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2学海导航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广东(二)语文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伫立/储存挟嫌/惬意兴办/兴奋B.场院/排场教诲/晦涩对峙/侍养C.灼热/濯足贻误/怠慢称呼/称职D.空气/空缺枢纽/妆奁载体/刊载【解析】D。kōng/kòng,shū/lián,zài/zǎi;A.zhù/chǔ,xié;/qiè,xīng;B.cháng/chǎng,huì,zhì/shì;C.zhuó,yí/dài,chēng/chèn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由于受到中国民众的众口铄金的强烈质疑,日前处在风口浪尖的康菲石油公司终于宣布将就在中国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发生的溢油事件设立基金。康菲解释说,该基金的设立旨在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承担公司力所能及的责任并有益于渤海湾的整体环境。但中国能源专家林伯.强指出,中海油与康菲研究建立海洋环境生态基金是“为了缓解矛盾,同时准备打官司”的做法。他指出.生态基金不等子赔偿基金.后者可能要在法庭上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A.众口铄金B.风口浪尖C.力所能及D.旷日持久【解析】A。众口铄金:原来比喻舆论的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后来形容错误的言论或谣言一多,可以混淆是非。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尖锐、激烈的地方。C.力所能及:自己能力可以办到的。D.旷日持久:长期持续下去或耗费时间很久。3.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交通台日前播报,有些的士司机在车内开着空调睡觉.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B.在受到中国政府将不会对赖昌星判处死刑的保证下.加拿大最高法院通过司法程序最终裁决将赖昌星遣送回国。C.安理会重申尊重叙利亚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强调叙利亚当前危机的唯一办法是开创广泛包容的、由叙利亚主导的政治局面。D.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海域进行了第四次下潜试验,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并采集到作业海底分布广泛的锰结核。【解析】D。A.“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句式杂糅,可以改为“由此发生窒息的死亡事件”。B.“受到••••••保证”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应是“强调解决叙利亚当前危机”。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幸福社会.其终极目的在于共同享有幸福社会②创造是享受的源泉,享受是创造的结果③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是统一的④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事中共建,是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要求和重要支撑。eq\o\ac(○,5)而共同享有幸福社会的现实体验和理性预期.又必将激发人民群众巨大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幸福水平和境界得到新的提升A.eq\o\ac(○,2)③④①eq\o\ac(○,5)B.①eq\o\ac(○,5)③eq\o\ac(○,2)④C.③eq\o\ac(○,2)①eq\o\ac(○,5)④D.③①eq\o\ac(○,2)④eq\o\ac(○,5)【解析】C。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首先要把握句群的整体意思和结构,③是总起句,③是符择“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是统一的”的观点.①eq\o\ac(○,5)则是阐释“共建”共享”的关系,④是总结句。整个句群是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其次要关注语句中出现的指示代词、序数词、关联词和重复照应词语,它们是语句连贯的线索。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eq\o\ac(○,1)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响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智伯又求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魂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出.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eq\o\ac(○,2).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白:“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色,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记,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臣光曰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道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政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注】①狃(niǔ):习惯。eq\o\ac(○,2)版:表示墙的高度和长度。一般认为高二尺.长八尺为一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致:送给.送达B.康子履桓子之跗履:踩踏C.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疾:生病D.