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知识体系第15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考纲]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手工业的发展。[课标]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1)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___和粟的国家。水稻
刀耕火种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________并将其逐渐推广。(2)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3)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__________。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牛耕曲辕犁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2)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4)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________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了一年三熟制。江浙
3.农业灌溉技术的进步(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的筒车、宋朝时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3)影响: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都江堰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背景(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商周时期,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3)封建土地__________确立。2.内容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农民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私有制
3.特点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4.评价(1)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他们的经营规模虽然很小,但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3)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易混易错】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足”并非生活富足,而是满足自身需求;自给自足不等于不与市场联系,农民生产所需铁农具和生活必需品如盐等需从市场购买。四、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的发展(1)历史悠久: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地位:素称发达,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冶炼技术(1)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________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2)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等。商周灌钢法3.制瓷技术(1)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2)东汉时烧出成熟的________。(3)南北朝时,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4)唐朝时,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5)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6)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青瓷
4.丝织技术(1)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2)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还出现斜纹提花织物。(3)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4)唐朝时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丝织技术高。(5)宋朝时,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6)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五、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概况(1)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其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另有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________消费的产品。民间
2.发展历程(1)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以后得以恢复和发展。(2)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3)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4)元朝时,__________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5)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________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那时的纺织业使用花楼机。黄道婆民营【细节点拨】
明代中期以后,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影响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等。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____________的发展。(2)出现时间和地区: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3)发展:清朝时继续发展。商品经济
六、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中国被称为“________”。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期外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丝国
【细节点拨】
(1)丝绸与瓷器皆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明的象征,常用常考的相关史实还有:元代烧成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2)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古代中国的农业
主题1耕作方式的演进发展阶段耕作方式变化农具的变化原始阶段刀耕火种石、骨、木商周时期石器锄耕(耜耕)石、骨、木、青铜农具(少)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铁制农具(发达地区)汉代牛耕普及全国耦犁→犁壁唐代铁犁牛耕曲辕犁(特点)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主题2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1)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3)主要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4)经营方式: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分散经营。(5)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主题3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史料一主题4古代中国的农民
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促进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耕作方式经历了由直辕犁到曲辕犁的转变,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智慧,此外也可由此联想到古代水利工程、灌溉工具的改进,农作物品种的丰富推广中农民的作用。
史料体现了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点。史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
史料反映出古代农民的境遇并不美好,农民是古代财政、赋税、兵役、徭役的主要提供者,同时受封建国家及地主阶级的双重剥削。史料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2)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瓷、白瓷、彩瓷)和丝织(苏州、杭州)、棉纺(元代松江、明代后期主要衣料)。(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经营形态;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主题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概况(4)主要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5)发展特征:规模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主题2三种经营形态、地位的变化
史料表明明代以后,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说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史料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主题3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例1(2014·广东文综·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答案
B审题突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唐代已经不存在井田制,故排除A项;唐代出现“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唐代国家授予的田地指的是均田制,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均田制受到破坏,故选B项;唐代没有实行分封制,故排除C项;宋代打破坊市的界限,唐代对“市”仍有严格的限制,故D项错误。审题突破本题以明、清皇帝举行祭祀农神的活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清雍正帝祭先农坛图》是描绘清朝皇帝祭祀农神时的纪实绘画作品。祭祀农神充分表明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故选C项。例3(2014·浙江文综·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答案
D审题突破本题以“瓷器”的音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甄别能力。依据题干材料,从“China”到“Qin→Chin-a”说明瓷器在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要弄清楚瓷器具体的音译应该确定此音译最早来源于“秦”还是“瓷”的信息,故选D项。A项考古挖掘难度比较大,不容易实施,故排除;B、C两项均不是获取第一手史料的途径。例4(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答案
D审题突破
“胡锦”输入唐朝,并不可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故排除A项;“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提高而不是衰落,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纺织技术的对比的信息,故排除C项;“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选D项。1.2015年是干支纪年体系中的乙未年,下图为我国发行的邮票。这一具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象根源于(
)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题点】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文化A.古代以畜牧业立国 B.重农抑商政策C.农耕文明的影响 D.印度文化的传入【答案】C
[A、D项说法明显错误,B项内容从属于农耕文明的内涵,故选C项。]2.(2014·桂林模拟)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答案】D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要手工业的成就。商周时期手工业的成就以青铜器为代表,唐宋时期以瓷器为代表,明清以棉布为代表,故选D项。]命题思想二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题点】主干知识——手工业成就【题点】概念——自然经济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