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形象课件-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beaa0c865a0ef10cf6aaea925a98e4/c4beaa0c865a0ef10cf6aaea925a98e41.gif)
![诗歌鉴赏-形象课件-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beaa0c865a0ef10cf6aaea925a98e4/c4beaa0c865a0ef10cf6aaea925a98e42.gif)
![诗歌鉴赏-形象课件-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beaa0c865a0ef10cf6aaea925a98e4/c4beaa0c865a0ef10cf6aaea925a98e43.gif)
![诗歌鉴赏-形象课件-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beaa0c865a0ef10cf6aaea925a98e4/c4beaa0c865a0ef10cf6aaea925a98e44.gif)
![诗歌鉴赏-形象课件-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beaa0c865a0ef10cf6aaea925a98e4/c4beaa0c865a0ef10cf6aaea925a98e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语言鉴赏炼字/炼句语言风格主题评价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思想情感观点态度表达技巧构思立意表达方式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语言鉴赏炼12021年——形象(一)高考古代诗歌鉴赏2021年——形象(一)高考古代诗歌鉴赏2①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形象。③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答:①颔联和颈联描写了水、村、鸡、犬等景象(意象)。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形象。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①这首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高考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或描述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①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根据诗歌、散文、小说3诗歌的形象是指诗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从而形成的、借以寄寓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高考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或描述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鉴赏古代诗歌形象题,类型多,难度大,考查频率高,因此考生应格外重视,加强训练。考点解读诗歌的形象是指诗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从而形成的4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深层解读】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借助具有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情感的事物。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意象自然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深层解读】借助5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的区别
事物形象与景物形象有所不同,从描写对象上看,物象是咏物诗中的主体形象,而景物形象在其他诗中无主次之分;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同一种事物,可以是事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形象。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的区别事物形象与景物形象有所不同,从6
鉴赏人物形象第一章鉴赏人物形象第一章7设问方式:①这首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形象。③有人认为,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是“……”的形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④比较两首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异同。设问方式:8【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形象,即写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清高脱俗等。第二步,分析文本,即阐述为什么是这种特点,从诗中的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第三步,指明作用,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参考句式】①这首诗歌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②诗歌通过()(如语言、手法、内容等)。③抒发(或“体现”“表现”等)了作者(或“诗人”“词人”“主人公”)()的情感(或“态度”“情操”等)。【答题步骤】9例:(2017·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送子由使契丹[宋]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例:(2017·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0
①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性格。②通过诗歌的注释1可知,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苏轼时知杭州。苏轼兄弟情谊深厚,已是天各一方,相隔千里。从题目“送子由使契丹”,可知写此诗是为弟弟壮行。此外,从描写看,“云海相望”“那因远适更沾巾”。虽天各一方,无法送行,但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化用典故,显得乐观。③苏轼是豪放派词人,首联中体现了其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①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性格。②通过诗歌的注释1可知,苏辙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形象。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高考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或描述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②通过诗歌的注释1可知,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情感(追求、理想)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③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①这首诗歌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是年四月,拿干薪到了截止期限。①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形象。八月,除焕章阁待制(仍是虚衔),再与祠禄。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鉴赏事物形象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第一步,概括形象,即写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清高脱俗等。①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性格。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鉴赏事物形象第二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鉴赏事物形象第12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形象两个关键要素。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13【设问方式】①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形象。②诗歌中的语句描写体现了形象(物象)怎样的品性特点?③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设问方式】14诗人笔下的诗中描绘的诗中的+物+物的特征+诗人托物寓意诗人借物喻人诗人以物自喻诗人托物明理诗人托物象征诗人托物寓意诗人借物喻人+寓意表达诗人……情感(追求、理想)表明了……生活哲理象征了……人物或精神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诗人笔下的诗中描绘的诗中的+物+物的特征+诗人托物寓15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八月,除焕章阁待制(仍是虚衔),再与祠禄。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同一种事物,可以是事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八月,除焕章阁待制(仍是虚衔),再与祠禄。①这首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借助具有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情感的事物。是年四月,拿干薪到了截止期限。是年四月,拿干薪到了截止期限。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一切新功能新服务,都要尊重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把产品体验做到极致!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是年四月,拿干薪到了截止期限。五月,召赴杭州,辞;六月,奉旨不许,再辞;八月,除焕章阁待制(仍是虚衔),再与祠禄。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野菊16①“在野有幽色”写出了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概括物象表层特点)②“肯为无人减妙香”,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诗人以物自喻,写野菊即在写自己。