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与《苔丝》课件_第1页
哈代与《苔丝》课件_第2页
哈代与《苔丝》课件_第3页
哈代与《苔丝》课件_第4页
哈代与《苔丝》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omasHardy

(1840—1928)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韦伯称他是“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

一、生平1840年出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多塞特郡一个石匠家庭。1856年—1862年,跟一名建筑师做学徒。在此期间,受巴恩斯的影响,开始研读文学和哲学著作。青少年时期,一直都生活在农业郡,对农民的生活、性格、风俗、语言等极为熟悉。生平研究应注意问题:哈代从事建筑工作对其文学的影响:使其小说的结构严谨有序;哈代所生活的英国南部的多塞特镇是其小说创作的背景;

Hardy’sCottage

哈代在英国文坛上曾一度被忽视,晚年倍受英国人推崇。1928年,哈代去世。遗体葬在威斯特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WestminsterAbbeyPoet’sCorner性格与环境小说这个分类题名也表明,哈代要在小说中描写人与环境的冲突。哈代以强烈的时空感来表现与人物性格相冲突的活动环境,用时空烘托人物的悲剧命运,从而形成悲剧性的故事时空结构。在情节构思中,哈代笔下的悲剧人物赖以活动的空间环境大都是威塞克斯区域内的户外。它把有限的威塞克斯乡村环境与无限的宇宙空间相联系,象征性地表现了人物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对理想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对现实环境的不满。《远离尘嚣》(1874)《还乡》(1878)《德伯家的苔丝》(1891)《无名的裘德》(1895)哈代把注意力集中到英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状况上,创作了一些列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宗法制农村在资本主义入侵后发生的变化,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给乡村人民带来的灾难。哈代从农村生活的绝对贫困化以及从人的情感特性被物质文明所毁灭的角度入手,在道德审美的层次上,揭露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但是哈代未能辨证地评价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没有考虑到这种过程是历史进步的结果,而陷入了宗法制度的幻想。同时哈代用唯心论解释社会变化的原因,认为这是一种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神秘力量所造成的,是一种不能抗拒的命运。因此,他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人类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宿命论思想。乡土小说哈代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故乡多赛特郡度过的。多赛特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郡,至19世纪后期那里还没有什么工业,全是乡村。这里不仅景色优美、简朴宁静,而且保留了许多乡村特有的古老的风俗习惯。哈代生于斯,长于斯,非常熟悉故乡的风土人情,热爱宁静的田园生活。后来哈代就以故乡的这片土地为背景虚构出了“威塞克斯郡”。在他笔下,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水乳交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威塞克斯小说”

(WessexNovels)哈代最有成就的作品是名为“威塞克斯小说”的一系列小说。威塞克斯是哈代家乡的古地名,哈代用威塞克斯的同一背景把多部小说联成一体。主要内容是描写19世纪后半期英国宗法制农村社会的衰亡,表现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情节曲折,有头有尾,引人入胜;作品里的大自然风貌常常采取摄影式的描写手法,不仅色彩纷呈,而且情景交融,地方色彩浓重,每一部小说都是一幅绝妙的英国农村风俗画。正如中国的小说家沈从文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湘西世界一样,19世纪的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也用他的“威塞克斯小说”系列使他的家乡跟着他的名字走遍了世界。

‘乡土小说’背景资料:威塞克斯(英语:Wessex)其实就是“西撒克逊”(WestSaxons)之意,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一个王国。其立国的时间大概是495年。威塞克斯不再成为政治概念,而成为地理概念,一般指英国的多塞特郡。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不列颠以后,相继建立10来个小王国。经过合并剩下7个:威塞克斯、苏塞克斯、埃塞克斯、东盎格利亚、诺森布里亚、麦西亚、肯特,史称“七国时代”(600-870年),7个王国中以威塞克斯最强,国王爱格伯特(802-839年)于829年初统一英格兰,开始了威塞克斯王朝的统治。与维京人的斗争贯穿了威塞克斯王朝整个历史过程。后诺曼公爵威廉挥戈而来,黑斯廷斯战役杀死哈罗德二世征服英格兰。从此,英国结束了威塞克斯王朝统治时期,开始了诺曼王朝的统治。《还乡》(TheReturnoftheNative)姚伯:生于荒原—走向繁华世界—复归荒原游苔莎:生于繁华世界—流落荒原—意欲逃离荒原双重自觉性的体现。反映人生,暴露人生,批判人生。艺术上创新。3、诗歌《今昔之歌》、《时间的笑柄》等。主题:对人类命运的思索,这思索具有宿命色彩的悲观主义。基调:悲观的。Mankindshallcease,——soletitbe.

