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_第1页
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_第2页
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_第3页
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_第4页
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第一节脊神经

spinalnerves第一节脊神经

spinaln概述脊神经构成前根anteriorroot

后根posteriorroot

脊神经节spinalganglion概述脊神经构成分部:31对脊神经分5部分颈神经cervicalnerves

:8对胸神经thoracicnerves

:12对腰神经lumbarnerves:5对骶神经sacralnerves

:5对尾神经coccygealnerve

:1对分部:31对脊神经分5部分脊神经的分支前支交通支后支后根前根脊神经的分支前支交通支后支后根前根名称组成位置重要分支颈丛C1~4前支胸锁乳突肌深面,肩胛提肌和中斜角肌表面皮支膈神经臂丛C5~8、T1前支经斜角肌间隙穿出,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胸神经前支第1-11对称肋间神经、第12对称肋下神经腰丛T12、L1~3、L4前支腰椎两侧,腰大肌的深面股神经骶丛L4~5、S1~5、CO前支大部分位于梨状肌前面坐骨神经脊神经前支简表名称组成位置重要分支颈丛C1~4前支胸锁乳突肌深面,肩胛提肌颈丛cervicalplexus组成:C1~4前支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主要的分支1、枕小神经2、耳大神经3、颈横神经4、锁骨上神经5、膈神经

phrenicnerve

经过及支配颈丛cervicalplexus组成:C1~4前支颈丛cervicalplexus颈丛cervicalplexus膈神经phrenicnerve性质:混合性神经走行:分布:

膈神经phrenicnerve性质:混合性神经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臂丛brachialplexus组成:C5~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位置: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主要分支

—走行和分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臂丛brachialplexus组成:C5~8前支和臂丛模式图臂丛模式图臂丛在锁骨上部分支1.胸长神经2.肩胛背神经3.肩胛上神经臂丛在锁骨上部分支臂丛锁骨下分支肩胛下神经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丛锁骨下分支胸长神经

longthoracicnerve行程及分支分布胸背神经

thoracodorsalnerve

行程及分支分布胸长神经肌皮神经

行程及分支分布:沿肱二头肌的深面下行,沿途发出肌支支配臂肌前群,至肘窝的稍下方,穿过深筋膜,易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循前臂外侧下行至腕部,布于前臂掌面外侧半的皮肤。肌皮神经正中神经行程及分支分布伴肱动脉下降至肘窝,向下行于前臂肌前群浅、深两层,经腕入手掌。尺神经

行程及分支分布伴肱A下行,至臂中部离开肱A行向后下,绕过肱骨内上髁的后面至前臂,伴尺A下降,经腕入手掌。正中神经桡神经

上肢最粗大的神经行程及分支分布沿肱骨的桡神经沟行向下外,经前臂背侧浅、深两层伸肌之间下降。桡神经

腋神经

行程及分支分布自臂丛发出后,沿肱骨外科颈行向后外分布于三角肌、肩关节及肩部的皮肤。腋神经手部的神经支配手部的神经支配手部的皮神经分布手部的皮神经分布

手皮肤的神经分布及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时的手形和皮肤感觉丧失区手皮肤的神经分布及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时的手形和皮胸神经前支共12对,分为肋间神经intercostalnerves和肋下神经subcostalnerve肋间神经走行及分支胸神经前支共12对,分为肋间神经intercostaln胸神经前支分布的特点:节段性和重叠性T2–胸骨角平面T4–男性乳头平面T6–剑突平面T8–肋弓平面T10–脐平面T1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胸神经前支分布的特点:节段性和重叠性T2–胸骨角平面腰丛lumbarplexus组成:T12前支一部分

L1~3前支

L4前支的一部分位置: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分支—走行和分布1、髂腹下神经2、髂腹股沟神经3、股外侧皮神经4、股神经femoralnerve5、闭孔神经6、生殖股神经腰丛lumbarplexus组成:T12前支一部分

股神经femoralnerve行程及分支分布隐神经闭孔神经行程及分支布股神经骶丛sacralplexus组成:腰骶干、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位置:盆腔内,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分支分布1、臀上神经2、臀下神经3、股后皮神经4、阴部神经5、坐骨神经

sciaticnerve骶丛sacralplexus组成:腰骶干、全部骶神经和

坐骨神经sciaticnerve

走行、分支和分布分支:胫神经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到股骨内、外侧髁之间中点的连线为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坐骨神经痛时,在此投影上有压痛。

