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中都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晋中市中都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晋中市中都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晋中市中都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晋中市中都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中市中都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了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该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子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参考答案:A2.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革没有使苏联经济获得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④1975年以后,改革停滞不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C3.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参考答案:D魏晋时期,斥责佛教的人在指出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危害的同时,强调“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这正是儒家伦理的体现,也表现了佛教“四大皆空”与它的冲突抵触。【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佛道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三教合一)。4.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1815年土地贵族占主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保护农业国内市场,随后外国也提高对英国工业品进口税。材料中《谷物法》的颁行A.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B.反映英国需进行议会改革C.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需要D.促进了农业对外出口剧增参考答案:B【详解】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以看出,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自由贸易主张兴起,但英国议会中“土地贵族占主导”,仍在通过《谷物法》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所以英国需进行议会改革。B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谷物法》的颁行不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不适应工业革命发展需要,也不能促进农业对外出口,故排除A、C、D。【点睛】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影响。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提倡自由贸易”“1815年土地贵族占主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保护农业国内市场”“外国也提高对英国工业品进口税”。5.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楼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参考答案:B6.上图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此次运动的口号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B.此事件发生于1948年C.此事件的直接导火线是“李闻血案”D.直接导致了联名抗议司徒雷登的运动参考答案:A7.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C.种棉纱织布,是赋税的重要来源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参考答案:C8.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先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张,但还是一种思想。”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A.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B.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C.使得崇洋媚外思想开始出现D.促使国家走向分裂的道路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洋务派实践了改革派的“师夷长技”主张,开展了洋务运动,故A项正确;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是在鸦片战争期间,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不是洋务派,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崇洋媚外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家的分裂问题,故D项错误。9.下图出自柳公权之手的书法作品最有可能是参考答案:D10.两宋时期,山水画家讲究“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以主次、远近、大小等类比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的方式,山水画逐步取得画坛主流地位。据此可知,山水画的创作A.反映出士人顺应自然的思想倾向B.受到了程朱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C.改变了文人画派注重写意的技法D.满足了民众对艺术多样化需求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以主次、远近、大小等类比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的方式”可知,两宋时期山水画家的绘画深受宋朝程朱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表明绘画要依据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并非顺应自然的思想,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山水画的创作,无法体现改变了文人画派注重写意的技法,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山水画的创作,不能体现是否满足了民众对艺术多样化的需求,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以主次、远近、大小等类比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的方式”,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宋朝的绘画艺术的特点和成就分析解答。11.“明代重视女子读物编纂,《内训》《训女宝箴》《古今列女传》《闺范》等盛行一时,这一状况反映出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B.明代治国根本理念发生变化C.儒家思想逐渐居于正统地位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明代重视女子读物编纂,《内训》《训女宝箴》《古今列女传》《闺范》等盛行一时”说明当时社会理学思想应用广泛,得到众多的影响,故A项正确。其他选型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宋明理学·影响12.克里米亚战争(又名“克里木战争”)前夕,俄国有识之士指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说明俄国有识之士强烈要求A.改变现状,走向近代化

B.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参考答案:A

考察1861年改革的背景。注意材料中的时间(克里米亚战争(又名“克里木战争”)前夕)提示。这时俄国社会矛盾尖锐,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而这时英法等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俄国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故应选A。13.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A.1处错误 B.2处错误

C.3处错误 D.4处错误参考答案:D1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①重农抑商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井田制⑤实行连坐法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参考答案:B15.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同时间接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而法西斯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独裁统治。故此材料中的“意识形态”指的是“独裁”与“民主”之争。16.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参考答案:B17.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B.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C.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D.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所列三种农书记载可以看出古代农业著作往往侧重农业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来源于生产,选项D正确;古代农书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并未形成系统科学体系,选项A排除;汉代、北朝经济重心并未南移,选项B排除;近代进化论产生于西方而非中国,选项C排除。18.朱熹曰:“古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由此可知朱熹的治学思想()A.强调追求“科名爵禄”B.倡导为专制统治服务C.主张实践“知行合一”D.追求实现道德至高境界参考答案:D【详解】从材料中的“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可知朱熹认为治学的目标首先是完善自我,再为家、国、天下做出一番成就,即成就理想人生,追求实现道德至高境界,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表明朱熹不赞成学生为功名所累,故A项排除;“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故C项排除;虽然题干中有“治国”,但D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排除。19.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思想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A.“兼爱”、“非攻”B.“法不阿贵”C.“民贵君轻”D.“以法为本”参考答案:B“法不阿贵”是战国时期法家的法治思想,即“法不偏袒权贵”,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中的旧势力——奴隶主贵族而提出。20.明清时,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工业文明的倾向。这种变异的实质。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参考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商业·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2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参考答案:D22.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据此推论,他们都主张()A.改革科举制度 B.“经世致用,学以济世”C.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 D.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参考答案: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影响(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解答:题干中的两位学者在总结明亡教训的基础上,深感必须返虚就实,矫正学风,这种以实用为宗的学风,就是经世致用的新学风,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故选B.23.“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古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B.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D.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古诗描写的是当时贫富悬殊,但是没涉及到土地兼并,所以排除A;由“苗疏税多不得食”可知,当时的赋税沉重,但是不能反映出徭役的沉重,所以排除B;C说法绝对,排除。通过诗的描写,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发展情况24.“斯巴达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城邦以独立的政治单位立于希腊世界

