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 将进酒(导学案+课时练)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含答案)_第1页
古诗文诵读 将进酒(导学案+课时练)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含答案)_第2页
古诗文诵读 将进酒(导学案+课时练)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李白开卷有言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还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写得独绝千古而获得了“诗仙”的称号,而且也因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说到这里,大家也许猜到,他就是——李白。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将进酒》走近李白,一起感受诗仙的豪放飘逸。作者专栏诗仙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他深受老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写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唐玄宗招进京,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知识链接:【诗词∙酒令】“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文人爱酒的宣言。酒令,则是我国特有的宴饮的艺术,是我国酒文化的独创。酒令用来活跃气氛,调节感情,促进交流,提高了宴饮的文化品位。“击鼓传花”:击鼓传花也是大众游戏,用在酒桌上,就成了酒令。击鼓传花酒令游戏的玩法是,取一枝花为传递之物,专门设置一人击鼓,随着鼓声的节奏、速度,依次循环传递令花,鼓声停止后,花落谁手,就要被罚酒一杯。宋代范成大《上元记吴中节物》诗就有“酒垆先迭鼓,灯市早投琼”的句子。“对旬”:酒筵行令,常见联对的形式。形式是一人出上联,另一人对下联,对不出则罚酒。还有一种形式是限定题目,每人作一副对联。作不出者罚饮酒。唐代传奇故事《申屠澄》记载: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风雪阻途,夜投茅屋。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围炉飨客。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引用《诗经》行雅令。坐在对面的主人之女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后来两人喜结良缘。“流觞”:流觞亦称为“流杯”“传杯”等。古代三月三日是上巳节,东晋永和九年的上巳节,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位当时的名士文人。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他们取一片荷叶,把酒杯放在荷叶上,从上游顺流而下,杯在谁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要即兴赋诗饮酒。这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从此曲水流觞成为古今最风雅的酒令之一。古代酒令还有很多,有些在诗词中多有表现,有些表现得少,但被记录在其他形式的文字中。无论哪种酒令,都是我国特有的宴饮的艺术,是我国酒文化的独创。酒令用来活跃气氛,调节感情,促进交流,提高了宴饮的文化品位。诗文翻译、注释将进酒①李白君不见②,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君不见,高堂③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人生得意④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⑤,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钟鼓馔玉⑥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⑦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⑧欢谑⑨。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⑩沽⑾取对君酌。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五花马⑿,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与尔⒀同销⒁万古愁。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注释:①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愿,请。《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这首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②君不见:你没有看见吗?是乐府体诗中提唱的常用语。君:你,此为泛指。③高堂:在高堂上。另译为父母。④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⑤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⑥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食物。玉,像玉一般美好。⑦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平乐观,宫殿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⑧恣(zì):放纵,无拘无束。⑨谑(xuè):玩笑。⑩径须:干脆,只管,尽管。⑾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⑿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将出:拿去。⒀尔:你们,指岑夫子和丹丘夫。⒁销:同“消”。万古愁:无穷无尽的愁闷。主题归纳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总之,诗人以狂歌痛饮的方式,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深沉愤慨和“天生我材必用”的自信与自豪。文本特色1.感情一波三折,酣畅淋漓这首诗诗人感情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①开头四句写悲。落笔写黄河景象,颇显浩大声势,但流光易逝,其基调是悲;由此联想人生竟如朝暮短促,悲意更浓。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立即转悲为欢。尽管政治上不“得意”,但朋友间聚会同样是人生快事。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他鄙弃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是为他们惋惜、抱不平。尤其是曹植,他赞扬其豪华酒宴,实为其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乃狂放到极点。2.想象大胆奇特,极尽夸张诗中有些夸张用数字来表现,如“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斗酒十千”表现酒价昂贵,“万古愁”表现愁思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从空间上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从时间上极言人生短促,且形成正反向对比效果。这些夸张都借助于思接千里贯通古今的大胆奇特想象,体现了豪放飘逸的诗风。3.语言狂放沉郁,又不悖谬诗起即气势磅礴,狂放不已: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浓缩于昼夜之间,悲叹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由狂放而显沉郁。“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酒宴至此,已渐入高潮,诗人更反客为主,频频劝酒,一曲高歌“但原长醉不复醒”道出心中真实想法,其实诗人心中何等郁闷,却又借“古来圣贤皆寂寞”聊以自慰!沉郁中又见狂放,且合情合理。李白酒意已酣,欲将主人的“五花马,千金裘”典当换酒,这种为饮酒一掷千金的豪爽狂放性格,在诗人身上再次体现得淋漓尽致。4.用典含蓄有力,首尾呼应古来圣贤“唯有饮者留其名”,举出“陈王”曹植,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何以偏举“陈王”?因李白心目中的榜样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再者,“陈王”曹植于丕、叡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同情,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深广的忧愤与自信,这种主旨至此就全清楚明白了。以人生苦短之愁开篇,以借酒消愁之句收尾,可谓前呼后应。任务导学任务一:《将进酒》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诗人感情的基调是什么?提示: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任务二:《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请你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提示:悲:“君不见,……朝如青丝暮成雪。”