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课件-《民法》教学课件-第一编-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_第1页
《民法》课件-《民法》教学课件-第一编-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_第2页
《民法》课件-《民法》教学课件-第一编-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_第3页
《民法》课件-《民法》教学课件-第一编-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_第4页
《民法》课件-《民法》教学课件-第一编-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第一编民法总论民法第一编民法总论目录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概述目录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第二章民事法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因此,民法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也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主体平等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2.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通过赋予民事主体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来实现的。因此,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是当事人意志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既包含国家的意志,又包含当事人的意志。但就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言,当事人的意志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即在不违反国家意志的前提下,当事人的意志直接决定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民事法律关系是由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包括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任何民事法律关系都离不开这3个要素,当要素发生变动时,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也随之变动。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国家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如成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双方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如买卖合同关系。而在某些民事法律关系中,一方仅为权利主体,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另一方仅为义务主体,只承担义务,不享有权利,如赠与关系。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法律关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主体得以结成相互关系的利益对象,是民事主体之间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之所依,是主体交往的基础和利益所在。

1.物:物是指人身之外的能够被人力支配或控制,并能满足人们社会需要的物质资料。物是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2.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指能够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的行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有三类:一是给付财产的行为;二是完成一定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的行为;三是提供劳务或服务的行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依利益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3.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人类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如发明创造、文学作品等。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4.人身利益:人身利益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也不可转让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利益。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身权法律关系的客体。(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1.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2.民事义务民事义务是义务主体为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在权利限定的范围内必须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约束。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民事权利的内容是通过相应的民事义务来表现的,而民事义务的内容则是由相应的民事权利来限定的。(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第二节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民事法律事实具有下列特征: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客观现象只有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并且能够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才能构成民事法律事实,如人的出生、死亡、结婚、离婚等。

2.民事法律事实是导致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原因尽管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但具体的现实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都必须以特定的民事法律事实作为依据。根据民事法律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可以将民事法律事实分为自然事实与人的行为。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第二节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民事法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客观现象。自然事实又可以分为两类:事件与状态。

(一)自然事实(1)事件是指偶发的客观情况,如人的出生和死亡,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2)状态是指某种客观情况的持续,如人的下落不明、精神失常等。

(二)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指与人的意志有关,直接体现人的意志,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客观现象。根据是否需要明确对外作出意思表示,人的行为又可以分为两类: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1)表意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旨在设立、变更或者消灭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其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合法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违法行为。(2)非表意行为又称事实行为,是指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设立、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客观上却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非表意行为既有合法行为,也有违法行为。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几个民事法律事实的总和。通常情况下,一个民事法律事实就可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具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民事法律事实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例如,根据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遗嘱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有赖于被继承人死亡、被继承人留有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人接受继承这3个法律事实。

三、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

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第三节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

一、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民事权利具有以下特征: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权利是由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和行使的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

2.民事权利以利益为内容,这是其本质要件。

3.民事权利是有范围和限度的。不同的民事权利有不同的利益范围,实现利益的限度也不一样。

4.民事权利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民事权利是民事法律规范赋予民事主体的权利。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民事主体有权请求国家予以保护。第三节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一、民事权利

(二)民事权利的分类

1.财产权与人身权依据民事权利有无财产内容财产权人身权

2.绝对权与相对权依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绝对权相对权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物质利益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继承权等。财产权重在体现民事主体的经济利益,一般具有让与性。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以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为内容,不包含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权重在体现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原则上不具有让与性。指可以对任何人产生效力的权利,即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权利,如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指仅对特定的人产生效力的权利,即权利人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主张的权利。典型的相对权是债权,债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二)民事权利的分类1.财产权与人

3.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依据民事权利的作用形式支配权请求权指民事权利主体享有的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如物权、人身权、继承权等。指民事权利主体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债权上的请求权、物权上的请求权、人身权上的请求权等。抗辩权形成权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如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担保法中的先诉抗辩权等。指民事权利主体仅凭其单方的意思表示即可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如追认权、撤销权等。

4.主权利与从权利依据民事权利之间的依存关系主权利从权利指在两个以上互有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不依赖他项权利而独立存在的民事权利。指依赖于他项权利(主权利)而存在的权利。3.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依据民事

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依据民事权利有无让与性专属权非专属权

6.既得权与期待权依据民事权利的实现条件是否完全具备既得权期待权指权利人专有,不具有让与性的权利,如人身权、继承权等。指不属于权利人专有,原则上可以继承与转让的权利,如财产权、知识产权等。指民事权利的实现条件已经完全具备,权利人可以行使的权利。指民事权利的实现条件尚未完全具备,权利人尚不能行使权利,需要等待一定条件具备时才能行使的权利。

