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北贾庄乡中心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北贾庄乡中心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北贾庄乡中心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北贾庄乡中心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北贾庄乡中心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北贾庄乡中心中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到,故乡的人没有太多变化,单是老了些,见到四叔以后,他们先是寒喧,四叔说他“胖了”,然后就大骂维新党。这段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没有广泛发动群众

B.没有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

C.没有属于革命派的武装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参考答案:B2.清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C.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才不得入”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参考答案:D3.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告诉白宫幕僚:“我们离核战争已经不远了”。10月24日,美军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海上隔离和封锁正式启动。同时,美军进入高度戒备,随时准备向苏联全面核攻击。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德国分裂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62年且与核武器相关,则指向了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主要是因为美苏两国在核武器上的不均衡局面造成的,也使得世界一度笼盖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故D选项正确;A选项的德国分裂在1949年就已经完成,故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错误;B选项的1953年就已经结束,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故错误;C选项,越南战争并不符合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及核打击等信息,故错误。4.“……(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参考答案:A5.三联周刊《一个国家的危机》中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专制制度“……专制主义尤其高度集权相当长时间内,几乎被论为中国传统之恶疾,亦为中国衰落之关键因素。但是,传统中国被称道的盛世由何而来?杰出人物若无专制制度之保障,恐怕也难。多读而深思中国之历史,人事与制度之外,对于清一朝,更关键的因素是环境变迁……”对此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材料认为中国传统的盛世之所以出现,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提供了某种保障B、材料认为中国出现晚清变局是因为环境的变化C、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制度某种程度上与现代化潮流是不违背的D、作者过于夸大了环境因素对一个国家发展的作用,没有看到专制制度衰亡的必然性参考答案:C6.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时代观念是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参考答案:A7.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参考答案:C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日本8.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C.西周礼乐文明

D.文字契约的承诺参考答案:B9.据统计,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消亡B.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D.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1978—1988年……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到21世纪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与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无关,故D项排除。10.某同学在回答老师提问的“简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时做了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B.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C.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解散参议院

D.议会采取两院制,具有立法权参考答案:C11.按照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惯例,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那么内阁可以①请国王重新任命

②集体辞职,宣布下台

③宣布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

④重新选举首相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C12.哥伦布曾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D.西欧人对黄金的渴求参考答案:考点:51:新航路的开辟.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解答即可.解答:注意限定信息“本质”,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本质,应排除.故选C.13.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指出: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社会的前夜”。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史料是()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已处于“近代社会的前夜”,A项反映是劳动力商品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项反映的是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C项反映是是手工业分工细致;D项反映商业的发展。相对而言,A项更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14.法国大革命开始以来,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的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发展历程,这说明①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历史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③当时法国的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来参考答案:A15.20世纪50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

)A.普遍实施政府干预B.倡导“新经济”

C.实行计划经济D.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参考答案:A16.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其中“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是指A.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西欧人的思想

B.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国王恩典C.让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皈依基督教

D.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参考答案:C1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A、地理大发现

B、工业革命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跨国公司的出现参考答案:B18.1840年12月,中英谈判在广州进行。琦善照会:烟土系中国查禁品,故不能以“烟价”名目向英赔款。考虑到中英通商两百余年,拟“酌酬洋银五百万元”。不过,该银并非由中国皇帝“准给”。只是由琦善“筹办”。琦善此举目的在于A.抵制英商的赔款勒索B.表明清朝软弱的立场C.维护满清王朝的体统D.尽快实现两国的通商参考答案:C材料并没有反映出琦善抵制英商的赔款勒索,故A错误;材料只能反映出琦善在中英谈判中顾及天朝上国之尊严,BD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故B错误;材料“故而不能以‘烟价’名目向英赔款。考虑到中英通商两百余年,拟‘酌酬洋银五百万元’”可知,材料反映出琦善顾及天朝上国之尊严,故C正确;琦善是在中国皇帝授权的情况下处理英国问题,材料并不能反映出琦善越权处理两国外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故而不能以‘烟价’名目向英赔款。考虑到中英通商两百余年,拟‘酌酬洋银五百万元’”,结合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天朝上国心态分析解答。1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的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陪审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参考答案:B20.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参考答案:D【详解】从材料上看出,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正确答案为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21.下图漫画“驴象之争”是美国政治生活的生动写照,它直接反映了美国的A.联邦制

