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福鲁迅祝福鲁迅1导语设计在西方的童话世界,在一个圣诞节狂欢的夜晚,寒冷的街道弥漫着烤鸭的香味,她手捧火柴微弱的温暖,在美丽的梦境中飞去了天堂,这个人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东方鲁迅先生的笔下,在同样充满着节日欢快的气氛中,她带着对鬼魂的恐惧,寂然地死去,这个人是祥林嫂。导语设计在西方的童话世界,在一个圣诞节狂欢的夜晚,寒冷的街道2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3主要成就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主要成就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4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5①祥林嫂婆婆有什么权力来卖她?大伯有什么权力来收屋?(3)祥林嫂的主要心理是什么?以“我”的见闻为线索;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为有这样的罪恶感,她才“怕暗夜,怕鬼影”。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草窠蹙缩歆享牲醴唾弃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出于善意,从主观上讲,她想帮助祥林嫂找到“赎罪”的办法,救祥林嫂出苦海。家庭压迫三部曲:虐待——绑架——出卖。《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1)是祥林嫂沉溺于丧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对生活丧失信心了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来?明确: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祥林嫂被四婶赶出家门,卫老婆子再也没有帮她介绍打工的人家了,因为她认为祥林嫂再也没有能力充当她赚钱的工具。蹒跚一瞥驯熟俨然醉醺醺最后一句的“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板书“神权”)精神压迫三部曲:诋毁——恐吓——惩罚。题目解说《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祝福原意是指一种旧俗,即除夕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①祥林嫂婆婆有什么权力来卖她?大伯有什么权力来收屋?题目解说6自主预学,掌握字音寒暄
送灶陈抟朱拓
荸荠草窠
蹙缩歆享牲醴
唾弃门槛
咀嚼
渣滓
炮烙
窈陷蹒跚一瞥
驯熟俨然醉醺醺xuānzàotuántà
bíqíkănjŭjúezĭpáoluòyăokēcùxīnlĭ
tuò
pánshānpiēxùnyănxūn自主预学,掌握字音xuānzàotuántàbí7自主预学1、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明确: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情节结构如下: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3——33)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54——65)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1)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112)自主预学1、阅读课文,理清思路8情节——内容————顺序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祥林嫂凄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被迫改嫁祥林嫂再到鲁镇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倒叙情节——内容————顺序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倒叙9倒叙的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倒叙的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10自主预学,整体感知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故事情节明确:本文是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先是祥林嫂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满足、有笑影、白胖了),后被婆家卖掉,拼死反抗。再婚后丈夫有力气,有自己的房子,生了儿子,祥林嫂胖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她又流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被鲁镇的人歧视,被鲁四老爷鄙视,对地狱充满了恐惧。柳妈教她捐门槛赎罪,捐门槛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可回来后参加祭祖仪式仍被拒绝,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在祝福的夜中如草芥一般死去。自主预学,整体感知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故事情节11自主预学,重点探究3.小说有几条线索?明确:有三条。以“我”的见闻为线索;以“祝福”为线索;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线索。自主预学,重点探究3.小说有几条线索?12自主预学,重点探究4.探讨祥林嫂的生命轨迹(1)简述祥林嫂的主要生活经历。明确:丧夫——做工——被卖——丧子——做工——被撵——丧命(2)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在什么时间?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结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自主预学,重点探究4.探讨祥林嫂的生命轨迹13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小组讨论“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阐述理由。探讨主观原因(1)是祥林嫂沉溺于丧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对生活丧失信心了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来?明确:祥林嫂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生命富有韧性。面对苦难,她选择了承受,先后两次到鲁镇做工。被卖时做了拼死的反抗,甚至临死前还捐了门槛,说明她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她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第一做工和被卖后的那段生活,她很满足,有了笑容,胖了。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14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小组讨论“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阐述理由。探讨主观原因(2)如何认识祥林嫂身上的反抗精神?明确:祥林嫂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社会秩序一味遵从。她为了守节,不惜以死抗争。再嫁后心里一直有极强的罪恶感。鲁家不让她参加祭祀,她没有一点不平和抗争,而是认为自己不干净去捐门槛,以求获得宽恕。她从没有对压迫她的封建思想提出什么疑问,更不用说进行反抗,而是顺从地承认自己的“罪过“,希望得到饶恕。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15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小组讨论“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阐述理由。探讨主观原因(3)祥林嫂的主要心理是什么?明确:①贞节观。(板书“贞节观”)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的,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委靡,心怀恐惧。②迷信思想。(板书“迷信思想”)迷信思想是封建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就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这样的罪恶感,她才“怕暗夜,怕鬼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直到死,她还念念不忘,担心地狱。