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第一章教育学及其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导言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广义的教育认识包括了人类所有的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映形式;狭义的教育认识即科学的或理论的教育认识。本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教育认识史或教育学史。导言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2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3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pedagogue---pedagogy---education----educologypedagogue---Padagogik---Erziehungswissenschaft教育学---教育科学教育学的三层含义作为一种教材的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作为一种学科门类的教育学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pedagogue---pedago4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的认识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西方国家的“教育学”(英语为pedagogy,法语为pedagogy,德语为pedagogik)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思是照看、管理和教养儿童的方法。19世纪末,英语国家的人们开始用“education”和“educology”取代“pedagogy”。
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的认识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52.中国历史上“教育学”概念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学”是从日文转译而来的,时间大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1901王国维《教育学》刊登在《教育世界》译自日本应花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1902京师大学堂设师范馆并开始讲授教育学。1909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教科书和中国图书公司出版的《教育史》作为师范学校教科书发行。1929杨贤江《新教育大纲》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2.中国历史上“教育学”概念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历史上的“教63.当今中国的教育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所有教育科学门类的总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并列;二是指各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也称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或教育学原理等;三是指作为一门课程教材的教育学用书。3.当今中国的教育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所有教7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8(一)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事实;(一)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9(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0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11第二节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二、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第二节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12一、教育学的萌芽(一)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以习俗的认识为主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语言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二)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一、教育学的萌芽(一)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二)人类早期的教13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苏格拉底14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美德即知识”15柏拉图(前427—前347)阿卡德米学园国家管理教育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柏拉图(前427—前347)阿卡德米学园16柏拉图和他的学生在阿加德米柏拉图和他的学生在阿加德米1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吕克昂学园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划分教育阶段"和谐发展"的教育实践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吕克昂学园18昆体良(35-96)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雄辩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教授法家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昆体良(35-96)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19中国:《学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中庸》《大学》《四书集注》中国:《学记》20《学记》《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师的地位、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及其程序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陵节而施、禁于未发、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尊师重道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的主张和原则等等。《学记》《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21《学记》经典语录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经典语录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22《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三人行必有我师”、23《论语》经典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经典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4《孟子》经典语录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经典语录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25《大学》经典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经典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26《老子》经典语录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经典语录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27(一)教育学创立的条件(二)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三)教育学创立的过程二、教育学的创立(一)教育学创立的条件二、教育学的创立28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一)教育学创立的条件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一)教育学创立的条件29(二)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概念和范畴——形成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体系。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结果——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组织机构——出现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二)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30(三)教育学创立的过程培根(1561-1626)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学科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三)教育学创立的过程培根(1561-1626)1623年在31夸美纽斯——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1592-1670)《大教学论》(1632)标志独立教育学的诞生。主要教育思想泛智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提出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及学科教育思想。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全民普及教育年级制和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1592-167032斯皮尔曼:倘若各时代的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给丢了,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后代的人便仍可以把它作个基础,重新建立教育的科学。皮亚杰:夸美纽斯不仅是第一个想像出一种全面完整的教育科学的人,而且,让我们重复一句,他还以这一科学作为他的“泛智论”的核心,在他的思想中,还以此作为他的总的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斯皮尔曼:倘若各时代的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给丢了,只要留得《大33康德(1724-1804)《康德论教育》(1806)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第一次开设教育学讲座康德(1724-1804)《康德论教育》(1806)34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1776-1841)《普通教育学》(1806)第一个进行了教育学科科学化的努力,标志科学教育学的初步形成。主要教育思想: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广泛而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理论;“教学具有教育性”概念。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1776-1841)35“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普36卢梭——教育上的哥白尼卢梭(1712-1778)《爱弥尔》(1762)提出自然教育思想,号召人们关心儿童、尊重儿童,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过程,引发了教育史上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卢梭——教育上的哥白尼卢梭(1712-1778)《爱弥尔》(37洛克——绅士教育的倡导者(1632-1704)《教育漫话》(1693)充分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洛克——绅士教育的倡导者(1632-1704)《教育漫话》(38裴斯泰洛齐——献身贫民教育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746-1827)《林哈德与葛笃德》确立了要素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裴斯泰洛齐——献身贫民教育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746-18239三、教育学的发展(一)实验教育学(二)文化教育学(三)实用主义教育学(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五)批判教育学三、教育学的发展(一)实验教育学40(一)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一)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41基本观点: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研究;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实验三阶段:假设、计划、应用;教育实验在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基本观点: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研究;42基本评价:
