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与辅导技术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与辅导技术1人的结构体态无病、无残体能耐力、灵活、速度、力量体形身高、体重智能潜能:学能、创意实能:知识、技能人格品德:信仰、公德、法纪性情:兴趣、性格、情绪人的结构体态体能体形智能人格2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是指青少年在身心的发展上明显偏离正常,即在身体、行为、语言、智力、情绪与人格的发育上与正常同龄儿童有重大差异。“偏离”是一个统计学概念,一般是指常模均值加减二个标准差以外的范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积极意义的偏离,如智力超常、天才青少年;二是消极意义的偏离,如学习困难、品行与情绪障碍、身体机能发育迟缓等,有时称为“问题青少年”或“异常发展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是指青少年在身心的发展上明显偏离正常3学生心理问题1.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1)社会文化标准。(2)发展标准。(3)症状标准。(4)经验标准。上述四项标准都要使用统计学的概念与方法,因此,“统计标准”是判断异常发展的一个基础标准。此外,还要考虑异常行为发生的频率、时限和是否具有突变性。只有那些频率高、时限长、突然改变的异常行为才应重点关注。学生心理问题1.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4学生心理问题2.检出率发达国家报导,5-20%的学龄儿童有行为问题。我国1990年对22个城市4-16岁儿童青少年抽样调查表明,行为问题检出率达12.97%。我国1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3亿,约有4000万儿童青少年患有心理行为障碍。将发现的38种障碍可分为5大类:发育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躯体化障碍和其他障碍。其分布特点为:发育性障碍农村明显高于城市;行为障碍和发育障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情绪障碍则相反;学龄前和小学儿童以发育障碍与行为障碍为主;中学生以情绪障碍与躯体化障碍为主。学生心理问题2.检出率5学生心理问题3.学生心理问题分类(台湾吴武典1996)1)外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违规把过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包括逃学、逃家、不合作、反抗、不守规律、撒谎、偷窃、打架、破坏、捣乱、伤害等。2)内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情绪困扰或非社会行为,包括:畏缩、消极、下合作、过分依赖、做白日梦、焦虑反应、自虐、自杀行为等。3)学业适应问题:成绩不如理想,但并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往往兼具有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包括:考试作弊、不做作业、粗心大意、偷懒、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学生心理问题3.学生心理问题分类(台湾吴武典1996)6学生心理问题4)偏畸习癖:或谓之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健全有关。包括:吸吮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烟酒药瘾、性不良适应等。5)焦虑症候群:由过度焦虑引发而来,有明显的身体不适应症状或强迫行为,通常称为经神官能症或神经质行为。如:紧张、发抖、呕吐、恶心、心胸不适、全身无力、由过度焦虑所引发的强迫思考、强迫动作、歇斯底里等。6)精神病症候:其行为明显脱离现实,属於严重的心理病态,包括精神分裂、躁郁症等。学生心理问题4)偏畸习癖:或谓之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7高中调查研究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团体辅导研究》结果显示了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在学习动力方面48%的人无持久的学习兴趣45%的人学习很少感到快乐69%的人认为“考不好无颜见父母”75%的人遇考试过分紧张78%的人认为“考试失败是因老师出难题”高中调查研究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团体8高中调查研究在人际沟通方面73%的人很少主动与人交往76%的人认为父母很少听自己的建议74%的人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75%的人认为“老师总是偏听偏信”78%的人“难以宽容老师的错误”70%的人不希望老师太关心自己76%的人觉得和同学相比心烦意乱高中调查研究在人际沟通方面9高中调查研究在自我意识方面10%的人对自己无肯定的评价78%的人认为“青春年华是痛苦的”71%的人不善于自我表现58%的人缺乏恒心与毅力80%的人从不会奖励自己74%的人不能控制自己情绪高中调查研究在自我意识方面10高中调查研究在生活调适方面76%的人常因做梦而失眠78%的人难有好心情79%的人觉得生活灰暗,“对未来只能听天由命”75%的人穿衣喜欢赶时髦做追星族78%的人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社会高中调查研究在生活调适方面11高中调查研究在应对方式方面43%的人不习惯制定一个行为计划40%的人有情感冲突不会向人倾诉47%的人不能回避困难转向其它活动8%的人受挫时借烟酒消愁11%的人常求神拜佛高中调查研究在应对方式方面12高中调查研究短程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随机选取4所高中,抽取高一、高二年级中的4个实验班和4个平行对照班学生,实验组共935人,平行对照组1023人。采用地方课程教材《心理素质教育》,用8周时间,由心理学系实习生实施统一的团体辅导活动课程教学。结果发现,2个月短程的团体心理辅导就可以看到一些效果,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动力、人际沟通、自我意识、生活调适四方面都有改善(P<0.05)。高中调查研究短程团体心理辅导干预13学校心理辅导辅导实质: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民主式的协作过程,是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目标:学会适应,寻求发展。辅导内容学习辅导:动机、兴趣、习惯、方法、策略、计划、考试;生活辅导:生活目标态度、社交、情绪、休闲、性、消费、危机、家庭;职业辅导:专业、职业选择、就业准备、职业适应。