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课件_第1页
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课件_第2页
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课件_第3页
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课件_第4页
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233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第八章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233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为什么有些孩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离家出走?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习挺好,动手能力却很差?为什么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却很糟糕?为什么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一、家庭教育的内涵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以父母及家人为依托,用语言、行为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为什么有些孩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离家出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一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是由青年教育专家赵雨林于2008年提出的“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卫生(身)、营养保健(康)、安全防护(安)、运动能力(体)等四方面组成;“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人格人生(志)、,臼理卫生(心)、道德礼仪(灵)、人际交往(交)等四方面组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良好的学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策略(学)、思维能力(思)、科学素养(理)、人文修养(文)等四方面组成“三道”教育模型的建构,使家长可以清晰、有条理地按照“三道”的内容和标准来开展家庭教育,为家庭教育缺乏可操作性标准的现状提供了良好的解决依据。二、家庭教育的类型

(一)粗暴型这是一种只靠高压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愚蠢而简单的家教方式二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二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或犯了过错,乃至对家长稍有不从,就冲其发火、训斥,甚至大打出手。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长面前不敢敞开心扉,心情总是处于压抑状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策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二)包办型据调查显示,90%左右的家长期望孩子能上大学并成为有用人才,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则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认真读书,包办孩子力所能及的劳动于是,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日久天长,孩子要求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越来越多,而且心安理得。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各种参考书,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各种班,孩子已经失去了自己可以掌握的时间,完全受制于家长,听命于家长的摆布,这实际上是家长打着为孩子的旗号,泯灭了孩子的天性,这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然而,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不良表现的屡次出现,家长因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而逐渐变得“失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二)包办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三)溺爱型这是在包办型基础上向极端发展的家教方式家长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甚至违背社会公德而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八有的家长过分溺爱,比如孩子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家长就帮忙写“病假条”。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而无奈地放弃管教,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孩子的爷爷奶奶,于是出现“代理家长”现象。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他们“特另的爱”使得孩子们普遍缺乏生活经验,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

(四)放任型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家教方式)家长认为孩子是“成人不用管,管死不成人”,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赚钱。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三)溺爱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有的家长因为自身的局限,强烈的希望和自己的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于是出现“力不从心”现象,孩子成了“心口永远的痛”。有些在工作上得心应手的家长,却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对自己的子女束手无策他们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爱好、学业、交友等一概不闻不问于是,孩子抽烟、打架、逃学,甚至犯了更大的错误,家长才大吃一惊,后悔不已

(五)新型的家庭教育—自然教育国外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自然万物都是有一定的秩序的,教育要向自然去模仿,要遵循自然的秩序,即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秩序他试图从人脑的不同来解释性格的不同,从生理机制上寻找心理的原因,把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教育当做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有的家长因为自身的局限,强烈的希望和自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又进一步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论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受着“天性”“人为”“事物”三种教育的影响,其中“天性”的教育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潜能,是我们身体器官和机能的内在发育;“人为”的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施加的指导作用;而“事物”的教育是指环境的影响。这三种力量若相互抵触,就使孩子受到坏的教育,孩子就不可能得到舒畅的发展;这三种教育若是和谐一致,孩子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达到发展目标。而在这三种教育中,只有“天性”的教育是人完全不能控制的,也只有以此为主轴,使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围绕着它旋转,才能形成共同的目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又进一步提出了自然教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

有些家长由于种种功利性或非功利性的原因,依然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心中的培养大纲盲目而又固执地对幼儿施以各种各样的人为的教育,使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陷人难以自拔的误区,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而这些问题一般都是以隐性的方式积累起来的,等到从量变到质变,开始明显表现出来并让家长意识到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有的即使费上很大的劲也不能调整好孩子的生长状态自然教育是现在许多家长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教育方法、通过和孩子一起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身体,锤炼坚强的性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有些家长由于种种功利性或非功利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

培养对大自然、对人类的博爱之心,让孩子渐渐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真切地认识到自然与生命的价值,感受到人生的奥秘,开始对理想的追求三、家庭教育的核心大多数家长认为现在“父母越来越难做”,6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是“既成功又失败”,30%的家长直接表明自己是个“失败的父母”,直言家庭教育成功的只有三分之一。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培养对大自然、对人类的博爱之心,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人格是个体独特、稳定的行为风格或行为模式人格的定义和理论众多,内容各异,简单地讲,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或是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人格是一个概念,我们看不见,但对此做出主观或客观的评价,并对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做出一定的理论推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王登峰、崔红等人对中国人人格结构进行了有益探讨,提出了由中国词汇分类中得出的“大七”人格(见表8-1),相对于西方的“大五”人格结构,“大七”人格结构无疑更符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更接近中国人人格的真实状态。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却处于滞后状态,传统人格培养的失效,现实人格培养的失范,理想人格培养的失落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人格是个体独特、稳定的行为风格或行为模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人格退化、裂变事件,已向全社会提出了警示例如大学生“伤熊事件”,大学生“火烧自家房屋事件”,大学生行凶杀人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对于身心均处在转折期的大学生来说,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处在青少年期的晚期,是向成人过渡的转折期,初步获得同一性和自我认同感,是人格完善与定型的关键期。这个关键期如果进行得顺利,就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扫除很多障碍;如果发展得不好,就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极端事件。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健康人格的特征,这为我们确定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特定的大学生群体,有关学者提出,高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有以下一七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人格退化、裂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1)能有意识地控制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被外在的力量所驱使。(2)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正确地对待。

