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产生及其对策_第1页
浅议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产生及其对策_第2页
浅议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产生及其对策_第3页
浅议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产生及其对策_第4页
浅议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产生及其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湘潭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议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产生及其对策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学号:2010370730姓名:刘应松指导教师:华进完成日期:2014年5月目录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1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1引言…………………2一、烂尾新闻和新媒介环境概述……………………2(一)烂尾新闻的定义……………………2(二)烂尾新闻的特点………………………3(三)何为新媒介环境……………………4二、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产生原因 …………………4(一)直接原因……………4(二)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产生的其他有利条件……………7三、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危害…………11(一)不利于新闻媒体自身的长远发展……………12(二)使涉事公共部门公信力下降……………………12(三)不利于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13四、怎样减少“烂尾新闻”…………13(一)加强媒体问责和后续报道………13(二)进一步提升公共部门的危机公关能力………14(三)增强公众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介素养………14结语…………………………15注释…………………………16参考文献…………………16PAGE16浅议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产生及其对策摘要:“烂尾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新闻现象,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的新媒介环境下,其产生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新闻事件本身的复杂性、意识形态力量的介入、当事方失当的“公关行为”以及公众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新闻的生产方式,是烂尾新闻产生的直接原因。另外,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碎片化、传播即时化、传播主体复杂化、舆论短期化等特点也为烂尾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是“烂尾新闻”赖以生存的媒介生态。本文的落脚点在于,试图通过分析“烂尾新闻”的形成原因来探讨其解决对策,以使媒体的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词:烂尾新闻新媒介环境危机公关媒介素养"UnfinishedNews"ontheNewMediaEnvironmentanditsCountermeasuresAbstract:"UnfinishedNews"isaspecialnewsphenomenon,inthenewmediaenvironmentwiththetraditionalmediaandnewmediaco-exist,itscausesareintegrated.Pressthecomplexityoftheeventitself,ideologicalforcesinvolved,thepartiesmisconduct"publicrelationsact"aswellasthelevelofpublicmedialiteracyimpactnewsproductionindirectlyisthedirectcauseofunfinishednewsgeneration.Inaddition,underthenewmediaenvironmentisfragmentedinformationdissemination,disseminationofreal-timeanddisseminationbodiescomplex,publicshort-termcharacteristicsarealsoprovide“unfinishedNews”withfavorableconditions,whichismediaecologyof"UnfinishedNews'survival.Thepurposeofthispaperistryingtoanalyze"unfinishednews"toexplorethecountermeasurestoavoidthisphenomenon,andmakethemediaplayitsduerolebettertoguidepublicopinion.Keywords:UnfinishedNews;NewMediaEnvironment;CrisisPublicRelationship;MediaLiteracy引言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新闻的传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了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新闻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广泛,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评价也更加多元。