7.原权利与救济权依据民事权利之间的派生关系原权利救济权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当事人所享有的客观权利,属于基础性权利。通常的权利均是原权利,如人身权、物权、债权、继承权等。指在原权利受到侵害或者有受侵害的危险时产生的援助性权利,如停止侵害请求权、消除影响请求权等。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依据民事权利专属权非专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主体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实现民事权利内容的过程。民事权利可以由权利主体自己行使,也可以由他人代为行使。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民事权利依其性质只能由权利主体本人行使,不能由他人代为行使,如订立遗嘱等与人身相关的权利。

(三)民事权利的行使权利主体行使民事权利的方式有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事实方式是指权利主体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来行使权利,例如,所有权人自己占有和使用房屋;法律方式是指权利主体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来行使权利,例如,所有权人出卖、出租房屋。民事权利的行使应依据权利主体的意思决定,以自由行使为原则。但是,权利主体在行使其民事权利时,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正当行使,遵循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的原则。权利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如果损害了他人或者社会的公共利益,就是滥用权利,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主体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指权利主体为保障民事权利不受侵害或恢复被侵害的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而采取的各种救济措施。民事权利的保护分为国家保护和自我保护。

(四)民事权利的保护

1.国家保护国家保护又称公力救济,是指当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权利主体依法请求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对其民事权利予以保护。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可以依法请求有关行政部门给予保护,也可以诉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裁决。国家保护是现代社会保护民事权利的主要方式,但是为了弥补国家保护的不足,在特殊情况下,法律允许权利主体实施自我保护。

2.自我保护自我保护又称自力救济,是指当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权利主体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其民事权利。自我保护只能采取法律许可的方式,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等。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指权利主体为保障民事权利不受

二、民事义务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为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必须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约束。民事义务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法律约束性,即义务主体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

(一)民事义务的概念

(二)民事义务的分类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而民事义务的分类与民事权利的分类也有相关联、相对应的部分。除此之外,民事义务还有如下分类:

1.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依据义务主体的行为方式积极义务消极义务作为义务,是指义务主体必须为一定积极行为的民事义务。不作为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以不作为的消极方式履行的民事义务。二、民事义务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为满

2.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依据民事义务发生根据的不同法定义务约定义务

3.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依据民事义务的性质基本义务附随义务法定义务是指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发生的义务。例如,不得侵害他人所有权和人身权的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等都是法定义务。约定义务是指当事人自行约定的义务。例如,债务合同中债务人承担的义务就是约定义务。指决定民事法律关系性质的义务。例如,买卖合同中交付货物、支付价款的义务,都属于基本义务。指为基本义务的履行而负担的辅助性义务。例如,在合同关系中,当事人负有的通知、协助、保密义务等,都属于附随义务。2.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依据民事义务法定义务

三、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1.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从本质上说,民事义务体现为一定的法律约束,义务主体若违反这一法律约束,就必须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负责,这就是民事责任。可见,民事义务是民事责任的前提,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的后果。

2.民事责任以补偿被侵害的民事权利为目的为补偿被侵害的民事权利,违反义务的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由此可见,民事责任的目的在于补偿被侵害的民事权利。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责任主要具有补偿性,而非惩罚性。

3.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协商民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但民事责任不同于其他法律责任的地方在于当事人之间可以就民事责任进行协商。只要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或协商不违反法律的规定,法律就承认其效力。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三、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

1.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根据民事责任发生的原因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侵权的民事责任

2.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有无财产性财产责任非财产责任指指因债务人不履行已经存在的债务而发生的民事责任。其主要包括违约责任,此外还包括不履行无因管理之债以及不当得利之债等产生的民事责任。指因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或人身权而发生的民事责任。侵权的民事责任通常是违反消极义务的结果,是由于不应为而为产生的民事责任。指直接以一定的财产为内容的责任,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财产责任的目的在于使责任人承担不利的财产后果,从而使受害人的财产利益得到补偿。指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责任,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非财产责任的目的不在于使责任人承担不利的财产后果,而在于使受害人的非财产利益得到恢复。(二)民事责任的分类1.债务不履行

3.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

4.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根据在财产责任中债务人承担财产责任的范围有限责任无限责任有限责任是指债务人仅以特定财产为限,对其债务所负的清偿责任。无限责任是指债务人以其全部的财产对其债务所负的清偿责任。根据承担民事责任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按份责任是指责任人为多人时,各责任人按照一定的份额承担的民事责任,各责任人之间无连带关系。连带责任是指责任人为多人时,每个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各责任人之间存在连带关系。

5.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与公平责任根据责任的成立是否需要以当事人的过错为构成要件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指因行为人过错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指行为人无论是否有过错,只要给他人造成损失,就要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公平责任指在双方当事人都无过错,而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民事责任。3.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4.