(分析物象内涵)③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点出物象意义)①“在野有幽色”写出了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1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即事[宋]王安石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8答:①颔联和颈联描写了水、村、鸡、犬等景象(意象)。(1分)②构成了(描写了)一幅恬静优美、闲适恬淡的农村生活画面:流水淙淙,村舍稀疏,鸡犬相闻,人们生活悠闲安逸。营造了自由宁静的氛围。(3分)③表现了作者在日暖花繁的山村午景中的自由闲适(悠闲自在)之情。(2分)答:①颔联和颈联描写了水、村、鸡、犬等景象(意象)。(1分)19一切新功能新服务,都要尊重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把产品体验做到极致!——金山办公软件下课啦一切新功能新服务,都要尊重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把产品体验做到20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语言鉴赏炼字/炼句语言风格主题评价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思想情感观点态度表达技巧构思立意表达方式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语言鉴赏炼212021年——形象(一)高考古代诗歌鉴赏2021年——形象(一)高考古代诗歌鉴赏22①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形象。③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答:①颔联和颈联描写了水、村、鸡、犬等景象(意象)。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形象。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①这首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高考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或描述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①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根据诗歌、散文、小说23诗歌的形象是指诗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从而形成的、借以寄寓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高考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或描述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鉴赏古代诗歌形象题,类型多,难度大,考查频率高,因此考生应格外重视,加强训练。考点解读诗歌的形象是指诗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从而形成的24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深层解读】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借助具有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情感的事物。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意象自然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深层解读】借助25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的区别
事物形象与景物形象有所不同,从描写对象上看,物象是咏物诗中的主体形象,而景物形象在其他诗中无主次之分;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同一种事物,可以是事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形象。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的区别事物形象与景物形象有所不同,从26
鉴赏人物形象第一章鉴赏人物形象第一章27设问方式:①这首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形象。③有人认为,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是“……”的形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④比较两首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异同。设问方式:28【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形象,即写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清高脱俗等。第二步,分析文本,即阐述为什么是这种特点,从诗中的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第三步,指明作用,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参考句式】①这首诗歌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②诗歌通过()(如语言、手法、内容等)。③抒发(或“体现”“表现”等)了作者(或“诗人”“词人”“主人公”)()的情感(或“态度”“情操”等)。【答题步骤】29例:(2017·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送子由使契丹[宋]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例:(2017·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30
①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性格。②通过诗歌的注释1可知,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苏轼时知杭州。苏轼兄弟情谊深厚,已是天各一方,相隔千里。从题目“送子由使契丹”,可知写此诗是为弟弟壮行。此外,从描写看,“云海相望”“那因远适更沾巾”。虽天各一方,无法送行,但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化用典故,显得乐观。③苏轼是豪放派词人,首联中体现了其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①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性格。②通过诗歌的注释1可知,苏辙3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形象。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高考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或描述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②通过诗歌的注释1可知,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情感(追求、理想)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③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①这首诗歌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是年四月,拿干薪到了截止期限。①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形象。八月,除焕章阁待制(仍是虚衔),再与祠禄。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鉴赏事物形象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第一步,概括形象,即写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清高脱俗等。①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性格。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鉴赏事物形象第二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鉴赏事物形象第32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形象两个关键要素。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33【设问方式】①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形象。②诗歌中的语句描写体现了形象(物象)怎样的品性特点?③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设问方式】34诗人笔下的诗中描绘的诗中的+物+物的特征+诗人托物寓意诗人借物喻人诗人以物自喻诗人托物明理诗人托物象征诗人托物寓意诗人借物喻人+寓意表达诗人……情感(追求、理想)表明了……生活哲理象征了……人物或精神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诗人笔下的诗中描绘的诗中的+物+物的特征+诗人托物寓35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八月,除焕章阁待制(仍是虚衔),再与祠禄。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同一种事物,可以是事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八月,除焕章阁待制(仍是虚衔),再与祠禄。①这首诗歌中塑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沙发布料的创新设计与制作工艺
- 老年人居住的小户型公寓设计要点
- DB35T 2240-2024公共数据清洗技术要求
- 二手房转让合同样本大全
- 中外双向投资合同
- 专业派遣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 上海市设备采购合同模版
- 不动产附条件赠与合同协议书
- 个人借款延期还款合同模板
- 个人房产互换合同
- 数字营销广告技术行业rta巨量引擎实时接口
-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检查规程
- 线性系统理论郑大钟第二版
- 宁骚公共政策学完整版笔记
- 项目负责人考试题库含答案
- GB/T 7251.5-201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部分:公用电网电力配电成套设备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勇者斗恶龙9(DQ9)全任务攻略
- 经颅磁刺激的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参考教学课件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群文阅读“神话故事之人物形象”PPT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