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研究发现,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腺等局部生物钟,如肝脏生物钟能影响肝糖原的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该结构还具有分泌功能B.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也存在于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C.糖尿病的发生一定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D.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小鼠可能会出现低血糖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现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种群数量变化,并建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种群的大于1,则可判断该种群以“J”型曲线增长B.若种群的增长率小于1,则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C.若种群增长符合“S”型曲线,则种群数量一定不会超过K值D.若误将重捕个体中未标记个体记作标记个体,则估算的种群数量会偏小4.T细胞表面有两种特殊的蛋白质——CD28和CTLA-4,二者与癌细胞表面的B7蛋白结合后,细胞免疫或被“激活”或被“抑制”。科研人员制备接种了癌细胞的模型小鼠,并均分为三组。实验组分别注射抗CD28抗体和抗CTLA-4抗体,定时测定肿瘤面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表面CTLA-4与B7蛋白结合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B.T细胞表面CD28与B7蛋白结合后可激活细胞免疫C.CD28既是抗CD28抗体的抗原,又是B7蛋白的抗体D.注射抗CTLA-4抗体对抑制癌细胞增生具有积极意义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过程中,核酸不发生改变,蛋白质发生改变B.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导致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核质比不变或减小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衰老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6.真核细胞中,部分复合物仅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研究发现,某毒素只能与这些复合物结合,并阻止复合物中的核酸发挥相应的作用。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毒素,随后细胞内()A.染色体和DNA数目都加倍B.产生水的化学反应过程均不再进行C.tRNA丧失识别与携带氨基酸的能力D.代谢减弱,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的活动减弱7.苇草主要生长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高山盛夏牧场,是一种依赖风力传粉的植物。不同种群的苇草对铜耐受力不同,有耐受性基因的个体在无铜污染地区生长很缓慢。调查废弃铜矿区及附近苇草种群对铜的耐受力,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矿区160m的苇草种群对铜耐受基因主要来自基因突变B.矿区内苇草与距离矿区100m的苇草存在地理隔离C.矿区土壤的选择导致苇草耐受基因频率高于非矿区D.非矿区苇草耐受性基因频率与风力和风向无关8.(10分)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G特异性识别抗原 B.细胞E可裂解靶细胞C.细胞A、B、D都能增殖 D.细胞E也可合成物质C二、非选择题9.(10分)2018年4月,(ReproductiveBioMedicine)期刊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到2100年,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即试管婴儿技术)诞生的人数可能将达到全球总入口的1.5%---约4亿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技术________技术等人工助孕技术的俗称。(2)体外受精首先需采集卵子,成熟的卵子能与____________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大致过程是受精卵→_____→囊胚→_____→组织器官的分化。(1)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以维持培养液的正常pH。母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____________,这为胚胎在母体内存活提供了可能。(4)借助于胚胎分割技术,理论上一次可以获得多个胎儿,胚胎分割操作过程霄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将__________均等分裂。(5)人也是生态系统的一员,要维持地球的和谐有序发展,我们必须关注生态工程建设。下列结构示意图最能体现生态工程中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是______________。10.(14分)为了避免夫妻把生理缺陷遗传给孩子,医生去除女性捐赠者的卵子中的细胞核,接着用母亲卵细胞中对应的遗传基因取而代之,最后再按照标准的试管婴儿技术进行培育。这样诞生的孩子称为“三亲婴儿”。其过程如图所示:(1)过程①通过__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卵母细胞。(2)过程②是将重组卵母细胞培养至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以便与获能的精子受精。(3)过程③的精子需要进行获能处理,自然受精过程中精子获能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受精作用发生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过程④中涉及的生物学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6)从核遗传物质组成角度分析,“三亲婴儿”区别于体细胞克隆个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7)与一般的试管婴儿相比,“三亲婴儿”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人t-PA蛋白能高效溶解血纤维蛋白凝聚的血栓。用传统基因工程生产的t-PA给心梗患者大剂量注射却会诱发颅内出血,原因在于其与血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低,但若将其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就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科学家对人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突变基因,制造出了高性能的t-PA突变蛋白。(1)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突变基因中对应该氨基酸密码子的碱基序列应设计为______。(2)上述获得突变目的基因的基本途径是___。(3)如图所示t-PA突变基因、质粒,用__________限制酶切开该质粒较好。(4)将相应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含t-PA突变基因的细胞应具有的性状是______。(5)上述生物工程技术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首先通过________,再进行______,以满足医疗需求的。12.果蝇的眼色中有白色(不含色素)、红色和紫色三种,细胞中红色色素的合成必需有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若细胞中基因D控制合成的酶存在时,红色色素会转化为紫色色素,使眼色呈紫色。当细胞中不能形成红色色素时,眼色为白色。现以两个纯系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F2代表现型,可以推测果蝇的眼色性状由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果蝇眼色性状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2)F1中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___。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3)若让F2中全部红眼雌果蝇测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4)若让F2中全部紫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雄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答案解析】
