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灸法艾灸法1一艾灸材料(一)艾叶与艾绒1艾叶化学成分:2艾叶的性能: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3艾绒的制备:4艾绒的储藏:(二)艾绒制品1艾炷(1)艾炷规格:小炷、中炷、大炷艾叶艾柱一艾灸材料艾叶艾柱2
(2)艾炷制作方法:①手工制作法:②艾炷器制作法:
(2)艾炷制作方法:32艾条(1)纯艾条:(2)药艾条:常用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2艾条4二艾炷灸法(一)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在施灸的方法。1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置在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称瘢痕灸。
二艾炷灸法5(1)操作方法:①间断法②连续法
化脓灸(1)操作方法:化脓灸6
(2)临床应用:
①慢性腹泻
②哮喘
(3)注意事项:
(2)临床应用:
①慢性腹泻
②哮喘
72非化脓灸法: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炷亦可)。即用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上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又称为无瘢痕灸。2非化脓灸法: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炷亦可)。即用麦粒大的8
(1)操作方法:
非化脓灸非化脓灸9(2)临床运用:
①小儿发育不良
②气血两虚(2)临床运用:
①小儿发育不良
②气血两10(二)间接灸又称为隔物灸、间隔灸、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二)间接灸111隔姜灸(1)操作方法:(2)临床应用1隔姜灸12
2隔蒜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
2隔蒜灸133隔盐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3隔盐灸144隔附子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4隔附子灸15三艾条灸法(一)悬起灸1温和灸
三艾条灸法162回旋灸
2回旋灸173雀啄灸3雀啄灸18(二)实按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二)实按灸19四温针灸法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四温针灸法20五温灸器灸法(一)温灸架灸1操作方法2临床应用五温灸器灸法21温灸器灸温灸器灸22(二)温筒器灸1温筒器结构2操作方法3临床应用4注意事项(二)温筒器灸23(三)温盒灸法
用特制的盒形木制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一个部位施灸的方法。
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灸治,尤其适用于腰、背、臀、腹部等处。(三)温盒灸法24温盒灸法温盒灸法25艾灸法的临床运用一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一)艾灸法作用特点1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2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为宜。3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者。4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二)适应范围1温经通络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艾灸法的临床运用一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263温肾健脾4回阳固脱5益气升阳6消瘀散结、拔毒泄热7防病保健二艾灸法注意事项(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1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为准。2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3温肾健脾27(二)艾灸禁忌及注意事项1禁忌症(1)禁灸病症:(2)禁灸部位:2注意事项(1)施术严肃认真,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对患者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若需瘢痕灸,须事先征得统一。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宜少而精,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3)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4)注意安全防火,防止烧烫伤。(二)艾灸禁忌及注意事项28三灸法补泻(一)补法艾炷点燃置穴位,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火力缓慢温和,灸治的时间较长,壮数可多,灸毕一炷用手指按一会施灸穴位,以使其真气聚而不散。三灸法补泻29(二)泻法艾炷置穴位点燃,用口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觉局部灼痛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以起祛散邪气的作用。(二)泻法30针灸学之灸法和拔罐法课件31四灸量
灸量指灸法达到的温热程度,不同地灸量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一)灸量使用原则1艾炷、壮数:灸量一般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计算;艾条灸、温灸器灸则以时间计算,太乙针、雷火针是以熨灸的次数计算。2疗程:疗程长灸量大,用于慢性病;疗程短灸量小,多用于急性病。(二)灸量灵活掌握的方法1施灸方法2体质和年龄3施灸部位4病情四灸量32拔罐法拔罐法33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止疾病的方法。古称“角法”、“吸筒法”、“火罐气”。一常用罐具(一)传统罐具1竹罐2陶瓷罐3玻璃罐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34竹罐陶瓷罐竹罐陶瓷罐35玻璃罐玻璃罐36(二)新型罐具1挤压排气罐(1)挤压排气橡胶罐(2)挤压排气组合罐
(二)新型罐具37挤压排气罐挤压排气罐382抽气排气罐(1)连体式抽气罐(2)注射器抽气罐3多功能罐器2抽气排气罐39连体式抽气罐注射器抽气罐连体式抽气罐注射器抽气罐40针灸学之灸法和拔罐法课件41二操作方法(一)火罐法系借燃烧火力排出罐内空气成负压,将罐吸附于体表的吸拔法。
