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7职业有害因素概述_第1页
卫生学7职业有害因素概述_第2页
卫生学7职业有害因素概述_第3页
卫生学7职业有害因素概述_第4页
卫生学7职业有害因素概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workenvironmentandhealth)●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2000年卫生部发布)尘肺病(pneumoconiosis)

占职业病总病例77.7%●全年共报告新病例9100例,死亡2725例●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检出尘肺病558624

例,累计死亡133226例,病死率为23.85%,

现患尘肺病人425398例2.急性职业中毒(acuteoccupationalpoisoning)

全年共报告急性职业中毒230起,785例,死亡

169例,中毒病死率为21.5%,占总病例6.7%●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前三位的毒物为苯、H2S、

CO●

三资企业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比1999年增加了43.8%3.慢性职业中毒(chronicoccupationalpoisoning)●

全年共报告1196例,占总病例10.2

%●

引起慢性职业中毒前三位的毒物为铅及其化合物、苯系物、锰及其化合物4.其他各类职业病●全年报告职业性耳鼻喉疾病187例,职业性眼病175例,其他职业病165例,占5.4%5.农村农药中毒(pesticidepoisoning)●

全年共报告17459例,死亡1174例,中毒病死率为6.7%●

其中因农业生产活动引起的农药中毒4487例,占25.5%●引起中毒的农药为高毒类有机磷杀虫剂甲胺磷和对硫磷,占农药中毒总例数的54.3%我国乡镇企业职业危害现状

乡镇企业职业危害远远超过国有企业。有82%以上的乡镇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近30%的工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业病患病率高达4.36%,疑似职业病人检出率为11.42%

一些贫困地区,乡镇企业主要以小煤窑、小采矿、小化工、小冶炼、小水泥为主,不少企业设备陈旧,工艺简单落后。小煤窑大都是独眼井,井下粉尘浓度超标130多倍,矿工尘肺病患病率高达35%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factor)

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生产性毒物

金属:铅、汞、锰等

类金属: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等

有害气体:氯气、氨、CO、H2S、HCN等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等农药: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

高分子化合物:氯乙烯

●生产性粉尘

无机粉尘:SiO2粉尘、石棉尘、煤尘等

有机粉尘:棉尘、木尘等

混合性粉尘1、化学因素(chemicalfactor)(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矽尘作业煤尘作业石棉尘作业棉尘作业●异常气象条件高气温、高气湿、强热辐射、低气温、高气流●异常气压高气压(潜水作业和潜涵作业引起的减压病)低气压(高原作业、高空飞行引起的高山病和航空病)●噪声和振动●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电离辐射

X射线、γ射线2、物理因素(physicalfactor)3、生物因素(biologicalfactor)

细菌----

屠宰、皮毛加工业等作业可接触到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病毒----

森林作业可受到带森林脑炎病毒的蜱的叮咬而感染森林脑炎●霉菌----农民肺

(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安排的作业与生理状况不相适应,致劳动者精神过度紧张等●劳动工具设计不科学,或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导致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等

---劳动过程中强迫体位:腰背疼、下肢静脉曲张、脊柱变形

---运动器官过度紧张:肩周炎、滑囊炎、神经性肌痛、肌肉痉挛等

---视觉器官过度紧张:视力障碍

---发音器官过度紧张:发音障碍、声带水肿、声带小结等(三)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

---缺乏卫生防护设施、车间配置不合理

二、职业性损害(occupationaldamage)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外伤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浓度(强度)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主要包括:

职业病

(occupationaldisease)

●工作有关疾病(职业多发病)(work-relateddisease)●职业性外伤(工伤)

(occupationalinjuries)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职业病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机体不能代偿其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1)职业病范围

●广义职业病--泛指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法定职业病--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的职业病

(我国10大类115余种)

法定职业病患者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occupationaldisease)1、尘肺:13种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3、职业中毒:56种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6、职业性皮肤病:8种7、职业性眼病:3种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9、职业性肿瘤:8种10、其他职业病:5种法定职业病名单

(2002年)(2)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明确,控制病因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病因大多数可定量检测,有明确剂量-反应关系●在接触同样病因的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病例发生,很少出现个别病例●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良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3)职业病的诊断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力求诊断正确,防止漏诊、误诊或冒诊(涉及国家和患者利益)●

由法定诊断机构集体诊断(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诊断职业病的诊断依据●职业史(先决条件)

---工种、工龄、接触有害因素情况、同工种人群发病情况、非职业接触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与评价---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情况、防护措施等●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符合某一职业病特征

●实验室检查

---生物材料中毒物、代谢产物测定、生化指标、

X胸片等(采煤作业)职业史生产环境职业卫生调查(车间粉尘浓度测定)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Ⅲ+

期矽肺(双侧大阴影)(4)职业病的处理●

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由所在单位按排治疗●

经医疗后确认不宜从事原有害作业的,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因职业病致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病人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投保)2、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disease)

●职业有害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在的疾病发作或已患疾病加重粉尘作业-----呼吸道炎症发病率高噪声接触-----高血压发病率高CO接触-----冠心病发病率高驾驶员------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

工作有关疾病不属法定职业病,职业有害因素不是其唯一原因,只是促发因素之一

3、职业性外伤(工伤)(occupationalinjuries)●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工伤患者享有工伤医疗保险待遇●常见的工伤类型:机械伤、温度伤、化学伤、电伤高温作业三、职业性损害的防制措施1、法律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979)●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职业卫生监督预防性卫生监督---“三同时”原则经常性卫生监督---常规监测、监督基本原则:“三级预防”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

2、组织措施●领导重视●专业人员培训和从业人员职业卫生教育●建立合理的职业卫生制度3、技术措施●改革工艺过程,消除或减少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减少接触●工作场所通风排毒除尘4、卫生保健措施(1)职业卫生技术措施●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健康监护(healthsurveillance)---对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