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一)第六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一)1第一节财产犯罪心理分析一、财产犯罪概述财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财产犯罪就是指以非法手段侵占公私财产和牟取经济利益的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财产犯罪经济犯罪金融诈骗罪盗窃贪污非法集资抢劫贿赂金融票据诈骗诈骗走私等保险诈骗犯罪等敲诈勒索等第一节财产犯罪心理分析一、财产犯罪概述2(二)财产犯罪的特征1、财产犯罪暴力化趋势明显2、作案手段与形式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3、白领中的财产犯罪突出4、金融犯罪危害严重(二)财产犯罪的特征3二、盗窃犯罪心理(一)盗窃犯罪的一般特征1、盗窃犯罪地点的选择盗窃作案的首选地点多为单位和居民住宅,其次是车船、仓库、码头、商店等。2、盗窃犯罪的手段主要有撬窃、顺手牵羊、扒窃、内外勾结、闯窃、调包、假冒他人、利用色相等方式。3、盗窃犯罪的组织方式盗窃犯罪绝大多数是两人以上结伙犯罪,占55.9%。二、盗窃犯罪心理(一)盗窃犯罪的一般特征4(二)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1、盗窃犯的道德与法制观念盗窃犯道德观念的核心在于对钱财的追求和自私。盗窃犯的法制观念的主要缺陷在于对法律的评价态度和法律对其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存在偏差。(二)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52、盗窃犯的犯罪动机(1)满足物欲的犯罪动机占首位(2)“虚荣”动机占一定比例(3)“交往”动机占一定比例(4)扭曲的嫉妒、报复心态也可成为犯罪的动机2、盗窃犯的犯罪动机63、盗窃犯的人格特征盗窃犯的人格特征为:社会道德人格偏离以自我为中心偏执、多疑心理平衡能力缺乏易冲动自控力差······3、盗窃犯的人格特征7三、诈骗犯罪心理诈骗犯罪是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公开以和平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诈骗犯罪的一般特点1、诈骗犯罪中被害人的特点2、诈骗犯罪人惯用的手段(1)假冒身份,利用他人对某些社会角色的崇敬心理,大肆行骗(2)虚构事实,编造谎言,骗取钱财(3)伪造证件,以假乱真,大肆行骗三、诈骗犯罪心理诈骗犯罪是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公开8(二)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1、诈骗犯罪人的犯罪动机——贪利2、诈骗犯罪人的能力特点——智力水平相对比较高3、诈骗犯罪人的人格特征——两面性、过高的自我评价、不良的性格特征(二)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9(三)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行骗过程四阶段:试探阶段引诱阶段施骗阶段结束阶段(三)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10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分析一、人类的攻击和暴力攻击是暴力犯罪的基本成分。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分析一、人类的攻击和暴力11(一)攻击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社会心理学家将攻击定义为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伤害他人的行为,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社会关系上的;在有些情况下,攻击也包括对物体的毁坏。(一)攻击的定义和分类122、分类Feshbach(1964)根据行为者是否有攻击的目标,或者是否从攻击中获得了某种补偿,将攻击分为敌意性(或表达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两种类型。敌意性攻击是对愤怒情境的反应,目的在于让被害者遭受痛苦。绝大多数的杀人、强奸和其他意在伤害受害者的暴力犯罪都属于这一类型。工具性攻击源于竞争或者期望获得他人所拥有的物品或地位的愿望。通常可见于抢劫、入室行窃、盗窃和其他各种白领犯罪中。2、分类13(二)攻击理论1、心理动力学观点攻击在于释放过高的的攻击能量。2、习性学观点劳伦兹认为估计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遗传性本能。一个主要目的在于使动物和人类能够保护自己的领地,这个领地使他们有足够的食品、水、活动及繁殖的空间。仪式化攻击3、挫折——攻击假说(二)攻击理论144、社会学习已有研究显示,下列几种情况最容易让儿童习得攻击行为:(1)有很多机会观察攻击行为(2)自己的攻击行为得到了强化(3)经常成为攻击的目标班杜拉界定了榜样的三种主要类型:家庭成员亚文化群体成员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榜样4、社会学习155、攻击的认知模型认知脚本模型敌意归因模型Blackburn研究显示,成人的持续违法反映了他们试图控制那些他们认为是敌意的和威胁性的社会环境。