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第二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宗法制有利于西周稳定统治秩序,主要是因为它A.保证了贵族特权地位

B.扩大了统治疆域C.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D.被历代王朝沿用参考答案:C2.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中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ks5u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参考答案:A3.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最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选官制度是A.“为推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任官职”B.“在毎州設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第等,作为政府用人受官的准则”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D.“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多一人。”参考答案:A【详解】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由“参加策试,及第者任官职”可知是科举制,故A正确;由“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第等,作为政府用人受官的准则”可知是九品中正制,故B排除;由“孝廉之举,遂成定制”可知是察举制,故C排除;由“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多一人”可知是西汉的基层政权官员的选拔,故D排除。【点睛】古代中国的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①世官制:西周时期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②军功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的制度,替代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③察举制:汉朝时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主要依据是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④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实行。起初家世、才能并重;后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⑤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宋元明清沿用,影响深远。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做官吏幕僚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体现的是知识分子政治地位的提高。隋唐以后主要是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做官,调动了知识分子读书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察举制主要在汉代实行,故B项错误;CD在战国以后都不是主要途径。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5.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参考答案:D略6.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明清时期该政策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B.增强了明清时期的国力C.丧夫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D.导致了科学技术的落后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为比较鉴别题型。A、B两项显然与题目相悖,D选项则仅仅是重农抑商政策消极影响的一个侧面。该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影响最大。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7.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并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其相同的历史影响有(

)①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③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C8.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这一伟大构想理解正确的是(

)A.接纳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D.内地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参考答案:D考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其中“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两种社会制度,即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故应选D。9.“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统治者长期奉行的政策,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不尽相同,下列说法比较客观的是A.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重农抑商思想崛起B.唐朝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淡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D.重农抑商政策的存在前期有其合理性,但明清时期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参考答案:D10.对照《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关于德国皇帝和宰相权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任命宰相B.宰相对议会负责C.皇帝可决定宰相的任期时间D.宰相担任联邦议会的议长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政府首脑为首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对皇帝负责。ACD三项的表述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因此,正确答案选B。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1.下图是《全球通史》中“新兴西方的世界”插图,出现图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C.工业革命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图示可见材料描述的是三角贸易,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选项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际贸易往来,未反映出英国殖民帝国相关信息,选项B排除;材料时间1763年,工业革命尚未开始,选项C排除;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准确提取图片信息和主旨,即图片描述国际贸易,然后结合时间1763年基本可以解答出正确答案。12.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D.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参考答案:D13.如果根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归类,下列人物与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同类的是(

A.李鸿章

B.陈独秀

C.张謇

D.康有为参考答案:C14.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巴黎和会

D莫斯科会议参考答案:B15.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指A.工厂制度的兴起B.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C.垄断组织的出现D.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的兴起、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和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A、B、D项。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出现了垄断组织,故选C。16.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博得宠姬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诸侯纷纷带兵进京勤王,结果虚惊一场,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笔者对“烽火戏诸侯”有不同解读,认为不是“戏”而是“考”,用“考”字来解读周幽王的目的是基于A、郡县制