坐骨神经sciaticnerve胫神经tibialbnerve行程及分支分部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胫神经tibialbnerve腓总神经行程及分支分布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损伤后,由于小腿肌前群和外侧群瘫痪,表现为足下垂、内翻,趾不能伸直,皮肤感觉障碍。腓总神经腓深神经deepperonealnerve腓深神经thankyou!thankyou!桡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第二节脑神经

cranialnerves第二节脑神经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位听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车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Ⅰ嗅神经(位听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

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及

进出颅腔部位名称

性质

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Ⅰ嗅神经

感觉端脑筛孔Ⅱ视神经感觉间脑视神经孔Ⅲ动眼神经运动中脑眶上裂Ⅳ滑车神经运动中脑眶上裂Ⅴ三叉神经混合脑桥第Ⅰ支眶上裂第Ⅱ支圆孔第Ⅲ卵圆孔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及

进出颅腔部位名称

名称

性质

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Ⅵ外展神经运动脑桥眶上裂Ⅶ面神经混合脑桥内耳门茎乳孔Ⅷ位听神经感觉脑桥内耳门Ⅸ舌咽神经混合延髓颈静脉孔Ⅹ迷走神经混合延髓颈静脉孔Ⅺ副神经运动延髓颈静脉孔Ⅻ舌下神经运动延髓舌下神经管

感觉性神经:Ⅰ、Ⅱ、Ⅷ

运动性神经: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神经:Ⅴ、Ⅶ、Ⅸ、Ⅹ

名称性质连脑部位颅底内面观组成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筛骨枕骨颅底内面观组成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筛骨枕骨颅前窝重要结构筛孔视神经管眶上裂破裂孔圆孔卵圆孔棘孔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颅中窝颅后窝颅前窝重要结构筛孔视神经管舌下神经管内口颅中窝颅后窝脑神经的纤维成分(七种)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运动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躯体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感觉纤维脑神经的纤维成分(七种)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躯体脑神经名称、顺序、出入颅脑的部位、核团组成和性质、主要分支分布损伤的临床表现返回嗅n.返回前庭蜗n.脑神经名称、顺序、出入颅脑的部位、核团组成和性质、主要分支Ⅰ嗅神经

olfactorynerve感觉性神经传导嗅觉神经穿筛孔入颅,终止于端脑的嗅脑。Ⅰ嗅神经olfactorynerve感觉性神经颅底内面观组成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筛骨枕骨颅底内面观组成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筛骨枕骨Ⅱ视神经

opticnerve感觉性神经传导视觉冲动视神经穿视神经管入颅腔,连于间脑Ⅱ视神经opticnerve感觉性神经Ⅲ动眼神经

oculomotor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经眶上裂出颅分布:上直肌、上睑提肌、下直、内直、下斜肌副交感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Ⅲ动眼神经oculomotornerve运动性神经-睫状神经节位置纤维性质副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的支配睫状神经节位置Ⅳ滑车神经

trochlear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滑车神经核神经起自中脑滑车神经核(背侧出脑),自中脑背侧下丘下方出脑,经眶上裂出颅,支配上斜肌Ⅳ滑车神经trochlearnerve运动性神经--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Ⅴ三叉神经

trigeminalnerve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和三叉神经运动核主要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分布支配咀嚼肌运动分布头面部皮肤,眼球、鼻腔、口腔粘膜,舌前2/3粘膜,牙及牙龈的感觉Ⅴ三叉神经trigeminalnerve混合性神经

眼神经ophthalmicn.额神经泪腺神经鼻睫神经上颌神经maxillaryn.眶下神经颧神经上牙槽神经翼腭神经下颌神经mandibularn.耳颞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咀嚼肌神经额颊神经眼神经ophthalmicn.额颊神经下颌神经下颌神经头面部皮神经分布示意图头面部皮神经分布示意图Ⅵ展神经

abducent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展神经核神经起自脑桥,在延髓脑桥沟出脑,经眶上裂出颅,支配外直肌损伤的临床表现