(三)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是指责任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方式。《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了10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分别是: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及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三)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民事责任的承参考案例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600万元人民币,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遂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本案中的A县人民政府与B银行之间是否构成民事法律关系?本案中,A县人民政府与B银行之间构成民事法律关系。首先,政府向银行贷款属于借贷合同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政府机关与银行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因此,该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其次,从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来看,本案中的A县人民政府与B银行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A县人民政府向B银行借贷的600万元人民币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B银行享有要求A县人民政府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偿还贷款以及支付相应利息的权利,同时,A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承担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偿还贷款以及支付相应利息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构成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案例分析参考案例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民法第一编民法总论民法第一编民法总论目录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概述目录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第二章民事法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因此,民法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也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主体平等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2.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通过赋予民事主体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来实现的。因此,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是当事人意志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既包含国家的意志,又包含当事人的意志。但就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言,当事人的意志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即在不违反国家意志的前提下,当事人的意志直接决定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民事法律关系是由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包括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任何民事法律关系都离不开这3个要素,当要素发生变动时,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也随之变动。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国家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如成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双方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如买卖合同关系。而在某些民事法律关系中,一方仅为权利主体,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另一方仅为义务主体,只承担义务,不享有权利,如赠与关系。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法律关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主体得以结成相互关系的利益对象,是民事主体之间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之所依,是主体交往的基础和利益所在。

1.物:物是指人身之外的能够被人力支配或控制,并能满足人们社会需要的物质资料。物是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2.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指能够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的行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有三类:一是给付财产的行为;二是完成一定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的行为;三是提供劳务或服务的行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依利益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3.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人类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如发明创造、文学作品等。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4.人身利益:人身利益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也不可转让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利益。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身权法律关系的客体。(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1.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2.民事义务民事义务是义务主体为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在权利限定的范围内必须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约束。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民事权利的内容是通过相应的民事义务来表现的,而民事义务的内容则是由相应的民事权利来限定的。(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第二节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民事法律事实具有下列特征: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客观现象只有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并且能够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才能构成民事法律事实,如人的出生、死亡、结婚、离婚等。

2.民事法律事实是导致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原因尽管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但具体的现实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都必须以特定的民事法律事实作为依据。根据民事法律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可以将民事法律事实分为自然事实与人的行为。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第二节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民事法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客观现象。自然事实又可以分为两类:事件与状态。

(一)自然事实(1)事件是指偶发的客观情况,如人的出生和死亡,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2)状态是指某种客观情况的持续,如人的下落不明、精神失常等。

(二)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指与人的意志有关,直接体现人的意志,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客观现象。根据是否需要明确对外作出意思表示,人的行为又可以分为两类: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1)表意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旨在设立、变更或者消灭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其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合法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违法行为。(2)非表意行为又称事实行为,是指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设立、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客观上却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非表意行为既有合法行为,也有违法行为。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几个民事法律事实的总和。通常情况下,一个民事法律事实就可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具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民事法律事实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例如,根据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遗嘱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有赖于被继承人死亡、被继承人留有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人接受继承这3个法律事实。

三、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

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第三节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

一、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民事权利具有以下特征: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1.民事权利是由法律规定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和行使的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

2.民事权利以利益为内容,这是其本质要件。

3.民事权利是有范围和限度的。不同的民事权利有不同的利益范围,实现利益的限度也不一样。

4.民事权利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民事权利是民事法律规范赋予民事主体的权利。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民事主体有权请求国家予以保护。第三节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一、民事权利

(二)民事权利的分类

1.财产权与人身权依据民事权利有无财产内容财产权人身权

2.绝对权与相对权依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绝对权相对权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物质利益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继承权等。财产权重在体现民事主体的经济利益,一般具有让与性。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以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为内容,不包含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权重在体现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原则上不具有让与性。指可以对任何人产生效力的权利,即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权利,如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指仅对特定的人产生效力的权利,即权利人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主张的权利。典型的相对权是债权,债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二)民事权利的分类1.财产权与人

