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论文题目: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井东区开采设计专业:采矿工程毕业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摘要本设计根据在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井收集的资料,结合专业知识,提出两个开拓系统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的方案。矿井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矿井辅助运输采用井筒使用矿车和井下使用无轨胶轮车,矿井的通风系统采用分区式通风.采煤方法采用长壁一次采全高综采采煤方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Mt/a,矿井服务年限为74.6a.本次设计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力争把寺河煤矿建设成为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关键词:寺河矿井开采设计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无轨胶轮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论文类型:类型一以矿山开采设计为主体Subject:MiningDesignofEasternofSiheCoalMine,JinchengCoalIndustryGroupCo.,LtdSpecialty:MiningEngineeringName:(Signature)Instructor:(Signature)ABSTRACTAccordingtothematerialssearchingfromSihecoalmine,JinchengCoalIndustryGroupCo.,Ltd,andprofessionalknowledgestudyingfromschool,wepresentthreeprogramstominethecoal.Through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weadoptthisprojectwhichusesmainslope,assistantslope,returnaircourseshafttoexploit.Intheproject,maintransportadoptrubberbelt,thepitcarandthetracklessvehicleareusedastheassistanttransport.Theventilationstyleiszonesystem.ThemethodofminingisLong-wallAll-timeHighFully-miningmethod,thecapacityofthecoalmineis4Mtperyear,andtheservicelifeis74.6years.Thisdesignwilladoptnewtechnology,advancedequipments,newprocesstomakethecoalminetobeaHigh-yield,highefficiencyandmodernmine.Keywords:sihecoalmine;MiningDesign;Comprehensivemechanizedminingmethod;Tracklessrubbertyre;Productioncapacity;ServicelifeTypeofThesis:TypeOneTominingasthemaindesign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主要最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在专业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毕业设计是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所组成的,毕业实习加深对实习矿井的认识与了解,同时还收集有关矿井的地质资料,为后来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对本专业所学知识的全面复习和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并系统的熟悉矿山开采设计、建设、生产以及安全的各个环节和系统的掌握有关知识,为以后从事矿井设计、建设、安全技术工作、技术管理工作及经营管理工作做好准备。对矿山开采规划与设计基本知识能力进行系统的教育,对矿山开采,矿山安全筹划等知识和技术全面,系统的应用能力的初步训练,对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对矿山规划与设计基础技能(绘图技能、文字表达与计算机技能等)的全面的初步的训练。了解矿山开采中的有关政策、法规,熟悉并能正确应用有关规定。此次设计的是晋城无烟煤集团有限公司寺河矿井,寺河矿井隶属于晋城煤业集团,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和阳城县境内,包括东区和西区,此次设计仅考虑东区的开采。井田东区南北走向长7.3kM,东西倾向宽7.4kM,面积约47.5km2。设计考虑了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提高矿井生产工效和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矿井的投资成本,使煤矿花最少的钱,建最好的矿,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一、编制设计的依据本设计主要依据国家计委计鉴[1984]806号文《对山西晋城新区总体设计的批复》中确定,晋城新区统配煤矿的总规模为20.0Mt/a,划分为四矿六井,即成庄、寺河各4.0Mt/a,大宁矿(包括一、二号井)、潘庄矿(包括一、二号井)各6.0Mt/a,新区建立四座选煤厂,即成庄、寺河各4.0Mt/a,潘庄、大宁各6.0Mt/a,初期先建设成庄、寺河矿。同时依据了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大纲》、《毕业设计指导丛书》、以及采矿工程专业的课本:《采煤学》、《矿井设计》、《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煤矿通风与安全》、《井巷施工》、《采矿机械及设备》等相关专业书册。同时也参考了《矿井设计指南》、《采矿设计手册》、《中国采煤方法图集》、《中国煤矿开拓系统图集》、《中国采煤法方法》、《中国煤矿开拓系统》等相关工具书籍《现代化亿吨矿区生产技术》以及定额指标、设备目录、标准图册等。