辅导原则:面向全体;预防发展结合;尊重理解;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整体性发展。辅导途径:开设辅导活动课;学科渗透;团队活动;个别或小组辅导;网络辅导。学校心理辅导辅导实质: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民主式的协作14攻击行为攻击是一种以恶意的口语或行为对他人或物品加以伤害或毁损的行为。辅导策略:(1)认知和情感的自我监控策略:协助儿童正确的辨识引发其生气的生理性情绪线索,透过示范、练习、图片、影片及讨论,协助儿童觉察。(2)角色取替训练:针对儿童发生冲突的典型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让儿童有机会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主体会各个角色在冲突情境中的可能感受、想法及意图,进而增进他对他人情感和认知正确洞察的能力。攻击行为攻击是一种以恶意的口语或行为对他人或物品加以伤害或毁15攻击行为(3)人际问题解决训练:透过有系统呈现处理人际问题的步骤,包括问题的界定、形成多重可用的解决途径、预测及评量行动的后果等,协助儿童面对各种人际冲突情境,练习尝试各种解决方法,直到问题获得妥善解决为止。(4)生气控制训练:建构新的正向内在语言,并以行为预演方式使儿童熟练,达到情绪控制,减少人际冲突。(5)行为管理:应用行为契约及代币制度,随时增强其合作行为,并让非期待行为付出反应代价。攻击行为(3)人际问题解决训练:透过有系统呈现处理人际问题的16欺骗行为儿童的不诚实行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不经意的撒谎、刻意隐瞒事实,到考试作弊、说谎成性,轻重程度有别。有欺骗行为的儿童具有较神经质、外向、高度紧张、容易发怒和激动等特征。对未来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感,害怕失败,及缺乏早期学校成功经验等因素,也会使儿童更可能冒险采取欺骗的手段。感受到学校或家庭对课业要求的压力,结交爱欺骗的朋友,学校课程空洞,教师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采用过度威权式的教学方式令学生生畏,及学习任务被学生视为过度容易或困难,都为儿童的欺骗行为营造了有利的气氛。欺骗行为儿童的不诚实行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不经意的撒谎17欺骗行为初级预防:实施诚实教育,发展说真话、面对问题、真诚负责的美德。(1)将诚实的行为模式视为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的一环,在正式课程及学校日常的活动中,强调其重要性;(2)对学生非故意的失败或错误行为,以关怀接纳的态度加以指导协助,高压强制会导致提高其采取欺骗手段的机会;(3)示范诚实的行为与态度(4)教育学生欺骗行为对自己和别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价值澄清及问题解决训练的方法,提升儿童的道德发展层次及解决冲突困境的能力。欺骗行为初级预防:实施诚实教育,发展说真话、面对问题、真诚负18欺骗行为次级预防:防微杜渐,避免学生养成说谎欺骗的行为习惯。(1)查证教师对学生的敷衍,使学生难以轻易诈骗成功。(2)考虑学生程度,题型及作业形式采用必须自行完成难以抄袭的形式,考试座位的安排,作业的缴交时间等均应妥为规划,并对学生做必要的提醒,使学生无法,也不想作弊或抄袭。(3)对於欺骗或作弊行为的後果应明确宣示且立即执行,使学生了解欺骗非但不易成功,且被发现後将立即面对得不偿失的后果。欺骗行为次级预防:防微杜渐,避免学生养成说谎欺骗的行为习惯。19欺骗行为矫正治疗:搜集其家庭成长经验、人际行为风格、学业表现概况等资料,以分析其心理需求及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进行矫正。设法减轻其所不能承受的压力,再教导其较适切有效的行为模式;进行行为规范的说明、示范与训练,以塑造其合於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采取厌恶治疗,以使其对欺骗行为增加敏感性。教师积极的关怀、同伴关系的建立、学习方法指导、人际问题解决技巧训练等协助,均有助於儿童心理需求的满足及能力自尊的提升,是完整矫治欺骗行为不可疏忽的策略。欺骗行为矫正治疗:搜集其家庭成长经验、人际行为风格、学业表现20偷窃行为偷窃行为占少年犯罪的50%-60%。偷窃行为出现的原因很多,有因缺乏物权观念、不清楚行为后果、被物欲所惑而偷的“满足欲望型”;有因对父母、社会或他人不满,以偷窃来发泄其情绪的“反抗型”;有为获得他人肯定或自我肯定的“冒险刺激型”;也有因性格异常而有强迫性偷窃行为的“神经型”等。就个人因素而言,偷窃者可能缺乏物品所有权的观念,渴望获得他人的注意或关爱,得不到关爱或尊重时以偷窃加以报复,或作为证明自己有能力的一种表徵;就环境因素而言,偷窃者常出现於贪财不道德的家庭,或父母过於严苛,零用钱欠缺,及父母失和的家庭;社会上“笑贫不笑娼”的偏差观念影响,学校的“功课第一”不重视行为规范,导致学生的挫折不满和缺乏归属感,也是助长偷窃行为的可能原因。偷窃行为偷窃行为占少年犯罪的50%-60%。21偷窃行为儿童偷窃行为被发现,可采用下列策略加以辅导:(1)过度矫正法:除归还所偷窃的财物外,令其多赔心爱的物品以惩罚。(2)反应代价法:取消其某种权力或从其零用金中扣除相当金额。(3)内隐敏感法:让其想像偷窃行为发生的情景,当偷窃动作出现之时,将心像转为令其嫌恶之情景(如被羞辱、呕吐等),以惩罚偷窃行为;想像逃离偷窃行为(如把东西放回原位)及放松愉快的情景,以为增强,经多次联结后产生内隐的制约效果,可使儿童具备抗拒偷窃冲动的能力。(4)分化增强法:对於儿童讲求荣誉诚实的表现加以增强,以提升其自尊,不再需要靠偷窃获得注意或自我能力感。辅导必须先与儿童有良好的辅导关系,并且协助儿童的家长和老师采行适切的管教措施的情况下才会有效。纯粹靠惩罚是很难杜绝儿童的偷窃行为的。偷窃行为儿童偷窃行为被发现,可采用下列策略加以辅导:22焦虑行为焦虑是指个体因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适度的焦虑有助於个体生理上的唤起作用,以应付即将来临的压力事件。过高或过低的焦虑则降低个体的表现水准,阻碍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严重的焦虑将导致个体产生习得性无助,对外在情境的压力完全失去应对能力。儿童在学校中常出现的焦虑可分为三类:(1)课堂表现焦虑: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与学业相关的表现焦虑。(2)学业成就焦虑:是指儿童在课堂中面临测验、考试的情境所出现的焦虑情形。(3)社交焦虑:是指儿童在学校情境中,面临必须和同学或师长进行人际互动时,感到焦虑不安的情形。焦虑行为焦虑是指个体因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恐惧等感23焦虑行为具有明显焦虑特质的儿童在面临压力情境时,会出现的生理现象有:头痛、呼吸急促、胸口发紧、肌肉紧张、食欲不佳、喘不过气、心跳加速、想上厕所、头晕、肚子痛、手脚发抖、冒汗等;心理现象有: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弱、易自责、烦躁等;动作表现有:说话速度过快或过慢、手忙脚乱、退缩、少参与活动、无节制的吃东西、自伤等。