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7《人权与法》课程作业题作业一:阅读材料,思考问题。《联合国宪章》序言表示了联合国保障人权的意愿:“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在正文中有多个条款涉及人权,比较重要的是第1条、第55条、第56条。第1条第3款称:“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第55条称:“为造成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和平友好关系所必要之安定及福利条件起见,联合国应促进:(一)较高之生活程度,全民就业,及经济与社会进展。(二)国际间经济、社会、卫生及有关问题之解决;国际间文化及教育合作。(三)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与遵守,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第56条为第55条之延伸,内容为:“各会员国担允采取共同及个别行动与本组织合作,以达成第五十五条所载之宗旨”。通过互联网下载、阅读《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问题:(1)熟读《世界人权宣言》。(2)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什么国家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能力培养:(1)任何法律文本都是一定的精神观念的体现。阅读文本,应体会其背后的精神意蕴,这样才能够读得透彻。(2)分析问题,需要从适切的角度、分几个方面来入手,你的角度是什么?提示:在人权条款中,人(或公民)是权利的主体。有权利就有义务。人权公约和宪法相关条款意在向谁施加义务?在那些人权条款的背后是一种不同传统观念的有关国家与人(公民)之关系的新观念。为什么国家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也可以从国家与人(公民)的关系,或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参考作业一:人权是什么?人权首先指道德意义上的权利,也就是具有道德根据和道德正当性的权利。第二,人权是一切人得享有的权利,具有普遍性。那种只有特定的人、特定的集团或群体享有的权利,并不是人权,而是特权。正如《世界人权宣言》所说,“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第三,人权是人之为人所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指作为一个人为维持其基本的存在、发展和人格尊严所必需的权利。显然,从以上三点,可以明确人权的权利主体是人,人权具有应然性,应然性即应该得到保障,但是应该得到保障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仅仅靠人们的意志是不一定能得到保障的。那谁来保障呢?人权主要针对国家和政府,所以我认为人权的义务主体应当是具有权力的国家和政府。人权条约规定:国家不仅对国际社会负有义务,而且对于作为人权享有者的国内人民负有多重义务和责任。国家为什么要保障人权呢?就我的理解而言,人权当中包含了生命权、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这些权利是一个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最基本的权利。但是人权观念的兴起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西方的人权思想萌生于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是人权学说的鼎盛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人权思想又进入了低沉期,二十世纪上半期甚至出现了践踏人权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和法西斯政权。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权利或人权方面的词汇,儒家思想也是重“人”而不重“权利”,强调人民对于君主的义务,而忽视权利;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没有平等的观点;儒家思想强调共同体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大量传入中国,权利与义务等词在中国也广为传播。可以说:在国家利益面前,人权从必然退让到退让中有待商榷直至现在人权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是一个时间的积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世界人民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恨以及对民主与世界和平的强烈要求,有力地推动了人权思想的兴起。这个时候人权观念再次兴起,逐渐深入人心。此时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就显得极为重要。现如今,人权保障水平已经成为判断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正如侯老师在课上所问: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你愿意生活在一个其他方面都很好但是人权保障水平很低的国家里吗?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国家制定法律法规要求公民履行各种各样义务的同时,就必须保障公民的权利。国家作为公民意志的代表,如若不能代表公民的意志,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一个讲求人权与法治的时代,假如一个国家的权力机关不尊重人权,只是向公民施加义务,必然会导致国家的不稳定甚至是覆灭。人应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如果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又何谈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又怎么去促进国家的进步呢?今天的中国特权依旧存在,一些政府部门的权利得不到有效制约,例如监狱里虐待犯人等;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人权得不到保障,会导致惩罚好人而放过坏人,例如多地拘留上访民工等,怠于保障人权也导致了多起奴工事件的发生。这些事情一经曝光,便引起了社会的强烈谴责,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而人权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觉得这应该理解为“人民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的意志,而宪法体现了公共意志。这就将人权置于国家机关的保障之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得到保障,他才有可能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幸福指数、国家认同感;对于国家社会而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顺应历史和世界潮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也是建设文明国家的要求,是国家强大与民族团结的保证。