(3)能立足于现实,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能较快地摆脱其带来的阴影,在现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4)具有紧张而有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渴望挑战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历。

(5)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热爱学习和工作,生活充满活力。

(6)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和满足,乐于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7)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

上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1)能有意识地控制生活,控制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青年期在人的一生中是最宝贵的黄金时期青年人精力充沛,富于创造力,充满热情,朝气蓬勃青年期是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达到成熟,开始走向生活的时期。我们的许多家庭一直在走教育上的弯路,从小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有的在行为方面替代不算,甚至替代孩子的思想,孩子在宠爱的氛围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平时丢三落四、性情脆弱,喜欢表扬、不接受批评,写作业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做事拖沓、缺乏竞争意识,一赏识就翘尾巴、一批评就无精打采、骤生反叛情绪……一、现代青年的生活特点经常听见一些父母和老师感叹:“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我们以前那么听话了,而且都很自私、很霸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青年期在人的一生中是最宝贵的黄金时期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其实我们要理解孩子,当前的孩子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也不全是因为“一代不如一代”,而是有其现实存在的原因

(一)生活缺少磨难很多做父母的,小时候都有这样的记忆:去邻居家玩,到吃饭时间了,看到人家桌上竟然有肉邻居说:“过来一起吃吧”你很想去,但是你不能去,因为回去会被你的父母教训你会说:‘.我家也有肉八”然后一溜烟地跑回家,老老实实地去啃自己家的馒头加咸菜。那是一种很嘴馋的记忆,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嘴馋是什么?嘴馋就是磨炼意志的过程。现在的孩子,怎么可能体会到嘴馋的感觉呢?他们的一切都非常顺利,他们想要什么一般都能实现正因为如此,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其实我们要理解孩子,当前的孩子之所以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到了青春期,他们想跟异性多接触的时候,一般也不懂得压抑自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早恋多,而且谈恋爱的时间越来越早的问题。

(二)社交圈单纯现在的家庭一般是“4+2+1”结构,孩子成了全家人爱的核心他得到的只有爱,不会有争夺,不会有斗争,甚至连一点委屈都不会受,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中,资源有限,好东西要么压抑住自己的欲望与人分享,要么开动脑筋想办法独享。这是交往能力得到锻炼的一个重要过程,但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类似的锻炼这样的孩子走到社会中,不仅受不得半点委屈,也很难有能力参与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来还有,当前孩子的学习压力大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到了青春期,他们想跟异性多接触的时候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三)心理性断乳期所谓心理性断乳,就是指青年将要摆脱过去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关系,要求独立自主的活动、。这种社会化的过程叫做心理性断乳。心理性断乳是受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的,对那些娇生惯养的青年来说,独立生活是比较困难的。在这期间,青年不仅生理上达到成熟,而且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也逐渐达到成熟。

(四)无法沟通与交流家长一天或几天不见孩子,晚上想和孩子说上几句话,可自己还没有张口,孩子就会抢先用烦躁的语气把家长的话堵回去:“另说了,我知道,我什么都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三)心理性断乳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然后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把家长孤零零的晾在了尴尬的境地,欲哭,但不知道自己的眼泪往哪里流,似乎家长和孩子的情感脆弱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尽管时时小心翼翼,但依然使彼此受到伤害。二、现代青年的心理特点

(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青年在学校学习的科目和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学了很多反映自然、社会和精神方面的系统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青年具有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青年抽象逻辑思维还依赖于具体形象的支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然后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把家长孤零零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青年由于学习很多抽象的理论、科学的定理和公式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等,这就促使他们的理论型思维发展起来但对很多青年来说,他们思维中的抽象概括、推理论证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具体的经验材料。青年思维的独豆性与批判能力增强了,特喜欢争论问题,愿意提出创见,不以现成答案为满足。他们对教师和别人的观点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说服力的逻辑论证。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二)交往与情感生活的变化在少年期,由于成熟感的产生,从而引起少年与成人交往中的冲突现象,在青年期仍在继续着有些青年往往把内心世界、自己的情绪体验对长一辈的父母等人长期地隐蔽起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青年由于学习很多抽象的理论、科学的定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他们认为最了解自己的是年龄相仿的同辈朋友、同学和伙伴,而不是父母。青年对待友情、爱情的态度有了改变。少年渴望与同龄人的交往和共同活动,这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二少年只要参加到集体生活中去和朋友在一起,就感到满足二而青年更关心的是在集体中有一定威信和权威,如果一个青年在集体中没有威信,没有一定的地位,他就会感到忧虑和不安、青年对个人亲密友谊的需要急剧地增长起来,他们产生了愿意交换自己的体验和倾心相谈的需要因此,青年的友谊比少年更稳固、更深刻,有的青年和知L}朋友的友谊能保持终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他们认为最了解自己的是年龄相仿的同辈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如果青年时期与同班同学关系不好或友谊破裂,会引起痛苦的体验。孤独的体验对青少年来说,是沉重的、不可忍受的,这就不可避免地推动他们到校外去寻找朋友和伙伴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十分重视良好班级集体的建立,注意青少年的校外活动,组织他们参加少年宫、俱乐部、图书室以及拥军优属、义务劳动等有益的活动。在青年期,除了相同性别的伙伴之间的友谊外,友谊的相互关系也扩大了,不同性另的男女青年之间的相互关系活跃起来,有的还能发展成爱情所以,两性关系问题在青年期已成为重要的教育问题。

