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脉血气分析
重症医学科
动脉血气分析重症医学一
团
乱
云一
团
乱
云内容1、相关概念2、酸碱平衡调节3、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4、血气酸碱分析的临床应用5、酸碱紊乱的治疗内容1、相关概念血气分析定义
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常用分压(P)表示
由于机体的酸碱平衡与血气、血中酸碱成份和电解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血气分析定义综合血气分析=动脉血血气+酸碱成份+静脉血电解质三者的同步检测和综合分析即:
血气分析——PaO2、PaCO2
;
酸碱成份——HCO3-、PH、BE;
电解质成份——K+、Na+、Cl-。综合血气分析=动脉血血气+酸碱成份+静脉血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PaO2)定义:指溶解于动脉血中的氧所产生的压力。意义:它反映肺通气(摄氧)和换气功能正常值:80~100mmHg(海平面)影响因素:1)atmosphericpressure:大气压2)temperature:温度3)inspiredO2content:吸入氧浓度4)thepatient'sage:年龄,呈负相关60+岁老人PaO2=100-0.4×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定义:指溶解在动脉血中的CO2所产生的压力。意义:CO2在体内主要由肺代谢,它反映机体对酸碱调节的呼吸因素,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唯一实用指标。正常值:35~45mmHg(40mmHg、海平面)异常:PaCO2≥46mmHg为呼酸,通气不足,CO2潴留
PaCO2≤34mmHg为呼碱,通气过度,CO2排除过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为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为7.35~7.45,平均为7.4。[HCO3_]方程式:pH=pKa+log————[H2CO3]pH>7.45为碱血症,失代偿性碱中毒pH<7.35为酸血症,失代偿性酸中毒pH7.35-7.45不等于无酸碱失衡。pH:为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为7.3碳酸氢(HCO3—):包括实际碳酸氢(AB)和标准碳酸氢(SB)AB:是在实际条件下测得血浆的HCO3—含量,受呼吸因素影响。SB:是在动脉血37℃、PaCO2
40mmHg、SaO2
100%条件下,所测血浆的HCO3—含量;不受呼吸影响。意义:反映酸碱平衡中代谢因素的指标碳酸氢(HCO3—):包括实际碳酸氢(AB)和标准碳酸意义正常:AB=SB,正常22~27mmol/L,平均24mmol/L;异常:
代谢性酸碱紊乱时AB=SB;呼酸时AB>SB;呼碱时AB<SB。当HCO3-<22mmol/L时,可为代谢性酸中毒;当HCO3->27mmol/L时,可为代谢性碱中毒;意义正常:AB=SB,正常22~27mmol/L,平均24剩余碱(BE):定义:在37℃,一个正常大气压,Hb100%氧合,PaCO240mmHg的条件下,将1L全血的PH调到7.4所需的酸或碱量。正常值:±3mmol/L(均值0)意义:1)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客观指标
2)反映血液缓冲碱绝对量的增减:+碱超;-碱缺
3)指导临床补酸或补碱量,比据HCO3-更准确
补酸(碱)量=0.6×BE×体重(kg)
一般先补充计算值的2/3-1/2,然后根据血气复查结果决定再补给量。剩余碱(BE):定义:在37℃,一个正常大气压,Hb100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正常年轻人一般不超过15~20mmHg(2~2.7kP),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一般不超过30mmHg(4Kp)意义:
1)判断肺换气功能(静动脉分流、V/Q、呼吸膜弥散)2)判断低氧血症的原因a、显著增大,且PaO2明显降低(<60mmHg),吸纯氧时不能纠正,考虑肺内短路,如肺不张和ARDSb、轻中度增大,吸纯氧可纠正,如慢阻肺c、正常,但PaCO2增高,考虑CNS或N、M病变所致通气不足