智伯不悛.絺疵请便于齐悛:悔改【解析】C。疾:快,速度快。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B.A.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B.A.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D.C.以汾水可以港安邑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D.C.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知臣得其情故也【解析】D。代词,他的,他们的;A.介词,向/介词,从;B.表顺承.就/表转折.然而;C.介词.因为/介词,把,将。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智伯“好利”的一组是(3分)①智伯请地于韩康子eq\o\ac(○,2)他人不与,必响之以兵③将欲取之.必姑与之④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eq\o\ac(○,5)三家围而灌之.民无叛意eq\o\ac(○,6)管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A.①eq\o\ac(○,2)④B.eq\o\ac(○,5)③④C.eq\o\ac(○,2)③eq\o\ac(○,5)D.eq\o\ac(○,2)③eq\o\ac(○,6)【解析】A。③说的是对付智伯的原则;③讲三家联合攻赵及赵国百姓的反应。③是说智伯认为水可以使国家灭亡。这体现了他的刚愎自用。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伯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非常害怕,为了避免灾祸,只好把土地送给智伯。B.面对咄咄逼人的智伯.段规与任章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战略原则。C.赵氏不肯给智伯土地,于是智伯联合韩、魏,围住赵氏,用水攻的办法灭掉了赵氏。D.智伯手下的疵把韩、魏两家的真实意图告诉了智伯.但智伯因为不喜欢他.所以不听。【解析】A.韩康子把土地送给智伯并非因为害怕,而是一种战术;C.原文中并未提到三家灭掉了赵氏;D.智伯不听是因为刚愎自用,而不是不喜欢疵。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答案】臣光曰/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译文:②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译文:【答案】①(你)又何必单独把我们当做智瑶的靶子呢!②这一定是离间小人想为赵家游说.让主公您怀疑我们韩、魏两家而放松对赵家的进攻。【参考译文】智伯(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想要不给。段规说:“智伯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将会讨伐我们.不如暂且给他。他(在我们这里)得到土地,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然后伺机行动了。”韩康子说:“好主意。”便派了使臣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给智伯。智伯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想要不给。任章说:“为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索要土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伯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其他大夫官员一定会引起掣惧;我们给智伯土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就会轻敌.我们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人.智氏的天命必定不会长久。《周书》说:‘挝要打败他.一定要暂且帮助他;要夺取敌人的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答应给他土地,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又何必单独把自己作为智瑶的靶子呢!'”桓子说:“您说的对。”也给了智伯一块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瑶又向赵襄子索要土地。赵襄子拒绝不给。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国的军队前去攻打赵国。赵襄子出逃到晋阳。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卒兵)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头只剩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孳生.城里的百姓仍然没有背叛之意。智瑶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使国家灭亡。”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因为汾水可以灌溉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灌溉韩国都城平阳。智伯的谋士疵对智瑶议:“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伯问:“你何以知道(这件事)?”疵说:“以人之常情而论。我们调集讳、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灭亡.灾难一定会连及韩、魏两家。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家后三家分割它的地,晋阳城仅差三版就被水淹没,城内宰马为食.破城已是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魏桓子二人没有高兴的表情.反倒面有忧色.这不是反叛又是什么?”第二天.智伯把疵的话告诉了韩、魏二人,二人说:“这一定是离间小人想为赵家游说,让主公您怀疑我们韩、魏两家而放松对赵家的进攻。要是这样的话.我们两家岂不是放着早晚就分到手的赵家田土不要.而要去千那危险必不可成的事吗?”