Ⅵ展神经abducent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Ⅶ面神经

facialnerve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面神经核、上泌涎核、孤束核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在脑桥小脑三角连于脑,经内耳门→茎乳孔出颅主要分支分布各段损伤的不同临床表现Ⅶ面神经facialnerve混合性神经面神经管内的分支鼓索chordatympani岩大神经颅外分支、分布颞支→额肌、眼轮匝肌颧支→颧肌、眼轮匝肌颊支→颊肌、口周围肌下颌缘支→下唇肌颈支→颈阔肌表情肌面神经管内的分支表情肌鼓索chordatympani岩大神经Greaterpetrosaln.镫骨肌神经鼓索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位置纤维性质副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的支配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位置Ⅶ面神经的分布面神经管内分支和颅外分支支配面肌司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腭和鼻腔腺体分泌舌前2/3味觉耳部皮肤Ⅶ面神经的分布面神经管内分支和颅外分支Ⅷ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ochlearnerve感觉性神经核团组成: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神经在脑桥小脑三角连于脑,经内耳门入颅Ⅷ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nerⅨ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nerve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疑核、下泌涎核、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于橄榄后沟中部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颅主要分支分布

Ⅸ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nerve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

舌咽神经的分支:鼓室神经颈动脉窦支舌支咽支扁桃体支茎突咽肌支舌咽神经的分支:耳神经节位置纤维性质副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的支配耳神经节位置头部腺体的副交感纤维来源头部腺体的副交感纤维来源Ⅹ迷走神经vagusnerve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迷走神经背核、疑核、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于橄榄后沟中部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颅主要分支和分布Ⅹ迷走神经vagusnerve混合性神经主要分支和分布颈部喉上神经superiorlaryngealn.胸部喉返神经recurrentlaryngealn.腹部胃前支肝支胃后支腹腔支主要分支和分布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迷走神经胃分支迷走神经胃分支Ⅹ迷走神经的分布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咽喉肌胸腹腔脏器、咽喉粘膜硬脑膜、耳廓、外耳道皮肤Ⅹ迷走神经的分布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Ⅺ副神经

accessory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副神经核神经于延髓橄榄后沟下部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损伤的临床表现Ⅺ副神经accessorynerve运动性神经Ⅻ舌下神经

hypoglosal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舌下神经核神经连于延髓,经舌下神经管出颅支配:舌内肌和舌外肌损伤后临床表现Ⅻ舌下神经hypoglosalnerve运动性神经本节小结本节小结本节小结本节小结1、经颈静脉孔出颅的脑神经: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2、经眶上裂出颅的脑神经眼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3、含有内脏运动纤维的脑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

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1、经颈静脉孔出颅的脑神经:4、舌的神经分布:

舌下神经-------舌肌运动舌咽神经-------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面神经—鼓索----舌前2/3味觉三叉神经—舌神经-----舌前2/3一般感觉5、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面神经—鼓索-----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舌咽神经-------腮腺的分泌4、舌的神经分布:6、眼球外肌的神经支配动眼神经: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滑车神经:上斜肌展神经:外直肌眼内肌的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交感神经:瞳孔开大肌6、眼球外肌的神经支配7、喉的神经分布喉上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腔粘膜感觉,运动纤维支配环甲肌。喉返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腔粘膜感觉,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7、喉的神经分布喉上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腔粘膜感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nervoussystem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nervoussy概述概念

是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分类

内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系或自主神经系)内脏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概述概念一、内脏运动神经

visceralmotornerve1、内脏运动神经是指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分泌,调节和控制新陈代谢活动的内脏神经2、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3、内脏运动神经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分: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

viscer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低级中枢脑干躯体运动核,脊髓灰质前柱(有一定边续性)脊髓灰质胸、腰节侧柱、脑干及骶副交感核(相对较分散)效应器骨骼肌平滑肌、心肌、腺体自低级中枢至效应器的神经通路仅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低级中枢由两级神经元构成,有节前、节后纤维之分神经纤维特点多为较粗的有髓纤维,传导速度较快为较细的无髓或薄髓纤维,传导速度较慢支配器官形式仅以一种纤维独立支配常为交感、副交感纤维双重支配机能特征受意识支配不受意识支配分布特点直接到达效应器在器官附近壁内先形成丛,丛发出分支到达效应器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低级中枢脑干躯体运动核,脊髓灰质前柱交感神经(sympatheticnerve)1、交感神经的位置和组成中枢部:位于脊髓T1---L3节段灰质侧角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周围部:由交感干、交感神经节、神经丛、神经等组成2、交感神经节与交感干

交感神经节分为:椎旁神经节(paravertebralganglia)

椎前神经节(prevertebralganglia)交感神经(sympatheticnerve)1、交感神经的椎旁节:

位于脊柱两旁,约19~24对,其中尾神经节为1个。参与构成交感干椎前节:

成对的: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不成对的:肠系膜上、下神经节交感干:

分为颈、胸、腰、骶、尾五部。由交感神经椎旁节和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的两侧。椎旁节: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白交通支灰交通支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白交通支灰交通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走行有3种去向:1、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节2、在交感干内上、下行,终止于上、下方的椎旁节3、穿过椎旁节后,至椎前节换神经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走行也有3种去向:1、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2、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相应的神经丛,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3、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走行有3种去向:交感干的分部颈部:组成位置分支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颈下神经节---颈胸神经节胸部:组成位置分支内脏大神经:由穿过第5或第6~9胸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方走行中合成一干,并沿椎体前面倾斜下降,穿过膈脚,主要终于腹腔节。内脏小神经:由穿过第10~12胸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下行穿过膈脚,主要终于主动脉肾节。腰部:组成位置分支腰内脏神经:由穿过腰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终于腹主动脉丛和肠系膜下丛内的椎前神经节,并换元。骶尾部:组成位置分支交感干的分部颈部:组成位置分支交感神经的分布概况交感神经的分布概况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nerve1、副交感神经的组成

中枢部: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周围部:副交感神经节、进出此节的节前和节后纤维2、副交感神经节

分为器官旁神经节和器官壁内神经节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nerve1、颅部副交感神经----走行支配其节前纤维行于第Ⅲ、Ⅶ、Ⅸ、Ⅹ对脑神经内颅部的副交感神经节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耳神经节颅部副交感神经----走行支配颅内的副交感神经⑴

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岩大神经→翼腭神经节→泪腺神经→泪腺⑵上泌涎核→面神经↘鼓索→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和舌下腺⑶下泌涎核→舌咽神经→鼓室神经→耳神经节→耳颞神经→腮腺⑷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各部的分支→颈、胸、腹部器官(除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并在这些器官旁或壁内节内换神经元颅内的副交感神经⑴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骶部的副交感神经骶副交感核→盆内脏神经→盆丛→支配盆腔脏器和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骶部的副交感神经骶副交感核→盆内脏神经→盆丛→由节前纤维组成的神经:

1、内脏大神经T5--T9侧角,于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终止(换元)

2、内脏小神经T10--T12侧角,于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终止(换元)以上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3、腰内脏神经穿经腰交感节的节前纤维组成,于腹主动脉丛和肠系膜下丛内换元,分布于脏器

4、盆内脏神经来自骶副交感核的节前纤维以上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内脏器由节前纤维组成的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置脊髓T1-L3灰质侧角脑干的内脏运动神经核,S2-4骶副交感核神经节位置椎旁节和椎前节(位于脊柱周围)器官旁节和壁内节(位于器官周围)节前、节后纤维长度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分布范围全身血管及胸、腹、盆内脏的平滑肌、心肌、腺体及竖毛肌、瞳孔开大肌胸、腹、盆内脏的平滑肌、心肌、腺体

(肾上腺髓质除外)、瞳孔括约肌、睫状肌作用兴奋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抑制消化系统、腺体分泌抑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兴奋消化系统、腺体分泌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置脊髓T1-L3灰质侧角脑干的内内脏神经丛心丛cardiacplexus肺丛pulmonaryplexus腹腔丛celiacplexus腹主动脉丛abdominalaorticplexus腹下丛hypogastricplexus

分为上腹下丛和下腹下丛(即盆丛pelvicplexus)

内脏神经丛心丛cardiacplexus二、内脏感觉神经1、内脏感觉神经是将内脏各种刺激传入中枢的神经2、内脏感觉神经的特点:⑴正常的内脏活动一般不引起主观感觉,较强烈的刺激才能引起主观感觉。⑵对牵张、痉挛等刺激较敏感,对切、割和温度等刺激不敏感。⑶感觉模糊、定位不准确。二、内脏感觉神经1、内脏感觉神经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第一节脊神经

