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课件_第1页
《血栓形成》课件_第2页
《血栓形成》课件_第3页
《血栓形成》课件_第4页
《血栓形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血栓形成Thrombosis概念:活体心脏、血管内,血液某

些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

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形

成的固体质块叫血栓。第三节血栓形成Thrombosis1凝血抗凝血意义:出血时止血又防止血栓

形成动态平衡凝血2《血栓形成》课件3《血栓形成》课件4一.血栓形成条件及机制(一)心血管内膜损伤:

正常心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具有抗

凝和促凝两种功能,生理情况下以

抗凝作用为主,使血液保持流动状

态。

一.血栓形成条件及机制(一)心血管内膜损伤:

5(二)血流状态改变:血流缓慢,涡流,如

静脉曲张、动脉瘤内或血管分枝

处等。静脉比动脉发生血栓多4倍。

其原因为:

1.静脉内有静脉瓣;

2.静脉有时甚至可出现短暂的停滞;

3.静脉壁薄易受压,是血流通过毛

细血管到达静脉后粘性有所增加。(二)血流状态改变:血流缓慢,涡流,如

6(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

纤溶系统的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

高凝状态:

1.遗传性:

第Ⅴ因子基因突变→使proteinC

失去抗凝性抗凝血因子先天性缺乏(如抗凝

血酶Ⅲ、蛋白C、S缺乏)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液72.手术、创伤、妊娠、分娩、恶性肿瘤

使促凝因子释放

3.DIC

上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但心血管内膜的损伤是血栓形成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2.手术、创伤、妊娠、分娩、恶性肿瘤

8二、血栓形成过程及血栓形态(一)血栓形成过程1.血小板粘附于裸露的胶原表面→血小板被胶原激活→释放ADP、血栓素A2、5-HT及血小板第Ⅳ因子→血小板局部粘集形成血小板堆(可逆的)→启动了内外源凝血途径→凝血酶原转为凝血酶→凝血酶将纤维蛋白源转为纤维蛋白血小板牢固于血管内膜(不可逆)形成血栓头。二、血栓形成过程及血栓形态(一)血栓形成过程92.由于血小板血栓的阻碍,血流在其下

游形成漩涡,形成新的血小板小堆。

如此反复进行,血小板粘集形成不规

则的梁状或珊瑚状,血小板梁间由有

大量红细胞的纤维蛋白网填充。2.由于血小板血栓的阻碍,血流在其下

游形成漩涡,10《血栓形成》课件11(二)血栓的类型和形态1.白色血栓:动脉内、心瓣膜和静脉血栓头。呈灰白、质实、表面粗糙与血管壁紧密粘着不易脱落。镜下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组成。2.红色血栓:主要见于静脉内,延续性血栓尾部。红色,有一定的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镜下由纤维蛋白网大量红细胞组成。(二)血栓的类型和形态1.白色血栓:动脉内、心瓣膜和静123.混合血栓: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灰红相

间,表面波纹状,与血管壁粘

连。镜下由血小板梁纤维蛋

白网、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组成。4.透明血栓:组织或器官的毛细血管内,

见于DIC时。主要由纤维蛋

白构成。3.混合血栓: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灰红相

13动脉内白色血栓动脉内白色血栓14心瓣膜白色血栓心瓣膜白色血栓15混合血栓混合血栓16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证17透明血栓透明血栓18《血栓形成》课件19《血栓形成》课件20血栓机化再通血栓机化再通21三、血栓的结局1.软化溶解吸收2.机化→再通3.钙化→血管内结石4.脱落→栓子→栓塞→梗死

三、血栓的结局221.阻塞血管:

动脉内血栓形成→梗死

静脉内血栓形成→淤血

2.心瓣膜赘生物(血栓)→瓣膜病

3.血栓脱落→栓塞→梗死

4.广泛出血→DIC不利有利:TB、溃疡病出血时止血四、血栓对机体影响1.阻塞血管:

动脉内血栓形成→梗23工作范文,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下载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工作范文,仅供参考!如需24第三节血栓形成Thrombosis概念:活体心脏、血管内,血液某

些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

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形

成的固体质块叫血栓。第三节血栓形成Thrombosis25凝血抗凝血意义:出血时止血又防止血栓

形成动态平衡凝血26《血栓形成》课件27《血栓形成》课件28一.血栓形成条件及机制(一)心血管内膜损伤:

正常心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具有抗

凝和促凝两种功能,生理情况下以

抗凝作用为主,使血液保持流动状

态。

一.血栓形成条件及机制(一)心血管内膜损伤:

29(二)血流状态改变:血流缓慢,涡流,如

静脉曲张、动脉瘤内或血管分枝

处等。静脉比动脉发生血栓多4倍。

其原因为:

1.静脉内有静脉瓣;

2.静脉有时甚至可出现短暂的停滞;

3.静脉壁薄易受压,是血流通过毛

细血管到达静脉后粘性有所增加。(二)血流状态改变:血流缓慢,涡流,如

30(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

纤溶系统的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

高凝状态:

1.遗传性:

第Ⅴ因子基因突变→使proteinC

失去抗凝性抗凝血因子先天性缺乏(如抗凝

血酶Ⅲ、蛋白C、S缺乏)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液312.手术、创伤、妊娠、分娩、恶性肿瘤

使促凝因子释放

3.DIC

上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但心血管内膜的损伤是血栓形成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2.手术、创伤、妊娠、分娩、恶性肿瘤

32二、血栓形成过程及血栓形态(一)血栓形成过程1.血小板粘附于裸露的胶原表面→血小板被胶原激活→释放ADP、血栓素A2、5-HT及血小板第Ⅳ因子→血小板局部粘集形成血小板堆(可逆的)→启动了内外源凝血途径→凝血酶原转为凝血酶→凝血酶将纤维蛋白源转为纤维蛋白血小板牢固于血管内膜(不可逆)形成血栓头。二、血栓形成过程及血栓形态(一)血栓形成过程332.由于血小板血栓的阻碍,血流在其下

游形成漩涡,形成新的血小板小堆。

如此反复进行,血小板粘集形成不规

则的梁状或珊瑚状,血小板梁间由有

大量红细胞的纤维蛋白网填充。2.由于血小板血栓的阻碍,血流在其下

游形成漩涡,34《血栓形成》课件35(二)血栓的类型和形态1.白色血栓:动脉内、心瓣膜和静脉血栓头。呈灰白、质实、表面粗糙与血管壁紧密粘着不易脱落。镜下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组成。2.红色血栓:主要见于静脉内,延续性血栓尾部。红色,有一定的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镜下由纤维蛋白网大量红细胞组成。(二)血栓的类型和形态1.白色血栓:动脉内、心瓣膜和静363.混合血栓: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灰红相

间,表面波纹状,与血管壁粘

连。镜下由血小板梁纤维蛋

白网、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组成。4.透明血栓:组织或器官的毛细血管内,

见于DIC时。主要由纤维蛋

白构成。3.混合血栓: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灰红相

37动脉内白色血栓动脉内白色血栓38心瓣膜白色血栓心瓣膜白色血栓39混合血栓混合血栓40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证41透明血栓透明血栓42《血栓形成》课件43《血栓形成》课件44血栓机化再通血栓机化再通45三、血栓的结局1.软化溶解吸收2.机化→再通3.钙化→血管内结石4.脱落→栓子→栓塞→梗死

三、血栓的结局461.阻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