每一个普通大众在新媒介环境下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制造者、传播者和评论者。在当今这样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的周围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流充斥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媒介不断制造、复制、加工着新闻产品,这些产品刚生产出来时往往会引起轰动,政府、媒体、公众、当事方往往以一种“主人”的心态去关注这些产品,但是当另一波的新闻浪潮袭来时,往往“新闻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于是发生了新闻不断产生,而旧闻却少有人问津的现象。这种只报道事件的发生,却不关注事件进展和处置结果的现象被媒体称作是“烂尾新闻”。烂尾新闻的产生,使得媒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大大减弱,事件进展可能由于媒体的缺位得不到必要的处置。与此同时,大量“烂尾新闻”的产生也使得公众应有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涉事公共部门公信力下降,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受到质疑,这样一种新闻现象必须得到有效遏制。一、烂尾新闻与新媒介环境概述(一)烂尾新闻的定义关于烂尾新闻的概念,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学者陆高峰在解释烂尾新闻一词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建筑工程有烂尾工程,新闻报道也有烂尾新闻。所谓烂尾新闻,是指媒体对一些事件的报道,开始时声势很大,但最终对事件的发展结果却不再关注,导致对一个连续发展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有头无尾,无疾而终EQ\o\ac(○,1)。”而更多的媒体则更愿意将“烂尾新闻”指向某些地方或部门在处理热点事件时,“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EQ\o\ac(○,2)”的一种新闻现象。综合以上对于烂尾新闻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烂尾新闻的一些共性。首先烂尾新闻刚开始时声势浩大,曾引起广泛关注;再次,烂尾新闻的报道或多或少都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尽管面对媒体的报道,他们的处置方式不一,但这些新闻事件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要么没有给出事件调查结果,要么处置结果不能令广大民众信服。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暂时给烂尾新闻下一个这样的定义:烂尾新闻是指曾引起广泛关注,也得到涉事部门或政府明确表态要积极介入并调查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却没有公布调查结果,或只匆匆给出不能令广大民众信服的调查结论的新闻现象。2013年末,新华网盘点了2013年度的“烂尾新闻”,典型的有:致10人死亡11人受伤的河南义昌大桥垮塌事故,是经调查组认定为涉嫌严重违法装载和违法运输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历经10余月未见处理结果;2013年5月下旬,广东省食药监局抽检发现的120多批次镉超标大米,时间过了一年多,此事再无新的信息公开,宛如石沉大海;此外,曾被《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等诸多知名新闻栏目曝光的王林非法行医事件杳无音讯,陕西富平拐卖婴儿案立案5起后无任何新信息发布……从这些典型的烂尾新闻来看,我们大致可以将烂尾新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事故灾害类事件报道,如义昌大桥垮塌事故、各类矿难和工程事故;第二类是揭丑性负面报道,如近几年常常出现在公众事视野中的“XX叔、XX姐”事件和常见的官员腐败案件;第三类是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件报道,如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牵涉广泛的司法案件和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对于受众来说,他们对这几类新闻报道公众的信息需求是事实清晰明了、事故原因调查到位,责任主体承担该承担之责任,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体应该在这些方面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同时这也利于社会的舆论监督机制发挥有效作用。(二)烂尾新闻的特点1.重大性烂尾新闻是一种断尾新闻,一般曾引起广泛关注,也得到官方明确表态要积极介入并查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却没有调查结果或只匆匆给出不能令广大民众信服的调查结论。所以,烂尾新闻的第一大特点是其重大性,即事件本身事关社会公众切身利益。新闻的重大性也是其引起广泛关注的必要条件,以2013年2月1日发生的河南义昌大桥坍塌事故为例,首先是事件本身导致了10死11伤的严重后果,是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但是,官方的调查结果告诉公众导致大桥坍塌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运输烟花爆竹车辆发生爆炸使桥面发生垮塌,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这又是一次安全生产运输事故。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非常典型的,而且事故中还出现了重大伤亡。