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_第1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_第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_第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_第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念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患病率为12~50/10万人,男女之比为1:9~13。发病高峰为生育期。概念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多器1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2发病原因1、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2、自身免疫紊乱3、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化学物质4、遗传因素5、性激素失调发病原因1、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3SLE的细胞免疫紊乱T细胞

1.Th2活化增强(IL6,IL10增加)2.Th1活化减低(IL6,IFNg减少)3.CD4+CD45RO+细胞减少4.CD4-

CD8-T细胞减少B细胞

5.成熟B细胞的数量增加6.B细胞分泌Ig增加(超过50倍于正常人)7.CD5+B细胞亚型活化SLE的细胞免疫紊乱T细胞4与SLE相关的基因1.HLA-I:

HLA-DQa,DQb,DQW5,6

(与自身抗体有关)2.HLA-II:HLA-DR2,HLA-DR33.HLA-III:

C1、C1q、C1r/s、C4、C2缺乏,TNF-a表达减低4.TCR:Vb2,75.自身免疫基因:?与SLE相关的基因1.HLA-I:5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免疫系统遗传环境因素体液免疫自身免疫异常抗原性激素细胞免疫T抑制细胞T辅助细胞“失能”细胞因子B细胞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形成SLE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免疫系统遗传环境因素体液免疫自身免疫7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8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9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10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11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12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13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14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1)疲劳发热消瘦关节炎关节痛皮肤损害光过敏黏膜损害脱发胸膜炎肺损害心包炎症状发病时(%)病程中(%)6536204477532921271671390806063857858527130142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1)疲劳症状15雷诺现象血小板减少心肌炎血管炎肾损害肾病综合征中枢神经受损胃肠道病变胰腺炎淋巴结肿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2)症状发病时(%)病程中(%)33212338524181163606356741154452323雷诺现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2)症状1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抗体敏感性(%)特异性(%)dsDNA抗体Sm抗体膜DNA抗体核小体抗体抗核抗体(ANA)组蛋白抗体U1-RNP抗体SS-A(Ro)抗体SS-B(La)抗体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PCNA抗体95

99

9792805087-94704075309570

258085

9930-805025-351520-4025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抗体17012345时间(月)抗体滴度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C3/C4狼疮自身抗体演变活动性肾炎蛋白尿增加红细胞管型增加肾脏病变改善012345时间(月)抗体滴度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C18SLE的分类诊断标准

(ACR,1997)1、颊部红斑2、盘状红斑3、光过敏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7、肾损害:尿蛋白0.5/24小时或3+或细胞管型8、神经系统异常:抽搐或精神病9、血液学异常:溶贫或白细胞<4000/mm3

或淋巴细胞<1500或血小板<103/mm310、免疫学异常:dsDNA抗体+或抗心磷脂抗体+或Sm抗体+11、抗核抗体阳性*以上11项中先后或同时至少4项阳性者可诊断。敏感性97%、特异性89%SLE的分类诊断标准(ACR,1997)1、颊部红斑*19SLE的鉴别诊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Early)抗磷脂综合征(APS)血管炎(Vasculitiy)药物性狼疮(DIL)SLE的鉴别诊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20WHO狼疮肾炎分类标准(1989)I类正常a无改变(以所有方法检查)b光镜正常,但电镜或免疫荧光检查有沉积II类单纯系膜性肾炎

a系膜增宽和/或轻度细胞增生;b中度细胞增生III类局灶性肾炎A局灶节段性肾炎

a“活动性”坏死性病变;b“活动性”及硬化性病变

B局灶增殖性肾炎

a“活动性”坏死性病变;b“活动性”及硬化性病变IV类弥漫增殖性肾炎

a无节段性病变;b有“活动性”坏死性病变c有“活动性”及硬化性病变;d有硬化性病变V类弥漫性膜性肾病

a单纯膜性肾病;b伴II型病变c伴III型病变;d伴IV型病变VI类进展性硬化性肾炎

(148例肾穿结果)

WHO狼疮肾炎分类标准(1989)I类正常2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依据临床为主检验为辅正确运用诊断标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依据临床为主2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1、病人教育2、早期治疗3、联合治疗4、方案及剂量个体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1、病人教育23SLE治疗的药物选择发热浆膜炎关节炎皮损肌炎肾炎血管炎神经精神症状心肌炎狼疮肺炎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脾肿大淋巴结肿大+++—————————————++——————————++++++++++++—+—————+++++++——NSAIDs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有指征;—无指征;SLE治疗的药物选择发热+—+—NSAIDs抗疟24轻症SLE的治疗病人教育