二、设计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方针和政策,以及煤炭工业技术经济政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结合寺河矿井井上下具体特点,改革矿井开拓布置和地面总体布置,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工作面单产,最大限度地集中生产,简化地面辅助设施,减人增效,力求缩短工期节约投资,充分合理利用已有购地及已施工的地面建筑和井巷工程,使矿井投产后成本低,效益好,把寺河矿井建设成为安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特大型矿井。三、设计的主要特点(一)井田范围:寺河井田南北走向长平均7.3米,东西倾向宽平均7.4米,面积为47.5km2。(二)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00d,每天4班作业,3班生产、1班检修,日净提升时间14h。(三)开拓方式:斜井开拓。主斜井倾角16°,斜长721.0m,装备1.4m钢绳芯胶带输送机担负矿井东区煤炭提升兼进风;副斜井倾角19°,斜长641.1m,安装3.5m双滚筒绞车担负全矿井材料、设备升降并兼进风。(四)主要大巷布置:东区沿3号煤层布置3条主要大巷,胶带输送机大巷铺设带宽1.4m的胶带输送机运送煤炭;辅助运输大巷配备无轨胶轮车运送人员、设备、材料。(五)盘区巷道布置及装备:矿井东区布置1个盘区1套长壁大采高回采工作面和2套连续采煤机掘进工作面。长壁回采工作面单产为3.0~4.0Mt/a,连续采煤机面单产均为0.5Mt/a左右。(六)通风系统:分区抽出式。东回风立井已安装GAF33.5—15—1型轴流式通风机2台,电机功率1000kW;胡家掌回风立井已安装BDK—8No31型矿用对旋轴流通风机2台,电机功率560kW。(七)排水系统:东区井下水由大巷自流至副斜井井底+400m水平井底车场水仓,由井底主排水泵房排至地面。(八)地面运输:矿井和选煤厂装车站在侯月铁路嘉峰站接轨,专用线及装车站均已建成,并具备5.0Mt/a的外运能力。(十)供电:矿井110kV主电源引自芹池220kV变电站,备用电源引自成庄110kV变电站,由110kV线路送至距矿井工业场地以北1.15km的现有110kV变电站。工业场地已建1座35/6kV变电所,电源以2回35kV线路引自110kV变电站;东风井场地已建1座35/6kV变电所,以2回35kV线路与工业场地35kV变电所35kV母线相联。采用6kV高压直接下井供电。(十一)供水:生活用水取自处理后的浅层地表水和深井水,工业用水取自处理后的井下排水。(十二)供热:工业场地现有1座5台5.6MW燃气锅炉房,供热热媒为110℃/70℃高温水,供矿井工业场地和居住区建筑物的采暖。1座3台2.8MW燃气锅炉房,供热热媒为95℃/70℃热水,供给浴室和联合建筑及职工宿舍等部分建筑物采暖。(十三)地面生产系统:在工业场地内同期建设与矿井配套的选煤厂。原煤破碎至80mm后,13~80mm级煤炭进入选煤厂主厂房内的重介旋流器分选,0.5~13mm级煤炭进入末煤重介旋流器分选,洗后产品为洗混中块、洗小块和末精煤三种产品,洗后煤主要供化工用煤和动力用煤。选煤厂洗选生产系统能力为1900t/h,基本与矿井建后能力相适应,原煤生产系统、煤泥回收系统完善。(十四)场地布置:工业场地布置在沁河西岸侯月铁路嘉峰站附近的山坡地上。(十五)居住区:居住区位于工业场地南侧的沁河西岸。(十六)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矿井设置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开发研制的井下环境安全监测及生产监控系统。(十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生产能力:4.0Mt/a;2.井巷总长度:42065.40m,万吨掘进率100m;其中:岩巷:7363.58m,占17.5%煤巷:33550.13m,占79.8%3.矿井工业建筑体积:87789m3;4.行政福利建筑面积:23416㎡;5.居住区建筑面积:10251㎡;6.总占地面积:34.71ha;7.全员效率:26.6t/工;8.基本建设总投资:动态总投资13751.14万元(吨煤投资161.18元),静态总投资:179550.33万元(吨煤投资172.15元);9.建井工期:26月。10.项目内部收益率30.86%,投资回收期8.0a,贷款偿还期7.78a。目录TOC\o"1-4"\h\z\u第1章矿(井)田地质报告 11.1矿(井)田位置及交通 11.1.1交通位置 11.1.2地形地貌 21.1.3气象及水文情况 21.1.4矿区概况 31.2矿(井)田境界及储量 51.2.1井田境界 51.2.2储量 61.3矿(井)地层及地质构造 81.3.1地层 81.3.2构造 111.4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111.4.1煤层及煤质 111.4.2煤层自燃发火、瓦斯、煤尘及地热等 151.4.3水文地质 161.5矿(井)田勘探类型及勘探程度评论 18第2章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2.1矿井工作制度 202.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2.2.1矿井生产能力 202.2.2矿井服务年限 202.2.3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关系 212.2.4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21第3章井田开拓 223.1井筒形式、数目及位置的确定 223.1.1井筒形式的确定 223.1.2井筒数目的确定 223.1.3井筒位置的确定 233.2开采水平的划分及布置 303.2.1井田内划分及开采顺序 303.2.2开采水平的划分及水平标高的确定 303.2.3阶段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的布置 313.3井底车场 323.3.1井底车场形式及硐室布置 323.3.2井底车场线路设计 333.3.3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353.3.4井底车场巷道断面选择及工程量计算 353.4方案比较、确定开拓方案 36第四章采矿方法 404.1盘区地质概况 404.2盘区的划分 414.3盘区巷道布置 454.4采煤方法 464.4.1采煤方法的选择 464.4.2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及设备类型 544.4.3首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584.5巷道掘进 674.5.1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 674.5.2施工方法 69第五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805.1影响矿井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 805.1.1瓦斯 805.1.2煤尘 805.1.3煤的自燃性 815.2拟定矿井通风系统 815.3矿井通风容易与困难时的通风阻力计算 825.4矿井通风设备的选型 855.5矿井通风等积孔的计算 875.6预防瓦斯、火、煤尘、水和顶板等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88第6章矿井提升、运输、排水、供电设备选型 916.1矿井提升设备选型 916.2主运输设备选型 966.3矿井排水设备选型 976.4供电设备选型 98第7章环境保护 997.1环境现状及地面保护物概述 997.