两人出去.疵进来说:“主公为什么把臣下我的话告诉他们两人呢?”智瑶惊奇地反问:“你怎么知道的?”回答说;“我见他们认真看着我而且匆忙离去.因为他们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智瑶并不悔改。于是疵请求让他出使齐国。我认为:有德的入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苒敬的入容易疏远,所以蔡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才干有余而德行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瑶呢!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流落征南将,曾驵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①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注】①三边:原指幽、并、凉三州,后泛指边疆。(1)诗歌的最后两句寓情于景,“日暮“江汉”寄寓了什么思想情感?(3分)【答案】日暮“江汉”表现了老将军晚景的凄凉和日暮途穷的不幸遭遇.表达了整理对久经沙场而老来流落的老将军深切的同情.(2)诗歌塑造了一位老将军的形象•请简要说明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和形象特点.(4分)。【答案】对比.(1分)老将军过去的功绩与今日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去征战疆场.统率十万大军,平定了三边,如令边境依然十分平静,今日告老还乡时,没有家业.只得流落他乡,四处飘零,还怀念着政治清明的时代。(2分)突出将军的舍身为国、英勇奋战、廉洁奉公和年老时的穷困落魄。(1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刚按前3题计分)(6分)(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官赋》)(3)l栏玉砌应犹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4)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答案】(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只是朱颜改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真实与电影南帆19世纪下丰叶,左拉曾经自信地说:“真实具有自己的声音.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听错。”那个时候,浪漫主义的玄奥与夸饰已经让人厌僖,实证论成为左拉们信奉的思想。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自然主义,作家们相信,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生活的真实纹理。真实即已包含了无限的魅力.这种观念迄今不衰。“一切都是真的”,这无疑是一个分量沉重的许诺。电子传播媒介的兴盛无疑得到了真实观念的巨大肯定。相对于书写文化的文字符号,影像是一个更善于呈现真实的符号体系.’即使对于像左拉这样的作家说来,文字的形象显示仍然十分有限.除了人物的会话,文字的描述仅仅是读者想象的中介物。事实上,。穷形尽相”的理想只能由电影和电视的摄相像给予实现。不仅如此.电子传播媒介甚至可以担保这种真实的即时性——迟到的真实仿佛会因为时先流逝而发霉或者变馊一样.“现场直播”是电子传播媒介的独家功夫.更为重要的是,“现场直播”还包含了一个秘密的承诺:人们所看到的是一个未经修饰——准确地说是来不及修饰——的“真实”。对于某些哲学家来说,“真”可能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这个字眼背后I隐藏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思辩区域。然而,对于电影和电视来说,“真实”与否仅仅是解决这个问题:影像如何为观众制造出“真实感”.左拉曾经认为.“真实感”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然而。如同接受美学曾经论证过的那样,观众的“真实感”——观众对于真实与否的即席判断——涉及既定的期待视野。文化传统以及常识很大程度地主宰了期待视野.即使某些常识已经遭到科学的否决。例如.对于多数人说来,“太阳从东方升起”是真实的;而相对论所描述的“弯曲的时间”不可能产生真实之感。从汉代的皮影戏、18世纪法国的幻灯到20世纪的电影和电视、,这里隐藏了一个影像符号的悠久历史。或许,人们不得不感到惊奇:为什么那么多人孜孜不倦,反复实验,仅仅为了看到更为真实的影像?1765年,达赛爵士已经发现,形象在眼膜上滞留的时问大约是1/10秒。这是电影或电视所依据的生理事实。另一方面,照相术的产生为电影和电视奠定了基础——尽管1839年法国政府收买蒙戴·格尔和塞福尔·埃浦斯照相术的专利时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某种器械能够在每秒之内将24帧连续的照片投射到幕布上,人们就会看到活动的影像。这即是电影。爱迪生等人为此进行了种种努力。尽管爱迪生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成功,但无法和卢来埃尔兄弟相比。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咖啡馆放映了一部影片——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之日.《拆墙》《火车到站》《水浇园丁》——这些短片的问世表明,电影的历史真正开始了。可以想象,人们最为感叹的是.布幕上的一切竟然如此真实。电影的诞生终于使再现真实的渴求得到了一个完美的形式。对于电子传播媒介来说,再现真实包含了技术的持续进步。但是,某一天开始,这种技术突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组织功能。如果说,皮影戏、幻盘、照相这些电影的前期阶段均在娱乐的范畴之中,那么,电影尤其是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终端的意义远远超出消愁释闷。影像符号产生了强大的政治影响,影像符号的真实性赋予电子传播媒介巨大的号召力。弗·姆逊曾经回忆起无线电广播的效力:总统的声音被送到了人们的居室之中。政治抵达一个防范森严的私密空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这时.技术不再仅仅是身体器官的延伸.不再仅仅是一种可供驱使的工具;另一种意义上.技术的进步还制造了新型的社会革命和社会控制。