 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承包合同
- 2025年花粉口服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清洁洗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PEVA薄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5000吨包装材料生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建议书
- 消防维保服务方案及实施细则
- 保卫管理员培训课件
- 香港朗文4B单词及句子
- 数据中心运维方案
- 小龙虾啤酒音乐节活动策划方案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五章运动中的中枢控制
- 财务部规范化管理 流程图
- 苏教版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断绝关系协议书范文参考(5篇)
- 量子力学课件1-2章-波函数-定态薛定谔方程
- 最新变态心理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