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1017.3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与评价 1047.3.1开采沉陷损害影响预测分析 1047.3.2开采沉陷对耕地损害的预计评价 1047.3.3开采对建筑物的损害 1057.3.4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影响 1057.3.5开采对矿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1057.3.6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的预测 1057.4资源开采环境损害的控制与生态重建 1067.4.1控制开采引起地表建筑设施的开采方法 1067.4.2开采引起环境损害的控制方法与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 1067.4.3开采引起水资源的损害的控制方法 1067.4.4矿区资源开采引起大气污染的措施与方法 1067.5矿区环境保护与生态重建投资估算 107第8章建井工期 1098.1移交标准 1098.2井巷工程量 1098.3建井工期 1108.3.1井巷掘进指标 1108.3.2井巷工程排队 1108.3.3建井工期 111第9章矿井技术经济 1129.1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1129.1.1劳动定员 1129.1.2劳动生产率 1149.2建井投资 1149.2.1投资概算 1149.2.2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1159.3成本及销售收入 1159.3.1吨煤生产成本估算 1159.3.2销售收入 1169.4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1169.4.1概述 1169.4.2资金来源及贷款利率 1169.4.3建设工期及逐年投资分配 1169.4.4生产成本及销售收入 1179.4.5税金和利润 1179.4.6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1179.5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8致谢 120参考文献 121-PAGE28-第1章矿(井)田地质报告1.1矿(井)田位置及交通1.1.1交通位置寺河井田位于晋城新区东南部,跨晋城市和阳城、沁水两县,行政区划属山西省晋城市所辖。地理座标:北纬35°30′51″~35°36′11″,东经112°27′07″~112°40′54″。寺河矿井工业场地位于沁水县嘉峰镇嘉峰村与殷庄村之间,距沁水县城53km,距晋城市区70km。寺河矿井工业场地紧邻侯(马)月(山)铁路嘉峰车站,其铁路专用线即位于嘉峰车站站场内。侯月线由南同蒲线侯马站经沁水、端氏、嘉峰、阳城顺沁河南下至河南省沁阳县,与焦枝铁路月山站接轨。太焦、侯月线均可经新焦线至新乡,与京广和京九线、新党及完石线相接。寺河矿井工业场地沿公路向北10km处端氏镇有曲(沃)辉(县)公路,东至高平市接国道207线,西达侯马市与国道108线以及在建的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相连;向南15km至润城镇可上晋(城)阳(城)高速公路直达晋城市,接晋(城)焦(作)高速公路。井田内各乡镇间均通有公路,交通运输堪称便利。嘉峰至各大城市及车站距离见表l—l—1。嘉峰至各大城市及车站距离表1—1—1起止距离(km)起止距离(km)嘉峰侯马155嘉峰汉口782嘉峰太原489嘉峰广州1886嘉峰新乡188嘉峰石臼所819矿井交通位置见图l—l—l。1.1.2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南段西侧,地貌区划属剥蚀、侵蚀山地,以低山及丘陵为主。这类地形相对高差较小,起伏较为平缓,并有黄土覆盖,沟谷发育,切割较破碎,平地甚少,仅沁河、长河西岸有较狭窄的阶地。总观地貌形态为西北高、东南低的低山--丘陵区,地表标高介于600~1130m之间。沁河及其支流长河流经井田西部和东部。西部与南部多以构造剥蚀的丘陵--低山地形为主,沁河河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地形,构成河漫滩以上的三级阶地。1.1.3气象及水文情况本区属于黄河水系。井田中部的沁河发源于沁源县北柿庄东家岭一带,流向东南,在河南省涉县人黄河,全长450km。据润城水文站历年观测资料,最大流量3050m3/s(1982)年,最小流量2.5m3/s(1971年)。嘉峰工业场地100a一遇设计洪水位为534.5m、300a一遇洪水位535.3m。长河是沁河的支流,发源于晋城市上河章村一带,流经井田东缘,在神头注人沁河,全长约20km,为间歇性河流。井田东部还有寺河水库和沙河水库,水库容量分别为206、160万m3,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本区地处山西高原之东南部,由于太行山屏障影响,气候干燥,形成大陆性气候特征。据晋城气象站资料:1964~1973年间年降水量为295.9~704.8mm,年蒸发量为148.09~2428.3mm,全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3倍。雨季集中在7~9月份。最高气温为36.loC;最低气温为-15.7oC。最大冻土深度为0.5m。主导风向春、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和南风。风力一般3~4级,最大7~8级,最大风速达23m/s。据晋城、阳城、高平等县志记载,从1140年以来先后共发生地震28次,其中破坏性地震有8次,地震强度最大达7级。据山西省地震局鉴定,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图1-1交通位置图1.1.4矿区概况图1-1交通位置图1、矿区开发情况晋城煤业集团老区于1958年开始建设,截止1970年共建成移交三对大型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为5.4Mt/a;此后经改扩建达到9.1Mt/a,其中王台铺矿2.1Mt/a,古书院矿由l.8Mt/a扩建到3.0Mt/a,凤凰山矿由1.5Mt/a扩建到4.0Mt/a。各矿井自投产以来,原煤产量逐年增长,1996年矿区总产量达11.5lMt,全员效率6.753t/工;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年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个别已达1.8Mt/a,是我国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较先进的矿区之一。但是,由于近年来地方小煤矿越界开采的破坏及开采强度的加大,各矿3号煤层的保有储量已所剩无几,开采已近尾声,煤炭产量逐年降低,2001年原煤产量8.24Mt。为了满足矿井接替的需要及市场对优质无烟煤的需求,必须加大对矿区新区的开发力度。