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如果错误或是不完善的地方,恳请老师批评指正。作业二: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作为作出向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决定的人,美国第33任总统哈里·杜鲁门将永远被人们记住并被很多人称颂。但是二十世纪女性哲学家安斯康却写了一个小册子,把杜鲁门说成凶手。当然,杜鲁门认为轰炸是有正当理由的——它缩短了战争,挽救了生命。对安斯康来说,这远远不够。“对人来说,选择伤害无辜作为达到他们目的的手段”,安斯康写道,“永远都是谋杀。”为了论证轰炸挽救的生命要比它夺去生命更多,她写道:“现在来看吧,如果你不得不在烫死一个孩子和让一些巨大的灾难降临到1000人身上——或者100万人,如果1000人不够的话——之间进行选择,你会选哪个?”根据安斯康的观点,有些事情无论怎样都不可以做。即使我们通过烫死一个孩子就可以实现巨大的善,那也无关紧要,那也一定不能这样做。材料二特莉莎·安·坎珀·皮尔森(TheresaAnnCampoPearson),公众称为“宝宝特莉莎”的无脑婴儿,1992年生于佛罗里达。特莉莎的父母在知道他们的孩子不能活得很长,甚至即便活着也永远不会有意识以后,他们自愿捐出特莉莎的器官以供移植。他们认为她的肾、肝脏、心脏、肺和眼睛应当给其他孩子,让这些器官帮助那些孩子。医生同意了,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每年有数千名婴儿在等待器官移植,但可供移植的器官从来都不够。但是,特莉莎的器官不能被取走,因为佛罗里达的法律规定,在捐助者死亡之前不允许取走其器官。九天之后,宝宝特莉莎死了,但对其他孩子来说,已经太晚了——因为她的器官已经衰竭而不能移植了。(以上两则材料选自詹姆斯·蕾切尔斯《道德的理由》,杨宗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问题:你认为,材料中这两个问题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能力培养:归纳、总结、运用评价某种事物或做法之价值的角度或标准。评价一个法律规定或实际做法的价值或意义,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标准:权利原则和功利原则。提示:这两个故事凸显选择的困境:是根据权利原则来处理问题,还是根据功利原则来处理问题?这个故事显示了权利与功利之间的尖锐冲突。参考作业二:坚持权利原则美国总统杜鲁门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减少人员伤亡,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诚然,二战结束了,无数人为杜鲁门总统歌功颂德,但是也有人为无辜死去的日本民众而指控杜鲁门。战士伤亡和牺牲无辜民众之间,杜鲁门选择了牺牲少量民众,挽回大量战士的生命,以功利为原则。而另一则事例,因不能活体捐赠器官,而浪费了宝贵器官的“宝宝特莉莎”,又向我们展示了尊重个人权利的一面,即使她的器官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在权利面前,功利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哈佛大学的哲学公开课上同样举出了类似的事例:一位电车司机发现铁轨前方有5名工人在干活,电车已经停不下来了,也没有时间通知工人,这个时候司机发现前方的岔道上只有一名工人在工作,如果你是电车司机,你会转向哪一方?很多人选择了转向一个人的那一方。换一种情景,假如你站在铁轨桥上,你看见旁边有一个胖子,把他推下去,电车停下,挽救了五个人,如果你站在旁边,你会推那个胖子吗?大部分人选择不推。同样的用一个人的生命换取五个人的生命,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如果将5个人换成50个呢?这里就出现了两种原则,一种是功利原则,只看重最后的结果;在第二种情况中,人们对只在乎结果的推理就不再那么坚定,例如是否要推那个胖子,人们开始注意自己行为的本身,因为他们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即使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杀害无辜的人总是不对的。这和安斯康德观点是一致的,指导行为的应是权利原则。我的观点我觉得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根据权利主义来处理问题,原因有以下四点:(1)功利原则的“功利”是如何衡量的,人的价值是可以衡量的吗?功利原则是由英国哲学家边沁提出的,即追求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原则,功利原则要求将效用最大化,效益减去成本的最大值即是效用的最大化,但是产生的效益和花去的成本是如何衡量的呢?五个人的生命比一个人的生命要有效益?那么换个宾语,五个罪犯的生命是不是比一个爱因斯坦的生命要更有有效益呢?显然功利不可以用数量来衡量,那我们在决定行为的时候,怎么知道撞死一个人就要比撞死五个人更正确呢?一个公司金钱衡量产品的价值,一个社会如果以功利原则作为前提,能否准确衡量人的价值呢,兑换成人民币?2万?20万?200万?是不是还应该考虑通货膨胀?哈佛风险中心对司机在开车时使用手机的案例做了成本效益分析,结论是因开车使用手机所失去的性命和使用手机带来的收益,价值差不多,而且开车时使用手机可以让人们充分利用时间、达成效益。我不理解的是手机带来的收益和失去性命的价值是怎么计算的,人可以换成金钱来衡量吗?我认为是不能的。人有感情,有社会联系,失去一个生命,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失去那么一个人,对他家人感情造成的伤害、因他损失的可见和不可见的社会利益,我认为这些都是无法计算的。再举一个例子,在古罗马,人们把基督徒扔进斗兽场的狮子群里,基督徒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是罗马人却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功利原则又该如何计算呢?假如开怀大笑的不仅仅是几十个罗马人,而是成千上万的罗马人,难道我们能说大多数人的快乐不比一两个被放进狮子群里的基督徒的痛苦重要吗?还有一个人的技能是怎样估值的呢?如果能够估值,擅长音乐盒擅长美术各能折价成多少人民币呢?我相信人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这些事例很可能使身在其中的人们产生对尊重个人权利的渴望:想象一下:假使某一天自己成为了那个遭受苦难,而不是再旁开心的人……渐渐地,我们就会觉得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侵犯别人的权利的基础上,而这恰好是符合权利原则的。(2)功利原则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真的能实现最大化吗?回到刚开始那两个事例,假如被原子弹爆炸的地方居住着对世界科技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根据功利原则,科学家比普通士兵更能使社会效益最大化,但是或许这一次轰炸,使人类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使某项科技停滞了一段时间,这不是和功利原则本身相违背吗?所以在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就使得功利原则不可能很好地去解释或是指导某些事情。再例如“宝宝特丽莎”事件,如果我们换一个主人公,假如主人公不是已经确定活不了几天的特丽莎,而是一个可以治愈的人,然后医生为了去救那五个人,取下了这个人的器官。以一个人的生命换取五个人的生命,这用功利主义原则来衡量,是合理的,但是从长远看,这件事会给整个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人们生病了都不敢去医院检查,因为一旦去了医院,很可能睡醒了器官就没了,很可能睡过去就醒不来了。生病了不去医院检查不是会导致更多的人死亡吗?