二操作方法421闪火法1闪火法432投火法2投火法44
3贴棉法
3贴棉法45
4架火法4架火法46(二)水罐法指拔罐时用水热排出罐内空气的方法。1水煮法2蒸汽法(三)其他拔罐法(二)水罐法47三拔罐法的临床运用(一)单罐法用于病变部位明确、范围局限,或有固定压痛点的病证。三拔罐法的临床运用48(二)多罐法适宜于病变范围广泛或选穴较多的病症。(二)多罐法适宜于病变范围广泛或选穴较多的病症。49(三)留罐法
又名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5-15分钟。多用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三)留罐法50(四)闪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肌肤麻木、肌肉痿弱等。(四)闪罐法51(五)走罐法又名“推罐法”、“拉罐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肌肉丰厚而平整的部位。用于治疗急性热病、瘫痪麻木、风湿痹证、肌肉萎缩等。(五)走罐法52(六)针罐法1留针罐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证。注意不能用于胸背部,以免引起意外。(六)针罐法53
2出针罐法3刺络罐法:拔罐与刺血疗法配合应用的治法。适用于热证、实证、实寒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等。2出针罐法54(七)药罐法拔罐配合药物的罐药并用法。包括药煮罐法、药蒸汽罐法、贮药罐法。四拔罐与启罐(一)施罐前的注意事项1治疗室要求:2选择适当的体位与罐的规格;3老年、儿童与体质较差者施罐数量宜少,留罐时间宜短。(二)施罐中的注意事项1施罐手法要娴熟,动作轻、快、稳、准。拔罐数量宜少,罐间距离应适中。
(七)药罐法552注意询问患者感觉,观察其局部和全身反应。(1)正常反应(2)异常反应
(3)晕罐2注意询问患者感觉,观察其局部和全身反应。56(三)启罐方法亦名“起罐”,即将吸拔牢稳大留罐取下的方法。1一般罐的启法:(三)启罐方法57
2抽气罐的启法:3水(药)罐的启法:(四)效应观察1治疗效应:启罐后吸拔部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块,或兼微热痛感,称为罐斑或罐印,为正常反应,1-2天后即自行消失。
2病理反应:(1)湿盛或寒湿:罐斑如显水泡、水肿与水气状;(2)湿热:若水气色黄;(3)久病湿盛血瘀:水泡呈红色或黑色;(4)瘀血:罐斑色深紫;(5)热毒瘀结: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2抽气罐的启法:58(6)虚寒证: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7)风邪为患: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8)虚证:罐斑或血泡色淡;(9)其他:拔针罐后,血色深红为热,青色为寒凝血瘀。(五)善后处理启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拔罐部位紫红色罐斑上的小水珠,若罐斑微觉痛痒,不可搔抓,数日内自可消退。如现小水泡可任其自行吸收,不需处理;水泡较大,应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涂上龙胆紫。若出血应用棉球拭净。若皮肤破损,应常规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其上。若系拔罐治疗疮痈,启罐后应拭净脓血,并常规处理疮口。处置停妥后,嘱患者休息片刻才离开治疗室,并嘱1日或2、3日再作治疗,视病情与反应而定。(6)虚寒证: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59五拔罐的作用原理(一)良性物理刺激作用1.机械刺激作用拔罐的罐内负压作用,可致机体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与组织的气体交换增强,进而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入组织间隙而发生淤血,红细胞受到破坏,大量血红蛋白释出,使机体发生了自家溶血现象。同时由于负压的吸拔或熨刮、磨擦、牵拉、挤压对皮肤与肌肉浅层的良性刺激,不仅调节血液循环,也刺激了神经、皮下腺体、肌肉等多系统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五拔罐的作用原理60
2.温热作用拔罐法本身即有温热反应,尤其火罐、水罐、药罐等更具温热刺激作用。温热刺激使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善组织的营养供给,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血管的通透性、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组织的耐受性与抗病能力,通过反射机制而调节全身。2.温热作用拔罐法本身即有温热反应,尤其火罐、水61(二)体内生物学效应1.促进血液循环拔罐的物理刺激,致局部肌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与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拔罐刺激还可通过神经机制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还可加速静脉血回流,降低大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担,调节肌肉与内脏血流量,增强内脏的活力。
(二)体内生物学效应62
2促进新陈代谢拔罐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调节微循环,加速局部组织的氧供与营养物质供给、体内废物与毒素的排出,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与组织细胞的活动。皮肤内汗腺与皮脂腺有分泌与排泄的功能。拔罐的负压作用可使汗腺与皮脂腺功能增强,协助与加强肾脏排泄体内新陈代谢的废物,同时也可使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负压使皮肤表面产生微气泡溢出,排出组织血液的“废气”,也加强了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以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除,加强了新陈代谢。同时血液成分改变,体内酶、内分泌等也随之变化,均可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新陈代谢。
