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吟浅唱话酒歌——《将进酒》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在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三单元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赏析指导中有如下文字: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除了应该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感情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将进酒》一诗作为了第三单元开篇的赏析示例,引发了设计的灵感。《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有酒有歌,吟诗作赋,奔涌着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交错着深挚复杂的情绪脉搏。诗歌五音繁会,气象不凡,情起情落,深远宕逸,这正适合声情并茂教学之意。二、教学重难点体会李白高度自信而又彻底自卑、鄙弃权贵而又猎取功名、无边欢乐而又无尽忧苦的复杂情感。从语韵的轻重、快慢、停连,眼神、手势、身姿设计、个性表现等角度声情并茂地吟咏诗歌。三、教学方法吟咏诵读法、多媒体演示法、师生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解释《将进酒》中“将”的含义:将(qiāng):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将进酒=请喝酒2.《将进酒》为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带着诗意和酒香一起走进李白的这首诗歌。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这样评价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余光中先生也曾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一位诗才了得,饮酒也同样了得的大诗人,在李白笔下饮酒放歌之作还有《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等。(二)整体感知1.诵读指导(1)吟咏诗韵: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调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2)声情并茂地吟诵:①语韵:轻重、快慢、停连;②动作:眼神、手势、身姿;③设计:重复、衍词、个性。2.分析探讨(1)PPT展示《将进酒》前四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设计,请同学朗读前四句。·明确: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结合同学的朗读,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表达的是一种大江之来,势不可挡之感,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所表达的是一种大江之去,势不可回,无法挽留之意。前四句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悲”古往今来,流水意象在众多诗词作品中均有体现,而这样一种现象被称为流水印记。例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流水的意象总是和时间相伴出现,流水易去,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岁月难留。面对这样一种人生易老,岁月难留之感,李白在他的《行路难·其三》中写到“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2)PPT展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设计,请同学朗读。·朗读提示:①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②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明确:前四句所包含的是大江之去,势不可回,人生易老,岁月难留的悲叹,而在这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所表现的是一种悲叹之后的欢乐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赏析:这是后世多少仕途失意者的自慰之辞。但在唐代,李白初进长安,确实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信心,这在他的《行路难》略有表现: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这首诗中,作者想“渡黄河”、“登泰山”,无奈巨冰塞川,大雪满山,要奔赴前程,可谓举步维艰啊。但作者并没有心灰意冷,相反,他还从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和伊尹(曾辅佐商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行路虽然困难,但终究有长风破浪之时,到那时便可“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是在公元744年写《行路难》,那年正是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时候,那时“千金”尚未“散尽”虽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感,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还依稀可辨。八年之后,即公元752年,李白写《将进酒》时,当年“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已化为泡影,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实际上并未受到重用,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实际上并不见来,仕途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由此可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面豪爽,暗藏忧愁。这样高度自信的李白从他另外的诗中也可窥探一二,例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一种高度的自信襟怀。·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正如他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并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就不能真正消解他的忧愁,但是酒可以暂时麻痹痛苦的灵魂,寻得暂时的内心平衡。而李白的喝酒也不像一般的凡夫俗子的喝法:“菜来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也,两壶也?”而是整只的牛羊,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宁愿舍弃一切,也要换得美酒。在夸张的语言背后,是痛饮豪迈的李白,所以时人称李白为“酒中仙”。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胸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3)PPT展示“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设计,请同学朗读。·朗读提示:①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明确:饮酒放歌之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李白在这里也纵酒放歌,一方面是对功名的摒弃蔑视,对权贵的鄙弃,在他的《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行路难其三》“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都有所体现,另一方面他又难以忘怀对功名的猎取。“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古风》“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阮籍:“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赏析:在《将进酒》中,李白像一个大哲学家,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哲学化的概括。就是作者在“饮”与“名”的问题上作出的结论。李白仿佛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上,指点古代圣贤的功过是非。我们暂且不论他那“唯有饮者留其名”的高见带有多少历史依据,只说他与“陈王”的“深情厚意”。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就提到“陈王”呢?我们从陈王的生平可以略知一二。陈王就是三国时候的曹植,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