儿童经常陷入焦虑情形的原因甚多,主要的因素包括:缺乏相关经验或曾有过不好的经验;生理上易激动;对结果有过度严重的评价;对自我能力有过低的评价;对自我有过高的要求。焦虑行为具有明显焦虑特质的儿童在面临压力情境时,会出现的生理24焦虑行为针对焦虑行为的辅导策略包括:(1)放松训练:透过逐步绷紧再放松每一块肌肉的练习,使儿童能够在感到焦虑时放松自己,解除肌肉紧张的情形,以达到减轻焦虑的目的。(2)自我教导训练:找出焦虑时的负向自我评价、逃避、自责、造成分心的负向内在语言,加以修正,设计出正面应对、正确自我评价、专注行动的正向内在语言,不断练习,直到能够应付压力情境为止。(3)系统减敏感法:将焦虑情境依其主观焦虑程度,由轻微焦虑到严重焦虑排列,透过逐一经验练习克服的过程,有系统地降低焦虑情绪。(4)社交技巧训练与练习:依儿童社交能力的缺陷设计社交技巧训练方案,让其在团体中练习,较熟练后再到真实的情境中练习,使其具备相关能力,能够表现出需要的社交行为,进而提高自我效能,减轻压力与焦虑。焦虑行为针对焦虑行为的辅导策略包括:25拒学行为拒学指学生因为心理或环境因素,拒绝或无法再到学校上课,是心理适应困难的现象。Atkinson将其分三种类别:第一类是分离焦虑困扰的儿童,受到母亲过度保护,形成过度依赖,拒学是其难和母亲分开的现象的一部分;第二类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儿童,在出现拒学行为之前通常有极佳的表现,但情绪有些抑郁,有过度自我膨胀的自我观念,无法忍受失败挫折,一旦在校的学业或其他表现出现挫败时,不能接受现实而拒学;第三类是多重困扰儿童,年龄较大,有多种困扰,对外在世界感到消极害怕,困扰问题已经严重到无法再承担学校的课业。拒学行为拒学指学生因为心理或环境因素,拒绝或无法再到学校上课26拒学行为拒学行为的形成原因:(1)不当的依附关系:儿童在幼年时期会有依附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阶段,若被依附者不能提供足够安全的依附关系,将使儿童在离开母亲或主要照顾者时感到极为焦虑不安。另外,有些母亲或主要照顾者本身就对与儿童分离极为焦虑,因而示范和增强了儿童和母亲过度的紧密依附及极度的分离焦虑行为。(2)观察学习:在儿童出现拒学行为之前一段时间,其家人可能有人因生病或其它困扰问题而停止上班或上学,使儿童学得在学校碰到困难时,以拒绝上学方式企图逃避困难。(3)事件联结:儿童可能因在校受到严苛的老师责罚、同学欺负、学业或人际问题,使其害怕到校面对其不敢或不愿意面对的人事物,因而形成拒绝去上学或借故要求早退的行为。拒学行为拒学行为的形成原因:27拒学行为(4)不当后果强化:儿童不论因何种原因不主上学或早退回家,若其结果反而获得家人更多的关心照顾,获得在家吃零食、看卡通影片、玩电动玩具等特权或机会,是对困扰情境的强化。不上学既可躲避面对困难情境(躲避惩罚),后果又如此甜美(获得增强),则此种行为再度持续出现的可能性将大增。(5)情境因素:儿童的家庭若经常出现父母争执、代间冲突,家人间缺乏关怀,将使儿童经常性处於高度压力的困扰状态;学校的环境过于脏乱危险、教学大过刻板乏味、教师过度严苛经常责罚学生、同学经常出现排挤或欺凌行为等,都将使儿童和学校疏离。拒学行为(4)不当后果强化:儿童不论因何种原因不主上学或早退28拒学行为拒学行为的辅导策略:(1)初级预防。应给予儿童安全的依附环境,增加儿童接触陌生人事物的机会,并鼓励训练儿童独立自主及处理人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离开父母去上学时感到安全,期待接触新的环境,并且有经验和能力去处理上学后必然要独立面对的人际问题。学校应营造整洁、舒适、温暖、安全的学习环境,活泼教学,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温馨互助的班级气氛,使儿童乐於上学,对学校师友有归属感。(2)次级预防。学校应对学生有关校园的观感、师生关系、学生间的同伴行为及学生的家庭状况经常加以关怀了解,若有教师采用不当的教学或管教学生的方式,学生间有欺凌行为,应及时积极加以妥善处理。发现学生家庭有特殊状况时,应对儿童积极关怀协助,并提醒家长小心处理家庭内的压力冲突事件,以减轻对儿童的不利影响。教师应对儿童每日的出勤状况确实加以掌握,遇有儿童请假、缺课或要求早退情形,应详细了解原因,并与家长联系,以避免不当的处置,造成或增强儿童的拒学行为。拒学行为拒学行为的辅导策略:29拒学行为(3)矫正治疗。学童出现拒学行为时应立即积极处理,了解拒学行为的详细状况,找出原因并加以介入处理。当拒学儿童并非多重困扰类型时,应以尽快协助其面对及排除困扰,要求其恢复上学为目标。若立即恢复上学有实质困难,可以采取系统脱敏程序,协助其逐日接近学校、教室,并从压力较小的课程开始逐步恢复上课。若儿童为多重困扰类型拒学,或同时出现严重的情绪或精神症状,应转介到专业机构或精神医疗单位给予辅导,待情绪稳定后再恢复上学。拒学行为(3)矫正治疗。30孤立行为有些儿童的孤立状态是被动形成的,被同伴所孤立;有些儿童的孤立状态却是主动形成的,自我孤立。儿童孤立行为的形成原因:(1)相貌殊异:如有肢体或颜面残障、头发脱落、皮肤长癣、衣著脏臭、身体有异味,或外表长的像异性等,因而受到同伴的排斥或畏惧不敢接近。(2)社交焦虑:因成长过程被过度保护,人际接触经验不足,或有不好的人际经验导致害怕与人接近。(3)偏畸习僻:说话有咬音不正、口吃等毛病,紧张时会在人前吸吮拇指或咬指甲等,导致他人的嘲笑或歧视。(4)缺乏社交技巧:如霸道、容易激怒,不守游戏规则、游戏技巧技能欠佳,或不知如何加入他人的游玩活动等。(5)受到不当的惩罚:部分教师采用不准班上同学与“坏孩子”交往的方式惩罚儿童,导致儿童被孤立,心理和人际关系受到严重的伤害。孤立行为有些儿童的孤立状态是被动形成的,被同伴所孤立;31孤立行为辅导策略:(1)仔细观察,审慎诊断,找出被孤立或自我孤立的原因。(2)采取必要措施修正其被孤立的原始因。(3)练习社交技巧,重建人际关系。让儿童学会加入他人游戏活动的技巧,增进人际觉察能力,学会表达善意及和人分享个人的感受,练习克服人际焦虑及人际问题解决方法等,都可以让孤立儿童自己尝试跨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辅导者应避免鼓励成人介入裁决,或强迫其他小朋友与其交往,因为友谊必须是两相情愿才可能长存的。(4)采取合作学习制度,协助儿童建立适切的人际关系。教师要重视情意教育,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与式,将学习能力不同、特质各异的学生分在一组,让能力好的学生协助能力弱的学生学习,能力弱者也能获得接纳和肯定。孤立行为辅导策略:32网络使用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患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网络成瘾已成“社会病”。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屡发生。网络成瘾者起初对网络只是精神上的眷恋,而后则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由于长期坐在电脑前,缺乏活动并处于同一姿势,时间一久,腰痛、背痛、头昏脑胀、双手颤抖、疲乏无力就会接踵而来,更有甚者因此患上了颈椎和眼部疾病。