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新西兰学校2012高三政治高考主干知识点_第1页
胜利新西兰学校2012高三政治高考主干知识点_第2页
胜利新西兰学校2012高三政治高考主干知识点_第3页
胜利新西兰学校2012高三政治高考主干知识点_第4页
胜利新西兰学校2012高三政治高考主干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胜利新西兰学校2012高三政治高考主干知识点整理一、物价与宏观调控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2011年10月4日播出《“薯都”土豆丰收之痛》并指出,就在内蒙土豆价格低廉而且卖不出去的时候,发现很多城市土豆价格还在高位运行。政府部门通过多方面努力,很好地缓解了内蒙土豆的销售难题。(1)运用《经济生活》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及其主要原因。(12分)⑴现象: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粮食价格连年上涨。(1分)增产原因:我国实施了取消农业税、增加粮食补贴、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执行托市收购政策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粮食增产。(3分)粮价上涨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成本推动是粮价上涨的最重要原因;(2分)②供求影响价格,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加了食品消费需求;(2分)③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加剧了部分粮食品种价格过快上涨;(2分)④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近年来货币超常规发行,也推动粮价上涨。(2分)(2)运用《政治生活》中经济职能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解决材料二中农民“卖粮难”和居民“买粮贵”并存的问题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①履行经济调节职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稳定政策,不断增加粮农补贴,增加生产、稳定供给并做好粮食储备和市场投放工作;(2分)②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加强价格监管执法,严惩恶性炒作事件,稳定市场秩序;(2分)③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落实粮食、疏菜等群众生活必需品的领导负责制,涉农产品生产流通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流通成本;(2分)④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服务体系,及时准确发布供求信息,稳定市场预期。(2分)二、社会分配公平2.(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民生问题上升至国家战略,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主旋律。材料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有人认为,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把经济搞上去,“蛋糕”做大了才能分好“蛋糕”。材料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政府财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财政收入规模日渐增大的同时,监管问题越来越受重视。专家建议:“应该加强预算的编制,建立政府拟方案、人大监督、吸纳公众和政协等各方意见的机制,进一步细化预算,公开透明预算,调整财政收支体系,不是以收定支,而是以支定收。”(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评析“‘蛋糕’做大了才能分好‘蛋糕’。”(14分)①“蛋糕”做大了才能分好“蛋糕”,看到了生产决定分配,有其合理性。(2分)分好“蛋糕”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大蛋糕(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2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2分)

②分好“蛋糕”也关系到能否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观点也有片面之处,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公平是效率的保证)。(2分)要完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2分)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2分)同时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完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合理公平的分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更好对财政收支进行有效监督。(12分)①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发挥民主和法制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监督作用。(4分)

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加强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协、社会与公众、司法机关监督等外部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政府自觉接受监督。(4分)

③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提高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4分)