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基本评价:
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43(二)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二)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等。44基本观点: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研究只能采用精神科学的理解的方法;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的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基本观点: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45基本评价:
突出了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基本把握了教育过程的性质,有助于人们深层次地思考教育问题,给人以深刻启发。思辨味道太浓,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基本评价:
突出了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基本把握了教育过程的性质46(三)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三)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47基本观点: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本身,教育要与目前的生活紧密联系。教育即经验的生长。教育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让学生在学校内能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关经验。做中学。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在实践中学习。学生中心。基本观点: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本身,教育要与目前的生活紧48基本评价: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校的相对独立地位。基本评价: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49(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凯洛夫、苏霍姆林斯基、杨贤江等。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凯洛夫、苏霍姆林斯基、杨贤江50基本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基本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51教育一方面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教育一方面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52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基本评价:基本评价:53(五)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等等。(五)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等等。54基本观点:资本主义学校的不平等性;学校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对应关系;人们对这种不平等和对应关系的意识的麻木;教育的目的是启蒙和授权。基本观点:资本主义学校的不平等性;55基本评价: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有利于认识资本主义的教育;具有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能力。基本评价: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56四、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四、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57教育学学科体系:原理类: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基本原理、教育概论等历史类:包括本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教学研究类:包括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各科教学法、教学技术学等德育研究类:包括德育原理、德育心理学等学校管理类:包括学校行政学、学校管理学、教育督导学、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原理类: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基本原理、教育概58不同阶段或类别的学校教育研究类:包括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教育研究方法类:包括教育统计学、教育规划学、教育预测学等教育比较类:包括比较教育学等交叉学科: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信息学、教育传播学等不同阶段或类别的学校教育研究类:包括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59关于教育学的原研究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的研究,布雷钦卡最早提出了教育学的元问题和元研究。教育学元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实际的教育知识,而是为了反省教育研究行为、指导教育研究行为,间接影响教育知识的生产以及教育实践。教育学元研究的结果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包括教育学的学科信念、研究范式、知识构成、话语规则以及教育学者的生存方式等。教育学的元研究有助于教育问题现象的分析以及教育学科的建设。该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不久,理论认识尚不够成熟。关于教育学的原研究元研究是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的研究,60名词解释:“产婆术”、昆体良、《学记》、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是什么?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述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小结名词解释:“产婆术”、昆体良、《学记》、夸美纽斯、赫尔巴特、61第一章教育学及其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第一章教育学及其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62导言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广义的教育认识包括了人类所有的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映形式;狭义的教育认识即科学的或理论的教育认识。本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教育认识史或教育学史。导言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63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64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pedagogue---pedagogy---education----educologypedagogue---Padagogik---Erziehungswissenschaft教育学---教育科学教育学的三层含义作为一种教材的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作为一种学科门类的教育学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pedagogue---pedago65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的认识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西方国家的“教育学”(英语为pedagogy,法语为pedagogy,德语为pedagogik)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思是照看、管理和教养儿童的方法。19世纪末,英语国家的人们开始用“education”和“educology”取代“pedagogy”。
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的认识西方国家中“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662.中国历史上“教育学”概念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学”是从日文转译而来的,时间大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1901王国维《教育学》刊登在《教育世界》译自日本应花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1902京师大学堂设师范馆并开始讲授教育学。1909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教科书和中国图书公司出版的《教育史》作为师范学校教科书发行。1929杨贤江《新教育大纲》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2.中国历史上“教育学”概念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历史上的“教673.当今中国的教育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所有教育科学门类的总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并列;二是指各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也称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或教育学原理等;三是指作为一门课程教材的教育学用书。3.