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硬膏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a951c78607bdc813053d623aabea03/73a951c78607bdc813053d623aabea031.gif)
![中药硬膏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a951c78607bdc813053d623aabea03/73a951c78607bdc813053d623aabea032.gif)
![中药硬膏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a951c78607bdc813053d623aabea03/73a951c78607bdc813053d623aabea033.gif)
![中药硬膏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a951c78607bdc813053d623aabea03/73a951c78607bdc813053d623aabea034.gif)
![中药硬膏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a951c78607bdc813053d623aabea03/73a951c78607bdc813053d623aabea0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硬膏剂的临床应用
中药硬膏剂的临床应用1
一、中药硬膏剂的历史中药硬膏剂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公元495-499年南宋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中所载含有松脂的三种硬膏剂。唐初孙思邈著《千金翼方》中记载有乌麻膏方,王焘的《外台秘要》记有乌膏方,唐代《崔氏方》中载有“乌膏”外用“去脓生肌”,因此,黑膏药剂的使用开始于唐初是有文献记载的。明、清硬膏剂的使用更为广泛,而且提出了外用膏剂不仅仅用于皮肤及局部疾病,还可以通过皮肤用药达到内治的目的。一、中药硬膏剂的历史中药硬膏剂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公元42二、作用机理中药硬膏剂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二、作用机理中药硬膏剂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3三、适应症中药硬膏剂对内、外、妇、儿、五官等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例如,因受风寒引起慢性腰痛、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或追风膏药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因热毒郁结引起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愈,可用拔毒膏消肿、去腐生肌。橡皮类膏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三、适应症中药硬膏剂对内、外、妇、儿、五官等疾病都有较好的疗4四、注意事项1.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2.局部有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3.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4.如果贴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疱,自觉瘙痒剧烈,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停止贴敷,进行抗过敏治疗。四、注意事项1.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5
四、注意事项
5.过敏不能贴如果贴上膏药后,10分钟左右感到被贴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要赶紧揭掉。这说明患者对膏药过敏。过敏体质者,通常不宜贴膏药,因为他们的皮肤很容易出疹子,贴上后不仅不利于药物吸收,反而会带来皮肤问题。6.不超过24小时由于膏药用于肌表,因此膏药一般取气味厚重的药物,贴于体表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一般一剂膏药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时间长了,不仅药物已经失去效用,而且还对皮肤不好。
四、注意事项
5.过敏不能贴如果贴上膏药后,10分钟左右6五、使用方法贴药前先将患部用温水洗净,然后根据患处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薄膜,剪去四角,用微火加温软化,贴于患部。夏季7天换药一次,冬季10天换药一次,贴后3天把药取下加热搅匀再贴,特殊病根据需要决定贴药部位及时间。五、使用方法贴药前先将患部用温水洗净,然后根据患处大小选择适7六、常贴部位1.头痛—太阳穴,2.面神经麻痹—阳白、太阳、下关、颊车、颧髎、地仓、乳突孔,3.腮腺炎—面颊部,4.颈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患部,5.扁桃体炎—颈前两侧扁桃体位置,六、常贴部位1.头痛—太阳穴,86.乳腺炎、乳腺增生—患部7.疤痕—患部8.烧、烫伤—患部9.附件炎—压痛点10.阑尾炎—麦氏点11.睾丸炎—腹股沟淋巴结12.痔疮—肚脐13.溃疡久不收口—患部6.乳腺炎、乳腺增生—患部928.颈椎病—大椎穴上部位29.肩周炎—喙突、肱骨大/小结节、肩胛提肌、压痛部位30.肘关节病—肱骨内外上髁压痛点31.腕关节病—压痛点32.强直性脊柱炎—患部3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部(以CT为准)28.颈椎病—大椎穴上部位1014.支气管炎—膻中、肺俞、大椎,15.肺炎、肺结核—肺体表投影部,16.胃病—中脘、胃俞、脾俞,17.肝病—肝区相应部,18.肾病—双侧肾区,19.小肠病—气海、关元,20.糖尿病—双侧肾区,14.支气管炎—膻中、肺俞、大椎,1121.高血压—双侧涌泉穴22.阳痿—肚脐23.习惯性流产—肚脐24.各种癌症—相应胸、腹、背部25.小儿腹泻—肚脐26.小儿遗尿—肚脐27.小儿流涎—肚脐21.高血压—双侧涌泉穴1228.颈椎病—大椎穴上部位29.肩周炎—喙突、肱骨大/小结节、肩胛提肌、压痛部位30.肘关节病—肱骨内外上髁压痛点31.腕关节病—压痛点32.强直性脊柱炎—患部3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部(以CT为准)28.颈椎病—大椎穴上部位1334.腰三根突综合症—压痛部位35.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压痛明显处36.股骨头坏死—体表投影部位37.退行性膝关节炎----内外侧副韧带、髌上压痛点、双侧膝眼38.小腿三头肌损伤—压痛明显处39.足跟痛—患处40.扭伤、挫伤、骨折、骨质增生、风湿—患处34.腰三根突综合症—压痛部位14谢谢聆听谢谢聆听15中药硬膏剂的临床应用