(三)世界观和理想的形成青年期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奠定世界观的基础在童年就已开始当儿童养成一定的道德习惯、道德情感,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如果青年时期与同班同学关系不好或友谊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就为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青年世界观的形成是和他们所学的科学内容有关的通过各科的学习使青年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把这些积累起来的知识进行概括和系统化就形成犷世界观。但是,世界观的形成不单是理论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和人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密切联系着的问题世界观总是要落实到对未来生活的理想和将来生活道路的选择上。少年的理想多是一些具体的形象,并带有幻想的成分,而青年更多的是一些概括的、较实际的理想。青年的理想比较现实,他们向往未来,从而使眼前的学习与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联系起来他们评价教学过程,着眼于这对他们前途有什么用处。但是,也有些青年对未来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眼前的学习也就缺乏动力和兴趣。父母对于培养青年的利一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负有重大责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就为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青年世界观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三、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过度保护,让孩子无能父母爱孩子,孩子依恋大人,这是一种本能父母保护子女,不让子女们受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度的保护,反而会使孩子的独立性缺失,自我生存能力弱化,让孩子缺乏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有的家长总想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玩滑梯时怕摔着,独自出去玩怕被其他的孩子欺负,企图回避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现实结果,孩子长大后,根本没有应付各种问题的能力,不能自己做出决定,不能应付生活中面临的日常问题和挫折,不能自谋生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孩子成长中的障碍,是对孩子的一种莫大伤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把本应该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通通事先做好,从来没给过孩子锻炼的机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三、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上一页下一页返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剥夺孩子获得能力的机会,导致他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后,人际交往等能力较差

(二)百般溺爱,让孩子无情有的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娇惯有余而严格不足,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百依百顺,对孩子的错误言行放任自流,甚至纵容错误、滋长恶习二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娇气十足,缺乏独立性,蛮横自私,随心所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把对子女的溺爱,看做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是可以杀死孩子的“毒药汽父母的“极度关爱”“溺爱”滋长了孩子的自私,造就了孩子“无情无义”,剥夺了孩子爱护人、遭受挫折的权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剥夺孩子获得能力的机会,导致他们离开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三)干涉过多,限制孩子成长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对孩子的担心慢慢转变为不放心和不信任。于是一些父母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甚至用“跟踪”的办法来干涉孩子的生活,孩子们对此极为反感。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是一种不把孩子当做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做一个成人一样尊重孩子有秘密,需要尊重,需要好好维护他们的隐私权,给他们自由的空间。比如进人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使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这种尊重的精神正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三)干涉过多,限制孩子成长上一页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因为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需要社会,需要与人交往,都有享受“基本人权”,“得到尊重”和“人格自主”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特另是青年期的孩子教育是一个逐渐放手的过程,对孩子干涉太多,无疑是在制约他的成长管教太多,在一部分孩子身上可能表现为严重的自责心理,做事畏手畏脚、优柔寡断,不敢进取,没有信心;另一部分孩子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逆反心理,使他们一意孤行,性格古怪,心智成熟滞后,对人、对事常有敏感意念和强迫行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因为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四)期望过高有一个孩子曾说:“我觉得自己很没用、很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满怀期望的目光,我的心里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二现在,我一看书就很怕,真想把它撕得粉碎……”据报道,在我国岁左右的青少年中,心理障碍率在逐年上升,有关专家分析,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是青少年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期望值过高引发心理障碍以挫折心理为主。因为挫折、失败和逆境会给孩子带来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具体来说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孩子的自我需求与满足其需求的现实条件之间的巨大反差;二是孩子的个性还不成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四)期望过高上一页下一页返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青年的个性不够完善,思想不够成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认识片面,自尊心强,好胜心切,容易偏激,这一切不完善的人性都是导致挫折心理的温床。上一页返回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青年的个性不够完善,思想不够成熟,表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人们常说家是生活的港湾。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港湾中得到庇护,避开狂风,躲过暴雨。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应该是很温馨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大中学生放假(学)后不愿意回家,还有不少父母上班后就不愿意再想起自己的家,他们似乎都在逃避那场风雨一、家庭环境中心理学效应

(一)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走了一趟,然后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人们常说家是生活的港湾。每个人都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这一试验说明,人的能力、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他人以及自己的期待。心理学上把这种深切期待变成现实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望效应正面鼓励表扬,努力去发现或者发掘孩子的优点和潜能,对孩子满怀“期望”,从而产生了“期望效应汽不论怎样调皮的孩子,只要父母对他采取积极期待的态度,就必然会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表露出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积极发现自己孩子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小可护每一个可能稍瞬即逝的闪光点,孩子也会以自己积极、主动、有效的行动来对家长作出反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来到这所中学,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这种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能使家庭教育顺利有效地进行,亲子间形成更为亲切、融洽、和谐、默契的关系。

