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A.3∶1 B.5∶3 C.3∶4 D.4∶32.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A. B. C. D.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的形成,需要吸热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浓雾缭绕D.霜染枝头4.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5.下面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体育课上测量跳远距离时,把皮尺拉得过紧会导致测得的跳远成绩偏大B.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锈蚀严重的砝码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C.运动会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得赛跑时间值偏大D.用天平很量筒测量某未知液体密度时,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盛装的液体全部导入量筒中测体积会导致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6.平直轨道上行驶的一列火车,放在车厢小桌上的一本书,相对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火车上的座椅B.火车司机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火车上的行李架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源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描述的是乐音的音色8.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二、多选题9.关于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是s(y)-t(x)图像,则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运动,且甲物体运动速度比乙慢B.若是m(y)-V(x)图像,则可以看出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的2倍C.若是G(y)-m(x)图像,则某一组实验数据肯定是错误的D.若是p液(y)-h深(x)图像,则甲液体密度要比乙液体密度大10.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ρ乙=2×10³kg/m³ B.ρ甲=2×10³kg/m³C.乙物质密度是甲物质密度的4倍 D.ρ甲>ρ乙三、填空题11.齐齐哈尔地区冬季气温很低,如果气温为-20℃,湖面结一层厚厚的冰,而冰的下面仍然是液态的水,这时冰上表面的温度为________℃,冰下表面的温度为________℃。1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是某护士为病人测量的体温示数,为______℃。13.超市出售的瓶装色拉油,标有“4.6kg5L”字样。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m3,密度是,_____g/cm3,用掉了质量的,剩余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蜡烛熄灭后一段时间可以看到表面凹下去,因此蜡凝固后密度________;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质量的,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之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如图,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当水面上升时,入射角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底的光斑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15.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放在站台上,坐在甲车的王洪同学正在观望对面乙车的车厢。突然,他发现自己乘坐的甲车开始缓缓前进,但在他感觉甲车“驶过”乙车车尾时,才发现甲车其实还停在站台上没动。王洪感觉自己乘坐的甲车缓缓前行,是_____以为参照物,后来发现甲车其实没动,是以_____为参照物。据此,王洪总结出一个规律,对于同一物体,_____,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16.小明的爷爷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看报纸上较小的图案,则此时报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大于20cm小于40cmB.大于40cmC.小于20cmD.等于40cm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静止在斜面上的木箱,画出木箱受到的摩擦力。18.如图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_________)19.(10分)回顾实验和探究:(1)探究固体加热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甲是给某固态物质加热的装置,该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①图丙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②该固体是______(选晶体或非晶体),图乙是其______图象(填熔化或凝固)。③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④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⑤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______组装(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2)探究声音的特性:①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而上,拨动其伸出桌面端,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实验现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实验发现,音调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钢尺伸出桌面端越短,发出的音调越______。②如图,先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状况;再重敲此音叉,观察现象。实验可得,声音的响度由发声体的______决定;两次实验中,音叉发声的音调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五、计算题20.(6分)下表是京广高铁线G81次列车时刻表,求G81次列车从北京西到驻马店西的平均速度?车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G81北京西始发站13:050G81石家庄14:2414:27281G81郑州东16:1716:20693G81驻马店西17:0517:08912G81武汉18:1218:171229G81衡山西20:1520:201727G81广州22:32终点站229821.(6分)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2k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1kg.用这个空瓶装一些油后,瓶子和油的总质量为0.65kg,若在装油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5kg.(水的密度=1.0×103kg/m3)求:(1)瓶子的容积(2)油的质量(3)油的密度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2、C【详解】A.B.C.D.所以选C.3、A【详解】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的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B.晶莹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上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并附着在草叶上,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态的霜,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解析】由于红外线是眼睛看不到的,且对人体无害,故遥控器用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5、D【详解】A.把皮尺拉得过紧会导致刻度尺的分度值比实际的偏大,所以用它测得的跳远成绩偏小,故A错误;B.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锈蚀严重的砝码比实际的重量大,所以使用锈蚀严重的砝码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小,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所以运动会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得赛跑时间值偏小,故C错误;D.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未知液体密度时,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盛装的液体全部导入量筒中测体积时,会有部分的液体粘在壁面,使得倒出的液体体积偏小,会导致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故D正确。故选D。6、C【详解】A.火车上的座椅和车是一整体,书相对于火车上的座椅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书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火车司机不动时,书相对于火车司机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书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列车员在相对于车运动,则书相对于列车员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D.火车上的行李架和车是一整体,书相对于火车上的行李架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书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B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C.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色不同,故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出是谁的声音的;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8、A【详解】在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说明左边重,如果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偏左,则应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正确,BCD错误;故应选A.二、多选题9、BCD【详解】A.若是s-t图像,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且相同时间内s甲>s乙,所以甲、乙物体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故A错误;B.若是m-v图像,v甲=v乙时,m甲=2m乙,由可知:。故B正确;C.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一个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图像只能是甲或乙,不可能同一质量对应两个重力,故C正确;D.由可知,同一深度时液体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密度也越大。由图可知,同一深度时,,所以,故D正确。10、AC【详解】A.由图可知,当乙的体积为时,其质量为4kg,所以乙的密度为故A正确;B.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时,其质量为1kg,所以甲的密度为故B错误;CD.甲的密度为,乙的密度为,所以乙的密度为甲的密度的4倍,甲的密度更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三、填空题11、-200【详解】[1]气温为-20℃,由于发生热传递,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度相同,所以冰上表面的温度为-20℃。[2]冰是晶体,有凝固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在0℃时放热凝固,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冰下表面和水接触,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故冰下表面的温度为0℃。12、热胀冷缩37.6【详解】[1]体温计、常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液柱最末端在37℃后面6个小格处,示数为37℃+6×0.1℃=37.6℃。13、0.92不变变大变小【详解】[1]已知色拉油的体积[2]油的密度[3]物质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色拉油的质量减小,密度不变。[4]蜡烛熄灭后一段时间可以看到表面凹下去,说明剩下蜡烛的质量不变,但是体积变小,所以凝固后蜡烛的密度变大。[5]钢瓶内的氧气,用去了其质量的,质量减小,但是体积不变,还是钢瓶的体积,所以密度减小。14、不变右【详解】[1][2]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当水面上升时,入射点右移,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光斑会向右移动。15、乙车站台选取的参照物不同【详解】[1]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相对于乙车的位置发生改变,王洪感觉自己乘坐的甲车缓缓前行。[2]以站台为参照物,甲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改变,甲车其实没动。[3]对于同一物体,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6、C见解析【详解】[1][2]小明的爷爷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看报纸上较小的图案需利用放大镜,此时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即报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20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故选C。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木箱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过重心沿斜面向上,故可作出摩擦力示意图如图所示。18、【详解】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另一侧的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电光源的位置S,如图所示:19、63晶体熔化液80从下往上频率高振幅不变【详解】(1)①[1]图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63℃。②[2][3]由图乙可知,0-3min,温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升高,属于熔化图像,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故该物质是晶体,③[4]由图乙可知,第10min时,该物质熔化完毕,处于液态。④[5]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80℃,该物质的凝固点等于熔点,为80℃。⑤[6]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先固定下面的铁圈,能够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然后再调整上面铁圈的位置,使试管完全接触水,并且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故从下往上安装。(2)①[7][8]由实验现象可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②[9][10]先轻敲音叉,再重敲此音叉,小球摆动的幅度变大,说明响度是由发声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