功利原则所追求的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又怎么实现呢?功利主义追求的是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呢?如果是长期利益,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事实上,我觉得权利原则才能更好地去处理现实中的问题。比如“宝宝特丽莎”,法律规定不得在人死之前摘取器官,这就有助于强化人的生命意识,长远来看,是有助于社会的发展的,因为人们心中有了一个“标准”的道德尺度,人们不会担心去医院无缘无故就少了什么器官的事情;伤害少数人使大多数人快乐的事情也基本不会发生。权利原则让人们意识到不能侵犯别人的权利,同时人们也不用总是担心自己的权利无缘无故受到侵害。(3)功利原则在现实中的矛盾。我觉得如果以功利原则来指导行为,会出现很多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例如假如你面前有几十个即将饿死的人,他们只需要一点食物就可以继续存活,然后你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将一个富人的粮食偷来拯救这几个即将饿死的人,考虑一种极端的情况,假设这个人没有任何时间征求别人的同意,你这种行为是不是符合道德的呢?我觉得既然按照功利原则,失去少部分无辜的人的生命是可行的,那么仅仅是偷走一些食物也就不算什么了。但是按照权利原则,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无论什么情况,这都是侵犯权利的行为,不是道德所倡导的。孰是孰非呢?我觉得,如果为了实现所谓的社会利益最大化,某些时候偷盗也成为符合道义的行为,长久下去,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根据功利原则,向富人强行征税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也是合理的,但是长此以往,既然劳动多的人连自己的所得都没有绝对的处置权,还要担心某一天自己的财产不翼而飞,这种情况下,谁还会愿意多劳动呢?显然,很多行为如果用功利原则来指导,会出现很多矛盾,但是权利原则也并不是绝对公平的,拿艾滋病药物为例,美国公司拥有艾滋病药物的大部分专利,艾滋病的药物一般都比较贵,远远超过了非洲人民的支付能力,因而南非政府就从印度公司购买了许多非专利的药(印度公司破解了美国专利的配方),这种做法侵犯了美国公司的权利,但是却挽救了无数的人。美国公司因此起诉了南非政府来阻止南非使用廉价药物,但是最终这家美国公司却做出让步,说:“你们可以使用这些药物。”这是一个权利原则向功利原则让步的很好的例子。这些事例均体现了功利原则和权利原则尖锐的矛盾。综合上面所述,我的观点是:一般情况下,功利原则应当成为我们做事的准则,但是与此同时,我不否定功利原则。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如何有什么不正确或是不完善的地方,恳请老师批评指正。作业三: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平等的难题材料一:女大学生求职,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全国妇联2009年9月9日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感受到性别歧视。而90.2%的被访企业的回应是,招聘“基本上无性别倾向”,却坦承招收女生有诸多困难。受访企业中,51.4%认为“有些工种不适合女大学生干”,40.5%认为“女生出差、加班要考虑安全等因素”,希望政府对企业招用女大学生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此次调查还显示,47.3%的女大学生,就业首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稳定职业,对工作地点的选择倾向于大城市、离家近等。调查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主要原因,指出劳动力供需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社会原因。此外,相关法律不完善,某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就业市场的错位,以及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弱点,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此次调查由全国妇联委托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开展,历时半年,选取北京、上海、天津、西安4个城市的5所高校,抽样采集应届尚未签约的1461名女大学生和49个用人单位(企业)问卷信息,并对应届女大学生、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用人单位以及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单位45人进行了访谈和座谈。材料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因生命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有权要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是指依法由死亡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死亡补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2005年12月,14岁的重庆女孩何源和另外两个同伴搭乘同一辆三轮车,3名少女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离世。何源只获得7万元的赔偿,还不足另外两名城镇户口的女孩判赔的一半,原因是何源的户口还在江北区的农村。《侵权责任法》(2009年12月26日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基本上维持了这一司法解释的效力。第16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17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材料三:《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教育部)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由省级招委会决定,可在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降低分数要求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1)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3)烈士子女。问题:(1)什么是平等?平等是否意味着没有差别?(2)如果平等并不必然意味着没有差别,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没有差别,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有差别?或者说,什么是合理的差别待遇?判断合理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的标准是什么?能力培养:细致和深入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参考作业三:《世界人权宣言》第二条写道: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人权,显然,人权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即是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人权。