B.总统制

C.共和制

D.两党制参考答案:D22.“1832年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对这次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A.使工业资产阶级直接参与政权管理B.新兴工业城市可以选代表进入议会C.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开辟道路D.人民群众中多数人仍然没有选举权参考答案:C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材料反映了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结果,它使工业资产阶级直接参与政权管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议会改革后新兴工业城市可以选代表进入议会,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之前,英国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说明人民群众中多数人仍然没有选举权,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832年改革的结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即可发现英国议会改革之前英国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据此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23.近代中国最早提倡“废止缠足”的是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立宪派参考答案:B略24.“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参考答案:A据材料“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A正确;中日甲午战争不是“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故B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抗日战争也不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故D错误。故选A。25.唐中宗时,两京诸市在正铺外更造偏铺以适应需要,坊内也不断出现店肆。如长安胜业坊出现卖蒸饼的店家,宣平坊内有油坊等。这说明当时A.城市坊市分离格局形成B.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C.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D.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C据材料“在正铺外更造偏铺以适应需要,坊内也不断出现店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坊内也有店铺,故C选项正确;在唐朝之前城市坊市分离格局已经形成,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的信息,故B选项错误;当时政府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也不能说明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故D选项错误。故选C。26.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

)①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②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不能缺少中国③中国经济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世界的影响④中国已彻底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D27.古代雅典就大会发言作出这样的规定:“任何人在五百人会议或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必须针对当时讨论的议题,不可同时讨论两个独立的议题。同一场会议中也不得就相同的问题两次发言。不可谩骂或打断他人发言,且不可攻击主持会议的官员。”这一规定(

)A.在梭伦执政期间率先实行

B.铲除了世袭贵族的特权C.体现了直接民主过于泛滥

D.保证了会议的高效有序参考答案:D考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材料信息看,雅典就大会发言所做的规定非常详细、具体,这一规定保证了会议高效有序的进行,故应选D。28.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B.皇权至上是这一制度的核心C.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D29.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军事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文学革命等,与此观点相应的史实说明正确的是①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②军事革命战场开始使用火炮等火药武器③商业革命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繁华商业街④能源革命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⑤文学革命苏轼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参考答案:B【详解】唐末战场开始使用火药武器,不符合宋代,故②错误;柳永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⑤错误;①③④符合宋朝的史实,故选B。30.有学者认为,“(这一制度)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日:“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材料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绾和李斯争论的焦点?并概括他们二人争论的各自理由?材料二:从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来看,专制主义中制度成为政治的主流,在社种社会背景下,分封制必然被淘汰,郡县制不能地方享有相对的独立权力而各行其是。君主专制无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主分权的矛盾,所以,古代社会的政治家或思想家无论发现分封制或郡县制有何缺陷,都不可能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分封制和郡县制就这样长期争论不休。至明清之际,一些杰出的思想家虽然已经看出郡县制的弊端,但找不到出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分封制和郡县制争论长期持续的原因。参考答案:(1)争论焦点:是否继续实行分封制(或分封制的存废问题)理由:王绾认为天下初定,疆域辽阔,实行分封制可以巩固统治;李斯认为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或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要废分封置郡县。(2)分封制和郡县制争论长期持续的原因: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弊端;君主专制政治无法完全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找不到更合理的地方行政制度来替代分封制或郡县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等方面来分析。【详解】(1)材料一、二关于是否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分歧十分明显。从材料“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毋以镇之”“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中可以分析出二人争论的各自理由。(2)根据材料“君主专制无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主分权的矛盾”“一些杰出的思想家虽然已经看出郡县制的弊端,但找不到出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弊端、找不到更合理的制度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表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影响:土地私有制确立;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2)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创制与应用;新的通讯工具应用等。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场手工业被工厂制度代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或大企业)出现(3)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意义: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第一小问表现依据材料中“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土地私有制和经济组织形式回答。第一小问成就依据材料二中“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以及垄断组织出现”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三大改造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意义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工业化角度思考回答。3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材料四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