B.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

C.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D.城邦小国寡民的突出特点参考答案:D古希腊城邦的特点。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古希腊由众多城邦组成,而城邦又具有小国寡民的突出特点。2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1912年宪法第十七条修正案生效,该修正案规定,确立代表各州的美国参议员必须由民众直接选举。这说明A.美国各州州权有所下降B.参众两院发展趋同现象显著C.-战推动美国民主进程D.政治民主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参考答案:D材料表明参议员选举由州议会选出变为民众直接选举,这是美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体现,与州权升降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参议员的选举,不能得出参众两院发展趋同的结论,故B项错误;一战发生于1914年,与材料时间不对,故C项错误;据1787年宪法民众政治参与主要是选举众议员,根据第十七条修正案民众也能参与参议员的选举,故D项正确。26.187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投票祛案》,将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这表明英国A.扩大选民投票范围B.民主政治的确立C.保护选民投票自由D.确保人民投票权利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中关于英国选民投票方式的变化可以得知,随着英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与完善,政府更加注重保护选民的投票自由,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选民投票范围,故排除A项。英国民主政治早已经确立,故排除B项。英国的举措无法确保人民投票权利,故D项错误。27.明成祖时,徽商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这说明()A.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 B.获取功名是商贾的追求C.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 D.富商大贾难成革新力量参考答案:考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意中可知无论是微商的行为还是清政府的行为都体现的是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B从材料“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看,功名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故B项错误.C材料“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说明政府重在对商人的限制,而不是强调海禁.故C项不符合题意,D项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信息,应排除.故选A28.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下列有关两次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的变法图强的改革

B.实质上都承认了土地私有C.都涉及到了土地和赋税问题

D.都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为目的参考答案:D考点:综合比较齐鲁两国改革的相同点。“齐鲁大地”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即是齐国的管仲改革、鲁国的“初税亩”。ABC项都是相同点,D项中的“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为目的”说法错误,两次改革处于春秋时期,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没有触及上层建筑。故D项正确。29.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名”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发展到今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充分反映了:(

)A、国家制度的不断变化

B、政治体制的不断变革C、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参考答案:D30.下列有关各国解决统一国内市场问题的途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俄国是通过废除农奴制度

B.美国是通过南北战争C.日本是通过推翻幕府统治

D.德意志是通过王朝战争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凤凰网》回答:(1)

材料一对中国的君主制度持什么观点?(2分)依据材料说明支持其观点的依据是什么?(2分)(2)

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8分)参考答案:(1)是君主一统的政府而绝非黑暗的君主专制;政府组织政权分配、人才选拔等政府行为都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4分)(2)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有利于疆域的扩大等(答对4点得8分)3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统计,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是50%。材料二《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科技的特点,并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三大发明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特点和原因: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政府的重视支持,科技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成果一般和农业相关——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用性强、注重经验总结、缺少理论和创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和中国儒家思想相对的封闭性。(2)指南针传入欧洲,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或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有利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主要集中于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和农学,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基本集中于与农业有关的领域。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的科技主要注重经验总结,理论创新较少。导致上述一系列特点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外交流频繁;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儒家思想成为思想主流等。(2)中国三大发明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造成了深远影响。火药摧毁了骑士阶层,指南针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活字印刷术则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点睛】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的辉煌的成就,并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中国科技的这些领先成果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加之儒家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思想,读书人热衷于“学而优则仕”,导致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总结,在理论创新方面做的不够。因此在近代西方自然科技兴起以后,中国便开始落后于世界。33.不同的思想认识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时代要求,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贽反对用德礼刑政把“千变万化活泼之理,而执之以为一定不可易之物”,要求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他反对礼教的虚伪,还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材料二、今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有两种:一则徒为本国思想学术界所窘,而于他国者未尝一涉其樊也;一则徒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而于本国者不屑一厝其意也。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也,他界复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非竭数十年之力,于彼乎,于此乎,一一

撷其实、咀其华,融会而贯通焉,则虽欲歌舞之,乌从而歌舞之?……不知己之所长,则无以增长光大之;不知己之所短,则无以采择补正之。——1916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产生的经济及文化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所提出的20世纪初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6分)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促使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历史背景。(6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试题分析:李贽的思想;启蒙思想;维新思想。(1)从材料一中文字内容不难发现李贽主要表达了两个方面的看法,即反对三纲五常,崇尚自然之性;认为人皆有私,主张发扬人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是明末著名思想家,结合明末时代特征可以直接归纳其思想产生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即经济上,工商业兴盛,资本主义萌芽;文化上,程朱理学居于统治地位,维护专制统治。(2)材料中文字“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也……乌从而歌舞之”可知梁启超主张据中国国情和文化特征,吸收西方进步思想,达到两种文化的结合与创,反对一味学习西方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