(二)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感动人,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二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二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并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心理学上把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这种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能使家庭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少父母在“望子成龙、盼女为凤”的观念支配下,总是对子女不厌其烦地说教、嘱咐、训斥,终日喋喋不休,以为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导致“超限效应”。一番苦心,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无动于衷,甚至反感,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就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父母要了解孩子现有能力,要清楚孩子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水平)这样,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制定适合孩子的、可实现的奋斗目标,使孩子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二因此,表扬、批评都要求有一定的“度”。

(三)过度理由效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少父母在“望子成龙、盼女为凤”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人到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体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二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于是再也不到老人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人到一个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这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如果希望孩子出现良好的行为,在他尚没有形成自觉自发行为时,从外界给以激励或奖赏,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孩子本身就已经具有内部需要,再给予奖励就有可能适得其反。即不恰当的奖励会降低孩子的内部动机,转移行为目标,使他们专注于外部奖赏,忽略内在需求。激励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要使孩子持续不断地努力,应该激发其内在的动力,而不能只靠外在奖励

(四)南风效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二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寓言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二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犯了错误后,很多父母都在扮演着“北风”的角色,动不动就是“你这样不对”“你这是错的”“你不能这样”,把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把对孩子灵魂的诱导变成了冷冰冰、硬邦邦的法制教育课,一味吹北风,你的“不经意的”严厉批评和“恨铁不成钢”似的指责会让孩子向你裹紧身上的大衣,由此引发心理问题,诸如自卑、孤僻、自闭等,甚至产生报复心理)可见,作为父母,要尊重和关心孩子,注重“南风”的巨大作用,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错误,以恰当的方法去引导他们、激励他们,要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孩子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五)霍桑效应在美国芝加哥市郊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犯了错误后,很多父母都在扮演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的情绪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1924年11月,美国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研究试验八这一系列试验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系列试验中有个“谈话实验”,即用2年多的时间,由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达2万余次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意见一律不准反驳和训斥“谈话实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后来心理学家发现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诸多不满,一向无处发泄,“谈话实验”恰好使他们的这些不满情绪得到了充分地宣泄,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家长们想一下,既然我们也有心情郁闷到极点、抓狂、想摔东西、想骂人、想发泄的时候,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为什么就不允许孩子寻找自己发泄的方式呢?作为父母,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的不满“说”过之后,孩子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会感到轻松、舒畅

(六)蝴蝶效应1979年12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说:“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事实上,蝴蝶效应也存在于人生历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以引发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中世纪的欧洲有一首民谣:“断了一枚钉子,掉了一只蹄铁;掉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摔死了一位将军;摔死了一位将军,吃了一场败仗;吃了一场败仗,亡了一个国家。”教育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对孩子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呢?一个灿烂的笑脸,一句赞扬的话语,一种行为习惯,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孩子的动力源,进而成为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事实上,蝴蝶效应也存在于人生历程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七)贴标签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由于兵力不足,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特另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叙述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二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写自己是如何服从指挥、如何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拼搏。心理学中,把这种给人贴上某种“标签”,从而容易导致此人产生与标签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称为标签效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七)贴标签效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期望值太高,而孩子却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为此常受到老师的斥责,父母也称自己的孩子是“大笨蛋”“不是读书的料”。殊不知标签效应就是一种暗示效应,时间长了,孩子便会产生“自己确实不行”的感受,自信心也越来越差,学习成绩越来越糟,最后,任意放纵,破罐子破摔。二、家庭教育的对策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相反,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只是好孩子应该赏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

(一)信任孩子—学会自豪,学会崇拜把信任排在六大原则之首,足见其重要性,赏识教育认为孩子既脆弱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孩子的心脆弱得像蛋壳,稍碰即碎,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而孩子的潜能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因此,家长要充分给孩子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力量信任在孩子表现优异时容易做到,而在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时,家长往往感到失望,失去信任的原动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相反,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课件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其实,这时孩子更需要家长支持,让孩子看见家长就像看见一座大山,浑身充满力量。另一方面,孩子对家长的态度非常敏感,信任就是连接家长与孩子的心灵的通道,家长把赏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孩子,孩子就会感受到家长的赏识并内化为自我约束、自我优化的健康成长的动力。