d、正常,且PaCO2正常,考虑吸入氧浓度低,如高原性低氧)3)心肺复苏时,反映预后的重要指标。显著增大,反映肺淤血、肺水肿,肺功能严重减退。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正常年轻人一般不超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是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百分数正常值:95%~98%。P50(血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SaO2为50%时的PaO2,代表Hb与O2的亲和力,正常值26.6mmHg(3.55kP)。P50升高时,Hb与O2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P50降低时,Hb与O2的亲和力增加,氧离曲线左移。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是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PaO2/FiO2)参考值:400-500mmHg
意义:
1)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FiO2对PaO2的影响,在氧疗时能较准确地反映肺组织的实际换气功能。2)OI≤30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3)在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用于诊断:其他条件符合下,OI≤300mmHg为ALI,OI≤200mmHg为ARDS,反映病情轻重和判断治疗效果。
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PaO2血清K+
正常值:3.5~5.3mmol/L
异常:≥5.4mmol/L为高钾血症;≤3.4mmol/L为低钾血症。血清K+血清Na+正常值:135~145mmol/L异常:≥146mmol/L为高钠血症;≤134mmol/L为低钠血症。血清Na+
血清Cl-
正常值:95~105mmol/L
异常:
≤94mmol/L为低氯血症;
≥106mmol/L为高氯血症。
血清Cl-
正常值:95~105mmol/L
异酸碱平衡调节四个调节系统酸碱平衡调节四个调节系统1、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持久血浆中:NaHCO3/H2CO3为主
红细胞中:KHb/HHb,KHbO2/HHbO2为主2、肺调节:效能最大,作用于30min达最高峰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控制CO2的排出量来维持3、肾调节:作用更慢,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达高峰
泌H+、重吸收HCO3-、排NH4+4、组织细胞内液的调节:作用较强,3-4h起效,有限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如H+-K+,CL--HCO3-
1、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持久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两规律、三推论三个概念四个步骤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两规律、三推论二规律、三推论规律1:HCO3-、PaCO2代偿的同向性和极限性
同向性:机体通过缓冲系统、呼吸和肾调节以维持血液和组织液pH于7.4±0.05(HCO3-/αPaCO2=20/1)的生理目标
极限性:HCO3-原发变化,PaCO2继发代偿极限为10-55mmHg;PaCO2原发变化,HCO3-继发代偿极限为12~45mmol/L。推论1:HCO3-/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推论2: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或HCO3-/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常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二规律、三推论规律1:HCO3-、PaCO2代偿的同向规律2:原发失衡的变化>
代偿变化推论3: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
例:血气pH7.32,PaCO2
30mmHg,HCO3-
15mmol/L。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规律2: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三个概念:1、阴离子间隙(Aniongap,AG)定义:AG=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UA)-未测定阳离(UC)根据体液电中性原理:体内阳离子数=阴离子数,