2促进新陈代谢拔罐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流加快633.提高免疫能力拔罐的良性物理刺激可增加组织细胞气体交换,可使机体产生自家溶血,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均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对人体的组织产生双向调节,增强其功能活动,促进免疫系统活跃与加速淋巴循环,刺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皮肤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与敏感性增强,提高防病抗病能力。3.提高免疫能力拔罐的良性物理刺激可增加组织细胞气体交换644.缓解机体疼痛拔罐的良性刺激调节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了痛阈,同时直接改善局部的内环境,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了体内酸性物质与致痛物质的排除,缓解局部血管与平滑肌的痉挛,缺氧改善,组织器官复原,恢复内外平衡,则疼痛解除。5.调节大脑功能拔罐可加速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皮层的氧气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大脑皮层的二氧化碳及各种毒素的排除。还能通过脊神经根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振奋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避免或消除神经紧张与大脑的疲劳状态。4.缓解机体疼痛拔罐的良性刺激调节了神经系统的功能,65
6.调节肌肉功能在疲劳、酸痛处拔罐,尤其拔走罐能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促进汗腺与皮脂腺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加弹性与活动性,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增加血流量,增加局部组织的营养供给,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解除疲劳状态,并防止肌肉萎缩,甚至有松弛粘连、伸展肌肉、解除压迫,改善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从而促进关节功能活动的作用。
667.双向调节效应临床研究证实,对同一穴位施相同罐法常有双向调节作用。如大椎施罐能治疗风寒感冒,也可治疗风热感冒、内伤发热;既可治疗高血压病、头痛等内科病,又可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病。内关穴拔罐,可使心动过速时心率减慢,而心动过缓时心率加快等。拔罐法对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均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六、适应范围与禁忌症(一)适应范围拔罐法尤其对腰背痛、腰肌劳损、退行性骨关节病、肩周炎、腱鞘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落枕、软组织劳损等有效。7.双向调节效应临床研究证实,对同一穴位施相同罐法常671.内科病感冒、发热、中暑;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面神经麻痹、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中风后遗症;呕吐、便秘、胃肠痉挛、慢性阑尾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尿潴留、尿失禁。2.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带下、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病症、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炎。3.儿科病发热、厌食症、腹泻、消化不良、遗尿、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4.外科病疖、疔、痈、疽、丹毒、痔疮、脱肛、虫蛇咬伤。5.皮肤病痤疮、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白癜风、带状疱疹、养颜美容。6.五官科结膜炎、鼻炎、牙痛、口腔溃疡、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1.内科病感冒、发热、中暑;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68(二)禁忌症1.急性严重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及接触性传染病。2.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4.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5.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6.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以及皮肤肿瘤(肿块)部、皮肤溃烂部。(二)禁忌症697.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部及静脉曲张部。8.瘰疬、疝气处及活动性肺结核。9.眼、耳、口、鼻等五官孔窍部。10.妊娠妇女的腹部、腰骶部、乳房部、前后阴部。11.婴幼儿。12.精神紧张、疲劳、饮酒后,以及过饥、过饱、烦渴时。7.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部及静脉曲张部。70艾灸法艾灸法71一艾灸材料(一)艾叶与艾绒1艾叶化学成分:2艾叶的性能: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3艾绒的制备:4艾绒的储藏:(二)艾绒制品1艾炷(1)艾炷规格:小炷、中炷、大炷艾叶艾柱一艾灸材料艾叶艾柱72
(2)艾炷制作方法:①手工制作法:②艾炷器制作法:
(2)艾炷制作方法:732艾条(1)纯艾条:(2)药艾条:常用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2艾条74二艾炷灸法(一)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在施灸的方法。1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置在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称瘢痕灸。
二艾炷灸法75(1)操作方法:①间断法②连续法
化脓灸(1)操作方法:化脓灸76
(2)临床应用:
①慢性腹泻
②哮喘
(3)注意事项:
(2)临床应用:
①慢性腹泻
②哮喘
772非化脓灸法: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炷亦可)。即用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上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又称为无瘢痕灸。2非化脓灸法: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炷亦可)。即用麦粒大的78
(1)操作方法:
非化脓灸非化脓灸79(2)临床运用:
①小儿发育不良
②气血两虚(2)临床运用:
①小儿发育不良