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A.浪漫主义的玄奥与夸饰令人厌倦时,实证论成为左拉们信奉的思想.B.由于得到了真实观念的巨大肯定,所以新兴的电子传播媒介得以兴盛。C.影像是善于呈现真实的符号体系,因此电影和电视的“真实”是毋庸置疑的。D.“现场直播”的魅力在于,它给人们带来未经修饰的真实.又不张扬自己的优势。E.观众对于真实与否的即席判断·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化传统以及常识.因此,有可能造成判断失误。【解析】CD。C.根据原文第三段“对于电影和电视采说.‘真实’与否仅仅是解决这个问题,影像如何为观众制造出‘真实感”可知,电影和电视是为观众制造“真实感”,而不是“真实”.D.“魅力”与“不张扬自己的优势”无关.13.根据文意,下列关于电影诞生过程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电影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娱乐为目的的皮影戏。B.历史上有很多人为发明电影作出了艰苦的努力,达赛爵士也是其中之一。C.蒙戴·格尔和塞福尔·埃浦斯的照相术获得专利.是电影产生的重要基础。D.《拆墙》等最早的几部短片是在每秒之内将24帧连续的照片投射到幕布上的。【解析】D。A.“影像符号的悠久历史”不等于电影的历史。B.达赛爵士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发明电影。C.照相术是不是电影产生的重要基础,与它获不获得专利没有逻辑关系。14.第三段结尾处的画线句应如何理解?结合全段内容来看.这两个例子证明了什么?(4分)【答案】理解:尽管科学证明“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不真实的,但大多数人仍然认为是真实的;(1分)尽管科学证明“弯曲的时间”是真实的,但大多数人仍然认为是不真实的。(1分)证明:①观众的真实感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1分)②文化传统以及常识很大程度地主宰了期待视野。(1分)15.综观全文。相对于文字符号来说,电子传播媒介的最大优点是什么?它的兴盛具有哪些意义?(4分)【答案】优点:它能提供更加真实的影像,甚至能担保这种真实的即时性。(2分。意思对即可。)意义:①它完美地满足了人们对真实的渴求。(1分。意思对即可,另如:它让人们真正看到了生活的真实纹理;它真正实现了人们“穷形尽相”的理想。)②它带来了新型的社会革命和社会控制。(1分。意思对即可,另如: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组织功能;它产生了强大的政治影响。)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胡同之死李国文会有那么一个早晨,北京人猛然间发现,最后一条胡同死了,北京城里将再找不到一条像模像样的、依旧是原来面貌的胡同了。即使像我这样并非在北京土生土长,对这个城市说不上归属感,只是居住年头较久的人,也惊讶于这个消失过程的迅速。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要是北京城永远是这些灰不秃秃的、暴土扬尘的、狭窄拥挤的、颓门败墙的胡同,这个首善之区还有什么希望可言?我也知道许多有识之士总在呼吁把胡同留下一些给后代子孙。这想法当然是毫无疑义的好·但说这些话的人.通常不大为自己的住房发愁.而对那些三代同堂、老少一室、床分上下、布幔相隔的小市民来说.为保留这些胡同还得挤在斗室里度日如年,又显得不太公平。说到底,北京那些胡同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过是年代较为久远的建筑物罢了。早晚总是要死的。夏商周的房子,谁见过?汉唐盛世的房子,谁住过?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里早说过:“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高亭大榭,与唐共灭而俱亡。”唐代的建筑物,随着唐代的结束而结束。那么,元明清的胡同,随着封建社会的终止而终止,好像也不是什么值得痛苦的事。最近从西直门挖出了元大都旧址,那些毡帐游牧的民族,骑射也许内行,建设皇家都城的业绩却实在不敢恭维。它之所以被明清两代以紫禁城为中轴线的内外京城替代,成为风沙掩埋的文物,就因为后者比前者更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所以,胡同之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过,我觉得同住一条胡同里天天碰头见面的左邻右舍,他们之间那种地道老北京人的礼数客套,那种一张口为“您”而不是“你’’的称呼,如果也随着胡同之死而死的话,那就太可惜了。现在搬进单元房里的各家各户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隔膜,是过去住在胡同里的人家绝不会产生的。一张微笑的脸和淡漠的一瞥,留在对方心扉里的冷暖是大不相同的。于是,我想起如今再也找不到的西风斜阳、衰草枯树的前门以及西古城墙下那条顺城街了。那时的冬天很冷,风也很大,从城墙下那条顺城街边胡同里钻出来的人,都用围脖和口罩把脸捂得严严的。夜里,街面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胡同里更是像打扫过一样清净。那时,我从流放的外地回家来,只有那么一班慢车,而且总是在城市的末班车收了以后的深夜到达。通常是这样,我背着行囊,顺着城墙,在昏黄的路灯下,摸进这条细小的胡同,敲开一扇不拒绝我的门。“姨妈!没车了,回不去郊区的家,只好来打扰您啦!”“那有什么?快放下行李,没关系的,你就在这儿委屈一宿吧!”其实她是我同学的姨妈,其实她也知道我当时是一个类似囚犯的人,在那个岁月里,许多人的脸都对我紧绷着。但她捅开了煤球炉子,给我烧水,给我热吃的,一个劲地宽慰我:“没事的,不会有麻烦的,我们这儿街坊邻居,大家都挺好的,你放心吧!”第二天清晨,离开那胡同时,那些大概可算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蹬三轮的,烧锅炉的,或许还有在工厂里做工的,机关里做事的,都客客气气地招呼:“来看姨妈吗?不多坐会儿?”“下回火车要晚点的话,可别忘了到家来!”快走出那胡同了,姨妈还在身后叮嘱着。后来,先是填平了正阳门前那条护城河,不久,又扒了城墙,顺城街和那条无名小胡同,就像血管暴露在体外,很快丛城市地图上消失了。猛犸的庞大躯体埋存在西伯利亚荒原冰层下面,元大都的遗址从施工工地挖掘出来。它们之所以被遗忘,是因为没有什么值得在这个世界留下来的文化魅力。我真心希望,即使有一天胡同真的没了,但北京胡同所承载的文化魅力还能留存在这块土地上的话,也许比那些古旧的建筑物对中国更有价值。