B、科举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参考答案:C17.《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参考答案: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信息可以推断出与西周分封制度有关,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C项是秦朝推行全国的;D项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18.古代雅典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发源地。为了维护民主,雅典人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此项活动使用一种特殊的“选票”(如下图),如果某人得票超过6000,就将会被放逐。下面对陶片放逐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其运作程序体现出民主精神,是保护新生民主政治的武器②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③难免会出现个人操纵的痕迹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贵族,维护了公民的利益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19.自伯利克里时代开始,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1个奥波尔,至公元前327年,每次给薪6个奥波尔,参加重要会议者领取9个奥波尔。这表明当时雅典A.重视消除贫富差距B.民主政治得到确立C.城邦经济繁荣发达D.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表明雅典政府对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给予鼓励和重视,故D项正确;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并非解决贫富差距,故A项排除;B项是指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影响,排除;实行公职给薪制并不能表明雅典经济繁荣,故C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从中可以得出政府重视公民参政。20.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参考答案:D宋代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田产交易,且规定最为详细,说明宋代对土地兼并的抑制有所放松,从而土地私有化程度提高。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所述为土地买卖关系,不是租佃关系,排除B项;C项说法夸张,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1.《马关条约》签定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C.列强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D.割占大片领土参考答案:C22.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中仍保留了国王对议会法案的否决权,1787年美国宪法也同样给予了总统否决国会法案的权力。这说明两国A.初期宪法都存在着缺陷B.都在维护当权者的权威C.都践行了权力制衡理念D.都实行了三权分立体制参考答案:C【详解】英国保留“国王对议会法案的否决权”以及“总统否决国会法案的权力”,说明两个国家政体都体现出权力制衡特点,C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宪法存在缺陷,A错误;两部宪法的目的都不是维护当权者权威,而是体现权力制衡,B错误;英国不是三权分立,D错误。23.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士布土棉……不能出口”。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国的商业开始凋敝B.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中国的手工业开始破产D.中外贸易开始出现逆差参考答案:B【详解】由材料“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可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纺织业逐渐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故A项排除;C项是B项的具体表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外贸易的逆差,故D项排除。【点睛】材料“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是解题的关键。24.1935年1月,红军占领莱重镇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会址位于下图中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参考答案:B材料反映的会议是指遵义会议,而遵义的地点在②处,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其他几个选项均是不合题意的,例如,①处是瑞金,是长征的出发点,选项A就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5.恩格斯曾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应是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B.只是创立科学理论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恩格斯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也就是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而不是仅仅研究理论,C项正确。AB项说法错误,且与材料强调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赢得学术专利,而是强调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排除D。2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A.东南沿海B.中原地区C.长江沿岸D.东北地区参考答案:A【详解】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是外国最早侵略的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较早,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A项正确;中原地区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清政府的控制之下,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不是民族资本主义集中地区,故B项错误;长江沿岸中上游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受到外国的严重侵略,自然经济解体缓慢,长江沿岸不是民族资本主义集中地区,故C项错误;东北地区生产方式落后,不具备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的条件,故D项错误。27.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参考答案:C略28.《耒耜经》描述古代某农具:“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据此判断此农具应为A.B.C.D.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辕有越……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是曲辕犁。所以正确答案为C。A是耧车;B是二牛一人犁耕法,图示上的犁是直辕;D是车水工具翻车,所以排除ABD。【点睛】曲辕犁,是中国唐朝时期发明的犁,曲辕犁由11个用木头或金属制作的部件组成。曲辕犁一直沿用至清朝,未作很大的改进。曲辕犁和以前的犁相比,最大的改进就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转动的犁盘,便于掉头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29.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思想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A.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关税壁垒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参考答案:B30.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参考答案:C“军机处设在皇宫内”的初衷就是便于要务保密和皇帝宣召,A、B两项正确;在清代,“行走”的意思就是临时调遣的非专任官职,D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并未提到遴选的标准,故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20分)片段一:(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罗马法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片段二:《宪法》中的一个条款规定,如果国家政府行使的宪法权力与州政府的合法行动发生冲突,那麼国家的权力至上。《宪法》还明确禁止州政府行使某些授予国家政府的权力。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3)材料反映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4)该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什么?该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5)近代英国、法国、德国分别通过什么法律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片段三: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三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6)材料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什么?材料反映当时孙中山按照什么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该材料的文献名称叫什么?具有什么进步意义?参考答案:(1)《十二铜表法》;(1分)(2)保护私有财产(2分)(3)分权与制衡的原则(1分)。(4)联邦共和制(1分)积极作用: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为宪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也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分)(5)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2分)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德意志帝国宪法》。(2分)(6)体现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2分)按照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的原则(或分权与制衡原则)构建政治体制。(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分)32.阅读下列材料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二“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有人评价说:“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法律制度思想的特点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4分)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4分)

(4)请结合教材知识说出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哪三项重要法律成果(3分)参考答案:(1)特点:中国古代法律的原则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家天下的体现,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维护君主专制下的等级秩序,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工具。(4分)(2)不同: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为政权的拥有者;用公众立法来防止个人专制;法律一旦制定,全民共同遵守;成为国家规章制度的母法。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4分)(3)成就: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新宪法。(4分)(4)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3分)【解析】33.阅读下列材料英国用武力强迫中国购买鸦片

这是一幅作于19世纪40年代的国外漫画,请根据该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英国用武力强迫中国购买鸦片”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分)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2)该历史事件之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请写出该条约的名称并举出能体现该事件根本目的的条款。(8分)参考答案:1)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3分)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4分)(2)《南京条约》。(2分)条款: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