1、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②传导;③分泌;④调节。2、血糖浓度就会升高或降低。当人体内血糖浓度高时,就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加快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分解,加快血糖在肝脏、骨骼肌中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和氨基酸,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时,就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加速体内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题目详解】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该结构还具有分泌功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B、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没有使基因丢失,所以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也存在于肝脏、胰腺等组织细胞中,B正确;C、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维持血糖平衡的肝脏生物钟失调有关,也可能与胰岛素有关,C错误;D、若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被敲除,将会影响肝糖原的分解,导致小鼠可能会出现低血糖,D正确。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下丘脑的功能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下丘脑的功能,理解血糖调节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小题。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B【答案解析】
】1、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2、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可使DNA呈绿色,吡罗红可使RNA呈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题目详解】①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用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采用颜色鉴定法用甲基绿和呲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所以,①③采用的都是同位素标记法。
故选C。3、D【答案解析】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可能会下降;而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可能会上升。【题目详解】A、若种群的大于1,该种群也不一定以“J”型曲线增长,因为“J”型曲线的应该大于1且一直保持不变,A错误;B、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若种群的增长率小于0时,则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而种群增长率大于0小于1时,种群数量会不断增加,B错误;C、若种群增长符合“S”型曲线,则种群中的个体数量将在K值左右上下波动,即种群数量有可能会超过K值,C错误;D、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因此若误将重捕个体中未标记个体记作标记个体,则估算的种群数量会偏小,D正确。故选D。4、C【答案解析】
据图示结果可推测,注射抗CD28抗体的一组与对照组结果相近——癌细胞大量增殖,说明CD28在“激活”细胞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样道理注射抗CTLA-4抗体的一组癌细胞被清除掉了,说明CTLA-4具有“抑制”细胞免疫的作用。【题目详解】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后,会使抗原失去原有作用。注射抗CTLA-4抗体的一组癌细胞被清除掉了,说明CTLA-4具有“抑制”细胞免疫的作用,A正确;B、注射抗CD28抗体的一组与对照组结果相近——癌细胞大量增殖,说明CD28在“激活”细胞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C、CD28是抗CD28抗体的抗原,但不是B7蛋白的抗体,C错误;D、注射抗CTLA-4抗体的一组癌细胞被清除掉了,说明CTLA-4具有“抑制”细胞免疫的作用,因此注射抗CTLA-4抗体对抑制癌细胞增生具有积极意义,D正确。故选C5、C【答案解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题目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DNA不发生改变,但RNA和蛋白质会发生改变,A错误;B、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故核质比增大,B错误;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衰老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正确;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C。6、B【答案解析】
1.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2.结合题干信息“某毒素只能与这些复合物结合,并阻止复合物中的核酸发挥相应的作用”准确答题。【题目详解】A、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该毒素能阻止核糖体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从而导致染色体的复制受阻,染色体数目不能加倍,A错误;
B、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该毒素能阻止核糖体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而产生水的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酶的催化,故不再进行,B正确;
C、tRNA识别与携带氨基酸时不需要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成特定的复合物,因此不会受毒素的影响,C错误;
D、毒素是阻止复合物中的核酸发挥相应的作用,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无关,D错误。
故选B。【答案点睛】7、C【答案解析】
1、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等,由于苇草是一种依赖风力传粉的植物,推测矿区内苇草与距离矿区100m-160m的苇草不存在地理隔离。
2、据图分析可知:矿区苇草铜耐受指数高于非矿区,推测可能是矿区土壤的选择导致了苇草耐受基因频率高于非矿区。【题目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距离矿区160m的苇草种群对铜耐受基因主要来自基因重组,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苇草是一种依赖风力传粉的植物,故矿区内苇草与距离矿区100m的苇草不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C、据图分析可知,矿区苇草铜耐受指数高于非矿区,故推测可能是矿区土壤的选择导致了苇草耐受基因频率高于非矿区,C正确;D、苇草是一种依赖风力传粉的植物,非矿区苇草耐受性基因频率与风力和风向有关,D错误。故选C。8、B【答案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C是抗体,可推知:A是B淋巴细胞;B是浆细胞;G是吞噬细胞;D是T淋巴细胞;E是效应T细胞;F是靶细胞。【题目详解】A、细胞G为吞噬细胞,能对抗原进行摄取和处理,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B、细胞E为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B正确;C、细胞A、B、D分别为B细胞、浆细胞和T细胞,其中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C错误;D、物质C为抗体,只能由浆细胞合成,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胚胎移植获能桑椹胚原肠胚CO2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内细胞团D【答案解析】