Na+为主要阳离子,HCO3-、CL-为主要阴离子,
Na++UC=HCO3-+CL-+UA
AG=UA-UC=Na+-(HCO3-+CL-)正常值:AG=12±4mmol/L异常:AG>16可能有代酸,AG>30mmol/L肯定有代酸根据AG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2类:
①高AG、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②高血氯、正常AG性代谢性酸中毒三个概念:
图A:正常细胞外液
阴阳离子示意图
151mEq/L151mEq/LNa+(140)Cl-(103)HCO3-(25)UA-(23)UC+(11)图B:高AG代酸离子变化示意图
151mEq/L151mEq/L
Na+(140)Cl-(103)HCO3↓UA-↑UC+(11)
图A:正常细胞外液
阴阳离子示意图 151mEq/例:PH7.4,PaCO240mmHg,HCO3-24mmol/L,CL-90mmol/L,Na+140mmol/L
[分析]单从血气看,是“完全正常”,但结合电解质水平,AG=26mmol,>16mmol,提示伴高AG代谢性酸中毒例:PH7.4,PaCO240mmHg,HCO3-22、潜在/校正HCO3-
定义:高AG代酸(继发性HCO3-降低)掩盖HCO3-升高,潜在HCO3-=实测HCO3-+△AG(=AG-16)即无高AG代酸时,体内应有的HCO3-值。意义:1)排除并存高AG代酸对HCO3-掩盖作用,正确反映高AG代酸时等量的HCO3-下降
2)揭示被高AG代酸掩盖的代碱和三重酸碱失衡中代碱的存在
如:correctedHCO3-=normalHCO3-,单纯代酸correctedHCO3-<normalHCO3-,复合代酸correctedHCO3->normalHCO3-,合并代碱2、潜在/校正HCO3-定义:高AG代酸(继发性HCO3-例:pH7.4
,PaCO240mmHg
,HCO3-24mmol/L,CL-90mmol/L,Na+140mmol/L
[分析]:实测HCO3-24mmol/L似乎完全正常,但因AG=26mmol>16mmol,提示存在高AG代酸,掩盖了真实的HCO3-值,需计算潜在HCO3-=实测HCO3+△AG=24+△AG=34mmol/L,高于正常高限27mmol/L,故存在高AG代酸并代碱。
例:pH7.4
,PaCO240mmHg
,HCO3-3、代偿公式
1)代谢(HCO3-)改变为原发时:
代酸时:代偿后PaCO2=1.5×HCO3-+8±2
代碱时:代偿后的PaCO2升高水平
(△PaCO2)=0.9×△HCO3-±53、代偿公式
2)呼吸(PaCO2)改变为原发时,所继发HCO3-变化分急性和慢性(≥3~5天),其代偿程度不同:
急性呼吸(PaCO2)改变时,所继发HCO3-变化为3~4mmol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代偿后的HCO3-升高水平
(△HCO3-)=0.35×△PaCO2±5.58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代偿后的HCO3-降低水平
(△HCO3-)=0.49×△PaCO2±1.722)呼吸(PaCO2)改变为原发时,所继发HCO3酸碱平衡判断的四步骤根据pH、PaCO2、HCO3-变化判断原发因素根据所判断的原发因素选用相关的代偿公式根据实测HCO3-/PaCO2与相关公式所计算出的代偿区间相比,确定是单纯或混合酸碱失衡高度怀疑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同时测电解质,计算AG和潜在HCO3-,判断TABD酸碱平衡判断的四步骤根据pH、PaCO2、HCO3-变化例:PH
7.33,PaCO2
70mmHg,HCO3-
36mmol/L,Na+
140mmol/L,CL-
80mmol/L判断原发因素
[分析]:PaCO2≥40mmHg(70mmHg)提示可能为呼酸;
HCO3-≥24mmol/L(36mmol/L)提示可能为代碱。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pH≤7.4(7.33偏酸),故呼酸是原发失衡,而HCO3-的升高为继发性代偿。
例:PH
7.33,PaCO2
70mmHg,HCO3-选用相关公式
呼酸时代偿后的HCO3-变化水平
(△HCO3-)=0.35×△PaCO2±5.58
=0.35×(70-40)±5.58=4.92~16.08
HCO3=24+△HCO3-=28.92~40.08选用相关公式结合电解质水平计算AG和潜在HCO3
AG
=Na+-(HCO3-+CL-)
8~16mmol=140-116=24mmol
潜在HCO3-
=实测HCO3+△AG=36+8=44mmol结合电解质水平计算AG和潜在HCO3酸碱失衡判断:比较代偿公式所得的HCO3-与实测HCO3-,判断酸碱失衡实测HCO3-为36,在代偿区间28.92~40.08内,但潜在HCO3-为44,超出代偿区间的上限,存在代谢性碱中毒
