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声声慢》课件1_第1页
统编版《声声慢》课件1_第2页
统编版《声声慢》课件1_第3页
统编版《声声慢》课件1_第4页
统编版《声声慢》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第三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登山临水诉衷肠颠沛流离苦愁情第9课第三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登山临水诉衷肠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词。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探寻词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诗词情感。素养目标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词。素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声声慢》从感觉、知觉、视觉、听觉上,共写了六层可伤可愁之情境,忽寒忽暖的天气,浸透凉意的秋风,空中飞掠的大雁,满地怒放的黄花,窗外飘飞的细雨,黄昏时分的梧桐,这些景物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营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下面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①~⑥处填入相应的内容。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简介)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婉约派词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②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下面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④从语言上来看,苏词和辛词都是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李词则流露出强烈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偏居之苦。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今天,让我们沿着时光之河向回航行,在一千年前的长江上岸。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祖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王朝,它辉煌到了极点,又屈辱到了极点,留下的是不尽的怀念,不尽的惋惜。绵延了三百余年的宋朝,前半期统一而繁荣,后半期丧权而偏安,有太多的欢笑,也有太多的眼泪,而这欢笑和眼泪,共同催放了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宋词。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今3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传说中的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颇有感触,于是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辛弃疾在镇江时,登上京口北固亭。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永遇乐》词。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4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诗,理解大意《念奴娇·赤壁怀古5注解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俊。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解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

千百年江山依旧,却无处寻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连同那无数的英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兵壮马大举北伐,气吞万里,威猛如虎。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想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劳,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的仓皇败逃。刘义隆北伐失败至今已四十三年,我向北眺望中原,扬州的金兵大举南侵时的景象历历在目。怎堪回首啊,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神鸦啄食,社鼓咚咚,响成一片!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7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的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译文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8下面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①~⑥处填入相应的内容。惊拍卷追慕英雄年轻潇洒壮志难酬任务活动二再读全诗,构建文本下面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①~⑥处填92.下面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抒怀①______

刘裕北伐雄图回溯历史刘义隆拓跋焘②___________

廉颇——倾吐不平请缨无门壮志难酬孙权汲取教训任务活动二再读全诗,构建文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抒怀①______北伐雄图10*声声慢(寻寻觅觅)结构图示*声声慢(寻寻觅觅)结构图示11(2)在意境上,豪放派旨在营造一种奔放宏大而又慷慨豪迈的气氛,而婉约派则有一种柔和婉转含蓄的格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祖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王朝,它辉煌到了极点,又屈辱到了极点,留下的是不尽的怀念,不尽的惋惜。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继承了《诗经》《楚辞》婉约词表达上侧重含蓄婉约,豪放词侧重直抒胸臆,这主要是与其题材内容有关。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2阅读本课三首词,请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面回答豪放派与婉约派作品有何不同。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婉约派则选取相对小巧而情思细腻的事物,如风雨花鸟等。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探寻词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诗词情感。豪放词则须关西大汉来高歌政治风云,大谈治国安邦之道等。下面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任务活动二再读全诗,构建文本最突出的是苏轼。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浓墨重彩。任务活动三再读全诗,体味婉约词与豪放词区别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2)在意境上,豪放派旨在营造一种奔放宏大而又慷慨豪迈的气氛12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铁板铜琶美芹悲黍13识作者风雨任平生的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密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识作者14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他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散文方面,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①。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15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的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他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宏,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②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的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16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下面对联写的是谁?李清照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下面对联写的是谁?李清照17婉约之词宗——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好学多才,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主要是反映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美满生活,表达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对丈夫的相思之情。这些词格调优美,热情明快,天真活泼,委婉含蓄。后期的词主要写她在离乱中的孤独生活和国破家亡后的悲苦心情,深厚的故国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使她的作品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随之扩大了。③前期的主要代表作是《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等。词作集有《漱玉词》。婉约之词宗——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18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简介)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19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探寻词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诗词情感。名作《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任务活动二再读全诗,构建文本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宏,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③前期的主要代表作是《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等。④从语言上来看,苏词和辛词都是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李词则流露出强烈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偏居之苦。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而豪放派写景则大笔勾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抒情则直抒胸臆。典型意象: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梧桐芭蕉、杨柳细雨。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他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下面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①~⑥处填入相应的内容。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婉约词表达上侧重含蓄婉约,豪放词侧重直抒胸臆,这主要是与其题材内容有关。婉约词合于音乐,演唱个人情爱的内容,婉转柔美,轻歌曼舞;豪放词则须关西大汉来高歌政治风云,大谈治国安邦之道等。婉约派写景则铺叙细腻,曲尽其形,且辞藻华美,抒情则委婉含蓄;而豪放派写景则大笔勾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抒情则直抒胸臆。一、从总体风格上看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婉约词表20二、从题材上看