三、生态文明3.(13分)材料一山东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条件突出海洋文化,形成海洋文化产业高地对推动全省转方式调结构、向经济文化强省迈进意义重大。(1)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山东要发展蓝色经济需要加强建设“海洋文化”.的理论依据。(8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经济建设起积极地促进作用。建设海洋文化,能够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突出海洋文化,有利于形成海洋文化产业高地,发展海洋经济。(3分)材料二发展蓝色经济,生态保护十分重要。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蓝色经济建设中占据了厚重的分量。到2015年,山东将新建和升级各类保护区约80处;到2020年,新建和升级各类保护区约50处。到2015年和2020年,破损岸线治理率也将分别达到80%和95%。同时,加强海岛水土流失防治,开展海岛珍稀野生动物和海洋生物物种救护行动,加快推进生态海岛建设,建设一批海岛生态保护示范区。(2)结合材料二,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说明,山东在发展蓝色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5分)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关系。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的属性。(1分)②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1分)山东在发展蓝色经济中,认识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依赖,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材料中的做法可以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分)③斗争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分)山东省看到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积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做到了趋利避害。(1分)4:(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山东省坚持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山东建设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材料一山东省“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与生产总值情况表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亿元)21900.225776.930933.333896.739416.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465.466.475.463.7化学需氧量降低(%)2.15.045.734.674.09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1.67.027.156.013.30注:山东省“十一五”节能减排考核全国第一,并提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十二五”末比“十一五”再降17%的目标。(1)揭示图表蕴含的经济信息。从经济发展方式角度,说明应如何才能实现“十二五”末的预期目标。(10分)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实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2分)①实现“十二五”末目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不断降低。④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节能减排。(每点2分)材料二2012年1月10日,山东省召开了生态山东建设大会。会议强调,建设生态山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人大政协监督、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有成效。确保生态:山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生态山东建设“工作格局”体现的道理?(6分)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生态山东建设的各项工作。必须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推进。(2分)②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积极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山东省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确保生态山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1分)③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监督权;各级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不断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促进生态山东建设整体推进。(2分)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团结动员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生态山东建设献计出力。(1分)材料三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作为著名风景区,地下矿藏丰富,是开发还是保护?博山区委、区政府立足于为环境把好关,为群众健康尽好责,果断达成共识:产业发展“绿为先”,关停搬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200余个,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可喜变化。(3)结合材料三,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博山区“产业发展‘绿为先’”的原因。(4分)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产业发展‘绿为先’”,坚持了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可喜变化。②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产业发展“绿为先”,既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又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每点2分,共4分。)四、食品安全问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府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涉及食品安全的企业和个人。北京大学宪法学张千帆教授认为,“保障食品安全是我国政府的责任”。从这些事件中也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食品安全事件出现的原因,并说明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及其要求。(10分)

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会导致一些企业和生产者追逐不正当利益。(2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不严。(2分)有些企业和生产者个人信用和道德缺失。(2分)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2分)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2分)(2)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怎样在食品安全中很好地承担责任、行使职能?(8分)

①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要求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2分)②国家机关要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依法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活动,惩治犯罪分子。(2分)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2分)④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对人们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引导人们抵制腐朽思想影响,提高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分)6.(25分)材料一2011年,“瘦肉精”猪肉、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黑心烤鸭……有毒有害食品一次次挑战着人们的心理底线。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非法谋取暴利、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形势复杂、严峻。材料二2011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保健食品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重典治乱、严惩重处成为全年食品安全工作的特点。2011年5月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加重了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处罚。1—10月份,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食品安全类案件173件,生效判决255人,其中以死缓和无期徒刑判处了多起严重犯罪案件。材料三: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彩色馒头”等事件,表明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严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受人尊敬的国家。但,同时也有人认为: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不可能协调发展。(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3分)料一反映了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和缺陷,部分食品生产者为了谋取暴利人为污染、添加泛滥引发食品安全事故;(1分)材料二反映了国家重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运用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2分)(2)试分析我国重视食品安全,依法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经济意义。(8分)

①国家重视食品安全,依法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以人为本;②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③有利于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经营的意识,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④有利于促使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每点2分)(3)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8分)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切实履行维护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依法打击食品安全犯罪。④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点2分答案出4点就可得8分)(4)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在发展市场经济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6分)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2分)②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增强企业信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分)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企业经营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2分)五、公民的幸福感

7、"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山东省近年来一直致力“幸福山东”的打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沐浴民生政策的雨露阳光。

【话题一】:“幸福倍增”要让山东“成为人民群众幸福感普遍增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省份",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2011年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3.3%,农民人均收入5412元,增长19.3%。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政府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提出三条合理性建议6分①收入是消费的的基础是前提。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2分);②物价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政府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宏观调控,稳定物价(2分);③政府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分)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政府应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答出3点即可)(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居民收人的意义。(6分)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增加居民收人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2分)

②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③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分)