与此同时,成瘾者的心理防线十分脆弱,更易抑郁、焦虑,时常倍感孤独,一旦失去网络这根精神支柱,恋网者就会出现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等戒断症状。“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危害与威胁。网络使用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城市上网小学生比33网络使用问题网络文化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青少年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掌握技能、促进沟通的同时,混杂其中的不良内容又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但是,互联网有害信息容易误导青少年,甚至使其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沉迷网络、受到不良网络文化诱导等问题,是网络和网络文化在发展中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唯利是图的外在原因,也有家庭管理、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缺陷等深层次原因。网吧和网络文化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现实社会诸多问题的集中和折射。解决这些问题,仅靠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学校、家长、青少年本身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网络使用问题网络文化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青少年获取知识、了34网络使用问题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在下面五个以上问题中回答“是”):①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下网后还想着它)?②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③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④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⑤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紧张、抑郁、无助)的方法?⑥你是否对佳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⑦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⑧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⑨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如:烦闷、压抑),而一上网就来劲?⑩你上网的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网络使用问题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在下面五个以上问题35网络使用问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学校生活的紧张与单调化、时间的空闲、趣源的狭窄性;网络游戏的不断更新与迎合学生心理的奖惩性与英雄主义情结所使;社会规范的“禁化”所起作用的结果;学生的自控力缺乏所致;学生的“高科技”误区。网络成瘾理论模型以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解释比较全面(下图)。该模型强化了非适应性认知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行为过程中的地位,这对于探索互联网使用者的心理变化与互联网使用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治疗与诊断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重要的意义。网络使用问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学校生活的紧张与单调化、时36学生心理问题课件37网络使用问题网络成瘾的干预(1)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完善互联网管理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系统。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教育。积极发展国产电子游戏产业。(2)加强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工作。(3)开展网络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状况网上测试;电子邮件式辅导;利用互联网留言板、线上交谈;即时视听。网络使用问题网络成瘾的干预38网络使用问题(4)网络脱瘾团体辅导。在团体这个范围内孩子们会有一种平等感、归属感,不会觉得另类。提供他们发言、沟通的机会,不像生活中被管教被说教的不被尊重的感觉,利用团体资源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改变自己、接纳自己。转移他们仅仅停留在网络方面的兴趣,更加调动他们的潜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通过团体训练,不仅仅让孩子们摆脱网瘾,而是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在团体互动中都是同龄人,同龄人有共同语言,交流和互动效果会更好。网络脱瘾团体心理辅导班共安排10次活动,每次1至1个半小时,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目的。网络使用问题(4)网络脱瘾团体辅导。39网络使用问题“戒除网瘾”并不是“戒除网络”。让孩子科学使用电脑,让孩子懂得如何做人,让家庭重拾往日欢乐,这是“戒瘾”所要达到的效果。让学生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和正确的满足感是解除孩子上网成瘾的根本。这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台湾目前的咨商专业人员王智弘发展出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五步骤:第一步觉:协助当事人觉察自己的上网行为已经失当。第二步知:协助当事人认知到导致其过度上网行为的潜在心理问题。第三步处:协助当事人去面对现实,处理潜在的心理问题!