婉约派词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而豪放派词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山川景物、记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理抒怀等都大量写入词中。题材更为广泛。二、从题材上看婉约派词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21三、从词的形式上看

豪放派不为形式所羁,豪放派词人在创作时可以突破格律、音韵、音乐的苛刻规则,充分调动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最突出的是苏轼。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的创作观念,认为词不但可以反映诗歌能反映的一切题材,且可以在形式摆脱词的清规戒律。利用长短句的错落形式,造成节奏的舒卷变化,用词造句也力求铿锵响亮;从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三、从词的形式上看豪放派不为形式所羁,豪放派词人在221.本课三首词都是如何借景物来抒情的?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浓墨重彩。先出乱石,峭拔险峻,势若穿空——从形状角度绘其雄奇;次写惊涛,撞击江岸,声若裂堤——从音响角度状其汹涌;再喻浪花如雪,且以“千堆”夸饰之,水大浪高,溅玉喷珠——从色彩角度描其磅礴。绘出了一幅雄浑壮丽的江山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没有纯粹的景物描写,而是有机地穿插在史实的叙述中次第出现,都是淡笔勾勒。开篇景物大至“江山”,小则“舞榭歌台”“斜阳草树”,浅墨淡抹,不着点缀。纯客观的轻描淡写,意在暗示事过境迁,物是人非。《声声慢》从感觉、知觉、视觉、听觉上,共写了六层可伤可愁之情境,忽寒忽暖的天气,浸透凉意的秋风,空中飞掠的大雁,满地怒放的黄花,窗外飘飞的细雨,黄昏时分的梧桐,这些景物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营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任务活动四再读全诗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浓墨重彩。先出乱石,232阅读本课三首词,请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面回答豪放派与婉约派作品有何不同。答案