【话题二】当前,“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已成为各地“十二五”规划的高频词。人民网等联合推出“您认为影响老百姓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调查,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调查结果见下图影响因素经济状况生活质量权力规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面尊重社会参与价值体现所占比例%27.731.334.46.6(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社会参与、价值实现”方面,谈谈怎样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8分①公民要增强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坚持有序参与,以便更好地实现价值。②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③公民要依法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价值。④政府要创新社会管理形式和机制,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公民参与社会的渠道和方式,为公民参与社会、实现价值提供保障。(8分)【话题三】:“三问于民”自2011年8月份开始,山东省政府开展了文化工作问政于民、问

需于民、问计于民"三问于民的意见建议公开征集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响应,各界群众为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建言献策。为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听真话、纳真言,"三问于贮活动广开渠道,不拘形式。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山东省政府开展“三问于民"的原因。(7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分)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分)

③"三问于民"有助于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2分)

④有助于拓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提高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1分)

8.(25分)山东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长情况(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8分)

①“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国家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在08、09年增幅略有回落总体呈现增幅较快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4分)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均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4分)(2)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既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期盼。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作为一名公民应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协力提升“幸福指数”?(8分)

①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支持政府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而开展的工作;②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参与政府实施规划的民主决策,参与社会民主管理活动;③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职能,落实工作目标;④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促进政府改进工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公民意识;⑤依法有序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每句2分,总分不超过8分)材料二:“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大力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为农业增产注入强劲动力”。(3)上述做法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什么经济意义。(9分)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产。(3分)加强教育科技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粮食增产(3分)提高市场流通效率,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农民增收。(3分)六、文化产业

9.(25分)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32010年我国(不含港澳台)文化产业增加值四强情况对比注:按国际惯例,一个产业年增加值占到GDP的5%被视为支柱性产业。(1)读表3,概述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3分)2010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前,(1分)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规模小、占GDP的比重低,义化产业依然不是支柱性产业。(2分)材料一2003年,山东省首批试点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新增百亿元左右,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20%左右,文化体制改革成为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2)请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6分)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2分)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2分)③文化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服务先进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从而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2分)材料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指出,加快构建结构合理、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3)材料二中山东省委关于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蕴含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8分)①构建结构合理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分)②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2分)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着力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2分)④加快义化强省建设,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2分)材料三以“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为内容的新时期山东精神,脱胎于两千年齐鲁风韵,历经硝烟战火的苹取,改革浪潮的洗礼,是推动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力量。(4)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为什么新时期山东精神是“推动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力量”。(8分)①新时期山东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时期山东精神是一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实现经济文化强省起积极的促进作用)。(3分)②新时期山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具有凝聚和动员群众力量、展示山东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新时期山东精神能够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3分)③新时期山东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正确方向。(2分)

10、.(25分)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强调,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全面提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建设;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品牌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1)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9分)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规划提出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两大国家战略建设。(3分)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规划提出要以富民强省为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③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要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3分)

(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来分析我省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也可酌情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9分)

(2)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对山东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2分)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要继承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优秀齐鲁文化,注入时代特色,创作生产更多优秀文化产品。(2分)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学习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加快自身发展。(2分)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山东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分)

(3)实施好"十二五"规划,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你认为,作为一个公民应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协力实现规划目标?(8分)

①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支持政府为实施规划而开展的工作;(2分)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政府实施规划的民主决策,参与社会民主管理活动;(2分)

②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职能,落实规划目标;(2分)

③增强公民意识,依法有序行使政治权利,积极履行政治义务。(2分)

1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0是我国的消费率、储蓄率状况图注:2011年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1.6%,而美国等发达国家超过70%。材料二: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78%,同期美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为25%,日本为20%。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家庭文化支出一般占到家庭总收入的15%至18%。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文化市场约有5万亿元左右的潜在需求。材料三: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量不大,区域发展不均衡,缺乏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配套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对外贸易逆差依然较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依据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应采取的举措。(12分)①材料一显示,近十多年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储蓄率呈上涨趋势,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3分)材料二说明,我国文化产业总量小,但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分)我国消费率低与储蓄率高、文化产业不发达有关联性。(1分)②科学处理投资、储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引导居民加大文化消费,优化消费结构。(6分)(2)结合材料三,分析我们应如何按规律办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7分)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2分)②文化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商品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发展文化产业,既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性。(3分)③应将市场的积极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2分)(3)从政治生活角度,提出政府解决文化产业存在问题的建议。(6分)