这样的事故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抢占各大媒体的关注焦点,因此,重大性是烂尾新闻得以广泛传播的条件之一。2.负面性著名学者李良荣先生在《新闻学概论》一书中强调,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新闻价值是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首先考虑的因素,也就是说,一条新闻值不值得报道从根本上取决于该新闻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其次才是媒体所能提供的版面或时长。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一样,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类别,而现在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更是让负面性的信息能够以超越以往的速度和广度传播。负面新闻是指以对人类社会产生消极甚至恶劣影响进而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为题材,经由报道者的采访调查、加工制作而成并用于媒体传播的新闻作品……按照上文的论述,笔者将烂尾新闻分为三类:事故灾害类事件报道、揭丑性负面报道、以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件报道。长期以来,在“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各大主流媒体的版面被各种说教和宣传性报道占据。而现阶段,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给广大普通群众提供了情绪发泄的渠道,因此对于负面性的信息十分敏感。一旦有负面性信息出现,马上就会在网络上形成一个关于此的舆论圈,容易引起极大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一些主流媒体相继开办出专门的版面或栏目来报道负面新闻,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南方报业的《南方周末》都在负面报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公众面前树立了公正的批判者形象。当有重大负面新闻事件发生时,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形成社会热点话题。尤为突出的是网络媒体,因为有着受众群体年轻化、媒体审查自由化、传播迅疾化、信息容量扩大化、网络点击率竞争白热化等特征,负面题材报道的数量更大。根据烂尾新闻的定义,烂尾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是需要问责整改、后续跟进和公布真相的事件。因此,负面性是烂尾新闻的特点之一。(三)何为新媒介环境新媒介环境是本文命题的时代背景,也是探讨烂尾新闻产生机制的大前提。那么何为新媒介环境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指出,“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具体来说,当今的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其他数字媒体。新媒体的发展一日千里,而与此同时,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介不单单指新媒体,同时也涵盖传统媒体,新媒介环境也不仅仅指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构成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包括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信息的传受特点和传播方式等内容。总之,新媒介环境是在当今信息环境下,包括信息源、媒介、传播方式、受众以及各要素之间有机关系在内的完整的媒介生态。二、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产生原因(一)直接原因“烂尾新闻”的产生原因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媒体是“烂尾新闻”的生产者,媒体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条新闻是否会烂尾。所以媒体方面的原因也是烂尾新闻产生的直接原因。在“注意力经济”已经十分发达的现代,如何去抓住公众的眼球,是所有媒体的发展目标。一般来说,媒体在甄选报道素材时考虑到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新闻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和政治、经济等社会其他部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媒体在选择新闻和报道新闻时受到的制约也会越来越多,形成“烂尾新闻”具体有如下四点直接原因:1.新闻事件本身的复杂性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传输极快的社会,新闻时效性也成为了媒体追求的首要目标,在新闻事件的真相还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新闻报道首先会以短消息的形式出现,新闻事件的进展通常会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展现给公众。但是,很多重大新闻事件本身所涉及的部门和利益关系十分复杂,短时间内无法向公众展示一个全面的调查结论,所以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刚开始会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但当舆论逐渐消弥,公众还处于一片疑云中时,相关部门却还在调查中。此时容易给公众造成一种“烂尾新闻”的假相。