1、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2、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1)供体与受体相同的生理变化,为供体的胚胎植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2)胚胎在早期母体中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1)子宫不对外来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胚胎遗传性状不受受体任何影响。1、胚胎发育过程:(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2)桑椹胚:1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1)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题目详解】(1)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人工助孕技术的俗称。(2)体外受精首先需采集卵子,成熟的卵子能与获能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大致过程是受精卵→桑棋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1)动物细胞培养时,提供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正常pH。母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母体内存活提供了可能。(4)胚胎分割操作过程需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裂,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进一步发育。(5)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可以改善功能,即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图中最能体现该原理的是D图所示。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试管婴儿技术的概念;识记早期胚胎发育的具体过程以及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识记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核移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雌性动物生殖道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核遗传物质来自于两个个体能够有效避免有生理缺陷的母亲细胞线粒体所携带的致病基因对后代的影响【答案解析】
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这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可见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题目详解】(1)过程①是获得重组卵母细胞的过程,该过程中包含的技术手段是核移植技术。(2)受精作用完成需要获能的精子与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来完成,因此过程②需要将重组卵母细胞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以便与获能的精子完成受精。(3)过程③的精子需要进行获能处理,因为只有获能的精子才能完成受精,自然受精过程中精子需要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完成获能过程。(4)受精作用过程中,机体通过两道屏障,即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来完成防止多精入卵现象的发生。(5)过程④需要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来完成最终的过程。(6)从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知,“三亲婴儿”的核遗传物质来自甲、丙个体,是甲、丙个体产生的配子完成受精过程的产物,质内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乙个体,由此可知,甲与丙核物质融合过程产生的个体与体细胞克隆产生个体的典型区别是其内核遗传物质来自于两个个体,是有性生殖的产物。(7)由“三亲婴儿”的生产过程可知,该技术手段能有效避免有生理缺陷的母亲细胞线粒体所携带的致病基因对后代的影响。【答案点睛】熟知试管动物培养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知核移植、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以及胚胎移植过程的操作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必备的知识。11、AGA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基因脱氧核苷酸序列Xmal、Bg/II新霉素抗性且呈白色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得到转基因生物→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蛋白质工程可以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题目详解】(1)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根据转录过程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则其模板链编码序列为AGA,要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故需将编码序列变为AGA;(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以上是蛋白质工程特有的途径;(3)由于目的基因的两端的碱基序列分别是CCGG、CTAG,所以应用XmaI和BgII两种限制酶切割,以便于把目的基因连接到质粒pCLY11上;(4)由图1可知,将连接好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中,由于限制酶切割质粒破坏了mlacZ基因,所以含t-PA突变基因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应具有的表型是新霉素抗性且呈白色;(5)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答案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理清转录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即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解题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12、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家精神融入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模型与长效机制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家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及其干扰管理研究
- 2025年度个人快件运输合同范本(快递服务版)2篇
- 二零二五版龙门吊设备维修配件供应与库存管理合同4篇
- 影视作品2025年度海外发行合同3篇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投资合同2篇
- 二手房买卖合同按揭贷款范文(2024版)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文化交流捐赠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排水管网疏浚承包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服务合同模板4篇
- 广东省佛山市2025届高三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重点句子
- 公司结算资金管理制度
-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卷(有答案)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咨询管理服务方案1
- 5岁幼儿数学练习题
- 新版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大全
-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无锡万象城
-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就诊指南
- 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