—正确认识—避免UV照射—避免过度疲劳—注意症状和体征的变化—遵医嘱治疗—按时复诊2.止痛药3.NSAIDs4.外用激素软膏/霜剂治疗皮疹5.防晒霜(防晒指数≥15)6.休息(有复发表现时)7.抗疟药8.小剂量激素(≤10mg/d)1999年ACR《SLE转诊和治疗指南》Arthritis&Rheum1999,9:1785-96轻症SLE的治疗病人教育1999年ACR《SLE转诊和治疗指25SLE治疗方案的选择1.激素

强的松:0.5-1mg/kg/d,渐减量。甲基强的松龙:0.5-1g/d×32.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200-800mg静滴,2-4周羟氯喹:0.2-0.4/d爱若华:10-20mg硫唑嘌呤:50-100mg/d环孢菌素:3-5mg/kg

骁悉:10-30mg/d甲氨喋呤:10-15mg/w3.免疫球蛋白4.免疫吸附及干细胞移植5.中药帕夫林、雷公藤6.其他达那唑、溴隐亭、T细胞疫苗

SLE治疗方案的选择1.激素26SLE治疗中环磷酰胺的应用传统用法:

200-800mg静滴,2-4周一次;100mg,口服,1次/日。小冲击:

400mg静滴,2周一次,连续3月后改4周一次,连续3月,每2月一次。

(1)出血性膀胱炎很少发生(~1%),而国外达5-10%。(2)致癌:不肯定。本院尚无发生者。(3)恶心,脱发,白细胞减少。SLE治疗中环磷酰胺的应用传统用法:(1)出血性膀胱炎很27CTX—SLE治疗的金标准NIH1.CTX>MP2.CTX+MP>MP3.CTX+GCiv>CTX+GCpoEuroCTX500mg/2W×3m=800mg/mCTX—SLE治疗的金标准NIH28?规范化治疗规范化用药(足量足疗程)其它免疫抑制剂新型免疫抑制剂植物药、免疫净化T细胞疫苗、干细胞移植早期确定SLE的诊断评估预后病人教育激素(0.5~1mg/kg/d)免疫抑制剂其它:丙球、维甲酸、丹那唑定期评估疾病活动性2002年ACR修订的RA治疗指南疗效好病情改善疗效差(≥3个月)?规范化治疗规范化用药其它免疫抑制剂早期29免疫净化对难治性SLE治疗作用的评价1.

疗效:免疫吸附和细胞清除治疗对顽固性SLE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少。2.

适应症:严格选择适应症(正规治疗无效,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多种自身抗体阳性,非晚期患者,无重要脏器受累等)。3.

方法:1次/W×4-8;或每日一次×3。

4.

联合治疗: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如CTX小冲击,既有近期疗效,又可能取得远期的效果。

Weissman,JRheum.2000免疫净化对难治性SLE1.疗效:免疫吸附和细胞30T细胞疫苗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患者临床症状LJH低热、乏力、脱发、关节痛无WZZ皮疹、雷诺现象无HK皮疹无ZDW乏力、口腔溃疡无YSF无无

YZY无无

治疗前治疗后T细胞疫苗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患者临床症状LJH低热、31概念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患病率为12~50/10万人,男女之比为1:9~13。发病高峰为生育期。概念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多器32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33发病原因1、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2、自身免疫紊乱3、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化学物质4、遗传因素5、性激素失调发病原因1、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34SLE的细胞免疫紊乱T细胞

1.Th2活化增强(IL6,IL10增加)2.Th1活化减低(IL6,IFNg减少)3.CD4+CD45RO+细胞减少4.CD4-

CD8-T细胞减少B细胞

5.成熟B细胞的数量增加6.B细胞分泌Ig增加(超过50倍于正常人)7.CD5+B细胞亚型活化SLE的细胞免疫紊乱T细胞35与SLE相关的基因1.HLA-I:

HLA-DQa,DQb,DQW5,6

(与自身抗体有关)2.HLA-II:HLA-DR2,HLA-DR33.HLA-III:

C1、C1q、C1r/s、C4、C2缺乏,TNF-a表达减低4.TCR:Vb2,75.自身免疫基因:?与SLE相关的基因1.HLA-I:36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37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免疫系统遗传环境因素体液免疫自身免疫异常抗原性激素细胞免疫T抑制细胞T辅助细胞“失能”细胞因子B细胞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形成SLE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免疫系统遗传环境因素体液免疫自身免疫38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39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40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41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42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43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44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课件4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1)疲劳发热消瘦关节炎关节痛皮肤损害光过敏黏膜损害脱发胸膜炎肺损害心包炎症状发病时(%)病程中(%)6536204477532921271671390806063857858527130142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1)疲劳症状46雷诺现象血小板减少心肌炎血管炎肾损害肾病综合征中枢神经受损胃肠道病变胰腺炎淋巴结肿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2)症状发病时(%)病程中(%)33212338524181163606356741154452323雷诺现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2)症状47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抗体敏感性(%)特异性(%)dsDNA抗体Sm抗体膜DNA抗体核小体抗体抗核抗体(ANA)组蛋白抗体U1-RNP抗体SS-A(Ro)抗体SS-B(La)抗体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PCNA抗体95