以2013年2月1日发生的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垮塌事故为例,事故造成10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调查初步明确,这是一起涉嫌严重违法生产、违法装载、违法运输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涉及河北、陕西两个省份,陕西宏盛花炮制造有限公司、凯达公司以及蒲城县小郭货运部、虎子货运部相关部门23名相关责任人的追究问题。2013年12月26日,新华网发文指出“河南连霍大桥垮塌致10死11伤10个月未见调查结果”,将义昌大桥事故列为2013年度典型的烂尾新闻。时隔一天,12月27日,新华网又以《连霍高速义昌大桥“2·1”事故调查报告公布43人被追责》EQ\o\ac(○,3)的文章报道了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从事故发生的2月初到最终处理的12月底用了整整11个月,不排出在这期间政府部门存在不作为、少作为的现象,但是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也是使得新闻报道无法给公众合理交待的重要原因。2.意识形态力量的介入在我国,媒体一般处于同级党委宣传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舆论监督方面,一般会震慑到低一级的党政机关部门,而要监督本级政府部门则难度较大。因此,很多地方媒体曝光的负面新闻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解决,甚至说没有见诸于公众,就遭遇同级主管部门的冷处理。2013年3月8日到3月19日从上海黄浦江面打捞出来的10000余头死猪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其实,嘉兴市境内的多家新闻媒体曾多次对死猪乱扔一事曝过光。早在2008年10月14日,《海宁日报》在“听民声,察民情”专栏刊登记者述评《死猪死羊扔在河道里究竟该如何处理》,隐名批评了相关养殖场。“2012年12月4日,《嘉兴日报》以《死猪乱扔三问》为报道标题,针对在生猪养殖大镇南湖区新丰镇不少河流屡屡出现的死猪乱扔现象,发出了三大质问:死猪乱扔,痛了谁?收集处理,难在哪?产业转型,路怎么走?2013年3月4日,《嘉兴日报》以标题为《嘉兴乱扔死猪现象再次抬头》的文章报道了嘉兴的死猪事件。3月6日又刊发后续报道《死猪处理,一个养殖大村之痛》。然而,这些报道才刚刚开头,《嘉兴日报》的‘三问’还没有答案,海宁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还没有推广开来,事件还没有水落石出,新闻就没了下文EQ\o\ac(○,4)。”海宁日报社记者蒋连根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示:一位记者曾到嘉兴采访某养殖场将污水偷排进河的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相关监管部门也接受了采访。可就在记者回报社的路上,单位领导的电话打过来说稿子不用写了。类似这样的负面报道一旦涉及有些单位的利益,利益相关方就会想方设法让批评报道胎死腹中。于是,一旦突发事件发生,聪明的媒体记者抢先一步,在有关部门未曾回过神来的当儿赶快推出报道,然后静观事态发展,不再轻易出手。因为很多记者有顾虑:负面报道会不会中途被拿下?政府部门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面对媒体的负面报道时,往往出于维护地方形象或者经济发展的目的对同级媒体进行管控,这样的“冷处理”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其目的,让负面报道成为“烂尾新闻”,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嘉兴死猪”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媒体关注点的快速转移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不同背景的人们在传播和接受信息会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即时化的特点,怎样在这样一种信息环境下抓住大众的眼球,是所有媒体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目标,媒体的从业者们不断为抢新闻时效、抢独家、抢头条而竞争,而在深入挖掘新闻方面下的功夫却显得捉襟见肘,大量的复制、转载充斥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上。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发生,大批媒体一哄而上,而一旦事件本身的舆论消散,大部分媒体也跟着偃旗息鼓。媒体每天都在追逐更为吸引眼球的事件;同样,公众也大都喜欢追新。如《海宁日报》2008年10月追踪报道“死猪投江”事件的时候,“三鹿奶粉造假事故”被曝光,三聚氰胺一下子成为公众议论的话题,该报民情热线的视线立刻转向患结石病的幼儿,“死猪投江”的新闻也就烂尾了。新媒介环境下的舆论监督,热点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多网络媒体对于热点事件的报道就是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的二次编辑或转载,根本就没有踏足新闻现场了解新闻事实,根本就不会对事件进展进行跟进。而大部分公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也不过是出于猎奇心理和跟风,媒体如果没有坚定自己的报道立场,很容易就会陷入报道跟风的怪圈。这样也会给那些涉事的相关责任部门提供了可乘之机,让他们面对公众舆论“拖字决”大奏其效。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的各媒体实行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经营方式,我国媒体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还要承担自负盈亏的经济职能。于是,一些企业和广告客户便成为了媒体所倚重的对象,一旦负面新闻牵涉到这些企业和广告客户的利益,他们就会对媒体进行公关,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地方媒体并不少见。