新区的成庄矿井已于1997年9月18日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4.0Mt/a,投产当年出煤0.68Mt,2001年原煤产量4.62Mt。寺河井田周围的地方和乡、镇小煤矿发展很快,井田东侧有晋城市的峪南、天户、郭庄、王谷蛇、西庄煤矿,南侧有阳城县的史山、沟底、王街、皇城、屯城煤矿,西南部有永安、东沟、永红、嘉峰等矿。据1987年12月编制的《阳城重点采煤县规划》资料,目前小煤矿的资源回收率仅有20%左右,国家煤炭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所以,在发展地方煤矿的同时,要保证统配矿井合理开拓及持续、稳定、安全地开采,按照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关法令尽快合理地解决小煤矿越界间题,制止乱采乱掘现象,保护国家资源。2、矿区经济情况整个晋城矿区跨越晋城市和阳城、沁水2县,面积为6795km2。1985年底统计资料人口为1184000人。本区处于太行山西坡,土质比较肥沃,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小麦和高梁,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较快,亩产水平逐年提高。工业主要有冶炼、化肥、水泥、发电、农机、副食加工及手工业等。3、矿井建设和生产所需主要材料的来源矿井交通非常方便,双线电气化侯(马)——月(山)铁路的嘉峰站与工业广场地相邻,外来的材料可直接输入。高平——沁水——翼城的干线公路从井田穿过,可直达晋城、阳城、侯马,进而到达太原、长治、郑州等地,为矿井建设生产期间人,材、设备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建设期间的材料大多数为国内提供,其中河南机械制造厂为主要提供商之一。生产期间的割煤机为德国进口,液压支架为晋煤集团委托河南机械制造厂制造的6.2m大采高液压支架,井下的辅助运输为国内产的无轨胶轮车。4、水源、电源及劳动力来源(1)供水水源矿井生活用水水源取自处理后的浅层地表水;工业用水取自处理后的井下排水。(2)电源矿井110kV主电源引自芹池220kV变电站,备用电源引自成庄110kV变电站,由110kV线路送至距矿井场地以北1.15km的110kV变电站。(3)劳动力来源技术人员面向全国招生专业对口的大学生以及技校生,同时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工人大多来自矿井周边农村及河南省的焦作、郑州等地。5、矿藏市场供需情况晋城煤业集团现有老区凤凰山、王台铺、古书院和新区成庄共4对矿井,其中成庄矿是一九九七年九月建成投产的新井。据一九九七年底统计资料,凤凰山、王台铺和古书院3对老矿3号煤实际可采储量仅剩55.10Mt,以8.0Mt/a生产规模,按3号煤与9号和15号煤以6:4的比例配采,仅可以维持7.7a,即维持到2004年。寺河矿井达产后,晋城煤业集团的生产规模不会增加,仍为12.00Mt/a,只是解决了矿井的接替问题,因此晋城煤业集团现在的用户,也就是将来寺河矿井的用户。目前晋城煤业集团的无烟煤产品,销售辐射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按地域分布有华东、华南、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2000年、2001年、2002年煤炭销售量分别为9.55Mt、10.25Mt和12.08Mt。销售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总销售量的60%左右。用煤量较大的用户,有华东地区的南京化工总厂、巨化集团、马鞍山钢铁厂等,年销售量为3.75Mt左右;华南的武汉钢铁厂、江门氮肥厂、柳州化肥厂、三明化工总厂等,年销售量为1.20Mt左右。晋城煤业集团在山西省境内,也有众多的用户,其中向装机容量为6×350MW的阳城电厂年供煤量达2.0Mt。1.2矿(井)田境界及储量1.2.1井田境界1、井田境界东界:以长22、403、405号钻孔连线为界西界:为330、长20、341号钻孔之连线为界。南界:以341、475、468号钻孔连线与郭峪、沟底、史山煤矿为界。北界:以潘庄一号井田境界与潘庄一号矿井为界。2、井田范围井田东区南北走向长平均7.3km,东西倾斜宽平均7.4km,面积为47.5km2。3、与相邻矿井和老窑的关系就东区而言,西部有长畛煤矿,北部与大宁矿以及潘庄矿相邻,在南部有一系列的地方乡镇小煤矿:皇城煤矿、王街煤矿、沟底煤矿、西庄煤矿、史山煤矿等,在东部有祥和煤矿、川底煤矿、天户煤矿、马坪头煤矿等等。4、井田境界拐点坐标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见插表2-1-1表2-1-1编号纬线(X)经线(Y)编号纬线(X)经线(Y)13939300.618506770.54163932430.112510780.04823937060.173505560.19573937240.054512110.61833935040.612505160.93783939300.225514700.38543933590.273508050.27793940420.869509220.43753931820.359510790.1591.2.2储量1、储量计算原则(1)、根据寺河井田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煤层储量计算图计算。(2)、依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关于化工、动力用煤的标准:计算能利用储量的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0.8m,原煤灰分不大于40%,计算暂不能利用储量的煤层厚度为0.7~0.8m。(3)、依据国务院国函(1998)5号文《关于酸雨控制区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内容要求:禁止新建煤层含硫份大于3%的矿井。硫份大于3%的煤层储量列入平衡表外储量。(4)、储量计算厚度:夹石厚度不大于0.05m时,与煤分层合并计算,复杂结构煤层的夹石总厚度不超过每分层厚度的50%时,以各煤分层总厚度作为储量计算厚度。(5)、井田内主要煤层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产状平缓,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采用地质块段的算术平均法。(6)、煤层容重:3、5、6、15号煤层为1.45t/m3,9号煤层为1.49t/m3。2、储量计算结果(1)地质储量全井田地质储量1193.44Mt;其中能利用储量661.99Mt,工业储量661.94Mt,其中A+B级储量为603.13Mt,占工业储量的91%。全井田3号煤层地质储量533.85Mt;工业储量533.85Mt,其中A+B级储量为524.72Mt,占工业储量的98.3%。(2)、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为工业储量减去永久煤柱损失。矿井可采储量为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及井下主要大巷、上下山保护煤柱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各煤层采区回采率为:3号煤层75%,5、6号煤层85%,9、15号煤层80%。