①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立法与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2分)②履行好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促进文化产业均衡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2分)③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2分)12.(25分)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的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审议,经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期间,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材料二全会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材料三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制定《决定》的合理性。(12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在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初稿,经过多次审议、反复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全会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形成《决定》。(4分)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4分)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决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分)(2)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经济意义。(6分)①有利于扩大文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2分)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分)③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文化生产者应如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7分)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生产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2分)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文化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向(2分)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文化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3分)13.(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材料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材料二:大众传媒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活色彩斑斓。新兴的网络技术可以使人们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信息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草根文化”的发展。有人说:“草根文化”植根于群众,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鼓励其发展。也有人认为:“草根文化”长于民间,缺乏高雅,应限制其发展。有人为“草根文化”叫好,也有人为其担忧。材料三:当今时代,文化既是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又是事关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公众事业。我们要既重视文化的经济效益,又要重视文化的社会效益。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的原因。(8分)①在综合国力中,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是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所以,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分)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有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2分)谁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2分)

(2)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草根文化的认识。(4分)①“草根文化”有其精华,健康积极的“草根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应该鼓励其发展。(2分)②“草根文化”也有糟粕,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会对先进文化带来冲击,侵蚀人们的精神世界,阻碍生产力发展。我们应该剔除、改造腐朽落后的“草根文化”。(2分)