欢:“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愤:“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任务三:名句赏析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提示:前一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为空间范畴的夸张,后一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提示: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提示: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这是李白最可宝贵的性格。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提示: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作者和曹植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兼以自况。任务四: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狂放的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提示: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八年来,李白忧国忧民的心情一直未变,可是又无用武之地,52岁的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放浪于形骸之外。这一年,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着酒兴,淋漓尽致地抒发不平之气。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陈王失意任务五:豪放飘逸的李白内心为何激愤?“天生我材必有用”与“但愿长醉不愿醒”相互矛盾,如何理解?提示: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但现实中又不可能同时占有以上二者。李白执着的两种东西是悖论式的人生追求。两者相互矛盾、冲突,使他在外在社会(人类社会)撞得头破血流,内心世界则长期处于矛盾冲突骚动焦虑之中。这也使李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大喜和大悲。正由于内心世界长期处于高度紧张,不同情绪总是处于高度碰撞,所以他的情感变化比较大,甚至相互矛盾。课内训练(一)阅读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对《将进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1.【答案】C【解析】C项“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错误。这句诗,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诗人用自己大半生的经验告诫世人,人生短暂,我们不要虚度光阴,要珍惜快乐时光,享受快乐的时光,充实地度过人生的每一天。2.下面对《将进酒》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裹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2.【答案】C【解析】C项“略给人空浮之感”不当。这些数字的运用,突出了李白旷达豪放的性格。3.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3.【答案】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用典,也叫用事,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它指的是对前人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引用。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使用典故可以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委婉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中引用曹植的典故,是因为他与诗人的经历相仿,便于诗人抒情达意,引发读者共鸣。(二)情境默写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将进酒》说:“,。”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2)《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3)《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4.【答案】(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拓展训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送杨子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5.下列各项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融情于酒,又寄情于景。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或是因酒而生情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歌的象征。B.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C.颔联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使诗文具有形式、音韵之美,而“梨花”“杨叶”的意象又具有唐诗典型的形象美的特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D.颈联“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是全诗的点题之句,明确地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是送别友人。5.【答案】C【解析】C项“颔联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错误,没有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将“梨花”比作“雪”,“杨叶”比作“烟”,运用了比喻修辞。6.李白“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赏析这两联诗句,比较其所运用的手法、所描写的对象、所创造的情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答案】从手法上看,李白是将“梨花”比作“雪”,“杨叶”比作“烟”,岑参是将“雪”比作“梨花”;从描写的对象看,李白写的是“梨花”,岑参写的是“雪”;从情境的角度看,李白描绘的画面是“梨花似雪、杨叶如烟”,是一幅清新的春景图,是乐景;岑参描绘的是“胡天飞雪”,如春天的烂漫梨花,写的也是乐景;从情感的角度看,李白的诗歌从题目可以看出是“送别诗”,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岑参的诗歌就是描写边塞风光的。素材链接追寻李白是谁,且行且唱,在红尘中吟诵生命的乐章;是谁,亦痴亦狂,在山水间醉看人世的沧桑。是谁,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是谁,酒壶一斟就诗意芬芳……是你,李白——一个惊天动地的名字,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阴山动,龙门开,惊涛拍岸,豪情满怀……“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里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好一个酒中仙,李白,你仗诗走天涯,饮酒闯天下,你是“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你的豪放旷达无人能及,你的飞逸潇洒无人能比,一挥宽舒袂袖即成一派猛浪洪流。你“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你穿越时空隧道,跨过历史长河,让万众瞩目,世代颂扬!李白,你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看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唯见长江天际流。”翰林遭贬,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你“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你是中国诗人队伍里的游侠,横扫中原山水大地,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豪气纵横,灵动飞扬。你一扫世俗的尘埃,“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望“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你写山水幽静安谧,道江河奔腾不息,万千景象,浑然天成。“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李白,你豪情入九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你凌云抒壮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你信念超自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曾激励多少仁人志士信心百倍,你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曾觉醒多少弱者懦夫挺起脊梁,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你雄奇飘逸狂放不羁的诗风谱写了一曲浪漫主义的长歌!李白,你没有金戈铁马,也没有锦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