然而什么是平等呢?我认为平等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对待人的问题,要回答什么是平等,首先要分析影响对待方式的人的要素。人的要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体)及其人性需求,人性需求方面,人与人之间是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例如人们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二是人的内在资质:体力、智力、性别、道德品质等,在此方面人与人之间是具有很大差别的,这些方面的差别往往是天生的,是无法避免的。三是人的外在物品,包括生活水平,财产的数量等,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社会贫富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从第一个要素出发,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应有实现其正当人性需求的可能性,或者说,每个人都应有实现其正当人性需求的不受干预和不受阻碍的自由权利。在内在资质方面,人在这方面的差别往往是天生的,不可避免的,所以平等不可能指人们无差别地拥有内在资质,例如没有人能够要求他必须拥有和爱因斯坦一样的智力。在外在物品方面,人们是否可以要求与他人拥有得一样多呢?现实中,贫富差距是存在的,诚然,外在物品的不均理论上可以通过制度来调整,比如实行财产平均分配的制度。但是这在现实中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懒惰的人和勤劳的人获得同样的报酬,就可能没有人勤劳工作了。实际上,在外在物品方面,除了与人的出生相联系的外在物品(例如家庭背景条件)外,尽管人们不是无差别地享有,但是人们平等地享有通过努力获得这些外在物品的权利,也就是平等地享有实现正当人性需求的权利。综上所述,我认为平等不是指人们无差别地拥有内在资质或外在物品,而是指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实现其正当人性需求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每个人都享有的,也就是平等地享有的。当抽象平等的权利通过现实的有差别的内在资质来实现的时候,其结果也往往是有差别的。例如材料一中,男性和女性平等地受到了教育,但是他们求职的难度却不一致,假如他们具有相同的学识,从同一所大学毕业,用人单位如果仅仅是从性别来判断,这对女性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不公平的,此时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引导用人企业消除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求职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这没有使女大学生追求人性需求的权利大于或多于男性的权利,所以这种差别对待是符合平等原则的。当抽象平等的权利通过现实的有差别的外在物品来实现的时候,其结果也往往是有差别的。例如材料三中,同样是参加高考,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概率显然要比发达地区的考生低很多,假如有两个学生智商、学习程度相同,如果仅是因为外在环境不同导致结果的差异,这显然是对劣势一方不公平的,但是国家制定政策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适当倾斜,这是促进平等的,因为这并没有增加他们的权利,仅是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合法的人性需求。但是如果判断人性需求的价值时因外在条件或内在资质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一种不平等的表现,材料二中因为户籍性质的不同判处不同的赔偿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农村户口的人的价值。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公平的。综上,平等因内在资质和外在物品的不同是有差异的。平等还意味着,当一个人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有效、充分地行使权利时,可以协助其行使权利,这就是差别待遇,平等原则并不一律反对差别待遇。但是差别待遇是需要有一定前提的。第一、差别待遇不应损害他人的权利。不能为了救助弱势群体,而明显损伤强势群体的权利。例如,不能规定某些大学只录取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或者要求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占据一定的比例,这就会损害教育发达地区考生的权利。第二,差别待遇是为了协助弱势者更好地行使基本权利,换句话说为了纠正基本权利行使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如果是为了照顾强者,如果会加重权利行使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就不是合理的差别待遇,例如降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考分数线,提高经济欠发达高考分数线就是不合理的。第三,受助者在行使基本权利过程中的弱势一般并非由于其主观原因造成。也就是说,需要纠正的不平等现象并非是由于受协助者的主观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其不能掌握、不能控制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例如优惠措施不能给予那些怠惰或者意志薄弱的人。第四,差别待遇具备相关性,即禁止对人群进行任意的划分,差别待遇应当与作为分配依据的人的构成要素具有相关性。例如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如果民族身份不影响考分,那么同时也应对汉族考生加分;如果民族身份影响考分成绩,这就是合理的差别待遇。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果有理解不正确或是不到位的地方,恳请老师批评指正。作业四:阅读下列材料,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化悲痛为法律刘燕位于剑桥城南的爱丁布鲁克医院在英国大名鼎鼎。或许是因为与剑桥大学医学院的紧密联系,该医院不论是医术水平还是护理态度在英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眼前突然见到医院门前来了一群抗议的中年妇女,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这些妇女,年龄、背景各异,但都曾遭遇过共同的不幸,那就是20多年前她们的新生儿在呱呱落地不久就夭折了。爱丁布鲁克医院当然为抢救婴儿尽了最大的努力,因此心碎的父母最后还是平静地掩埋了这些夭折的小生命。然而,最近人们偶然从档案中发现,爱丁布鲁克医院曾将死婴的病变器官取出做医学实验。这一消息顿时引起大哗。那些20年前曾经承受不幸的父母,感到自己的亲人再一次被夺走。悲痛之下,他们互相联系,一起来到爱丁布鲁克医院抗议。然而,她们所进行的并不仅仅是抗议。在与院方举行的会面中,这些妇女并没有纠缠于金钱赔偿,而是执著地表达她们的强烈愿望:修改法律,完善对人体器官的权利保护。这些母亲深知医学研究的重要性,事实上,她们中就有一些人签下了死后捐献角膜或其他器官的誓约。但是,医院未经她们的允许而擅自取走死婴的病变器官,不仅是对她们的感情伤害,更是对死者权利的侵犯。