3.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依据民事权利的作用形式支配权请求权指民事权利主体享有的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如物权、人身权、继承权等。指民事权利主体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债权上的请求权、物权上的请求权、人身权上的请求权等。抗辩权形成权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如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担保法中的先诉抗辩权等。指民事权利主体仅凭其单方的意思表示即可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如追认权、撤销权等。

4.主权利与从权利依据民事权利之间的依存关系主权利从权利指在两个以上互有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不依赖他项权利而独立存在的民事权利。指依赖于他项权利(主权利)而存在的权利。3.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依据民事

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依据民事权利有无让与性专属权非专属权

6.既得权与期待权依据民事权利的实现条件是否完全具备既得权期待权指权利人专有,不具有让与性的权利,如人身权、继承权等。指不属于权利人专有,原则上可以继承与转让的权利,如财产权、知识产权等。指民事权利的实现条件已经完全具备,权利人可以行使的权利。指民事权利的实现条件尚未完全具备,权利人尚不能行使权利,需要等待一定条件具备时才能行使的权利。

7.原权利与救济权依据民事权利之间的派生关系原权利救济权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当事人所享有的客观权利,属于基础性权利。通常的权利均是原权利,如人身权、物权、债权、继承权等。指在原权利受到侵害或者有受侵害的危险时产生的援助性权利,如停止侵害请求权、消除影响请求权等。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依据民事权利专属权非专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主体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实现民事权利内容的过程。民事权利可以由权利主体自己行使,也可以由他人代为行使。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民事权利依其性质只能由权利主体本人行使,不能由他人代为行使,如订立遗嘱等与人身相关的权利。

(三)民事权利的行使权利主体行使民事权利的方式有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事实方式是指权利主体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来行使权利,例如,所有权人自己占有和使用房屋;法律方式是指权利主体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来行使权利,例如,所有权人出卖、出租房屋。民事权利的行使应依据权利主体的意思决定,以自由行使为原则。但是,权利主体在行使其民事权利时,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正当行使,遵循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的原则。权利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如果损害了他人或者社会的公共利益,就是滥用权利,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主体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指权利主体为保障民事权利不受侵害或恢复被侵害的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而采取的各种救济措施。民事权利的保护分为国家保护和自我保护。

(四)民事权利的保护

1.国家保护国家保护又称公力救济,是指当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权利主体依法请求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对其民事权利予以保护。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可以依法请求有关行政部门给予保护,也可以诉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裁决。国家保护是现代社会保护民事权利的主要方式,但是为了弥补国家保护的不足,在特殊情况下,法律允许权利主体实施自我保护。

2.自我保护自我保护又称自力救济,是指当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权利主体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其民事权利。自我保护只能采取法律许可的方式,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等。民事权利的保护是指权利主体为保障民事权利不受

二、民事义务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为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必须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约束。民事义务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法律约束性,即义务主体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

(一)民事义务的概念

(二)民事义务的分类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而民事义务的分类与民事权利的分类也有相关联、相对应的部分。除此之外,民事义务还有如下分类:

1.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依据义务主体的行为方式积极义务消极义务作为义务,是指义务主体必须为一定积极行为的民事义务。不作为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以不作为的消极方式履行的民事义务。二、民事义务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为满

2.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依据民事义务发生根据的不同法定义务约定义务

3.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依据民事义务的性质基本义务附随义务法定义务是指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发生的义务。例如,不得侵害他人所有权和人身权的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等都是法定义务。约定义务是指当事人自行约定的义务。例如,债务合同中债务人承担的义务就是约定义务。指决定民事法律关系性质的义务。例如,买卖合同中交付货物、支付价款的义务,都属于基本义务。指为基本义务的履行而负担的辅助性义务。例如,在合同关系中,当事人负有的通知、协助、保密义务等,都属于附随义务。2.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依据民事义务法定义务

三、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1.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从本质上说,民事义务体现为一定的法律约束,义务主体若违反这一法律约束,就必须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负责,这就是民事责任。可见,民事义务是民事责任的前提,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的后果。

2.民事责任以补偿被侵害的民事权利为目的为补偿被侵害的民事权利,违反义务的人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由此可见,民事责任的目的在于补偿被侵害的民事权利。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责任主要具有补偿性,而非惩罚性。

3.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协商民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但民事责任不同于其他法律责任的地方在于当事人之间可以就民事责任进行协商。只要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或协商不违反法律的规定,法律就承认其效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