spinalnerves第一节脊神经

spinaln概述脊神经构成前根anteriorroot

后根posteriorroot

脊神经节spinalganglion概述脊神经构成分部:31对脊神经分5部分颈神经cervicalnerves

:8对胸神经thoracicnerves

:12对腰神经lumbarnerves:5对骶神经sacralnerves

:5对尾神经coccygealnerve

:1对分部:31对脊神经分5部分脊神经的分支前支交通支后支后根前根脊神经的分支前支交通支后支后根前根名称组成位置重要分支颈丛C1~4前支胸锁乳突肌深面,肩胛提肌和中斜角肌表面皮支膈神经臂丛C5~8、T1前支经斜角肌间隙穿出,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胸神经前支第1-11对称肋间神经、第12对称肋下神经腰丛T12、L1~3、L4前支腰椎两侧,腰大肌的深面股神经骶丛L4~5、S1~5、CO前支大部分位于梨状肌前面坐骨神经脊神经前支简表名称组成位置重要分支颈丛C1~4前支胸锁乳突肌深面,肩胛提肌颈丛cervicalplexus组成:C1~4前支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主要的分支1、枕小神经2、耳大神经3、颈横神经4、锁骨上神经5、膈神经

phrenicnerve

经过及支配颈丛cervicalplexus组成:C1~4前支颈丛cervicalplexus颈丛cervicalplexus膈神经phrenicnerve性质:混合性神经走行:分布:

膈神经phrenicnerve性质:混合性神经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臂丛brachialplexus组成:C5~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位置: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主要分支

—走行和分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臂丛brachialplexus组成:C5~8前支和臂丛模式图臂丛模式图臂丛在锁骨上部分支1.胸长神经2.肩胛背神经3.肩胛上神经臂丛在锁骨上部分支臂丛锁骨下分支肩胛下神经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丛锁骨下分支胸长神经

longthoracicnerve行程及分支分布胸背神经

thoracodorsalnerve

行程及分支分布胸长神经肌皮神经

行程及分支分布:沿肱二头肌的深面下行,沿途发出肌支支配臂肌前群,至肘窝的稍下方,穿过深筋膜,易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循前臂外侧下行至腕部,布于前臂掌面外侧半的皮肤。肌皮神经正中神经行程及分支分布伴肱动脉下降至肘窝,向下行于前臂肌前群浅、深两层,经腕入手掌。尺神经

行程及分支分布伴肱A下行,至臂中部离开肱A行向后下,绕过肱骨内上髁的后面至前臂,伴尺A下降,经腕入手掌。正中神经桡神经

上肢最粗大的神经行程及分支分布沿肱骨的桡神经沟行向下外,经前臂背侧浅、深两层伸肌之间下降。桡神经

腋神经

行程及分支分布自臂丛发出后,沿肱骨外科颈行向后外分布于三角肌、肩关节及肩部的皮肤。腋神经手部的神经支配手部的神经支配手部的皮神经分布手部的皮神经分布

手皮肤的神经分布及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时的手形和皮肤感觉丧失区手皮肤的神经分布及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时的手形和皮胸神经前支共12对,分为肋间神经intercostalnerves和肋下神经subcostalnerve肋间神经走行及分支胸神经前支共12对,分为肋间神经intercostaln胸神经前支分布的特点:节段性和重叠性T2–胸骨角平面T4–男性乳头平面T6–剑突平面T8–肋弓平面T10–脐平面T1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胸神经前支分布的特点:节段性和重叠性T2–胸骨角平面腰丛lumbarplexus组成:T12前支一部分

L1~3前支

L4前支的一部分位置: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分支—走行和分布1、髂腹下神经2、髂腹股沟神经3、股外侧皮神经4、股神经femoralnerve5、闭孔神经6、生殖股神经腰丛lumbarplexus组成:T12前支一部分

股神经femoralnerve行程及分支分布隐神经闭孔神经行程及分支布股神经骶丛sacralplexus组成:腰骶干、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位置:盆腔内,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分支分布1、臀上神经2、臀下神经3、股后皮神经4、阴部神经5、坐骨神经

sciaticnerve骶丛sacralplexus组成:腰骶干、全部骶神经和

坐骨神经sciaticnerve

走行、分支和分布分支:胫神经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到股骨内、外侧髁之间中点的连线为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坐骨神经痛时,在此投影上有压痛。

坐骨神经sciaticnerve胫神经tibialbnerve行程及分支分部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胫神经tibialbnerve腓总神经行程及分支分布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损伤后,由于小腿肌前群和外侧群瘫痪,表现为足下垂、内翻,趾不能伸直,皮肤感觉障碍。腓总神经腓深神经deepperonealnerve腓深神经thankyou!thankyou!桡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第二节脑神经

cranialnerves第二节脑神经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位听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车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Ⅰ嗅神经(位听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