(3)、安全煤柱1.工业场地、井筒、水库等均留设保护煤柱,对较大的村庄留设保护煤柱,对零星分布的村庄不留设保护煤柱。2.各类保护煤柱按垂直断面法或垂线法确定,用岩层移动角确定工业场地、村庄煤柱,用裂隙角确定水库煤柱。岩层移动角70°,裂隙角75°。3.维护带宽度:风井场地20m,村庄10m,其它15m。4.断层煤柱宽度30m,井田境界煤柱宽度20m。经计算,矿井永久煤柱损失为87.07Mt。矿井东区设计储量为574.92Mt,其中3号煤层设计储量462.61Mt。矿井东区可采储量为429.67Mt,其中3号煤层可采储量338.93Mt。矿井东区的地质及可采储量详见表1-2-1、2。矿井东区地质储量汇总表表1-2-1(单位:Mt)煤层层别能利用储量(A+B)/(A+B+C)(%)平衡表外储量ABCA+BA+B+C3191.46333.269.13524.72533.8598.2952.1122.12.1124.218.725.11615.315.314.85944.5331.7712.3376.388.6386.092.815253.45合计235.99367.1458.86603.13661.9991.10276.21矿井东区可采储量表表1-2-2(单位:Mt)煤层工业储量永久煤柱损失矿井设计储量设计开采损失设计开采储量ABCA+B+C3191.46333.269.13533.8571.24462.61123.68338.9352.1223.093.4619.63615.315.31.9213.382.9410.44944.5331.7712.3388.6312.7975.8415.1760.6715合计235.99367.1458.86661.9987.07574.92145.25429.671.3矿(井)地层及地质构造1.3.1地层本区地层由老至新有:中奥陶统马家沟组(O2),中石炭统本溪群(C2),上石炭统太原群(C3),下二叠统山西组(P11)和下石盒子(P21);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12)和石千峰组(P2sh)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和全新统(Q4)。井田主要煤系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平均厚136.02m。含煤15层,煤层总厚14.67m,含煤系数10.8%,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3层,总厚度10.32m,可采含煤系数7.6%。山西组(P1s)厚30.70~59.10m,平均45.20m。含煤4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2、3、4号,煤层总厚6.89m,含煤系数15.2%,其中可采煤层1层(3号),平均厚度6.31m,可采含煤系数14.0%。太原组(C3t)平均厚90.82m。含煤11~13层,编号依次自上而下为5、6、7、8-1、8-2、9、10、11、12、13、13下、15、16号,煤层总厚7.78m,含煤系数8.6%,其中可采煤层2层(9、15号),平均可采厚度4.01m,可采含煤系数4.4%。主要含煤地层分述如下:1、上石炭统太原群(C3),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连续沉积于中统本溪组(C2b)之上。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平均厚90.82m。由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石灰岩和灰色、浅灰色中、细粒砂岩及煤层等组成,为一套泻湖、三角洲平原、碳酸盐台地相沉积。普遍发育石灰岩3~5层,层位稳定,是良好的煤(岩)层对比标志;含煤12层。依层序结构、岩性岩相、化石组合划分为三段。(一)一段(C3t1)K1砂岩底至K2石灰岩底,厚4.80~41.37m,平均14.73m。由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煤层(15、16号)及石灰岩组成。(1)K1砂岩:浅灰色,中、细粒结构,局部粗粒结构,硅质胶结,分选性好,沉积不稳定,有时相变为粉砂岩、泥岩。厚0~13.68m,平均2.58m。(2)黑灰色泥岩及煤层(16号)。平均厚度3.34m。(3)K0石灰岩:深灰色,中厚层状,产蜓类、牙形刺化石。局部泥质含量高,沉积不稳定,常相变为泥岩。厚0~3.80m,平均1.49m。(4)灰、浅灰色泥岩、粘土泥岩,顶部为炭质泥岩,常相变为中、细粒砂岩。平均厚4.24m。(5)15号煤层:井田内稳定可采,厚1.80~5.45m,平均2.67m。(6)黑灰色泥岩或炭质泥岩(15号煤层伪顶),沉积不稳定。厚0~2.50m,平均0.41m。(二)二段(C3t2)K2石灰岩底至K4石灰岩顶,厚21.07~38.64m,平均29.18m。由K2、K3、K4三层深灰色石灰岩夹灰黑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和灰色砂岩及薄煤层(11、12、13号)组成。(7)K2石灰岩:深灰色,中、厚层状,泥晶结构。中夹薄层泥质灰岩。下部泥质较多,时夹薄层钙质泥岩,上部偶见燧石结核及条带。产蜓、牙形刺、珊瑚、介形类等动物化石。厚1.10~13.60m,平均9.83m。(8)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色中、细粒砂岩及薄煤层。平均厚5.07m。(9)K3石灰岩:深灰色,中厚层状,局部含燧石结核。产丰富的动物化石。厚0~7.43m,平均3.41m。(10)深灰色泥岩和灰色中、细粒砂岩及煤层,局部夹薄层泥灰岩(12号煤层顶)。平均厚9.69m。(11)K4石灰岩:深灰色,中厚层状。富含蜓、牙形刺、珊瑚、介形类等动物化石。沉积不稳定,局部受冲刷而缺失。厚0~2.89m,平均1.18m。(三)三段(C3t3)K4石灰岩顶至K7砂岩底,厚35.25~63.14m,平均46.91m。由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和灰色中、细粒砂岩夹深灰色石灰岩及煤层(5、6、7、8-1、8-2、9、10号)组成。(12)灰色中、细粒砂岩和深灰色泥岩夹煤层,偶见1~2层不稳定石灰岩或泥灰岩(8-1、9号煤层顶)。产少量植物化石。平均厚28.20m。(13)K5石灰岩:灰色,中厚层状。产丰富的蜓、牙形刺、珊瑚、腕足类等动物化石。沉积不稳定。厚0~4.63m,平均1.94m。(14)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和灰色中~细粒砂岩及煤层。平均厚11.37m。(15)K6石灰岩:深灰色,薄~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时相变为硅质层。沉积不稳定。厚0~3.90m,平均1.29m。(16)灰色、深灰色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间夹粉砂岩。具波状、透镜状、脉状层理。见生物扰动构造。含丰富的菱铁矿结核。厚0~9.28m,平均4.15m。2、下二叠统山西组(P11),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厚30.70~59.10m,平均45.20m。