于是,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很大一部分媒体自然作出权衡,选择以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回报。另外,新媒介环境下信息的交流与交换变得极其便捷,当负面新闻事件成为公众议题时,公众关心的往往是事件发生的原因,由谁来担负责任,以及怎要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而这一系列的采访跟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面对那些深谙“拖字诀”的涉事部门,很多媒体也就知难而退,做起了“烂尾新闻”里的装睡人。4.涉事公共部门失当的危机公关根据烂尾新闻的一般规律,本文在这里提到和讨论的涉事公共部门指的是可能为负面事件承担直接责任或监管责任的企业和政府部门。2013年1月,新华网刊文《迅速表态之后面面观》总结了很多涉事部门面对媒体负面报道的一般套路,包括第一时间回应,但事实模糊不清;号称严肃查处,但调查结果却迟迟不公之于众;处置事件罔顾民意,事后道歉一笔勾销。一句话总结即: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的三多三少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共同发力,对负面新闻曝光力度的加大,各个部门都成立相应的危机公关机构,他们深知面对媒体的负面报道,简单的逃避已经不可能树立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形象,于是形成了诸如:主动回应、诚意道歉、“坚决查处”等敷衍了事的策略。虽然不得不说是这些部门危机公关能力提升的表现,但是这些策略的效果却令人怀疑。危机公关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2013年1月发生在云南省镇雄县的山体滑坡事故中,46名遇难者遗体在未经遇难者家属签字同意的情况下,就被当地主管部门火化处理,事后,当地政府致以“诚恳道歉”,县民政局及殡仪馆呈上“书面检查”,但却未见启动任何责任追究。很显然,这样的道歉决不能抚平那些遇难者亲属内心的伤痛,这样的处置更不可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所以这种失当的危机公关不仅没能减轻危机带来的信用损害,反倒更加剧了涉事部门公信力的丧失。新闻“烂尾”,涉事部门失当的危机公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因为负面事件发生时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涉事公共部门高调回应和承诺公众给予深入调查,但实际却是敷衍了事,“热回应,冷调查”。这种频频作秀带来群众对公共部门的信任透支只会加重人们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怀疑,根本达不到“有关部门”进行危机公关的目的。再者,我们也不应该排除一些涉事部门将危机公关的手段用在一部分媒体的身上,为了不使媒体继续探寻新闻事实,并向公众传达不利于涉事部门的讯息,涉事部门可能设置重重阻碍,软硬兼施。一些新闻意识不强的媒体从业人员可能在威逼利诱下就范,或知难而退,或得利忘言。比较典型的案件是2002年的山西繁峙矿难11名记者集体受贿,盲报事故真相的事件。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一则引起全国性轰动的新闻事件出现此类现象的机会并不大,但在一些地方媒体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为“烂尾新闻”的产生埋下了祸根。新闻事件本身的复杂性、意识形态力量的介入、媒体自身关注点的转移以及涉事部门失当的危机公关都或多或少地直接对媒体的报道行为产生影响和制约,它们或增加报道难度、或改变报道内容和报道导向、或通过外在力量中断媒体的报道行为,最终都导致本应连续报道的新闻事件成为了不了了之的“烂尾新闻”,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二)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产生的其他有利条件新媒介环境是一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的信息环境,信息在这种环境下的传播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受众接触信息的方式和思考方式,也决定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反过来,受众的行为和认知又将形成舆论,从反方向影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深度。因此,这种信息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的信息接受特点为“烂尾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下文将具体分析这些有利条件。1.信息碎片化当今时代,为传播信息而出现的媒体数量繁杂,数字化的地球让全社会的成员无处不在感受信息爆炸所带来的眩晕感。随着微博、QQ等社交媒体和3G、4G网络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工具正在使我们的社会成员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各式各样的信息。移动互联工具使得最新消息永远都在下一秒诞生,获取新鲜资讯的方法永远只有“刷新、再刷新”,信息爆炸的社会里,各式各样的信息以碎片化的方式遍布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结果是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而这些信息大部分是旧的知识体系崩裂后的重新排列组合,组合后又重新组合,于是整个社会的信息变成了碎片化的存在。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信息都被数字化,而对个体有价值的信息往往贯穿于整个网络中,被分割成碎片,没有哪个人能够窥探信息的全貌。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想在网络上输入一个检索式进行搜索的时候,显示的结果数量往往是成千上万,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往往需要海底捞针般的寻找。