终身持续型犯罪人所精心预演的认知脚本,其目的是要控制——通常是以一种敌意的方式——他们认为是敌意的社会环境。5、攻击的认知模型16(三)环境因素1、人口密度Calhoun的老鼠实验Freedman的相关研究并未发现人口密度和暴力犯罪之间存在关系2、攻击和周围环境的温度高温和暴力犯罪之间存在强相关3、大众传媒的影响4、被害者引发的攻击行为行为升级(三)环境因素17二、暴力犯罪概述(一)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类型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手段或者暴力相威胁,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破坏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以至这些权益受到威胁的行为。二、暴力犯罪概述18以侵害客体为标准,可将暴力犯罪划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暴力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侵害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暴力犯罪侵犯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的暴力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暴力犯罪以侵害客体为标准,可将暴力犯罪划分为:19(二)暴力犯罪的特征1、杀人、抢劫、强奸、伤害等仍然是暴力犯罪的主要类型,是我国刑事犯罪中严厉打击的对象2、新的暴力犯罪形式不断出现3、团伙犯罪增多4、暴力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居多,且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5、暴力犯罪日趋智能化(二)暴力犯罪的特征20(三)暴力犯罪人的一般特征1、暴力犯罪人的生物学特征年龄特征性别特征激素水平(三)暴力犯罪人的一般特征212、暴力犯罪人的心理特征(1)易走极端的报复心理(2)畸形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3)扭曲的“社交”需求(4)不满现实的逆反心理(5)较强的自卑心理2、暴力犯罪人的心理特征22三、杀人犯罪心理(一)杀人犯罪的一般特征1、时间和地点2、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三、杀人犯罪心理23(二)杀人犯的心理特征1、杀人犯罪的动机因报复而杀人:南平案(屠杀型杀人犯)因谋财而害命人际冲突导致杀人因掩盖罪行和逃避打击而杀人因心理变态导致杀人:犯罪嫌疑人没有明显的杀人动机,与被害人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变态杀人者的杀人目标通常是特定的一类人。如河南平舆黄勇案(二)杀人犯的心理特征242、杀人犯的人格特征国内有学者对杀人犯的气质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论:粘液质的人在杀人犯罪中所占比例最高。胆汁质的人居第二位。2、杀人犯的人格特征25四、抢劫犯罪心理(一)抢劫犯罪的一般特征抢劫犯罪是指当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人不敢反抗、无法反抗或无力反抗,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犯罪行为。四、抢劫犯罪心理261、抢劫犯罪人的年龄:25岁以下占80%左右2、抢劫犯罪的时间和地点3、抢劫犯罪的手段与方法4、抢劫犯罪中的被害人1、抢劫犯罪人的年龄:25岁以下占80%左右27(二)抢劫犯罪人的类型职业抢劫犯投机抢劫犯毒瘾抢劫犯酗酒抢劫犯(二)抢劫犯罪人的类型28(三)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1、犯罪意识2、犯罪动机3、犯罪者的人格特征(三)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29第三节性犯罪心理分析一、性犯罪概述(一)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广义的观点:性犯罪是指一切受法律、道德、风尚、习惯及其他社会行为规范所禁止、谴责和惩罚的性行为。性犯罪类型: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其他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扰乱公共秩序罪。第三节性犯罪心理分析一、性犯罪概述30(二)性犯罪人的一般特点1、性犯罪人的重复犯罪2、性犯罪人的智力较低3、性犯罪人多为未婚青少年4、性犯罪人的心理类型(二)性犯罪人的一般特点31二、强奸犯罪心理强奸具有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的双重性质。