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任务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八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6〕342号)文,本单位申报的《紫云英高产技术规程》列入2016年广西地方标准制订计划。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共同起草。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表1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分工情况刘文奇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农艺师调研、试验示范研究与验证、材料汇总,标准编制何铁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宾士友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推广研究员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李忠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陀少芳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高级农艺师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曹卫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唐红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吴惠昌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伍华远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推广研究员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于孟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农艺师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韦彩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唐娟娟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农艺师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李云春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农艺师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何明菊南宁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高级农艺师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刘建松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高级农艺师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蒋健民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高级农艺师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樊思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副科长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冯佳丽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无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董文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调研、试验示范验证,参与编写(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化肥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化肥过量施用、不科学施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水体富营养华等环境方面问题。绿肥是最清洁的有机肥源之一,它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是提高耕地质量,减少化肥施用的重要技术措施,是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农业绿色增产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紫云英的生物产量高、固氮能力强,利用效率高,是我国最重要的绿肥作物。紫云英也是广西种植最多的专用绿肥品种,近几年播种面积都在120万亩以上,但由于缺乏标准,种植不规范,造成了鲜草产量不高、固氮效果不好,影响了紫云英培肥土壤的效果,制约了广西绿肥生产的发展。因此,制定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规范种植方式,对提高紫云英的鲜草产量和固氮效果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广西绿肥栽培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标准的制定对推进本地区的绿肥生产发展,减少化肥施用、提升耕地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1.前期研究基础自2014年起,项目起草单位-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就结合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实施,一直在全区布点开展试验工作,先后在南宁、柳州、桂林、百色、河池等地陆续开展紫云英栽培相关试验,获得了基础数据。同时多方面收集区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去年获得立项并着手进行《紫云英高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2.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广西地方标准《紫云英高产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编制工作由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牵头,并联合广西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共同实施,明确任务职责,制定编写方案,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3.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编制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件、专著、标准、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收集了本标准引用的相关标准,包括GB8080《绿肥种子》,《南方稻田绿肥种植与利用技术规范》、DB45/T992-2014《免耕稻田冬绿肥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双季稻地区紫云英生产利用技术规程》、《福建省紫云英绿肥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河南省南部稻区紫云英-水稻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河南省南部稻区紫云英种子生产与利用技术规程》、《湖北省单季稻区紫云英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湖北省双季稻区紫云英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湖南省双季稻区紫云英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江西省单季稻区紫云英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江西省双季稻区紫云英种植及利用技术规程》、《浙江省单季稻区紫云英种植利用技术规程》、《浙江省紫云英带荚翻压生产绿色稻米的技术规程》等相关文献资料。4.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通过查阅收集的各种相关文件、资料及实地调研,开展相关试验,确定了《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5.