而此前,英国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她们联合起来,致力于推动相关法律的颁布,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真不能小看这些家庭妇女的能量。当天,包括BBC在内的英国主要媒体都报道了发生在爱丁布鲁克医院门前的这一幕,以及她们对制定相关法律的呼吁。此后,爱丁布鲁克医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再也没有见到这些母亲们的身影。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一股推动立法的力量就像暗流涌动,不时会在市政选举或者慈善集会中冒出来,并最终在议会大厦涤荡出一种新的秩序。作为一个法律学者,我常常感叹于英国人以改变法律来寄托哀思的方式。当人们在一场不幸中失去亲人,如果这种不幸是可以通过制度的改进来消除或者减少的话,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就会自觉地承担起推动立法或者制度改进的责任,只为了避免其他人再遭受同样的痛苦。爱丁布鲁克医院的故事只是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例子。一个月前,电视里还报道了剑桥郡一个农场主呼吁提高酒后驾车的法律责任的新闻。这个农场主19岁的独生子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因同学酒后驾车发生事故而不幸身亡。悲痛欲绝的父亲在掩埋了儿子的尸体后,踏上了寻求改变法律的漫漫征程。说其“漫漫”,是因为这位父亲所主张的不仅是提高酒后驾车出事故者的法律责任,更扩展到酒后搭载其他乘客也同样需要承担严格的法律责任。可以想见,短期内法律肯定不会按照他的愿望来修改。尽管如此,人们依然对这位父亲投以敬佩的目光,因为他所做的已经超越了个人哀思,而是追求对他人生命的更大程度的保障。在国人眼中,法律恐怕只是一种外来的约束,立法似乎与普通百姓没有什么联系。处于不幸之中的人们更难以在经济赔偿与精神抚慰之外,寻求法律的完善。事实上,法律本来就是个人社会生活的准绳,维系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和权利。当每个公民都怀着强烈的信念烈焰来锻铸法律的时候,法律就不再是一股异己的绳索,而成为我们自己掌握的对生命与权利的保障。(材料的撰写摘自刘燕:《化悲痛为法律》,载《读者》2002年第1期)问题:(1)一条一条地尽可能多地列举你所受到的启发;(2)阐明每一点启发的含义;(3)说明哪一点启发是最深刻的。能力培养:充分挖掘材料的内涵。一个事件、一个案例或一篇新闻报道往往具有多种意涵,引发多方面的启发。你能从一篇材料看出别人没看出的东西吗?参考作业四:看完《化悲痛为法律》这则材料,我受到了以下启发:一、 人权观念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1) 人权保障与人权观念密切相关,没有一定的人权观念,就难以实现一定的人权保障。观念是行动的前提。材料中的母亲如果没有意识到医院未经她们同意就将自己死去孩子的器官当作实验品是一种侵犯人权的行为,她们也不可能出现在医院门口,进行抗议。去年,沿海一家工厂雇佣了几十个四川山区的彝族女孩,每月供吃住,月薪一千五。这些女孩没有任何劳动保障,也没有签订合同,一千五的工资也是远低于当地的工资水平的,而且她们还是孩子,应是学习的年龄。这些女孩子的权利显然受到了侵害,但是当公安机关发现她们并说要送她们回老家读书时,她们百般不愿意,她们说在工厂的生活比在家的生活好得多,不愿回家。她们连自己的人权受到了侵犯都不知道,更谈不主动保障自身人权了。(2) 政府或其他机关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来弘扬人权观念,提高人们的人权意识,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人权,勇于和善于保障自己的人权,并尊重他人的人权以及在可能的条件下协助他人实现人权。中国的人权保障是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变的,近年来信访案例不断攀升、公民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案例也在增多,这都是公民人权观念改善的结果。例如现在国家在贫困地区定期举行的普法宣传日、发放法律小册子,在农村居民房的房墙上制作法律宣传漫画,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因为只有人们有人权这个观念,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人权受到侵害,再进而寻求保障方法和维权途径。二、 集体的力量远高于个人(1)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声音多么大,相比一个组织来说都是微弱的。具有相同诉求的人共同发出的声音则可以汇聚为洪流。有组织的声音要比孤独的呐喊更有利于表达权利要求。团结他人以便共同表达,也是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的本性需求。也就是说,人权保障需要集体的力量。材料中如果仅仅是一位母亲去抗议医院,可能的结果是医院赔偿或是直接不理睬她,但是当个人的诉求上升到了一个集体的诉求时,就会引发巨大的效应,这种效应是不可低估的。这让我想起了近几年的农民工维权事件,从一开始的几个人讨要工资无果甚至性命不保,到后来的集体索要工资,再到后来的成立农民工维权联盟,好心律师无偿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加上各大媒体声援,农民工权利得到维护。这就是集体的力量的一个体现。(2) 我们要敢于行使自己的权利,敢于在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团结起来,共同寻求维权的办法。法律允许下的结社、集会都是可以尝试的。但是现实却不那么乐观,我们似乎养成了一种习惯,当别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自己无动于衷,而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抱着“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任凭侵权行为愈发猖狂。这当然不仅是个人原因,这种情况的产生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法律保障的力度等等都是有关的。三、 民主是人权保障的前提。(1) 自由的君主对应自由的人民,专制的君主对应奴化的人民。所以国家的民主程度与人权保障的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一个较为民主的政体里,人权更容易得到重视和保障,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但是英国的民主程度是有目共睹的。议员若不倾听人民的呼声,竞选时若不提及改善选民的权益,选民有权不选你。这种政治制度下,人民的呼声就会很容易地向上传递。(2) 材料中在医院集会前的这些母亲推动立法,最终使议会大厦涤荡新秩序,可见英国的民主程度之高。但是这在今天的中国却是难以实现的。人大代表的选举不公开不透明,表面上代表人民,事实上人民连他是谁都不知道,莫名被代表。我唯一的一次选举是选校团委干部,去了被告知是等额选举,如果不填满选票视作无效票,最后所有候选人全票当选。高三的时候班上一半的同学请假回到农村选举人大代表,后来询问他们情况,回答的时候充满愤怒,原因是候选人有两个,但是事前已经商量好选谁了,如果投票的时候谁弃权后者是选了另外的人,家里人可就遭殃了。我能理解他们的“遭殃”是什么意思,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农村家庭补助的低保金、五保金、种子、牲口等掌握在村支书的手里面,“遭殃”可能是拿不到这些补助。这样选举出来的干部无法代表人民群众。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和经济的告诉发展不相匹配,如果要改变当今社会人们不愿维权的现状,政治制度改革是关键。