由灰白、灰色中—细粒砂岩和灰黑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1~4层)组成。属半咸水~淡水的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泻湖、湖沼相沉积。(17)K7砂岩:灰、深灰色,细粒结构,局部为粉砂状结构或中粒结构。西区局部相变为泥岩。厚0~12.40m,平均2.70m。(18)灰色、深灰色、黑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煤层(4号)。时见舌形贝化石。上部有时相变为中粒砂岩或粉砂岩。平均厚6.05m。(19)3号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大。厚4.45~8.75m,平均6.31m。(20)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夹细粒砂岩条带。厚0~15.35m,平均2.79m。(21)K砂岩:灰色、深灰色,细—中粒结构,局部粗粒结构。呈正粒序。富含白云母片和泥质包裹体。厚0~20.75m,平均7.82m。(22)灰、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和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煤层(1、2号)。产鳞木、楔叶类等植物化石。平均厚19.53m。主要含煤地层综合柱状图见插页图1-3-1。1.3.2构造1、断裂构造F51正断层:为长17号孔穿过,K7细砂岩重复。走向南北,断层面倾向西,倾角65°,西侧向上推复,落差8m,推测延展500m。2、褶皱构造井田东区主要有18、58号向斜及59号背斜:(1)18号向斜:纵贯井田中部,为井田内主要向斜,由南部于山村西向北延展至半坡村西,走向南北,全长约9km。轴部出露的地层为上石盒子组,两翼不对称。东翼倾角7°-13°,西翼平缓,倾角一般5°。最大幅度在老母掌一带,约80m。(2)58号向斜:位于井田北部、车郭庄以西,延展1.5km。走向北35°西,两翼开阔,倾角2°~5°,出露上石盒子组。(3)59号背斜:位于18号向斜东侧,自寺河村向北延展约3km。走向近南北,两翼开阔,倾角2°~5°,出露下石盒子组。3、陷落柱设计开采的东区内无陷落柱区。1.4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1.4.1煤层及煤质1、煤层井田煤系地层共含煤15层,其中可采煤层为3、5、6、9、15号煤,主要可采煤层为3、9、15号煤,5、6为极不规则的局部可采煤层。(1)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K8砂岩30.14m,下距K7砂岩6.05m,距15号煤层85.29m。厚4.45~8.75m,平均6.31m。含夹矸0~5层,一般1~3层,夹矸厚度不大,总厚度一般不大于0.50m,单层厚度一般小于0.30m,其中上部夹矸较薄(小于0.14m),下部夹矸较厚(最大0.45m),在井田东区局部地段偶见夹矸厚达0.97~1.25m,夹矸岩性多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结构属简单~较简单型。煤层变异系数为0.09,可采系数为100%,属稳定可采煤层。综合柱状图1-3-1直接顶板一般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常有薄层炭质泥岩或泥岩伪顶,老顶为细粒或中粒砂岩(K砂岩)。据原“寺河报告”、“潘二报告”,伪顶及直接顶板较松软,开采时成片或成层冒落,老顶较稳定,一般不易冒落,在开采后3~5天自然零星冒落,岩石硬度系数为2~4。底板多为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细粒砂岩,有底鼓现象。顶板压力大时发生偏帮,偏帮距0.6~0.8m,速度0.1m/h。砂质泥岩单向抗压强度25.4MPa,抗剪强度2.93MPa,内摩擦角42°36′;细粒砂岩裂隙较发育,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15.6MPa,干燥状态下抗压强度20.3MPa,抗剪强度4.98MPa,泊松比0.16,岩石强度指数50。其中东区顶、底板多为灰色粉砂岩,少数为泥岩、细砂岩。(2)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在寺河井田东区上距3号煤层13.65m;厚度0~1.8m,平均0.63m。在其它区域不可采。顶板多为灰黑色泥岩,局部为石灰岩。底板多为粉砂岩,局部为黑色泥岩。(3)6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K5灰岩之下,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在寺河井田东区上距5号煤层15.91米;厚度为0~l.92m,平均厚0.7lm。局部夹石l~2层。其它区域均不可采。顶板为K5石灰岩,是该煤层对比可靠依据。底板多为泥岩。(4)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三段下部,上距3号煤层47.57m,距K7砂岩38.82m,下距15号煤36.38m,距K1砂岩48.12m。厚0.48~2.44m,平均1.34m,其中东区0.48~2.44m,平均1.47m。东区局部地段9号与10号煤层合并,厚度变大。沉积较稳定,含夹矸0~4层,夹矸单层厚不超过0.45m,一般小于0.20m,结构属简单~较简单型。煤层变异系数0.33,可采系数92%,属较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其中东区大部可采。直接顶板一般为粉砂岩,局部见泥岩,老顶为泥质灰岩。底板多为泥岩或粉砂岩,局部为中粒、细粒砂岩,9号、10号合并地段底板为石灰岩。其中东区顶板为粗砂岩,局部为砂岩;底板北部多为粉砂岩,南部多为石灰岩。(5)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一段顶部,直接附于K2灰岩之下,上距3号煤层85.29m,K7砂岩76.54m,下距K1砂岩9.07m,奥灰顶界面21.33m。煤层厚1.08~5.45m,平均2.67m。含夹矸0~4层,夹矸单层厚小于0.60m,一般小于0.20m。结构属较简单~复杂。煤层变异系数为0.21,可采系数为100%,属稳定可采煤层。直接顶板为石灰岩(K2),沉积稳定;局部见含炭泥岩或炭质泥岩伪顶,具水平纹理,含黄铁矿化的小个体腕足类等化石。底板多为泥岩或含炭泥岩,常含有黄铁矿结核,偶为粉砂岩。其中东区顶板为K2石灰岩,局部为薄层黑色泥岩,底板多为泥岩,少数为粉砂岩。列表表示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4-1。2、煤质3号煤层为低—中灰、特低硫、中磷、高发热量、高熔灰分、高强度的无烟煤,热稳定性好,强结渣,理论精煤回收率良等,固定碳含量高。洗选后,精煤灰分明显降低,洗选效果明显。9、15号煤层为中灰、富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高熔灰分的无烟煤,热稳定性好,强粘结,理论精煤回收率中等,固定碳含量高。洗选后,精煤灰分、硫分明显降低,洗选、脱硫效果明显,但15号煤脱硫效果略差。1.4.2煤层自燃发火、瓦斯、煤尘及地热等1、煤层自燃发火根据晋城矿务局的古书院矿地面煤堆曾于1962年10月发生自燃,开发东区应予注意。