AG≥16mmol,存在高AG代酸本例实际存在呼酸伴高AG代酸和代碱三重酸碱失衡。酸碱失衡判断:血气酸碱分析的临床应用
单纯性混合性(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三重性血气酸碱分析的临床应用单纯性单纯性酸碱失衡
代谢性酸中毒:
原因:1)HCO3-直接丢失过多:经肠液、血浆渗出
2)缓冲丢失:固定酸产生过多(乳酸、ß-羟丁酸)
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水杨酸类药、含氯盐类药固定酸排泄障碍:肾衰
3)血液稀释,[HCO3-]降低:快速输GS或NS4)高血钾:细胞内外H+-K+交换(反常性碱性尿)
二类:AG增高型(血氯正常);AG正常型(血氯升高)
对机体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CNS(抑制);呼吸代偿性增强(深大)
防治原则:去除病因;补碱【HCO3-<15mmol/L,分次,小量,首选NaHCO3,也可乳酸钠(肝功不良或乳酸中毒禁用)】;补钾补钙
单纯性酸碱失衡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原因:1)H+丢失:经胃(剧烈呕吐、胃液抽吸)、经肾(利尿剂,盐皮质激素过多)
2)HCO3-过量负荷:摄过多NaHCO3;大量输含柠檬酸盐抗凝的库存血;脱水浓缩性(失H2O、NaCL)
3)低血钾:胞内外K+-H+交换(反常性酸性尿)
防治原则:1)盐水反应性:由于细胞外液减少,有效血容量不足,低钾低氯,予等张或半张的盐水可纠正。
2)盐水抵抗性:由于盐皮质激素直接作用和低钾,予盐水无效,予抗醛固酮药物。3)补KCl(其他阴离子均能促H+排出,使碱中毒难以纠正;Cl-可促排HCO3-)4)严重代碱:直接予HCl、盐酸精氨酸、盐酸赖胺酸和NaCl
检测尿PH碱化则治疗有效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原因:1)吸入CO2过多2)排出CO2受阻:通气障碍,如: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呼吸道阻塞、胸廓病变、肺部疾患、呼吸机使用不当
分类:急性:主要靠细胞内缓冲,代偿作用有限,常表现为失代偿
慢性:24h以上,肾代偿,可代偿
对机体的影响:直接舒张脑血管(夜间晨起持续性头痛);神经精神障碍(烦躁昏迷)(肺性脑病)
防治原则:1)病因学治疗2)发病学治疗:原则:改善通气功能,使PaCO2逐步下降(对有肾代偿后HCO3-升高的,切忌过急使PaCO2迅速降至正常,易致代碱;避免过度人工通气,导致呼碱)3)慎用碱性药:尤通气未改善前(HCO3—+H+H2CO3)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原因:过度通气(低氧血症;精神神经性;机体代谢过高;人工通气不当等)
对机体的影响:眩晕、感觉意识障碍(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低钾(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肾排钾增多)
乳酸增高(氧离曲线左移,HbO2释O2少,组织缺氧)
防治原则:去除病因:如镇静剂加面罩呼吸呼吸性碱中毒双重性酸碱失衡:
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高AG代酸+高氯性代酸
动脉血气特点:1)同单纯性代酸(且符合PaCO2代偿公式)△HCO3-①=
△CL
△AG=△HCO3-②
故△HCO3-=△CL+△AG
2)AG升高,伴△HCO3->△AG
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双重性酸碱失衡: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
三重性酸碱失衡(TABD)
定义:一种呼吸性失衡,同时有高AG代酸和代碱分类:呼酸型TABD:见于严重肺心病、呼衰伴肾衰
呼碱型TABD:
AG及潜在的HCO3-是揭示TABD存在的指标三重性酸碱失衡(TABD)定义:一酸碱紊乱的治疗类型治疗指征方法和剂量呼酸急性:哮喘慢性:COPD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切开等)呼吸机、BiPAP呼碱pH>7.65治疗原发病/增加死腔/吸入含5%CO2氧气/补钙/机械通气代酸pH<7.20HCO3-<10mmol/LNaHCO3mmol=(27-HCO3-实测值)体重(kg)0.2
5%NaHCO31ml=0.6mmol代碱pH>7.60补酸量mmol=(103-Cl实测值)体重(kg)0.2
10%盐酸精氨酸为950mmol/L,内含[Cl-]475mmol,滴注不宜太快,应监测尿钠,一旦尿Cl-出现,提示补Cl-恰到好处。酸碱紊乱的治疗类型治疗指征方法和剂量呼酸急性:哮喘呼吸道通畅临床+正确分析=正确诊断临床+正确分析=正确诊断??谢谢THANKYOU!谢谢THANKYOU!
