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九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第九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第九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第九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第九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第九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明清时期,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商业市镇兴起,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而为便于旅居异地的商人交流沟通,会馆出现,成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但会馆并非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B项表述错误;A、C、D三项信息表述正确,排除。2.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③它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源泉

④它始终受到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3.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可知,罗斯福政府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救济失业者,故B项正确;A项是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排除;罗斯福仍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故C项错误;罗斯福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主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 4.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美国经历了由二战前的“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到二战后的“美元坚挺,主导出口”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A.美元贬值使美国率先走出危机

B.美元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C.美国始终是世界经济的霸主

D.美元坚挺有利于美国商品出口参考答案:B5.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参考答案:A6.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朝鲜出现南北分裂的根源是A.日本法西斯对朝鲜分而治之留下的后果B.南北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C.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D.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抓住“根源”二字。美苏两大国在二战接近尾声的时候,开始了对战后世界的安排,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根据美苏达成的协议战后美苏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为分界线,由美苏分区占领。此后分别在美苏的支持下南北各成立了一个国家,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因此朝鲜半岛的分裂是美苏两国强权政治的产物。7.“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④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8.“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材料体现的思想是A.人民主权B.天赋人权C.社会契约D.分权制衡参考答案:C材料反映的是一种契约精神,体现的社会契约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权利的问题,即未涉及人民主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未涉及天赋人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契约而非分权制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9.公元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

B.加强了君主专制C.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参考答案:答案: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法令的内容“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可知,这是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其结果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削弱,无力与中央相抗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10.从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同各国签订关税条约,提高火柴、瓷器、糖、水泥、肥皂等商品的进口税,到1933年,对棉产品、纸张的进口税率甚至高达货价的80%。此举①促使外国资本卷土重来

②推动了民族工业更快的发展③使官僚资本得以垄断国家经济

④有助于抵制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外货倾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C11.有人谈及洋务运动时说:“中国在外交上的一贯的失败也愈使自强运动看来差劲。……1860年间的改革在实践方面很严肃地向前跨步。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传统的名目自保。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材料主要强调洋务运动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B.因阶级局限无法突破传统惯性C.中体西用的做法导致成效甚微D.步伐谨小慎微但仍有开拓之功参考答案:D材料无法体现“抵制了列强的侵略”“阶级局限”,排除AB;材料没有涉及“中体西用”,排除C;根据“在实践方面很严肃地向前跨步”“他们小心谨慎”看出洋务运动步伐谨小慎微,“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看出洋务运动有开拓之功,故D正确。12.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演进 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 D.古代纹饰的演进参考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图片涉及陶器、青铜器和铁器,其中前两幅图片都不属于生产或耕作工具,古代纹饰也不准确,能够全部包含这三幅图片的只有中华文明的演进。因此,答案为A项。答案:A13.阅读《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其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B.中共八大经济政策的指引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参考答案:C根据图片信息,其产量出现高峰值是在1958——1962年,故A不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适用于1953——1957年;中共八大经济政策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故排除B;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农村,而且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排除D。联系1958年发动“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故C符合题意。14.《南浔志·南浔丝市行》记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缩影,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鬼国通商是南浔地区经济发生变化的诱因

