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自学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9月3日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整体感知课文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b.认读生字词.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c.相机指导朗读.三.深悟“窃读”,回归整体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第二课时授课时间:9月4日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文.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汇报交流.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4.诵读句子.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授课时间:9月5日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重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提问:课文中的小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为了解课文内容,进入采访角色做准备.2.如果你要采访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爷爷,你会问他什么问题呢?3.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很快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爷爷家,看看小作者是怎样采访这位酷爱读书.知识渊博的老爷爷,听听季爷爷对读书的见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准字音.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苗苗给季老提了哪些问题.三.品读课文,感悟读书之道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在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2.学生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过渡: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交流预设:⑴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①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②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③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⑵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①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②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⑶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①“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②交流:“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四.品位人物,分角色朗读1.过渡激趣:此时此刻,进行“现场再现”,你能演好其中的角色吗?看谁把人物的对话内容记得最牢,能够最传神地演绎文中的角色.2.揣摩人物的特点.3.说一说季老与苗苗分别有什么特点?4.自由读课文,对话的内容记清楚,把人物的特点读出来.5.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6.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全班对他俩的朗读进行评价.7.从朗读中,你觉得季老和苗苗分别是怎样的人?五.回顾文题,体会寓意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六.扩展阅读,鼓励综合性学习1.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访过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臧克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可真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苗和15位名人面对面的交流.2.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综合性学习.⑴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⑵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⑶辩论:看闲书是否影响学习?板书设计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闲书多看书偏科三贯通学习外语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概括出读书的方法.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系自己读书的感受,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比喻.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具准备:挂图,收集有关书的名言.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9月6日一.谈话导入1.交流收集的有关书的名言.老师出示: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2.同学们,如果让你独自驾舟环游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世界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在1974年的世界儿童图书节上,做了献词:如果你独自架舟进行世界旅行,如果只能带一样东西,你会带什么?她带的是一本书.以此做为献词的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3.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指名学生读课题,正音并理解“侣”的意思.过渡:他为什么选择书作为他一路上的伴侣呢?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读准生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是否正确.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4.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三.指导朗读感悟课文1.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出示句子: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2.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3.同桌学生相互讨论,试着回答问题.4.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读了第一句话,我体会到就是读同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从“总能”和“不管”体会到的.你能把体会到通过朗读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读了第二句我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同一本书,他也是百读不厌.我从“一遍又一遍”体会到的.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导学生朗读)读了第三句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当作了人似的,读书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5.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体会.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第二课时授课时间:9月6日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会带上一本书陪伴自己的旅程,是因为(点击课件引说三个句子)2.读了这三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为什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二.探究答案,品味语言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汇报交流“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指名读有关的句子.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真想不到你懂这个!”这里把书比作了朋友,每次见到朋友,感觉都是不一样.特别是“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好像是又对朋友发现有了一个的发现,这个发现非常的意外,叫人惊讶.b.你对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指名说)相机指导感情朗读.a.“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这句把看书比作是回家一样,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还会有新的发现.b.指导感情朗读.3.课件出示三个反问句a.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反问句b.给他换一个说法.(指名说)c.从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交流,相机指导朗读.4.小结:读书也是这样,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有这样的感受吗?交流.过渡语:就因为这样,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5.怎样是一遍又一遍的读?齐读第七自然段后讨论理解.作者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全班交流.从中你学到了什么?过渡语:这一趟下来,都可以把书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6.汇报交流“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书比作了朋友和故地.作者为什么这样比?三.诵读语言,积累语言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四.阅读链接1.课件出示:课后的《神奇的书》2.自由朗读,把书比作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读.4我的“长生果”授课时间:9月10日教学目标: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1.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书的.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书的名言?——学生交流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皮罗果夫也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书又好比是源泉,好比是船只,好比是顾问……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问题(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3.带着自己提的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4.汇报交流读书的收获.[默读有助于思考,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体会情感1.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3)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四.品读课文,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五.练写片断,读写结合写一写自己在读这篇过程中的收获.六.布置作业找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写一篇读书笔记.板书设计:4我的“长生果”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口语交际习作一授课时间:9月11日----9月12日学习目标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组内讨论,人人参与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二.全班互动,交流评价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三.开展辩论.启迪思维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投影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五.誊写作文,制作小报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以“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回顾拓展一授课时间:9月13日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课前准备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回顾“词语盘点”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二.交流平台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三.日积月累1.激情导人.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3.背诵名言.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第二单元5古诗词三首授课时间:9月14日----9月17日学习目标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板书诗题,读题.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5.指数名学生说.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高山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练习背诵.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第二课时乐调情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读入情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品悟情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议深情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记生字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4.学生练写.6梅花魂授课时间:9月18日----9月19日学习目标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3.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2.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3.揭题释题.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2025年山东济南市济阳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4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软件质量控制与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工业学院《云平台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造价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城乡规划原理修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书籍形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模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电脑立体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施工组织及BIM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风景园林设计实验古典园林景观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系统工程方法
- 预防留置针脱落
- 痛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韩国语入门教学资料
- 《大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 人民警察忠诚品质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健康生活促进
- 《英国饮食文化》课件
- 《SolidWorks建模实例教程》第4章 综合应用实例
- JCT2110-2012 室内空气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 视频号运营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