2、瓦斯本井田东区+500m东区瓦斯平均含量7.67m3,其中+500m以上属于低沼气带,瓦斯涌出量5m3/t,+500m以下为高沼气带含量9.03m3/t;根据残存瓦斯含量,分别计算东区各盘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41~21.48m3/t,本次设计仅对矿井的东区低沼气进行设计。3、煤尘据成庄矿东邻的白沙小煤矿,晋城矿务局的王台铺矿、古书院矿取样作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火焰长度及岩粉量均为零,属无爆炸危险煤层。4、地热矿井东区地层温度变化不大,温度适合工人正常作业。1.4.3水文地质1、含水层矿井主要含水层自下而上有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太原群K2、K3灰岩,太原群K5,下石盒子组3号煤层顶板砂岩,上石盒子组K12砂岩,第四系全新统砂砾层。各含水层分述如下:可采煤层特征表表1-4-1煤组煤层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稳定性倾角(度)容重(t/㎡)备注(可采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夹矸层数夹矸总厚(m)顶板底板山西组34.458.756.3143.0059.2847.5751.25砂质泥岩或粉沙岩、细粒或中粒砂岩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稳定51.45可采太原组90.482.441.3440.45粉砂岩、泥岩、泥质灰岩泥岩或粉砂岩较稳定51.49可采24.1552.1536.38151.805.452.6740.60石灰岩泥岩或含炭泥岩稳定51.45可采(1)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O2):裂隙溶洞水的岩层,由深灰色厚层状灰岩、角砾状灰岩,薄层泥岩质灰岩组成,出露于井田东及南部,厚400~450m,为富水性强的含水层。水质类型:HCO3′SO4″--Ca′Mg″水。(2)太原群K2、K5灰岩:裂隙溶洞水,民平均厚度9.90~10.29m,K3平均厚度3.61m,沉积稳定,厚度变化不大,水位标高669.15~626.41m,钻孔涌水量0.0078~0.02L/sm,渗透系数0.051~0.36m/d,为较弱含水层。水质类型:HCO3′SO4″--Na′+K′Ca″水(3)太原群K5灰岩:裂隙溶洞水,沉积稳定,厚度变化不大,一般厚0.96~2.83m,水位标高735.74~627.77m,钻孔涌水量0.0013~0.0023L/sm,渗透系数0.096~0.033m/d,为较弱含水层。(4)下石盒子组3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细~中粒砂岩,厚度变化较大,0~12.5m,一般厚约5m,钻孔涌水量0.0001~0.008L/sm,渗透系数0.014~0.058m/s,为较弱含水层。水质类型:HCO3′SO4″--Ca′K″+Na″水。(5)上石盒子组K12砂岩:裂隙水,以中粗砂岩为主,平均厚度11.60m,露头出露位置较高,受大气降水补给多呈下降泉出露,泉流量0.03~1.83L/s,为较弱含水层,且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6)第四系全新统砂砾层:孔隙潜水,由砂、砾石、粉砂土组成,主要分布在沙沟和村沟内,厚约20m。根据民并简易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77~4.98L/sm,水位标高850.56~725.21m,渗透系数0.36~50.6m/d,为较丰富含水层。2.隔水层本井田位于“阳城山字型”构造脊柱与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的复合部位,构造型式主要以精曲为主,断裂很少。主要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在无断裂贯通情况下,由于上覆良好的泥岩、粉砂岩隔水层,对煤层在垂直方向无水力联系,对矿井充水影响很小。3.老窑积水对矿井生产影响寺河矿井的浅部几乎全部被小窑包围,这些小窑绝大部分开采3号煤,开采面积小,产量低,含水性弱,顶板管理差,充水主要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和废窑积水。因此,开采东区3号煤时应注意小窑积水,防止突水事故发生。4.断层对矿井涌水影响本井田内断层几乎都为小的断层,在东区仅在东南部有两个稍微大的断层,但已经被小矿开采范围所包括,此次设计不考虑。所有断层对矿井涌水量均不明显。地质报告预计矿井第一水平(+600m)的3号煤的涌水量为1458m3/d(61m3/h)。参照晋城矿务局新区成庄矿井的涌水量为昼夜采煤1t涌水量在0.5~1.0m3之间,以及晋城矿务局生产矿井凤凰山矿,1983年该矿实际涌水量,正常1800m3/d(75m3/h),最大2664m3/d(111m3/h);1979年以来最大涌水量2765m3/d(115m3/h)。本次设计预计全矿涌水量,正常为120m3/h,最大为2003/h。1.5矿(井)田勘探类型及勘探程度评论1.勘探程度井田东区地质勘探由精查和详查两部分组成,是由山西省煤化局地质勘探一队分别于1974年12月和1973年12月提出的。于1975年3月13日经山西省煤管局批准了精查报告。详查报告于1974年4月批准。2.对下一步地质勘探工作的要求与建议(1)井田东区深部为详查区,储量级别低,而初期开采工作面布置于该区域,应抓紧安排地质补充勘探,以提高其可靠程度。(2)在寺河井田精查报告中的回采下限为0.7m,根据现行《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规定的回采下限应为0.8m,因此,在设计中又圈定了0.8m的范围,希望在补充勘探中能按现行地质规范重新圈定储量。(3)在补充勘探中希望能够提出较确切的瓦斯含量数据,尤其是井田东区深部。(4)希望改善勘探手段,更为详尽地勘探断层构造,对落差20m以下断层,特别是首采区内的小断层应予查明,以利综机开采。第2章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1矿井工作制度1、依照《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依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结合矿井所在地域环境,矿井计年工作日为300天。2、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4小时。3、工作制度:“四六”制,三班生产,一班检修。日净提升时间为14h。2.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2.1矿井生产能力寺河井田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构造简单,范围大,煤层厚,储量非常丰富,煤层不易自燃发火,适合综合机械化开采,根据井田精查资料和矿区详查资料计算,井田内有地质储量661.99Mt,可采储量429.67Mt。由于下组煤距离工业场地标高以下约230m,适于斜井开拓。矿井储量非常丰富,有建设更大井型的资源条件,目前根据市场需求以及晋城无烟煤集团有限公司整体规划设计确定寺河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确定为4Mt/a,考虑1.4的备用系数,矿井服务年限为74.6年。