(1)在意象上,豪放派倾向于大的并且比较开阔的事物,如大江大河等;而婉约派则选取相对小巧而情思细腻的事物,如风雨花鸟等。(2)在意境上,豪放派旨在营造一种奔放宏大而又慷慨豪迈的气氛,而婉约派则有一种柔和婉转含蓄的格调。(3)在选材上,豪放派一般是抒发人生志趣,借山水景物,感古怀今;婉约派则爱写男女恋情,悲欢离合,咏物记事等。(4)在情感上,豪放派多了几分豪气,高逸旷达的精神;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任务活动四再读全诗2阅读本课三首词,请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面回答豪放派李词则以眼前庭院内秋景写出了处境的冷清,心境的清冷,悲苦愁绝。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浓墨重彩。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声声慢》从感觉、知觉、视觉、听觉上,共写了六层可伤可愁之情境,忽寒忽暖的天气,浸透凉意的秋风,空中飞掠的大雁,满地怒放的黄花,窗外飘飞的细雨,黄昏时分的梧桐,这些景物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营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探寻词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诗词情感。下面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豪放派词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婉约派词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任务活动二再读全诗,构建文本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传说中的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颇有感触,于是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兵壮马大举北伐,气吞万里,威猛如虎。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②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密州、湖州等地任职。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3本课三首词刚好代表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的风格,请阅读后分析,三首词的豪放或婉约的风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答案①从题材上看,苏词描写的是古战场情形,表现作者对古代豪杰的凭吊,字里行间透露出豪壮雄浑之感;辛词由京口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李词则以眼前庭院内秋景写出了处境的冷清,心境的清冷,悲苦愁绝。②从主题上看,苏词反映了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尽管壮志难酬,但词中并未露出哀婉之情;辛词表达了雄心犹在但不受朝廷重用,难以尽展其才的苦闷心情;李词则流露出强烈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偏居之苦。③从表现手法上看,苏词和辛词都是借古抒怀,托古喻今;李词则用细腻的白描、委婉抒情。④从语言上来看,苏词和辛词都是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李词读来感伤婉转,是一种怨苦凄悲之感。李词则以眼前庭院内秋景写出了处境的冷清,心境的清冷,悲苦愁绝25苏辛李清照豪放阳刚之美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魄崇敬景仰之情得阳刚之美者如霆如电如重山峻崖如长风出谷如决大河如奔骐骥婉约阴柔之美秀雅恬静安适柔媚,给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之情如升初日如云如霞如烟如清风如幽林曲涧如珠玉之辉苏辛李清照豪放阳刚之美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魄崇敬景仰26小结豪放派词: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词风:豪放、粗犷。典型意象:名胜古迹、金戈铁马、英雄豪杰、高山大江等。题材:多样,国家大计、民族兴衰、人民疾苦、个人抱负等。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等。词风:婉约、柔美。典型意象: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梧桐芭蕉、杨柳细雨。题材:单一,多写相思、离愁。小结豪放派词:婉约派:27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第三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登山临水诉衷肠颠沛流离苦愁情第9课第三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登山临水诉衷肠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词。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探寻词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诗词情感。素养目标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词。素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声声慢》从感觉、知觉、视觉、听觉上,共写了六层可伤可愁之情境,忽寒忽暖的天气,浸透凉意的秋风,空中飞掠的大雁,满地怒放的黄花,窗外飘飞的细雨,黄昏时分的梧桐,这些景物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营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下面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①~⑥处填入相应的内容。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简介)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婉约派词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②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下面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④从语言上来看,苏词和辛词都是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李词则流露出强烈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偏居之苦。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今天,让我们沿着时光之河向回航行,在一千年前的长江上岸。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祖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王朝,它辉煌到了极点,又屈辱到了极点,留下的是不尽的怀念,不尽的惋惜。绵延了三百余年的宋朝,前半期统一而繁荣,后半期丧权而偏安,有太多的欢笑,也有太多的眼泪,而这欢笑和眼泪,共同催放了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宋词。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今30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传说中的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颇有感触,于是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辛弃疾在镇江时,登上京口北固亭。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永遇乐》词。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31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诗,理解大意《念奴娇·赤壁怀古32注解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俊。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解3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

千百年江山依旧,却无处寻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连同那无数的英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兵壮马大举北伐,气吞万里,威猛如虎。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想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劳,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的仓皇败逃。刘义隆北伐失败至今已四十三年,我向北眺望中原,扬州的金兵大举南侵时的景象历历在目。怎堪回首啊,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神鸦啄食,社鼓咚咚,响成一片!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4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的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译文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35下面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①~⑥处填入相应的内容。惊拍卷追慕英雄年轻潇洒壮志难酬任务活动二再读全诗,构建文本下面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①~⑥处填362.下面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抒怀①______