第四步行:协助当事人发展并执行改善过度使用网络行为的行动计划。第五步控:协助当事人应培养出对时间的敏感度与对自我监控的能力。网络使用问题“戒除网瘾”并不是“戒除网络”。40放映结束,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击下面,支持一下我们,谢谢!1、乐美雅放映结束,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击下面,支持一下我们,41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foundationofsuccessliesingoodhabits42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42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AnHonorToWalkWithYouAllTheWay讲师:XXXXXXXX年XX月XX日
谢谢大家讲师:XXXXXX43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与辅导技术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与辅导技术44人的结构体态无病、无残体能耐力、灵活、速度、力量体形身高、体重智能潜能:学能、创意实能:知识、技能人格品德:信仰、公德、法纪性情:兴趣、性格、情绪人的结构体态体能体形智能人格45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是指青少年在身心的发展上明显偏离正常,即在身体、行为、语言、智力、情绪与人格的发育上与正常同龄儿童有重大差异。“偏离”是一个统计学概念,一般是指常模均值加减二个标准差以外的范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积极意义的偏离,如智力超常、天才青少年;二是消极意义的偏离,如学习困难、品行与情绪障碍、身体机能发育迟缓等,有时称为“问题青少年”或“异常发展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是指青少年在身心的发展上明显偏离正常46学生心理问题1.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1)社会文化标准。(2)发展标准。(3)症状标准。(4)经验标准。上述四项标准都要使用统计学的概念与方法,因此,“统计标准”是判断异常发展的一个基础标准。此外,还要考虑异常行为发生的频率、时限和是否具有突变性。只有那些频率高、时限长、突然改变的异常行为才应重点关注。学生心理问题1.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47学生心理问题2.检出率发达国家报导,5-20%的学龄儿童有行为问题。我国1990年对22个城市4-16岁儿童青少年抽样调查表明,行为问题检出率达12.97%。我国1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3亿,约有4000万儿童青少年患有心理行为障碍。将发现的38种障碍可分为5大类:发育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躯体化障碍和其他障碍。其分布特点为:发育性障碍农村明显高于城市;行为障碍和发育障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情绪障碍则相反;学龄前和小学儿童以发育障碍与行为障碍为主;中学生以情绪障碍与躯体化障碍为主。学生心理问题2.检出率48学生心理问题3.学生心理问题分类(台湾吴武典1996)1)外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违规把过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包括逃学、逃家、不合作、反抗、不守规律、撒谎、偷窃、打架、破坏、捣乱、伤害等。2)内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情绪困扰或非社会行为,包括:畏缩、消极、下合作、过分依赖、做白日梦、焦虑反应、自虐、自杀行为等。3)学业适应问题:成绩不如理想,但并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往往兼具有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包括:考试作弊、不做作业、粗心大意、偷懒、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学生心理问题3.学生心理问题分类(台湾吴武典1996)49学生心理问题4)偏畸习癖:或谓之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健全有关。包括:吸吮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烟酒药瘾、性不良适应等。5)焦虑症候群:由过度焦虑引发而来,有明显的身体不适应症状或强迫行为,通常称为经神官能症或神经质行为。如:紧张、发抖、呕吐、恶心、心胸不适、全身无力、由过度焦虑所引发的强迫思考、强迫动作、歇斯底里等。6)精神病症候:其行为明显脱离现实,属於严重的心理病态,包括精神分裂、躁郁症等。学生心理问题4)偏畸习癖:或谓之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50高中调查研究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团体辅导研究》结果显示了高中生心理健康状态:在学习动力方面48%的人无持久的学习兴趣45%的人学习很少感到快乐69%的人认为“考不好无颜见父母”75%的人遇考试过分紧张78%的人认为“考试失败是因老师出难题”高中调查研究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团体51高中调查研究在人际沟通方面73%的人很少主动与人交往76%的人认为父母很少听自己的建议74%的人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75%的人认为“老师总是偏听偏信”78%的人“难以宽容老师的错误”70%的人不希望老师太关心自己76