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社会。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16合作共学探讨客观原因:是哪些原因使她屡遭不幸,走投无路,在极度痛苦中悲惨死去的?①祥林嫂婆婆有什么权力来卖她?大伯有什么权力来收屋?明确:族权。家庭压迫三部曲:虐待——绑架——出卖。②祥林嫂的名字是什么?她的丈夫死了,人们为什么仍然叫她祥林嫂?而她的第二个丈夫明明叫贺老六,但人们为什么还叫她祥林嫂?祥林嫂被卖改嫁,为什么进行“出格”的反抗?她的再嫁为什么被认为“败坏风俗”?明确:夫权。③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侮辱和迫害,靠的又是什么?明确:政权。社会压迫三部曲:利用——限制——抛弃。④祥林嫂为什么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她临死前对“灵魂”的怀疑有什么意义?明确:神权。(板书“神权”)精神压迫三部曲:诋毁——恐吓——惩罚。合作共学探讨客观原因:是哪些原因使她屡遭不幸,走投无路,在极17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祥林嫂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祥林嫂18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鲁四老爷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鲁四老爷19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柳妈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出于善意,她想给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药方,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持的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之中。柳妈自身的被害与她不经意的害人,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四婶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柳妈20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我”“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我”21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1、第一次“祝福”时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情景,有何作用?明确:富人享受,穷人艰辛,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命运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1、第一次“祝福”时描写镇上各家准备“22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2、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明确:鲁镇──封闭,突出了封建礼教的气氛;祝福景象──迷信,男拜,突出了封建礼教思想;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2、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23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3、“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这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明确: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3、“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24问题探究1.故事由谁来说?“我”。“我”是叙述者,叙述者是小说中叙述故事的人。“鲁迅”是作者,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叙述者是作者创作出来的,可能会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但叙述者与作者是有距离的。问题探究1.故事由谁来说?25合作共学2、故事的叙述者为什么不是鲁四老爷?鲁四老爷是鲁镇最有身份、地位的人,位高权重,最有话语权。“既然是她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要说呢”“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等等,可见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代言人,对祥林嫂充满厌恶、鄙视,是不适宜来叙述的。鲁四老爷是杀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是祥林嫂的对立面,他来叙述,肯定会千万百计为自己洗脱罪名,带着狡辩的情绪,也就是说叙述者的立场是不客观不公正。对一个人物,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评判往往会失之偏颇,我们要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既看到人物的这一面,也看到人物的另一面,既看到人物的优点长处,也看到人物的缺点不足,这样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是比较全面、深刻。这是小说批判性阅读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合作共学26问题探究3、
故事的叙述者为什么不是卫老婆子?卫老婆子对祥林嫂也算有情有义,两次施以援手,使得祥林嫂暂时有了安身之所,也有了生活的来源,给祥林嫂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卫老婆子的帮助是表象,背后是金钱驱动。祥林嫂被四婶赶出家门,卫老婆子再也没有帮她介绍打工的人家了,因为她认为祥林嫂再也没有能力充当她赚钱的工具。卫老婆子和祥林嫂之间纯粹是一种金钱关系。封建礼教认为女子改嫁是不遵守妇道,但是卫老婆子居然两次把一个寡妇带到了鲁家,鲁家的主人又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鲁四老爷是清楚祥林嫂的身份,那他为何又要留下祥林嫂?这种不管别人死活,赚了东家的,还要赚西家的,对于吃完原告吃被告的人,鲁迅也是不屑的。从对她的称呼“老婆子”(令人讨厌的老太婆)可见一斑。对于卫老婆子,鲁迅同样持不信任态度,自然也不能把叙述的任务交给她。问题探究3、故事的叙述者为什么不是卫老婆子?27结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丧夫——做工——被卖——丧子——做工——被撵——丧命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故事情节祥林嫂被四婶赶出家门,卫老婆子再也没有帮她介绍打工的人家了,因为她认为祥林嫂再也没有能力充当她赚钱的工具。可回来后参加祭祖仪式仍被拒绝,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在祝福的夜中如草芥一般死去。直到死,她还念念不忘,担心地狱。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极深,把佛教转世轮回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当作挽救祥林嫂的灵丹妙药,给祥林嫂造成无法支撑的精神负担,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采用第一人称“我”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将故事呈现给读者,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迷信的柳妈对祥林嫂讲有关阴司的故事使祥林嫂陷入了极端恐惧的深渊。以“我”的见闻为线索;柳妈不仅没有同情心,而且还对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她不仅对自己的不幸无知无觉,而且她还把别人的不幸和痛苦作为慰藉乃至娱乐自己的东西。对一个人物,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评判往往会失之偏颇,我们要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既看到人物的这一面,也看到人物的另一面,既看到人物的优点长处,也看到人物的缺点不足,这样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是比较全面、深刻。问题探究4.故事的叙述者为什么不是柳妈?