刘裕北伐雄图回溯历史刘义隆拓跋焘②___________

廉颇——倾吐不平请缨无门壮志难酬孙权汲取教训任务活动二再读全诗,构建文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抒怀①______北伐雄图37*声声慢(寻寻觅觅)结构图示*声声慢(寻寻觅觅)结构图示38(2)在意境上,豪放派旨在营造一种奔放宏大而又慷慨豪迈的气氛,而婉约派则有一种柔和婉转含蓄的格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祖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王朝,它辉煌到了极点,又屈辱到了极点,留下的是不尽的怀念,不尽的惋惜。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继承了《诗经》《楚辞》婉约词表达上侧重含蓄婉约,豪放词侧重直抒胸臆,这主要是与其题材内容有关。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2阅读本课三首词,请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面回答豪放派与婉约派作品有何不同。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婉约派则选取相对小巧而情思细腻的事物,如风雨花鸟等。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探寻词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诗词情感。豪放词则须关西大汉来高歌政治风云,大谈治国安邦之道等。下面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任务活动二再读全诗,构建文本最突出的是苏轼。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浓墨重彩。任务活动三再读全诗,体味婉约词与豪放词区别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2)在意境上,豪放派旨在营造一种奔放宏大而又慷慨豪迈的气氛3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铁板铜琶美芹悲黍40识作者风雨任平生的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密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识作者41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他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散文方面,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①。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42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的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他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宏,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②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的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43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下面对联写的是谁?李清照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下面对联写的是谁?李清照44婉约之词宗——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好学多才,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主要是反映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美满生活,表达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对丈夫的相思之情。这些词格调优美,热情明快,天真活泼,委婉含蓄。后期的词主要写她在离乱中的孤独生活和国破家亡后的悲苦心情,深厚的故国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使她的作品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随之扩大了。③前期的主要代表作是《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等。词作集有《漱玉词》。婉约之词宗——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45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简介)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46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探寻词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诗词情感。名作《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任务活动二再读全诗,构建文本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宏,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③前期的主要代表作是《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等。④从语言上来看,苏词和辛词都是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情油然而生;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李词则流露出强烈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偏居之苦。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而豪放派写景则大笔勾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抒情则直抒胸臆。典型意象: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梧桐芭蕉、杨柳细雨。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他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下面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①~⑥处填入相应的内容。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婉约词表达上侧重含蓄婉约,豪放词侧重直抒胸臆,这主要是与其题材内容有关。婉约词合于音乐,演唱个人情爱的内容,婉转柔美,轻歌曼舞;豪放词则须关西大汉来高歌政治风云,大谈治国安邦之道等。婉约派写景则铺叙细腻,曲尽其形,且辞藻华美,抒情则委婉含蓄;而豪放派写景则大笔勾勒,朴实明快,不用辞藻,抒情则直抒胸臆。一、从总体风格上看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婉约词表47二、从题材上看

婉约派词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而豪放派词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山川景物、记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理抒怀等都大量写入词中。题材更为广泛。二、从题材上看婉约派词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48三、从词的形式上看

豪放派不为形式所羁,豪放派词人在创作时可以突破格律、音韵、音乐的苛刻规则,充分调动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最突出的是苏轼。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的创作观念,认为词不但可以反映诗歌能反映的一切题材,且可以在形式摆脱词的清规戒律。利用长短句的错落形式,造成节奏的舒卷变化,用词造句也力求铿锵响亮;从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三、从词的形式上看豪放派不为形式所羁,豪放派词人在491.本课三首词都是如何借景物来抒情的?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浓墨重彩。先出乱石,峭拔险峻,势若穿空——从形状角度绘其雄奇;次写惊涛,撞击江岸,声若裂堤——从音响角度状其汹涌;再喻浪花如雪,且以“千堆”夸饰之,水大浪高,溅玉喷珠——从色彩角度描其磅礴。绘出了一幅雄浑壮丽的江山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没有纯粹的景物描写,而是有机地穿插在史实的叙述中次第出现,都是淡笔勾勒。开篇景物大至“江山”,小则“舞榭歌台”“斜阳草树”,浅墨淡抹,不着点缀。纯客观的轻描淡写,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