%的人觉得和同学相比心烦意乱高中调查研究在人际沟通方面52高中调查研究在自我意识方面10%的人对自己无肯定的评价78%的人认为“青春年华是痛苦的”71%的人不善于自我表现58%的人缺乏恒心与毅力80%的人从不会奖励自己74%的人不能控制自己情绪高中调查研究在自我意识方面53高中调查研究在生活调适方面76%的人常因做梦而失眠78%的人难有好心情79%的人觉得生活灰暗,“对未来只能听天由命”75%的人穿衣喜欢赶时髦做追星族78%的人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社会高中调查研究在生活调适方面54高中调查研究在应对方式方面43%的人不习惯制定一个行为计划40%的人有情感冲突不会向人倾诉47%的人不能回避困难转向其它活动8%的人受挫时借烟酒消愁11%的人常求神拜佛高中调查研究在应对方式方面55高中调查研究短程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随机选取4所高中,抽取高一、高二年级中的4个实验班和4个平行对照班学生,实验组共935人,平行对照组1023人。采用地方课程教材《心理素质教育》,用8周时间,由心理学系实习生实施统一的团体辅导活动课程教学。结果发现,2个月短程的团体心理辅导就可以看到一些效果,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动力、人际沟通、自我意识、生活调适四方面都有改善(P<0.05)。高中调查研究短程团体心理辅导干预56学校心理辅导辅导实质: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民主式的协作过程,是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目标:学会适应,寻求发展。辅导内容学习辅导:动机、兴趣、习惯、方法、策略、计划、考试;生活辅导:生活目标态度、社交、情绪、休闲、性、消费、危机、家庭;职业辅导:专业、职业选择、就业准备、职业适应。辅导原则:面向全体;预防发展结合;尊重理解;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整体性发展。辅导途径:开设辅导活动课;学科渗透;团队活动;个别或小组辅导;网络辅导。学校心理辅导辅导实质: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民主式的协作57攻击行为攻击是一种以恶意的口语或行为对他人或物品加以伤害或毁损的行为。辅导策略:(1)认知和情感的自我监控策略:协助儿童正确的辨识引发其生气的生理性情绪线索,透过示范、练习、图片、影片及讨论,协助儿童觉察。(2)角色取替训练:针对儿童发生冲突的典型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让儿童有机会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主体会各个角色在冲突情境中的可能感受、想法及意图,进而增进他对他人情感和认知正确洞察的能力。攻击行为攻击是一种以恶意的口语或行为对他人或物品加以伤害或毁58攻击行为(3)人际问题解决训练:透过有系统呈现处理人际问题的步骤,包括问题的界定、形成多重可用的解决途径、预测及评量行动的后果等,协助儿童面对各种人际冲突情境,练习尝试各种解决方法,直到问题获得妥善解决为止。(4)生气控制训练:建构新的正向内在语言,并以行为预演方式使儿童熟练,达到情绪控制,减少人际冲突。(5)行为管理:应用行为契约及代币制度,随时增强其合作行为,并让非期待行为付出反应代价。攻击行为(3)人际问题解决训练:透过有系统呈现处理人际问题的59欺骗行为儿童的不诚实行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不经意的撒谎、刻意隐瞒事实,到考试作弊、说谎成性,轻重程度有别。有欺骗行为的儿童具有较神经质、外向、高度紧张、容易发怒和激动等特征。对未来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感,害怕失败,及缺乏早期学校成功经验等因素,也会使儿童更可能冒险采取欺骗的手段。感受到学校或家庭对课业要求的压力,结交爱欺骗的朋友,学校课程空洞,教师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采用过度威权式的教学方式令学生生畏,及学习任务被学生视为过度容易或困难,都为儿童的欺骗行为营造了有利的气氛。欺骗行为儿童的不诚实行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不经意的撒谎60欺骗行为初级预防:实施诚实教育,发展说真话、面对问题、真诚负责的美德。(1)将诚实的行为模式视为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的一环,在正式课程及学校日常的活动中,强调其重要性;(2)对学生非故意的失败或错误行为,以关怀接纳的态度加以指导协助,高压强制会导致提高其采取欺骗手段的机会;(3)示范诚实的行为与态度(4)教育学生欺骗行为对自己和别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价值澄清及问题解决训练的方法,提升儿童的道德发展层次及解决冲突困境的能力。欺骗行为初级预防:实施诚实教育,发展说真话、面对问题、真诚负61欺骗行为次级预防:防微杜渐,避免学生养成说谎欺骗的行为习惯。(1)查证教师对学生的敷衍,使学生难以轻易诈骗成功。(2)考虑学生程度,题型及作业形式采用必须自行完成难以抄袭的形式,考试座位的安排,作业的缴交时间等均应妥为规划,并对学生做必要的提醒,使学生无法,也不想作弊或抄袭。(3)对於欺骗或作弊行为的後果应明确宣示且立即执行,使学生了解欺骗非但不易成功,且被发现後将立即面对得不偿失的后果。欺骗行为次级预防:防微杜渐,避免学生养成说谎欺骗的行为习惯。62欺骗行为矫正治疗:搜集其家庭成长经验、人际行为风格、学业表现概况等资料,以分析其心理需求及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进行矫正。设法减轻其所不能承受的压力,再教导其较适切有效的行为模式;进行行为规范的说明、示范与训练,以塑造其合於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采取厌恶治疗,以使其对欺骗行为增加敏感性。教师积极的关怀、同伴关系的建立、学习方法指导、人际问题解决技巧训练等协助,均有助於儿童心理需求的满足及能力自尊的提升,是完整矫治欺骗行为不可疏忽的策略。