1.学会自豪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可以不为其他的事情自豪,但无一不为自己创造的“小生命”—孩子,这个万物之灵而感到自豪,根本不为经济状况、职位高低、工作不顺心而感到苦恼,对孩子又是抱又是亲,还全力寻找孩子身上哪点像爸爸,哪点像妈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其实,这时孩子更需要家长支持,让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然而,孩子上学后,家长却改变了这种心态,面对孩子的成绩,又是打又是骂,各种难听的言语不绝于耳,企图运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来解决孩子的成绩问题。每个家长都爱孩子,包括那些常常打孩子的家长打孩子便是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的一种最严重的表现。为孩子自豪就是给孩子力量,孩子在父母的自豪中会变得自爱、自信和自强。不少家长在孩子未上学时用尽了赏识,吃饱穿好,怎么看自己的孩子总是比别人家孩子好,孩子上学后成绩差,于是天天督促他,还不时打骂他,希望孩子把成绩搞上去,到后来,发现成绩总是上不去,便觉得孩子笨,还是人家孩子好,烦恼几下后“不管了,随他去!”却全然不知自己的方法不对头。赏识教育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然而,孩子上学后,家长却改变了这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2.学会崇拜作为父母一定要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我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各有所长,彼此不同,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要学会崇拜孩子,家长应该回到小时候教孩子学说话和学走路时的那个心态,眼中一片光明,看到的不是孩子身上的不足而是美好的前景。孩子在学说话时,家长总是发自内心的坚信孩子“行”,孩子没说好,会遭到家长的训斥吗?世上没有这样的家长,绝对没有!如果有家长因为孩子没说好就是一巴掌,长大后这位孩子不是哑巴就是结巴。在学走路时,孩子跌倒了同样不会遭到家长的训斥和辱骂,哪怕跌十次、一百次、一千次,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2.学会崇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才的教育家家长本能地拥有两个教育法宝,即:孩子学说话时承认差异—导致差异缩小;孩子学走路时允许失败—导致不怕失败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就能承认差异二说话早的孩子行,说话迟的孩子也行。不仅承认差异,而且欣赏差异。学会崇拜就要学会竖大拇指,赏识教育就是竖大拇指的教育。有的家长平时还好,一旦家里来了亲朋好友,赶紧介绍自己孩子如何如何笨,像介绍高利技新产品,滔滔不绝,于是孩子也就真相信自己很笨了任何孩子只要坚信自己笨,眼神就会暗淡无光,连言行举止都笨了

(二)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尊重孩子是六大原则的核心,如果仅做到信任孩子,不注意尊重孩子,那么这种居高临下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也不会被孩子认可。如果把信任孩子比喻为一只手高,另一只低的话,这种信任是居高临下的,那么尊重孩子则是‘.两只手一样高”的平等,人格上的平等。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也就是在人格上尊重孩子。而现实中孩子的地位是低下的,家长总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孩子,替孩子做主,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随意打骂孩子……总之亲子关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能在尊重上找到原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尊重孩子是六大原则的核心,如果仅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1.学会倾听家长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是尊重孩子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实孩子的心里话最想告诉自己的父母,为什么现实中的许多孩子却不愿与家长交流呢?原因在于家长不会倾听孩子讲话,不是嫌孩子烦,就是认为孩子的思想幼稚,在孩子说话时忙于做其他事情,等等。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家长不尊重他,也就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家长了如果家长能坐下来,注视孩子的眼睛,孩子就会觉得受到尊重,就会把心里话告诉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鼓励、理解、安慰、支持这些心理营养的需要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对批评、训斥、冷漠的感触也越来越深刻。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用哭声表达自己的委屈,父母回报他以训斥,他不会认真地思考,下次有了委屈,一般说来,他还会照哭不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1.学会倾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向父母诉说他自己的委屈,而父母不等他说完就批评、训斥,他就要想,想得很多很多,觉得说了也无用,反而挨训,不如缄口不言。很可能,这批评训斥就成了一把锁,锁住了孩子的心灵之门)遇到这时候,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痛痛快快地把心里话都倒出来对与不对,先不忙着下结论,更不必忙着打断孩子的话,切不可急不可待地批评、训斥孩子如果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闸门在父母长年累月的抱怨与指责中关闭了,再想开启时不是念一句“芝麻开门”的咒语就可以了事的。父母要想扭转孩子,必须先走进孩子的心灵,做一个“地下工作者”,让孩子感到父母是自己人的时候,父母的忠言才会顺耳,才会奏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向父母诉说他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倾听是尊重孩子效果奇佳的方法通过倾听,父母了解孩子;通过倾听,孩子锻炼了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孩子豁达坦诚的品格倾听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愿家长都能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2.学会请教不少父母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焦头烂额,到处打听教育方法。其实,一旦家长从真正意义上懂得尊重孩子,也就会自然地向孩子请教。向孩子请教,就是研究孩子是怎么想的,研究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么,取得孩子的积极配合。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倾听是尊重孩子效果奇佳的方法通过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育者本人的态度、行为和方式,最直接、最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对象八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给孩子什么,必须先明确他需要什么,不是父母怎么想就怎么来向孩子请教这个方法,最能体现互动的教育规律。很多家长一直在研究同事爱听什么话、领导爱听什么话,而偏偏忽视了研究孩子爱听什么话,只有向孩子请教后,才能讲出让孩子听了之后感到心里热乎乎、甜丝丝的话来。向孩子请教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并且让他自己也参与到教育中来,发挥互动作用。向孩子请教,就是把孩子当成老师,自己是学生,孩子自然会认为父母崇拜他、看得起他,他也会自觉地为人师表而克服许多缺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育者本人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其实孩子真是父母的老师,孩子不表现出来,家长就不会认识孩子的优缺点,这是启动孩子心灵发动机的重要方法