99

9792805087-94704075309570

258085

9930-805025-351520-4025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抗体48012345时间(月)抗体滴度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C3/C4狼疮自身抗体演变活动性肾炎蛋白尿增加红细胞管型增加肾脏病变改善012345时间(月)抗体滴度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C49SLE的分类诊断标准

(ACR,1997)1、颊部红斑2、盘状红斑3、光过敏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7、肾损害:尿蛋白0.5/24小时或3+或细胞管型8、神经系统异常:抽搐或精神病9、血液学异常:溶贫或白细胞<4000/mm3

或淋巴细胞<1500或血小板<103/mm310、免疫学异常:dsDNA抗体+或抗心磷脂抗体+或Sm抗体+11、抗核抗体阳性*以上11项中先后或同时至少4项阳性者可诊断。敏感性97%、特异性89%SLE的分类诊断标准(ACR,1997)1、颊部红斑*50SLE的鉴别诊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Early)抗磷脂综合征(APS)血管炎(Vasculitiy)药物性狼疮(DIL)SLE的鉴别诊断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51WHO狼疮肾炎分类标准(1989)I类正常a无改变(以所有方法检查)b光镜正常,但电镜或免疫荧光检查有沉积II类单纯系膜性肾炎

a系膜增宽和/或轻度细胞增生;b中度细胞增生III类局灶性肾炎A局灶节段性肾炎

a“活动性”坏死性病变;b“活动性”及硬化性病变

B局灶增殖性肾炎

a“活动性”坏死性病变;b“活动性”及硬化性病变IV类弥漫增殖性肾炎

a无节段性病变;b有“活动性”坏死性病变c有“活动性”及硬化性病变;d有硬化性病变V类弥漫性膜性肾病

a单纯膜性肾病;b伴II型病变c伴III型病变;d伴IV型病变VI类进展性硬化性肾炎

(148例肾穿结果)

WHO狼疮肾炎分类标准(1989)I类正常5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依据临床为主检验为辅正确运用诊断标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依据临床为主5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1、病人教育2、早期治疗3、联合治疗4、方案及剂量个体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1、病人教育54SLE治疗的药物选择发热浆膜炎关节炎皮损肌炎肾炎血管炎神经精神症状心肌炎狼疮肺炎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脾肿大淋巴结肿大+++—————————————++——————————++++++++++++—+—————+++++++——NSAIDs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有指征;—无指征;SLE治疗的药物选择发热+—+—NSAIDs抗疟55轻症SLE的治疗病人教育

—正确认识—避免UV照射—避免过度疲劳—注意症状和体征的变化—遵医嘱治疗—按时复诊2.止痛药3.NSAIDs4.外用激素软膏/霜剂治疗皮疹5.防晒霜(防晒指数≥15)6.休息(有复发表现时)7.抗疟药8.小剂量激素(≤10mg/d)1999年ACR《SLE转诊和治疗指南》Arthritis&Rheum1999,9:1785-96轻症SLE的治疗病人教育1999年ACR《SLE转诊和治疗指56SLE治疗方案的选择1.激素

强的松:0.5-1mg/kg/d,渐减量。甲基强的松龙:0.5-1g/d×32.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200-800mg静滴,2-4周羟氯喹:0.2-0.4/d爱若华:10-20mg硫唑嘌呤:50-100mg/d环孢菌素:3-5mg/kg

骁悉:10-30mg/d甲氨喋呤:10-15mg/w3.免疫球蛋白4.免疫吸附及干细胞移植5.中药帕夫林、雷公藤6.其他达那唑、溴隐亭、T细胞疫苗

SLE治疗方案的选择1.激素57SLE治疗中环磷酰胺的应用传统用法:

200-800mg静滴,2-4周一次;100mg,口服,1次/日。小冲击:

400mg静滴,2周一次,连续3月后改4周一次,连续3月,每2月一次。

(1)出血性膀胱炎很少发生(~1%),而国外达5-10%。(2)致癌:不肯定。本院尚无发生者。(3)恶心,脱发,白细胞减少。SLE治疗中环磷酰胺的应用传统用法:(1)出血性膀胱炎很58CTX—SLE治疗的金标准NIH1.CTX>MP2.CTX+MP>MP3.CTX+GCiv>CTX+GCpoEuroCTX500mg/2W×3m=800mg/mCTX—SLE治疗的金标准NIH59?规范化治疗规范化用药(足量足疗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