四、 人权的保障离不开法律(1) 集体抗议所获得的权益是暂时的,是属于抗议者的。但是如果要长远及有效地保障人权,法律无疑是最有力的。法律是一种具有普遍效力、较为稳定的正式制度。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是一种具有特殊强制性和专门实施机制的制度。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人们都必须遵守法律,否则将招致国家强制力的干涉,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材料中英国母亲们的伟大在于她们不仅仅维护了自身的权利,而且呼吁制定相关法律。医院这种行为一旦被法律认定为侵权,那以后类似案件认定侵权以及维权就变得简单很多。(2) 相比起来,我们国家的法律依旧不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不到位,有的甚至是空白。法律制定是一方面,法律的执行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国家有流浪人口处理条例,这个在大城市执行得比较好,但是在小城市就不一样。我的家乡是一座县城,高中的时候九三学社党中央主席来县里考察,然后政府将所有的乞讨人口集中用车送到了各个乡镇的街道上继续乞讨。地方收容所形同虚设,就几间房子,但是县政府大楼、法院大楼堪称气势恢宏,金碧堂皇。这其中,启发最深刻的是法律和民主。我刚看到这则材料最先想到的是英国人和中国人的人权观念差距巨大,但是进行分析以后,发现当前的政治制度深刻影响了人们观念的形成。材料中评价“当人们在一场不幸中失去亲人,如果这种不幸是可以通过制度的改进来消除或者减少的话,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就会自觉地承担起推动立法或者制度改进的责任,只为了避免其他人再遭受同样的痛苦。”这种高度仅仅靠人们观念的觉醒是无法达到的,一个国家如果人民代表不能代表人民,如果法律当作摆设,人们有再强的人权观念也很难实现。以上是我读了这则材料得到的启发。如果有什么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作业五:安乐死的合法化问题。安乐死是英文单词Euthanasia的中译,Euthanasia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字根Eu(好、优)和thanatas(死亡),意思是美好的、快乐的、无痛苦的死亡。安乐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称谓,如“尊严死”、“协助死亡”、“受嘱咐杀人”、“帮助性自杀”等,这些称谓的意思基本一致。日本学者将Euthanasia翻译为“安乐死”,这一译称为中国学界所继受。根据被实施安乐死的病人是否表达过其结束生命的意愿,安乐死可分为自愿和非自愿两种。前者系由病人本人通过遗嘱或口头方式肯定其意愿,后者则是本人未作表达(处于植物人状态),其亲属或监护人或其他人做出决定。安乐死的合法化问题涉及到对生命权的含义和内容的理解问题,涉及到对生命权的保障问题。安乐死的合法化会侵犯人的生命权吗?什么是生命权?它有什么含义和内容?问题:(1)试述生命权的含义和内容。(2)中国法律对安乐死的态度:涉及哪些法律规定,主要有哪些诉讼案例?(3)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及其变化。(4)安乐死是否可以合法化?能力培养:(1)检索、阅读、解释制度规定。为了了解一个问题,我们往往需要检索相关制度规定。检索要全面。还要通过阅读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条文。然后解释这些条文。当然分析制度规定是否严密、健全、合理,是更深层次的功夫了。(2)把大的问题分为小的问题来逐一讨论,层层推进。提示:需要分别不同情况予以讨论。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问题,需要对其加以细化之后,才好予以有效的分析。大的问题往往需要分解为许多小的问题。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需要分解为两个问题:非自愿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和自愿安乐死合法化问题。非自愿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又需要分解为更小的问题:(1)其他人(什么人?)是否有权利对病人(什么样的病人?)实施安乐死?(2)如果没有权利,那么谁有义务来维系病人的生命?自愿安乐死的问题也同样需要分解为更小的问题:(1)一个人有没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生命权是否包括结束生命的权利)?(2)一个人有没有委托他人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3)其他人有没有权利接受这样的委托?参考作业五:对安乐死的探究根据被实施安乐死的病人是否表达过其结束生命的意愿,安乐死可分为自愿和非自愿两种。前者系由病人本人通过遗嘱或口头方式肯定其意愿,后者则是本人未作表达(处于植物人状态),其亲属或监护人或其他人做出决定。安乐死问题实际上是接受死亡法则的生命处置问题。这类行为实质上是以生命终结法则为基础的针对生命终结方式的处置。而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是什么呢?根据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安乐死属故意杀人罪。我国法律中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情节有“(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这两种情况即属于目前被广泛争论的安乐死。虽然安乐死在法律上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但是在实践上却采取了宽容的态度。1986年,陕西第三印染厂职工王明成为身患肝癌晚期绝症的母亲夏素文申请“安乐死”,主治医生蒲连升同意为他母亲实施安乐死,之后王明成和蒲连升以故意杀人罪刑事拘留。两年后被法院宣布无罪释放。这是我国的首例安乐死案件。2003年2月4日,,患胃癌晚期的王明成正式向医院提出了安乐死的请求。但是医院的答复是国家没有立法,不能够实施。王明成却无法像母亲那样安静地离开人世,他在病痛的挣扎中停止了呼吸。这组案例也成为了我国引发安乐死大讨论的典型案例。那么国外的法律对待安乐死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从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有人开始要求在法律上允许安乐死,并由此引发了安乐死应否合法化的大论战。从30年代到50年代,尽管英国、美国、瑞典等一些国家有人发起成立了“自愿安乐死协会”或向国会提出允许安乐死的议案。但是,由于对安乐死问题的认识不清,并且担心被人利用而导致“合法杀人”,社会上绝大部分民众反对安乐死。二战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更新,赞成安乐死的观点开始呈上升趋势,有关安乐死的民间运动和立法运动也日益增多。1967年美国建立了安乐死教育学会。1969年英国国会辩论安乐死立法法案。1976年日本举行了“国际安乐死的讨论会”,宣称要尊重人“尊严的死”的权利。1993年2月,荷兰通过了一项关于“没有希望治愈的病人有权要求结束自己生命”的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立法的国家。其后两年,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也通过了类似法案。