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课件_第1页
专业课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课件_第2页
专业课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课件_第3页
专业课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课件_第4页
专业课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课”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基本功培训汽车与交通学院童敏勇“专业课”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基本功培训汽车与交通1一、重视导入(开场白)

——“一见钟情”1、导入的目的:

集中注意↓

引起兴趣↓

激发思维↓

明确目的↓

进入学习课题一、重视导入(开场白)

——“一见钟情”22、导入技能的类别:直观导入;悬念导入;旧知导入;经验导入;故事导入;实验导入;背景导入;实物导入;情景导入;……一、重视导入(开场白)

——“一见钟情”2、导入技能的类别:直观导入;一、重视导入(开场白)

3二、注重提问——启发式教学法1、什么是“启发”?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运用以提问为核心的“精神助产术”进行教学,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回答,直至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先前结论的荒谬,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二、注重提问——启发式教学法1、什么是“启发”?⑵古希腊哲42、提问技能的作用:⑴检查已学知识,进行教学反馈

提供给教师、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及时的、准确的、双向的、有效的。⑵集中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望

是一种“兴奋剂”,又是一股凝聚力。⑶发挥教师作用,调控教学进程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⑷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

改变教师“满堂灌”、“一讲到底”的局面;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增进感情交流。⑸锻炼口语表达,提高学生能力

口语表达训练、思维训练、心理素质训练等。2、提问技能的作用:⑴检查已学知识,进行教学反馈53、教学提问的“五个原则”:⑴激发兴趣的原则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进一步学习的动机。⑵启发思维的原则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使学生通过提问,从“有疑”到“无疑”,不断进步。⑶难易适度的原则

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既不能“不用跳,摘得到”,又不能“拼命跳,摘不到”。⑷面向全体的原则

①提问要面向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和同一认识水平的不同学生。②提问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但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思考。⑸表扬鼓励的原则

学生回答完问题的一定要给个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3、教学提问的“五个原则”:⑴激发兴趣的原则64、设问引疑——启发的方法案例:《城轨交通规划与设计》——地铁换乘站设计有的要走很多路:北京地铁复兴门站直线与环线换乘有的要走很少路:天津地铁1、2、3线换乘→引出“地铁换乘站的设计”5、起承转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4、设问引疑7三、关注学生1、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2、心里要有学生;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3、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效果

⑴关注学生的表情和眼神反馈⑵询问学生的吸收情况

“我讲明白了吗?”“大家听懂了吗?”……三、关注学生1、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8四、选题合适1、不要盲目追求高深的题目

⑴理论性太强、或不容易理解的题目,不利于掌控和发挥⑵选题太难,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题目,不易得到评委和听众的认同2、选题不易太简单

表现不出你的真实水平3、选适合发挥你自身特长的题目四、选题合适1、不要盲目追求高深的题目9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化案例一:《汽车构造》课的“配气机构”一章

为什么进、排气门要早开、晚闭?——同学们上课进教室到门口时:门关着:需先开门,再进——进气(人)少门早已开着:直接进——可以进更多的气(人)门晚关一会儿——利用气流惯性再多进气(人)

结论:早开、晚闭的目的——进气充分,动力性更好!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10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化案例二:“汽车安全气囊”

开车为什么一定要系安全带?车速50km/h时撞车造成的损伤相当于人从三楼跳下!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11、

在下面三种情况下,可使事故死亡率分别降低多少?■60%■43-49%■18%仅使用安全带?BA?仅使用安全气囊18%43-49%?C二者都使用60%、在下面三种情况下,可使事故死亡率分别降低多少?■12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化案例三:“汽油机的供给系”

供油方式:化油器多点燃油喷射MPI缸内直喷TSi----初级厨师----中级厨师----高级厨师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13六、控制语速,抑扬顿挫1、熟练不等于语速快——留给学生思考时间;2、抑扬顿挫——不要像和尚念经,不是背课文;3、要有激情