——《我对爱神说》三、创作的特色1、艺术形式上,是属于传统文学的。注重对情节、场景、人物形象等的描写。2、思想意识上,是属于现代的。特定的环境与事件中,阐发对生命、对人类的悲剧性感受和思索。TessoftheD‘Urbervilles

《德伯家的苔丝》(1891)四、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它描写贫穷农家女子苔丝短促而不幸的一生。小说通过苔丝一家的遭遇,具体生动地描写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后小农经济解体以及个体农民走向贫困与破产的痛苦过程。小说的副题“一个纯洁的女人”,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同情女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同时也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大胆挑战。哈代的艺术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一)情节内容一位编写新郡志的牧师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时候,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乡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高兴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大的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家老太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实际上,德伯老太与这古老的武士世家毫无渊源关系,她家是靠放高利贷起家的暴发户,从北方迁到这里,这个姓也是从博物馆里找来的。(二)主题(1)通过苔丝一家的遭遇,描写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后小农经济解体、个体农民走向贫困与破产的痛苦过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让位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历史变化过程。哈代始终煞费苦心把苔丝和传统的乡村生活联系在一起,以苔丝表现“现代痛苦”。在这一层上说,苔丝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2)作品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和顽固性,抨击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苔丝是资本主义社会专制和暴力及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无辜牺牲品。亚雷:肉体毁灭克莱:精神毁灭苔丝所受的种种压迫是农民所处苦境的写照。她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农业资本家的剥削,并受到富家子弟的污辱。但是使她陷入绝境的是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偏见。代表这种偏见的克莱对她的遗弃,使她精神上遭到沉重的打击,是造成她的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哈代的小说具有浓厚的悲观色彩。人的悲剧都是冥冥中由神的意志安排,无论人们怎样努力和反抗终归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他的小说在情节和结构的安排上也反映出宿命论的观点,导致主人公悲剧的每一个步骤,都被写成是不可避免的事件。他甚至用神秘的预兆、诅咒等手法来渲染悲剧的必然性。(三)人物形象分析苔丝的形象: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她是一位纯洁、善良、美丽、坚强并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少女;她珍视感情和爱情;她坦然接受了“杀人犯”的刑罚,接受悲剧的结局;不能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苔丝悲剧的原因社会悲剧: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现实。亚雷·德伯代表的暴力与恶势力,克莱代表传统伦理道德。性格悲剧:在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的同时,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命运悲剧:一生充满偶然因素,受命运摆布。小说的副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寄予了哈代对苔丝深厚的同情,作者认为她是无罪的,是个受难者。他赋予苔丝一切美好的品质,勤劳勇敢又富于反抗性,她坚持自食其力的尊严,反抗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道德。她不慕虚荣,不希罕贵族出身的祖先。她对克莱的爱是真诚的,她不是觊觎他的财产,而是想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和“爱的奴隶”。她也有旧时代的弱点,旧的道德观在她身上还有影响,她既认为自己的失身是无辜的,又觉得自己在命运面前是有罪的,她既有反抗命运的一面,又有听天由命的一面,因而有时不免陷入自悲自叹。亚雷: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代表着资产阶级社会的权力、财富和罪恶。克莱:是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作者一方面出于对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痛恨,谴责了克莱;另一方面出于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又美化了克莱。克莱唤醒了苔丝对新生活的憧憬,而后又无情地将她抛弃,在精神上彻底毁灭了苔丝,这打击比亚雷给苔丝的更致命。1、以心理描写塑造人物,人物形象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小说情节集中,条理清晰,全书结构布局清晰。女主人公苔丝的形象是全书的中心,整部作品都是围绕着她构建起来的。3、小说中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往往和人物的命运描写密切配合,既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又使景物描写具有烘托、反衬和象征的作用。如苔丝被亚雷骗奸的那个晚上,森林中昏暗多雾,四面不见人,亚雷乘机奸污了疲倦已极的苔丝,大自然竟成了歹徒伤天害理的帮凶。(四)小说艺术特色山峦尽收眼底,太阳照耀着广阔的田野,为那片风景增添了气势恢弘的特点,小路是白色的,低矮的树篱的枝条纠结在一起,大气也是清澈透明的。就在下面的山谷里,世界似乎是按照较小的但是更为精巧的规模建造的;田地只是一些围场,从高处看去,它们缩小了,所以下面的树篱就好像是用深绿色的线织成的网,铺展在浅绿色的草地上。下面的大气是宁静的,染上了一层浅蓝,甚至连被艺术家称作中景的部分,也染上了那种颜色,但是远方的地平线染上的却是浓重的深蓝。这儿的耕地很少,面积不大;这儿的景物除了很少的例外,只见那些广阔的生长茂盛的大片草地和树木覆盖着大山中间的山峦和小谷。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小说出色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两家德伯的对比,一家贫穷,一家富有;一家确系德伯家族的后裔,一家则是冒名顶替。对苔丝悲剧均负有一定责任的两个人物克莱和亚雷也存在着对比,一个比较纯洁,一个淫邪不正;一个因无力摆脱传统道德的偏见而遗弃苔丝,最终幡然醒悟,一个则出于卑鄙的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