(3)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请说出这段话的唯物辩证法依据。(8分)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6分)②在发展文化产业中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两点论的要求。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重点论的要求。(2分)14.(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部某省针对本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问题,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150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实行转企改制,盘活了文化资源。同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免费向公众开放全省所有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实施“两馆一站一室建设”“农村舞台艺术繁荣”“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村文化人才培训”等五个重点工程,让城乡群众共享更多公共文化成果。(1)依据材料,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说明该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合理性。(5分)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决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分)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盘活了文化资源,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2分)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遵循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动力。(1分)(2)结合材料,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角度,分析该省为什么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8分)①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1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2分)②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1分)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2分)③可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分)(3)结合材料,该省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的文化意义。(8分)①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②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③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3分)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分)(说明:以上各题,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5.(15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ll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材料一:《决定》中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出新部署,并提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强调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加大建设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1)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就我国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几点建议。(8分)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好文化的前进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2分)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分)③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2分)④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实践,要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分)材料二:《决定》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2)请结合材料二,用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7分)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文化建设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3分)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要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3分)③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分)16.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规范文化市场,维护文化安全。(1)根据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在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的作用。(8分)①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维护文化安全。(1分)协调各文化活动参加者的关系,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打击文化领域的犯罪活动。(1分)②组织经济建设。(1分)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2分)③组织文化建设。(1分)以科学管理引导人民自觉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文化;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提升文化软实力。(2分)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1分)加强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1分)材料二: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10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1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分)②先进的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分)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2分)七、企业17.(19分)材料一:入世10年以来,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达到并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材料二:国家财政部日前公布了2012年我国进口关税调整通知。就纺织机械领域来说,与2011年的进口税率相比,纺织用圆网、平网印花机由2011年的8%下降至2012年的6%。按此计算,企业进口一台印花机设备,关税可节省10万元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对纺织企业引进先进设备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国外圆网及平网印花机处于高档水平,而国内同类产品多处于中档水平,因此国内印花机生产企业未来要向高档水平发展,还需在多方面加强积累。(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降低进口关税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6分)①关税降低,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1分)②有利于增加创新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1分)③在进口商品竞争的压力下,将推动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及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创品牌(3分)④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长远和可持续发展(1分)(2)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分析上述材料。(5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在入世10年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的基础上,对进口关税作了进一步的调整。(2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2分)国家财政部对进口关税的调整,将对企业在技术、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和提高起到推动作用,体现了这一原理(1分)材料三: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讲话。胡锦涛指出,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不仅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世界各国人民。胡锦涛表示,中国将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我们将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国将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推动政府服务朝着更加规范有序、高效便民、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中国将加强自身投资环境建设,继续优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8分)①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外开放要惠及全体人民(2分)②政府要加强和改善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继续优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2分)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2分)④政府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为公民和法人求助、投诉,提供有效途径,推动政府服务朝着更加规范有序、高效便民、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2分)18.(26分)2011年,为减轻物价上涨压力,央行多次上调存歙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牟。一方面冻结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另一方面也戚少了锒行的可贷资金,増加了企业尤其是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使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为此,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专门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徽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如何玻解当前的发展困埦,是众多小微型企业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小徽型企业要想在资金“宽”与“紧”的周期性变动中不被淘汰,必须打造核心竞争力。(1)有人认为当前融资困难对小微型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评祈该观点的合理性。(14分)①融资难不利于小微型企业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4分)②融资难限制了小微型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利于小微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小微型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利于小微型企业的发展。(4分)③融资难也迫使小微型企业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2分)④融资难也迫使小微型企业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分)(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务院专门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原因。(12分)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支持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企业渡过危机和增加劳动者就业,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3分)③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研究支持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是政府积极履行职能的表现。(3分)④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和公信力,有利于小微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分)19、近年来受同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小微企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除了客观原因外,也有企业自身的因素。双如企业发展理念落后,管理手段缺乏创新;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忽略信誉,违背企业道德甚至违规违法经营;等等。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9分)①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鼓励支持引导小微企业的发展;②小微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小微企业要诚信经营,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八、国际关系20.(35分)40年前,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中美关系破冰;20年前,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年2月13至17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习近平说,40年前,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努力下,以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为标志,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了。自那以后,尽管经历风风雨雨,但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7分)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这是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分)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这是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2分)材料四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更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精辟论断,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请简要分析。6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就是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完成的。(2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十二大到十四大,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这个发展远没有结束。(2分)③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分)三农问题21.(24分)近几年,山东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材料一2011年山东农村的发展成就(节选)(注:近年来,山东省逐步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生产“四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财政投资175亿元,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等。)材料二近年来,山东省面对教育、文化发展现状,积极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扎实抓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新型农民。材料三山东省政府要求在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深入进行各项综合配套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1)结合材料一,分析山东农村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经济举措。(7分)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发展农民的根本利益。(1分)②积极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和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④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分)(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8分)①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文化水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2分)②重视教育在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素质。(2分)③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普及科学知识,培养新型农民。(2分)④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人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2分)(3)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中做法的合理性。(9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山东省面对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了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山东省各项综合配套改革,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发展。(3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山东省的各项改革措施,使山东经济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3分)九、世贸组织【背景材料】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2011年,恰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入世10年,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的10年,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对外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与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的10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各项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10年。2、我国外贸需要关注的问题①我国外贸粗放型发展模式没有实现根本改变,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②我国外贸发展不平衡,贸易顺差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加大。③我国的总体贸易条件未得到根本改善,进口价格上涨幅度远快于出口价格上涨幅度。④我国的贸易规模的扩张过于依赖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档次及附加值低。3、展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未来中国将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也将进一步推进。在国内需求不断增加、进口支持政策力度加大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口增长有望继续快于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渐趋强化,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市场环境将逐步改善,发展前景看好。4、中国加入世贸10周年高层论坛开幕2011年12月11日开幕。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理论分析】1、从经济角度分析如何看待我国加入世贸组织⑴积极方面:①加入世贸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②加入世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③加入世贸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④加入世贸,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⑤加入世贸,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⑵不利方面:加入世贸对我国经济也是严峻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风险也会增加。2、从《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入世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⑴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结合在一起。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可持续发展。⑷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典型例题】(相关材料略)针对我国企业加入世贸组织暴露的问题,从企业的角度应当如何应对?从企业经营看: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看: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看:①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从应对贸易摩擦看:①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原则和规则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②改善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的附加值。③树立品牌战略,积极开拓国际