2.2.2矿井服务年限设计装备一个工作面,两个掘进面保证生产接续,矿井规模4Mt/a,整个矿井可采储量429.67Mt,储量备用系数取1.4,矿井服务年限计算如下:T=Z÷K×AT——矿井服务年限,aZ——矿井设计可采储量,mtA——矿井生产能力,8mt/aK——储量备用系数,取1.4。服务年限:T=860.62÷(8×1.4)=74.6a。矿井装备综采和适应煤层变化的厚、特厚煤层开采设备。全矿井为74.6年,其中三号煤为60.5年。2.2.3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关系矿井东区可采储量为429.67Mt,其中3号煤层可采储量338.93Mt。生产能力为4.0Mt/a,备用系数为1.4.A=Zk/(T·K)A——矿井生产能力,Mt/aT——矿井服务年限,aZk——矿井可采储量,aK——备用系数,取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根据资源条件、开采条件、技术装备、经济效益及市场对煤炭的需求等因素,确定寺河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Mt/a。第3章井田开拓3.1井筒形式、数目及位置的确定3.1.1井筒形式的确定1、井田特点(1)井田面积大,储量丰富,深部为高沼气带(2)本井田位于太行山南段西侧,沁水向斜之东南翼。井田地形复杂,地势陡缓不一,沟谷发育、切割剧烈,平地甚少,仅沁河、长河西岸有较狭窄的阶地。总观地貌形态为西北高、东南低的低山--丘陵区,地表标高介于600~1130m之间。沁河及其支流长河流经井田西部和东部。西部与南部多以构造剥蚀的丘陵--低山地形为主,沁河河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地形,构成河漫滩以上的三级阶地。(3)矿体赋存较浅,松散层较薄且无流沙层和特殊地质构造,而且井田可采储量大。以上条件可以看出,井田适合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为了满足长距离大型运输,采用主斜井安装胶带输送机运煤,大巷以及工作面顺槽都采用胶带机,实现连续运输。副斜井安装双钩串车及一台慢速绞车,担负材料、设备的运输。专用的回风井担任不同盘区的回风。3.1.2井筒数目的确定由于井田范围比较大,矿井瓦斯含量高,为了满足通风要求,达到安全生产,除主、副井外,布置数对专用的进、回风井。根据地面工业场地的位置、采矿方法以及开拓方式的布置,移交投产时设计3个井筒,有主、副斜井、胡家掌回风立井;生产后期加一个东回风立井。井下采用分区式通风。3.1.3井筒位置的确定工业场地位于井田西翼外侧坡度平缓地段,主、副井位于工业场地内,因其地面较平缓且靠近铁路、公路及水、电,而且井筒施工条件良好。矿井移交生产时有三个井筒,分别是主斜井、副斜井、胡家掌回风立井。后期在增加一个东回风立井。各井筒的用途以及断面设计等如下所述:1、主斜井主斜井位于矿井工业场地,井筒净断面15.5m2,倾角16°,担负矿井东区4.0Mt/a的煤炭运输兼进风,井筒内装备B=1400mm胶带输送机;装备斜井架空乘人器,负责东区人员升降;设有一趟消防洒水管路和一趟压风管路;靠近机尾段铺设检修轨道。井筒断面布置见图3-1-1。主斜井断面图3-1-12、副斜井副斜井位于矿井工业场地,井筒净断面17.8㎡,倾角19°,担负全矿井的材料、设备提升。斜井内铺设43kg/m双轨,900mm轨距,装备3.5m双滚筒绞车和一套慢速绞车。井筒内还设有两趟排水管路,并敷设动力电缆。井筒断面布置见图3-1-2。图3-1-23、东回风立井东回风立井大约位于井田中央附近,井筒净直径7m,断面积38.5㎡,担负矿井第二、三盘区回风,并装备玻璃钢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设有一趟消防洒水管路,并敷设动力、信号及通讯电缆。井筒断面布置见图3-1-3。东回风井井筒断面图3-1-34、胡家掌回风立井在胡家掌布置一个回风立井,为掘进大巷以及第一盘区和第四盘区服务,井筒净直径5m,断面积19.6㎡。井筒断面见图3-1-4。胡家掌回风立井断面图3-1-4各个井筒的支护如下:根据工业场地内的井筒检查钻孔资料,两个斜井所穿过第四系表土层厚度17~40m,岩性以砂砾层为主。实际施工采用降水措施后用普通法施工通过。表土段明槽开挖部分采用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支护,暗挖部分采用料石及现浇混凝土支护,基岩段均采用锚喷支护。根据井筒直径或宽度确定井壁厚度分别为:主斜井表土段支护厚度为615mm,基岩段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0mm;副斜井表土段支护厚度为600mm,基岩段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0mm。所有回风立井均为混凝土支护,其支护厚度:东回风立井表土和基岩段均为450mm,胡家掌回风立井表土与基岩段均为400mm。各井筒特征见表3-1-1。井筒特征表表3-1-1井筒名称井口座标井口标高(m)提升方位角井筒倾角井筒深度或斜长(m)井筒直径或宽度(m)井筒断面(㎡)砌壁井筒装备纬距(X)经距(Y)净掘进净掘进厚度(mm)材料主斜井3938141.366505408.988+608.733276°33′00″16°723.45.05.2/6.2315.517.1/21.7100/615砼B=1400mm胶带输送机、架空乘人器副斜井3938084.097505441.169+609.433289°33′00″19°629.85.05.2/6.2317.819.9/29.3100/600砼敷设双轨胡家掌立井3937710.300506295.600+649.63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购服装合同样本
- dq兼职合同标准文本
- bot项目建设合同标准文本
- 股权众筹协议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无偿车辆使用合同
- 房产赠与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股份转让及代持股权协议书
- 纳税担保合同
- 担保合同的担保方式与范围
- 2024年1月份零碳建筑能效指标履约责任书
- 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第12题出处及变式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四世同堂》
- 2024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
- 中医推拿基础培训课件
-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
- 产品履历表完
-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
- 肺癌伴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
-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备考策略
- 新闻宣传“三审三校”审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