动脉血气分析
重症医学科
动脉血气分析重症医学一
团
乱
云一
团
乱
云内容1、相关概念2、酸碱平衡调节3、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4、血气酸碱分析的临床应用5、酸碱紊乱的治疗内容1、相关概念血气分析定义
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常用分压(P)表示
由于机体的酸碱平衡与血气、血中酸碱成份和电解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血气分析定义综合血气分析=动脉血血气+酸碱成份+静脉血电解质三者的同步检测和综合分析即:
血气分析——PaO2、PaCO2
;
酸碱成份——HCO3-、PH、BE;
电解质成份——K+、Na+、Cl-。综合血气分析=动脉血血气+酸碱成份+静脉血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PaO2)定义:指溶解于动脉血中的氧所产生的压力。意义:它反映肺通气(摄氧)和换气功能正常值:80~100mmHg(海平面)影响因素:1)atmosphericpressure:大气压2)temperature:温度3)inspiredO2content:吸入氧浓度4)thepatient'sage:年龄,呈负相关60+岁老人PaO2=100-0.4×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定义:指溶解在动脉血中的CO2所产生的压力。意义:CO2在体内主要由肺代谢,它反映机体对酸碱调节的呼吸因素,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唯一实用指标。正常值:35~45mmHg(40mmHg、海平面)异常:PaCO2≥46mmHg为呼酸,通气不足,CO2潴留
PaCO2≤34mmHg为呼碱,通气过度,CO2排除过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为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为7.35~7.45,平均为7.4。[HCO3_]方程式:pH=pKa+log————[H2CO3]pH>7.45为碱血症,失代偿性碱中毒pH<7.35为酸血症,失代偿性酸中毒pH7.35-7.45不等于无酸碱失衡。pH:为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为7.3碳酸氢(HCO3—):包括实际碳酸氢(AB)和标准碳酸氢(SB)AB:是在实际条件下测得血浆的HCO3—含量,受呼吸因素影响。SB:是在动脉血37℃、PaCO2
40mmHg、SaO2
100%条件下,所测血浆的HCO3—含量;不受呼吸影响。意义:反映酸碱平衡中代谢因素的指标碳酸氢(HCO3—):包括实际碳酸氢(AB)和标准碳酸意义正常:AB=SB,正常22~27mmol/L,平均24mmol/L;异常:
代谢性酸碱紊乱时AB=SB;呼酸时AB>SB;呼碱时AB<SB。当HCO3-<22mmol/L时,可为代谢性酸中毒;当HCO3->27mmol/L时,可为代谢性碱中毒;意义正常:AB=SB,正常22~27mmol/L,平均24剩余碱(BE):定义:在37℃,一个正常大气压,Hb100%氧合,PaCO240mmHg的条件下,将1L全血的PH调到7.4所需的酸或碱量。正常值:±3mmol/L(均值0)意义:1)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客观指标
2)反映血液缓冲碱绝对量的增减:+碱超;-碱缺
3)指导临床补酸或补碱量,比据HCO3-更准确
补酸(碱)量=0.6×BE×体重(kg)
一般先补充计算值的2/3-1/2,然后根据血气复查结果决定再补给量。剩余碱(BE):定义:在37℃,一个正常大气压,Hb100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正常年轻人一般不超过15~20mmHg(2~2.7kP),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一般不超过30mmHg(4Kp)意义:
1)判断肺换气功能(静动脉分流、V/Q、呼吸膜弥散)2)判断低氧血症的原因a、显著增大,且PaO2明显降低(<60mmHg),吸纯氧时不能纠正,考虑肺内短路,如肺不张和ARDSb、轻中度增大,吸纯氧可纠正,如慢阻肺c、正常,但PaCO2增高,考虑CNS或N、M病变所致通气不足
d、正常,且PaCO2正常,考虑吸入氧浓度低,如高原性低氧)3)心肺复苏时,反映预后的重要指标。显著增大,反映肺淤血、肺水肿,肺功能严重减退。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正常年轻人一般不超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是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百分数正常值:95%~98%。P50(血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SaO2为50%时的PaO2,代表Hb与O2的亲和力,正常值26.6mmHg(3.55kP)。P50升高时,Hb与O2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P50降低时,Hb与O2的亲和力增加,氧离曲线左移。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是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PaO2/FiO2)参考值:400-500mmHg
意义:
1)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FiO2对PaO2的影响,在氧疗时能较准确地反映肺组织的实际换气功能。2)OI≤30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3)在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用于诊断:其他条件符合下,OI≤300mmHg为ALI,OI≤200mmHg为ARDS,反映病情轻重和判断治疗效果。
