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产及应用【摘要】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概念、组成成分、产生过程、应用进行研究讨论。【关键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脂蛋白【概念】是由肺泡II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搁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护理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护理对策.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3例,向患儿的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用药后的疗效.结果63例患儿有1例因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因合并肺出血死亡,余61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6.8%.61例治愈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pH、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二氧化碳总量(TCO2)、实际碳酸氢盐(AB)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适宜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易感性的关系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CO_2及PIP的影响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目的研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用12ml/kg0.0225N的盐酸经气管注入新西兰白兔肺内,纯氧机械通气1h后,将符合PaO2/FiO2W150mmHg的动物随机分成五组,每组5只.分别用生理盐水(I组)、浓度为1g/L(II组)、3g/L(m组)、6g/L(W组)、12g/L(V组)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灌洗容量为10ml/kg,观察每组治疗后的PaO2/FiO2的变化情况,并对肺标本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I组、II组治疗后PaO2/FiO2没有改善,而III组、W组、V组肺灌洗后PaO2/FiO2均显著改善,但这种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消失,病理切片显示III组、W组、V组中肺泡间质充血水肿和肺泡腔渗出均较I组、II组明显减轻.结论采用浓度为3g/L以上的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盐酸诱导的ARDS行肺灌洗有明显疗效,但效果不能持久.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灌洗对家兔急性盐酸肺损伤后血气及气道压力的治疗效果研究目的:探索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灌洗的方法治疗盐酸诱导家兔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家兔麻醉后纯氧机械通气15min,经气管导管注入0.0125mol/L的HCL12ml/kg,造成急性肺损伤.随后观察150min,将PaO2低于150mmHg(1mmHg=0.133kPa)的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灌洗(L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注入(1组),生理盐水灌洗(S组)和机械通气(M组)处理,测定处理后30、60、120、180、240min时的血气值及气道峰压值(PIP).结果:L组PaO2在处理后立即上升到400mmHg以上(PV0.01),并维持整个4h观察期.气道峰压明显下降(PV0.01),120min后有所上升,但仍较处理前降低(PV0.05);I组PaO2平均上升至200mmHg但随后逐渐下降伴PIP明显升高(PV0.05).M组和S组血气无明显改善,M组气道峰压维持在处理前水平,5组120min后气道峰压明显升高(PV0.05).结论: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灌洗法治疗盐酸误吸性急性肺损伤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金黄地鼠实验性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防治作用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防治作用.方法通过给金黄地鼠吸入烟雾或气道内注入弹性蛋白酶两种方法,经1〜3个月建立COPD动物模型,并应用外源性PS进行防治.对动物肺组织行光镜、电镜观察及显微微机图像分析进行形态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泡II型上皮细胞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的表达情况.结果吸烟3个月及气道内注入弹性蛋白酶1和3个月,动物有明显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病理变化.应用PS防治1个月,肺组织病变无明显改善;防治3个月后,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肺泡II型上皮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模型组,SP-A的表达比模型组增加(PV0.01).结论经3个月的外源性PS干预,可减轻吸烟及弹性蛋白酶对肺组织的损伤,保护肺泡II型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分泌PS的功能,从而可有效减轻COPD的肺部病变七、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患儿25例均采用HFOV联合PS治疗,对照组患儿25例均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联合PS治疗。PS采用固尔苏注入患儿气管插管内。结果:两组患儿随上机时间的延长PH值、PO2值逐渐升高;研究组患儿上机1h、8h、24h时PH值、P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随上机时间的延长FiO2值逐渐降低;研究组患儿上机1h、8h、24h时Fi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上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衰竭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加大患儿呼吸系统的通气量,提高患儿肺泡的供氧,改善和恢复正常的呼吸系统功能。[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透明膜病目的了解早期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发病的影响。方法60例32周内低体重早产儿,按照家长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出生后0.5〜6h内将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注入肺部,观察两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发病情况以及呼吸参数。结果观察组肺透明膜病发病率19.44%(7/36),对照组为41.67%(1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40±14)mmHg,动脉氧分压(PaO2)为(68±21)mmHg;对照组PaCO2(49±10)mmHg,PaO2(42±12)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H值7.35+0.03,对照组pH值7.22+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时间(68+10)h,吸氧浓度0.37+0.11,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96+15)h,吸氧浓度0.45+0.1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减少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降低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九、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撤机中的应用对7例心脏直视术后反复撤离呼吸机失败的患儿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按4种体位进行气道内滴注治疗.结果患儿氧合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有所改善,其中6例经一次用药后顺利撤机.提示外源性PS有助于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肺功能,减少呼吸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视频监控技术支持与服务合同模板
- 北京房产交易合同书
- 专升本文化课课件
- 普法宣讲【模板四】新员工入职培训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健身运动的理论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文学史(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凯里学院《文化与翻译(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重点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Web页面设计核心Ajax》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市建邺区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第五次模拟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北京丰台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 江南美术遗产融入美育的数智化路径探索
- 西雅图驾驶证考题及答案
- 综合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软式内镜消毒管理与质量标准
- (高清版)DB11∕T2324-2024脚手架钢板立网防护应用技术规程
- DBJ50T-284-2018 工程勘察信息模型设计标准
- 无人机吊装作业安全措施
- 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专本科《法律文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永辉超市营运能力现状、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10000字【论文】
- 2024铁路通信线路施工合同规范范本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