(三)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有许多问题,本来家长想不通,换位后,问题就迎刃而解,这是理解的作用据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南京家长平均每天与孩子的交流时间不足十五分钟有的家长宁愿给孩子买大量的营养品,而不愿把时间花在与孩子的相处上)其实教育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蹲下身子,专心倾听孩子说话,尊重孩子,你会发现孩子身上散发着真、善、美。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其实孩子真是父母的老师,孩子不表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课件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虚心地向孩子学习,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尊重,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苦衷,懂得孩子的需要

1.学会感激人总是在有所得的情况下,才会有所感激。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细心地照料,哪怕在大人身上拉屎撒尿,父母毫无怨言其原因是父母感激孩子的诞生给他们带来的无限欢乐,此时的父母眼里是一片光明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的心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不再感激孩子的生命,而是死死盯在孩子的学习分数上,他们的内心被一种失落感所占据。

2.学会陪伴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平静地谈话。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虚心地向孩子学习,让孩子得到真正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陪伴孩子不在于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只有陪伴才能沟通八与孩子沟通,是了解孩子、引导孩子的重要环节。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途径,是理解孩子的试金石。能与孩子沟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是成功的。只有理解孩子,把孩子当知心朋友,孩子才会和你沟通,才会感到家的温暖,在绝望时自然会想起还有父母这个躲避风浪的港湾。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肯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家长要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去培养他们包括沟通在内的各种能力和优良品质。

(四)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陪伴孩子不在于用时多少,而在于用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赏识教育认为,在看得起的前提下,以正向激励为主,告诉孩子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二而负向激励只是禁止孩子不许做什么,应当做什么还是不知道。现在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把孩子的正确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而孩子一出现错误行为,就立即予以训斥,可谓“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不说少不了汽而赏识教育认为:“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激励是把眼光集中在孩子的优点上,这会强化、巩固孩子的好行为,还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有助于生命的成长(最好的激励不是表扬,更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分享。孩子若能感受到家长因他快乐而快乐,会受到很大的激励。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赏识教育认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1.学会发掘一个成功的家长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的“火眼金睛”,对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孩子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在这方面挖掘出他的闪光点,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教育的奥秘就是为孩子找好感觉,帮他找好孩子的感觉,找学习好的感觉。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如果哪一天,表扬了哪个孩子,一整天,这个孩子的学习情绪都会很高涨,认真写作业,举手回答问题,脱胎换骨了一般。原因就在于那一天孩子的心灵是快乐的、舒展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1.学会发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研究发现,创造性高的人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大脑常出现。波波是人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大脑中常出现的脑电波,大脑放松会出现a波,创造性最高。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仔细地反省自己,看看是否把生活中本该自己承担的压力粗暴地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

2.学会分享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分享孩子成长喜悦的过程,也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由于分享,给孩子增添了自信,加大了成功后的自信感和愉悦感,同时,父母和老师在分享中也获得一种自豪感这里提到的分享不仅是孩子在取得成功之后的分享,而是要不断地让孩子看到成功,把“大成功”化为若干个“小成功”,有句口号:“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就体现了这一内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研究发现,创造性高的人在创造思维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孩子,千万不要理解成简单的表扬和鼓励在看得起的前提下,父母怎么做都不为过。如果父母从心底里看不起孩子,虽然不打孩子,皮笑肉不笑地赏识孩子,孩子也会认为是假的,孩子的眼睛是“火眼金睛”。家长总是认为不能表扬孩子,一表扬就会翘尾巴,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认为理所当然,而孩子稍有偏差就立即训斥。其实正向的激励既能强化孩子的好行为,也能树立孩子的自信。最难教育的孩子不是被打的孩子,而是被溺爱的孩子,溺爱的孩子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做,这才是最难教的。而面对挨打的孩子,家长只要转变了观念,一句赏识的话就温暖了孩子的心灵。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孩子,千万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

要允许孩子失败赏识教育的口号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我们往往一表扬孩子,就不许孩子犯错误。孩子学走路时,走得好我们表扬,有没有不允许摔跤?孩子骄傲的时候,就继续表扬下去,骄傲就会慢慢融化(五)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宽容不等于放任,前者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利于孩子的生命成长,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而后者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二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于单一,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容不得孩子身上有一丝缺陷,实际上违反了生命成长规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要允许孩子失败赏识教育的口号是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

宽容意味着先做“同伙”,后做“头领”、。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诱发孩子的求知需求,成为自发的内在需要美国有一位父亲发明了一种教育方法儿子笑,他也笑,儿子哭,他也哭,儿子偏食,饭桌上这个不吃那个不吃,他也学着儿子的样子怪声怪气地说不吃这个,不吃那个于是就把儿子逗笑了,不想吃的东西也吃了。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不是马上问“你怎么了”,而是首先问“我怎么了”,家长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错误学会等待,有许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在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会自行消失。