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PaO2血清K+
正常值:3.5~5.3mmol/L
异常:≥5.4mmol/L为高钾血症;≤3.4mmol/L为低钾血症。血清K+血清Na+正常值:135~145mmol/L异常:≥146mmol/L为高钠血症;≤134mmol/L为低钠血症。血清Na+
血清Cl-
正常值:95~105mmol/L
异常:
≤94mmol/L为低氯血症;
≥106mmol/L为高氯血症。
血清Cl-
正常值:95~105mmol/L
异酸碱平衡调节四个调节系统酸碱平衡调节四个调节系统1、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持久血浆中:NaHCO3/H2CO3为主
红细胞中:KHb/HHb,KHbO2/HHbO2为主2、肺调节:效能最大,作用于30min达最高峰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控制CO2的排出量来维持3、肾调节:作用更慢,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达高峰
泌H+、重吸收HCO3-、排NH4+4、组织细胞内液的调节:作用较强,3-4h起效,有限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如H+-K+,CL--HCO3-
1、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持久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两规律、三推论三个概念四个步骤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两规律、三推论二规律、三推论规律1:HCO3-、PaCO2代偿的同向性和极限性
同向性:机体通过缓冲系统、呼吸和肾调节以维持血液和组织液pH于7.4±0.05(HCO3-/αPaCO2=20/1)的生理目标
极限性:HCO3-原发变化,PaCO2继发代偿极限为10-55mmHg;PaCO2原发变化,HCO3-继发代偿极限为12~45mmol/L。推论1:HCO3-/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推论2: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或HCO3-/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常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二规律、三推论规律1:HCO3-、PaCO2代偿的同向规律2:原发失衡的变化>
代偿变化推论3: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
例:血气pH7.32,PaCO2
30mmHg,HCO3-
15mmol/L。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规律2: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三个概念:1、阴离子间隙(Aniongap,AG)定义:AG=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UA)-未测定阳离(UC)根据体液电中性原理:体内阳离子数=阴离子数,
Na+为主要阳离子,HCO3-、CL-为主要阴离子,
Na++UC=HCO3-+CL-+UA
AG=UA-UC=Na+-(HCO3-+CL-)正常值:AG=12±4mmol/L异常:AG>16可能有代酸,AG>30mmol/L肯定有代酸根据AG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2类:
①高AG、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②高血氯、正常AG性代谢性酸中毒三个概念:
图A:正常细胞外液
阴阳离子示意图
151mEq/L151mEq/LNa+(140)Cl-(103)HCO3-(25)UA-(23)UC+(11)图B:高AG代酸离子变化示意图
151mEq/L151mEq/L
Na+(140)Cl-(103)HCO3↓UA-↑UC+(11)
图A:正常细胞外液
阴阳离子示意图 151mEq/例:PH7.4,PaCO240mmHg,HCO3-24mmol/L,CL-90mmol/L,Na+140mmol/L
[分析]单从血气看,是“完全正常”,但结合电解质水平,AG=26mmol,>16mmol,提示伴高AG代谢性酸中毒例:PH7.4,PaCO240mmHg,HCO3-22、潜在/校正HCO3-
定义:高AG代酸(继发性HCO3-降低)掩盖HCO3-升高,潜在HCO3-=实测HCO3-+△AG(=AG-16)即无高AG代酸时,体内应有的HCO3-值。意义:1)排除并存高AG代酸对HCO3-掩盖作用,正确反映高AG代酸时等量的HCO3-下降
2)揭示被高AG代酸掩盖的代碱和三重酸碱失衡中代碱的存在
如:correctedHCO3-=normalHCO3-,单纯代酸correctedHCO3-<normalHCO3-,复合代酸correctedHCO3->normalHCO3-,合并代碱2、潜在/校正HCO3-定义:高AG代酸(继发性HCO3-例:pH7.4
,PaCO240mmHg
,HCO3-24mmol/L,CL-90mmol/L,Na+140mmol/L
[分析]:实测HCO3-24mmol/L似乎完全正常,但因AG=26mmol>16mmol,提示存在高AG代酸,掩盖了真实的HCO3-值,需计算潜在HCO3-=实测HCO3+△AG=24+△AG=34mmol/L,高于正常高限27mmol/L,故存在高AG代酸并代碱。