但是国际社会的安乐死运动不是一帆风顺的,日本早在1950就再法律上承认了安乐死,但是至今没有关于安乐死的成文法;澳大利亚北方领土通过的安乐死法案不久被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裁定无效;美国佛罗里达州法院批准的安乐死裁定参众两院的特别议案驳回,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也表示反对安乐死裁定。那么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呢?我认为应当合法化。一、 出于对人权的尊重,自愿安乐死是合法的。自愿安乐死,本质上是放弃生命权,什么是生命权呢?生命权是一项以生命为内容的权利,体现为自然人对其生命的拥有、享受和处分。如果一个人享有完整的生命权,那么他就应该享有处分自己生命权的权利。人活着是应当追求幸福的,但是如果一个身患绝症的人,现有的医疗技术无法治愈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渴望安详死去,却被告知安乐死未立法,不能答应其请求,最后病人只能选择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病人的要求并没有对他人的权利有侵害,仅仅是处置自己,禁止自愿安乐死显然违背了人的主观意愿。如果将处置自己生命作为一种权利,那么权利人寻找该权利的执行者也应是正当的。但是自愿安乐死应是有条件的。不然可能导致受他人胁迫放弃自己的生命。例如荷兰安乐死法案规定:“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考虑成熟后,可自愿提出结束生命的书面请求,主治医生则应向患者详细陈述实际病情和后果预测,并由另一名医生参与诊断和确诊,可实施‘安乐死’。实施“安乐死”的手段必须是医学方法。”目前荷兰已经有超过十万人写下遗嘱同意安乐死,这说明安乐死立法的合法化是得到民众的认可的。二、 立法为民,法律应当体现公民意志。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不管投入多少资源来设法推延死亡和减少产生痛苦及残疾的风险,仍然有无数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实际上并不能避免死亡,反而遭受着极其痛苦而难以忍受的延长死亡过程的医学干预。一家肿瘤医院曾对800例身患癌症的垂危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其中因为不堪忍受痛苦,自愿要求安乐死者占到30%以上。在我国的医学实践中,一方面存在着用昂贵的代价来维持脑死亡患者“生命”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对无法忍受痛苦的绝症患者的医疗处理过程中,安乐死以隐秘或公开方式已经进行。安乐死立法符合立法的民主性原则。《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现阶段,安乐死合法化深入民心,是人心所向,是人民的意志,对安乐死立法,才能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更多的让人民参与到立法中来。三、 安乐死立法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法律不可能一旦制定就不发生改变,相反,法律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法制尚未健全、经济发展水平不够、人民观念尚未革新时,安乐死被判定为犯罪是符合国家的发展的。因为当时医疗水平比较低,安乐死合法化若为不法分子所利用,将对社会治安、舆论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但是如今,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即将死亡,人们的观念在1986年夏素文事件之后的安乐死大讨论中得到改变,据网民意愿调查统计,71%的人支持安乐死合法化。当然上网的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但是有关部门可以组织更大规模的类似调研,听取民众呼声。而且现在国际安乐死运动规模越来越大,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安乐死合法化,得到了民众的一致认可。日本、瑞士等国家支持安乐死合法化的人也与日俱增。可见在一些发达国家,民众对安乐死已由不理解到理解,由反对转而支持。安乐死作为人的权利在世界范围都具有普遍意义,为其立法的工作也是势在必行。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完善和不正确的地方恳请老师批评指正。作业六:写一篇读书报告耶林《为权利而斗争》提示:读书报告通常包括三部分:(1)对作者情况和作品年代、地位、影响等方面的概括介绍;(2)准确、全面、精炼地概述作品里你感兴趣的内容,就本课程而言,当然是有关人权的内容;(3)对上述内容进行评价,阐述你的观点。当然,这种写法只是建议而已。阅读思考题:*一、为什么是说斗争是法权(权利)概念的要素?或者,在法权形成的过程中,斗争起到了什么作用?二、为什么而斗争,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斗争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个标的物吗?*三、为什么说为权利而斗争是一种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四、为什么说主张权利同时又是一种对集体的义务?*五、为什么说权利意识是一个国家健康的政治法律秩序的基础?或者,为什么说“私权,而不是国家法律,才是一个民族政治发展的真正的学校”?参考读书报告: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读书笔记一、写作背景鲁道夫•冯•耶林(1818-1892)生于德意志北部的一个小镇上。1836年他进入海德堡大学,后又连续在柏林、哥廷根、慕尼黑等大学接受法律教育。当时在德国法学界,萨维尼的学说依然具有支配性的影响,因此,耶林在1852-1863年陆续出版的《罗马法的精神》(全四卷)以其卓尔不群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耶林一生的思想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可以分成几个阶段:从历史法学派的捍卫者,到概念法学的追随者,再到利益法学的开拓者。耶林的法学作品中有三部特别引人注目:《罗马法的精神》、《为权利而斗争》和《法律目的论》,虽然它们并不一定称的上耶林最著名的作品,但却标志着耶林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为权利而斗争》是耶林在1872年春天在维也纳那场获得满堂喝彩的告别常说而出现的。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工人阶级和资产家之间的矛盾激化,这激发了一批人对“权利”的理解。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权利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家应当适当削减自己所获利益,主动将部分权利让位于工人阶级。另一种观点认为,权利是需要自己去争夺的,即是耶林演讲中所提到的:“为权利而斗争”。此时,作为既得利益者的资本家们不愿打破利益关系,处于社会底层的工人阶级与掌握大量社会资源资本阶级矛盾重重,斗争的乌云笼罩欧洲上空。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演说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可以说,欧洲之后蓬勃兴起的权利斗争与此不无联系。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内容上,这部作品都介于《罗马法精神》和此后的《法律目的论》之间。在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之路上,《为权利而斗争》在耶林法律理论发展过程中处于中间位置。