1.学会反思这既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方法。孩子出了问题,我们大多数家长常常是“你怎么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宽容意味着先做“同伙”,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总是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赏识教育的观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因此,遇到问题不应说“你怎么啦”,而是要问“我怎么啦”,孩子出犷问题,要在家长身上找原因。孩子上学以后,家长总觉得他们越来越不对劲。其实孩子并没有变,是家长的心态变了,变得像一面被扭曲的镜子,只看见孩子的弱点,对于孩子的闪光点却不善察觉,不去赏识。中国古代有“曾参杀猪”的故事。一天,曾参的妻子去赶集,他的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参的妻子被纠缠得无奈,便对孩子说:“你要听话,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住了。曾参妻子从集上回来时,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就上前阻止说:“不过是哄孩子玩的,怎么真的杀猪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欺骗孩子,就是教育孩子说假话。”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总是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赏识教育的观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于是,曾参杀掉养着的猪,兑现了妻子随口许下的诺言。家长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家长,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诉你。

2.学会等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也不是一天形成的,而家长要求孩子克服缺点恨不得全部在一天之内完完全全、干干净净的完成,事实证明,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是“欲速则不达”我们说:“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这就是要求每位家长以宽容的心态学会等待八孩子改缺点的规律是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于是,曾参杀掉养着的猪,兑现了妻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有位孩子的毛病就是经常将桌子上的东西乱放,不注意收拾整洁,妈妈经常批评和提醒他。有几次,他特意将桌子整理好,而妈妈却视而不见,为了得到妈妈的赏识和鼓励,他就告诉妈妈:‘桌子整理干净了、”这时妈妈说:“本来就应该搞干净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妈妈的话使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没多久,桌子又乱了,妈妈看见后又说:“我就知道你是新盖的茅厕三天香,坚持不了几天”这样把孩子的热情完全打消了学会等待还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花苞心态”八不是自己的孩子花不开,而是迟开的花可能更鲜艳,只要另的孩子花开了,自己的孩子也快了这样的家长才可能以一颗平常心去耐心等待孩子觉醒。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有位孩子的毛病就是经常将桌子上的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六)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孩子犯了错误,特另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后,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作为补充,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体验,以震撼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产生自我改正的意识对孩子的缺点不仅需要提醒,而且可以更直接地提出批评但这不是过去居高临下训斥式的批评,而是平等朋友式的提醒,正因为是这样的提醒,孩子会以感激的心态接受这份礼物

1.学会批评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而提醒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为此,家长应做到“学会批评”和“学会分担”现在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是怎么刻薄怎么讲,只图自己发泄得舒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六)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哪管孩子受得了受不了!这是许多家长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一批评就是“对人不对事”,用“老是”“总是”等字样把孩子“批倒在地”,把矛头直接指到孩子的品性上,加重孩子心中的罪恶感。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了,自己不是好孩子了,而家长也没有把真正生气的原因表达出来。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孩子就是在不断超越这些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错误的经历不是他的包袱而是他成长的财富。恩格斯说过:“无论从哪些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因此,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教育他时,作为父母应当以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为前提批评孩子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哪管孩子受得了受不了!这是许多家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在“给足面子”的前提下有多种批评的方法,如:故事性批评,通过讲一个故事的方法,让孩子领悟其中的对错,自觉克服身上的缺点;幽默性批评,在说笑话的过程中达到提醒孩子的目的。2.学会分担孩子取得了成绩,父母应该分享他的欢乐,孩子遇到了困难和挫折,父母则应该学会分担他的忧伤,继而鼓励他在失败中站起来,再分享他的坚强。家长可在哪些方面分担呢?家长应该帮孩子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如记忆方法、复习方法、应考方法等家长应多向老师、邻居、孩子、书本请教,去解决这些问题对孩子各种能力、性格上的弱点,运用“木桶理论”,缺什么补什么,在够朋友的前提下,孩子会接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在“给足面子”的前提下有多种批评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你对他的各种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对于孩子粗心,父母可安排孩子在一定时间内抄电话号码;对于孩子自理能力差,父母可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总之,激励、宽容、提醒三大原则是关系到教育的行为,集中体现出一个“导”字,对事不对人。信任、尊重、理解三大原则关系到教育的态度,集中体现出一个“爱”字,对人不对事不管是怎样的孩子,信任、尊重、理解,都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有些家长在孩子小时全是赏识,孩子成了溺爱的孩子;孩子长大后全是挫折,孩子成了心灵脆弱、不思进取的孩子而赏识教育认为,赏识中有挫折,挫折中有赏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你对他的各种针对性的训练,例如,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操作中还要注意一点,在赏识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要赏识其他的孩子,你行,其他孩子也行。每个人都各有所长,都有巨大的潜力,这样孩子的自信就不是盲目的自信,就不会翘尾巴。赏识的实质是与快乐有约、与幸福有约所以说,赏识要超越成功,它的目标是和谐,成功是顺带的。上一页返回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操作中还要注意一点,在赏识自谢谢观赏谢谢观赏表8-1返回表8-1返回第八章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233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第二节青年成长发展的关键第三节营造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第八章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233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为什么有些孩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离家出走?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习挺好,动手能力却很差?为什么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却很糟糕?为什么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一、家庭教育的内涵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以父母及家人为依托,用语言、行为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为什么有些孩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离家出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一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是由青年教育专家赵雨林于2008年提出的“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卫生(身)、营养保健(康)、安全防护(安)、运动能力(体)等四方面组成;“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人格人生(志)、,臼理卫生(心)、道德礼仪(灵)、人际交往(交)等四方面组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良好的学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策略(学)、思维能力(思)、科学素养(理)、人文修养(文)等四方面组成“三道”教育模型的建构,使家长可以清晰、有条理地按照“三道”的内容和标准来开展家庭教育,为家庭教育缺乏可操作性标准的现状提供了良好的解决依据。二、家庭教育的类型