欺骗行为矫正治疗:搜集其家庭成长经验、人际行为风格、学业表现63偷窃行为偷窃行为占少年犯罪的50%-60%。偷窃行为出现的原因很多,有因缺乏物权观念、不清楚行为后果、被物欲所惑而偷的“满足欲望型”;有因对父母、社会或他人不满,以偷窃来发泄其情绪的“反抗型”;有为获得他人肯定或自我肯定的“冒险刺激型”;也有因性格异常而有强迫性偷窃行为的“神经型”等。就个人因素而言,偷窃者可能缺乏物品所有权的观念,渴望获得他人的注意或关爱,得不到关爱或尊重时以偷窃加以报复,或作为证明自己有能力的一种表徵;就环境因素而言,偷窃者常出现於贪财不道德的家庭,或父母过於严苛,零用钱欠缺,及父母失和的家庭;社会上“笑贫不笑娼”的偏差观念影响,学校的“功课第一”不重视行为规范,导致学生的挫折不满和缺乏归属感,也是助长偷窃行为的可能原因。偷窃行为偷窃行为占少年犯罪的50%-60%。64偷窃行为儿童偷窃行为被发现,可采用下列策略加以辅导:(1)过度矫正法:除归还所偷窃的财物外,令其多赔心爱的物品以惩罚。(2)反应代价法:取消其某种权力或从其零用金中扣除相当金额。(3)内隐敏感法:让其想像偷窃行为发生的情景,当偷窃动作出现之时,将心像转为令其嫌恶之情景(如被羞辱、呕吐等),以惩罚偷窃行为;想像逃离偷窃行为(如把东西放回原位)及放松愉快的情景,以为增强,经多次联结后产生内隐的制约效果,可使儿童具备抗拒偷窃冲动的能力。(4)分化增强法:对於儿童讲求荣誉诚实的表现加以增强,以提升其自尊,不再需要靠偷窃获得注意或自我能力感。辅导必须先与儿童有良好的辅导关系,并且协助儿童的家长和老师采行适切的管教措施的情况下才会有效。纯粹靠惩罚是很难杜绝儿童的偷窃行为的。偷窃行为儿童偷窃行为被发现,可采用下列策略加以辅导:65焦虑行为焦虑是指个体因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适度的焦虑有助於个体生理上的唤起作用,以应付即将来临的压力事件。过高或过低的焦虑则降低个体的表现水准,阻碍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严重的焦虑将导致个体产生习得性无助,对外在情境的压力完全失去应对能力。儿童在学校中常出现的焦虑可分为三类:(1)课堂表现焦虑: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与学业相关的表现焦虑。(2)学业成就焦虑:是指儿童在课堂中面临测验、考试的情境所出现的焦虑情形。(3)社交焦虑:是指儿童在学校情境中,面临必须和同学或师长进行人际互动时,感到焦虑不安的情形。焦虑行为焦虑是指个体因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恐惧等感66焦虑行为具有明显焦虑特质的儿童在面临压力情境时,会出现的生理现象有:头痛、呼吸急促、胸口发紧、肌肉紧张、食欲不佳、喘不过气、心跳加速、想上厕所、头晕、肚子痛、手脚发抖、冒汗等;心理现象有: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弱、易自责、烦躁等;动作表现有:说话速度过快或过慢、手忙脚乱、退缩、少参与活动、无节制的吃东西、自伤等。儿童经常陷入焦虑情形的原因甚多,主要的因素包括:缺乏相关经验或曾有过不好的经验;生理上易激动;对结果有过度严重的评价;对自我能力有过低的评价;对自我有过高的要求。焦虑行为具有明显焦虑特质的儿童在面临压力情境时,会出现的生理67焦虑行为针对焦虑行为的辅导策略包括:(1)放松训练:透过逐步绷紧再放松每一块肌肉的练习,使儿童能够在感到焦虑时放松自己,解除肌肉紧张的情形,以达到减轻焦虑的目的。(2)自我教导训练:找出焦虑时的负向自我评价、逃避、自责、造成分心的负向内在语言,加以修正,设计出正面应对、正确自我评价、专注行动的正向内在语言,不断练习,直到能够应付压力情境为止。(3)系统减敏感法:将焦虑情境依其主观焦虑程度,由轻微焦虑到严重焦虑排列,透过逐一经验练习克服的过程,有系统地降低焦虑情绪。(4)社交技巧训练与练习:依儿童社交能力的缺陷设计社交技巧训练方案,让其在团体中练习,较熟练后再到真实的情境中练习,使其具备相关能力,能够表现出需要的社交行为,进而提高自我效能,减轻压力与焦虑。焦虑行为针对焦虑行为的辅导策略包括:68拒学行为拒学指学生因为心理或环境因素,拒绝或无法再到学校上课,是心理适应困难的现象。Atkinson将其分三种类别:第一类是分离焦虑困扰的儿童,受到母亲过度保护,形成过度依赖,拒学是其难和母亲分开的现象的一部分;第二类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儿童,在出现拒学行为之前通常有极佳的表现,但情绪有些抑郁,有过度自我膨胀的自我观念,无法忍受失败挫折,一旦在校的学业或其他表现出现挫败时,不能接受现实而拒学;第三类是多重困扰儿童,年龄较大,有多种困扰,对外在世界感到消极害怕,困扰问题已经严重到无法再承担学校的课业。拒学行为拒学指学生因为心理或环境因素,拒绝或无法再到学校上课69拒学行为拒学行为的形成原因:(1)不当的依附关系:儿童在幼年时期会有依附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阶段,若被依附者不能提供足够安全的依附关系,将使儿童在离开母亲或主要照顾者时感到极为焦虑不安。另外,有些母亲或主要照顾者本身就对与儿童分离极为焦虑,因而示范和增强了儿童和母亲过度的紧密依附及极度的分离焦虑行为。(2)观察学习:在儿童出现拒学行为之前一段时间,其家人可能有人因生病或其它困扰问题而停止上班或上学,使儿童学得在学校碰到困难时,以拒绝上学方式企图逃避困难。(3)事件联结:儿童可能因在校受到严苛的老师责罚、同学欺负、学业或人际问题,使其害怕到校面对其不敢或不愿意面对的人事物,因而形成拒绝去上学或借故要求早退的行为。拒学行为拒学行为的形成原因:70拒学行为(4)不当后果强化:儿童不论因何种原因不主上学或早退回家,若其结果反而获得家人更多的关心照顾,获得在家吃零食、看卡通影片、玩电动玩具等特权或机会,是对困扰情境的强化。不上学既可躲避面对困难情境(躲避惩罚),后果又如此甜美(获得增强),则此种行为再度持续出现的可能性将大增。(5)情境因素:儿童的家庭若经常出现父母争执、代间冲突,家人间缺乏关怀,将使儿童经常性处於高度压力的困扰状态;学校的环境过于脏乱危险、教学大过刻板乏味、教师过度严苛经常责罚学生、同学经常出现排挤或欺凌行为等,都将使儿童和学校疏离。拒学行为(4)不当后果强化:儿童不论因何种原因不主上学或早退71拒学行为拒学行为的辅导策略:(1)初级预防。