——你的情绪直接影响你的学生的听课状态和效果六、控制语速,抑扬顿挫1、熟练不等于语速快14七、厚重的人文素养

——使专业课教学更生动、更鲜活案例一:汽车防抱死系统ABS的工作原理⑴背景导入:ABS技术英国人霍纳摩尔于1920年研制发明并于1932年申请了专利。30年代,铁路机车应用,防止车轮在制动过程中抱死,导致车轮与钢轨局部急剧摩擦而过早损坏。40年代末期,为了缩短飞机着陆时的滑行距离、防止机轮在制动时跑偏、甩尾和轮胎剧烈摩耗,飞机开始采用ABS,并很快成为飞机的标准装备。汽车上最早应用是美国福特公司。1970年,Ford公司最早采用ABS--格尔斯·赫依斯公司生产的ABS,装备在1970款LincolnContinental(林肯·大陆)牌轿车上。

⑵工作原理:“欲擒故纵”七、厚重的人文素养

——使专业课教学更生动、15七、厚重的人文素养

——使专业课教学更生动、更鲜活案例二: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做功行程

活塞的运动:前半程:燃烧剧烈,速度快,做功有劲——“离弦之箭”后半程:燃烧结束,速度慢,做功没劲——“强弩之末”大学老师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者。七、厚重的人文素养

——使专业课教学更生动、16八、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案例一:发动机不同工况对燃油混合气浓度和量的不同需求理论:启动工况:极浓、多怠速工况:较浓、少实际:开车到ATM机前取钱,你采用哪种方式比较省油?是熄火?还是不熄火怠速?案例二:汽车防抱死系统ABS的工作原理雨雪天开车怎么刹车?——点刹

ABS的工作原理——电脑控制的高频点刹八、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案例一:17九、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交流方式1、教学手段

⑴板书——整体思路⑵ppt幻灯片——大量信息⑶视频、动画——全面连续⑷图片——直接形象⑸示意图——简捷易懂

实物、教具——直观感知

……九、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交流方式1、教学手段18九、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交流方式2、交流方式⑴口头语言交流——主要交流手段⑵肢体语言交流——辅助交流⑶眼神交流——心的交流……九、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交流方式2、交流方式19十、科学严谨1、基本概念要讲清;2、逻辑推导要严密;3、似是而非的问题,决不能信口开河;4、用词要准确。十、科学严谨1、基本概念要讲清;20十一、教态自然、着装得体1、教态要稳,又不能呆板;2、着装得体、整洁。十一、教态自然、着装得体1、教态要稳,又不能呆板;21十二、不仅教书,还要育人案例一: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驱动力汽车动力性的好坏取决于:驱动力的大小

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和传动系的参数——内因;

地面的附着条件(摩擦力)——外因。学业、事业能否成功取决于:首先必须让自身强大(强有力的发动机和给力的传动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工作环境、机遇等(良好的地面附着条件)十二、不仅教书,还要育人案例一: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驱动22十二、不仅教书,还要育人案例二:汽车新技术VVT-i、TSi、DSG、FSI等新技术大多都是首先在德系、美系、日系车上应用;同学们今天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明天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十二、不仅教书,还要育人案例二:汽车新技术23谢谢!谢谢!24“专业课”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基本功培训汽车与交通学院童敏勇“专业课”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基本功培训汽车与交通25一、重视导入(开场白)

——“一见钟情”1、导入的目的:

集中注意↓

引起兴趣↓

激发思维↓

明确目的↓

进入学习课题一、重视导入(开场白)

——“一见钟情”262、导入技能的类别:直观导入;悬念导入;旧知导入;经验导入;故事导入;实验导入;背景导入;实物导入;情景导入;……一、重视导入(开场白)

——“一见钟情”2、导入技能的类别:直观导入;一、重视导入(开场白)

27二、注重提问——启发式教学法1、什么是“启发”?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运用以提问为核心的“精神助产术”进行教学,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回答,直至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先前结论的荒谬,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二、注重提问——启发式教学法1、什么是“启发”?⑵古希腊哲282、提问技能的作用:⑴检查已学知识,进行教学反馈

提供给教师、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及时的、准确的、双向的、有效的。⑵集中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望

是一种“兴奋剂”,又是一股凝聚力。⑶发挥教师作用,调控教学进程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⑷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

改变教师“满堂灌”、“一讲到底”的局面;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增进感情交流。⑸锻炼口语表达,提高学生能力