由于信息被大量而迅速生产出来,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可靠性、真实度较差,远远超过了人们心理的承受能力,然而我们的思维模式却未必已经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结果我们逛遍了大部分的网站,却发现只能从中筛选出极小一部分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碎片。总的来讲,信息“碎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来源的碎片化,这源于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使新媒体不断涌现;二是传播文本的碎片化,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只言片语都可能成为广泛传播的内容。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碎片化”主要体现在消费者的媒介接触方式上——电视频道日益增多,广播媒体开始复兴,报纸版面不断扩张,专业杂志层出不穷,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更是一日千里,如此迅速而声势浩大的媒介发展将消费者原有的媒介接触时间、接触习惯完全打破。而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信息的表达途径,也使得现代社会的信息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趋势。信息碎片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信息的接受者对事件的认识是片面的。管中窥豹般的认识自然也会使信息的接受者对事件的认识缺乏深入的了解,这样的信息产生的影响力必然是极其有限的,也无法让读者对所读过的新闻产生持续关注的热情,所以既便是所报道的事情是非常重大和典型的,这样的热情也会在新一波的新闻浪潮冲击下逐渐消退。2.传播即时化传播即时化指的是,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社会成员所携带的移动通讯工具可以随时随地的让他们成为新闻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随时随地”,通过随时随地的传播,信息永远都处于无时无刻的更新状态之中,最新消息永远属于刷新的下一秒。这样就导致人们的关注点永远都是下一秒的最新消息,而很少去关注过去已经被反复报道的旧闻,即便少数人会带着探索性的心理等待事件处理的最新结果,绝大部分人也还是会随着舆论焦点或意见领袖观点的转变而忘记前者。3.传播主体复杂化在网络和通讯工具还不是很发达的过去,传播主体比较单一,人们只能通过像报纸这样的纸质媒体接受新闻信息,而那个时候的纸质媒体也只是政府的宣传工具和一些所谓意见领袖的发言平台罢了。大多数主流声音一般都是在报喜不报忧的新闻报道模式下的宣传。比如,关于成就的报道,片面强调取得的成就,无视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无视基层群众的作用,往往会给人们留下好大喜功、夸大其辞的不良形象。另一种是关于事故的报道,只报道事故本身而回避领导的职责问题,丧失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而有的媒体甚至歌功颂德,将事故转化为正面宣传,这类报道的舆论引导作用几乎为零,甚至会引起公众的反感。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网络传播带来的传播主体的变化。信息的传播者从过去的大众传播机构变成了利用网络进行新闻传播的传统媒体和从事新闻传播的非专门性机构(如综合性网站、政府机关网站、民间团体网站、企业网站等)以及利用网络发布新闻信息的个人。另外,在传播模式方面,传统的传播是一种播放型传播,即一种树立中心意识的传播;而现在网络媒体的传播,除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之外,还有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模式,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与此同时,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互动性特点给传统传播理论中的传受关系理论也带来了重大变化,由以前传播者居于主导地位的不平衡地位到现在相对平衡的传受关系建立起来。但是主体多元化在改善信息传受关系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如流言四起、信息失真、网络施暴等问题,这极大地干扰了权威信息的传播,不利于广大公众以最佳效率接触到新闻事实,从而对舆论监督的效果形成干扰。4.舆论短期化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处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的信息包围之下,信息传播碎片化、传播即时化、主体复杂化等共同原因使得受众越来越倾向于浅阅读和浅思考,很少追究新闻的后续发展及其背后隐藏的信息,最终使得受众对某一新闻事件形成围观式的关注,处于不断追逐新闻热点的过程中。武汉大学周宇豪教授在《舆论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将舆论事件的扩散过程分为了“是不是?是什么?什么样?没什么!”四个阶段。“阶段一是‘是不是’的质疑阶段,事件发生并开始在互联网上传播;阶段二是‘是什么’的信息扩散阶段,强势媒体参与报道,信息开始迅速扩散;阶段三是‘什么样’的舆论高峰,事件关注度达到顶点,社会力量全面介入;阶段四是‘没什么’的舆论消减阶段,往往新的热点话题产生,事件撤下网站首页⑤。”从这四个阶段的分析来看,舆论常常呈现为一种周期性的活动,而随着新媒介环境下公众接触信息的渠道和内容越来越丰富,这种周期性的活动经历的时间越来越短。