应给予儿童安全的依附环境,增加儿童接触陌生人事物的机会,并鼓励训练儿童独立自主及处理人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离开父母去上学时感到安全,期待接触新的环境,并且有经验和能力去处理上学后必然要独立面对的人际问题。学校应营造整洁、舒适、温暖、安全的学习环境,活泼教学,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温馨互助的班级气氛,使儿童乐於上学,对学校师友有归属感。(2)次级预防。学校应对学生有关校园的观感、师生关系、学生间的同伴行为及学生的家庭状况经常加以关怀了解,若有教师采用不当的教学或管教学生的方式,学生间有欺凌行为,应及时积极加以妥善处理。发现学生家庭有特殊状况时,应对儿童积极关怀协助,并提醒家长小心处理家庭内的压力冲突事件,以减轻对儿童的不利影响。教师应对儿童每日的出勤状况确实加以掌握,遇有儿童请假、缺课或要求早退情形,应详细了解原因,并与家长联系,以避免不当的处置,造成或增强儿童的拒学行为。拒学行为拒学行为的辅导策略:72拒学行为(3)矫正治疗。学童出现拒学行为时应立即积极处理,了解拒学行为的详细状况,找出原因并加以介入处理。当拒学儿童并非多重困扰类型时,应以尽快协助其面对及排除困扰,要求其恢复上学为目标。若立即恢复上学有实质困难,可以采取系统脱敏程序,协助其逐日接近学校、教室,并从压力较小的课程开始逐步恢复上课。若儿童为多重困扰类型拒学,或同时出现严重的情绪或精神症状,应转介到专业机构或精神医疗单位给予辅导,待情绪稳定后再恢复上学。拒学行为(3)矫正治疗。73孤立行为有些儿童的孤立状态是被动形成的,被同伴所孤立;有些儿童的孤立状态却是主动形成的,自我孤立。儿童孤立行为的形成原因:(1)相貌殊异:如有肢体或颜面残障、头发脱落、皮肤长癣、衣著脏臭、身体有异味,或外表长的像异性等,因而受到同伴的排斥或畏惧不敢接近。(2)社交焦虑:因成长过程被过度保护,人际接触经验不足,或有不好的人际经验导致害怕与人接近。(3)偏畸习僻:说话有咬音不正、口吃等毛病,紧张时会在人前吸吮拇指或咬指甲等,导致他人的嘲笑或歧视。(4)缺乏社交技巧:如霸道、容易激怒,不守游戏规则、游戏技巧技能欠佳,或不知如何加入他人的游玩活动等。(5)受到不当的惩罚:部分教师采用不准班上同学与“坏孩子”交往的方式惩罚儿童,导致儿童被孤立,心理和人际关系受到严重的伤害。孤立行为有些儿童的孤立状态是被动形成的,被同伴所孤立;74孤立行为辅导策略:(1)仔细观察,审慎诊断,找出被孤立或自我孤立的原因。(2)采取必要措施修正其被孤立的原始因。(3)练习社交技巧,重建人际关系。让儿童学会加入他人游戏活动的技巧,增进人际觉察能力,学会表达善意及和人分享个人的感受,练习克服人际焦虑及人际问题解决方法等,都可以让孤立儿童自己尝试跨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辅导者应避免鼓励成人介入裁决,或强迫其他小朋友与其交往,因为友谊必须是两相情愿才可能长存的。(4)采取合作学习制度,协助儿童建立适切的人际关系。教师要重视情意教育,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与式,将学习能力不同、特质各异的学生分在一组,让能力好的学生协助能力弱的学生学习,能力弱者也能获得接纳和肯定。孤立行为辅导策略:75网络使用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患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网络成瘾已成“社会病”。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屡屡发生。网络成瘾者起初对网络只是精神上的眷恋,而后则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由于长期坐在电脑前,缺乏活动并处于同一姿势,时间一久,腰痛、背痛、头昏脑胀、双手颤抖、疲乏无力就会接踵而来,更有甚者因此患上了颈椎和眼部疾病。与此同时,成瘾者的心理防线十分脆弱,更易抑郁、焦虑,时常倍感孤独,一旦失去网络这根精神支柱,恋网者就会出现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等戒断症状。“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危害与威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环保型住宅新风系统安装合同3篇
- 2024年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测试合同
- 2024民间借贷民事上诉状起草与执行服务及后续跟进合同3篇
- 2025年度灾害应急救援人工施工与物资保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广告发布合同中的广告内容与发布渠道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扶贫供电协议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行业借款合同范本:保障工程顺利推进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质押担保房屋维修贷款合同3篇
- 体育产业运动员合同书之责任豁免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风险评估协议3篇
- 初中必背古诗文138首
- 车站调度员(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房屋交接确认书
- 【深信服】PT1-AF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反刍动物消化道排泄物原虫诊断技术规范
- 开放系统10861《理工英语(4)》期末机考真题及答案(第102套)
- 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艺术留学作品集合同模板
- 2024-2025年上海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
-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 供应商可持续发展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