B.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C.反映了中国社会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反映了资本输出是当时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参考答案:D1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参考答案:B16.漫画《列宁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B.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赞扬了列于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D.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丁重大影响参考答案:A17.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C.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D.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说的是“四不象的天主教”与“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不是说和传统思想相对立,故A项错误;梁启超分析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不是在论述它和民主化进程的关系,并且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反对清朝专制统治,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在说太平天国所宣传的宗教与国民心理相反,不是在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是因为它“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说明梁启超认为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所宣传的拜上帝教的思想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即“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故D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①清政府和列强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反动势力空前强大。②领导这次起义的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农民小生产者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自私,保守等弱点。③太平天国未能科学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④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存在严重的宗派思想,造成内部团结破坏,革命力量削弱。⑤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领导集团享乐腐化。⑥太平天国军事战略的严重失误。⑦宗教迷信对革命的破坏。18.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之一.对以下两张图片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A.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勇于斗争不惧牺牲的精神B.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D.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参考答案:B【详解】谭嗣同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故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故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故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图片无法反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B。19.十七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参考答案:D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电力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C.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提高,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生铁产量不断增加,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B选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工厂制度首先出现在纺织工业,不是生铁产量增加的影响,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此时期英国生铁产量的增长,并未体现其对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1.如图是法国19世纪末的一项发明,叫“汽马”,它使用内燃机为动力,并因此获得了发明专利。这项发明出现于()A.地理大发现 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参考答案:考点:5B:第二次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和成果.解题的突破口是“19世纪末”、“内燃机”.解答:依据题干“19世纪末”、“内燃机”,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广泛使用,造成了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性的重大发明,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地理大发现是15、16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中期﹣19世纪4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二战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2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甲午战争后

D.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参考答案:D略23.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开始由地主阶级发起领导,资产阶级逐渐取而代之,掌握了近代化的领导权B.推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C.经历了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历程,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近代工业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参考答案:B略24.鸦片战争后,中国上海的一个美国商人赤裸裸地对他的英国同行讲:“我们不反对你们,你们只管去捞取好处,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分享这些好处。”美国商人这么说的重要依据是A.关税商定条例B.领事裁判权C.内河航运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参考答案: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分享这些好处”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吻合的。25.1935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艺术计划,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参与了进来。这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正如雕塑家格曾·博格勒姆说,“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又进面使人有用的活动。除了振奋精神之外,还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艺术家的感慨,主要缘于政府A.关注民众艺术需求B.对失业者提供紧急教济金C.全面推行以工代赈D.以立法形式调整劳资关系参考答案:C1935年的美国正处于摆脱经济危机的努力中,民众的关注点不是艺术需求,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失业者提供紧急教济金,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劳资关系的调整,排除D。由“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还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实际是政府全面推行以工代赈,故选C。26.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C.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D.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认识,解答题目时可用排除法。A、B、D三个选项表述各有明显的错误。A选项正确表述应为“英国首相是由议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B选项正确表述为“美国的总统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D选项正确表述应为“德国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27.西汉时,全国铁矿产地共49处,大多集中于黄间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l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占43.2%。这反映了A.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C.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D.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汉到唐,,铁矿数量增加,而且增加的大部分集中于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选项B正确;材料未反映出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排除A;材料并未对铁矿分布进行对比,其主旨在于体现南方铁矿数量的明显增加,排除C;选项D是现象,排除。28.下图中序号标注的地区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其中,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在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深圳、上海、武汉、北京,其中深圳被设为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故选A。BCD均不符合“最早”的设定,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及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在复习这一章节时要对照地图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顺序依次记忆。29.下图揭示了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是()A.发展历程曲折B.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C.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D.德国的民主制度深受专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分子干扰参考答案:B30.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材料二: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请回答:⑴据材料一,概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6分)⑵有人依据材料二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参考答案:⑴美苏争霸,操纵国际政治;新兴力量崛起,冲击两极格局。(6分)⑵同意。当今世界呈现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明显;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如材料三中列举的经济衰退、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潭、恐怖主义的威胁等。不同意。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无人能比。(任意一观点即可,要言之有理,得6分)32.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策指导方针是()A.一化三改

B.改革开放C.市场经济

D.国企改革参考答案:B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其结果如何。(3)根据材料三,说明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参考答案:(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或国防需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实施: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结果: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作用: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详解】(1)根据材料“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可以从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严峻的经济、政治形势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验来分析概括。(2)本题的关键信息“1958年”“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结合所学可知“大跃进”片面要求大炼钢铁。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浪费了人力和资源。(3)两支“异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