(一)粗暴型这是一种只靠高压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愚蠢而简单的家教方式二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二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或犯了过错,乃至对家长稍有不从,就冲其发火、训斥,甚至大打出手。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长面前不敢敞开心扉,心情总是处于压抑状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策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二)包办型据调查显示,90%左右的家长期望孩子能上大学并成为有用人才,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则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认真读书,包办孩子力所能及的劳动于是,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日久天长,孩子要求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越来越多,而且心安理得。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各种参考书,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各种班,孩子已经失去了自己可以掌握的时间,完全受制于家长,听命于家长的摆布,这实际上是家长打着为孩子的旗号,泯灭了孩子的天性,这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使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然而,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不良表现的屡次出现,家长因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而逐渐变得“失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二)包办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三)溺爱型这是在包办型基础上向极端发展的家教方式家长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甚至违背社会公德而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八有的家长过分溺爱,比如孩子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家长就帮忙写“病假条”。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而无奈地放弃管教,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孩子的爷爷奶奶,于是出现“代理家长”现象。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他们“特另的爱”使得孩子们普遍缺乏生活经验,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

(四)放任型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家教方式)家长认为孩子是“成人不用管,管死不成人”,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赚钱。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三)溺爱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有的家长因为自身的局限,强烈的希望和自己的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于是出现“力不从心”现象,孩子成了“心口永远的痛”。有些在工作上得心应手的家长,却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对自己的子女束手无策他们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爱好、学业、交友等一概不闻不问于是,孩子抽烟、打架、逃学,甚至犯了更大的错误,家长才大吃一惊,后悔不已

(五)新型的家庭教育—自然教育国外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自然万物都是有一定的秩序的,教育要向自然去模仿,要遵循自然的秩序,即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秩序他试图从人脑的不同来解释性格的不同,从生理机制上寻找心理的原因,把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教育当做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有的家长因为自身的局限,强烈的希望和自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又进一步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论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受着“天性”“人为”“事物”三种教育的影响,其中“天性”的教育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潜能,是我们身体器官和机能的内在发育;“人为”的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施加的指导作用;而“事物”的教育是指环境的影响。这三种力量若相互抵触,就使孩子受到坏的教育,孩子就不可能得到舒畅的发展;这三种教育若是和谐一致,孩子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达到发展目标。而在这三种教育中,只有“天性”的教育是人完全不能控制的,也只有以此为主轴,使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围绕着它旋转,才能形成共同的目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又进一步提出了自然教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

有些家长由于种种功利性或非功利性的原因,依然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心中的培养大纲盲目而又固执地对幼儿施以各种各样的人为的教育,使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陷人难以自拔的误区,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而这些问题一般都是以隐性的方式积累起来的,等到从量变到质变,开始明显表现出来并让家长意识到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有的即使费上很大的劲也不能调整好孩子的生长状态自然教育是现在许多家长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教育方法、通过和孩子一起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身体,锤炼坚强的性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有些家长由于种种功利性或非功利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

培养对大自然、对人类的博爱之心,让孩子渐渐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真切地认识到自然与生命的价值,感受到人生的奥秘,开始对理想的追求三、家庭教育的核心大多数家长认为现在“父母越来越难做”,6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是“既成功又失败”,30%的家长直接表明自己是个“失败的父母”,直言家庭教育成功的只有三分之一。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培养对大自然、对人类的博爱之心,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人格是个体独特、稳定的行为风格或行为模式人格的定义和理论众多,内容各异,简单地讲,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或是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人格是一个概念,我们看不见,但对此做出主观或客观的评价,并对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做出一定的理论推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王登峰、崔红等人对中国人人格结构进行了有益探讨,提出了由中国词汇分类中得出的“大七”人格(见表8-1),相对于西方的“大五”人格结构,“大七”人格结构无疑更符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更接近中国人人格的真实状态。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却处于滞后状态,传统人格培养的失效,现实人格培养的失范,理想人格培养的失落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人格是个体独特、稳定的行为风格或行为模第一节家庭教育与心理学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人格退化、裂变事件,已向全社会提出了警示例如大学生“伤熊事件”,大学生“火烧自家房屋事件”,大学生行凶杀人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对于身心均处在转折期的大学生来说,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处在青少年期的晚期,是向成人过渡的转折期,初步获得同一性和自我认同感,是人格完善与定型的关键期。这个关键期如果进行得顺利,就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扫除很多障碍;如果发展得不好,就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极端事件。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健康人格的特征,这为我们确定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特定的大学生群体,有关学者提出,高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有以下一七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