22.(14分)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材料一入世十年来,中国进口规模增长5.2倍,跃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累计利用外资超过l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已经覆盖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居全球第五。材料二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各国保护产业的理由导致全球保护贸易主义重新抬头,反倾销成了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面对更为严峻的反倾销形势,我国政府通过外交、外贸和法律等手段与反倾销提起国进行磋商、交涉和相互制衡,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外反倾销的实施。(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6分)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实现互利共赢。(2分)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2分)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1分)④增强规则意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保障国家经济安全。(1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积极应对反倾销行为的政治学依据。(8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通过外交、外贸等手段与反倾销国进行磋商、交涉,积极履行经济职能。(2分)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别国对我国提起的反倾销以及我国的积极应对,充分体现了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2分)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国际社会中,我国政府的行为坚定地维护了我国的经济利益。(2分)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政府通过外交、外贸和法律等手段与反倾销提起国进行磋商、交涉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2分)十、弘扬民族精神23.(1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城市精神是历史的积淀,时代的强音。目前,全国很多城市正在积极提炼和践行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材料一:城市精神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植根历史,基于现实,呼应时代,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城市精神综合凝聚了城市自身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是对这些因素的高度提炼与准确概括,既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又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材料二:近年来,某市把城市精神融入到机关、校园、社区、乡村文化建设活动中,使践行城市精神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每年评选“感动城市十大人物”“振兴城市贡献奖”,通过树立先进模范人物,宣传践行城市精神的先进典型,使市民有学习和追赶的目标,增强了城市精神的可信性、感召力,提高了广大市民热爱和建设城市的自豪感和自觉性。(1)结合材料一,分析城市精神提炼过程中主要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9分)①提炼城市精神,要植根历史,基于现实,呼应时代,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这体现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分)②提炼城市精神,要统筹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进行高度提炼与准确概括。这体现了立足整体的的观点和系统优化的方法。(3分)③提炼城市精神,既要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又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将城市精神融人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意义。(10分)①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将城市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能够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市民的人文素养。(3分)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将城市精神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市民,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精神动力,推动城市的发展。(4分)③城市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城市精神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24.从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到各种“拼爹门”、学术造假,再到最近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小悦悦”事件,当下社会正面临着一场严峻而深刻的社会道德危机。某校高三(2)班学生以“守望灵魂,践行文明”为主题的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直面困惑】“老人摔倒,该不该扶?”从南京的“彭宇案”,到天津的“许云鹤案”,再到近期媒体曝光的许多案例,让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据相关机构民意调查统计,5.3%的民众认为自己医疗知识不足,怕给老人带来更大伤害,87.4%的民众认为做善事会反被诬陷讹诈,“见义勇为”得不到法律环境的保护。(1)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导致“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原因。(4分)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反映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使得少数群众不择手段的追求自身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德。②当前少数群众没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于金钱,没有做到取之有道。③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写出2点给4分)【提出建议】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轧,肇事车辆逃逸。短短7分钟内18名路人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社会舆论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培育文明风尚。(8分)《政治生活》: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②人大需通过行使立法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鼓励助人为乐的行为。③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弘扬传统美德。(4分)《文化生活》: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4分)【落实行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学们呼吁,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倡导文明的使者,在此基础上,引导更多的人践行文明、关爱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针对上述呼吁,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并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各选一原理说明标语的设计依据。(6分)宣传标语:点滴之爱,汇聚成海;从我做起,真爱永续。(2分)《生活与哲学》依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分)《文化生活》依据: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2分)(如回答:①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③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的必然选择。只要写出以上一点,就可得2分。)25(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材料一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