这是一个典型的长舌妇。她不仅对自己的不幸无知无觉,而且她还把别人的不幸和痛苦作为慰藉乃至娱乐自己的东西。柳妈不仅没有同情心,而且还对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迷信的柳妈对祥林嫂讲有关阴司的故事使祥林嫂陷入了极端恐惧的深渊。祥林嫂本来是社会罪恶的受害者,正是柳妈使祥林嫂把社会的罪过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罪过,从而最终使祥林嫂完全失去了对社会的反抗精神。我想读者不会喜欢这样的叙述者。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出于善意,从主观上讲,她想帮助祥林嫂找到“赎罪”的办法,救祥林嫂出苦海。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极深,把佛教转世轮回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当作挽救祥林嫂的灵丹妙药,给祥林嫂造成无法支撑的精神负担,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柳妈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是可悲的,而她又将这些思想灌输给祥林嫂,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就更加增强了。结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问题探究4.故事的叙述者为28问题探究5、故事的叙述者为什么是“我”?“我”敢于自我解剖,懂得自我反省。虽然“我”急于逃避责任,但其实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十字架,对自我的道德良心进行了严厉的拷问:我同情她,却未能给她一个关于生死的圆满答复,因而使她的魂灵在地狱也备受煎熬;我明白事理,应该救她,却不敢说出真话;我痛恨愚昧落后野蛮的鲁镇文化,却在精神深处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仇恨所有伸向祥林嫂的黑手,无意中却成了刽子手的同谋;我向往现代文明的新生活,却又感到路途遥远,不可企及……也正是这种深刻而痛苦的体验,使我们看到了“我”正视自己、批判自己的勇气,以及强烈的参与和重建现代文化的历史责任感。问题探究5、故事的叙述者为什么是“我”?29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出于善意,从主观上讲,她想帮助祥林嫂找到“赎罪”的办法,救祥林嫂出苦海。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再嫁后心里一直有极强的罪恶感。《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既然是她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要说呢”“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等等,可见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代言人,对祥林嫂充满厌恶、鄙视,是不适宜来叙述的。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故事情节5、故事的叙述者为什么是“我”?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卫老婆子对祥林嫂也算有情有义,两次施以援手,使得祥林嫂暂时有了安身之所,也有了生活的来源,给祥林嫂带来了生活的希望。这是小说批判性阅读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祝福原意是指一种旧俗,即除夕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结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直到死,她还念念不忘,担心地狱。(1)是祥林嫂沉溺于丧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对生活丧失信心了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来?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极深,把佛教转世轮回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当作挽救祥林嫂的灵丹妙药,给祥林嫂造成无法支撑的精神负担,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门槛咀嚼渣滓炮烙窈陷(3)祥林嫂的主要心理是什么?总结提升①叙述视角层面:第一人称的运用。采用第一人称“我”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将故事呈现给读者,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②叙述能力层面:叙述任务的完成。作者只能把叙述的任务交给“我”,一个熟悉故乡却远离了鲁镇传统社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只有“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视点上,以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③叙述线索层面:开头结尾的照应。“我”是祥林嫂悲剧人生的见证者,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贯穿全文。④叙述情怀层面:自我解剖的勇气。“我”虽然是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同情怜悯祥林嫂,但面对鲁镇社会的黑暗,却深感自己无能为力,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余希望卸去负罪感,显示了知识分子精神道德上的不足,凸显出小说深刻的批判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30祝福鲁迅祝福鲁迅31导语设计在西方的童话世界,在一个圣诞节狂欢的夜晚,寒冷的街道弥漫着烤鸭的香味,她手捧火柴微弱的温暖,在美丽的梦境中飞去了天堂,这个人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东方鲁迅先生的笔下,在同样充满着节日欢快的气氛中,她带着对鬼魂的恐惧,寂然地死去,这个人是祥林嫂。导语设计在西方的童话世界,在一个圣诞节狂欢的夜晚,寒冷的街道32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33主要成就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主要成就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34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35①祥林嫂婆婆有什么权力来卖她?大伯有什么权力来收屋?(3)祥林嫂的主要心理是什么?以“我”的见闻为线索;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为有这样的罪恶感,她才“怕暗夜,怕鬼影”。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草窠蹙缩歆享牲醴唾弃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出于善意,从主观上讲,她想帮助祥林嫂找到“赎罪”的办法,救祥林嫂出苦海。家庭压迫三部曲:虐待——绑架——出卖。《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1)是祥林嫂沉溺于丧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对生活丧失信心了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来?明确: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祥林嫂被四婶赶出家门,卫老婆子再也没有帮她介绍打工的人家了,因为她认为祥林嫂再也没有能力充当她赚钱的工具。蹒跚一瞥驯熟俨然醉醺醺最后一句的“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板书“神权”)精神压迫三部曲:诋毁——恐吓——惩罚。题目解说《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祝福原意是指一种旧俗,即除夕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①祥林嫂婆婆有什么权力来卖她?大伯有什么权力来收屋?题目解说36自主预学,掌握字音寒暄