②气血两80(二)间接灸又称为隔物灸、间隔灸、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二)间接灸811隔姜灸(1)操作方法:(2)临床应用1隔姜灸82
2隔蒜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
2隔蒜灸833隔盐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3隔盐灸844隔附子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4隔附子灸85三艾条灸法(一)悬起灸1温和灸
三艾条灸法862回旋灸
2回旋灸873雀啄灸3雀啄灸88(二)实按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二)实按灸89四温针灸法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四温针灸法90五温灸器灸法(一)温灸架灸1操作方法2临床应用五温灸器灸法91温灸器灸温灸器灸92(二)温筒器灸1温筒器结构2操作方法3临床应用4注意事项(二)温筒器灸93(三)温盒灸法
用特制的盒形木制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一个部位施灸的方法。
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灸治,尤其适用于腰、背、臀、腹部等处。(三)温盒灸法94温盒灸法温盒灸法95艾灸法的临床运用一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一)艾灸法作用特点1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2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为宜。3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者。4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二)适应范围1温经通络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艾灸法的临床运用一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963温肾健脾4回阳固脱5益气升阳6消瘀散结、拔毒泄热7防病保健二艾灸法注意事项(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1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为准。2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3温肾健脾97(二)艾灸禁忌及注意事项1禁忌症(1)禁灸病症:(2)禁灸部位:2注意事项(1)施术严肃认真,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对患者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若需瘢痕灸,须事先征得统一。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宜少而精,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3)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4)注意安全防火,防止烧烫伤。(二)艾灸禁忌及注意事项98三灸法补泻(一)补法艾炷点燃置穴位,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火力缓慢温和,灸治的时间较长,壮数可多,灸毕一炷用手指按一会施灸穴位,以使其真气聚而不散。三灸法补泻99(二)泻法艾炷置穴位点燃,用口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觉局部灼痛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以起祛散邪气的作用。(二)泻法100针灸学之灸法和拔罐法课件101四灸量
灸量指灸法达到的温热程度,不同地灸量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一)灸量使用原则1艾炷、壮数:灸量一般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计算;艾条灸、温灸器灸则以时间计算,太乙针、雷火针是以熨灸的次数计算。2疗程:疗程长灸量大,用于慢性病;疗程短灸量小,多用于急性病。(二)灸量灵活掌握的方法1施灸方法2体质和年龄3施灸部位4病情四灸量102拔罐法拔罐法103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止疾病的方法。古称“角法”、“吸筒法”、“火罐气”。一常用罐具(一)传统罐具1竹罐2陶瓷罐3玻璃罐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104竹罐陶瓷罐竹罐陶瓷罐105玻璃罐玻璃罐106(二)新型罐具1挤压排气罐(1)挤压排气橡胶罐(2)挤压排气组合罐
(二)新型罐具107挤压排气罐挤压排气罐1082抽气排气罐(1)连体式抽气罐(2)注射器抽气罐3多功能罐器2抽气排气罐109连体式抽气罐注射器抽气罐连体式抽气罐注射器抽气罐110针灸学之灸法和拔罐法课件111二操作方法(一)火罐法系借燃烧火力排出罐内空气成负压,将罐吸附于体表的吸拔法。
二操作方法1121闪火法1闪火法1132投火法2投火法114
3贴棉法
3贴棉法115
4架火法4架火法116(二)水罐法指拔罐时用水热排出罐内空气的方法。1水煮法2蒸汽法(三)其他拔罐法(二)水罐法117三拔罐法的临床运用(一)单罐法用于病变部位明确、范围局限,或有固定压痛点的病证。三拔罐法的临床运用118(二)多罐法适宜于病变范围广泛或选穴较多的病症。(二)多罐法适宜于病变范围广泛或选穴较多的病症。119(三)留罐法
又名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5-15分钟。多用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三)留罐法120(四)闪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肌肤麻木、肌肉痿弱等。(四)闪罐法121(五)走罐法又名“推罐法”、“拉罐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肌肉丰厚而平整的部位。用于治疗急性热病、瘫痪麻木、风湿痹证、肌肉萎缩等。(五)走罐法122(六)针罐法1留针罐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证。注意不能用于胸背部,以免引起意外。(六)针罐法123
2出针罐法3刺络罐法:拔罐与刺血疗法配合应用的治法。适用于热证、实证、实寒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等。2出针罐法124(七)药罐法拔罐配合药物的罐药并用法。包括药煮罐法、药蒸汽罐法、贮药罐法。四拔罐与启罐(一)施罐前的注意事项1治疗室要求:2选择适当的体位与罐的规格;3老年、儿童与体质较差者施罐数量宜少,留罐时间宜短。(二)施罐中的注意事项1施罐手法要娴熟,动作轻、快、稳、准。拔罐数量宜少,罐间距离应适中。
(七)药罐法1252注意询问患者感觉,观察其局部和全身反应。(1)正常反应(2)异常反应