如下图: 名词“义昌大桥”的百度指数示意图EQ\o\ac(○,6)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基本符合四个阶段的理论,义昌大桥的百度搜索高峰期出现2013年2月1日到2月4日,媒体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与搜索指数一致,2月1日恰好是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垮塌事件的发生日期,也就是“是不是”和“是什么”的阶段,2月2日是媒体指数和搜索指数的顶峰,说明此时公众和媒体最关注事件的进展,也就是“什么样”的阶段。笔者梳理了2月2日和2月3日具有代表性的几条新闻,如下表:2013年2月2日到2月3日义昌大桥事故部分媒体报道信息表媒体名称新闻标题发表日期新浪网河南义昌大桥爆炸坍塌事故为重大责任事故2014年2月2日云南信息港义昌大桥爆炸坍塌事故:排爆、桥梁专家现场析疑2014年2月3日新华网义昌大桥爆炸坍塌事故烟花供货方和运输方4名相关人员被河南警方带离调查2014年2月3日可以看出,媒体在舆论巅峰期关注的是事件的“真相”,也就是向公众解释事件“是什么”和“什么样”。但这种关注是极其短暂的,从图中可以看出2月4日后,由于时效的要求,媒体报道在2月4日之后迅速减少,舆论渐渐消弥。因此,当公众对事件“是不是?是什么?”这两个疑问都基本明了时,媒体的报道如果不能及时进一步跟进公众的信息需求,那么公众就会出现一种审美疲劳。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新闻事件的事实本身所能带来的社会资源业已基本耗尽,公众对事件的关注也会呈现出一种疲态,媒体也难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资源,出于成本的考虑,对于事件进一步的跟进报道骤减,事件的舆论影响力大幅减弱。直到出现新的舆论事件,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就会马上呈现急速下滑的趋势,正所谓“新闻后浪推前浪,前浪忘在沙滩上”,这也是新闻事件替代性规律的体现。从这样一个阶段开始,公众的信息接受过程实现了从“什么样?”到“没什么!”的转换,人们对事件的关注也逐渐淡化。新闻事件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跟进,那么它的影响力也会逐渐减弱,为“烂尾新闻”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总体来说,新媒介环境下呈现出来的“信息碎片化、传播即时化、传播主体复杂化、舆论短期化”等特点,使得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呈现出“围观式、凑热闹”的特点,对事件关注的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因此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和引导作用尤为重要。三、新媒介环境下“烂尾新闻”的危害(一)不利于新闻媒体自身的长远发展“2008年9月,香港星岛环球网进行了一项调查,样本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大陆。结果显示,受访者完全相信中国媒体的占5%,部分相信的占78%,完全不相信的占16%,其他占l%EQ\o\ac(○,7)。”在这些数据的背后,其实是我国媒体在人民群众中公信力的体现,媒体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依赖的内在力量。一般来说,大众传媒、亲身经历和社会交往是人们认识环境的主要信息来源。当从媒体获取的信息与自己的亲身感受或其他可信赖的信息相违背时,受众便可能转向其他信源。当对同质信源普遍感到失望时,受众便会转向异质信源,譬如境外媒体、小道消息等。“烂尾新闻”产生以及长期出现,容易给受众留下一个“不负责任的媒体”的印象。受众是媒体的上帝和衣食父母,而长此以往的新闻烂尾必然会使媒体丧失大量核心受众,损害的是媒体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烂尾新闻不利于新闻从业者职业素质的提高。新闻事件最终是否能被报道、以什么形式报道,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报道者和新闻把关人的选择。当新闻从业人员只把发行量和点击量当作新闻报道的目的,他们就会选择报道难度小、回报高,夺人眼球的新闻进行报道,对于新闻的“新鲜”属性的过度开发:不“吸引眼球”、不“雷人”的标题就不是好标题,没有“猎奇”故事的内容就不是好内容,最终导致一大批过于“图快”、“求新”的报道产生。这种报道虽然会在短时间内吸引住受众的目光,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却容易被忽视。烂尾新闻实质上是一种“无后续报道或后续报道不利新闻”,这种新闻从本质上不符合新闻从业者“探寻事件真相”的职能。2011年,我国媒体业大力开展了“走转改”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改变我国媒体从业者高高在上的作风,真正深入基层中挖掘那些贴近民心的新闻。烂尾新闻反映出媒体从业者缺乏深入了解和报道新闻事实的勇气和决心,这样的从业人员作出的新闻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会导致受众的流失。(二)使涉事公共部门公信力下降2013年1月,人民网在网上开展了关于“2012年烂尾新闻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9.3%的网民认为频发的烂尾新闻极大的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其实,涉事部门之所以不愿意对媒体披露的事件进行积极的调查,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事件本身所具有的负面性使得相关部门为了维护自我正面的形象而互相推诿。再者,负面事件的产生必定需要追责,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很多政府部门就表现出“热回应,冷处理”的事件处置方式。面对媒体的追问,很多部门会以调查需要时间为借口,和舆论监督玩起了拖延战术。这样的方法确实在短时间内使一些舆论热点慢慢被公众所遗忘。但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却会使得公众更加愤怒,最终也必然会和涉事公共部门的初衷背道而弛。