中药硬膏剂的临床应用16
一、中药硬膏剂的历史中药硬膏剂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公元495-499年南宋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中所载含有松脂的三种硬膏剂。唐初孙思邈著《千金翼方》中记载有乌麻膏方,王焘的《外台秘要》记有乌膏方,唐代《崔氏方》中载有“乌膏”外用“去脓生肌”,因此,黑膏药剂的使用开始于唐初是有文献记载的。明、清硬膏剂的使用更为广泛,而且提出了外用膏剂不仅仅用于皮肤及局部疾病,还可以通过皮肤用药达到内治的目的。一、中药硬膏剂的历史中药硬膏剂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公元417二、作用机理中药硬膏剂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二、作用机理中药硬膏剂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18三、适应症中药硬膏剂对内、外、妇、儿、五官等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例如,因受风寒引起慢性腰痛、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或追风膏药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因热毒郁结引起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愈,可用拔毒膏消肿、去腐生肌。橡皮类膏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三、适应症中药硬膏剂对内、外、妇、儿、五官等疾病都有较好的疗19四、注意事项1.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2.局部有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3.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4.如果贴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疱,自觉瘙痒剧烈,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停止贴敷,进行抗过敏治疗。四、注意事项1.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20
四、注意事项
5.过敏不能贴如果贴上膏药后,10分钟左右感到被贴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要赶紧揭掉。这说明患者对膏药过敏。过敏体质者,通常不宜贴膏药,因为他们的皮肤很容易出疹子,贴上后不仅不利于药物吸收,反而会带来皮肤问题。6.不超过24小时由于膏药用于肌表,因此膏药一般取气味厚重的药物,贴于体表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一般一剂膏药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时间长了,不仅药物已经失去效用,而且还对皮肤不好。
四、注意事项
5.过敏不能贴如果贴上膏药后,10分钟左右21五、使用方法贴药前先将患部用温水洗净,然后根据患处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薄膜,剪去四角,用微火加温软化,贴于患部。夏季7天换药一次,冬季10天换药一次,贴后3天把药取下加热搅匀再贴,特殊病根据需要决定贴药部位及时间。五、使用方法贴药前先将患部用温水洗净,然后根据患处大小选择适22六、常贴部位1.头痛—太阳穴,2.面神经麻痹—阳白、太阳、下关、颊车、颧髎、地仓、乳突孔,3.腮腺炎—面颊部,4.颈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患部,5.扁桃体炎—颈前两侧扁桃体位置,六、常贴部位1.头痛—太阳穴,236.乳腺炎、乳腺增生—患部7.疤痕—患部8.烧、烫伤—患部9.附件炎—压痛点10.阑尾炎—麦氏点11.睾丸炎—腹股沟淋巴结12.痔疮—肚脐13.溃疡久不收口—患部6.乳腺炎、乳腺增生—患部2428.颈椎病—大椎穴上部位29.肩周炎—喙突、肱骨大/小结节、肩胛提肌、压痛部位30.肘关节病—肱骨内外上髁压痛点31.腕关节病—压痛点32.强直性脊柱炎—患部3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部(以CT为准)28.颈椎病—大椎穴上部位2514.支气管炎—膻中、肺俞、大椎,15.肺炎、肺结核—肺体表投影部,16.胃病—中脘、胃俞、脾俞,17.肝病—肝区相应部,18.肾病—双侧肾区,19.小肠病—气海、关元,20.糖尿病—双侧肾区,14.支气管炎—膻中、肺俞、大椎,2621.高血压—双侧涌泉穴22.阳痿—肚脐23.习惯性流产—肚脐24.各种癌症—相应胸、腹、背部25.小儿腹泻—肚脐26.小儿遗尿—肚脐27.小儿流涎—肚脐21.高血压—双侧涌泉穴2728.颈椎病—大椎穴上部位29.肩周炎—喙突、肱骨大/小结节、肩胛提肌、压痛部位30.肘关节病—肱骨内外上髁压痛点31.腕关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债权债务转让三方协议
-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责任与材料供应方免责合同
- 铁力市工程砌砖清包简单合同(3篇)
- 终止购销合作协议书
- 混凝土工作总结
- 人工智能应用推广合同
- 专业马戏团演出合同
- 建设项目担保协议书
- 厂房钢结构工程承包施工合同
- 机械设备租赁合同书
- 松材线虫调查培训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全文阅读
- 2024年广西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规范》
- 框架借款协议书(2篇)
- 物业防恐防暴演练课件
- DB12-T 3034-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
- 销售人员岗位职责培训
- 助理医师医院协议书(2篇)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检测试卷(1-4单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