该书一经出版,立即被译成英、法、意、俄、日、匈牙利、希腊、荷兰、罗马尼亚、丹麦、捷克、波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迄今已有五十多个译本,这部作品获得的国际承认非同一般。二、写作思路《为权利而斗争》的郑永流中译本全书字数七万余,层次分明,观点鲜明。全书共六个章节,一二章节论证了斗争对于法的重要性,即斗争是法的生命,耶林主张在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管什么么样的权利人,必须直面斗争。第三章和第四章说明了斗争于己于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为个人权利而斗争是对权利人自己的义务,也是对社会的义务,耶林举了大量民事和刑事方面的例子,说明了唯有对践踏权利的行为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加以回击,而不能作为胆小鬼而忍气吞声,才能够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五章耶林论述了培养国民的权利意识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国民权利意识的途径和条件。最后一章,耶林分析他所熟悉的罗马法,指出除了在个别时期和局部情况外,整体上罗马法并不能够体现对权利的保障和对权利理念的尊重。总体来说,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全书围绕权利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观点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三、对本书的一些理解(1)为什么是说斗争是法权(权利)概念的要素?或者,在法权形成的过程中,斗争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即是:“法的目标是和平,但是实现和平的手段是斗争”。这里的“法”应有两层含义,客观上是指由国家适用的法原则的总体、生活的法秩序,客观意义上的法是对抽象规则加以具体化而形成的个人的具体权利。法必须防御来自不法的侵害,法的目标是和平这一点无可争议,但是为什么说实现这一部目标的手段是斗争呢?耶林认为法律并不是只是非意图的、无意识的、纯粹历史力量产物的论点,而是“伴随着阵痛的产物”,在“用新法来代替旧法”的更迭发展过程中也是夹杂着奋斗的痛楚。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实现国民或是个人的权利,所有重要的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从否定者手中斗争夺取而来,法必须通过斗争这一手段而获得自身存在并得以主张。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即说明了这一点,在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为利益分配权利而斗争的过程中,不少人曾经指望资产家们主动放弃手中的部分权利,然后工人从中受益,但是事实证明,缺乏斗争,既得利益者只会愈发贪婪。最终矛盾激化爆发了一系列权利斗争运动,例如罢工运动等才使得资本家有所妥协,工人阶级斗争而来的成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究其原因,大凡一切权利面临着被侵害、被抑制的危险,即是权利人主张的权利与否定其权益主张的他人的利益相对抗,这种情况下,唯有斗争才能保障权利。所以说斗争和和平是法权的要素,和平是目的,而斗争是实现这一目的所必需的手段。(2)为什么说为权利而斗争是一种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耶林认为:权利是权利人的道德存在条件。人不但是肉体的生命,同时还是道德的生存,道德生存条件之一即主张权利。若无权利,人将归于家畜。因此,主张权利是精神上的自我保护义务,完全放弃权利是精神上的自杀。法律的完善带来了人们权利意识方面的苏醒的同时,更为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自身所拥有的权利的行使和维护。但是法律上的权利是抽象的,法具有利导性,法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利益需要,外在表现为满足人们行使权利的需要,在法律上有对个人权利的规定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权利就一定能得到保障。相反,现实中会出现很多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具体地保障自己的权利。权利是法律的价值追求,是法律产生的内在利益因子。耶林首先列举了刑事方面,盗窃和抢劫并不只是对所有权的侵害,而且是对人权的侵害,民事方面,债务人明知有债务且有支付能力,却拒绝履行,企图剥夺债权人的正当权利,同样也是对债权人人格的侵害。现实中,农民更看重自己的土地所有权,军人更看重自己的荣誉,商人更看重自己的信用,耶林想以此证明,一切权利人通过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保护自己的生存条件。对于国家也是这样,神政国家渎神是重罪,农业国家侵犯土地边界是重罪,商业国家伪造货币是重罪。总之国家和个人感觉到自己的生存条件遭到威胁时,其法感情的反应会更加强烈。然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个人往往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侵权行为采取反抗,而对于那些虽侵犯自身权利,但是担心反抗会导致对自身更不利的后果,宁愿图安逸,回避为主张权利而斗争。耶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机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科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油橄榄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油橄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乐理视唱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中医药大学《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建设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山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河南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河南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福建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上海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滞销风险管理制度内容
- 关于物业服务意识的培训
- JJF 2184-2025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 排污许可证办理合同1(2025年)
- GB/T 44890-2024行政许可工作规范
- 上海科目一考试题库参考资料1500题-上海市地方题库-0
- 军工合作合同范例
- 【7地XJ期末】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初三适应性考试模拟试卷历史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3
- 人教版历史2024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