送灶陈抟朱拓
荸荠草窠
蹙缩歆享牲醴
唾弃门槛
咀嚼
渣滓
炮烙
窈陷蹒跚一瞥
驯熟俨然醉醺醺xuānzàotuántà
bíqíkănjŭjúezĭpáoluòyăokēcùxīnlĭ
tuò
pánshānpiēxùnyănxūn自主预学,掌握字音xuānzàotuántàbí37自主预学1、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明确: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情节结构如下: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3——33)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54——65)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1)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112)自主预学1、阅读课文,理清思路38情节——内容————顺序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祥林嫂凄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被迫改嫁祥林嫂再到鲁镇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倒叙情节——内容————顺序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倒叙39倒叙的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倒叙的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40自主预学,整体感知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故事情节明确:本文是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先是祥林嫂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满足、有笑影、白胖了),后被婆家卖掉,拼死反抗。再婚后丈夫有力气,有自己的房子,生了儿子,祥林嫂胖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她又流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被鲁镇的人歧视,被鲁四老爷鄙视,对地狱充满了恐惧。柳妈教她捐门槛赎罪,捐门槛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可回来后参加祭祖仪式仍被拒绝,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在祝福的夜中如草芥一般死去。自主预学,整体感知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故事情节41自主预学,重点探究3.小说有几条线索?明确:有三条。以“我”的见闻为线索;以“祝福”为线索;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线索。自主预学,重点探究3.小说有几条线索?42自主预学,重点探究4.探讨祥林嫂的生命轨迹(1)简述祥林嫂的主要生活经历。明确:丧夫——做工——被卖——丧子——做工——被撵——丧命(2)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在什么时间?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结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自主预学,重点探究4.探讨祥林嫂的生命轨迹43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小组讨论“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阐述理由。探讨主观原因(1)是祥林嫂沉溺于丧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对生活丧失信心了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来?明确:祥林嫂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生命富有韧性。面对苦难,她选择了承受,先后两次到鲁镇做工。被卖时做了拼死的反抗,甚至临死前还捐了门槛,说明她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她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第一做工和被卖后的那段生活,她很满足,有了笑容,胖了。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44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小组讨论“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阐述理由。探讨主观原因(2)如何认识祥林嫂身上的反抗精神?明确:祥林嫂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社会秩序一味遵从。她为了守节,不惜以死抗争。再嫁后心里一直有极强的罪恶感。鲁家不让她参加祭祀,她没有一点不平和抗争,而是认为自己不干净去捐门槛,以求获得宽恕。她从没有对压迫她的封建思想提出什么疑问,更不用说进行反抗,而是顺从地承认自己的“罪过“,希望得到饶恕。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45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小组讨论“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阐述理由。探讨主观原因(3)祥林嫂的主要心理是什么?明确:①贞节观。(板书“贞节观”)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的,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委靡,心怀恐惧。②迷信思想。(板书“迷信思想”)迷信思想是封建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就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这样的罪恶感,她才“怕暗夜,怕鬼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直到死,她还念念不忘,担心地狱。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社会。自主预学,重点探究5、分析悲剧根源46合作共学探讨客观原因:是哪些原因使她屡遭不幸,走投无路,在极度痛苦中悲惨死去的?①祥林嫂婆婆有什么权力来卖她?大伯有什么权力来收屋?明确:族权。家庭压迫三部曲:虐待——绑架——出卖。②祥林嫂的名字是什么?她的丈夫死了,人们为什么仍然叫她祥林嫂?而她的第二个丈夫明明叫贺老六,但人们为什么还叫她祥林嫂?祥林嫂被卖改嫁,为什么进行“出格”的反抗?她的再嫁为什么被认为“败坏风俗”?明确:夫权。③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侮辱和迫害,靠的又是什么?明确:政权。社会压迫三部曲:利用——限制——抛弃。④祥林嫂为什么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她临死前对“灵魂”的怀疑有什么意义?明确:神权。(板书“神权”)精神压迫三部曲:诋毁——恐吓——惩罚。合作共学探讨客观原因:是哪些原因使她屡遭不幸,走投无路,在极47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祥林嫂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祥林嫂48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鲁四老爷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鲁四老爷49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柳妈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出于善意,她想给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药方,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持的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之中。