16·整理为什么说“胡同之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4分)【答案】①胡同这种建筑不利于首都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实际。②胡同这种建筑物年代较为久远,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早晚是要走向灭亡的。17.文章第七段描写冬天夜里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答案】①渲染了冬夜里寒冷、凄清的氛围。②暗示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我”的生活处境。③与下文姨妈和其他老百姓的热情形成对比。18.整理认为“北京胡同所承载的文化魅力”“也许比那些古旧的建筑物对中国更有价值”。你是否同意整理的观点?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参考示例:同意。因为那些年代久远的建筑物,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即使我们今天看到的上百年上千年的建筑物,那也是经后人不断修缮甚至是重建的。而且,社会在发展前进,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一些老旧建筑物被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所取代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其实,比保存古旧建筑更重要的是传承友善、关爱、温暖等传统文化,那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不同意。古旧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栽体,是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显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俄国伟大的作家、戏剧家果戈理说:“建筑是伟大时代的年表。当一切行动和歌声都停止了的时候,只有建筑还屹立在那里,用它自己的语言叙述着那伟大的时代。”没有了那些具体可感的古旧建筑,我们又从何处去感受它们所承载的文化魅力呢?(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李怀亮:文化贸易托起民族文化复兴的希望在中国的青少年学生中,当过洋节、听摇滚乐、看西部大片成为一种时尚时,怎样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一些学者开始站在国际文化竞争的高度,寻找将中国文化弘扬光大的答案。6月26日,记者专访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贸易研究所所长、国家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负责人李怀亮教授。现状:中国的文化贸易进出口极为悬殊记者: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今年高考招生新增的本科专业,其中有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贸易专业。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文化贸易研究的学者,您为什么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李怀亮: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英文资料,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中国的文化贸易进出口悬殊。外国文化产品,主要是美国的文化产品占领了中国的很大市场,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几乎听不到中国的声音。但是,中国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反应。目睹中国的青少年学生崇尚西方文化,过洋节、听摇滚乐、看西部大片,我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时,国内还在争论文化能否产业化的问题,而美国1996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额就超过了航空航天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文化贸易成为国际文化竞争的基本平台。以法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中,和美国相比虽处于弱势地位,但它们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抗争,以捍卫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法国提出了在国际贸易中。文化例外”的主张,加拿大提出了“捍卫加拿大文化的特性”“不让加拿大淹没在美国文化的沼泽中”的口号.而与法国、加拿大相比,当时中国在国际上捍卫民族文化的呼声还是很弱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关于“文化殖民主义的影响及对策’’的国际会议,中国都没有参加。1998年,在加拿大召开的明确提出将美国排除在外的、有20多个国家的文化部长参加的“探讨各国文化的多样性”的国际会议,中国也没有参加。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当时的国际文化竞争中,中国的这种状况.却让人心忧如焚。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我的学术研究耍完全转移到国际文化贸易上来。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定位:助力中国文化企业走向世界记者:文化贸易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李怀亮:以前.我们更注重的是文化产品的整理,没有重视或者说就是忽略了市场销售环节。尤其是国际市场的开发,这造成了我们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极为不利的状况。我们提出,文化贸易研究应该首先着眼于确定国内外的文化市场,再反过来指导文化企业确定整理什么样内容的文化产品。我们把研究定位在为中国的文化企业走向世界提供理论支持,为中国政府制定相关政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我们还介入国家文化政策的制定中,前不久,我所受托起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境促进出口管理条例》(草案)已上报给文化部。