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_第1页
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_第2页
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_第3页
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_第4页
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3听觉与平衡感受14.3.1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14.3.2声波在耳中转变为动作电位14.3.3由动作电位到声音14.3.4听觉障碍14.3.5内耳中的平衡器官14.3听觉与平衡感受1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2现在开始,耳朵穿越之旅~现在开始,3耳朵的结构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3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卵圆窗经咽鼓管通咽部,与大气相通内耳:(封闭的小室,内有外淋巴,不可压缩)耳蜗、半规管、前庭器官耳朵的结构4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514.3.1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16~20000HZ)——外耳道——鼓膜——3块听小骨——(通过镫骨)卵圆窗——内耳中的液体3块听小骨:杠杆装置作用:使得镫骨处的力比鼓膜大,总的压力增效17~21倍。因此,声波的能量可以有效地传入内耳液中。14.3.1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16~20000HZ6咽鼓管的功能

中耳经咽鼓管通咽部,并由此与大气相通使鼓膜两侧的压力相等。咽鼓管的功能714.3.2声波在内耳中转变为动作电位内耳又称迷路,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功能:把机械能换成听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前庭器官与平衡感觉有关耳蜗的结构前庭膜基底膜14.3.2声波在内耳中转变为动作电位内耳又称迷路,由耳蜗8基底膜和盖膜振动时毛细胞顶部听毛受力情况基底膜和盖膜振动时9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10耳蜗是如何感受声音的呢?1.镫骨在感受振动时,使耳蜗发生振动,沿蜗管引起一个行波,行波沿着基底膜由耳蜗底部向顶部传播。2.频率不同时,行波所能到达的的部位和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有所不同3.不同部位的听神经发放冲动会引起不同的音调感觉。4.耳蜗底部感受高音调,中部感受中等频率的声音。顶部感受低音调。声波传导耳蜗是如何感受声音的呢?1.镫骨在感受振动时,使耳蜗发生1114.3.3由电位到声音声波在耳中转变为听神经上的冲动发放,传入延髓从延髓发出的纤维上行止于中脑的下丘以及后丘脑的内侧膝状体从内侧的膝状体发出的纤维达到大脑皮质听区,并在此产生听觉。人的听皮质包括41区和42区,22区内侧膝状体内耳延髓中脑(下丘及内侧膝状体大脑皮层14.3.3由动作电位到声音14.3.3由电位到声音声波在耳中转变为听神经上的冲动发放12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听觉的产生过程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1314.3.4听觉障碍传导性耳聋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出障碍所致的耳聋为传导性耳聋。常见的疾病有先天性外耳畸形,各种类型的中耳炎,耳外伤,耵聍栓塞,耳硬化症等感音性耳聋螺旋器和耳蜗神经损伤引起的听觉障碍中枢性耳聋听神经通路、各级听觉中枢、大脑皮质病变引起听觉障碍。

14.3.4听觉障碍传导性耳聋1414.3.5内耳中的平衡器官

前庭器官: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14.3.5内耳中的平衡器官15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16

14.4化学感受性:

感受器对于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感受功能。

14.4.1味觉14.4.2嗅觉

14.4化学感受性:

感受器对于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感受1714.4.1味觉味觉感受器受感受溶解的离子和分子的刺激。感受器:味蕾

集中在舌乳头中14.4.1味觉味觉感受器受感受溶解的离子和分子的刺激。18味觉的敏感性在舌面各部分是有差别的神经的鼓索支支配舌前2/3味蕾舌后1/3的味蕾由舌咽神经分支支配舌尖:甜、咸最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味觉的敏感性在舌面各部分是有差别的1914.4.2嗅觉1.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两侧总面积约5cm2。2.组成:嗅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14.4.2嗅觉1.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203.适宜刺激:空气中的有机化学物质4.特点: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受位点和传输线路。有差异、适应快且易受影响。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215.嗅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化学物质+嗅细胞纤毛膜受体蛋白G-蛋白第二信使电压门控式Na+通道开放Na+内流去极化感受器电位轴突膜AP嗅球嗅觉中枢嗅觉5.嗅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2214.5皮肤感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14.5.1触觉14.5.2温度觉14.5.3痛觉14.5皮肤感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2314.5.1触觉

1.概念:给皮肤以触、压等机械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分别称为触、压觉。

2.两点阈:皮肤感觉能两个点能分辨出两个点的最小距离。

3.机制:毛根有周围裸露的神经末梢,由于杠杆的作用,放大力,增加敏感性。无毛区域真皮中有触觉小体。皮下组织中有环形小体,触觉感受器。14.5.1触觉2414.5.2温度觉冷觉和温觉合称温度觉温感受器:温度升高发放频率增加冷感受器:温度降低发放频率增加。温度感觉受皮肤的基础温度、温度的变化速度、被刺激的皮肤范围影响。14.5.2温度觉2514.5.3痛觉