1、时间和地点2、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二、强奸犯罪心理32(二)强奸犯罪的心理分析霍尔形成强奸行为的四因素模式1、生理上的兴奋2、认知评估3、情感失控4、人格问题(二)强奸犯罪的心理分析33(三)强奸犯罪人的心理特征1、强奸犯罪人的犯罪动机性欲动机攻击动机权力欲动机发泄怨恨报复心理寻求刺激满足变态心理(三)强奸犯罪人的心理特征342、强奸犯的人格特点认知能力低下情感扭曲挫折耐受力低人际关系不好,人际沟通尤其是与异性沟通的技能差2、强奸犯的人格特点35(四)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1、被害人的心理弱点2、强奸犯罪对被害人的心理危害第一阶段为“急性期”第二阶段为“重组期”(四)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36第六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一)第六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一)37第一节财产犯罪心理分析一、财产犯罪概述财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财产犯罪就是指以非法手段侵占公私财产和牟取经济利益的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财产犯罪经济犯罪金融诈骗罪盗窃贪污非法集资抢劫贿赂金融票据诈骗诈骗走私等保险诈骗犯罪等敲诈勒索等第一节财产犯罪心理分析一、财产犯罪概述38(二)财产犯罪的特征1、财产犯罪暴力化趋势明显2、作案手段与形式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3、白领中的财产犯罪突出4、金融犯罪危害严重(二)财产犯罪的特征39二、盗窃犯罪心理(一)盗窃犯罪的一般特征1、盗窃犯罪地点的选择盗窃作案的首选地点多为单位和居民住宅,其次是车船、仓库、码头、商店等。2、盗窃犯罪的手段主要有撬窃、顺手牵羊、扒窃、内外勾结、闯窃、调包、假冒他人、利用色相等方式。3、盗窃犯罪的组织方式盗窃犯罪绝大多数是两人以上结伙犯罪,占55.9%。二、盗窃犯罪心理(一)盗窃犯罪的一般特征40(二)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1、盗窃犯的道德与法制观念盗窃犯道德观念的核心在于对钱财的追求和自私。盗窃犯的法制观念的主要缺陷在于对法律的评价态度和法律对其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存在偏差。(二)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412、盗窃犯的犯罪动机(1)满足物欲的犯罪动机占首位(2)“虚荣”动机占一定比例(3)“交往”动机占一定比例(4)扭曲的嫉妒、报复心态也可成为犯罪的动机2、盗窃犯的犯罪动机423、盗窃犯的人格特征盗窃犯的人格特征为:社会道德人格偏离以自我为中心偏执、多疑心理平衡能力缺乏易冲动自控力差······3、盗窃犯的人格特征43三、诈骗犯罪心理诈骗犯罪是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公开以和平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诈骗犯罪的一般特点1、诈骗犯罪中被害人的特点2、诈骗犯罪人惯用的手段(1)假冒身份,利用他人对某些社会角色的崇敬心理,大肆行骗(2)虚构事实,编造谎言,骗取钱财(3)伪造证件,以假乱真,大肆行骗三、诈骗犯罪心理诈骗犯罪是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公开44(二)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1、诈骗犯罪人的犯罪动机——贪利2、诈骗犯罪人的能力特点——智力水平相对比较高3、诈骗犯罪人的人格特征——两面性、过高的自我评价、不良的性格特征(二)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45(三)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行骗过程四阶段:试探阶段引诱阶段施骗阶段结束阶段(三)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46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分析一、人类的攻击和暴力攻击是暴力犯罪的基本成分。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分析一、人类的攻击和暴力47(一)攻击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社会心理学家将攻击定义为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伤害他人的行为,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社会关系上的;在有些情况下,攻击也包括对物体的毁坏。(一)攻击的定义和分类482、分类Feshbach(1964)根据行为者是否有攻击的目标,或者是否从攻击中获得了某种补偿,将攻击分为敌意性(或表达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两种类型。敌意性攻击是对愤怒情境的反应,目的在于让被害者遭受痛苦。绝大多数的杀人、强奸和其他意在伤害受害者的暴力犯罪都属于这一类型。工具性攻击源于竞争或者期望获得他人所拥有的物品或地位的愿望。通常可见于抢劫、入室行窃、盗窃和其他各种白领犯罪中。2、分类49(二)攻击理论1、心理动力学观点攻击在于释放过高的的攻击能量。2、习性学观点劳伦兹认为估计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遗传性本能。一个主要目的在于使动物和人类能够保护自己的领地,这个领地使他们有足够的食品、水、活动及繁殖的空间。