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及

进出颅腔部位名称

性质

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Ⅰ嗅神经

感觉端脑筛孔Ⅱ视神经感觉间脑视神经孔Ⅲ动眼神经运动中脑眶上裂Ⅳ滑车神经运动中脑眶上裂Ⅴ三叉神经混合脑桥第Ⅰ支眶上裂第Ⅱ支圆孔第Ⅲ卵圆孔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及

进出颅腔部位名称

名称

性质

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Ⅵ外展神经运动脑桥眶上裂Ⅶ面神经混合脑桥内耳门茎乳孔Ⅷ位听神经感觉脑桥内耳门Ⅸ舌咽神经混合延髓颈静脉孔Ⅹ迷走神经混合延髓颈静脉孔Ⅺ副神经运动延髓颈静脉孔Ⅻ舌下神经运动延髓舌下神经管

感觉性神经:Ⅰ、Ⅱ、Ⅷ

运动性神经: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神经:Ⅴ、Ⅶ、Ⅸ、Ⅹ

名称性质连脑部位颅底内面观组成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筛骨枕骨颅底内面观组成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筛骨枕骨颅前窝重要结构筛孔视神经管眶上裂破裂孔圆孔卵圆孔棘孔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颅中窝颅后窝颅前窝重要结构筛孔视神经管舌下神经管内口颅中窝颅后窝脑神经的纤维成分(七种)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运动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躯体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感觉纤维脑神经的纤维成分(七种)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躯体脑神经名称、顺序、出入颅脑的部位、核团组成和性质、主要分支分布损伤的临床表现返回嗅n.返回前庭蜗n.脑神经名称、顺序、出入颅脑的部位、核团组成和性质、主要分支Ⅰ嗅神经

olfactorynerve感觉性神经传导嗅觉神经穿筛孔入颅,终止于端脑的嗅脑。Ⅰ嗅神经olfactorynerve感觉性神经颅底内面观组成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筛骨枕骨颅底内面观组成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筛骨枕骨Ⅱ视神经

opticnerve感觉性神经传导视觉冲动视神经穿视神经管入颅腔,连于间脑Ⅱ视神经opticnerve感觉性神经Ⅲ动眼神经

oculomotor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经眶上裂出颅分布:上直肌、上睑提肌、下直、内直、下斜肌副交感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Ⅲ动眼神经oculomotornerve运动性神经-睫状神经节位置纤维性质副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的支配睫状神经节位置Ⅳ滑车神经

trochlear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滑车神经核神经起自中脑滑车神经核(背侧出脑),自中脑背侧下丘下方出脑,经眶上裂出颅,支配上斜肌Ⅳ滑车神经trochlearnerve运动性神经--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Ⅴ三叉神经

trigeminalnerve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和三叉神经运动核主要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分布支配咀嚼肌运动分布头面部皮肤,眼球、鼻腔、口腔粘膜,舌前2/3粘膜,牙及牙龈的感觉Ⅴ三叉神经trigeminalnerve混合性神经

眼神经ophthalmicn.额神经泪腺神经鼻睫神经上颌神经maxillaryn.眶下神经颧神经上牙槽神经翼腭神经下颌神经mandibularn.耳颞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咀嚼肌神经额颊神经眼神经ophthalmicn.额颊神经下颌神经下颌神经头面部皮神经分布示意图头面部皮神经分布示意图Ⅵ展神经

abducent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展神经核神经起自脑桥,在延髓脑桥沟出脑,经眶上裂出颅,支配外直肌损伤的临床表现

Ⅵ展神经abducent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Ⅶ面神经

facialnerve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面神经核、上泌涎核、孤束核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在脑桥小脑三角连于脑,经内耳门→茎乳孔出颅主要分支分布各段损伤的不同临床表现Ⅶ面神经facialnerve混合性神经面神经管内的分支鼓索chordatympani岩大神经颅外分支、分布颞支→额肌、眼轮匝肌颧支→颧肌、眼轮匝肌颊支→颊肌、口周围肌下颌缘支→下唇肌颈支→颈阔肌表情肌面神经管内的分支表情肌鼓索chordatympani岩大神经Greaterpetrosaln.镫骨肌神经鼓索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位置纤维性质副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的支配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位置Ⅶ面神经的分布面神经管内分支和颅外分支支配面肌司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腭和鼻腔腺体分泌舌前2/3味觉耳部皮肤Ⅶ面神经的分布面神经管内分支和颅外分支Ⅷ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ochlearnerve感觉性神经核团组成: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神经在脑桥小脑三角连于脑,经内耳门入颅Ⅷ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nerⅨ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nerve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疑核、下泌涎核、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于橄榄后沟中部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颅主要分支分布