1.概念:痛觉不是由一种刺激引起。刺激的共性是使机体发生损伤。所以也可以把痛觉称为伤害感受性,也就是对有害因素的敏感性。

2.功能:保护性,几乎不产生适应。痛刺激使机体产生保护性反射。3.感受器14.5.3痛觉2614.3听觉与平衡感受14.3.1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14.3.2声波在耳中转变为动作电位14.3.3由动作电位到声音14.3.4听觉障碍14.3.5内耳中的平衡器官14.3听觉与平衡感受27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28现在开始,耳朵穿越之旅~现在开始,29耳朵的结构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3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卵圆窗经咽鼓管通咽部,与大气相通内耳:(封闭的小室,内有外淋巴,不可压缩)耳蜗、半规管、前庭器官耳朵的结构30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3114.3.1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16~20000HZ)——外耳道——鼓膜——3块听小骨——(通过镫骨)卵圆窗——内耳中的液体3块听小骨:杠杆装置作用:使得镫骨处的力比鼓膜大,总的压力增效17~21倍。因此,声波的能量可以有效地传入内耳液中。14.3.1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16~20000HZ32咽鼓管的功能

中耳经咽鼓管通咽部,并由此与大气相通使鼓膜两侧的压力相等。咽鼓管的功能3314.3.2声波在内耳中转变为动作电位内耳又称迷路,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功能:把机械能换成听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前庭器官与平衡感觉有关耳蜗的结构前庭膜基底膜14.3.2声波在内耳中转变为动作电位内耳又称迷路,由耳蜗34基底膜和盖膜振动时毛细胞顶部听毛受力情况基底膜和盖膜振动时35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36耳蜗是如何感受声音的呢?1.镫骨在感受振动时,使耳蜗发生振动,沿蜗管引起一个行波,行波沿着基底膜由耳蜗底部向顶部传播。2.频率不同时,行波所能到达的的部位和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有所不同3.不同部位的听神经发放冲动会引起不同的音调感觉。4.耳蜗底部感受高音调,中部感受中等频率的声音。顶部感受低音调。声波传导耳蜗是如何感受声音的呢?1.镫骨在感受振动时,使耳蜗发生3714.3.3由电位到声音声波在耳中转变为听神经上的冲动发放,传入延髓从延髓发出的纤维上行止于中脑的下丘以及后丘脑的内侧膝状体从内侧的膝状体发出的纤维达到大脑皮质听区,并在此产生听觉。人的听皮质包括41区和42区,22区内侧膝状体内耳延髓中脑(下丘及内侧膝状体大脑皮层14.3.3由动作电位到声音14.3.3由电位到声音声波在耳中转变为听神经上的冲动发放38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听觉的产生过程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3914.3.4听觉障碍传导性耳聋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出障碍所致的耳聋为传导性耳聋。常见的疾病有先天性外耳畸形,各种类型的中耳炎,耳外伤,耵聍栓塞,耳硬化症等感音性耳聋螺旋器和耳蜗神经损伤引起的听觉障碍中枢性耳聋听神经通路、各级听觉中枢、大脑皮质病变引起听觉障碍。

14.3.4听觉障碍传导性耳聋4014.3.5内耳中的平衡器官

前庭器官: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14.3.5内耳中的平衡器官41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42

14.4化学感受性:

感受器对于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感受功能。

14.4.1味觉14.4.2嗅觉

14.4化学感受性:

感受器对于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感受4314.4.1味觉味觉感受器受感受溶解的离子和分子的刺激。感受器:味蕾

集中在舌乳头中14.4.1味觉味觉感受器受感受溶解的离子和分子的刺激。44味觉的敏感性在舌面各部分是有差别的神经的鼓索支支配舌前2/3味蕾舌后1/3的味蕾由舌咽神经分支支配舌尖:甜、咸最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味觉的敏感性在舌面各部分是有差别的4514.4.2嗅觉1.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两侧总面积约5cm2。2.组成:嗅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14.4.2嗅觉1.嗅觉感受器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463.适宜刺激:空气中的有机化学物质4.特点: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受位点和传输线路。有差异、适应快且易受影响。内耳中的平衡器官课件475.嗅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化学物质+嗅细胞纤毛膜受体蛋白G-蛋白第二信使电压门控式Na+通道开放Na+内流去极化感受器电位轴突膜AP嗅球嗅觉中枢嗅觉5.嗅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4814.5皮肤感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14.5.1触觉14.5.2温度觉14.5.3痛觉14.5皮肤感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4914.5.1触觉

1.概念:给皮肤以触、压等机械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分别称为触、压觉。

2.两点阈:皮肤感觉能两个点能分辨出两个点的最小距离。

3.机制:毛根有周围裸露的神经末梢,由于杠杆的作用,放大力,增加敏感性。无毛区域真皮中有触觉小体。皮下组织中有环形小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