记者:据报道,我国的对外文化贸易存在巨大的逆差,我国的中小学生深受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产品的影响,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李怀亮:这个问题应该历史地来看,因为西方处于强势地位,近代以来一百多年,我们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因而,文化贸易存在逆差是必然的,并非就一定是坏事,但对于国际市场上,西方“妖魔化”中国的做法、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产品出口较少的现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应该制定政策鼓励中国的文化产品更多地走向世界,向国外输出我们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改善中国在世界的形象。针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应该开展对我国传统文化自信心的教育,比如说在语文和历史教材中,增加一些有关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受到一种良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才是有效的。突破:建设文化贸易的独立学科记者:您认为我国开展文化贸易研究还有哪些阻力?您在这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李怀亮:我感到曩困难的是在研究的实证方面。因为文化贸易不是纯理论的研究.必须要走向实证,和文化贸易的实践结合起来.从我们自己来说,不做仅仅局限于书斋的研充者,不能简单地从理论到理论;但目前我国的文化贸易发展总的规模还不大,还不能为学科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近年来,尽管我固也有一些文化企业走出国门,如女子十二乐坊、上海城市舞蹈团等.它们在国外演出的收益都不错,《英雄》在美国卖得也很好,但总体看采.我们的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还不多,经验还较欠缺,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的配套措施还未建立起来.记者:您认为我国的文化贸易研究前景怎样?李怀亮:将文化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我们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不敢说研究的水平怎样,但就研究的问题,从内容上来说我们与国外同行是同步的.目前西方还没有形成学科,只是一些商学院的学者从纯商业的角度来研究。我们原来计划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同时招收博士生和本科生。可喜的是,在国家文化部、教育部和中国传媒大学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提前一年实现了本、硕、博的招生目标。未来几年的目标,将是建立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的研究学派。希望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更多地关注这一领域,也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这项研究中来。(有删改)19.文中李怀亮先生围绕“文化贸易”谈了哪些方面的问题?(4分)【答案】①中国传媒大学新增文化贸易专业(或李怀亮以文化贸易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原因。②文化贸易研究的具体内容。③文化贸易研究遇到的阻力。④我国的文化贸易研究的前景。20.李怀亮先生是怎样看待近百年来中外文化贸易逆差问题的?(6分)【答案】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蓐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从历史上看,一百多年来西方处于强势地位,中国积贫积弱,文化产品出口落后有其历史原因。②从思想意识上看,中国以前在国际上捍卫民族文化意识不强,对中国的文化贸易进出口悬殊反应不强烈。③从市场的开发上看,中国以前忽略市场销售环节,尤其是忽略国际市场的开发,造成了我们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极为不利的状况。④从政策上看,中国缺乏相应的政策鼓励中国的文化产品更多地走向世界、向国外输出我们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⑤从教育上看,如语文和历史教材中,民族传统文化_内容不多,青少年传统文化自信心不强。⑥从经验来看,我国的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还不多,经验还较欠缺,鼓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舞蹈委托协议书
- 资源众筹协议书
- 未履行合同还款协议书
- 邻里采光协议书
- 畜牧兽医协议书
- 湖北企业进博会协议书
- 比亚迪安全管理协议书
- 版劳务承包合同协议书
- 股份带资协议书
- 酒店侵权协议书
- DB31T 1400-2023 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和运行规范
- MOOC 民事诉讼法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大学公共体育-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科学发展观基本解读(完整版)课件
- 基坑工程施工验收记录表
- 夜间施工专项方案
- 微生物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
- 护理风险管理与护理安全
-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压死救活技术研究
- 主体结构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 NETWORKER+SQL Server备份实施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