Ⅸ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nerve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

舌咽神经的分支:鼓室神经颈动脉窦支舌支咽支扁桃体支茎突咽肌支舌咽神经的分支:耳神经节位置纤维性质副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的支配耳神经节位置头部腺体的副交感纤维来源头部腺体的副交感纤维来源Ⅹ迷走神经vagusnerve混合性神经核团组成:迷走神经背核、疑核、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于橄榄后沟中部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颅主要分支和分布Ⅹ迷走神经vagusnerve混合性神经主要分支和分布颈部喉上神经superiorlaryngealn.胸部喉返神经recurrentlaryngealn.腹部胃前支肝支胃后支腹腔支主要分支和分布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11[可修改版]课件迷走神经胃分支迷走神经胃分支Ⅹ迷走神经的分布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咽喉肌胸腹腔脏器、咽喉粘膜硬脑膜、耳廓、外耳道皮肤Ⅹ迷走神经的分布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Ⅺ副神经

accessory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副神经核神经于延髓橄榄后沟下部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损伤的临床表现Ⅺ副神经accessorynerve运动性神经Ⅻ舌下神经

hypoglosalnerve运动性神经核团舌下神经核神经连于延髓,经舌下神经管出颅支配:舌内肌和舌外肌损伤后临床表现Ⅻ舌下神经hypoglosalnerve运动性神经本节小结本节小结本节小结本节小结1、经颈静脉孔出颅的脑神经: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2、经眶上裂出颅的脑神经眼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3、含有内脏运动纤维的脑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

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1、经颈静脉孔出颅的脑神经:4、舌的神经分布:

舌下神经-------舌肌运动舌咽神经-------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面神经—鼓索----舌前2/3味觉三叉神经—舌神经-----舌前2/3一般感觉5、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面神经—鼓索-----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舌咽神经-------腮腺的分泌4、舌的神经分布:6、眼球外肌的神经支配动眼神经: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滑车神经:上斜肌展神经:外直肌眼内肌的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交感神经:瞳孔开大肌6、眼球外肌的神经支配7、喉的神经分布喉上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腔粘膜感觉,运动纤维支配环甲肌。喉返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腔粘膜感觉,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7、喉的神经分布喉上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腔粘膜感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nervoussystem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nervoussy概述概念

是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分类

内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系或自主神经系)内脏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概述概念一、内脏运动神经

visceralmotornerve1、内脏运动神经是指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分泌,调节和控制新陈代谢活动的内脏神经2、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3、内脏运动神经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分: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

viscer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低级中枢脑干躯体运动核,脊髓灰质前柱(有一定边续性)脊髓灰质胸、腰节侧柱、脑干及骶副交感核(相对较分散)效应器骨骼肌平滑肌、心肌、腺体自低级中枢至效应器的神经通路仅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低级中枢由两级神经元构成,有节前、节后纤维之分神经纤维特点多为较粗的有髓纤维,传导速度较快为较细的无髓或薄髓纤维,传导速度较慢支配器官形式仅以一种纤维独立支配常为交感、副交感纤维双重支配机能特征受意识支配不受意识支配分布特点直接到达效应器在器官附近壁内先形成丛,丛发出分支到达效应器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低级中枢脑干躯体运动核,脊髓灰质前柱交感神经(sympatheticnerve)1、交感神经的位置和组成中枢部:位于脊髓T1---L3节段灰质侧角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周围部:由交感干、交感神经节、神经丛、神经等组成2、交感神经节与交感干

交感神经节分为:椎旁神经节(paravertebralganglia)

椎前神经节(prevertebralganglia)交感神经(sympatheticnerve)1、交感神经的椎旁节:

位于脊柱两旁,约19~24对,其中尾神经节为1个。参与构成交感干椎前节:

成对的: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不成对的:肠系膜上、下神经节交感干:

分为颈、胸、腰、骶、尾五部。由交感神经椎旁节和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的两侧。椎旁节: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白交通支灰交通支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白交通支灰交通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走行有3种去向:1、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节2、在交感干内上、下行,终止于上、下方的椎旁节3、穿过椎旁节后,至椎前节换神经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走行也有3种去向:1、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2、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