口语表达训练、思维训练、心理素质训练等。2、提问技能的作用:⑴检查已学知识,进行教学反馈293、教学提问的“五个原则”:⑴激发兴趣的原则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进一步学习的动机。⑵启发思维的原则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使学生通过提问,从“有疑”到“无疑”,不断进步。⑶难易适度的原则

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既不能“不用跳,摘得到”,又不能“拼命跳,摘不到”。⑷面向全体的原则

①提问要面向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和同一认识水平的不同学生。②提问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但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思考。⑸表扬鼓励的原则

学生回答完问题的一定要给个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3、教学提问的“五个原则”:⑴激发兴趣的原则304、设问引疑——启发的方法案例:《城轨交通规划与设计》——地铁换乘站设计有的要走很多路:北京地铁复兴门站直线与环线换乘有的要走很少路:天津地铁1、2、3线换乘→引出“地铁换乘站的设计”5、起承转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4、设问引疑31三、关注学生1、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2、心里要有学生;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3、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效果

⑴关注学生的表情和眼神反馈⑵询问学生的吸收情况

“我讲明白了吗?”“大家听懂了吗?”……三、关注学生1、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32四、选题合适1、不要盲目追求高深的题目

⑴理论性太强、或不容易理解的题目,不利于掌控和发挥⑵选题太难,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题目,不易得到评委和听众的认同2、选题不易太简单

表现不出你的真实水平3、选适合发挥你自身特长的题目四、选题合适1、不要盲目追求高深的题目33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化案例一:《汽车构造》课的“配气机构”一章

为什么进、排气门要早开、晚闭?——同学们上课进教室到门口时:门关着:需先开门,再进——进气(人)少门早已开着:直接进——可以进更多的气(人)门晚关一会儿——利用气流惯性再多进气(人)

结论:早开、晚闭的目的——进气充分,动力性更好!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34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化案例二:“汽车安全气囊”

开车为什么一定要系安全带?车速50km/h时撞车造成的损伤相当于人从三楼跳下!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35、

在下面三种情况下,可使事故死亡率分别降低多少?■60%■43-49%■18%仅使用安全带?BA?仅使用安全气囊18%43-49%?C二者都使用60%、在下面三种情况下,可使事故死亡率分别降低多少?■36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化案例三:“汽油机的供给系”

供油方式:化油器多点燃油喷射MPI缸内直喷TSi----初级厨师----中级厨师----高级厨师五、简单、通俗的讲解原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问题通俗37六、控制语速,抑扬顿挫1、熟练不等于语速快——留给学生思考时间;2、抑扬顿挫——不要像和尚念经,不是背课文;3、要有激情

——你的情绪直接影响你的学生的听课状态和效果六、控制语速,抑扬顿挫1、熟练不等于语速快38七、厚重的人文素养

——使专业课教学更生动、更鲜活案例一:汽车防抱死系统ABS的工作原理⑴背景导入:ABS技术英国人霍纳摩尔于1920年研制发明并于1932年申请了专利。30年代,铁路机车应用,防止车轮在制动过程中抱死,导致车轮与钢轨局部急剧摩擦而过早损坏。40年代末期,为了缩短飞机着陆时的滑行距离、防止机轮在制动时跑偏、甩尾和轮胎剧烈摩耗,飞机开始采用ABS,并很快成为飞机的标准装备。汽车上最早应用是美国福特公司。1970年,Ford公司最早采用ABS--格尔斯·赫依斯公司生产的ABS,装备在1970款LincolnContinental(林肯·大陆)牌轿车上。

⑵工作原理:“欲擒故纵”七、厚重的人文素养

——使专业课教学更生动、39七、厚重的人文素养

——使专业课教学更生动、更鲜活案例二: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做功行程

活塞的运动:前半程:燃烧剧烈,速度快,做功有劲——“离弦之箭”后半程:燃烧结束,速度慢,做功没劲——“强弩之末”大学老师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者。七、厚重的人文素养

——使专业课教学更生动、40八、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案例一:发动机不同工况对燃油混合气浓度和量的不同需求理论:启动工况:极浓、多怠速工况:较浓、少实际:开车到ATM机前取钱,你采用哪种方式比较省油?是熄火?还是不熄火怠速?案例二:汽车防抱死系统ABS的工作原理雨雪天开车怎么刹车?——点刹

ABS的工作原理——电脑控制的高频点刹八、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