当今中国的教育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所有教68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69(一)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事实;(一)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70(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71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72第二节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二、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第二节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73一、教育学的萌芽(一)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以习俗的认识为主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语言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二)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一、教育学的萌芽(一)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二)人类早期的教74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苏格拉底75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美德即知识”76柏拉图(前427—前347)阿卡德米学园国家管理教育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柏拉图(前427—前347)阿卡德米学园77柏拉图和他的学生在阿加德米柏拉图和他的学生在阿加德米78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吕克昂学园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划分教育阶段"和谐发展"的教育实践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吕克昂学园79昆体良(35-96)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雄辩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教授法家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昆体良(35-96)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80中国:《学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中庸》《大学》《四书集注》中国:《学记》81《学记》《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师的地位、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及其程序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陵节而施、禁于未发、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尊师重道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的主张和原则等等。《学记》《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82《学记》经典语录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经典语录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83《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三人行必有我师”、84《论语》经典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经典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5《孟子》经典语录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经典语录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86《大学》经典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经典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87《老子》经典语录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经典语录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88(一)教育学创立的条件(二)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三)教育学创立的过程二、教育学的创立(一)教育学创立的条件二、教育学的创立89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一)教育学创立的条件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一)教育学创立的条件90(二)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概念和范畴——形成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及体系。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结果——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组织机构——出现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二)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91(三)教育学创立的过程培根(1561-1626)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学科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三)教育学创立的过程培根(1561-1626)1623年在92夸美纽斯——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1592-1670)《大教学论》(1632)标志独立教育学的诞生。主要教育思想泛智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提出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及学科教育思想。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全民普及教育年级制和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1592-167093斯皮尔曼:倘若各时代的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给丢了,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后代的人便仍可以把它作个基础,重新建立教育的科学。皮亚杰:夸美纽斯不仅是第一个想像出一种全面完整的教育科学的人,而且,让我们重复一句,他还以这一科学作为他的“泛智论”的核心,在他的思想中,还以此作为他的总的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斯皮尔曼:倘若各时代的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给丢了,只要留得《大94康德(1724-1804)《康德论教育》(1806)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第一次开设教育学讲座康德(1724-1804)《康德论教育》(1806)95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1776-1841)《普通教育学》(1806)第一个进行了教育学科科学化的努力,标志科学教育学的初步形成。主要教育思想: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广泛而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理论;“教学具有教育性”概念。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1776-1841)96“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普97卢梭——教育上的哥白尼卢梭(1712-1778)《爱弥尔》(1762)提出自然教育思想,号召人们关心儿童、尊重儿童,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过程,引发了教育史上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卢梭——教育上的哥白尼卢梭(1712-1778)《爱弥尔》(98洛克——绅士教育的倡导者(1632-1704)《教育漫话》(1693)充分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洛克——绅士教育的倡导者(1632-1704)《教育漫话》(99裴斯泰洛齐——献身贫民教育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746-1827)《林哈德与葛笃德》确立了要素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裴斯泰洛齐——献身贫民教育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746-182100三、教育学的发展(一)实验教育学(二)文化教育学(三)实用主义教育学(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五)批判教育学三、教育学的发展(一)实验教育学101(一)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一)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102基本观点: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研究;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实验三阶段:假设、计划、应用;教育实验在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基本观点: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研究;103基本评价:
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基本评价:
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104(二)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二)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等。105基本观点: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研究只能采用精神科学的理解的方法;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的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基本观点: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106基本评价:
突出了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基本把握了教育过程的性质,有助于人们深层次地思考教育问题,给人以深刻启发。思辨味道太浓,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基本评价:
突出了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基本把握了教育过程的性质107(三)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三)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108基本观点: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本身,教育要与目前的生活紧密联系。教育即经验的生长。教育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让学生在学校内能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关经验。做中学。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在实践中学习。学生中心。基本观点: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本身,教育要与目前的生活紧109基本评价: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校的相对独立地位。基本评价: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110(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凯洛夫、苏霍姆林斯基、杨贤江等。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凯洛夫、苏霍姆林斯基、杨贤江111基本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含硒生长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多回路温度控制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前刹车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治愈系的风景课程设计
- 指认水果课程设计
- 氢气课程设计
- 民间游戏版本课程设计
- 楼宇布线与维护课程设计
- 慢行交通课程设计
- 有机电解合成课程设计
-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云母制品制造市场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监狱招聘17名(第三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QC080000培训讲义课件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农产品质量管理》形考任务1-2+形考实习1-3参考答案
- 科技兴国未来有我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 房子管护合同范例
- 光伏施工安全措施
- 2024-2025华为ICT大赛(网络赛道)高频备考试题库500题(含详解)
-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件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