仪式化攻击3、挫折——攻击假说(二)攻击理论504、社会学习已有研究显示,下列几种情况最容易让儿童习得攻击行为:(1)有很多机会观察攻击行为(2)自己的攻击行为得到了强化(3)经常成为攻击的目标班杜拉界定了榜样的三种主要类型:家庭成员亚文化群体成员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榜样4、社会学习515、攻击的认知模型认知脚本模型敌意归因模型Blackburn研究显示,成人的持续违法反映了他们试图控制那些他们认为是敌意的和威胁性的社会环境。终身持续型犯罪人所精心预演的认知脚本,其目的是要控制——通常是以一种敌意的方式——他们认为是敌意的社会环境。5、攻击的认知模型52(三)环境因素1、人口密度Calhoun的老鼠实验Freedman的相关研究并未发现人口密度和暴力犯罪之间存在关系2、攻击和周围环境的温度高温和暴力犯罪之间存在强相关3、大众传媒的影响4、被害者引发的攻击行为行为升级(三)环境因素53二、暴力犯罪概述(一)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类型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手段或者暴力相威胁,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破坏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以至这些权益受到威胁的行为。二、暴力犯罪概述54以侵害客体为标准,可将暴力犯罪划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暴力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侵害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暴力犯罪侵犯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的暴力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暴力犯罪以侵害客体为标准,可将暴力犯罪划分为:55(二)暴力犯罪的特征1、杀人、抢劫、强奸、伤害等仍然是暴力犯罪的主要类型,是我国刑事犯罪中严厉打击的对象2、新的暴力犯罪形式不断出现3、团伙犯罪增多4、暴力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居多,且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5、暴力犯罪日趋智能化(二)暴力犯罪的特征56(三)暴力犯罪人的一般特征1、暴力犯罪人的生物学特征年龄特征性别特征激素水平(三)暴力犯罪人的一般特征572、暴力犯罪人的心理特征(1)易走极端的报复心理(2)畸形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3)扭曲的“社交”需求(4)不满现实的逆反心理(5)较强的自卑心理2、暴力犯罪人的心理特征58三、杀人犯罪心理(一)杀人犯罪的一般特征1、时间和地点2、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三、杀人犯罪心理59(二)杀人犯的心理特征1、杀人犯罪的动机因报复而杀人:南平案(屠杀型杀人犯)因谋财而害命人际冲突导致杀人因掩盖罪行和逃避打击而杀人因心理变态导致杀人:犯罪嫌疑人没有明显的杀人动机,与被害人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变态杀人者的杀人目标通常是特定的一类人。如河南平舆黄勇案(二)杀人犯的心理特征602、杀人犯的人格特征国内有学者对杀人犯的气质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论:粘液质的人在杀人犯罪中所占比例最高。胆汁质的人居第二位。2、杀人犯的人格特征61四、抢劫犯罪心理(一)抢劫犯罪的一般特征抢劫犯罪是指当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人不敢反抗、无法反抗或无力反抗,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犯罪行为。四、抢劫犯罪心理621、抢劫犯罪人的年龄:25岁以下占80%左右2、抢劫犯罪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洁公司 员工 合同标准文本
- 中介地皮厂房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跨境电商物流空运合同
- 五座汽车租赁合同样本
- 公司向政府借款合同样本
- 体育馆维修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改建建筑合同样本
- 修路合伙合同样本
- 乙方广告销售合同样本
- bot水务合同样本
- 呼吸机的使用操作流程
- “双碳”目标下数智化供应链运作管理策略研究
- 住建局安全管理汇报
- 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消毒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选必修2第三单元B卷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果园种植管理合作合同范本
- 居室空间设计 课件 项目四 起居室空间设计
- 【历史】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电力检修安全培训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2章 单元综合测试卷(湘教版 2025年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