例:pH7.4
,PaCO240mmHg
,HCO3-3、代偿公式
1)代谢(HCO3-)改变为原发时:
代酸时:代偿后PaCO2=1.5×HCO3-+8±2
代碱时:代偿后的PaCO2升高水平
(△PaCO2)=0.9×△HCO3-±53、代偿公式
2)呼吸(PaCO2)改变为原发时,所继发HCO3-变化分急性和慢性(≥3~5天),其代偿程度不同:
急性呼吸(PaCO2)改变时,所继发HCO3-变化为3~4mmol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代偿后的HCO3-升高水平
(△HCO3-)=0.35×△PaCO2±5.58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代偿后的HCO3-降低水平
(△HCO3-)=0.49×△PaCO2±1.722)呼吸(PaCO2)改变为原发时,所继发HCO3酸碱平衡判断的四步骤根据pH、PaCO2、HCO3-变化判断原发因素根据所判断的原发因素选用相关的代偿公式根据实测HCO3-/PaCO2与相关公式所计算出的代偿区间相比,确定是单纯或混合酸碱失衡高度怀疑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同时测电解质,计算AG和潜在HCO3-,判断TABD酸碱平衡判断的四步骤根据pH、PaCO2、HCO3-变化例:PH
7.33,PaCO2
70mmHg,HCO3-
36mmol/L,Na+
140mmol/L,CL-
80mmol/L判断原发因素
[分析]:PaCO2≥40mmHg(70mmHg)提示可能为呼酸;
HCO3-≥24mmol/L(36mmol/L)提示可能为代碱。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pH≤7.4(7.33偏酸),故呼酸是原发失衡,而HCO3-的升高为继发性代偿。
例:PH
7.33,PaCO2
70mmHg,HCO3-选用相关公式
呼酸时代偿后的HCO3-变化水平
(△HCO3-)=0.35×△PaCO2±5.58
=0.35×(70-40)±5.58=4.92~16.08
HCO3=24+△HCO3-=28.92~40.08选用相关公式结合电解质水平计算AG和潜在HCO3
AG
=Na+-(HCO3-+CL-)
8~16mmol=140-116=24mmol
潜在HCO3-
=实测HCO3+△AG=36+8=44mmol结合电解质水平计算AG和潜在HCO3酸碱失衡判断:比较代偿公式所得的HCO3-与实测HCO3-,判断酸碱失衡实测HCO3-为36,在代偿区间28.92~40.08内,但潜在HCO3-为44,超出代偿区间的上限,存在代谢性碱中毒
AG≥16mmol,存在高AG代酸本例实际存在呼酸伴高AG代酸和代碱三重酸碱失衡。酸碱失衡判断:血气酸碱分析的临床应用
单纯性混合性(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三重性血气酸碱分析的临床应用单纯性单纯性酸碱失衡
代谢性酸中毒:
原因:1)HCO3-直接丢失过多:经肠液、血浆渗出
2)缓冲丢失:固定酸产生过多(乳酸、ß-羟丁酸)
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水杨酸类药、含氯盐类药固定酸排泄障碍:肾衰
3)血液稀释,[HCO3-]降低:快速输GS或NS4)高血钾:细胞内外H+-K+交换(反常性碱性尿)
二类:AG增高型(血氯正常);AG正常型(血氯升高)
对机体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CNS(抑制);呼吸代偿性增强(深大)
防治原则:去除病因;补碱【HCO3-<15mmol/L,分次,小量,首选NaHCO3,也可乳酸钠(肝功不良或乳酸中毒禁用)】;补钾补钙
单纯性酸碱失衡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原因:1)H+丢失:经胃(剧烈呕吐、胃液抽吸)、经肾(利尿剂,盐皮质激素过多)
2)HCO3-过量负荷:摄过多NaHCO3;大量输含柠檬酸盐抗凝的库存血;脱水浓缩性(失H2O、NaCL)
3)低血钾:胞内外K+-H+交换(反常性酸性尿)
防治原则:1)盐水反应性:由于细胞外液减少,有效血容量不足,低钾低氯,予等张或半张的盐水可纠正。
2)盐水抵抗性:由于盐皮质激素直接作用和低钾,予盐水无效,予抗醛固酮药物。3)补KCl(其他阴离子均能促H+排出,使碱中毒难以纠正;Cl-可促排HCO3-)4)严重代碱:直接予HCl、盐酸精氨酸、盐酸赖胺酸和NaCl
检测尿PH碱化则治疗有效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原因:1)吸入CO2过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健康话题课件模板
- 景区垂钓区管理办法
- 平潭市民宿管理办法
- 口感西红柿管理办法
- 小学全托生管理办法
- 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
- 新疆麻黄草管理办法
- 基建办安全管理办法
- 无车位小区管理办法
- 商场外车位管理办法
- 2025年专四语法题
- GB/T 33993-2024商品二维码
-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技术指南》
- 2025年广西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广电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ECMO安装及预充》课件
- 基因检测经销合同协议书
- 2024年河北省廊坊市“硕博”招聘42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物业个人充电桩免责协议书
- DZ∕T 0204-2022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稀土(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