柳妈自身的被害与她不经意的害人,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四婶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柳妈50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我”“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合作共学,分析人物形象“我”51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1、第一次“祝福”时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情景,有何作用?明确:富人享受,穷人艰辛,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命运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1、第一次“祝福”时描写镇上各家准备“52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2、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明确:鲁镇──封闭,突出了封建礼教的气氛;祝福景象──迷信,男拜,突出了封建礼教思想;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2、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53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3、“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这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明确: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合作共学,分析环境描写3、“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54问题探究1.故事由谁来说?“我”。“我”是叙述者,叙述者是小说中叙述故事的人。“鲁迅”是作者,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叙述者是作者创作出来的,可能会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但叙述者与作者是有距离的。问题探究1.故事由谁来说?55合作共学2、故事的叙述者为什么不是鲁四老爷?鲁四老爷是鲁镇最有身份、地位的人,位高权重,最有话语权。“既然是她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要说呢”“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等等,可见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代言人,对祥林嫂充满厌恶、鄙视,是不适宜来叙述的。鲁四老爷是杀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是祥林嫂的对立面,他来叙述,肯定会千万百计为自己洗脱罪名,带着狡辩的情绪,也就是说叙述者的立场是不客观不公正。对一个人物,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评判往往会失之偏颇,我们要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既看到人物的这一面,也看到人物的另一面,既看到人物的优点长处,也看到人物的缺点不足,这样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是比较全面、深刻。这是小说批判性阅读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合作共学56问题探究3、
故事的叙述者为什么不是卫老婆子?卫老婆子对祥林嫂也算有情有义,两次施以援手,使得祥林嫂暂时有了安身之所,也有了生活的来源,给祥林嫂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卫老婆子的帮助是表象,背后是金钱驱动。祥林嫂被四婶赶出家门,卫老婆子再也没有帮她介绍打工的人家了,因为她认为祥林嫂再也没有能力充当她赚钱的工具。卫老婆子和祥林嫂之间纯粹是一种金钱关系。封建礼教认为女子改嫁是不遵守妇道,但是卫老婆子居然两次把一个寡妇带到了鲁家,鲁家的主人又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鲁四老爷是清楚祥林嫂的身份,那他为何又要留下祥林嫂?这种不管别人死活,赚了东家的,还要赚西家的,对于吃完原告吃被告的人,鲁迅也是不屑的。从对她的称呼“老婆子”(令人讨厌的老太婆)可见一斑。对于卫老婆子,鲁迅同样持不信任态度,自然也不能把叙述的任务交给她。问题探究3、故事的叙述者为什么不是卫老婆子?57结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丧夫——做工——被卖——丧子——做工——被撵——丧命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故事情节祥林嫂被四婶赶出家门,卫老婆子再也没有帮她介绍打工的人家了,因为她认为祥林嫂再也没有能力充当她赚钱的工具。可回来后参加祭祖仪式仍被拒绝,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在祝福的夜中如草芥一般死去。直到死,她还念念不忘,担心地狱。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极深,把佛教转世轮回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当作挽救祥林嫂的灵丹妙药,给祥林嫂造成无法支撑的精神负担,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采用第一人称“我”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将故事呈现给读者,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迷信的柳妈对祥林嫂讲有关阴司的故事使祥林嫂陷入了极端恐惧的深渊。以“我”的见闻为线索;柳妈不仅没有同情心,而且还对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她不仅对自己的不幸无知无觉,而且她还把别人的不幸和痛苦作为慰藉乃至娱乐自己的东西。对一个人物,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评判往往会失之偏颇,我们要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既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数据库原理及应用》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软件工程综合设计》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II》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常微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信号与系统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4403T449-2024废玻璃分类回收利用规范
- 缩孔控制培训
- 污水处理中的煤制气排放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水产品行业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考核试卷
- 20世纪时尚流行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理工大学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 (高清版)JTGT 3331-04-2023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增值服务具体方案怎么写范文
- 企业评标专家推荐表
- 莆田市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 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暂行办法
- 执法办案区域工作台账[表格借鉴]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电子病历应用管理制度
- 超声造影全面总结
- 质量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