(三)不利于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媒体是广大受众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好的媒介能够帮助公众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通过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评判,并使用媒介资源和信息为个人生活和自身发展服务,参与社会发展,这种使用媒介的能力被概括为媒介素养。1992年的“媒体素养领袖会议”曾就媒介素养做出了统一的定义:公众使用、分析、评估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该定义包括三个层面,即获取信息的能力、解读信息能力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对媒介的了解,学会以评判的意识接触媒介的信息;二是了解自己对媒介的需要,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服务自我。新媒介环境下,广大受众生活在各种媒体的包围之下,如何提高媒介素养已经成为社会性的议题。而提高媒介素养的前提就在于,媒体能够尽可能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为受众提供信息。反之,将极大的增加受众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传受关系。烂尾新闻无疑是一种断尾信息,使得公众在新闻报道引发舆论关注时,一哄而上,而当新闻报道渐渐呈现疲态时,公众的议题也马上跟随媒体关注焦点的转变而转变。在这种媒介环境下成长的受众便成为了那些只关注外表刺激和吸引眼球的信息的从众者。这样既无法满足公众全面的信息需求,使得公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无法得到有效传达,也无法让受众培养质疑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最终不利于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四、怎样减少“烂尾新闻”(一)加强媒体问责和后续报道首先,从新闻学的角度来说,烂尾新闻指的是“后续报道不利的新闻报道”,从媒体角度来看,就是不愿或者难以做好事件的跟踪报道。一般来说,成为烂尾新闻的事件都是十分重大和典型的,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年代,新闻把关人的作用弱化,大量“快餐式”的新闻充斥各大媒体的版面。做好烂尾新闻的跟踪报道和连续报道可能会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媒体管理者应该在新闻报道的经济成本与其社会效益之间作好权衡,最终实现媒体与受众的共赢。另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的介入或版面资源的限制,对烂尾新闻进行长期关注或许难度较大,这个时候如果能很好地利用网络和自媒体,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各媒体从业者应该利用自己的舆论影响力,长期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关注烂尾新闻,这样势必会引发更多受众关注烂尾新闻。再者,媒体从业者和管理者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舆论监督意识,对于本媒体报道过的新闻事件,应该建立新闻报道分阶段总结、跟踪分析和再追踪的体制机制,对于那些不重视后续报道和跟踪报道的媒体从业者给予一定的惩戒。这样既可以为媒体拓展更多的新闻资源,也能很好的引导广大媒体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报道意识,对于负面新闻事件,不是一报了之,而应该达到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二)进一步提升公共部门的危机公关能力习近平同志曾在2009年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需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EQ\o\ac(○,8)。”长期以来,我们的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宁愿不说话或少说话也不愿多说话。现阶段,在重多突发性新闻面前,尽管很多政府部门都能通过多种渠道对事件进行回应,但是各大媒体反应的“热回应、冷调查”问题却广泛存在。因此,要减少烂尾新闻的产生,避免相关部门采取“驼鸟政策”,必须提升公共部门的危机公关能力。把新闻媒体看作是沟通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利器,建立突发事件的全程公开制度,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让事件调查过程在阳光下进行”。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形成合力,引入社会力量尤其是媒体的力量加强监督,才能倒逼干部守土有责、恪尽职守。更为重要的是,应从媒体报道、公众反映中,从个案的披露和发酵中,举一反三,反思同类现象,查找深层症结,建立防错纠错机制,才能了却旧账、不欠新账,最终促进问题解决。(三)增强公众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在平时的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中,多数时候公众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获取信息,因为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有了信息后,如何正确地理解信息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就对受众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是媒介素养的核心能力。著名新闻学者陈力丹教授在谈到公众媒介素养这一话题时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2001年,媒体曝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