(3)晕罐2注意询问患者感觉,观察其局部和全身反应。126(三)启罐方法亦名“起罐”,即将吸拔牢稳大留罐取下的方法。1一般罐的启法:(三)启罐方法127
2抽气罐的启法:3水(药)罐的启法:(四)效应观察1治疗效应:启罐后吸拔部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块,或兼微热痛感,称为罐斑或罐印,为正常反应,1-2天后即自行消失。
2病理反应:(1)湿盛或寒湿:罐斑如显水泡、水肿与水气状;(2)湿热:若水气色黄;(3)久病湿盛血瘀:水泡呈红色或黑色;(4)瘀血:罐斑色深紫;(5)热毒瘀结: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2抽气罐的启法:128(6)虚寒证: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7)风邪为患: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8)虚证:罐斑或血泡色淡;(9)其他:拔针罐后,血色深红为热,青色为寒凝血瘀。(五)善后处理启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拔罐部位紫红色罐斑上的小水珠,若罐斑微觉痛痒,不可搔抓,数日内自可消退。如现小水泡可任其自行吸收,不需处理;水泡较大,应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涂上龙胆紫。若出血应用棉球拭净。若皮肤破损,应常规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其上。若系拔罐治疗疮痈,启罐后应拭净脓血,并常规处理疮口。处置停妥后,嘱患者休息片刻才离开治疗室,并嘱1日或2、3日再作治疗,视病情与反应而定。(6)虚寒证: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129五拔罐的作用原理(一)良性物理刺激作用1.机械刺激作用拔罐的罐内负压作用,可致机体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与组织的气体交换增强,进而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入组织间隙而发生淤血,红细胞受到破坏,大量血红蛋白释出,使机体发生了自家溶血现象。同时由于负压的吸拔或熨刮、磨擦、牵拉、挤压对皮肤与肌肉浅层的良性刺激,不仅调节血液循环,也刺激了神经、皮下腺体、肌肉等多系统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五拔罐的作用原理130
2.温热作用拔罐法本身即有温热反应,尤其火罐、水罐、药罐等更具温热刺激作用。温热刺激使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善组织的营养供给,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血管的通透性、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组织的耐受性与抗病能力,通过反射机制而调节全身。2.温热作用拔罐法本身即有温热反应,尤其火罐、水131(二)体内生物学效应1.促进血液循环拔罐的物理刺激,致局部肌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与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拔罐刺激还可通过神经机制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还可加速静脉血回流,降低大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担,调节肌肉与内脏血流量,增强内脏的活力。
(二)体内生物学效应132
2促进新陈代谢拔罐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调节微循环,加速局部组织的氧供与营养物质供给、体内废物与毒素的排出,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与组织细胞的活动。皮肤内汗腺与皮脂腺有分泌与排泄的功能。拔罐的负压作用可使汗腺与皮脂腺功能增强,协助与加强肾脏排泄体内新陈代谢的废物,同时也可使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负压使皮肤表面产生微气泡溢出,排出组织血液的“废气”,也加强了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以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除,加强了新陈代谢。同时血液成分改变,体内酶、内分泌等也随之变化,均可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新陈代谢。
2促进新陈代谢拔罐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流加快1333.提高免疫能力拔罐的良性物理刺激可增加组织细胞气体交换,可使机体产生自家溶血,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均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对人体的组织产生双向调节,增强其功能活动,促进免疫系统活跃与加速淋巴循环,刺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皮肤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与敏感性增强,提高防病抗病能力。3.提高免疫能力拔罐的良性物理刺激可增加组织细胞气体交换1344.缓解机体疼痛拔罐的良性刺激调节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了痛阈,同时直接改善局部的内环境,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设计英文模板
- 文学文本鉴赏课程设计
- 阳江港课程设计公司地址
- 消毒衣柜课程设计纸
- 运算器设计课程设计
-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
- 项目整合幼儿园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商品管理系统
- 钢琴小组课课程设计
- 运筹学系统优化课程设计
- 课题申报书:表达性艺术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下半年贵州高速公路集团限公司统一公开招聘11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资产评估服务房屋征收项目测绘实施方案
- 2025年经济形势会议讲话报告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周长》测试卷(含答案)
- 国家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3篇
- 2024年度顺丰快递冷链物流服务合同3篇
- 六年级下册【默写表】(牛津上海版、深圳版)(汉译英)
- 合同签订培训
- 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 铁路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