形成征求意见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编制小组根据国家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相关要求,起草了《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初稿,标准编制小组再将初稿进行反复讨论与修改,最终形成了《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情况本标准的编制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与这些文件中的规定不存在矛盾,协调一致。(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目前,紫云英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二是不开挖田间排灌沟或开挖不到位,三是接种根瘤菌的方法不规范,甚至不接种根瘤菌就直接播种,四是播种时期过晚,五是播种量不足,六是肥水管理不到位,六是翻压利用不科学。为此,本起草小组成员结合多年试验和实践,并参考相关资料,对以上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明确和规范。主要的技术指标如下:品种选择选用中迟熟优良紫云英品种,应符合GB/T3543、GB20464的要求。前期收集了58份紫云英资源,从播种到盛花天数即盛花期、全生育期、茎粗、枝长、分枝数、每分枝花序数、总花序数、结荚花序数、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种子产量以及千粒重共12个性状指标进行观测和测定,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图1紫云英品种评比由表2可知,广西紫云英种质资源的重要农艺性状表现出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12个农艺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5.17~58.01%,平均变异系数为25.47%,其中种子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58.01%,变化范围为80.55~991.20kg/hm2;干草产量次之为56.51%,变化范围为751.56~6318.27kg/hm2;鲜草产量变异系数为54.70%,变化范围在6853.35~48792.75kg/hm2;结荚花序数变化系数为30.08%,变化范围为6.54~19.97个/株,总花序数变异系数为28.21%,变化范围为8.13~26.23个/株,以上5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均大于25%,而其余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在5.17-20.61%之间,其大小排序依次为分枝数(20.61)>每分枝花序数(16.88)>株高(11.84)>茎粗(10.99)>千粒重(7.22)>播种到盛花期日数(5.43)>生育日数(5.17)。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72~2.06,平均多样性指数(H)值为1.93,由此可见,58份紫云英资源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株高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06,每分枝花序数次之,为2.05,干草产量最小,为1.72,其它性状的排序依次为分枝数(2.03)>茎粗(2.01)>结荚花序数(2.00)>千粒重(1.99)>总花序数(1.99)>种子产量(1.92)>全生育期(1.90)>播种到盛花天数1.76>鲜草产量(1.76)。通过58份紫云英品种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为品种的选择奠定了基础。表2紫云英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性状指标极小值Min极大值Max极差Mean均值Range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遗传多样性指数(H)Diversityindex播种到盛花天数(天)8912334115.956.305.431.76生育日数(天)12315835143.007.395.171.90茎粗(cm)2.293.741.453.050.3410.992.01株高(cm)29.8054.7324.9342.054.9811.842.06分枝数(个)1.574.192.622.770.5720.612.03每分枝花序数(个)3.406.993.595.450.9216.882.05总花序数(个)8.1326.2318.1015.134.2728.211.98结荚花序数(个)6.5419.9713.4312.153.6630.082.00鲜草产量(kg/hm2)6853.3548792.7541939.4019504.0610668.2854.701.76干草产量(kg/hm2)751.566318.275566.712427.191371.6556.511.72种子产量(kg/hm2)80.55991.20910.65329.11190.9258.011.92千粒重(g)2.954.071.123.360.247.221.992.排灌沟排灌沟开挖的总体原则是做到旱能灌、渍能排。沟的密度:依据田块大小、地势高低和土壤透水性强弱而定,一般每隔3m~4m开沟一条。大田、低田、粘土田要开密些,小田、高田、梯级田、沙质田可开疏些。沟的形式:“田”字形或“井”字形,要有田边沟、厢沟(纵沟、横沟),沟沟相通,上下相连。沟的规格:厢沟宽20cm左右,深接近犁底层;田边沟宽25cm左右,比厢沟深3cm以上;中心排水沟宽30cm~40cm,比田边沟略深。依据为多年的生产实践。图2水稻收获后开沟及开沟后绿肥生长效果3.根瘤菌质量及接种方法紫云英根瘤菌质量要求:应符合NY410的要求。接种方法:在室内或遮荫处,将根瘤菌剂按说明规定的用量(可适当多用)倒入洁净、内壁光滑的瓷盆、瓦钵等容器里,加少量清水(最好用米汤、米浆或稀面糊)调成糊状后,分次倒入种子堆中,轻轻搅拌,使每颗种子都能沾上菌剂为止。依据来源于NY410-2000《根瘤菌肥料》和多年的生产实实践。图3紫云英拌种根瘤菌效果4.播种量单作一般每亩播种量1.5kg~2.0kg,早熟品种的播种量应适当多于迟熟种播种量,肥力水平较低、质地粘重的田块用种量应多于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种植新区用种量应高于种植老区。紫云英与其它绿肥混播时,紫云英用种量为单作时的50%~70%。间作套种视实际种植面积而定。机收稻田,由于在机械收稻时碾压会造成部分幼苗坏苗、死苗,所以应适当多播,一般每亩多播0.5kg左右。表3混播模式下绿肥鲜草产量种植模式鲜草产量(kg/hm2)比紫云英单播增产(%)油菜-紫云英35501.08±968.59a43.66茹菜-紫云英33816.90±1111.86a36.84紫云英24712.35±1027.65b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图4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图5紫云英与茹菜混播5.播种时期紫云英播种过早容易早花,播种过迟则易受冻害,越冬苗不足,根据田间试验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紫云英在广西的适宜播期为:非稻底播种的,桂北地区:秋分至寒露前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桂中地区:秋分至霜降(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桂南地区:寒露至霜降(10上旬至10月底)。采取稻底播种的,紫云英在水稻收割前10d~15d播种。6.肥水管理紫云英对磷肥很敏感,施用磷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可不施基肥和追肥。地力条件较差的田块,每667m2施用钙镁磷肥5kg~10kg做基肥;2月中旬至3月上旬紫云英开始旺盛生长时可追施尿素2kg~3kg。7.翻压还田最佳翻压时期:盛花期。此时紫云英鲜苗的产量最高,含氮量也最高。具体翻压时间,还应服从下茬作物的生产季节。翻压量:一般为每亩1500kg~2500kg为宜,具体用量,还要根据田土肥瘦和下茬作物的耐肥力而定。翻压方式上,针对稻田: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采用干耕法,耕深15cm~20cm,后晒田2d~3d,再灌水耙田。小型机械或牛力翻压,采用水耕法,翻压前每667m2均匀撒施石灰20kg~30kg,灌入一层浅水后翻压。直播水稻田,紫云英沤制应不少于10d。抛秧水稻田,紫云英沤制应不少于7d。插秧水稻田,紫云英沤制应不少于5d。针对旱地:先用秸秆还田机等机械将植株打碎,再用旋耕机翻压,翻压深度为15cm~20cm。针对园地:结合果园中耕,将紫云英翻压入行间或施肥沟作肥料,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可采用机械翻压,翻压深度为15cm~20cm;坡耕地、丘陵区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